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15869U - 一种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15869U
CN215315869U CN202121740543.9U CN202121740543U CN215315869U CN 215315869 U CN215315869 U CN 215315869U CN 202121740543 U CN202121740543 U CN 202121740543U CN 215315869 U CN215315869 U CN 215315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o
equipment
servo sliding
sliding table
regular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4054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玉亭
李鹏鹏
周晓孟
何湘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Winhere Auto Par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Winhere Auto Par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Winhere Auto Par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Winhere Auto Par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4054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15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15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158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及工作平台,设备本体中空设置,工作平台水平设置于设备本体内部;设备本体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伺服滑台,伺服滑台位于工作平台上方,伺服滑台上设置有钻孔主轴头;工作平台的中心设置有气动卡盘,气动卡盘用于固定规则汽车零部件;工作平台下方设置有减速机及伺服电机,用于控制规则汽车零部件水平旋转。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效率,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同时该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降低了设备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设备。
背景技术
制动器是制动系统中用以产生阻碍车辆运动或运动趋势制动力的汽车零部件。制动盘是盘式制动器的摩擦偶件,其作为一种规则汽车零部件,除应具有作为构件所需要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有尽可能高而稳定的摩擦系数,以及适当的耐磨性、耐热性、散热性和热容量等,由于制动盘内多有槽孔,因此钻孔设备对于制动盘的生产必不可少。
目前规则汽车零部件的常规钻侧孔方式为在设备的加工中心上加装第四轴,通过第四轴将规则汽车零部件立放,同时通过第四轴的分度,实现规则汽车零部件若干个侧孔的加工。然而通过在加工中心上加装第四轴的方式使得设备投资成本大大提高,需要特殊的设备才能够加工出需要的符合标准的规则汽车零部件;且逐个侧孔单次加工,效率低下,导致产品制造成本大大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加工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设备,以降低设备投资价格,同时提高了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效率,降低了产品制造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及工作平台,设备本体中空设置,工作平台水平设置于设备本体内部;设备本体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伺服滑台,伺服滑台位于工作平台上方,伺服滑台上设置有钻孔主轴头;工作平台的中心设置有气动卡盘,气动卡盘用于固定规则汽车零部件;工作平台下方设置有减速机及伺服电机,用于控制规则汽车零部件水平旋转。
可选地,伺服滑台包括第一伺服滑台、第二伺服滑台和第三伺服滑台,第一伺服滑台、第二伺服滑台和第三伺服滑台分别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延伸设置,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均与设备本体的轴线垂直,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第一方向与第三方向之间、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之间的夹角均为120°。
可选地,设备本体为中空六棱柱,第一伺服滑台、第二伺服滑台和第三伺服滑台分别与中空六棱柱的三个互不相邻的侧面固定连接。
可选地,中空六棱柱设置有伺服滑台的三个侧面的面积相等。
可选地,中空六棱柱未设置有伺服滑台的三个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设备本体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相配合的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和第三盖体。
可选地,中空六棱柱未设置有伺服滑台的三个侧面的面积相等,且大于中空六棱柱设置有伺服滑台的三个侧面的面积。
可选地,第一盖体、第三盖体与设备本体固定连接,第二盖体与设备本体之间通过气缸连接。
可选地,工作平台上方置有护罩,其位于气动卡盘与伺服滑台之间。
可选地,护罩为上下开口的中空六棱柱,护罩的侧面开设有用于钻孔主轴头通过的凹槽。
