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09218U - 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09218U
CN215309218U CN202121632973.9U CN202121632973U CN215309218U CN 215309218 U CN215309218 U CN 215309218U CN 202121632973 U CN202121632973 U CN 202121632973U CN 215309218 U CN215309218 U CN 215309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buckling
pen shell
bracke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3297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长艳
何四现
杜嘉文
易林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iashu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iashu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iashu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iashu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3297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09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09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092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包括有上笔壳,上笔壳的下端连接有下笔壳,下笔壳内设置有PFS托架,上笔壳的下端延伸有衔接引导头,衔接引导头上分布有若干主预扣构造,下笔壳的上端对应于主预扣构造的位置处设置有副预扣构造,下笔壳上设置有托架限位孔,PFS托架的上端设置有托架锁定机构。由此,可以实现上笔壳、下笔壳的分体构造,且满足两者拥有较为稳固的预扣定位,在输送至药厂期间可以保证不出现松散、碰撞等不利状态。采用预扣定位方式,可以在装入PFS组件的时候实现较为便捷的分离,无需进行撬动,不会损伤下笔壳与上笔壳,也不会让其他组件受损。便于针对不同的给药需要,让药厂实现定制的PSF组件装载。

Description

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式装配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
背景技术
目前为便于用户实现独立、便捷的自我给药治疗,自我给要系统或是装置已较为普及。为了便于理解,以其所属的自动注射器来看,考虑到使用的安全,为了避免二次滥用,往往以一次性的功能预设为主。
现有的一次性自动注射器,设计原理都非常复杂,导致零部件繁多,普遍在15个以上,因此可靠性不高,装配难度大,而且最后产品成本太高。
CN110237366A公开了一种医用注射装置,包括外筒和笔帽,外筒的一端设置有可拆卸的药仓,药仓内设置有可更换的标准卡式药瓶,外筒的内部靠近药仓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套,固定套的内部轴向移动设置有推杆座,推杆座的内部设置有可与传动杆的端部相啮合的传动环,传动杆的外侧套接有可轴向滑动的棘齿环,棘齿环的一端端面与外筒内部单向啮合,棘齿环的另一端轴向设置有第一弹簧,推杆座的一端轴向设置有与外筒顶住的推杆座弹簧,推杆的一端穿过推杆座伸入到标准卡式药瓶内与推块相连。
CN109999272A公开了一种用于胰岛素注射的一次性可调式注射装置,包括保护盖、一次性针头、笔芯套、主体外壳、笔芯和调节组件,所述主体外壳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外部安装有笔芯套,所述笔芯套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第二凸台的外螺纹与螺纹槽相互螺接,所述笔芯套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外部通过螺纹连接有一次性针头,所述一次性针头的内部插接有钢针,所述笔芯套的内部安装有笔芯,所述笔芯套的外部套接有保护盖,所述主体外壳的另一端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一端向外凸出有凸缘部。
