CN215318167U - 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18167U
CN215318167U CN202120579134.9U CN202120579134U CN215318167U CN 215318167 U CN215318167 U CN 215318167U CN 202120579134 U CN202120579134 U CN 202120579134U CN 215318167 U CN215318167 U CN 215318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pressing
workpiece
driving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7913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裕文
全承来
肖本亮
谢蔚然
刘中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tai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tai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tai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tai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7913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18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18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181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定位装置,用于定位工件,工件的第一侧开设第一孔,定位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一压持机构,第一支撑机构抵接第一孔的内壁及工件的第一侧,第一压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撑压件和第一抵压件。撑压件能够进入第一孔,撑压件包括沿周向设置的多个压爪;第一抵压件设置于第一驱动件上,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一抵压件移动至抵压多个压爪,使压爪变形并抵压第一孔的内壁。定位装置通过第一支撑机构提供工件的定位基准,再利用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抵压件移动,使第一抵压件抵压多个压爪使其变形向周侧扩张,实现压爪从工件的内部结构第一孔压紧工件,避免了定位装置定位工件时破坏工件外表面的问题。

Description

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加工制造用的定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包含环形面结构用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工件为管状、筒状等包含了环形面的结构,当需要在加工工件时需要使工件定位,但工件的外周面通常有表面要求,导致工件定位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适用于包含环形面结构用的定位装置。
本申请提出一种定位装置,用于定位工件,所述工件的第一侧开设第一孔,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一压持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抵接所述第一孔的内壁及所述工件的第一侧,所述第一压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撑压件和第一抵压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撑压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上;所述撑压件能够进入所述第一孔,所述撑压件包括沿周向设置的多个压爪;所述第一抵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抵压件移动至抵压多个所述压爪,使所述压爪变形并抵压所述第一孔的内壁。
所述定位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机构提供所述工件的定位基准,再利用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抵压件移动,使所述第一抵压件抵压多个所述压爪使其变形向周侧扩张,实现所述压爪从所述工件的内部结构所述第一孔压紧所述工件,避免了所述定位装置定位所述工件时破坏所述工件外表面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撑压件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所述安装件沿周向设置有用于安装多个所述压爪的安装槽,所述安装件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允许所述第一驱动件穿过以与所述第一抵压件连接。
所述安装件设置多个所述安装槽,以用于安装多个所述压爪,降低了所述压爪的制造难度,进而降低了所述定位装置的制造成本。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压持机构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置于所述安装件上,所述第一抵压件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孔,所述导向件的外周面开设凹槽,所述凹槽贯通所述导向件背离所述安装件的一侧。