可选地,规则汽车零部件水平旋转的角度为0-1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设备,可以实现规则汽车零部件多个侧孔的同时加工,提高了钻侧孔效率,降低了产品制造成本,同时无需复杂的加工设备,降低了设备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视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示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示出加工有侧孔的规则汽车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设备本体,2-气动卡盘,3-第一伺服滑台,4-第二伺服滑台,5-第三伺服滑台,6-工件,7-护罩,8-工作平台,9-第一开口,10-第二开口,11-第三开口,12-第一盖体,13-第二盖体,14-第三盖体,15-气缸,16-第一钻孔主轴头,17-第二钻孔主轴头,18-第三钻孔主轴头,20-规则汽车零部件,21-盘帽,22-摩擦环,23-侧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设备本体1中空,设备本体1内部水平设置有工作平台8;设备本体1的周向均匀设置有第一伺服滑台3、第二伺服滑台4和第三伺服滑台5,第一伺服滑台3、第二伺服滑台4和第三伺服滑台5均位于工作平台8上方,且第一伺服滑台3、第二伺服滑台4和第三伺服滑台5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钻孔主轴头16、第二钻孔主轴头17和第三钻孔主轴头18,第一伺服滑台3、第二伺服滑台4和第三伺服滑台5沿直线位移以实现第一钻孔主轴头16、第二钻孔主轴头17和第三钻孔主轴头18的进给,第一钻孔主轴头16、第二钻孔主轴头17和第三钻孔主轴头18用于提供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的主切削力;工作平台8下方设置有减速机及伺服电机(图中未示出),控制规则汽车零部件高精度旋转一定的角度,以实现规则汽车零部件侧面的多个位置的侧孔加工;气动卡盘2,用于撑紧规则汽车零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伺服滑台3、第二伺服滑台4和第三伺服滑台5通过键槽及销孔定位安装于设备本体1内部,以保证第一伺服滑台3、第二伺服滑台4和第三伺服滑台5的位置精度,从而实现各伺服滑台沿设备本体1周向的均匀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伺服滑台3、第二伺服滑台4、第三伺服滑台5分别沿第一方向(图6中x方向所示)、第二方向(图6中y方向所示)和第三方向(图6中z方向所示)延伸设置,第一伺服滑台3、第二伺服滑台4、第三伺服滑台5可分别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移动,且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均与设备本体的轴线方向(图1中h方向所示)垂直,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第一方向与第三方向之间、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之间的夹角均为120°,即第一伺服滑台3、第二伺服滑台4、第三伺服滑台5在规则汽车零部件周向均匀分布,以保证加工侧孔均匀分布于规则汽车零部件侧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参见图1,设备本体1为中空六棱柱,其具有六个侧面,其中,第一伺服滑台3、第二伺服滑台4、第三伺服滑台5分别与设备本体1的三个互不相邻的侧面固定连接,且设置有伺服滑台的三个侧面的面积相等并小于另外三个侧面的面积,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以保证设备本体的体积尽可能小,节约设备成本并节省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设备本体1未设置有伺服滑台的三个侧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9、第二开口10和第三开口11,且设备本体1上分别设置有与其尺寸相配合的第一盖体12、第二盖体13和第三盖体14,以便于工件的加工与取出,同时有利于设备本体内腔以及各零部件的清洁、维修和更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盖体12、第三盖体14与设备本体1固定连接,例如可以为铰接;第二盖体13与设备本体1之间通过气缸15连接,气缸15驱动第二盖体13在设备本体1上沿竖直方向移动以打开或闭合第二开口10,方便打开的同时以进一步降低设备制造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工作平台8上方置有护罩7,护罩7位于气动卡盘2与第一伺服滑台3、第二伺服滑台4和第三伺服滑台5之间,从而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被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护罩7为上下开口的中空六棱柱,其与第一伺服滑台3、第二伺服滑台4、第三伺服滑台5相邻近的三个侧面顶部分别开设有用于第一钻孔主轴头16、第二钻孔主轴头17、第三钻孔主轴头18通过的凹槽,以便于实现钻孔的进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规则汽车零部件水平旋转的角度范围为0-120°,以实现规则汽车零部件多个位置的钻孔,同时减速机的直连式结构保证规则汽车零部件水平旋转的精度,从而保证侧孔加工的位置精度。
具体而言,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设备在加工工件时,首先气动卡盘2撑紧待加工工件,伺服电机控制伺服钻机动力头驱动第一伺服滑台3、第二伺服滑台4和第三伺服滑台5分别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移动至加工起始位置处,第一伺服滑台3、第二伺服滑台4和第三伺服滑台5分别带动第一钻孔主轴头16、第二钻孔主轴头17和第三钻孔主轴头18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同步进给并于工件侧面钻侧孔,钻孔完毕后伺服电机控制第一伺服滑台3、第二伺服滑台4和第三伺服滑台5回撤至加工起始位置处,同时第一钻孔主轴头16、第二钻孔主轴头17和第三钻孔主轴头18也同步后退;伺服电机控制工件水平旋转一定的角度,同时减速机保证工件的旋转定位精度,而后设备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完成工件所有的侧孔加工工作。在各伺服滑台前后移动过程中,分别在第一伺服滑台3沿第一方向的前后位置处、第二伺服滑台4沿第二方向的前后位置处和第三伺服滑台5沿第三方向的前后位置处设置有位置传感器,并进行安全软限位,以保证各伺服滑台位移的精度;并且保证各伺服滑台仅在加工起始位置与工件之间移动,防止各伺服滑台回撤位移过大而影响加工效率。