CN102264417A公开了一种注射设备,其包括:长的壳体;容器载运器,其具有药剂容器,针头安装到所述药剂容器;穿刺装置,其包括分离套管、预加载穿刺弹簧装置和穿刺保持装置,其中,所述预加载穿刺弹簧装置能够作用于所述分离套管且由此作用于所述容器载运器以使所述容器和针头做滑动运动,并且所述穿刺保持装置能够将所述穿刺弹簧装置保持在加载状态;注射装置,其包括柱塞杆、预加载注射弹簧装置和注射保持装置,其中,所述柱塞杆设置为作用在所述药剂容器中的限位器,所述预加载注射弹簧装置能够作用于所述柱塞杆而使得所述限位器在所述容器内产生位移,并且所述注射保持装置能够将所述注射弹簧装置保持在加载状态;退回装置,其包括预加载回缩弹簧和退回保持装置,其中,所述预加载回缩弹簧被布置为作用于所述分离套管且由此作用于所述容器载运器,并且所述退回保持装置能够将所述回缩弹簧保持在加载状态;穿刺序列启动装置,其能够作用于穿刺触发装置,所述穿刺触发装置被布置在所述分离套管上用于断开所述穿刺保持装置;注射触发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分离套管上并能够断开所述注射保持装置以当分离套管和柱塞杆移动到特定位置时启动注射序列;以及退回触发装置,其布置在所述分离套管上并能够在所述柱塞杆已经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断开所述退回保持装置用于启动针头退回;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阻尼装置,所述阻尼装置包括隔室,该隔室包含一定体积的高粘性液体并且由所述柱塞杆的外表面和帽的内表面部分地限定,其中所述隔室布置有通道,所述液体仅在所述注射序列启动时被强制通过该通道,使得在所述隔室内的体积在整个注射序列期间随所述柱塞杆在所述容器的移动而减小,并由此产生阻尼剪切力。
同时,结合202011110579.9所公开的一种自动注射器,其包括:体(1)、护针罩(2)、推杆(3)、响筒(4)、内管(5)、释放环(6)、驱动弹性件、复位弹性件;
所述壳体(1)内设有用于固定针筒(9)的针筒固定结构,所述壳体(1)的前端设有供针头(91)伸出的开口;
所述壳体(1)内侧由后端至前端方向依次滑动设置有所述释放环(6)和所述护针罩(2),所述护针罩(2)能够伸出于所述壳体(1)的前端且能够相对所述壳体(1)向后端滑动并推动所述释放环(6),所述复位弹性件作用于所述释放环(6)并驱使所述释放环(6)推动所述护针罩(2)向所述壳体(1)的前端滑动;所述壳体(1)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护针罩(2)相对所述壳体(1)向前的滑动距离的护针罩限位结构;
所述推杆(3)沿轴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部,且所述推杆(3)的前端用于推动所述针筒(9)内的活塞(93),所述驱动弹性件作用于所述推杆(3)并驱使所述推杆(3)向所述针筒(9)的前端滑动,所述推杆(3)的外周设有推杆限位结构;
所述响筒(4)沿轴向滑动套设于所述推杆(3)的外周,所述驱动弹性件作用于所述响简(4)并驱使所述响(4)向所述壳体(1)的后端滑动,所述响(4)设有推杆限位配合结构,所述响筒(4)与所述内管(5)之间设有响筒限位结构;
所述内管(5)固定于所述壳体(1)内部并且套设于所述响筒(4)的外周,所述释放环(6)滑动套设于所述内管(5)的外周,所述内管(5)设有能够沿径向弹性移动的第一卡夹(55),所述第一卡夹(55)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沿径向外偏移;
所述第一卡夹(55)能够在所述释放环(6)的内壁的限位作用下沿径向向内偏移并通过所述推杆限位配合结构与所述推杆限位结构相互卡接限位,所述响限位结构能够在所述推杆(3)的外壁的支撑作用下限制所述响筒(4)与所述内管(5)的相对滑动,所述推杆(3)能够在向前端滑动预设距离后脱离对所述响筒限位结的支撑。
现有的诸如自动注射器等的常规自我给药装置,其外壳均采用了一体式的设计,这样在装载PFS组件的时候,由于笔身整体过长,容易导致装配不到位的缺陷,影响后续的顺利击发使用。并且,由于外壳的长度限制,会增加装载PFS组件所需时长,导致整体的产能效率较低。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构造,可以根据药厂的需要,实现便捷化的PFS组件加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包括有上笔壳,其中:所述上笔壳的下端连接有下笔壳,所述下笔壳内设置有PFS托架,所述上笔壳的下端延伸有衔接引导头,所述衔接引导头上分布有若干主预扣构造,所述下笔壳的上端对应于主预扣构造的位置处设置有副预扣构造,所述下笔壳上设置有托架限位孔,所述PFS托架的上端设置有托架锁定机构,
所述主预扣构造包括有前端引导块,所述前端引导块的后端设置有锁紧块,所述前端引导块、锁紧块之间设置有预留间隔,所述副预扣构造包括有位于下笔壳的上端的预扣孔,所述预扣孔的下方设置有锁定孔,所述前端引导块、锁紧块之间的间隙与预扣孔、锁定孔之间的间隙相对应,
处于预扣状态时,所述前端引导块嵌入预扣孔中,
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前端引导块嵌入锁定孔中,所述锁紧块嵌入预扣孔中,托架锁定机构嵌入托架限位孔中。
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其中,所述衔接引导头的两侧设置有镜像分布的引导条,所述下笔壳内壁上端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引导槽,所述上笔壳与下笔壳结合时,所述引导条嵌入引导槽内。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其中,所述引导条的截面为上宽下窄构造。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其中,所述前端引导块包括有块本体,所述块本体外侧面设置有圆弧引导面,所述圆弧引导面的厚度与下笔壳的壁厚相适应。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其中,所述锁紧块为矩形凸块。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其中,所述预扣孔、锁定孔均为矩形孔构造。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其中,所述托架锁定机构为凸出于PFS托架外壁上端的凸点,所述凸点上分布有内嵌斜面,所述托架限位孔为矩形孔构造。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其中,所述下笔壳的上端开口内壁设置有接触斜面。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实现上笔壳、下笔壳的分体构造,且满足两者拥有较为稳固的预扣定位,在输送至药厂期间可以保证不出现松散、碰撞等不利状态。
