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06372U - 一种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06372U
CN215306372U CN202120348814.XU CN202120348814U CN215306372U CN 215306372 U CN215306372 U CN 215306372U CN 202120348814 U CN202120348814 U CN 202120348814U CN 215306372 U CN215306372 U CN 2153063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rniquet
base
arc
belt body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488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剑湘
翔鹰
高鹏
邓高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wei Defens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wei Defens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wei Defens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wei Defens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4881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063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063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063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包括:第一带体、第二带体以及锁紧器,所述第二带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的第一扣合部以及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一扣合部以及所述第二扣合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带体的两端扣合连接;所述锁紧器设于第二带体上,且所述锁紧器位于所述第一扣合部与所述第二扣合部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保证伤口处受力均匀,在进一步收紧过程中施力可控,操作方便,能够适应复杂的作业环境,止血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
背景技术
止血带止血是用于四肢大出血急救时简单、有效的止血方法,它通过压迫血管阻断血行来达到止血目的。但如使用不当或使用时间过长,止血带可造成远端肢体缺血、坏死,造成残废。
目前,现有技术的止血带存在束约效果差,使用、操作起来极为不便,特别在使用过程中,止血带束紧效果需要看使用者的力量大小,给伤者和医生带来极大的不便。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止血带存在束约效果差,使用、操作起来极为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缓解或解决上述提及问题中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包括:
第一带体;
第二带体,所述第二带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的第一扣合部以及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一扣合部以及所述第二扣合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带体的两端扣合连接;
锁紧器,所述锁紧器设于第二带体上,且所述锁紧器位于所述第一扣合部与所述第二扣合部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带体包括第三带体以及第四带体,所述第三带体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扣合部,所述第四带体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扣合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带体与所述第四带体通过魔术贴贴合搭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扣合部以及所述第二扣合部均为双环扣。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器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带体固定相接;
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设于所述底座内;
止回件,所述止回件设于所述底座内;
锁带,所述锁带包括固定端以及活动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活动端之间设置有若干扣齿,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第二带体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相接,所述活动端穿过所述底座,且所述扣齿与所述调节件齿合连接,所述扣齿与所述止回件扣合连接,
所述底座通过所述调节件沿着所述锁带朝向所述固定端移动,从而实现闭合环带的收缩,所述止回件用于限制所述底座背向所述固定端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所述闭合环带的锁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轴孔以及第二弧形轴孔;
所述第一弧形轴孔与所述调节件连接,且所述调节件沿着所述第一弧形轴孔进行转动;
所述第二弧形轴孔与所述止回件连接,且所述止回件沿着所述第二弧形轴孔进行转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件包括:
调节本体,所述调节本体包括与所述扣齿齿合连接的轮齿以及用于带动所述轮齿转动的手柄;