加工完成的规则汽车零部件如图7所示,侧孔23位置如图所示,其沿盘帽21的周向侧面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设备,可以实现规则汽车零部件多个测孔的同时加工,大大提高了规则汽车零部件侧孔加工效率,同时整个加工过程完全自动化,无需人工参与,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且该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降低了设备制造成本。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及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中空设置,所述工作平台水平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内部;
所述设备本体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伺服滑台,所述伺服滑台位于所述工作平台上方,所述伺服滑台上设置有钻孔主轴头;
所述工作平台的中心设置有气动卡盘,所述气动卡盘用于固定所述规则汽车零部件;
所述工作平台下方设置有减速机及伺服电机,用于控制所述规则汽车零部件水平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滑台包括第一伺服滑台、第二伺服滑台和第三伺服滑台,所述第一伺服滑台、第二伺服滑台和第三伺服滑台分别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均与所述设备本体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第一方向与第三方向之间、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之间的夹角均为120°。
3.如权利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为中空六棱柱,所述第一伺服滑台、第二伺服滑台和第三伺服滑台分别与所述中空六棱柱的三个互不相邻的侧面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六棱柱设置有伺服滑台的三个侧面的面积相等。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六棱柱未设置有伺服滑台的三个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设备本体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相配合的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和第三盖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六棱柱未设置有伺服滑台的三个侧面的面积相等,且大于所述中空六棱柱设置有伺服滑台的三个侧面的面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第三盖体与所述设备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设备本体之间通过气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上方设置有护罩,所述护罩位于所述气动卡盘与所述伺服滑台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为上下开口的中空六棱柱,所述护罩的侧面开设有用于所述钻孔主轴头通过的凹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则汽车零部件水平旋转的角度为0-120°。
CN202121740543.9U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设备 Active CN215315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40543.9U CN215315869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40543.9U CN215315869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15869U true CN215315869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73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40543.9U Active CN215315869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158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85199A (en) Compact machining center for multifunction
CN101817158B (zh) 一种龙门式立卧数控磨床
CN110508832B (zh) 多刀高效同步动平衡车削加工机床及加工方法
CN206732707U (zh) 一种复合柔性制造单元
CN206382850U (zh) 一种新型的双立柱铣车复合加工中心
CN209998865U (zh) 高效多面体加工机床
CN212735034U (zh) 一种活塞杆加工定位装置
CN206382851U (zh) 一种新型的双立柱铣车复合加工中心
CN215315869U (zh) 一种规则汽车零部件钻侧孔设备
CN110315395A (zh) 多面体一体机
CN115026336A (zh) 一种用于加工回转体工件内外表面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CN207387041U (zh) 多刀具省工序机床
CN110116233A (zh) 用于舱体非连续内型面加工的立式加工机床
CN215147078U (zh) 一种cnc加工中心工件气动式夹持工装
CN114473567A (zh) Cnc工件加工用夹持工装
CN211589358U (zh) 一种立式多面体加工光机
CN209954335U (zh) 一种六轴双刀库加工中心
CN201693437U (zh) 一种龙门式立卧数控磨床
CN219853458U (zh) 一种倒立式车床
CN219598689U (zh) 一种三主轴立式加工中心机床结构
CN215201608U (zh) 旋转夹紧定位托盘
CN115229500B (zh) 一体式卡钳加工中心
CN112975521A (zh) 一种自动机床
CN217942514U (zh) 一种车铣复合结构
CN218745080U (zh) 一种用于加工回转体工件内外表面的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