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04365U - 动力总成及动力伸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力总成及动力伸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04365U
CN215304365U CN202121039675.9U CN202121039675U CN215304365U CN 215304365 U CN215304365 U CN 215304365U CN 202121039675 U CN202121039675 U CN 202121039675U CN 215304365 U CN215304365 U CN 215304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linear actuator
power source
rotat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396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春
黄忠良
李立波
李文才
施振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mo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E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E Furni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UE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396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04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04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043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总成及动力伸展装置,动力总成包括线性致动器、V型传动件以及从动曲管,从动曲管横向设置在线性致动器的动力件上,并跟随动力件移动;V型传动件与线性致动器转动连接并配置为可连接动力总成外部的可动构件,并在线性致动器工作时带动可动构件运动;动力伸展装置包括上述动力总成、底座以及两个机械伸展单元,两个机械伸展单元于底座上镜像设置,该伸展单元包括脚凳组件、坐垫支撑组件和靠背组件;V型传动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机械伸展单元中的第一横向连杆连接;线性致动器用于驱动该单元在收拢、伸展和后仰位置之间调整;相比现有技术而言,V型传动件在装置中占用的空间少,以避让零部件,防止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干涉。

Description

动力总成及动力伸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动力总成及动力伸展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市面上存在允许使用者相对于座部向前伸展脚凳或凳榻和向后后仰靠背的后仰座椅单元。这些已有的座椅单元通常提供三种基本位置:标准的非后仰的收拢位置;伸展位置;以及后仰位置。在收拢位置,底部处于总体上水平的取向而靠背设置成基本直立。另外,如果座椅单元包括附装有机械装置的凳榻,则机械装置折叠使得凳榻不伸展。在通常称为电视(“TV”)位置的伸展位置,凳榻向座部的前方伸展,与此同时靠背,坐垫向后转4度左右的角度,以保证座椅单元的乘坐者舒适地观看电视;在后仰位置,靠背从伸展位置向后定位成与座部成钝角关系以供休息或睡眠。
目前行业内的多种现代的座椅单元诸如躺椅或沙发适用于上述调整功能;目前比较普遍的是采用扳手来控制座椅单元打开;但为了扩大座椅单元的使用范围,提高座椅单元的使用舒适度,目前,许多座椅单元还结合马达提供动力调整,将靠背,坐垫和搁腿板通过马达来驱动以带动靠背、坐垫和搁腿板张开或收拢,以满足使用要求。
尽管许多常规的躺椅能令人满意地操作,但家具制造商们仍然不断追求研制改进的椅子框架和功能架,以便降低系统的复杂性。本申请人之前的申请号为“CN202010952102.9”的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动力伸展装置,它的传动件为U型的管状体,由于其较大的体积,使得它不易避让其他零部件,并有可能在运动中出现干涉,影响用户体验,同时从包装运输方面考虑,该形状的传动件空间利用率低,从而使包装运输的成本被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该动力总成中的V型转动件为一板状体,体积明显减小,避免运动干涉使运动过程更加稳定,V型的形状又提升了板状体的强度。
