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64211U - 光学成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光学成像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64211U
CN215264211U CN202121806098.1U CN202121806098U CN215264211U CN 215264211 U CN215264211 U CN 215264211U CN 202121806098 U CN202121806098 U CN 202121806098U CN 215264211 U CN215264211 U CN 2152642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imaging
imaging lens
optical
optic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060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嘉诚
吕赛锋
赵烈烽
戴付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0609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642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642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642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光阑;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中,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SAG32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SAG11满足:0.5<SAG32/SAG11<2.5。

Description

光学成像镜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元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内窥镜作为常用的医疗器械,可经由人体天然孔道或手术切口进入人体,用于检查人体内部难以触及的组织结构。内窥镜包括胶囊内窥镜,由于需要通过吞服使胶囊内窥镜进入体内,通常其具有小体积和一次性的特点。此外,相比传统内窥镜,一次性的胶囊内窥镜能够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外形圆润且体积小的胶囊内窥镜,可以降低检查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然而现有的胶囊内窥镜镜头存在视场角小、成像质量差以及相对照度低等技术问题。
因此,目前市场上亟待提供一种能够至少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用于胶囊内窥镜的光学成像镜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光阑;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以及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中,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SAG41与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SAG21满足:2.0<SAG41/SAG21<4.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 可满足:1.5<(R3-R4)/(R3+R4)<2.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可满足: 2.0<f/EPD≤2.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可满足:-2.5 ≤f3/R6≤-1.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 可满足:6.0<(R9-R8)/(R9+R8)<19.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可满足: -5.5<f5/R10<-4.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45可满足:1.0<CT4/T45<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可满足:-2.0<f1/f2 <-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与第四透镜的边缘厚度ET4可满足: 2.0<CT4/ET4<2.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SAG42可满足:-4.5<1/SAG42<-3.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可满足:Semi-FOV>50.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相对亮度RI可满足:RI>4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阿贝数V2与第三透镜的阿贝数V3可满足:V2-V3>3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SAG32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SAG11可满足:0.5<SAG32/SAG11<2.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物侧设置有包括孔洞区域的镜面孔洞,其中,孔洞区域的半径D可满足:0.5mm<D<1.0mm。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两侧依序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光阑;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以及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中,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SAG42满足:-4.5<1/SAG42<-3.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 可满足:1.5<(R3-R4)/(R3+R4)<2.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可满足: 2.0<f/EPD≤2.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可满足:-2.5 ≤f3/R6≤-1.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 可满足:6.0<(R9-R8)/(R9+R8)<19.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可满足: -5.5<f5/R10<-4.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45可满足:1.0<CT4/T45<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可满足:-2.0<f1/f2 <-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与第四透镜的边缘厚度ET4可满足: 2.0<CT4/ET4<2.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可满足:Semi-FOV>50.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相对亮度RI可满足:RI>4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阿贝数V2与第三透镜的阿贝数V3可满足:V2-V3>3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SAG32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SAG11可满足:0.5<SAG32/SAG11<2.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物侧设置有包括孔洞区域的镜面孔洞,其中,孔洞区域的半径D可满足:0.5mm<D<1.0mm。
本申请采用了五片式光学成像镜头架构,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使得上述光学成像镜头具有成像质量佳、视场角大、加工性能佳等至少一个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光线走势图;