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套设有所述调节本体,且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两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弧形轴孔内;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调节本体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所述调节本体保持初始状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上,所述第一扭簧的力臂分别与所述调节本体、所述底座相抵相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止回件包括:
止回本体,所述止回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扣齿配合连接的挡条;
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上套设有所述止回本体,且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两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弧形轴孔内;
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止回本体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所述止回本体保持初始状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上,所述第二扭簧的力臂分别与所述止回本体、所述底座相抵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带体的两端与第二带体的第一扣合部以及第二扣合部扣合连接,在止血使用过程中可以从第一带体的两端同时发力,能够保证止血处受力均匀,避免单一受力导致的应力集中,致使伤口产生不适反应;通过在第二带体上设置有锁紧器,锁紧器能够进一步地收紧闭合环带,并且在进一步收紧施力过程中能够保证施力稳定持续均匀,避免出现用力难以控制导致伤口处出现二次伤害,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通过双向调节能够适用于复杂的地理环境,避免在复杂环境的出现操作不便导致难以止血的难题,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结构简单,能够保证伤口处受力均匀,在进一步收紧过程中施力可控,操作方便,能够适应复杂的作业环境,止血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的某一具体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某一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紧器的某一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紧器中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结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紧器中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紧器中止回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Figure BDA0002938267360000051
Figure BDA000293826736000006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具体如图1和图2中所示,该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包括:第一带体10、第二带体20以及锁紧器30,第二带体2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的第一扣合部40以及第二扣合部50,第一扣合部40以及第二扣合部50分别与第一带体10的两端扣合连接;其中,锁紧器30设于第二带体20上,且锁紧器30位于第一扣合部40与第二扣合部50之间,锁紧器30通过第一扣合部40以及第二扣合部50与第一带体10扣合相接,形成闭合环带。
本实施例中的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的工作原理:
首先将第一带体10置于受伤处的下方,然后将第二带体20盖设在受伤上,再分别将第一带体10的两端与第二带体20的第一扣合部40以及第二扣合部50扣合连接,可以同时拉动第一带体10的两端使得第一带体10与第二带体20在受伤处收紧,使得第一带体10与第二带体20对止血处的进行固定,然后控制锁紧器30,致使锁紧器30对第一带体10与第二带体20形成的闭合环带进一步收缩,其中,第一带体10的两端与第二带体20扣合连接时,在使力过程难以控制,有时用力过小致使闭合环带过松,不能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为了进一步收紧第一带体10与第二带体20的闭合环带,需要进一步加大拉动第一带体10两端的力度,在施力过程中难以控制把握,有时会出现用力过猛,可能导致伤口二次伤害,因此,锁紧器30使得闭合环带在进一步的收紧过程保持稳定持续均匀施力,避免伤口在止血过程中由于用力过猛出现二次伤害现象;另外,第一带体10的两端与第二带体20的第一扣合部以及第二扣合部扣合连接,可以同时拉动第一带体的两端,使得第一带体与第二带体形成闭合环带,在施力过程中伤口处的两侧同时受力,受力均匀,避免单一受力导致的应力集中,致使伤口产生不适反应;并且,在野外止血施救过程中,地理位置复杂,有时只能在特定的位置进行止血施救,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带体10的两端与第二带体20的第一扣合部以及第二扣合部扣合连接,可以先将第一带体10的一端与第二带体20的第一扣合或者与第二扣合部扣合连接,然后根据特定的地理位置,选择拉动第一带体10的另一端,使第一带体10与第二带体20扣合连接之后,然后再控制锁紧器30使得闭合环带进一步收紧,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能够避免复杂环境下,单向闭合环带施力操作不便的难题。