2、采用预扣定位方式,可以在装入PFS组件的时候实现较为便捷的分离,无需进行撬动,不会损伤下笔壳与上笔壳,也不会让其他组件受损。
3、便于针对不同的给药需要,让药厂实现定制的PSF组件装载,无需在自我给药装置制造期间进行PFS组件的放置,实施灵活性更高。
4、PFS组件放入后结合稳固,不会轻易松脱,且需要继续破坏性的逆向操作才可以实现上笔壳、下笔壳的分离,确保不会被二次利用,避免出现使用污染。
5、装配期间,可以通过引导条与引导槽的配合,实现有效的衔接引导,在满足装配防呆的前提下可以给予有效的衔接引导,确保最终安装到位。
6、整体构造简单,可以针对现有的上笔壳、下笔壳构造进行简单改进,不会增设多余的组件,不占用给药装置内部的空间,便于实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上笔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下笔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PFS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上笔壳、下笔壳处于预扣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上笔壳、下笔壳处于锁紧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上笔壳、下笔壳结合期间的引导条、引导槽配合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上笔壳 2下笔壳
3PFS托架 4前端引导块
5锁紧块 6预扣孔
7锁定孔 8托架锁定机构
9托架限位孔 10引导条
11圆弧引导面 12内嵌斜面
13接触斜面 14引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5的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包括有上笔壳1,上笔壳1的下端连接有下笔壳2,下笔壳2内设置有PFS托架3,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上笔壳1的下端延伸有衔接引导头,衔接引导头上分布有若干主预扣构造。这样,可以实现有效的衔接引导,且依托于衔接引导头的存在,可以提高与下笔壳2的接触面积,确保结合后的稳固性。本实用新型在下笔壳2的上端对应于主预扣构造的位置处设置有副预扣构造。同时,考虑到装配完毕后PFS托架3可以与下笔壳2实现更好的一体性结合,避免后续PFS组件装配后出现非必要的晃动,本实用新型在下笔壳2上设置有托架限位孔9,PFS托架3的上端设置有托架锁定机构8。具体来说,采用的主预扣构造包括有前端引导块4,前端引导块4的后端设置有锁紧块5,前端引导块4、锁紧块5之间设置有预留间隔。这样,在后续使用期间,即便是受到形变挤压,也不会影响前端引导块4、锁紧块5各自的使用功能。并且,副预扣构造包括有位于下笔壳2的上端的预扣孔6,预扣孔6的下方设置有锁定孔7。考虑到实施的便利,前端引导块4、锁紧块5之间的间隙与预扣孔6、锁定孔7之间的间隙相对应。由此,处于预扣状态时,前端引导块4嵌入预扣孔6中。在处于锁紧状态时,前端引导块4嵌入锁定孔7中,锁紧块5嵌入预扣孔6中,托架锁定机嵌入托架限位孔9中。
结合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为了便于实现结合的预引导,便于后续在装入PFS组件后能够被快速引导复位,拥有适当的接插防呆特性,本实用新型在衔接引导头的两侧设置有镜像分布的引导条10,下笔壳2内壁上端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引导槽14,上笔壳1与下笔壳2结合时,引导条10嵌入引导槽14内。同时,为了满足适当的张紧结合,可以辅助主预扣构、副预扣构造来实现最终的锁紧,引导条10的截面为上宽下窄构造。并且,当上笔壳1与下笔壳2处于最终锁紧状态后,可以实现一个横向放扭转的锁紧限位。这样,即便是上笔壳1与下笔壳2同时遭受两个不同方向的不当扭转应力,也能通过引导条10与引导槽14的结合施力,实现有效的抗拒。
进一步来看,为了满足出厂后到PFS组件厂商最终锁紧之间,拥有稳固的预装配效果,其方便PFS组件置入时的拆装需要,前端引导块4包括有块本体,块本体外侧面设置有圆弧引导面11,圆弧引导面11的厚度与下笔壳2的壁厚相适应。同时,为了满足PFS组件置入后可以实现有效的锁紧,确保上笔壳1、下笔壳2之间拥有不可逆的结合,避免被再次拆装,锁紧块5为矩形凸块。并且,为了便于后续实现过盈配合的结合,预扣孔6、锁定孔7均为矩形孔构造。
再进一步来看,托架锁定机构8为凸出于PFS托架3外壁上端的凸点,凸点上分布有内嵌斜面12,托架限位孔9为矩形孔构造。这样,在装入PFS组件进行最终结合的时候,凸点嵌入托架限位孔9,实现PFS托架3与下笔壳2的锁紧。