图3A至图3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相对照度曲线;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A至图5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相对照度曲线;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A至图7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相对照度曲线;
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A至图9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相对照度曲线;
图1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1A至图11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相对照度曲线;
图1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3A至图13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相对照度曲线;
图1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5A至图15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相对照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最靠近被摄物体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度形式化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以下对本申请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可包括例如五片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即,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这五片透镜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在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中,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均可具有空气间隔。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述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至少一个光阑。光阑可根据需要设置在适当位置处,例如,设置在物侧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二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凸面;第三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中一片透镜可为玻璃透镜。玻璃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较低,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小。通过各透镜之间材质的合理配合,可保证光学成像镜头在较大的温度变化范围内保持高解像能力。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0.5<SAG32/SAG11<2.5,其中,SAG32是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SAG11 是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光学成像镜头满足:0.5<SAG32/SAG11<2.5,有利于镜片的成型加工,并且有利于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以及增大最大视场角。更具体地,SAG32和SAG11可满足:0.8<SAG32/SAG11 <2.2。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1.5<(R3-R4)/(R3+R4)<2.5,其中,R3是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4是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光学成像镜头满足:1.5< (R3-R4)/(R3+R4)<2.5,有利于镜片的成型加工,并且有利于降低产生熔接痕的风险。更具体地, R3和R4可满足:1.8<(R3-R4)/(R3+R4)<2.3。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2.0<f/EPD≤2.5,其中,f是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EPD是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光学成像镜头满足:2.0<f/EPD≤2.5,有利于提高亮度和成像质量。更具体地,f和EPD可满足:2.3<f/EPD≤2.5。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2.5≤f3/R6≤-1.5,其中,f3是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R6是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光学成像镜头满足:-2.5≤f3/R6≤-1.5,有利于保证镜片的敏感度,降低装配难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2.0<f4/R8<-1.5,其中,f4是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R8是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光学成像镜头满足:-2.0<f4/R8<-1.5,有利于保证镜片的敏感度,降低装配难度。更具体地,f4和R8可满足:-1.9<f4/R8<-1.5。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6.0<(R9-R8)/(R9+R8)<19.5,其中,R9是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8是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光学成像镜头满足:6.0< (R9-R8)/(R9+R8)<19.5,有利于镜片的成型加工,并且有利于降低产生熔接痕的风险。更具体地,R9和R8可满足:6.3<(R9-R8)/(R9+R8)<19.5。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5.5<f5/R10<-4.0,其中,f5是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R10是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光学成像镜头满足:-5.5<f5/R10<-4.0,有利于保证镜片的敏感度,降低装配难度。更具体地,f5和R10可满足:-5.2<f5/R10<-4.2。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1.0<CT4/T45<2.0,其中,CT4是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T45是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光学成像镜头满足: 1.0<CT4/T45<2.0,有利于保证厚度分配的均匀性。更具体地,CT4和T45可满足:1.1<CT4/T45 <1.7。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2.0<f1/f2<-1.0,其中,f1是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2是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光学成像镜头满足:-2.0<f1/f2<-1.0,有利于是光学成像镜头兼顾高成像质量和良好工艺性的特点。更具体地,f1和f2可满足:-1.8<f1/f2<-1.4。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2.0<CT4/ET4<2.5,其中,CT4是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ET4是第四透镜的边缘厚度。光学成像镜头满足:2.0<CT4/ET4<2.5,有利于矫正单色像差以提高成像质量,并且有利于组装以提高工艺性。更具体地,CT4和ET4 可满足:2.1<CT4/ET4<2.5。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4.5<1/SAG42<-3.0,其中,SAG42是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光学成像镜头满足:-4.5<1/SAG42<-3.0,能够有效地降低光学成像镜头的制造难度,有利于成型加工。