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通过第一带体的两端与第二带体的第一扣合部以及第二扣合部扣合连接,在止血使用过程中可以从第一带体的两端同时发力,能够保证止血处受力均匀,避免单一受力导致的应力集中,致使伤口产生不适反应;通过在第二带体上设置有锁紧器,锁紧器能够进一步地收紧闭合环带,并且在进一步收紧施力过程中能够保证施力稳定持续均匀,避免出现用力难以控制导致伤口处出现二次伤害,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通过双向调节能够适用于复杂的地理环境,避免在复杂环境的出现操作不便导致难以止血的难题,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结构简单,能够保证伤口处受力均匀,在进一步收紧过程中施力可控,操作方便,能够适应复杂的作业环境,止血效果好。
在一种实施例中,结合图3及图4,第二带体20包括第三带体210以及与第三带体210相接的第四带体220,第三带体210设置有第一扣合部40,第四带体220设置有第二扣合部50,其中,第三带体210与第四带体220为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的工作原理:
第一带体10与第二带体20扣合连接形成闭合环带,通过闭合环带对伤口进行止血处理,其中,伤口止血是需要止血带贴合伤口位置;在止血处理时,会考虑到保护伤口,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采用两次收紧调节,首先是通过拉动第一带体10的两端与第二带体20扣合连接形成闭合环带,使得闭合环带稳定地固定在伤口处,然后在调节锁紧器30,通过锁紧器30使得闭合环带进一步收缩勒紧,完成对伤口处的止血,其中,第一次收紧是通过往外拉动第一带体10,使得第一带体10与第二带体20达到初步锁定;第二次收紧是通过锁紧器30进一步的调节,在第二次的锁紧器30调节过程中,如果,第二带体20为一连续的带体,第二带体20两端会往中间挤压起皱,或形成波浪折叠在锁紧器30的下方,由于第二带体20靠近伤口位置,显然第二带体20两端往中间挤压起皱,可能会导致第二带体20不能贴合伤口,难以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二带体20设置两个分段式的第三带体210与第四带体220,其中,第三带体210设置有第一扣合部40,第四带体220设置有第二扣合部50,第一带体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扣合部10以及第二扣合部50扣合连接,在进一步收紧,调节锁紧器30的时候,第三带体210与第四带体220不会出现挤压起皱的现象,能够保证第三带体210与第四带体220与伤口贴合相接,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
较佳的,第三带体210与第四带体220通过魔术贴贴合搭接。为了避免第二带体20出现挤压起皱的现象,第二带体20通过设置有两个可分离的第三带体210与第四带体220,止血带在进一步的收紧调节过程中,能够保证第三带体210与第四带体220与伤口贴合相接,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
如上所述,第二带体20为非连续的,由可分离的第三带体210与第四带体220构成,其中,第一带体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扣合部40以及第二扣合部50连接,第三带体210设置有第一扣合部40,第四带体220设置有第二扣合部50,第一扣合部40与第二扣合部50之间设置有锁紧器30,因此,如果锁紧器30出现机械故障,可能会导致整个止血带完全失效,本实施例中的第三带体210与第四带体220通过魔术贴固定相接,既能保证锁紧器30在进一步收紧过程中,实现第三带体210与第四带体220与伤口表面贴合相接,又能给整个闭合环带提供双重保护,加强整个止血带的连接强度,避免锁紧器30出现机械故障后整个止血带出现完全失效的现象。应当理解的是,第三带体210与第四带体220并不限于上的通过魔术贴贴合搭接,从而实现第三带体210与第四带体220的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其他情形,此处不作限制。
具体地,结合图1及图2,为了方便操作,快速处理伤口的止血,第一扣合部40以及第二扣合部50均为双环扣。第二带体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双环扣,第一带体10的两端与双环扣扣合连接,形成闭合环带,通过拉动第一带体10的两端,即可收紧闭合环带,本实施例中的双环扣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第一带体10的两端与双环扣扣合连接形成闭合环带,通过收紧闭合环带达到对伤口的初步固定止血。应当理解的是,扣合部20并不限于上述的双环扣,还可以是其他情形,此处不作限制。
在一种实施例中,结合图5及图6,锁紧器30包括:底座320、调节件330、止回件340以及锁带310,底座320通过第二固定孔326与第二带体20固定相接,底座320上分别设置有调节件330以及止回件340;
锁带310包括固定端311以及与固定端311相接的活动端313,且固定端311与活动端313之间设置有若干扣齿314,固定端311与第二带体20远离底座320的一端固定相接,活动端313穿过底座320,且扣齿314与调节件330齿合连接,扣齿314与止回件340扣合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锁紧器30的底座320通过调节件330沿着锁带310朝向固定端311移动,从而实现闭合环带的收缩,止回件340用于限制底座320背向固定端311方向移动,从而实现闭合环带的锁定。
在一种实施例中,结合图7及图8,底座32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轴孔324以及第二弧形轴孔325;
第一弧形轴孔324与调节件330连接,且调节件330可沿着第一弧形轴孔324进行转动;本实施例中的调节件330架设于止回件340上,当施力致使止回件340往上移动时,止回件340会带动调节件330沿着第一弧形轴孔324往上转动,从而实现调节件330与锁带310脱离。
第二弧形轴孔325与止回件340连接,且止回件340可沿着第二弧形轴孔325进行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当止回件340处于第二弧形轴孔325下部位置时,止回件340与锁带310扣合连接,达到自锁状态,当止回件340处于第二弧形轴孔325上部位置时,止回件340与锁带310脱离。
具体地,如图7所示,底座320呈U型槽设置,底座320包括底板321以及分别设于底板321上两侧的侧板322,侧板32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轴孔324以及第二弧形轴孔325。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调节件330包括:调节本体331、第一连接轴35以及第一弹性件370,调节本体331包括与扣齿314齿合连接的轮齿332以及用于带动轮齿332转动的手柄333;第一连接轴350上套设有调节本体331,且第一连接轴350的两端套设在第一弧形轴孔324内,调节本体331通过第一连接轴350可沿着第一弧形轴孔324进行转动;
