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14620U - 抽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抽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314620U CN215314620U CN202120309563.4U CN202120309563U CN215314620U CN 215314620 U CN215314620 U CN 215314620U CN 202120309563 U CN202120309563 U CN 202120309563U CN 215314620 U CN215314620 U CN 2153146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ction hole
- air suction
- dust extraction
- hole
- connection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抽尘装置,涉及抽尘设备技术领域。该抽尘装置,采用设有内腔的壳体,该壳体还设有与内腔连通的第一吸气孔、第二吸气孔和排气孔,排气孔能够与吸气装置连通,以使得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能够产生负压,以用于吸尘;抽尘装置还采用了收容于内腔内的旋转件,该旋转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旋转,在其旋转路径上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处于第一位置时,旋转件能够将第一吸气孔密封,以使第二吸气孔与排气孔导通,在处于第二位置时,旋转件能够将第二吸气孔密封,以使第一吸气孔与排气孔导通,从而保证了切换风路时第一吸气孔与排气孔形成的风路和第二吸气孔与排气孔形成的风路之间的完全隔离,提高抽尘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尘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零件加工过程中同一零件常采用多工序进行加工,例如对TP手机盖板进行加工时,需要在TP手机盖板上切割一个按键孔和一个听筒孔,在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玻璃粉尘,而为了提高加工精度和满足厂商要求,按键孔和听筒孔常采用双治具独立加工,因此,需要两套除尘设备分别进行除尘,增加了生产成本。而具有切换风路功能的除尘设备无法保证风路间的完全隔离,影响抽尘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抽尘装置,旨在解决现有除尘设备无法保证风路间的完全隔离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抽尘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内腔、第一吸气孔、第二吸气孔和排气孔,所述第一吸气孔、所述第二吸气孔和所述排气孔均与所述内腔连通;
旋转件,所述旋转件收容于所述内腔内;及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旋转件旋转,所述旋转件在其旋转路径上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旋转件能够将所述第一吸气孔密封,以使所述第二吸气孔与所述排气孔导通,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旋转件能够将所述第二吸气孔密封,以使所述第一吸气孔与所述排气孔导通。
在所述抽尘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件设有圆弧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均与所述圆弧面相切,所述圆弧面抵设于所述壳体,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表面将所述第一吸气孔密封,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表面将所述第二吸气孔密封。
在所述抽尘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件包括连接部以及位于所述连接部两侧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圆弧面位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第一支板上,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二支板上。
在所述抽尘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气孔和所述第二吸气孔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且对称设置,所述旋转件的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一吸气孔和所述第二吸气孔的对称面上,所述第一支板与所述第二支板垂直。
在所述抽尘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孔的轴线与所述旋转件的旋转轴平行且位于所述第一吸气孔和所述第二吸气孔的对称面上。
在所述抽尘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和盖体,所述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口部,所述盖体与所述本体可拆连接,用于将所述口部盖合。
在所述抽尘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单元、驱动件和轴,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单元通过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轴旋转,从而驱动所述旋转件旋转。
在所述抽尘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尘装置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轴穿设于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旋转件固定连接。
在所述抽尘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尘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吸气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于所述第二吸气孔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于所述排气孔连通。
在所述抽尘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连接管通过所述第一法兰盘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有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二连接管通过所述第二法兰盘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上设有第三法兰盘,所述第三连接管通过所述第三法兰盘与所述壳体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的抽尘装置,采用设有内腔的壳体,该壳体还设有与内腔连通的第一吸气孔、第二吸气孔和排气孔,排气孔能够与吸气装置连通,以使得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能够产生负压,以用于吸尘;抽尘装置还采用了收容于内腔内的旋转件,该旋转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旋转,在其旋转路径上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处于第一位置时,旋转件能够将第一吸气孔密封,以使第二吸气孔与排气孔导通,在处于第二位置时,旋转件能够将第二吸气孔密封,以使第一吸气孔与排气孔导通,从而保证了切换风路时第一吸气孔与排气孔形成的风路和第二吸气孔与排气孔形成的风路之间的完全隔离,提高抽尘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抽尘装置的轴视图;
图2为图1所示抽尘装置去掉盖体后的轴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抽尘装置的截面图;