更具体地,SAG42可满足:-4.5<1/SAG42<-3.2。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Semi-FOV>50.0°,其中,Semi-FOV是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光学成像镜头满足:Semi-FOV>50.0°,能够保证足够多且携带有内容的光线入射至成像面。更具体地,Semi-FOV可满足:Semi-FOV>54°。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RI>40%,其中,RI是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相对亮度RI。光学成像镜头满足:RI>40%,能够保证在一定的照明条件下,获得相对明亮的图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V2-V3>30,其中,V2是第二透镜的阿贝数 V2,V3是第三透镜的阿贝数V3。光学成像镜头满足:V2-V3>30,有利于矫正光学成像镜头的像差。更具体地,V2和V3可满足:V2-V3>33。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2.0<SAG41/SAG21<4.0,其中,SAG41是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SAG21是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光轴上的距离。光学成像镜头满足:2.0<SAG41/SAG21<4.0,有利于镜片的成型加工,并且有利于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以及增大最大视场角。更具体地,SAG41和SAG21可满足:2.1<SAG41/SAG21<3.9。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0.5mm<D<1.0mm,其中,D是镜面孔洞的孔洞区域的半径,并且镜面孔洞设置于光学成像镜头的物侧。光学成像镜头满足:0.5mm<D <1.0mm,可使一部分光线从孔洞区域透射进入后方光学镜头,另一部分从围绕孔洞区域的反射区域反射进入后方光学镜头,从而增加光学成像镜头的可探测空间。更具体地,D可满足: 0.6mm<D<1.0mm。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述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用于校正色彩偏差的滤光片和/或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可采用多片镜片,例如上文所述的五片。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可有效地缩小光学成像镜头的体积、降低光学成像镜头的敏感度并提高光学成像镜头的可加工性,使得光学成像镜头更有利于生产加工并且可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还具有成像质量佳、视场角大、加工性能佳等至少一个有益效果。此外,该光学成像镜头应用于胶囊内窥镜时能够满足前方视场为60°,后方视场角为60°至125°的要求。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各透镜的镜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具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改善成像质量。可选地,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中的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可选地,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中的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镜面。
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五个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该光学成像镜头不限于包括五个透镜。如果需要,该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至图3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以及滤光片E6。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滤光片E6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光学成像镜头具有成像面S13,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光线走势图。如图2所示,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位于其物侧的镜面孔洞,镜面孔洞具有位于光轴附近的半径为D的孔洞区域以及围绕孔洞区域的反射区域。一部分光线从孔洞区域透射进入后方光学镜头,另一部分从反射区域反射进入后方光学镜头。
表1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Figure BDA0003196224820000071
表1
在实施例1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1.66mm,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3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为4.00mm,成像面S13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1.95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66.7°。
在实施例1中,第一透镜E1至第五透镜E5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x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
Figure BDA0003196224820000072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 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下表2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中各非球面镜面S1至S10 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和A20。
面号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A18 A20
S1 2.0591E-01 -4.9217E-02 6.1425E-03 -1.5503E-03 4.2822E-04 -1.2109E-04 -6.2332E-06 0.0000E+00 0.0000E+00
S2 1.9434E-01 -4.0943E-03 -2.9457E-04 -1.1517E-03 -1.7820E-04 -4.4858E-07 1.4296E-05 0.0000E+00 0.0000E+00
S3 -5.8957E-03 -2.2164E-03 -3.7167E-04 -6.4735E-05 -2.2814E-05 -7.2736E-06 -4.4876E-06 0.0000E+00 0.0000E+00
S4 -1.9443E-02 -7.7196E-03 -1.7424E-03 -1.2162E-04 -2.0383E-04 -3.7323E-05 -2.5812E-05 0.0000E+00 0.0000E+00
S5 -7.6500E-02 2.9534E-03 -1.7620E-04 7.4797E-04 -1.1902E-04 -5.9404E-06 -2.4457E-05 0.0000E+00 0.0000E+00
S6 -1.4426E-01 1.0084E-02 -2.0428E-03 1.4396E-03 -3.6201E-05 1.8114E-05 -2.7479E-05 0.0000E+00 0.0000E+00
S7 4.9967E-02 -5.6692E-03 -2.9602E-03 -6.1066E-04 -2.0734E-04 -1.9504E-04 -5.4715E-05 0.0000E+00 0.0000E+00
S8 8.0882E-02 3.8710E-02 -9.1607E-03 -8.0048E-03 -1.5273E-03 1.0911E-03 5.2207E-04 -5.1202E-06 -8.7581E-05
S9 -1.1684E+00 1.5599E-01 -2.4038E-02 -5.2328E-03 -5.6445E-03 3.0096E-04 1.5113E-04 -3.2592E-04 -1.1939E-04
S10 -1.6766E+00 2.8937E-01 -6.0845E-02 2.1332E-02 -8.7911E-03 1.9253E-03 -1.1360E-03 1.3079E-04 -9.0316E-05