同时,考虑到安装期间,锁紧块5能顺利受压被嵌入到预扣孔6中,不会出现二次松脱,下笔壳2的上端开口内壁设置有接触斜面13。这样,锁紧块5可以在结合期间受到接触斜面13的挤压引导,向内产生一定的形变,确保其顺利接入到预扣孔6内,到达预扣孔6中后,锁紧块5进行回弹,且接触斜面13构成了逆向的限位面,锁紧块5无法从预扣孔6中松脱。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实际装配期间,可以将相关动力组件集中布局在上笔壳内,依托于上笔壳1来保护动力组件,确保其使用的可靠性。药厂组装期间,PFS组件只要放入下笔壳2的对应位置即可,下笔壳2的整体长度较短,可以实现PFS组件的顺利、便捷安装。
处于预扣状态:
装配人员将自我给药装置的相关组件均装配完毕后,实现上笔壳1与下笔壳2的预扣连接。在此期间,前端引导块4嵌入预扣孔6中,锁紧块5并没参与连接。这样,可以保持上笔壳1与下笔壳2在非外部施力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分离,确保了运输途中的稳定性。
当到达PFS厂商后,通过人工或是其他方式,只要在上笔壳1与下笔壳2上施加反向的作用力,可以让前端引导块4出现内压形变,令上笔壳1与下笔壳2分离。由此,便于放入指定的PFS组件。
之后,再次施加,将上笔壳1扣合到下笔壳2上。在此期间,首先前端引导块4嵌入预扣孔6中,与初次预定位一样。但是,伴随着进一步的施力,在前端引导块4圆弧引导面11的作用下,上笔壳1能够继续前行。之后,前端引导块4进入锁定孔7中。与此同时,锁紧块5也同步前行,落入预扣孔6中。此时,前端引导块4、锁紧块5均受到对应的锁定孔7、预扣孔6带来的限位,实现类似咬合的过盈配合,让上笔壳1无法进行反向松脱,实现了上笔壳1与下笔壳2的稳固结合,满足一体性的需要。
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拥有如下优点:
1、可以实现上笔壳、下笔壳的分体构造,且满足两者拥有较为稳固的预扣定位,在输送至药厂期间可以保证不出现松散、碰撞等不利状态。
2、采用预扣定位方式,可以在装入PFS组件的时候实现较为便捷的分离,无需进行撬动,不会损伤下笔壳与上笔壳,也不会让其他组件受损。
3、通过预扣定位方式,可以实现上笔壳、下笔壳的暂时结合,能够有效节省包装材料,降低对包装的空间占用,更好的降低运输成本。
4、便于针对不同的给药需要,让药厂实现定制的PSF组件装载,无需在自我给药装置制造期间进行PFS组件的放置,实施灵活性更高。
5、PFS组件放入后结合稳固,不会轻易松脱,且需要继续破坏性的逆向操作才可以实现上笔壳、下笔壳的分离,确保不会被二次利用,避免出现使用污染。
6、装配期间,可以通过引导条与引导槽的配合,实现有效的衔接引导,在满足装配防呆的前提下可以给予有效的衔接引导,确保最终安装到位。
7、整体构造简单,可以针对现有的上笔壳、下笔壳构造进行简单改进,不会增设多余的组件,不占用给药装置内部的空间,便于实施。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构造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是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来进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主”、“副”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主”、“副”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同样,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组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并且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组件上。当一个组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组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包括有上笔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笔壳的下端连接有下笔壳,所述下笔壳内设置有PFS托架,所述上笔壳的下端延伸有衔接引导头,所述衔接引导头上分布有若干主预扣构造,所述下笔壳的上端对应于主预扣构造的位置处设置有副预扣构造,所述下笔壳上设置有托架限位孔,所述PFS托架的上端设置有托架锁定机构,
所述主预扣构造包括有前端引导块,所述前端引导块的后端设置有锁紧块,所述前端引导块、锁紧块之间设置有预留间隔,所述副预扣构造包括有位于下笔壳的上端的预扣孔,所述预扣孔的下方设置有锁定孔,所述前端引导块、锁紧块之间的间隙与预扣孔、锁定孔之间的间隙相对应,
处于预扣状态时,所述前端引导块嵌入预扣孔中,
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前端引导块嵌入锁定孔中,所述锁紧块嵌入预扣孔中,托架锁定机构嵌入托架限位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引导头的两侧设置有镜像分布的引导条,所述下笔壳内壁上端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引导槽,所述上笔壳与下笔壳结合时,所述引导条嵌入引导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条的截面为上宽下窄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引导块包括有块本体,所述块本体外侧面设置有圆弧引导面,所述圆弧引导面的厚度与下笔壳的壁厚相适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块为矩形凸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扣孔、锁定孔均为矩形孔构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锁定机构为凸出于PFS托架外壁上端的凸点,所述凸点上分布有内嵌斜面,所述托架限位孔为矩形孔构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笔壳的上端开口内壁设置有接触斜面。
