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79707U - 一种轴承套圈铸造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套圈铸造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79707U
CN215279707U CN202022558291.XU CN202022558291U CN215279707U CN 215279707 U CN215279707 U CN 215279707U CN 202022558291 U CN202022558291 U CN 202022558291U CN 215279707 U CN215279707 U CN 2152797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die sleeve
bearing ring
piston
telescopic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5829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洪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Baoling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Baoling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Baoling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Baoling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5829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797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797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797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套圈设计技术领域,一种轴承套圈铸造模具,包括底座、伸缩杆、外壳体、第一模具套和第二模具套,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表面设置有外壳体,所述第一模具套的两侧设置有便于更换组件,所述便于更换组件包括连接桩,所述连接桩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靠近第二弹簧的一侧设置有卡块,所述活塞远离第二弹簧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本实用新型能更换顶端的模具套,生产出的更多种类的模具,不需要多条生产线就能进行不同内径轴承套圈的生产,具有收纳结构,防止放在其他收纳场所导致变形,避免烫伤工作人员。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套圈铸造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套圈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承套圈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轴承套圈是具有一个或几个滚道的向心滚动轴承的环形零件,作为机械工业基础件之一轴承的生产中,套圈的锻造加工是决定套圈零件乃至整个轴承精度的主要环节,锻造过程中若产生过烧、过热、内裂成网状碳化物等都会降低套圈的韧性和强度,所以必须始终严格控制加工温度、循环加热和锻后散热条件等,特别是地较大品种套圈终锻后,对轴承套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轴承套圈铸造模具不能随意更换顶端的模具套,导致生产出的模具过于单一,需要多条生产线才能进行不同内径轴承套圈的生产,此外现有的轴承套圈铸造模具不具有收纳结构,放在其他收纳场所容易导致变形,或者烫伤工作人员,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轴承套圈铸造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套圈铸造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轴承套圈铸造模具不能随意更换顶端的模具套,导致生产出的模具过于单一,需要多条生产线才能进行不同内径轴承套圈的生产,此外现有的轴承套圈铸造模具不具有收纳结构,放在其他收纳场所容易导致变形,或者烫伤工作人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套圈铸造模具,包括底座、伸缩杆、外壳体、第一模具套和第二模具套,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表面设置有外壳体,所述第一模具套的两侧设置有便于更换组件,所述便于更换组件包括连接桩,所述连接桩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靠近第二弹簧的一侧设置有卡块,所述活塞远离第二弹簧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卡块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外表面设置有拉环。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模具套,且第二模具套和第一模具套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和便于更换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和第一模具套卡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下表面设置有收纳组件,所述收纳组件包括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的一侧设置有多组齿槽,且齿槽均匀排布。
优选的,所述收纳盒的外表面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表面设置有转轴,且转轴和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拨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更换顶端的模具套,生产出的更多种类的模具,不需要多条生产线就能进行不同内径轴承套圈的生产,具有收纳结构,防止放在其他收纳场所导致变形,避免烫伤工作人员。
(1)轴承套圈需要用在不同的机械上,这时候对于模具的内径有着不同的要求,在不同生产线上生产就会加大投资,通过在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便于更换组件,通过拉动拉环,使第三弹簧形变,产生弹力拉动卡块,此时卡块就会收缩,第二弹簧的弹力拉动活塞移动,活塞的移动带动固定块向着第二弹簧的方向移动,此时固定块和第一模具套没有卡合的作用,便可以将第一模具套取出,更换需要生产的第一模具套进行模具锻造;
(2)在模具锻造好后需要进行收纳,使用夹具容易破坏模具的形状,甚至导致工作人员受伤,通过在连接杆的下表面设置收纳组件,在第一模具套倒出模具前转动拨轮,拨轮的转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的转动带动齿轮的转动,齿轮的转动带动和齿槽相连接的收纳盒移动,当收纳盒处于第一模具套的正下方时停止移动,此时再将第一模具套中的模具倒出,放置在收纳盒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更换组件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组件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盒的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伸缩杆;3、外壳体;4、第一弹簧;5、连接块;6、连接杆;7、便于更换组件;701、连接桩;702、第二弹簧;703、活塞;704、卡块;705、固定块;706、第三弹簧;707、拉环;8、收纳组件;801、收纳盒;802、齿槽;803、齿轮;804、转轴;805、拨轮;9、第一模具套;10、第二模具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轴承套圈铸造模具,包括底座1、伸缩杆2、外壳体3、第一模具套9和第二模具套10,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伸缩杆2,伸缩杆2的上表面设置有外壳体3,第一模具套9的两侧设置有便于更换组件7,便于更换组件7包括连接桩701,连接桩70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702,第二弹簧702远离伸缩杆2的一侧设置有活塞703,活塞703靠近第二弹簧702的一侧设置有卡块704,活塞703远离第二弹簧70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705,卡块704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三弹簧706,第三弹簧706的外表面设置有拉环707,如图1和图2所示,在连接杆6的一侧设置有便于更换组件7,通过拉动拉环707,使第三弹簧706形变,产生弹力拉动卡块704,此时卡块704就会收缩,第二弹簧702的弹力拉动活塞703移动,活塞703的移动带动固定块705向着第二弹簧702的方向移动,此时固定块705和第一模具套9没有卡合的作用,便可以将第一模具套9取出,更换需要生产的第一模具套9进行模具锻造。