进而提供了一种动力伸展装置,通过全连杆式的机械伸展单元以及运动更稳定的动力总成,以使该动力伸展装置在运动过程中避免干涉保持稳定流畅的工作,同时使线性致动器能提供更大的驱动力与支撑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动力总成,包括:
线性致动器,它包括动力源及在动力源驱动力的作用下做线性运动的动力件;
V型传动件,为整体呈V型的板状体,V型传动件包括转角部以及由转角部两端延伸出的两个左右对称的传动臂,转角部转动连接在动力源上,两个传动臂之间的开口朝向动力件;V型传动件配置为传动臂位于线性致动器旁侧且传动臂的端部能够连接动力总成外部的可动构件,并在线性致动器工作时带动连接的可动构件运动;
从动曲管,横向设置并转动连接在动力件上,从动曲管配置为从动曲管随动力件的移动而移动。
板状的V型传动件考虑到了空间利用率的问题,包装运输的体积减小了,在装置中占用的空间减少,以避让零部件,防止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干涉影响用户体验;同时,V型板的结构强度相对较高,可靠性强。
作为优选,所述转角部下端设有竖直设置且开设有横向通孔的转动片,动力源朝向转动片的一侧设有具有横向通孔的转动座,转动座与转动片通过一转轴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从动曲管包括向上凸起的中部,从动曲管从上方跨过线性致动器并在中部下表面设有两块竖直向下的转动板,两块转动板分别与动力件的左右两端面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V型传动件的厚度为3-5mm。
一种动力伸展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呈镜像对称设置有两个机械伸展单元,每个机械伸展单元均包括脚凳组件、坐垫支撑组件和靠背组件;
上述的动力总成,动力总成设置在两个机械伸展单元之间,且线性致动器按动力件位于动力源前方布置;线性致动器配置为驱动机械伸展单元在收拢、伸展和后仰位置之间调整;
所述V型传动件的两个传动臂分别与两个机械伸展单元中的第一横向连杆连接,第一横向连杆跨过坐垫支撑组件,并且其前后两端分别与脚凳组件、靠背组件转动连接;
所述线性致动器的调整依次分为行程独立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当所述的动力源靠近动力件并提供动力使线性致动器对V型传动件施加向前的拉力时,第一横向连杆随之向前移动并带动脚凳组件从收拢位置向伸展位置调整;当所述的动力源远离动力件并提供动力使线性致动器对V型传动件施加向后的推力时,第一横向连杆随之向后移动并带动脚凳组件从伸展位置向收拢位置调整;
第二阶段:当所述的动力件靠近动力源且线性致动器未对V型传动件施加上述拉力时,坐垫支撑组件与靠背组件从伸展位置向后仰位置调整;当所述的动力件远离动力源且线性致动器未对V型传动件施加上述推力时,坐垫支撑组件与靠背组件从后仰位置向伸展位置调整。
在第一阶段中,动力源主动靠近动力件时,即线性致动器对传动件施加向前的拉力时,脚凳组件由收拢位置向伸展位置调整,反之则由伸展位置向收拢位置调整;在第二阶段中,动力件主动靠近动力源时,坐垫支撑组件与靠背组件由伸展位置向后仰位置调整,反之则由后仰位置向伸展位置调整。使用者坐在使用上述动力伸展装置的沙发或座椅上时,由于人体重心几乎全部落于座部(即坐垫支撑组件区域),脚部(即脚凳组件)承载的重量很小,故将动力源布置在动力件后方,使其靠近使用者的重心,从而在伸展位置向后仰位置变化的过程中,位于后方的动力源可提供的驱动力和支撑力更大,使该过程更加稳定。在从收拢位置到伸展位置再到后仰位置的过程中,动力源与动力件越发靠近,动力源所能提供的支撑力与驱动力也更大,使整体运动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动臂通过一直角连接片与第一横向连杆相对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动力源为马达机构,在马达机构上设有朝向向前的滑轨,所述的动力件为设置在滑轨上的滑块,滑块由马达机构驱动沿滑轨运动。
作为优选,从动曲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机械伸展单元中的第一转动件连接,所述的第一转动件配置为在相对于底座转动时,第一转动件能带动坐垫支撑组件和靠背组件在伸展位置与后仰位置之间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的动力源可以是电机、气缸或油缸。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板状的V型传动件考虑到了空间利用率的问题,包装运输的体积减小了,在装置中占用的空间减少,以避让零部件,防止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干涉影响用户体验;同时,V型板的结构强度相对较高,可靠性强。
