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63213U - 暗室组件与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暗室组件与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63213U
CN215263213U CN202121478132.7U CN202121478132U CN215263213U CN 215263213 U CN215263213 U CN 215263213U CN 202121478132 U CN202121478132 U CN 202121478132U CN 215263213 U CN215263213 U CN 215263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darkroom
sample card
sampl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781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盼
王琴
黄国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uruik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uruik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uruik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uruik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781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63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63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632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暗室组件与检测设备,暗室组件用于容纳由取样装置移送的样本卡并检测其中的样本,取样装置具有第一厚度,包括暗室主体与检测装置,暗室主体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在暗室主体上形成供样本卡进出的第一开口,第一腔体至少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腔壁,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被设置为:当样本卡位于暗室主体内的检测位置时,样本卡的一部分位于第一腔体内,另一部分位于第二腔体内,且至少一个第一腔壁与样本卡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第一厚度,以形成供取样装置进入的间隙;检测装置与暗室主体连接,用于对暗室主体内的样本进行检测。上述暗室组件有助于实现稳定进样,且能够简化结构。

Description

暗室组件与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暗室组件与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尿素呼气试验是临床检测幽门螺杆菌的首选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幽门螺旋杆菌会分泌一种人体内原本不存在的尿素酶,当受检者口服含有14C核素标记的尿素药品后,幽门螺杆菌分泌的尿素酶会将此尿素分解,产生带14C标记的二氧化碳并经血液循环后从肺部呼出。二氧化碳与集气卡中的吸收药剂反应形成含14C核素的化合物,从而将14C核素收集在集气卡上,然后将集气卡移送至检测设备处捕捉14C核素衰变产生的β射线,并将β射线转换形成输出电流脉冲,通过记录脉冲的数量便能判断人体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集气卡的检测通常是在暗室内完成,相关技术中,集气卡通过人工移入或者移出暗室,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暗室组件,能够配合取样装置实现自动进样与出样,有助于简化暗室组件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应用上述暗室组件的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的方案是:
暗室组件,用于容纳由取样装置移送的样本卡并检测其中的样本,所述取样装置具有第一厚度,包括:
暗室主体,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在所述暗室主体上形成供所述样本卡进出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腔体至少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腔壁,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被设置为:当所述样本卡位于所述暗室主体内的检测位置时,所述样本卡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腔壁与所述样本卡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厚度,以形成供所述取样装置进入的间隙;