表2
图3A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汇聚焦点偏离。图3B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3C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3D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其表示成像面上不同像高对应的相对照度。根据图3A至图3D可知,实施例1 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2
以下参照图4至图5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以及滤光片E6。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滤光片E6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光学成像镜头具有成像面S13,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
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位于其物侧的镜面孔洞,镜面孔洞具有位于光轴附近的半径为D 的孔洞区域以及围绕孔洞区域的反射区域。一部分光线从孔洞区域透射进入后方光学镜头,另一部分从反射区域反射进入后方光学镜头。
在实施例2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1.66mm,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3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为4.05mm,成像面S13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 1.75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54.5°。
表3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4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2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Figure BDA0003196224820000081
表3
Figure BDA0003196224820000082
Figure BDA0003196224820000091
表4
图5A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汇聚焦点偏离。图5B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5C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5D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其表示成像面上不同像高对应的相对照度。根据图5A至图5D可知,实施例2 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3
以下参照图6至图7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以及滤光片E6。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凹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滤光片E6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光学成像镜头具有成像面S13,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
在实施例3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1.66mm,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3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为4.05mm,成像面S13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1.95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66.7°。
表5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6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3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Figure BDA0003196224820000092
Figure BDA0003196224820000101
表5
面号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A18 A20
S1 2.2118E-01 -4.6633E-02 5.6179E-03 -1.4952E-03 4.2053E-04 -7.2834E-05 -8.1910E-06 0.0000E+00 0.0000E+00
S2 1.9558E-01 -3.0354E-03 3.4529E-04 -9.9505E-04 -1.8568E-04 -1.6579E-05 1.5094E-05 0.0000E+00 0.0000E+00
S3 -6.4473E-03 -2.4197E-03 -4.3401E-04 -7.7110E-05 -2.2826E-05 -4.7641E-06 -2.9409E-06 0.0000E+00 0.0000E+00
S4 -6.0912E-03 -1.4030E-02 -4.8917E-04 -5.6355E-04 -7.5755E-05 -8.7176E-05 -1.1826E-05 0.0000E+00 0.0000E+00
S5 -6.8592E-02 -1.5149E-03 2.8062E-03 5.3105E-04 -4.7859E-05 -1.4260E-04 -2.4541E-05 0.0000E+00 0.0000E+00
S6 -1.4109E-01 8.7441E-03 -1.4106E-03 1.7066E-03 8.9976E-05 7.0435E-06 -4.2139E-05 0.0000E+00 0.0000E+00
S7 4.2495E-02 -4.3672E-03 -4.0655E-03 -8.0539E-04 -2.9528E-04 -3.0149E-04 -9.0114E-05 0.0000E+00 0.0000E+00
S8 7.2710E-02 3.8512E-02 -9.0622E-03 -8.5555E-03 -1.4722E-03 1.2955E-03 6.7542E-04 5.4775E-05 -6.9352E-05
S9 -1.1366E+00 1.4236E-01 -2.6040E-02 -2.9811E-03 -4.8066E-03 7.0656E-05 2.1902E-05 -2.4562E-04 -9.1528E-05
S10 -1.6946E+00 2.8475E-01 -6.3475E-02 2.2004E-02 -8.4292E-03 2.1898E-03 -1.0849E-03 1.7620E-04 -1.1207E-04
表6
图7A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汇聚焦点偏离。图7B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7C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7D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其表示成像面上不同像高对应的相对照度。根据图7A至图7D可知,实施例3 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4
以下参照图8至图9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以及滤光片E6。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滤光片E6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光学成像镜头具有成像面S13,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
在实施例4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1.66mm,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3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为4.05mm,成像面S13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1.95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66.7°。