2、当使用者坐在使用上述动力伸展装置的沙发或座椅上时,由于人体重心几乎全部落于座部(即坐垫支撑组件区域),脚部(即脚凳组件)承载的重量很小,故将动力源布置在动力件后方,使其靠近使用者的重心,从而在伸展位置向后仰位置变化的过程中,位于后方的动力源可提供的驱动力和支撑力更大,使该过程更加稳定。在从收拢位置到伸展位置再到后仰位置的过程中,动力源与动力件越发靠近,动力源所能提供的支撑力与驱动力也更大,使整体运动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动力伸展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械伸展单元处于收拢位置时的侧视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械伸展单元处于后仰位置时的侧视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脚凳组件与脚凳连杆机构在脚凳组件处于收拢位置时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脚凳组件与脚凳连杆机构在脚凳组件处于伸展位置时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靠组件与靠背驱动连杆机构在靠背组件处于伸展位置时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靠组件与靠背驱动连杆机构在靠背组件处于后仰位置时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纵向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曲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弯曲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靠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械伸展单元处于收拢位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械伸展单元处于伸展位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械伸展单元处于后仰位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械伸展单元处于收拢位置时的侧视图二;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械伸展单元处于后仰位置时的侧视图二;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动力伸展装置处于后仰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动力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动力伸展装置处于收拢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为:1-底座;2-机械伸展单元;3-脚凳组件;31-搁脚板;32-第一凳榻连杆;33-第二凳榻连杆;34-第三凳榻连杆;35-第四凳榻连杆;4-坐垫支撑组件;41-座部安装板;5-靠背组件;51-背靠件;511-靠背插入段;512-连接段;52-第二横向连杆;53-第三横向连杆;531-第二凸起;54-曲柄连接件;541-第三连接板;542-第四连接板;6-第一横向连杆;7-后纵向连杆;71-限位槽;8-后支撑件;9-前纵向连杆;91-第一连接板;92-第二连接板;93-卡槽;10-前支撑件;101-限位件;11-底部连杆;12-支撑组件;121-支撑板;122-支撑连杆;123-弯曲连杆;1231-第一延伸段;1232-第二延伸段;13-线性致动器;131-马达机构;1311-转动座;132-V型传动件;1321-转角部;1322-传动臂;转动片1323;133-从动曲管;1331-中部;1332-转动板;134-滑块;135-滑轨;14-第一转动件;15-第二转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至少一个”指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请参阅图18,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动力总成,包括线性致动器13、V型传动件132以及从动曲管133,线性致动器13包括动力源及在动力源驱动力的作用下做线性运动的动力件;V型传动件132转动连接在动力源上能够连接动力总成外部的可动构件,并在线性致动器13工作时带动连接的可动构件运动;从动曲管133横向设置并转动连接在动力件上,从动曲管133配置为从动曲管随动力件的移动而移动;这里动力总成外部的可动构件就是指该动力总成将要驱动的组件中的可动构件,而V型传动件132作为一动力传输中介与之相连,将线性致动器13的动力传递到这个可动构件上,使组件产生运动。