所述导向件为所述第一抵压件提供了移动导向,所述导向件上的凹槽可以灌充润滑剂,提高了导向件的滑动顺畅性,进而提高第一抵压件抵压所述压爪的稳定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爪包括主体和多个爪部,所述主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多个所述爪部间隔设置于所述主体,且向所述主体背离所述安装件的一侧倾斜延伸;所述第一抵压件的沿周向设置抵压面,所述抵压面能够与所述爪部贴合滑动。
所述第一抵压件的沿周向设置所述抵压面。所述抵压面能够与所述爪部贴合滑动,使所述爪部均匀变形,以稳定抵压所述工件的第一孔的孔壁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压持机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抵压件背离所述压爪的一侧,所述限位件设置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第一抵压件间隔设置,且用于当所述第一抵压件移动设定距离后止挡所述爪部背离主体的一侧。
所述限位件避免所述第一抵压件过度抵压所述压爪,限制了所述压爪的变形量,进而避免所述压爪抵压所述工件上的力过大而损坏所述工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压持机构下方的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和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仿形于所述工件的外周面,所述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支撑件朝向所述第一压持机构移动,使所述支撑面抵接所述工件的外周面。
第二支撑机构提高了定位装置支撑工件的强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三驱动件和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件上的定位柱,所述第三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定位柱移动,使所述定位柱通过所述支撑件并插入所述工件的外周面上开设的第二孔。
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工件上外周面的第二孔,进一步提高了定位装置定位工件的精确度,提高了加工装置加工工件上其他特征的加工精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底座、旋转驱动件和定位件,所述旋转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定位件设置于所述旋转驱动件上;所述定位件沿周向设置第一定位面,所述定位件沿径向设置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用于抵接所述第一孔的内壁,所述第二定位面用于抵接所述工件的第一侧;所述旋转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定位件转动以带动所述工件转动。
所述定位件提供了工件的定位基准,旋转驱动件能够驱动定位件转动,进而使工件能够转动至使其上的待加工处位于便于加工装置加工的位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二压持机构,所述第二压持机构包括第四驱动件和第二抵压件,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抵压件移动,使所述第二抵压件抵持于所述工件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为所述工件相对的两侧。
所述第二抵压件和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分别抵持在所述工件的相对两侧,使所述工件定位稳定。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压持机构还包括第五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五驱动件上,所述第五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四驱动件移动,使所述第二抵压件和所述第四驱动件远离所述工件。
所述第二抵压件和所述第四驱动件远离所述工件,能够留出所述工件定位在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上的操作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定位装置定位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定位装置中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一压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定位装置沿IV-IV线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的定位装置中压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定位装置中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定位装置的第二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定位装置 100
第一支撑机构 10
定位件 11
第一定位面 111
第二定位面 113
底座 13
旋转驱动件 15
第一压持机构 20
第一驱动件 21
撑压件 23
安装件 231
安装槽 2311
通孔 2313
压爪 233
主体 2331
爪部 2333
第一抵压件 25
导向孔 251
抵压面 253
导向件 27
凹槽 271
避让部 273
限位件 29
止挡部 291
第二支撑机构 30
第二驱动件 31
支撑件 33
支撑面 331
第三驱动件 35
定位柱 37
第二压持机构 40
第四驱动件 41
第二抵压件 43
第五驱动件 45
工件 200
第一侧 201
第二侧 203
第一孔 205
第二孔 207
