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89568U - 一种市政雨水收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雨水收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89568U
CN215289568U CN202121645378.9U CN202121645378U CN215289568U CN 215289568 U CN215289568 U CN 215289568U CN 202121645378 U CN202121645378 U CN 202121645378U CN 215289568 U CN215289568 U CN 215289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hamber
collecting chamber
water inlet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453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高磊
王改俊
李世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lu Sanca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ifeng Hongt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feng Hongt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ifeng Hongt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453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89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89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895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雨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雨水收集系统,其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放置的集水室和排水室,集水室和排水室均埋入地下,且两者的上端均裸露于地面,集水室上端为敞口设置,集水室上端敞口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进水盖,固定进水盖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滤孔,集水室上端内壁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沿水平方向嵌设有滑动进水盖,滑动进水盖上表面滑动贴合于固定进水盖下表面,滑动进水盖上设有若干对应于第一滤孔的第二滤孔,排水室底端连接有水泵,水泵通过进水管连接于集水室,水泵上设有伸出到地面上侧的出水管,进水管转动连接有L形抽水管,L形抽水管上设有用于驱动L形抽水管旋转的驱动组件。本申请能够减收集道路上的雨水。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雨水收集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雨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雨水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市政道路是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为了防止路面积水,市政道路设有下水道,下雨时,雨水会通过雨水口收集然后流入下水道里。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市政建设的普及,交通道路的两旁往往种植有绿化植物,如花草树木等,种植的绿化植物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浇水来保证绿化植物的健康生长,这一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水资源。
雨水直接从下水道进行排泄,造成资源浪费,资源利用不够合理的缺点,因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收集道路上的雨水,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雨水收集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雨水收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雨水收集系统,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放置的集水室和排水室,集水室和排水室均埋入地下,且两者的上端均裸露于地面,集水室上端为敞口设置,集水室上端敞口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进水盖,固定进水盖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滤孔,集水室上端内壁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沿水平方向嵌设有滑动进水盖,滑动进水盖上表面滑动贴合于固定进水盖下表面,滑动进水盖上设有若干对应于第一滤孔的第二滤孔,排水室底端连接有水泵,水泵通过进水管连接于集水室,水泵上设有伸出到地面上侧的出水管,进水管转动连接有L形抽水管,L形抽水管上设有用于驱动L形抽水管旋转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道路上的雨水通过第一滤孔流入集水室,第一滤孔实现了对雨水的过滤。启动水泵,集水室的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水泵,然后通过水泵流入出水管,便可以用集水室内的水灌溉绿化带。移动滑动槽内的滑动进水盖,使第一滤孔和第二滤孔交错设置时,阻挡雨水进入集水室,实现了集水室可以控制雨水的流入。集水室静水沉淀,悬浮物沉入集水室底端,通过转动L形抽水管,可以实现水泵抽取集水室上端的清水,或者抽取沉淀在集水室底端的污垢。