具体地说,所述的动力源为马达机构131,在马达机构131上设有朝向向前的滑轨135,所述的动力件为设置在滑轨135上的滑块134,滑块134由马达机构131驱动并沿着滑轨135往复运动;V型传动件132为整体呈V型的板状体,V型传动件132包括转角部1321以及由转角部1321两端延伸出的两个左右对称的传动臂1322,转角部1321转动连接在马达机构131上,两个传动臂1322之间的开口朝向滑轨135;之所以使用这样的V型转动件132是考虑到了空间利用率的问题,包装运输的体积减小了,在装置中占用的空间减少,以避让零部件,防止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干涉影响用户体验;同时,V型板的结构强度相对较高,可靠性强。
进一步地,转角部1321下端设有竖直设置且开设有横向通孔的转动片1323,马达机构131朝向转动片1323的一侧设有具有横向通孔的转动座1311,转动座1311与转动片1323通过一转轴转动连接;从动曲管133包括向上凸起的中部1331,从动曲管133从上方跨过线性致动器并在中部1331下表面设有两块竖直向下的转动板1332,两块转动板1332分别与滑块134的左右两端面转动连接。
进而提供一种动力伸展装置,包括底座1、两个机械伸展单元2以及上述动力总成,两个机械伸展单元2于底座1上呈镜像对称设置,动力总成设置在两个机械伸展单元2之间,且线性致动器13按滑轨135位于马达机构131前方布置;线性致动器13配置为驱动机械伸展单元2在收拢、伸展和后仰位置之间调整;本申请人之前申请的申请号为“CN202010952102.9”的专利中已有对机械伸展单元2的描述,为了与改进后的V型传动件132相结合后表述的更充分,在本实施例中再对机械伸展装置进行详细描述;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机械伸展单元2均包括脚凳组件3、坐垫支撑组件4和靠背组件5;所述V型传动件132的两个传动臂1322分别与两个机械伸展单元2中的第一横向连杆6连接,第一横向连杆6跨过坐垫支撑组件4,并且其前后两端分别与脚凳组件3、靠背组件5转动连接。上述动力总成外部的可动构件在本实施例中就是第一横向连杆6。
所述的线性致动器13的调整依次分为行程独立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第一阶段:如图19所示,当所述的动力源靠近动力件并提供动力使线性致动器13对传动件施加向前的拉力时,第一横向连杆6随之向前移动并带动脚凳组件3从收拢位置向伸展位置调整;当所述的动力源远离动力件并提供动力使线性致动器13对传动件施加向后的推力时,第一横向连杆6随之向后移动并带动脚凳组件3从伸展位置向收拢位置调整;第二阶段:如图17所示,当所述的动力件靠近动力源且线性致动器13未对传动件施加上述拉力时,坐垫支撑组件4与靠背组件5从伸展位置向后仰位置调整;当所述的动力件远离动力源且线性致动器13未对传动件施加上述推力时,坐垫支撑组件4与靠背组件5从后仰位置向伸展位置调整。
具体的,在本方案中,所述V型传动件132的两个传动臂1322靠近机械伸展单元2设置,且两个传动臂1322远离转角部的端部位于两个机械伸展单元2的旁侧;传动臂1322通过一直角连接片与第一横向连杆6相对固定连接;此外,从动曲管13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机械伸展单元2的第一转动件14连接,所述的第一转动件14配置为在相对于底座1转动时,第一转动件14能带动坐垫支撑组件4和靠背组件5在伸展位置与后仰位置之间调整。
由此可知,上述调整的第一阶段是由线性致动器13驱动V型传动件132并带动第一横向连杆6运动而产生的,且此时,在视觉上,滑块134相对于底座1静止,马达机构131与滑轨135同步运动,从而使线性致动器13对V型传动件132施加向前的拉力或者向后的推力,驱动V型传动件132移动;第二阶段是由线性致动器13驱动从动曲管133并带动第一转动件14运动而产生的,且此时在视觉上,马达机构131与滑轨135相对底座1静止,滑块134沿滑轨135运动并带动从动曲管133移动;第一、第二阶段两者的行程相互独立,互不干涉,这样的效果是由机械伸展单元2上的限位件实现的,在下文中将做具体解释。
脚凳组件3包括搁脚板31,所述搁脚板31上连接有第三凳榻连杆34与第四凳榻连杆35,第三凳榻连杆34与第四凳榻连杆35相互平行,第三凳榻连杆34上铰接有第一凳榻连杆32,第四凳榻连杆35上铰接有第二凳榻连杆33,第一凳榻连杆32与第二凳榻连杆33相平行,第二凳榻连杆33与第三凳榻连杆34相互交叉且于交叉处相铰接。坐垫支撑组件4包括座部安装板41,所述的第一横向连杆6平行设置在座部安装板41的一侧。第一横向连杆6的头端可转动地联接到第一凳榻连杆32上,第一凳榻连杆32的尾端(即远离搁脚板31的一端)、第二凳榻连杆33的尾端均与座部安装板41铰接。V型传动件132驱动第一横向连杆6带动第一凳榻连杆32向前伸展,进而带动第三凳榻连杆34以及第二凳榻连杆33与第四凳榻连杆35向前伸展顶升搁脚板31至伸展位置。而当搁脚板31至伸展位置时,第二凳榻连杆33上的限位件与第三凳榻连杆34的侧壁相抵,形成行程限位,从而限制了机械伸展单元2从收拢位置到伸展位置的第一阶段的调整,但可进行从伸展位置到收拢位置的第一阶段的调整或进行从伸展位置到后仰位置的第二阶段的调整。