第三孔 209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提出一种定位装置,用于定位工件。工件的第一侧开设第一孔,定位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一压持机构,第一支撑机构抵接第一孔的内壁及工件的第一侧,第一压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撑压件和第一抵压件。第一驱动件和撑压件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撑机构上;撑压件能够进入第一孔,撑压件包括沿周向设置的多个压爪;第一抵压件设置于第一驱动件上,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一抵压件移动至抵压多个压爪,使压爪变形并抵压第一孔的内壁。
上述定位装置通过第一支撑机构提供工件的定位基准,再利用第一压持机构的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抵压件移动,使第一抵压件抵压多个压爪使其变形向周侧扩张,进而实现压爪从工件的内部结构第一孔压紧工件,使工件固定以备加工,避免了定位装置定位工件时破坏工件外表面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定位装置100,用于定位工件200。工件20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201和第二侧203。工件200的第一侧201开设第一孔205。一实施例中,第一孔205贯通工件200,工件200大致为圆形管状结构,但不限于此。例如,工件200也可以为锥形块状结构,并在其第一侧201开设第一孔205,或者工件200也可以为矩形管状结构。定位装置100包括第一支撑机构10和第一压持机构20。第一支撑机构10能够伸入第一孔205,且能够抵接第一孔205的内壁及工件200的第一侧201,使工件200在轴向和径向分别定位。第一压持机构20包括第一驱动件21、撑压件23和第一抵压件25。第一驱动件21和撑压件23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撑机构10上。撑压件23能够进入第一孔205。撑压件23包括沿周向设置的多个压爪233。第一抵压件25设置于第一驱动件21上。第一驱动件21驱动第一抵压件25移动至抵压多个压爪233,使压爪233变形并抵压第一孔205的内壁。
本申请通过第一支撑机构10提供工件200的定位基准,再利用第一压持机构20的第一驱动件21驱动第一抵压件25移动,使第一抵压件25抵压多个压爪233使其变形向外扩张,使压爪233从工件200的内部结构第一孔205压紧工件200,进而使工件200固定以备加工,避免定位工件200时破坏工件200外表面。
请参阅图1,第一支撑机构10包括定位件11。定位件11沿周向设置第一定位面111。定位件11沿径向设置第二定位面113。第一定位面111用于抵接第一孔205的内壁。第二定位面113用于抵接工件200的第一侧201。第一抵压件25位于压爪233背离定位件11的一侧,第一抵压件25朝向第二定位面113移动至抵压压爪233,使压爪233变形并抵压第一孔205的内壁。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抵压件25也可以朝远离第二定位面113的方向抵压压爪233,使压爪233向外扩张变形至抵压工件200的第一孔205的内壁。只要压爪233向周侧扩张至能够抵持在第一孔205的内壁上,压爪233抵压工件200前,借助外力使工件200的第一侧201与第二定位面113抵接,当压爪233抵持在第一孔205的内壁上时,工件200固定,外力可以去除即可。
请同时参阅图3、图4和图5,撑压件23还包括安装件231。安装件231设置于第一支撑机构10的定位件11的一侧。安装件231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安装槽2311。安装槽2311用于安装压爪233。安装件231设置有通孔2313,通孔2313允许第一驱动件21穿过以与第一抵压件25连接。压爪233包括主体2331和多个爪部2333。主体2331设置于安装槽2311内。多个爪部2333间隔设置于主体2331,且向主体2331背离安装件231的一侧倾斜延伸。第一抵压件25沿周向设置抵压面253。抵压面253为一倾斜面,且能够与爪部2333贴合滑动,使爪部2333均匀变形,以稳定抵压工件200的第一孔205的孔壁上。
压爪233的数量为多个,间隔设置在安装件231上,减小了压爪233的制造难度。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压爪233也可以为安装件231直接在周侧向外延伸形成多个爪部2333的结构。多个压爪233均布在安装件231上,提高了撑压件23抵压工件200的力度均匀性,提高了定位装置100的定位稳定性。
请参阅图4,第一压持机构20还包括限位件29。限位件29设置于第一抵压件25背离压爪233的一侧。限位件29设置有止挡部291。止挡部291与第一抵压件25间隔设置,且用于当第一抵压件25移动设定距离后止挡爪部2333背离主体2331的一侧。限位件29避免第一抵压件25过度抵压压爪233,限制了压爪233的变形量,进而避免压爪233抵压工件200上的力过大而损坏工件200。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限位件29也可以省略。通过限制第一驱动件21驱动第一抵压件25的移动行程,即可实现避免压爪233过度抵压工件200的问题。
请同时参阅图3、图4和图6,第一压持机构20还包括导向件27。导向件27设置于安装件231上。第一抵压件25设置有导向孔251。导向件27滑动地设置于导向孔251。导向件27的外周面开设凹槽271。一实施例中,凹槽271贯通导向件27背离安装件231的一侧。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凹槽271也可以贯通安装件231相对的两侧。凹槽271用于灌充润滑剂,使导向件27滑动顺畅,提高了第一抵压件25的移动顺畅性及稳定性。导向件27的外周面设置有避让部273。避让部273与导向孔251的内壁间隔设置。避让部273减小了导向件27与导向孔251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了二者之间的摩擦,进一步提高了第一抵压件25的移动顺畅性及稳定性。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导向件27和导向孔251也可以省略。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一实施例中,工件200的外周面上需加工第二孔207和第三孔209,第二孔207和第三孔209的连线为直线,但不限于此。为便于加工,第一支撑机构10还包括底座13和旋转驱动件15。旋转驱动件15设置于底座13上。定位件11设置于旋转驱动件15上。旋转驱动件15用于驱动定位件11转动以带动工件200转动,使工件200待加工处位于便于加工装置加工(图未示)的位置。