表7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8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4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Figure BDA0003196224820000111
表7
面号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A18 A20
S1 2.1681E-01 -4.7001E-02 5.8311E-03 -1.5160E-03 4.3837E-04 -9.1631E-05 -8.3474E-06 0.0000E+00 0.0000E+00
S2 1.9189E-01 -3.1309E-03 4.4146E-04 -8.4219E-04 -1.3795E-04 -3.4583E-06 9.0653E-06 0.0000E+00 0.0000E+00
S3 -6.9199E-03 -2.3932E-03 -4.0742E-04 -7.0862E-05 -2.2628E-05 -5.8922E-06 -3.8738E-06 0.0000E+00 0.0000E+00
S4 -2.1770E-02 -7.3290E-03 -1.6829E-03 -1.0746E-04 -1.8880E-04 -3.5312E-05 -2.4548E-05 0.0000E+00 0.0000E+00
S5 -7.8651E-02 2.7718E-03 4.2406E-04 7.3308E-04 -9.6432E-05 -1.8579E-05 -2.5655E-05 0.0000E+00 0.0000E+00
S6 -1.3774E-01 8.6165E-03 -1.0858E-03 1.2738E-03 -1.3445E-05 -4.7118E-05 -3.7662E-05 0.0000E+00 0.0000E+00
S7 7.2710E-02 -5.1499E-03 -1.9133E-03 -4.2177E-04 5.4523E-06 -1.4084E-04 -5.9795E-05 0.0000E+00 0.0000E+00
S8 6.8207E-02 3.7949E-02 -7.2410E-03 -8.3086E-03 -1.9950E-03 1.0337E-03 7.0225E-04 1.3041E-04 -4.1664E-05
S9 -1.1528E+00 1.4992E-01 -2.7507E-02 -3.7844E-03 -5.4637E-03 2.1253E-04 -1.7397E-05 -2.6341E-04 -6.2544E-05
S10 1.4992E-01 -2.7507E-02 -3.7844E-03 -5.4637E-03 2.1253E-04 -1.7397E-05 -2.6341E-04 -6.2544E-05 0.0000E+00
表8
图9A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汇聚焦点偏离。图9B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9C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9D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其表示成像面上不同像高对应的相对照度。根据图9A至图9D可知,实施例4 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5
以下参照图10至图11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以及滤光片E6。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滤光片E6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光学成像镜头具有成像面S13,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
在实施例5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1.66mm,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3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为4.05mm,成像面S13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1.95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66.7°。
表9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0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5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Figure BDA0003196224820000121
表9
面号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A18 A20
S1 1.9543E-01 -5.0806E-02 7.7541E-03 -1.7452E-03 5.2748E-04 -1.5992E-04 1.6853E-05 0.0000E+00 0.0000E+00
S2 1.9354E-01 -5.9241E-03 -5.7806E-04 -1.1486E-03 -1.3746E-04 1.5323E-05 9.3701E-06 0.0000E+00 0.0000E+00
S3 -5.6781E-03 -2.3093E-03 -4.0376E-04 -8.7611E-05 -3.4144E-05 -1.3158E-05 -5.6396E-06 0.0000E+00 0.0000E+00
S4 -1.8533E-02 -8.1413E-03 -1.8466E-03 -1.6137E-04 -2.8714E-04 -4.7733E-05 -3.9568E-05 0.0000E+00 0.0000E+00
S5 -7.5849E-02 2.5335E-03 -2.2316E-04 7.3937E-04 -2.2879E-04 -1.8517E-05 -4.1865E-05 0.0000E+00 0.0000E+00
S6 -1.4405E-01 1.0391E-02 -2.2076E-03 1.4711E-03 -2.4333E-04 -4.9959E-05 -5.9839E-05 0.0000E+00 0.0000E+00
S7 4.8191E-02 -4.4790E-03 -3.5159E-03 -5.8824E-04 -4.3683E-04 -2.8642E-04 -7.1032E-05 0.0000E+00 0.0000E+00
S8 8.2985E-02 3.8647E-02 -1.0396E-02 -7.7650E-03 -8.1523E-04 1.4340E-03 6.2521E-04 4.1675E-05 -6.1660E-05
S9 -1.1843E+00 1.4584E-01 -1.4049E-02 -9.1838E-03 -5.9572E-03 1.5330E-04 4.3237E-04 -2.3851E-04 -2.2366E-04
S10 -1.6500E+00 2.8482E-01 -5.3117E-02 1.1658E-02 -1.1716E-02 -1.8629E-03 -1.9320E-03 -4.4577E-04 -1.3737E-04
表10
图11A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汇聚焦点偏离。图11B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1C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11D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其表示成像面上不同像高对应的相对照度。根据图11A至图11D可知,实施例5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6
以下参照图12至图13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以及滤光片E6。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滤光片E6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光学成像镜头具有成像面S13,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
在实施例6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1.66mm,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3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为4.05mm,成像面S13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1.95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66.9°。
表11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2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6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Figure BDA0003196224820000131