同时,第一横向连杆6的尾端(即远离搁脚板31的一端)铰接有后纵向连杆7,后纵向连杆7的中部铰接有曲柄连接件54,该曲柄连接件54为背靠组件中的一个部件。在本方案中,如图9所示,曲柄连接件54包括第三连接板541与第四连接板542,第三连接板541与第四连接板542交叉设置构成V字型结构。其中,第四连接板542铰接有后支撑件8。曲柄连接件54通过后支撑件8与座部安装板41连接。具体的,后支撑件8的尾端(即远离背靠件51的一端)与曲柄连接件54上的第四连接板542铰接,而后支撑件8的头端与座部安装板41固定连接。同时,后纵向连杆7与曲柄连接件54于第三连接板541和第四连接板542的交会处铰接。
第一凳榻连杆32和第二凳榻连杆33构成凳榻连杆组,通过座部安装板41、凳榻连杆组、第一横向连杆6、后纵向连杆7、曲柄连接件54和后支撑件8构成一个大致呈四边形的自锁闭环式脚凳连杆机构,用以在脚凳组件3相对于座部安装板41在收拢位置和伸展位置之间移动时,配合脚凳组件3做伸缩动作起到支撑作用,以防止脚凳组件3的动作变形。
当第一横向连杆6朝搁脚板31方向移动时,如图5所示,脚凳连杆机构运转扩展。反之,当第一横向连杆6朝远离搁脚板31方向的移动时,脚凳连杆机构运转收缩。通过多个连杆构成连杆组件,在脚凳组件3的收缩的过程中连杆机构运动平稳,使得脚凳组件3伸展过程连贯无微量跳动感知,具有极好的体验感,提高了产品的舒适度。
本方案中,靠背组件5包括背靠件51、第二横向连杆52和第三横向连杆53。该方案中,如图11所示,背靠件51为L形连杆,其于弯折处的两侧分别为靠背插入段511、连接段512。其中靠背插入段511用于插入靠背。连接段512与第三横向连杆53铰接背靠件51于弯折处与座部安装板41铰接。
第二横向连杆52平行设于第一横向连杆6的一侧,第三横向连杆53与第二横向连杆52的尾端铰接。且第二横向连杆52的前端(即靠近搁脚板31的一端)还铰接有前纵向连杆9,前纵向连杆9的中部铰接有和底座1固定连接的底部连杆11,底部连杆11与后纵向连杆7的尾端铰接,曲柄连接件54的第三连接板541与第三横向连杆53铰接。且如上述脚凳连杆机构中所述的,曲柄连接件54的第四连接板542还铰接有后支撑件8,曲柄连接件54通过后支撑件8与座部安装板41连接。具体的,后支撑件8的尾端与曲柄连接件54铰接,而后支撑件8的头端与座部安装板41固定连接。同时,后纵向连杆7与曲柄连接件54于第三连接板541和第四连接板542的交会处铰接。
通过第三横向连杆53、第二横向连杆52、前纵向连杆9、底部连杆11、后纵向连杆7、曲柄连接件54构成靠背驱动连杆机构用以带动靠背组件5在伸展位置和后仰位置之间移动。
在本方案中,底部连杆11位于座部安装板41的下方且与座部安装板41大致平行。且座部安装板41的中部铰接有第一转动件14,所底部连杆11的中部铰接有第二转动件15,第一转动件14与第二转动件15可转动连接。从动曲管13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机械伸展单元2中的第一转动件14连接。为了避免第一转动件14在转动过程中与第一横向连杆6、第二横向连杆52及底部连杆11发生干涉,在本方案中,如图14所示,第一转动件14包括第一转动板141、第二转动板142、第三转动板143及第四转动板144,且第一转动板141、第二转动板142、第三转动板143及第四转动板144沿第一转动件14长度方向依次交叉设置,使得第一转动件14呈W形结构。其中第一转动板141与座部安装板41铰接,第一横向连杆6、第二横向连杆52位于第一转动板141和第二转动板142之间。且第二转动件15与第三转动板143铰接,第四转动板144与从动曲管133连接。
在本方案中当脚蹬组件3移动至伸展位置时,马达机构131仍在运转通过滑块134欲迫使V型传动件132向前运动,但是由于第二凳榻连杆33上的限位件与第三凳榻连杆34的侧壁相抵,形成行程限位。使得可于滑轨135相对滑动的滑块134移动,即马达机构131驱动从动曲管133移动,进而使得第一转动件14随从动曲管133相对于第二转动件15转动。第一转动件14与第二转动件15的纵向长度之和增加,进而使得座部安装板41远离底部连杆11。由于第一转动件14位于座部安装板41的中部,第二转动件15位于底部连杆11的中部,第一转动件14与第二转动件15也构成了座部安装板41的中部支撑,增强座部安装板41的承载能力,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且在此过程中,靠背驱动连杆机构运作(即靠背组件5向后仰位置移动时),第二横向连杆52与底部连杆11的纵向间距增大,如图7所示,第二横向连杆52向远离背靠件51的方向移动,拉扯第三横向连杆53进而带动背靠件51相对于座部安装板41翻转,直至背靠件51处于后仰位置。
同时,底部连杆11的头尾两端均可转动连接有曲柄连杆。每个曲柄连杆均包括两个分支。具体的,两个曲柄连杆分别为上述的曲柄连接件54和前纵向连杆9。曲柄连接件54的两个分支为第三连接板541与第四连接板542。
