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85127U - 电动折叠踏板车后支撑 - Google Patents

电动折叠踏板车后支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85127U
CN215285127U CN202023259358.6U CN202023259358U CN215285127U CN 215285127 U CN215285127 U CN 215285127U CN 202023259358 U CN202023259358 U CN 202023259358U CN 215285127 U CN215285127 U CN 215285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groove
tongue
folding scooter
long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5935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娜
顾建庆
黄一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Xinggang Packa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Xinggang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Xinggang Packa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Xinggang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5935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85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85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85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折叠踏板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电动折叠踏板车后支撑,包括长侧板和扣手槽,所述长侧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插舌,且插舌的左端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扣手槽的左侧设置有限位口,且扣手槽位于插舌的左端内部,所述长侧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长侧板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短侧板,所述短侧板的内部上端设置有车转把槽。该电动折叠踏板车后支撑,与现有的普通电动折叠踏板车后支撑相比,该后支撑采用一体成型,生产简单,易装配,环保性强,可循环利用,能够为产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应用于多种不同尺寸的电动折叠踏板车后部支撑包装方案,适用范围广,承托效果佳,保护性强。

Description

电动折叠踏板车后支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折叠踏板车后支撑。
背景技术
踏板车一种介于摩托车与汽车之间的车辆,是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而在电动折叠踏板车的生产过程中外部的外装结构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其包装结构需要对电动踏板车的各个部位进行固定支撑,由此在电动折叠踏板车中其后支撑部起到重要的作用。
目前对于电动折叠踏板车后部的包装方案,多数采用了传统的EPS,其结构需要单个进行拼装,增加折叠安装的不便捷性,其次不具有环保的效果,适用范围小,也不便于循环利用,承托效果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电动折叠踏板车后支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电动折叠踏板车后支撑,包括长侧板和扣手槽,所述长侧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插舌,且插舌的左端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扣手槽的左侧设置有限位口,且扣手槽位于插舌的左端内部,所述长侧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长侧板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短侧板,所述短侧板的内部上端设置有车转把槽,且车转把槽的右侧平行安设有前支撑杠槽,所述短侧板的右端后侧固定连接有粘舌,且短侧板的后侧活动连接有内衬,所述内衬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反折刀线,且反折刀线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反向支撑板,所述内衬的上端开设有车把槽,且车把槽的左侧设置有刹把槽,所述内衬的左右两侧前端均固定连接有车把定位支撑板,且内衬的下端开设有后轮卡口。
优选的,所述插舌的下表面与长侧板的上表面之间紧密贴合,且长侧板之间关于短侧板的中轴线之间相对称。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呈垂直状安装于长侧板的下表面,且支撑板的上表面与长侧板的下表面之间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短侧板的中轴线与内衬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且车把定位支撑板之间关于内衬的中轴线相对称。