表11
面号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A18 A20
S1 2.1453E-01 -4.6632E-02 6.4035E-03 -1.5766E-03 4.3130E-04 -8.3262E-05 -2.3247E-06 0.0000E+00 0.0000E+00
S2 1.8648E-01 -4.2435E-03 1.0517E-03 -5.6415E-04 -8.2245E-05 -2.0224E-05 6.4027E-06 0.0000E+00 0.0000E+00
S3 -7.2461E-03 -1.9268E-03 -2.7757E-04 -3.3785E-05 -1.0145E-05 -1.0718E-06 -1.2721E-06 0.0000E+00 0.0000E+00
S4 -1.7070E-02 -6.9860E-03 -1.2349E-03 -7.9026E-05 -1.3159E-04 -2.5927E-05 -1.4719E-05 0.0000E+00 0.0000E+00
S5 -7.2193E-02 3.8586E-03 5.0233E-04 5.6829E-04 -1.0881E-04 -1.0660E-05 -8.8286E-06 0.0000E+00 0.0000E+00
S6 -1.3920E-01 8.3722E-03 -8.8532E-04 1.3503E-03 -3.7417E-05 -4.3294E-05 -3.6914E-05 0.0000E+00 0.0000E+00
S7 7.1912E-02 -6.8086E-03 -3.0186E-03 -4.9234E-04 -1.3207E-04 -1.5653E-04 -6.8374E-05 0.0000E+00 0.0000E+00
S8 8.1905E-02 3.5599E-02 -1.1557E-02 -7.5616E-03 -8.5219E-04 1.1452E-03 3.0163E-04 -1.4269E-04 -1.2722E-04
S9 -1.1974E+00 1.5605E-01 -1.5391E-02 -9.4879E-03 -5.8266E-03 3.2626E-04 3.3232E-04 -4.0572E-04 -2.8002E-04
S10 -1.6826E+00 2.8987E-01 -5.2869E-02 1.5381E-02 -9.6961E-03 -1.4373E-04 -1.2165E-03 -1.8711E-04 -8.4023E-05
表12
图13A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汇聚焦点偏离。图13B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3C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13D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其表示成像面上不同像高对应的相对照度。根据图13A至图13D可知,实施例6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7
以下参照图14至图15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4所示,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以及滤光片E6。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滤光片E6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光学成像镜头具有成像面S13,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2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3上。
在实施例7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为1.66mm,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3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为4.05mm,成像面S13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2.00mm,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70.8°。
表13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14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7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Figure BDA0003196224820000141
表13
Figure BDA0003196224820000142
Figure BDA0003196224820000151
表14
图15A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汇聚焦点偏离。图15B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5C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15D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其表示成像面上不同像高对应的相对照度。根据图15A至图15D可知,实施例7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综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7分别满足表15中所示的关系。
条件式\实施例 1 2 3 4 5 6 7
SAG32/SAG11 1.83 0.91 1.29 1.67 2.13 1.97 1.55
(R3-R4)/(R3+R4) 2.26 2.15 1.94 2.07 2.19 2.25 2.25
f/EPD 2.39 2.39 2.39 2.39 2.50 2.34 2.39
f3/R6 -2.22 -2.39 -1.54 -2.24 -2.24 -2.50 -2.12
f4/R8 -1.66 -1.59 -1.73 -1.87 -1.61 -1.80 -1.66
(R9-R8)/(R9+R8) 8.64 10.30 6.90 6.39 15.14 19.41 9.84
f5/R10 -4.43 -4.60 -4.32 -4.25 -5.19 -5.05 -4.67
CT4/T45 1.41 1.35 1.32 1.62 1.20 1.23 1.29
f1/f2 -1.56 -1.48 -1.79 -1.66 -1.45 -1.70 -1.49
CT4/ET4 2.43 2.49 2.42 2.49 2.31 2.19 2.39
1/SAG42 -3.82 -3.88 -3.47 -3.23 -4.47 -4.47 -4.10
V2-V3 33.20 33.20 33.20 33.20 33.20 33.20 33.20
SAG41/SAG21 2.74 3.81 2.13 2.21 3.01 2.21 2.85
D(mm) 0.65 0.67 0.65 0.71 0.65 0.90 0.95
表15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其电子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成像装置可以是诸如数码相机的独立成像装置,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胶囊内窥镜等电子设备上的成像模块。该成像装置装配有以上描述的光学成像镜头。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29)

1.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
光阑;
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像侧面为凸面;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
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以及
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