在本方案中前纵向连杆9的尾端上设置有前支撑件10。在第一转动件14随从动曲管133相对于第二转动件15转动的过程中,前纵向连杆9和曲柄连接件54转动,前纵向连杆9与前支撑件10的纵向长度之和增大,曲柄连接件54与后支撑件8的纵向长度之和增大,于底部连杆11和座部安装板41的头尾两端顶撑底部连杆11和座部安装板41,使得座部安装板41远离底部连杆11,由于底部连杆11与底座1固定连接,座部安装板41远离底部连杆11即完成了座部安装板41的上升动作。前支撑件10和后支撑件8不仅实现了驱动背靠件的移动,且前支撑件10和后支撑件8也对座部安装板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请参阅图8,前纵向连杆9的两个分支为第一连接板91与第二连接板92,第一连接板91与第二连接板92交叉设置构成V字型结构。底部连杆11与前纵向连杆9于第一连接板91和第二连接板92的交会处铰接,第一连接板91与第二横向连杆52铰接,第二连接板92与所述前支撑件10铰接。前支撑件10与座部安装板41固定相连,在靠背驱动连杆机构运作时,前纵向连杆9翻转,此过程中,第二横向连杆52与底部连杆11的纵向间距增大。由于前纵向连杆9于第一连接板91和第二连接板92的交会处与底部连杆11铰接,前纵向连杆9的第二连接板92与前支撑件10铰接。在第一转动件14相对于第二转动件15转动并带动座部安装板41上升的过程中,座部安装板41带动前支撑件10和后支撑件8上升。其中前支撑件10带动前纵向连杆9转动,后支撑件8带动曲柄连接件54转动。而曲柄连接件54与前纵向连杆9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三横向连杆53向前移动,即而拉动背靠件51旋转,使其处于后仰位置。
且在本方案中,前纵向连杆9的第一连接板91与曲柄连接件54的第三连接板541均相对于第一转动件14平行设置。请参阅图15和图16,在转动的过程中前纵向连杆9的第一连接板91与曲柄连接件54的第三连接板541始终与第一转动件14保持平行,使得三个部件的转动角度始终保持一致。进而,使得前支撑件10、后支撑件8的相对升降高度与第一转动件14相对于第二转动件15的升降高度相同,使得座部安装板41整体平行上下移动,在升降过程中,座部安装板41整体不会有较大的凹凸起伏变化,提高了乘坐者的舒适程度。且通过前纵向连杆9与曲柄连接件54为V字型结构,相较于直线连杆缩短了第二横向连杆52与底部连杆11的间距,节省了安装空间。
且第三横向连杆53上设置有第二凸起531。具体的,本方案中,第二凸起531为贯穿第三横向连杆53的限位轴的轴头。当背靠件51处于后仰位置时,所述第二凸起531与所述后支撑件8的侧壁相抵。通过第二凸起531与后支撑件8的侧壁相抵形成限位,防止背靠件51持续后仰下落。同样的,在防止背靠件51持续后仰下落的同时,靠背驱动连杆机构停止运作也对座部安装板形成了行程限位,使得座部安装板可以抬升到指定的位置。
反之,当马达机构131反转,第一转动件14相对于第二转动件15反向转动达到带动座部安装板41下降的目的。且靠背驱动连杆机构运作使得第二横向连杆52与底部连杆11的纵向间距减小时(即靠背组件5向伸展位置移动时),第二横向连杆52向背靠件51方向移动,推动第三横向连杆53带动背靠件51相对于座部安装板41翻转直至机械伸展单元2回到伸展位置。
同时,前纵向连杆9于第一连接板91和第二连接板92的交会处设置有卡槽93,前支撑件10朝脚凳组件3方向倾斜向上设有支撑延伸段,且于该支撑延伸段上设置有限位件101,在本方案中,限位件101为一个柱状限位块。具体的,该柱状限位块为贯穿前支撑件的限位轴的轴头。当机械伸展单元2处于伸展位置时,柱状限位块与上述卡槽93内壁相抵。对前纵向连杆9形成行程限位,避免前纵向连杆9转动超出行程,进而防止背靠件51过度转动超过伸展位置所处的预设点位。同样的,在防止背靠件51过度转动超过收合位置所处的预设点位的同时,靠背驱动连杆机构停止运作也对座部安装板41形成了行程限位,使得座部安装板41可以下降到指定的位置;从而限制了机械伸展单元2从后仰位置到伸展位置的第二阶段的调整,但可进行从伸展位置到后仰位置的第二阶段的调整或进行从伸展位置到收拢位置的第一阶段的调整。
通过第一转动件14与第二转动件15的转动配合、靠背驱动连杆机构带动前支撑件10及后支撑件8升降来驱动座部安装板41上升或下降和驱动背靠件51转动,克服了市场上普遍利用的滑槽顶起坐框的传动方式,其运动平稳,伸展过程连贯无微量跳动感知,具有极好的体验感,更加满足人们对物质舒适的需求。同时本方案中脚凳组件3和靠背组件5分别通过两个连杆机构驱动,其结构运行也更加稳定,提高使用者在产品使用时的舒适感。另外,请参阅图12-15,本方案中座部安装板41、第一横向连杆6、第二横向连杆52相互平行,在运作过程中不会相互干涉,保证机构平稳运行。且座部安装板41、第一横向连杆6、第二横向连杆52所处高度近乎一致,大幅减少了机械伸展单元2的纵向高度,便于动力伸展装置的后续装配。