检测装置,与所述暗室主体连接,用于对所述暗室主体内的样本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当所述样本卡位于所述暗室主体内的检测位置时,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腔壁与所述样本卡之间的距离均大于所述第一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暗室主体在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相接处设置有第一导向面,使得沿所述样本卡的插入方向,相对的腔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以将所述样本卡导入所述第二腔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腔体包括与所述样本卡的各侧外壁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二腔壁,所述第二腔壁能够与所述样本卡的对应所述外壁抵持,以对所述样本卡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暗室主体还具有第二开口,所述检测装置连接于所述暗室主体的外侧,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对所述暗室主体内的样本进行检测;
所述暗室组件还包括遮光门与动力件,所述遮光门连接于所述暗室主体的内部,并能够在所述动力件的驱动下沿所述第二腔体至所述第一腔体的方向移动以打开所述第二开口,或者沿所述第一腔体至所述第二腔体的方向移动以关闭所述第二开口,所述遮光门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端面设置有第二导向面,以使所述遮光门处于关闭位置时能够将所述样本卡导入所述第二腔体。
进一步地,当所述遮光门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遮光门、与所述遮光门相邻设置以及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二腔壁均能够与所述样本卡的相应外壁抵持,以对所述样本卡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暗室主体还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开口的边沿设置的第三导向面,沿所述样本卡的插入方向,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三导向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以将所述样本卡导入所述第一腔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暗室组件的顶部,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沿竖直方向排列,所述样本卡能够沿竖直方向滑动,并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底壁抵持以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检测设备,包括:
所述的暗室组件;
所述取样装置,能够伸入至所述间隙内,以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吸附或者释放所述样本卡。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检测设备,包括:
所述的暗室组件;
一对所述取样装置,能够分别插接在两侧的所述间隙内,且能够在所述第一腔体内相对运动以夹取或者释放所述样本卡。
有益效果:
当样本卡位于检测位置后,样本卡与第一腔体的第一腔壁之间形成间隙,外部的取样装置能够进入间隙内,当需要将待检测的样本卡放入暗室主体内时,取样装置能够进入第一腔体后再释放样本卡,减少样本卡自由移动的距离,有助于样本卡的稳定进样;另一方面,当需要取出已检测的样本卡时,取样装置可以先进入第一腔体内固定样本卡,再带动样本卡向外移动,无需通过额外的驱动结构弹出样本卡,能够简化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暗室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暗室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暗室组件的剖视图,图中隐藏样本卡;
图4是图1暗室组件的剖视图,图中显示样本卡;
图5是图1暗室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中隐藏暗室主体的部分结构,遮光门处于分解状态;
图6是图1暗室组件的第一遮光件处于打开位置的立体示意图,图中隐藏暗室主体的部分结构;
图7是图1暗室组件的第一遮光件处于关闭位置的立体示意图,图中隐藏暗室主体的部分结构;
图8是图1暗室组件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9是图1暗室组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暗室组件用于为样本的检测提供黑暗环境,暗室组件通常与取样装置配合以实现样本的自动装载与下载。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暗室组件包括暗室主体100与检测装置200,暗室主体100用于配合暗室门形成上述的黑暗环境,检测装置200用于对暗室主体100内的样本进行检测。