可选的,所述集水室内壁铰接有若干根沿集水室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浮杆,浮杆端部固定连接有浮子,浮子铰接有呈倾斜设置的驱动杆,驱动杆端部铰接于滑动进水盖下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集水室内的水位逐渐升高时,浮子由于浮力上升,浮子对驱动杆的作用力使得驱动杆带动滑动进水盖在滑动槽内移动,第一滤孔和第二滤孔呈交错设置,雨水无法进入集水室,实现了当集水室的水位到达固定位置时,滑动进水盖可以自动关闭,提高了工作效率。
可选的,滑动进水盖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沿滑动进水盖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球槽,球槽内嵌设有滚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珠可以转动,因此更便于滑动进水盖的移动。
可选的,所述集水室侧壁开设有沿集水室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滑动槽连通的限位槽,滚珠嵌设于限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珠嵌设在限位槽内,滑动进水盖移动时更加稳定。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套设于L形抽水管靠近进水管一端的第一齿轮,排水室上端穿设有转动杆,转动杆位于排水室内的一端套设有第一锥齿轮,集水室侧壁和排水室侧壁共同穿设有一根连接杆,连接杆位于集水室的一端套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连接杆位于排水室的一端套设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轴线相互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转动杆,转动杆将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带动连接杆旋转,连接杆将通过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带动L形抽水管旋转,实现了L形抽水管的转动,当L形抽水管端部朝上时可以抽取集水室内的清水,当L形抽水管端部朝下时,可以抽取集水室内的污垢。
可选的,所述转动杆通过弹簧连接于排水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转动杆后,弹簧的弹力使得转动杆自动复位至初始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集水室侧壁和排水室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供连接杆转动嵌设的固定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固定环的支撑、限位,使得连接杆转动时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道路上的雨水依次通过第一滤孔、第二滤孔流入集水室,启动水泵,便可以将集水室内的水抽出用于灌溉绿化带;
2.当集水室内的水到达固定的水位后,浮子对驱动杆的作用力使得滑动进水盖移动,第一滤孔和第二滤孔呈交错设置,雨水便无法进入集水室,实现了到达固定水位后,自动关闭进水口;
3.驱动组件的设置,实现了通过转动L形抽水管,当L形抽水管端部朝上时,水泵抽取清水用于灌溉绿化带;当L形抽水管端部朝下时,便可以将集水室内沉淀在底端的悬浮物从集水室内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集水室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集水室;11、固定进水盖;12、第一滤孔;13、滑动槽;14、滑动进水盖;15、第二滤孔;2、浮杆;21、浮子;22、驱动杆;3、限位槽;31、球槽;32、滚珠;4、排水室;41、水泵;42、进水管;43、出水管;5、驱动组件;51、转动杆;52、弹簧;53、第一锥齿轮;54、第二锥齿轮;55、连接杆;56、第一齿轮;57、第二齿轮;6、L形抽水管;7、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市政雨水收集系统。如图1所示,一种市政雨水收集系统,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放置的用于收集雨水的集水室1和用于排放雨水、污垢的排水室4,集水室1和排水室4均埋入地下,且两者的上端均裸露于地面,集水室1上端为敞口设置,集水室1上端敞口处内壁安装有固定进水盖11,固定进水盖11上设有若干个供雨水流入的第一滤孔12,集水室1上端内壁开设有滑动槽13,滑动槽13内沿水平方向嵌设有滑动进水盖14,滑动进水盖14的上表面滑动贴合于固定进水盖11的下表面,滑动进水盖14上设有若干对应于第一滤孔12的第二滤孔15。正常状态下,固定进水盖11上的第一滤孔12和滑动进水盖14上的第二滤孔15完全对应,道路上的雨水依次通过第一滤孔12、第二滤孔15流入集水室1内,实现了对道路上雨水的收集,第一滤孔12实现了对雨水的过滤。滑动滑动进水盖14,当第一滤孔12和第二滤孔15为相互交错状态时,实现了对集水室1上端敞口的封闭,阻挡道路上的雨水继续进入集水室1。
集水室1内壁铰接有浮杆2,浮杆2端部固定连接有浮子21,浮子21铰接有驱动杆22,驱动杆22端部铰接于滑动进水盖14下表面。当水位低于浮子21时,道路上的水依次通过第一滤孔12、第二滤孔15流入集水室1内;随着水位逐渐升高,集水室1的水开始接触到浮子21,然后随着水位继续上升,浮力带动浮子21上升,浮子21给驱动杆22的作用力使得驱动杆22带动滑动进水盖14在滑动槽13内滑动,转动杆51与滑动进水盖14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更便于浮子21的作用力使得滑动进水盖14移动。浮杆2沿着集水室1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根,使得浮子21给驱动杆22的作用力更大,更便于驱动杆22驱动滑动进水盖14移动。