且本方案中,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机械伸展单元2的支撑组件12。具体的,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121,支撑板121与底座连接,且支撑板121通过多段连杆与机械伸展单元2可转动连接。再具体的,支撑板121上铰接有连杆组,连杆组包括多根支撑连杆122,且相邻两根支撑连杆122的头尾相互铰接。其中位于头端的支撑连杆122与支撑板121铰接,位于尾端的支撑连杆122与底部连杆11固定连接。使得支撑组件12可以随着机械伸展单元2的形态变化而转动,持续进行支撑。同时,本实施例中,位于尾端的支撑连杆122上可转动连接有弯曲连杆123。如图10与图15所示,所述弯曲连杆123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分为第一延伸段1231与第二延伸段1232。其中第二延伸段1232与支撑连杆122铰接,且第二延伸段1232沿自身长度向远离底部连杆11的方向弯曲,第一延伸段1232与后纵向连杆7铰接。通过弯曲连杆123带动支撑连杆122随着后纵向连杆7的转动而转动,且通过第二延伸段1231沿自身长度向远离底部连杆11的方向弯曲避免与底部连杆11发生干涉。且第一延伸段1231沿自身长度还向远离所述机械伸展单元2的方向弯曲。避免第一延伸段1231与曲柄连接件54发生干涉。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各连杆之间的铰接方式均采用柱轴和衬套的轴承式运动副。但是在保证伸展装置运行平稳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铰接方式。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所提到的平行均为大致平行,既可以指两者严格平行的情况,又可以允许两个相互平行的部件之间可以有较小的角度偏转。比如两者之间有1-3度的夹角,原则上是在起到驱动作用时,使得座部安装板41在上下移动时保持相同的姿态。

Claims (9)

1.一种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性致动器,它包括动力源及在动力源驱动力的作用下做线性运动的动力件;
V型传动件,为整体呈V型的板状体,V型传动件包括转角部以及由转角部两端延伸出的两个左右对称的传动臂,转角部转动连接在动力源上,两个传动臂之间的开口朝向动力件;V型传动件配置为传动臂位于线性致动器旁侧且传动臂的端部能够连接动力总成外部的可动构件,并在线性致动器工作时带动连接的可动构件运动;
从动曲管,横向设置并转动连接在动力件上,从动曲管配置为从动曲管随动力件的移动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部下端设有竖直设置且开设有横向通孔的转动片,动力源朝向转动片的一侧设有具有横向通孔的转动座,转动座与转动片通过一转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从动曲管包括向上凸起的中部,从动曲管从上方跨过线性致动器并在中部下表面设有两块竖直向下的转动板,两块转动板分别与动力件的左右两端面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传动件的厚度为3-5mm。
5.一种动力伸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呈镜像对称设置有两个机械伸展单元,每个机械伸展单元均包括脚凳组件、坐垫支撑组件和靠背组件;
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总成,动力总成设置在两个机械伸展单元之间,且线性致动器按动力件位于动力源前方布置;线性致动器配置为驱动机械伸展单元在收拢、伸展和后仰位置之间调整;
所述V型传动件的两个传动臂分别与两个机械伸展单元中的第一横向连杆连接,第一横向连杆跨过坐垫支撑组件,并且其前后两端分别与脚凳组件、靠背组件转动连接;
所述线性致动器的调整依次分为行程独立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当所述的动力源靠近动力件并提供动力使线性致动器对V型传动件施加向前的拉力时,第一横向连杆随之向前移动并带动脚凳组件从收拢位置向伸展位置调整;当所述的动力源远离动力件并提供动力使线性致动器对V型传动件施加向后的推力时,第一横向连杆随之向后移动并带动脚凳组件从伸展位置向收拢位置调整;
第二阶段:当所述的动力件靠近动力源且线性致动器未对V型传动件施加上述拉力时,坐垫支撑组件与靠背组件从伸展位置向后仰位置调整;当所述的动力件远离动力源且线性致动器未对V型传动件施加上述推力时,坐垫支撑组件与靠背组件从后仰位置向伸展位置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伸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臂通过一直角连接片与第一横向连杆相对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伸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源为马达机构,在马达机构上设有朝向向前的滑轨,所述的动力件为设置在滑轨上的滑块,滑块由马达机构驱动沿滑轨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伸展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动曲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机械伸展单元中的第一转动件连接,所述的第一转动件配置为在相对于底座转动时,第一转动件能带动坐垫支撑组件和靠背组件在伸展位置与后仰位置之间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伸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源可以是电机、气缸或油缸。