暗室主体100用于放置待检测的样本,其如图中所示包括大致为矩形的箱体结构,参照图3、图4,暗室主体100内具有第一腔体110与第二腔体120,第一腔体110与第二腔体120相互连通,共同容纳样本。第一腔体110在暗室主体100上形成第一开口130,第一开口130用于供样本进出第一腔体110。通常而言,样本存放或者附着于样本容器等载体中,例如图2所示的样本卡500中,故第一开口130为相应形状的矩形开口,其长度方向(图2中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大于样本卡500宽度方向(图2中的左右方向)的尺寸,第一开口130的宽度方向(图2中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大于样本卡500厚度方向(图2中的前后方向)的尺寸,使得样本卡500能够不受阻碍的通过第一开口130。能够理解的是,样本容器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标准的或者近似的立方体结构。此外,第一开口130可以设置于暗室主体100的顶部,第一腔体110与第二腔体12沿竖直方向设置,使得样本卡500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在暗室主体100内滑动,保证样本卡500可能够到达预设的检测位置。
参照图3,第一腔体110具有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腔壁111,以图中所示为例,第一腔壁111为平面,二者相互平行。两个第一腔壁111之间还具有其他的腔壁,从而共同围绕形成第一腔体110,其他腔壁的数量与形状不做限定,但出于加工方面的考虑,第一腔体110为矩形腔体,即除了两个第一腔壁111之外,还具有另外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三腔壁112。
沿样本卡500进出第一腔体110的方向(图2中的上下方向),第二腔体120的高度小于样本卡500的高度,当样本卡500位于暗室主体100内的检测位置时,样本卡500的一部分位于第二腔体120内,样本卡500的另一部分卡位于第一腔体110内;同时,第一腔体110与第二腔体120的高度和不小于样本卡500的高度,使得样本卡500能够完全容纳在暗室主体100内。当样本卡500位于检测位置时,至少一个第一腔壁111与样本卡500的对应外壁之间具有间隙140,记取样装置在该方向上的厚度为以第一厚度,第一腔壁111与对应外壁之间的距离应当不小于第一厚度,使得取样装置能够进入间隙140内并执行相应的取放操作。当第一腔体110为上述的矩形腔体时,第一腔壁111的面积大于第三腔壁112的面积,由于第一腔壁111的面积较大,因此能够与样本卡500形成足够大的间隙140,便于取样装置进出。当然,为了样本卡500能够不受阻碍的进出,两个第三腔壁112之间的距离应当大于该方向上样本卡500的宽度,由于第三腔壁112的面积较小,与样本卡500形成的间隙较小,取样装置通常不会从该侧进入第一腔体110,因此与样本卡500对应侧外壁之间的距离可以不受取样装置厚度的约束。
以图中所示为例,两个第一腔壁111与对应外壁之间均形成间隙140,记样本卡500在该方向上的厚度为第二厚度,则两个第一腔壁111之间的距离值应当大于第二厚度与两倍第一厚度之和。具体的,记前侧的第一腔壁111与对应外壁之间的距离为d1,后侧的第一腔壁111与对应外壁之间的距离为d2,距离d1与距离d2均大于取样装置的第一厚度,也即,在前后方向上,样本卡500的两侧均能够供取样装置伸入,因此,既能够适用于两个夹持型的取样装置,也能适用于单个吸附型的取样装置。能够理解的是,距离d1与距离d2既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能够理解的是,也可以只在样本卡500的单侧形成间隙140。
检测装置200可以是公知结构,例如光电倍增管,检测装置200可与暗室主体100连接,并对暗室主体100内的样本进行检测。此外,暗室组件应用于检测设备时,检测装置200与检测设备的控制装置电连接,所检测的信号能够发送至控制装置。
上述实施例中,暗室主体100的内部具有容积较大的第一腔体110,当样本卡500位于检测位置后,样本卡500与第一腔体110的第一腔壁111之间形成间隙140,外部的取样装置能够进入间隙140内,当需要将待检测的样本卡500放入暗室主体100内时,取样装置能够进入第一腔体110后再释放样本卡500,减少样本卡500自由移动的距离,有助于样本卡500的稳定进样;另一方面,当需要取出已检测的样本卡500时,取样装置可以先进入第一腔体110内固定样本卡500,再带动样本卡500向外移动,如果取样装置不能进入第一腔体110,则样本卡500需要先从暗室主体100内送出,取样装置才能固定样本卡500,其需要增加相应的驱动结构,占据暗室主体的内部空间,还会增加结构成本。
参照图3至图5,作为第一实施例的改进,暗室主体100还具有与第一腔体110连通的检测通道170,检测通道170在暗室主体100的内壁面形成第二开口150,其中,检测通道170对应于检测装置200的检测端210设置,其形状与检测端210的形状相似,例如图中所示,当检测端210为圆柱体时,检测通道170为相应的圆形通道。检测通道170可以稍大于检测端210,以便检测端210能够穿设于检测通道170内,当检测端210伸入在检测通道170内时,检测端210的远端端面可以与暗室主体100具有第二开口150的内壁面平齐,也可以低于内壁面,但通常不会伸出内壁面,以便遮光门300实现更好的遮蔽效果。
