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95098U - 一种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95098U
CN215295098U CN202120562323.5U CN202120562323U CN215295098U CN 215295098 U CN215295098 U CN 215295098U CN 202120562323 U CN202120562323 U CN 202120562323U CN 215295098 U CN215295098 U CN 2152950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graphene
heating device
reel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6232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润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Culture Co ltd
Beijing Prin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Culture Co ltd
Beijing Prin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Culture Co ltd, Beijing Prin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Cul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6232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950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950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950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包括聚热辐射层(1)和石墨烯电热层(3);其中,所述聚热辐射层(1)进一步包括装饰层(11)和卷轴(12),所述装饰层(11)是具有装饰作用的涂层,所述卷轴(12)能够将所述加热装置卷起来;所述石墨烯电热层(3)进一步包括发热涂层(303)和电极(304),所述发热涂层(303)由石墨烯材料制成,并形成均匀平行排列的多个条状电极涂层(305);所述电极(304)形成与所述多个条状电极涂层(305)相垂直的排列结构并与所述电极涂层(305)连接,使所述多个条状电极涂层(305)借由所述电极(304)形成多组并联关系。从而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使得所述加热装置便于收纳和携带,提高了装饰性。

Description

一种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取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北方采取集中供暖的地区,通常采用在室内使用暖气散热器进行采暖,这种散热器通常都是常规设计结构缺乏美感,难以起到对室内环境的装饰效果,此外这种散热片通常很笨重,不方便移动到需要采暖的温度较低的地方。在我国中部和南部地区没有集中采暖的地区,经常采用家庭自助取暖的方式,通常为自装燃气锅炉、空调等,同样存在着不美观及难以移动的缺点。
市面上可见的使用直流安全电压加热的金属电热丝网膜、金属箔型电热膜、碳纤维电热膜等。由于这些电热元件内阻偏高,一般都需要加较高的电压,且这些电热元件不能被折叠,使得加热装置整体不方便收纳和携带,并且存在着易漏电、加热不均匀、加热温度过高等缺点。
基于上述现有采暖方式存在的技术问题,目前市场上需要一种能够更加方便搬运、安装、调试和安全的,整体更加美观的加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在现有的加热装置的设计基础上,采用石墨烯材料作为加热元件,并对石墨烯加热元件的结构进行优化,从而使得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能够方便收纳和携带,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观赏性。
具体地,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包括聚热辐射层1 和石墨烯电热层3;其中,所述聚热辐射层1进一步包括装饰层11和卷轴 12,所述装饰层11是具有装饰作用的涂层,所述卷轴12能够将所述加热装置卷起来;所述石墨烯电热层3进一步包括发热涂层303和电极304,所述发热涂层303由石墨烯材料制成,并形成均匀平行排列的多个条状电极涂层305,所述多个条状电极涂层305与所述卷轴12平行;所述电极304 形成与所述多个条状电极涂层305相垂直的排列结构并与所述电极涂层305 连接,使所述多个条状电极涂层305借由所述电极304形成多组并联关系。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复合连接层2、第二复合连接层4和耐热保护层5,所述聚热辐射层1、第一复合连接层2、石墨烯电热层3、第二复合连接层4和耐热保护层5均为相同的长方形结构,所述长方形结构的长为130-160cm,宽为40-65cm。
优选地,所述石墨烯电热层3包括上绝缘层301和下绝缘层302,所述发热涂层303位于所述上绝缘层301和下绝缘层302之间。