请参阅图1和图7,定位装置100还包括位于第一压持机构20下方的第二支撑机构30。第二支撑机构30包括第二驱动件31和设置于第二驱动件31的支撑件33。第二驱动件31设置于底座13上。支撑件33设有支撑面331,支撑面331仿形于工件200的外周面。第二驱动件31能够驱动支撑件33朝向第一压持机构20移动,使支撑面331抵接工件200的外周面,进而提高定位装置100的支撑工件200的强度。一实施例中,支撑件33的数量为两个,但不限于此。两个支撑件33间隔设置,并分别靠近工件200的第一侧201和第二侧203,以提高第二支撑机构30对工件200的支撑强度。两个支撑件33的支撑面331均仿形于工件200的外周面对应的形状。
第二支撑机构30还包括第三驱动件35和设置于第三驱动件35上的定位柱37。第三驱动件35能够驱动定位柱37移动,使定位柱37通过支撑件33并插入工件200的第二孔207。
加工工件200时,利用第一支撑机构10定位工件200,利用第一压持机构20固定工件200后,第二驱动件31驱动支撑件33移动,使支撑面331支撑工件200的外周面。加工装置加工工件200并在工件200上形成第二孔207。然后,第二驱动件31驱动支撑件33移动,使支撑面331脱离工件200。旋转驱动件15驱动定位件11转动,使工件200上需要加工第三孔209的区域与加工装置相对,接着第二驱动件31驱动支撑件33移动,使支撑件33支撑工件200的外周面,第三驱动件35驱动定位柱37移动,使定位柱37插入工件200上的第二孔207。加工装置对工件200加工并在工件200上形成第三孔209。
定位柱37插入工件200上外周面的第二孔207,进一步提高了定位装置100定位工件200的精确度,提高了加工装置加工工件200上其他特征(例如第三孔209)的加工精度,进一步提高了第二孔207和第三孔209的同轴度。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第三驱动件35和定位柱37也可以省略。另一实施例中,第三孔209也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凹槽271。又一实施例中,第三孔209的位置也可以与第二孔207的轴心不在一条直线上。
请参阅图1,定位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压持机构40。第二压持机构40包括第四驱动件41和第二抵压件43。第四驱动件41承载于底座13上。第二抵压件43设置于第四驱动件41上。第四驱动件41用于驱动第二抵压件43移动,使第二抵压件43抵持于工件200的第二侧203。第二抵压件43和定位件11的第二定位面113分别抵持在工件200的相对两侧,使工件200定位稳定。
第二压持机构40还包括第五驱动件45。第五驱动件45设置于底座13上。第四驱动件41设置于第五驱动件45上。第五驱动件45能够驱动第四驱动件41移动,使第二抵压件43和第四驱动件41远离工件200,以留出工件200定位在第一支撑机构10上的操作空间。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压持机构40也可以省略。又一实施例中,第五驱动件45也可以省略,利用第四驱动件41驱动第二抵压件43移动的行程足够长,以保证当第四驱动件41驱动第二抵压件43远离工件200移动,直至留出工件200定位在第一支撑机构10上的操作空间即可。
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21、第二驱动件31、第三驱动件35、第四驱动件41及第五驱动件45分别为气缸,但不限于此,例如,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21、第二驱动件31、第三驱动件35、第四驱动件41及第五驱动件45也可以分别为电缸等其他移动驱动结构。旋转驱动件15为四轴器,但不限于此,例如,其他实施例中,旋转驱动件15也可以为旋转气缸等其他旋转驱动结构。
上述定位装置100通过第一支撑机构10提供工件200的定位基准,再利用第一压持机构20的第一驱动件21驱动第一抵压件25移动,使第一抵压件25抵压多个压爪233使其变形向周侧扩张,进而实现压爪233从工件200的内部结构第一孔205压紧工件200,使工件200固定以备加工,避免了定位装置100定位工件200时破坏工件200外表面的问题。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实质。

Claims (10)

1.一种定位装置,用于定位工件,所述工件的第一侧开设第一孔,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一压持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抵接所述第一孔的内壁及所述工件的第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持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上;
撑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上,并能够进入所述第一孔,所述撑压件包括沿周向设置的多个压爪;
第一抵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抵压件移动至抵压多个所述压爪,使所述压爪变形并抵压所述第一孔的内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压件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所述安装件沿周向设置有用于安装多个所述压爪的安装槽,所述安装件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允许所述第一驱动件穿过以与所述第一抵压件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持机构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置于所述安装件上,所述第一抵压件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孔,所述导向件的外周面开设凹槽,所述凹槽贯通所述导向件背离所述安装件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爪包括主体和多个爪部,所述主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