优选的,所述短侧板通过粘舌与长侧板之间相连接,且粘舌的外表面与长侧板的内表面之间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内衬通过反向支撑板与长侧板之间相连接,且反向支撑板之间关于内衬的中轴线相对称。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长侧板、插舌、扣手槽、限位口、卡槽的设置,使得安装时将长侧板和插舌等折叠成型,然后利用限位口和卡槽依次对该结构与踏板车之间安装固定,其间的可拆卸结构便于使用者进行快速的安装与拆卸,本支撑部主体主要是长侧板,其他各部件和侧板均沿其展开,采用一体成型,生产简单,易装配,且环保性强,能够进行循环利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板、短侧板、车转把槽、前支撑杠槽和粘舌的设置,使得利用多组支撑板能起到对整体进行支撑的作用,车转把槽用于放置车转把,前支撑杠槽用于放置前支撑杆,从而对踏板车能起到很好的支撑效果,加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连接短侧板时利用其一边的粘舌,使得粘舌与长侧板之间粘合成型;
3、本实用新型通过反折刀线、内衬、反向支撑板、车把槽、刹把槽、车把定位支撑板和后轮卡口的设置,使得安装内衬时,将其沿反折刀线进行折叠,然后将其放入两侧长侧板的中间,并利用两侧反向支撑板连接固定,此时电动折叠踏板车后部支撑的主体结构和配件组装完成,该结构的紧密度远高于结构松散的EPS,结合压线、齿刀的灵活运用以及自锁结构设计,能够为产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应用于多种不同尺寸的电动折叠踏板车后部支撑包装方案,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的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衬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衬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长侧板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中:1、长侧板;2、插舌;3、扣手槽;4、限位口;5、卡槽;6、反折刀线;7、支撑板;8、短侧板;9、车转把槽;10、前支撑杠槽;11、粘舌;12、内衬;13、反向支撑板;14、车把槽;15、刹把槽;16、车把定位支撑板;17、后轮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3所示,电动折叠踏板车后支撑,包括长侧板1和扣手槽3,长侧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插舌2,且插舌2的左端内部开设有卡槽5,扣手槽 3的左侧设置有限位口4,且扣手槽3位于插舌2的左端内部,长侧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且长侧板1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短侧板8,插舌2的下表面与长侧板1的上表面之间紧密贴合,且长侧板1之间关于短侧板8的中轴线之间相对称,通过长侧板1、插舌2、扣手槽3、限位口4、卡槽5的设置,使得安装时将长侧板1和插舌2等折叠成型,然后利用限位口4和卡槽5依次对该结构与踏板车之间安装固定,其间的可拆卸结构便于使用者进行快速的安装与拆卸,本支撑部主体主要是长侧板1,其他各部件和侧板均沿其展开,采用一体成型,生产简单,易装配,且环保性强,能够进行循环利用;
如图2和图4所示,短侧板8的内部上端设置有车转把槽9,且车转把槽9 的右侧平行安设有前支撑杠槽10,短侧板8的右端后侧固定连接有粘舌11,且短侧板8的后侧活动连接有内衬12,短侧板8通过粘舌11与长侧板1之间相连接,且粘舌11的外表面与长侧板1的内表面之间紧密贴合,内衬12通过反向支撑板13与长侧板1之间相连接,且反向支撑板13之间关于内衬12的中轴线相对称,通过支撑板7、短侧板8、车转把槽9、前支撑杠槽10和粘舌11的设置,使得利用多组支撑板7能起到对整体进行支撑的作用,车转把槽9用于放置车转把,前支撑杠槽10用于放置前支撑杆,从而对踏板车能起到很好的支撑效果,加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连接短侧板8时利用其一边的粘舌11,使得粘舌11与长侧板1之间粘合成型;
如图1和图5所示,内衬1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反折刀线6,且反折刀线 6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反向支撑板13,内衬12的上端开设有车把槽14,且车把槽14的左侧设置有刹把槽15,内衬12的左右两侧前端均固定连接有车把定位支撑板16,且内衬12的下端开设有后轮卡口17,支撑板7呈垂直状安装于长侧板1的下表面,且支撑板7的上表面与长侧板1的下表面之间紧密贴合,短侧板8的中轴线与内衬12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且车把定位支撑板16之间关于内衬12的中轴线相对称,通过反折刀线6、内衬12、反向支撑板13、车把槽14、刹把槽15、车把定位支撑板16和后轮卡口17的设置,使得安装内衬 12时,将其沿反折刀线6进行折叠,然后将其放入两侧长侧板1的中间,并利用两侧反向支撑板13连接固定,此时电动折叠踏板车后部支撑的主体结构和配件组装完成,该结构的紧密度远高于结构松散的EPS,结合压线、齿刀的灵活运用以及自锁结构设计,能够为产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应用于多种不同尺寸的电动折叠踏板车后部支撑包装方案,适用范围广。