优选地,在所述上绝缘层301或下绝缘层302的内侧形成有导线带306,所述导线带306位于所述上绝缘层301或下绝缘层302的相对两侧边缘附近;位于相对两侧边缘的所述导线带306分别与电源线307相连接,以将所述电源线307、导线带306、电极304以及电极涂层305形成回路。
具体地,所述条状电极涂层305的宽度为0.5-3cm。
通过使用石墨烯材料作为发热涂层配合卷轴将所述加热装置卷起来,方便携带和收纳;且石墨烯材料发热效率高、电阻低,能够在更低的安全电压下工作,提高整个加热装置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能;同时,配合装饰层能够为整个加热装置带来美感,起到有效的装饰作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2示出了本申请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的石墨烯电热层的内部结构;
图3示出了本申请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的部分卷曲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针对现有技术,本申请通过对现有加热装置的结构做出进一步优化,从而解决现有加热装置存在的不便于安装携带、不美观以及发热不均匀等技术问题。
说明书附图1示出了本申请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五层结构,依次为聚热辐射层1、第一复合连接层2、石墨烯电热层3、第二复合连接层4以及耐热保护层5。
其中,第一复合连接层2和第二复合连接层4的两侧面上均具有粘着层,所述粘着层由导热、耐高温的粘性材料制成,使得所述第一复合连接层2和第二复合连接层4能够将位于其两侧的功能层连接起来。所述粘着层即使在所述加热装置工作期间,也能够保持原样,不变形、不起泡、不老化,并且能够维持在所述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期间内长久保持足够的粘性。所述聚热辐射层1、第一复合连接层2、石墨烯电热层3和第二复合连接层4优选为相同大小的长方形结构,所述长方形结构的长优选为 130-160cm,宽优选为40-65cm;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长方形结构的长为 150cm,宽优选为58cm。
所述聚热辐射层1由柔性导热材料制成,用于将由所述第一复合连接层2传递过来的,源自所述石墨烯电热层3的热量散发到空间中。所述聚热辐射层表面上还具有装饰层11,所述装饰层11可以是图画、书法作品等具有装饰作用的涂层形成。所述聚热辐射层1的上部具有挂绳13,用于悬挂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聚热辐射层1的下部具有卷轴12,所述卷轴12能够将所述加热装置卷起来,以便收纳和携带。
所述耐热保护层5优选为隔热材料制成,所述耐热保护层5用于对所述加热装置提供支撑和保护作用的同时,隔绝由所述石墨烯电热层3发出的热量从所述耐热保护层5散出,以提高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
如图2所示,所述石墨烯电热层3包括上绝缘层301、下绝缘层302以及位于所述上绝缘层301和下绝缘层302之间的发热涂层303。所述上绝缘层301和下绝缘层302优选由PET形成。所述发热涂层303优选为由石墨烯材料制成,且所述发热涂层303在所述上绝缘层301和下绝缘层302之间形成均匀平行排列的多个条状电极涂层305。所述条状电极305的宽度优选为0.2-2cm,进一步优选为0.8cm。多个均匀平行排列的电极304形成与所述多个条状电极涂层305相垂直的排列结构并与所述电极涂层305连接,使所述多个条状电极涂层305借由所述电极304形成多组并联关系。其中,所述多个条状电极涂层305与所述卷轴12平行,所述电极304优选为含银电极。在所述上绝缘层301或下绝缘层302的内侧形成有导线带306,所述导线带306优选为铜导线带。所述导线带306位于所述上绝缘层301或下绝缘层302的相对两侧边缘,优选为所述上绝缘层301或下绝缘层302两长边侧的边缘。位于相对两侧边缘的所述导线带306分别与两根电源线307 相连接,以将所述电源线307、导线带306、电极304以及电极涂层305形成回路。
由于本申请的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使用石墨烯材料作为加热涂层,且该加热涂层形成为与卷轴相平行的条状涂层结构,使得本申请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在不使时,能够像传统画卷一样沿卷轴卷曲起来,如图3所示。一方面,本申请的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在卷曲以后,能够有效减少所述装置占用的空间,能够方便收纳和携带;另一方面,正是由于与卷轴相平行的条状涂层结构,本申请的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能够在卷曲过程中有效避免石墨烯电热层的卷曲,有效避免多次卷曲对于所述石墨烯电热层带来的疲劳损伤,有效提高本申请的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可靠性以及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由于本申请的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通过使用石墨烯材料作为发热涂层,能够为本申请技术方案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1.如图3所示,石墨烯材料具有柔性,能够配合卷轴将所述加热装置卷起来,方便携带和收纳。