如图2所示,滑动进水盖14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沿滑动进水盖14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球槽31,球槽31内嵌设有滚珠32。当滑动进水盖14在滑动槽13内滑动时,滚珠32可以在球槽31内滚动,使得滑动进水盖14更容易在滑动槽13内移动。集水室1侧壁开设有沿集水室1长度方向延伸的与滑动槽13连通的限位槽3,滚珠32嵌设于限位槽3内,使得滑动进水盖14在移动时更加稳定。
因此实现了当集水室1的水到达固定水位时自动封闭集水室1上端敞口,阻挡道路上的雨水继续进入集水室1内。如果当集水室1满了以后可以持续进水,集水室1内的水一直处于流动状态,水便一直处于浑浊状态。如果当集水室1到达最高水位后关闭进水口,集水室1内的水由于静水沉淀,实现了水和悬浮物的分离,上端的水为干净清澈的,更适用于灌溉绿化带,悬浮物下沉至集水室1底端。
如图1和图3所示,排水室4底端安装有水泵41,水泵41通过进水管42连接于集水室1,水泵41通过出水管43连接于地面上侧。进水管42转动连接有L形抽水管6L,L形抽水管6L端部靠近集水室1底部,在正常状态时,L形抽水管6L端部朝向正上方。L形抽水管6L上设有驱动组件5,驱动组件5包括套设于L形抽水管6L靠近进水管42一端的第一齿轮56,排水室4上端穿设有转动杆51,转动杆51位于排水室4内的一端套设有第一锥齿轮53,集水室1侧壁和排水室4侧壁共同穿设有一根连接杆55,连接杆55位于集水室1的一端套设有与第一齿轮56啮合的第二齿轮57,连接杆55位于排水室4的一端套设有与第一锥齿轮53啮合的第二锥齿轮54,第一锥齿轮53和第二锥齿轮54轴线相互垂直。
当对绿化带进行灌溉时,启动水泵41,集水室1的水通过进水管42进入水泵41,然后通过水泵41流入出水管43,便可以对绿化带进行灌溉。当集水室1内水位低于L形抽水管6L端口,集水室1内上端的清水已经被抽完,此时关闭水泵41,转动转动杆51,转动杆51带动第一锥齿轮53转动,第一锥齿轮53带动第二锥齿轮54转动,第二锥齿轮54带动连接杆55转动,连接杆55带动第二齿轮57转动,第二齿轮57带动第一齿轮56转动,第一齿轮56带动L形抽水管6L转动,当L形抽水管6L端部朝下时,再启动水泵41,便可以将集水室1内沉淀在底端的悬浮物抽出。实现了集水室1内清澈水灌溉绿化带,沉淀在集水室1底端的污垢从集水室1内排出。
转动杆51位于地上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52,弹簧52固定连接于排水室4上表面,转动转动杆51后,弹簧的弹力使得转动杆51自动复位至初始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集水室1侧壁和排水室4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套设于连接杆55的固定环7,固定环7使得连接杆55转动时更加稳定。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市政雨水收集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当集水室1内的水为低于浮子21时,道路上的雨水依次通过第一滤孔12、第二滤孔15流入集水室1,随着水位逐渐升高,集水室1的水开始接触到浮子21,然后随着水位继续上升,浮力带动浮子21上升,浮子21给驱动杆22的作用力使得驱动杆22带动滑动进水盖14在滑动槽13内滑动,当第一滤孔12和第二滤孔15为相互交错状态时,实现了对集水室1上端敞口的封闭,阻挡道路上的雨水继续进入集水室1,集水室1内的水由于静水沉淀,使得清水和悬浮物分离。
当对绿化带进行灌溉时,启动水泵41,集水室1的水通过进水管42进入水泵41,然后通过水泵41流入出水管43,便可以对绿化带进行灌溉。当集水室1内水位低于L形抽水管6L端口,集水室1内上端的清水已经被抽完,通过驱动组件5转动L形抽水管6L,当L形抽水管6L端部朝下时,再启动水泵41,便可以将集水室1内沉淀在底端的悬浮物抽出。实现了集水室1内清澈水灌溉绿化带,沉淀在集水室1底端的污垢从集水室1内排出。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市政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放置的集水室(1)和排水室(4),集水室(1)和排水室(4)均埋入地下,且两者的上端均裸露于地面,集水室(1)上端为敞口设置,集水室(1)上端敞口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进水盖(11),固定进水盖(11)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滤孔(12),集水室(1)上端内壁开设有滑动槽(13),滑动槽(13)内沿水平方向嵌设有滑动进水盖(14),滑动进水盖(14)上表面滑动贴合于固定进水盖(11)下表面,滑动进水盖(14)上设有若干对应于第一滤孔(12)的第二滤孔(15),排水室(4)底端连接有水泵(41),水泵(41)通过进水管(42)连接于集水室(1),水泵(41)上设有伸出到地面上侧的出水管(43),进水管(42)转动连接有L形抽水管(6L),L形抽水管(6L)上设有用于驱动L形抽水管(6L)旋转的驱动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室(1)内壁铰接有若干根沿集水室(1)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浮杆(2),浮杆(2)端部固定连接有浮子(21),浮子(21)铰接有呈倾斜设置的驱动杆(22),驱动杆(22)端部铰接于滑动进水盖(14)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滑动进水盖(14)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沿滑动进水盖(14)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球槽(31),球槽(31)内嵌设有滚珠(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室(1)侧壁开设有沿集水室(1)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