图4为图1所示抽尘装置中旋转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尘装置用于对零件加工产生的粉尘进行吸除,尤其用于对TP手机盖板进行加工时,按键孔和听筒孔采用双治具独立加工的情况;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抽尘装置还能够用于对其他零件的加工过程进行抽尘,亦或应用于其他零件的其他加工工序,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尘装置10进行说明。该抽尘装置10包括壳体100、旋转件200和驱动组件300。壳体100设有内腔101、第一吸气孔、第二吸气孔和排气孔,第一吸气孔、第二吸气孔和排气孔均与内腔 101连通。排气孔用于与真空装置连接,例如吸气装置。吸气装置启动后通过排气孔能够在内腔101中产生负压,从而能够在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产生用于吸尘的负压。旋转件200收容于内腔101内。驱动组件300能够驱动旋转件 200旋转,旋转件200在其旋转路径上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处于第一位置时,旋转件200能够将第一吸气孔密封,以使第二吸气孔与排气孔导通,在处于第二位置时,旋转件200能够将第二吸气孔密封,以使第一吸气孔与排气孔导通。
综上,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的抽尘装置 10,采用设有内腔101的壳体100,该壳体100还设有与内腔101连通的第一吸气孔、第二吸气孔和排气孔,排气孔能够与吸气装置连通,以使得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能够产生负压,以用于吸尘;抽尘装置10还采用了收容于内腔101 内的旋转件200,该旋转件200通过驱动组件300驱动旋转,在其旋转路径上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处于第一位置时,旋转件200能够将第一吸气孔密封,以使第二吸气孔与排气孔导通,在处于第二位置时,旋转件200能够将第二吸气孔密封,以使第一吸气孔与排气孔导通,从而保证了切换风路时第一吸气孔与排气孔形成的风路和第二吸气孔与排气孔形成的风路之间的完全隔离,提高抽尘效果。
较佳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旋转件200设有圆弧面201、第一表面202 和第二表面203,第一表面202和第二表面203均与圆弧面201相切,圆弧面201 抵设于壳体100,在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表面202将第一吸气孔密封,在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表面203将第二吸气孔密封。圆弧面201抵设于壳体100,在旋转件200旋转的过程中能够提高旋转件200旋转的稳定性。在抽尘装置10使用过程中,在进行气路切换时,例如,旋转件200将第一吸气孔密封,使第二吸气孔与排气孔导通,若此时第一吸气孔密封不良产生漏气,会造成第二吸气孔处负压减小,吸力不足,影响吸尘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旋转件200对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的密封性,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202和第二表面203均与圆弧面201 相切,避免密封不良造成的漏气现象发生。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旋转件200包括连接部210以及位于连接部 210两侧的第一支板220和第二支板230,圆弧面201位于连接部210上,第一表面202位于第一支板220上,第二表面203位于第二支板230上。如此能够在保证旋转件200能够将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密封的条件下,减小旋转件200 的旋转角度,进而减小旋转幅度,提高切换速度。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旋转件200还可以呈板状结构,圆弧面201位于板状结构的一端且第一表面202 和第二表面203分别位于板状结构相对的两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位于壳体100的同一侧且对称设置,旋转件200的旋转轴位于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的对称面上,第一支板220与第二支板230垂直。由于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为对称设置,旋转件200的上述设置保证了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的切换时间相同,避免通过第一吸气孔除尘和通过第二吸气孔除尘产生差异。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排气孔的轴线与旋转件200的旋转轴平行且位于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的对称面上。在保证旋转件200能够对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的导通进行切换的条件下,将排气孔尽可能靠近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设置,从而缩短气路长度,降低吸尘能耗。同时,将排气孔的轴线设置在位于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的对称面上,进一步避免通过第一吸气孔除尘和通过第二吸气孔除尘产生差异。
在上述一些列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00包括本体110 和盖体120,本体110上设有与内腔101连通的口部,盖体120与本体110可拆连接,用于将口部盖合。壳体100为分体结构,且本体110和盖体120可拆连接,方便对沉积在内腔101中的粉尘进行清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1至图3,驱动组件300包括驱动单元310、驱动件320和轴(未视出),驱动件320与驱动单元310的输出端连接,驱动件 320的一端与驱动件320固定连接,驱动件320的另一端与旋转件200固定连接,驱动单元310通过驱动件320驱动轴旋转,从而驱动旋转件200旋转。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310的输出端设有连接轴,驱动件320设有通槽321,连接轴穿设于通槽321,使得驱动单元310驱动驱动件320时,驱动件320能够相对输出轴旋转并相对位移,以调节旋转件200相对驱动单元310的位置。该驱动单元310为导杆气缸,为直线驱动单元的一种,其结构简单且控制精度高,保证了抽尘装置10能够较快的切换气路。另外,驱动单元310可直接设置在壳体100上,还可以如图2所示,将驱动单元310通过架体330设置在壳体100上,方便驱动单元310、驱动件320和轴之间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抽尘装置10还包括连接块400,连接块400 与壳体100连接,轴穿设于连接块400与旋转件200固定连接。连接块400的设置对轴起到支撑作用,提高其旋转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旋转件200旋转的稳定性。另外,可通过在连接块400上设置锁紧件,锁紧件能够对轴进行锁紧保证旋转件 200对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的密封性。锁紧件可为夹持件或磁吸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抽尘装置10还包括第一连接管500、第二连接管600和第三连接管700,第一连接管500与第一吸气孔连通,第二连接管600于第二吸气孔连通,第三连接管700于排气孔连通。通过第一连接管500 和第二连接管600可将吸尘位置延伸,通过第三连接管700可方便与吸气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管500上设有第一法兰盘510,第一连接管500通过第一法兰盘510与壳体100连接,第二连接管600上设有第二法兰盘610,第二连接管600通过第二法兰盘610与壳体100连接,第三连接管700上设有第三法兰盘710,第三连接管700通过第三法兰盘710与壳体100连接。如此可提高第一连接管500、第二连接管600和第三连接管700与壳体100之间的连接强度。