第一弹性件370设于调节本体331与底座320之间,第一弹性件370用于调节本体331保持初始状态。
具体地,第一弹性件370包括第一扭簧,第一扭簧套设于第一连接轴350上,第一扭簧的力臂分别与调节本体331、底座320相抵相接。应当理解的是,第一弹性件370并不限于上述的第一扭簧,还可以是其他情形,此处不作限制。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止回件340包括:止回本体341、第二连接轴360、以及第二弹性件380,
止回本体341上设置有与扣齿314配合连接的挡条342;第二连接轴360上套设有止回本体341,且第二连接轴360的两端套设在第二弧形轴孔325内;第二弹性件380设于止回本体341与底座320之间,第二弹性件380用于止回本体341保持初始状态。
具体地,第二弹性件380包括第二扭簧,第二扭簧套设于第二连接轴360上,第二扭簧的力臂分别与止回本体341、底座320相抵相接。应当理解的是,第二弹性件380并不限于上述的第一扭簧,还可以是其他情形,此处不作限制。
较佳地,结合图5及图10,在止回本体341远离第二连接轴360的一端设置有转轴343,该转轴343架设在侧板322的台阶323上,止回本体341远离转轴343的一端设置有弧形槽344,其中调节本体331的前端位置与第一连接轴350连接,调节本体331的后端架设在侧板322及止回本体341上,且调节本体331的顶面上开设有止回切口334,调节本体331罩设于止回本体341上,即止回本体341置于该止回切口334内,当往上拉动止回本体341上的弧形槽344,止回本体341通过转轴343沿着第二弧形轴孔325往上进行转动,由于,调节本体331架设于止回本体上341,止回本体341会往上抵住调节本体331,致使调节本体331沿着第一弧形轴孔324往上转动,并且,当往上拉动止回本体341上的弧形槽344时,止回本体341上的挡条342会与锁带310上的扣齿314脱离,同时调节本体331上的轮齿332也会与锁带310上的扣齿314脱离,此时,锁紧器30的自锁状态解除,锁带310的固定端311可背向底座320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锁紧器的工作原理:
将锁带310插入底座320中,锁带310上的扣齿314分别与调节件330上的轮齿332以及止回件340上的挡条342扣合连接,能够达到自锁状态,当需要进一步收紧闭合环带时,往上拉动调节件330上的手柄333,此时调节件330上的轮齿332会通过扣齿314带动锁带310沿着底座320移动,使得锁带310的固定端311朝向底座320移动,致使锁带310的固定端311与底座320之间的距离缩小,其中锁带310的固定端311以及底座320均与第二带体10固定连接,由此,固定端311与底座320之间的距离缩小致使闭合环带进一步收紧缩小;当往后拉动弧形槽344时,止回本体341通过转轴343沿着第二弧形轴孔325往上转动,并且止回本体341会往上带动调节本体331沿着第一弧形轴孔324往上转动,此时,止回本体341上的挡条342以及调节本体331上的轮齿332均与锁带310上的扣齿314脱离,锁带310的固定端311会朝向远离底座320一侧移动,固定端311与底座320之间的距离变长致使闭合环带放松。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提取止血带,在第二带体20上还设置有提手60,具体的,提手60设于第二带体20与锁带310之间,其中提手60、锁带310均通过第一固定孔312与第二带体20固定相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通过第一带体的两端与第二带体的第一扣合部以及第二扣合部扣合连接,在止血使用过程中可以从第一带体的两端同时发力,能够保证止血处受力均匀,避免单一受力导致的应力集中,致使伤口产生不适反应;通过在第二带体上设置有锁紧器,锁紧器能够进一步地收紧闭合环带,并且在进一步收紧施力过程中能够保证施力稳定持续均匀,避免出现用力难以控制导致伤口处出现二次伤害,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通过双向调节能够适用于复杂的地理环境,避免在复杂环境的出现操作不便导致难以止血的难题,其中,第二带体可以采用两段式的第三带体及第四带体,第二带体与第三带体为可拆卸连接,既能保证锁紧器在进一步收紧过程中,实现闭合环带与伤口表面贴合相接,又能给整个闭合环带提供双重保护,加强整个止血带的连接强度,避免锁紧器出现机械故障后整个止血带出现完全失效的现象,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结构简单,能够保证伤口处受力均匀,在进一步收紧过程中施力可控,操作方便,能够适应复杂的作业环境,止血效果好。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带体;
第二带体,所述第二带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的第一扣合部以及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一扣合部以及所述第二扣合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带体的两端扣合连接;
锁紧器,所述锁紧器设于第二带体上,且所述锁紧器位于所述第一扣合部与所述第二扣合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体包括第三带体以及第四带体,所述第三带体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扣合部,所述第四带体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扣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带体与所述第四带体通过魔术贴贴合搭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部以及所述第二扣合部均为双环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器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带体固定相接;
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设于所述底座内;
止回件,所述止回件设于所述底座内;