滑动槽(13)连通的限位槽(3),滚珠(32)嵌设于限位槽(3)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套设于L形抽水管(6L)靠近进水管(42)一端的第一齿轮(56),排水室(4)上端穿设有转动杆(51),转动杆(51)位于排水室(4)内的一端套设有第一锥齿轮(53),集水室(1)侧壁和排水室(4)侧壁共同穿设有一根连接杆(55),连接杆(55)位于集水室(1)的一端套设有与第一齿轮(56)啮合的第二齿轮(57),连接杆(55)位于排水室(4)的一端套设有与第一锥齿轮(53)啮合的第二锥齿轮(54),第一锥齿轮(53)和第二锥齿轮(54)轴线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51)通过弹簧(52)连接于排水室(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室(1)侧壁和排水室(4)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供连接杆(55)转动嵌设的固定环(7)。
CN202121645378.9U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市政雨水收集系统 Active CN215289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45378.9U CN215289568U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市政雨水收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45378.9U CN215289568U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市政雨水收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89568U true CN215289568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23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45378.9U Active CN215289568U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市政雨水收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895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23642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循环系统
CN211006994U (zh) 公共建筑绿色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12538935A (zh) 新型种植屋面给排及浇灌系统
CN209039909U (zh) 一种城市道路绿化带
CN110952640A (zh) 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
CN207331921U (zh) 一种生态型道路雨水径流处理装置
CN109479676A (zh) 一种利用雨水循环系统用于屋顶花园浇灌用的方法
CN211721206U (zh) 一种自动蓄补水生态树池
KR101927603B1 (ko) 자연유하식 산지 빗물 집수 시스템
CN205662974U (zh) 一种山丘区生态型雨水分质集蓄系统
CN215289568U (zh) 一种市政雨水收集系统
CN205357488U (zh) 用于屋顶绿化草坪的灌溉装置
CN208056383U (zh) 一种可进行雨水收集的装配式墙体结构
CN209053159U (zh) 一种市政雨水调蓄系统
CN209194665U (zh) 小区雨水管道排放系统
CN215454437U (zh) 一种市政园林绿化带高效蓄水系统
CN214272681U (zh) 新型种植屋面给排及浇灌系统
CN113338100B (zh) 一种市政公园节能环保净水道路
CN109772025A (zh) 一种绿色环保公园污水高效分离回收装置
CN209546499U (zh) 一种海绵城市园林蓄水灌溉系统
CN205348604U (zh) 车库顶板用排水系统
KR100964741B1 (ko) 오염방지용 지하수 취수구조
KR20190020455A (ko) 빗물 집수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집수장치
CN107842089A (zh) 一种基于绿色建筑的水资源循环系统
CN207974215U (zh) 一种海绵城市的园林雨水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6

Address after: No. 61 Miaoqian Street, Jingjiazhuang Village, Changzhi City, Shanxi Province 046000

Patentee after: Zhao Binru

Address before: 475000 north of the east section of Fuyuan Road, Weishi County, Kaife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aifeng Hongt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8

Address after: 455000, 4th Floor, Zhuoyue Sun City, Kaiyuan District, Linzhou City, A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lu Sancai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61 Miaoqian Street, Jingjiazhuang Village, Changzhi City, Shanxi Province 046000

Patentee before: Zhao Binru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