其中,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SAG41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SAG21满足:2.0<SAG41/SAG21<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满足:1.5<(R3-R4)/(R3+R4)<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满足:2.0<f/EPD≤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满足:-2.5≤f3/R6≤-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满足:6.0<(R9-R8)/(R9+R8)<19.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满足:-5.5<f5/R10<-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与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45满足:1.0<CT4/T45<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满足:-2.0<f1/f2<-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与所述第四透镜的边缘厚度ET4满足:2.0<CT4/ET4<2.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SAG42满足:-4.5<1/SAG42<-3.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满足:Semi-FOV>50.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相对亮度RI满足:RI>4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V2与所述第三透镜的阿贝数V3满足:V2-V3>30。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SAG32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SAG11满足:0.5<SAG32/SAG11<2.5。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物侧设置有包括孔洞区域的镜面孔洞,其中,所述孔洞区域的半径D满足:0.5mm<D<1.0mm。
16.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
光阑;
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像侧面为凸面;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
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以及
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
其中,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SAG42满足:-4.5<1/SAG42<-3.0。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满足:1.5<(R3-R4)/(R3+R4)<2.5。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满足:2.0<f/EPD≤2.5。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满足:-2.5≤f3/R6≤-1.5。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满足:6.0<(R9-R8)/(R9+R8)<19.5。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满足:-5.5<f5/R10<-4.0。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与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45满足:1.0<CT4/T45<2.0。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满足:-2.0<f1/f2<-1.0。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与所述第四透镜的边缘厚度ET4满足:2.0<CT4/ET4<2.5。
25.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满足:Semi-FOV>50.0°。
2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相对亮度RI满足:RI>40%。
2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V2与所述第三透镜的阿贝数V3满足:V2-V3>30。
2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SAG32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SAG11满足:0.5<SAG32/SAG11<2.5。
29.根据权利要求16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物侧设置有包括孔洞区域的镜面孔洞,其中,所述孔洞区域的半径D满足:0.5mm<D<1.0mm。
CN202121806098.1U 2021-08-04 2021-08-04 光学成像镜头 Active CN2152642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06098.1U CN215264211U (zh) 2021-08-04 2021-08-04 光学成像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06098.1U CN215264211U (zh) 2021-08-04 2021-08-04 光学成像镜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64211U true CN215264211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96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06098.1U Active CN215264211U (zh) 2021-08-04 2021-08-04 光学成像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642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6054A (zh) * 2022-03-04 2022-04-12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6054A (zh) * 2022-03-04 2022-04-12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CN114326054B (zh) * 2022-03-04 2022-08-12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8915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7167900B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11443460B (zh) 摄像镜头
CN114236754A (zh) 光学成像系统
US11719912B2 (en) Optical imaging system
US11385439B2 (en) Optical imaging lens set
CN107167902B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13608336A (zh)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CN113156616A (zh) 一种光学摄像镜头
CN112799218A (zh)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CN210015278U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215264211U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13093370B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12782835B (zh) 光学成像镜头和指纹识别装置
CN113589489A (zh)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CN212009124U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211086743U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217655348U (zh)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CN111399182A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214895988U (zh) 摄像镜头
CN111830669A (zh) 电子成像装置
CN215181166U (zh)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CN214225560U (zh) 光学成像镜头和指纹识别装置
CN211826691U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209803445U (zh) 光学透镜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