2.石墨烯材料发热效率高、电阻低,能够在更低的安全电压下工作,提高整个加热装置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能。
3.配合所述装饰层11,能够为整个加热装置带来美感,起到有效的装饰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包括聚热辐射层(1)和石墨烯电热层(3);
其中,所述聚热辐射层(1)进一步包括装饰层(11)和卷轴(12),所述装饰层(11)是具有装饰作用的涂层,所述卷轴(12)能够将所述加热装置卷起来;
所述石墨烯电热层(3)进一步包括发热涂层(303)和电极(304),所述发热涂层(303)由石墨烯材料制成,并形成均匀平行排列的多个条状电极涂层(305),所述多个条状电极涂层(305)与所述卷轴(12)平行;所述电极(304)形成与所述多个条状电极涂层(305)相垂直的排列结构并与所述电极涂层(305)连接,使所述多个条状电极涂层(305)借由所述电极(304)形成多组并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复合连接层(2)、第二复合连接层(4)和耐热保护层(5),所述聚热辐射层(1)、第一复合连接层(2)、石墨烯电热层(3)、第二复合连接层(4)和耐热保护层(5)均为相同的长方形结构,所述长方形结构的长为130-160cm,宽为40-65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形结构的长为150cm,宽为58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电热层(3)包括上绝缘层(301)和下绝缘层(302),所述发热涂层(303)位于所述上绝缘层(301)和下绝缘层(30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绝缘层(301)或下绝缘层(302)的内侧形成有导线带(306),所述导线带(306)位于所述上绝缘层(301)或下绝缘层(302)的相对两侧边缘附近;位于相对两侧边缘的所述导线带(306)分别与电源线(307)相连接,以将所述电源线(307)、导线带(306)、电极(304)以及电极涂层(305)形成回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电极涂层(305)的宽度为0.2-2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电极涂层(305)的宽度为0.8cm。
CN202120562323.5U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 Active CN2152950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2323.5U CN215295098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2323.5U CN215295098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95098U true CN215295098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34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62323.5U Active CN215295098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950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61157A (en) Electrical radiant heater panel
CN208925253U (zh) 基于纳米远红外分段加热装置及电子烟
CN108552913A (zh) 一种石墨烯加热地毯
CN215295098U (zh) 一种石墨烯卷轴加热装置
CN204786699U (zh) 电暖器碳纤维加热模组
CN204510664U (zh) 一种远红外碳热壁纸
CN205918049U (zh) 一种电热采暖陶瓷砖及其铺贴排布系统
CN206269230U (zh) 陶瓷蓄热取暖器
CN208353641U (zh) 一种ptc发热芯件
US20210251360A1 (en) Heat enhanced hair-setting tool
CN205271080U (zh) 单手烙铁
CN110300467A (zh)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电炕板
CN203289667U (zh) 直流供地暖、墙暖电热膜
CN109253489A (zh) 一种通过远红外辐射和空气对流进行加热的电热画
CN202889675U (zh) 防腐防爆中长型自控温伴热电缆
RU180942U1 (ru) Композитный гибкий электрообогреватель
CN209700005U (zh) 一种散热衣料
CN210035667U (zh) 一种可移动地暖
CN205584519U (zh) 一种发热装置
CN201612400U (zh) 电暖镜
CN205005276U (zh) 远红外ptc发热装置
CN206548302U (zh) 一种窗帘及窗帘组合
CN206323581U (zh) 一种安全型自限温电伴热带
CN209978152U (zh)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取暖器竖向并接结构
KR200308911Y1 (ko) 난방겸용 액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