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00上还设置有连接件800,壳体100可通过连接件800与加工基台连接,提高壳体100与加工基台之间的强度。本体110 靠近基台一侧设有与内腔101连通的开口,基台能够盖合开口。该开口的设置能够减少制造本体110的材料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抽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内腔、第一吸气孔、第二吸气孔和排气孔,所述第一吸气孔、所述第二吸气孔和所述排气孔均与所述内腔连通;
旋转件,所述旋转件收容于所述内腔内;及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旋转件旋转,所述旋转件在其旋转路径上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旋转件能够将所述第一吸气孔密封,以使所述第二吸气孔与所述排气孔导通,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旋转件能够将所述第二吸气孔密封,以使所述第一吸气孔与所述排气孔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设有圆弧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均与所述圆弧面相切,所述圆弧面抵设于所述壳体,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表面将所述第一吸气孔密封,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表面将所述第二吸气孔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包括连接部以及位于所述连接部两侧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圆弧面位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第一支板上,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二支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气孔和所述第二吸气孔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且对称设置,所述旋转件的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一吸气孔和所述第二吸气孔的对称面上,所述第一支板与所述第二支板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的轴线与所述旋转件的旋转轴平行且位于所述第一吸气孔和所述第二吸气孔的对称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抽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和盖体,所述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口部,所述盖体与所述本体可拆连接,用于将所述口部盖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抽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单元、驱动件和轴,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单元通过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轴旋转,从而驱动所述旋转件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抽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尘装置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轴穿设于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旋转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抽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尘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吸气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于所述第二吸气孔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于所述排气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抽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连接管通过所述第一法兰盘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有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二连接管通过所述第二法兰盘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上设有第三法兰盘,所述第三连接管通过所述第三法兰盘与所述壳体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09563.4U CN215314620U (zh) | 2021-02-03 | 2021-02-03 | 抽尘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09563.4U CN215314620U (zh) | 2021-02-03 | 2021-02-03 | 抽尘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314620U true CN215314620U (zh) | 2021-12-28 |
Family
ID=79580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309563.4U Active CN215314620U (zh) | 2021-02-03 | 2021-02-03 | 抽尘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314620U (zh) |
-
2021
- 2021-02-03 CN CN202120309563.4U patent/CN21531462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401882A3 (en) | Ecm machine with mechanisms for venting and clamping a workpart shroud | |
CN104439700A (zh) | 一种键盘按键激光切割定位夹具 | |
CN215314620U (zh) | 抽尘装置 | |
CN212145534U (zh) | 一种数控机床用可调节式刀具 | |
CN204326470U (zh) | 一种铲墙机的吸尘装置 | |
CN216263789U (zh) | 一种切管机前卡盘的旋转配气装置 | |
CN215847028U (zh) | 一种真空吸紧气压夹紧式夹紧头 | |
CN214924145U (zh) | 吸附区域可调的真空吸附平台 | |
CN109262383B (zh) | 一种离合器壳体加工用静音夹具 | |
CN111319695B (zh) | 一种爬行旋转轮的吸盘机构 | |
CN212297602U (zh) | 一种用于动力刀座的气密封结构 | |
CN212047632U (zh) | 一种爬行旋转轮的吸盘机构 | |
CN212044185U (zh) | 一种伺服直连式主轴装置 | |
CN113523858A (zh) | 一种真空吸紧气压夹紧式夹紧头 | |
CN214979629U (zh) | 一种铣床用吸尘阀 | |
CN220870066U (zh) | 一种带气密优化结构的气腹机过滤接口座 | |
CN213591775U (zh) | 一种阀座的车床夹具 | |
CN221659046U (zh) | 真空吸盘 | |
CN211760055U (zh) | 用于固定涡旋盘的真空吸紧工装 | |
CN219013527U (zh) | 一种带有检测结构的防爆电磁阀 | |
CN216298636U (zh) | 一种用于大型重压吸平的强力吸盘夹具 | |
CN217453399U (zh) | 一种气动抛光机 | |
CN213918330U (zh) | 一种机器人真空夹具 | |
CN217376422U (zh) | 一种旋转吸附装置 | |
CN218582045U (zh) | 一种具有破孔自动闭合功能的多孔真空吸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