CN202121039675.9U 2021-05-14 2021-05-14 动力总成及动力伸展装置 Active CN215304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39675.9U CN215304365U (zh) 2021-05-14 2021-05-14 动力总成及动力伸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39675.9U CN215304365U (zh) 2021-05-14 2021-05-14 动力总成及动力伸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04365U true CN215304365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46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39675.9U Active CN215304365U (zh) 2021-05-14 2021-05-14 动力总成及动力伸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043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29646B1 (en) Adjustable furniture
US20160120315A1 (en) Adjustable furniture
EP0790793B1 (en) Dual leg rest assembly
US20230127846A1 (en) Mechanical stretching device for movable seat unit and seat unit
CN111839052A (zh) 一种电动机械伸展装置
CN111955974A (zh) 具有电动座椅驱动器的零墙壁间隙联动机构
CN111685520B (zh) 一种机械伸展单元及机械伸展装置
CN210748190U (zh) 一种手动座椅调节连杆系机构及座椅伸展调节装置
CN112293997B (zh) 一种动力伸展装置
CN210748189U (zh) 一种电动座椅调节连杆系机构及座椅伸展调节装置
CN212630322U (zh) 机械伸展单元及机械伸展装置
CN213820608U (zh) 动力伸展装置
CN214631100U (zh) 一种座背联动机构
CN212878459U (zh) 电动机械伸展装置
CN215304365U (zh) 动力总成及动力伸展装置
CN216797048U (zh) 一种压缩型座椅伸缩装置及座椅单元
CN213282222U (zh) 一种背靠驱动机构
WO2021248703A1 (zh) 机械伸展单元及电动机械伸展装置
CN110693227A (zh) 一种电动机械伸展装置
CN216166391U (zh) 一种超级零重力座椅框架
CN220458964U (zh) 一种座椅单元及座椅
US20240315452A1 (en) High-leg recliner seating mechanism
CN216316592U (zh) 一种座椅的机械伸展单元
CN221616608U (zh) 一种带靠背躺倒的座椅伸展装置及座椅
CN220477293U (zh) 一种功能铁架及应用该功能铁架的沙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6

Address after: 313000 Factory building No. 7, Jier Road West (Kangshan Industrial Park), Dipu Street, Anji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Patentee after: YMO Technology (Zheji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13300 No.1, Yongyi West Road, Dipu Town, Anji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UE FURNITUR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