工作原理:首先安装时将长侧板1和插舌2等折叠成型,然后利用限位口 4和卡槽5依次对该结构与踏板车之间安装固定,车转把槽9用于放置车转把,前支撑杠槽10用于放置前支撑杆,从而对踏板车能起到很好的支撑效果,加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其次连接短侧板8时利用其一边的粘舌11,使得粘舌11 与长侧板1之间粘合成型,安装内衬12时,将其沿反折刀线6进行折叠,然后将其放入两侧长侧板1的中间,并利用两侧反向支撑板13连接固定,此时电动折叠踏板车后部支撑的主体结构和配件组装完成,该结构的紧密度远高于结构松散的EPS,结合压线、齿刀的灵活运用以及自锁结构设计,能够为产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应用于多种不同尺寸的电动折叠踏板车后部支撑包装方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电动折叠踏板车后支撑,包括长侧板(1)和扣手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侧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插舌(2),且插舌(2)的左端内部开设有卡槽(5),所述扣手槽(3)的左侧设置有限位口(4),且扣手槽(3)位于插舌(2)的左端内部,所述长侧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且长侧板(1)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短侧板(8),所述短侧板(8)的内部上端设置有车转把槽(9),且车转把槽(9)的右侧平行安设有前支撑杠槽(10),所述短侧板(8)的右端后侧固定连接有粘舌(11),且短侧板(8)的后侧活动连接有内衬(12),所述内衬(1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反折刀线(6),且反折刀线(6)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反向支撑板(13),所述内衬(12)的上端开设有车把槽(14),且车把槽(14)的左侧设置有刹把槽(15),所述内衬(12)的左右两侧前端均固定连接有车把定位支撑板(16),且内衬(12)的下端开设有后轮卡口(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折叠踏板车后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舌(2)的下表面与长侧板(1)的上表面之间紧密贴合,且长侧板(1)之间关于短侧板(8)的中轴线之间相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折叠踏板车后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呈垂直状安装于长侧板(1)的下表面,且支撑板(7)的上表面与长侧板(1)的下表面之间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折叠踏板车后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短侧板(8)的中轴线与内衬(12)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且车把定位支撑板(16)之间关于内衬(12)的中轴线相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折叠踏板车后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短侧板(8)通过粘舌(11)与长侧板(1)之间相连接,且粘舌(11)的外表面与长侧板(1)的内表面之间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折叠踏板车后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12)通过反向支撑板(13)与长侧板(1)之间相连接,且反向支撑板(13)之间关于内衬(12)的中轴线相对称。
CN202023259358.6U 2020-12-30 2020-12-30 电动折叠踏板车后支撑 Active CN215285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59358.6U CN215285127U (zh) 2020-12-30 2020-12-30 电动折叠踏板车后支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59358.6U CN215285127U (zh) 2020-12-30 2020-12-30 电动折叠踏板车后支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85127U true CN215285127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28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59358.6U Active CN215285127U (zh) 2020-12-30 2020-12-30 电动折叠踏板车后支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851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89305Y (zh) 一步收合高尔夫球车
USD523380S1 (en) Double suspension bicycle frame
CN215285127U (zh) 电动折叠踏板车后支撑
CN205737930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刹车系统
CN210162207U (zh) 一种新型改进型折叠车立管
CN201102608Y (zh) 便携式多功能折叠自行车
CN208376970U (zh) 一种双人骑行弹力电动折叠滑板车
CN207809642U (zh) 自行车折叠机构
CN105799841B (zh) 箱体式音乐折叠电动车
JP4799642B2 (ja) キャンバリング車
CN200981586Y (zh) 踏板车前置儿童座椅
CN208585369U (zh) 折叠自行车
CN206446729U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
CN217598763U (zh) 一种便捷式电动山地自行车
CN201012697Y (zh) 一种童车
CN201633860U (zh) 脚踏车拖车
CN210882467U (zh) 一种儿童滑板车用立管折叠机构
CN100513237C (zh) 儿童推车
CN201670320U (zh) 折叠自行车结构改进
CN215475547U (zh) 一种滑板车的折叠结构
CN216185737U (zh) 一种便携式室外两轮滑板车
CN209581734U (zh) 一种折叠式机械连接件、折叠式助力车及折叠式箱包
CN207536077U (zh) 折叠自行车
CN201286960Y (zh) 高尔夫球袋车
CN2910761Y (zh) 一种伸缩、折叠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