进一步在于,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模具套10,且第二模具套10和第一模具套9相对应,如图1所示,第一模具套9和第二模具套10是生产模具的必要设备,且两者必须对准,放置在倒模具时发生侧偏,导致生产的模具不合格。
进一步在于,外壳体3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4,第一弹簧4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块5,连接块5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杆6,连接杆6和便于更换组件7固定连接,固定块705和第一模具套9卡合,如图1所示,通过便于更换组件7和第一模具套9的插设连接用来对第一模具套9进行更换,方便生产更多型号的模具,第一弹簧4和连接块5的设计是为了减震效果,放置模具被挤压变形。
进一步在于,连接杆6的下表面设置有收纳组件8,收纳组件8包括收纳盒801,收纳盒801的一侧设置有多组齿槽802,且齿槽802均匀排布,收纳盒801的外表面设置有齿轮803,齿轮803的外表面设置有转轴804,且转轴804和连接杆6转动连接,转轴804的外表面设置有拨轮805,如图1和图3所示,在连接杆6的下表面设置收纳组件8,在第一模具套9倒出模具前转动拨轮805,拨轮805的转动带动转轴804转动,转轴804的转动带动齿轮803的转动,齿轮803的转动带动和齿槽802相连接的收纳盒801移动,进行模具的收纳。
工作原理:在连接杆6的一侧设置有便于更换组件7,通过拉动拉环707,使第三弹簧706形变,产生弹力拉动卡块704,此时卡块704就会收缩,第二弹簧702的弹力拉动活塞703移动,活塞703的移动带动固定块705向着第二弹簧702的方向移动,此时固定块705和第一模具套9没有卡合的作用,便可以将第一模具套9取出,更换需要生产的第一模具套9进行模具锻造,将第一模具套9投放好后,扳动活塞703至原来位置,再按动拉环707,使活塞703和卡块704卡合,此时便于更换组件7和第一模具套9也保持固定。
在连接杆6的下表面设置收纳组件8,在第一模具套9倒出模具前转动拨轮805,拨轮805的转动带动转轴804转动,转轴804的转动带动齿轮803的转动,齿轮803的转动带动和齿槽802相连接的收纳盒801移动,当收纳盒801处于第一模具套9的正下方时停止移动,此时再将第一模具套9中的模具倒出,放置在收纳盒801上,待收纳盒801上表面收纳的模具确定冷却后再将其集中收集,以待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轴承套圈铸造模具,包括底座(1)、伸缩杆(2)、外壳体(3)、第一模具套(9)和第二模具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伸缩杆(2),所述伸缩杆(2)的上表面设置有外壳体(3),所述第一模具套(9)的两侧设置有便于更换组件(7),所述便于更换组件(7)包括连接桩(701),所述连接桩(70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702),所述第二弹簧(702)远离伸缩杆(2)的一侧设置有活塞(703),所述活塞(703)靠近第二弹簧(702)的一侧设置有卡块(704),所述活塞(703)远离第二弹簧(70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705),所述卡块(704)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三弹簧(706),所述第三弹簧(706)的外表面设置有拉环(7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模具套(10),且第二模具套(10)和第一模具套(9)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3)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4)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杆(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和便于更换组件(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705)和第一模具套(9)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的下表面设置有收纳组件(8),所述收纳组件(8)包括收纳盒(801),所述收纳盒(801)的一侧设置有多组齿槽(802),且齿槽(802)均匀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801)的外表面设置有齿轮(803),所述齿轮(803)的外表面设置有转轴(804),且转轴(804)和连接杆(6)转动连接,所述转轴(804)的外表面设置有拨轮(805)。
CN202022558291.XU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轴承套圈铸造模具 Active CN2152797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8291.XU CN215279707U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轴承套圈铸造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8291.XU CN215279707U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轴承套圈铸造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79707U true CN215279707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12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58291.XU Active CN215279707U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轴承套圈铸造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797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6306B (zh) 用于制造转子的离心铸造装置
CN207788333U (zh) 一种轴瓦钻孔加工用固定装置
CN215279707U (zh) 一种轴承套圈铸造模具
CN209125652U (zh) 一种汽车夹具定位机构
CN215999993U (zh) 一种铸造件用抛光装置
CN206296387U (zh) 一种自动化冲压线装夹机械臂
CN210254112U (zh) 一种变速箱箱体铸造用模具
CN206689310U (zh) 一种高精度冲压模具
CN206392840U (zh) 一种高强度锌基耐磨合金管状毛坯铸造模具
CN110732920B (zh) 铸造件内孔离心式打磨装置
CN207026461U (zh) 一种提高使用寿命的重力浇铸机
CN208288586U (zh) 一种应用于焊芯的冷却清洗装置
CN208322030U (zh) 一种铸造设备
CN108723206A (zh) 一种高精度冲压模具
CN206652955U (zh) 一种法兰生产设备
CN213591745U (zh) 便于调整的防涨箱铸件
CN111016035A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加工用浇注装置
CN217775508U (zh) 一种减速器外壳用铸造装置
CN209887148U (zh) 一种用于全自动加工的智能定位装置
CN218254738U (zh) 一种便于固定铸件的铸件机加工装置
CN217192347U (zh) 程控螺旋压力机
CN213917193U (zh) 一种离心器用精铸件转动夹持机构
CN214559089U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飞轮壳加工的夹具
CN216027980U (zh) 一种压铸机便捷调模装置
CN212019363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铸造用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