CN202121632973.9U 2021-07-19 2021-07-19 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 Active CN215309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32973.9U CN215309218U (zh) 2021-07-19 2021-07-19 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32973.9U CN215309218U (zh) 2021-07-19 2021-07-19 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09218U true CN215309218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68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32973.9U Active CN215309218U (zh) 2021-07-19 2021-07-19 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092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16899B2 (en) Auto injector with separate needle injection
US6485470B2 (en) Device for metered administration of an injectable product
ES2548864T3 (es) Mejoras en los mecanismos de accionamiento y relacionadas con estos, adecuadas para uso en dispositivos para administrar medicamentos
KR20200053630A (ko) 자동 주사기 장치
US8075515B2 (en) Disposable injector with at least one compression bar and a closure cap
US8057444B2 (en) Device for holding a cannula and for the releasable arrangement on an injection pen
CN215309218U (zh) 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
CN113350622A (zh) 一种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分体外壳
CN214860059U (zh) 适用于自动注射器的触发装置
CN214860060U (zh) 自动注射器用触发装置
CN214860063U (zh) 适用于自动注射器的内部防刮蹭结构
CN215741047U (zh) 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pfs限位结构
CN214860061U (zh) 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pfs安全帽防失效拔帽机构
CN216061554U (zh) 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防内旋机构
CN215309219U (zh) 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内部限位机构
CN215309217U (zh) 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pfs限位构造
CN113559367A (zh) 一种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pfs限位结构
CN215995141U (zh) 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易击发结构
CN113389831A (zh) 一种适用于自动注射器的减压弹簧
CN215309241U (zh) 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防掉落协同分离式笔帽
CN113713215A (zh) 一种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防内旋机构
CN215309242U (zh) 自我给药装置用笔帽防脱式结构
CN215134944U (zh) 适用于自动注射器的动力盖装配构造
CN113350625A (zh) 一种适用于自我给药装置的内部限位机构
CN215334101U (zh) 适用于自动给药装置的减压弹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