多个所述爪部间隔设置于所述主体,且向所述主体背离所述安装件的一侧倾斜延伸;所述第一抵压件的沿周向设置抵压面,所述抵压面能够与所述爪部贴合滑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持机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抵压件背离所述压爪的一侧,所述限位件设置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第一抵压件间隔设置,且用于当所述第一抵压件移动设定距离后止挡所述爪部背离主体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压持机构下方的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和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仿形于所述工件的外周面,所述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支撑件朝向所述第一压持机构移动,使所述支撑面抵接所述工件的外周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三驱动件和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件上的定位柱,所述第三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定位柱移动,使所述定位柱通过所述支撑件并插入所述工件的外周面上开设的第二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底座、旋转驱动件和定位件,所述旋转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定位件设置于所述旋转驱动件上;所述定位件沿周向设置第一定位面,所述定位件沿径向设置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用于抵接所述第一孔的内壁,所述第二定位面用于抵接所述工件的第一侧;所述旋转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定位件转动以带动所述工件转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二压持机构,所述第二压持机构包括第四驱动件和第二抵压件,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抵压件移动,使所述第二抵压件抵持于所述工件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为所述工件相对的两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持机构还包括第五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五驱动件上,所述第五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四驱动件移动,使所述第二抵压件和所述第四驱动件远离所述工件。
CN202120579134.9U 2021-03-22 2021-03-22 定位装置 Active CN215318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79134.9U CN215318167U (zh) 2021-03-22 2021-03-22 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79134.9U CN215318167U (zh) 2021-03-22 2021-03-22 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18167U true CN215318167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84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79134.9U Active CN215318167U (zh) 2021-03-22 2021-03-22 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181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29595A2 (en) Index table assembly with table clamping device
EP3078449B1 (en) Clamp device
US8468698B2 (en) Spinning method
JP2016159377A (ja) 出力装置および出力システム
CN215318167U (zh) 定位装置
CN111299631B (zh) 一种定心装夹装置
JP2004314178A (ja) 機械的結合に用いる道具用の金型
US11738427B1 (en) Ring mounting jig and ring mounting method
JP3817599B2 (ja) パレットクランプ装置
CN105729151B (zh) 一种工件内孔定位工装
CN212310488U (zh) 锁片折弯夹具
CN208117733U (zh) 锥度轴承压装工装及车辆方向柱轴承压装工装
JPH1119831A (ja) スナップリングの組付装置
CN113798874A (zh) 多工位定心工装及定心方法
CN105798346A (zh) 一种圆形棒料夹紧装置
CN221086963U (zh) 一种工件的冲孔模具
CN219212272U (zh) 一种用于内壁加工的缸体夹具
CN205551511U (zh) 一种圆形棒料夹紧装置
JP2545996Y2 (ja) 位置決めピン装置
CN220094476U (zh) 一种用于按压密封圈的工装
JP2005288620A (ja) 可動側部材と固定側部材の位置決め装置及び、該装置を用いた軸受ニットの組立装置
CN108326795A (zh) 锥度轴承压装工装及车辆方向柱轴承压装工装
CN218696034U (zh) 一种工件夹紧装置
JPH1190782A (ja) 回転割出装置
CN214557515U (zh) 一种基体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