锁带,所述锁带包括固定端以及活动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活动端之间设置有若干扣齿,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第二带体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相接,所述活动端穿过所述底座,且所述扣齿与所述调节件齿合连接,所述扣齿与所述止回件扣合连接,
所述底座通过所述调节件沿着所述锁带朝向所述固定端移动,从而实现闭合环带的收缩,所述止回件用于限制所述底座背向所述固定端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所述闭合环带的锁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轴孔以及第二弧形轴孔;
所述第一弧形轴孔与所述调节件连接,且所述调节件沿着所述第一弧形轴孔进行转动;
所述第二弧形轴孔与所述止回件连接,且所述止回件沿着所述第二弧形轴孔进行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
调节本体,所述调节本体包括与所述扣齿齿合连接的轮齿以及用于带动所述轮齿转动的手柄;
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套设有所述调节本体,且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两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弧形轴孔内;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调节本体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所述调节本体保持初始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上,所述第一扭簧的力臂分别与所述调节本体、所述底座相抵相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件包括:
止回本体,所述止回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扣齿配合连接的挡条;
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上套设有所述止回本体,且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两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弧形轴孔内;
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止回本体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所述止回本体保持初始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上,所述第二扭簧的力臂分别与所述止回本体、所述底座相抵相接。
CN202120348814.XU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 Active CN2153063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8814.XU CN215306372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8814.XU CN215306372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06372U true CN215306372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81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48814.XU Active CN215306372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063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53344B1 (en) Tourniquet
US7892253B2 (en) Tourniquet and method of use
US4149540A (en) Separable cinch fastener
US9750507B2 (en) Emergency tourniquet devic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of use and manufacture
US8214975B2 (en) Adjustable length litter strap assembly
JP7071765B2 (ja) レバーによる張力機構を備えた止血帯
US10092440B2 (en) Compression belts for selective chest compression following thoracic and cardiothoracic surgery and for selective abdominal compression following abdominal surgery
JP7296935B2 (ja) 回転可能なバックル組立体を備える止血帯
CN215306372U (zh) 一种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
US20020092531A1 (en) Soft circular restraint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2773452A (zh) 一种具有双向调节的止血带
US10492796B2 (en) Tourniquet having a buckle resistant to torsional force
CN216257287U (zh) 一种便捷式止血带
RU2774828C1 (ru) Турникет-закрутка
RU2774828C9 (ru) Турникет-закрутка
US20220218359A1 (en) Windlass tourniquet
US20200261099A1 (en) Side loading ratchet to stop arterial bleeding during combat truma and the like
CA1106578A (en) Separable cinch fastener
CN116712261A (zh) 一种带约束装置的病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