通常而言,第一开口130与检测通道170设置在暗室主体100的不同侧,例如,第一开口130设置于暗室主体100的顶部,检测通道170设置于暗室主体100的侧部,便于样本卡500上的样本承载区域对准检测装置200的检测端210。检测装置200可以是公知结构,例如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包括主体结构与连接于主体结构一端的检测端210,检测端210通常具有对强光敏感的检测元件,例如光阴极等,因此应当尽量使检测端210处于弱光或者黑暗的环境中。检测端210穿设于检测通道170内,主体结构位于暗室主体100的外侧。为了实现检测装置200与暗室主体100的连接,检测装置200还可以包括安装壳体220,安装壳体220为适应主体结构形状的圆筒状结构,其朝向暗室主体100的一端具有安装凸缘,安装凸缘上设置有螺纹孔。安装时,主体结构位于安装壳体220内,检测端210从安装壳体220中伸出,安装凸缘与暗室主体的外侧面贴合并通过螺纹紧固件锁紧。安装凸缘与暗室主体100之间可以通过台阶面或者增设遮光垫等方式遮光,避免光线泄漏进第一腔体110。
第二开口150可以与第二腔体120连通,一方面,常见样本卡500承载样本的样本区域位于下部分,当样本卡500进入暗室主体100内并到达设定位置时,样本区域位于第二腔体120,便于检测装置200通过第二开口150进行检测;另一方面,第二开口150相对远离第一开口130,能够减少达到第二开口150的光线。
暗室组件还包括遮光门300与动力件400,遮光门300与动力件400配合工作,遮光门300位于第一腔体110内并与暗室主体100连接,动力件400驱动遮光门300沿第二腔体120至第一腔体110的方向(例如图中从下至上的方向)移动以打开第二开口150,或者沿第一腔体110至第二腔体120的方向(例如图中从上至下的方向)移动以关闭第二开口150,从而关闭或者打开检测通道170。参照图6、图7,当遮光门300关闭第二开口150时,可以避免暗室门600打开后外部的强光损伤检测端210中的敏感器件;当遮光门300打开第二开口150时,检测端210与样本之间不存在遮挡物,检测装置200可以对样本进行检测。本申请所称的“遮光门300关闭或者打开第二开口150”应该以较为宽泛的含义进行理解,既可以是遮光门300完全遮蔽第二开口150,也即遮光门300与具有第二开口150的内壁面完全贴合,也可以是遮光门300与上述内壁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其原因在于检测端210位于暗室主体100的第一腔体110内,暗室主体100的箱壁本身就能够起到一定的遮光作用,即使暗室门600处于打开状态,光线也仅能从第一开口130进入,进入量相对较少,当遮光门300处于图7所示的关闭位置时,又能够遮挡大部分的光线,因此即使遮光门300与内壁面未贴合而在二者之间存在一定间隙,也不会对检测端210中的敏感器件造成实质性的不利影响。
能够理解的是,遮光门300与暗室门600可以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也即,当暗室门600需要开启之前,控制器控制遮光门300从开启位置移动至关闭位置;当暗室门600完全关闭之后且需要进行检测之前,控制器控制遮光门300从关闭位置移动至开启位置,从而实现自动化操作,避免人工操作而带来的失误。
遮光门300朝向第一开口130的一端,例如图5、图7中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导向面310,当遮光门300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二导向面310能够将样本卡500导入第二腔体120内,减少对样本卡510插入时位置精度的要求。具体的,图中第二导向面310为斜面,其下端与遮光门300的侧面连接,上端与遮光门300的顶面连接。
参照图8、图9,第一腔体110与第二腔体120均可以为矩形腔体,以图中所示为例,第一腔体110的横截面积明显大于与第二腔体120的横截面积(横截面为垂直于图中上下方向的平面),也即,第一腔体110与第二腔体120存在明显的分界,能够理解的是,第一腔体110的横截面积也可以略大于或者完全等于第二腔体120的横截面积,使得第一腔体110与第二腔体120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分界,或者不存在分界,对于后一种情况,第一腔体110与第二腔体120可以视为同一腔体的不同部分。
当第一腔体110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腔体120的横截面积时,第一腔体110与第二腔体120之间还设有第一导向面160,第一导向面160与第二导向面310环绕于样本卡500设置,从而能够从多个方向对样本卡500的插入进行导向。具体的,第一导向面160的一端与第一腔体110的腔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腔体120的腔壁连接,即第一导向面160位于第一腔体110与第二腔体120之间。为适应于图中的矩形腔体,暗室主体100具有三个第一导向面160,分别位于左侧、右侧与前侧,配合位于后侧的遮光门300上的第二导向面310,可以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对样本卡500进行导向。
能够理解的是,第二导向面310之间的倾斜角度,以及第二导向面310与第一导向面160之间的倾斜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此外,第一导向面160、第二导向面310既可以是图中的平面,也可以是外凸或者内凹的弧面。
当第一腔体110与第二腔体120的横截面积不同,且二者之间具有上述第一导向面160时,第二腔体120的大小可以根据样本卡500的横截面调整,使得第二腔体120的第二腔壁121能够配合遮光门300对样本卡500进行限位,将样本卡500限定在所需的检测姿态。具体的,参照图9,当遮光门300如图中所示位于关闭位置时,遮光门300的侧面320用于样本卡500的限位,且侧面320、与遮光门300相邻设置的第二腔壁121(左右两侧),以及与遮光门300相对设置的第二腔壁121(前侧)共同限定出容纳样本卡500的空间,其中,左右两侧第二腔壁121之间的距离等于或者略大于样本卡500在该方向上的尺寸,侧面320与前侧第二腔壁121之间的距离等于或者略大于样本卡500在该方向上的尺寸,如此,样本卡500既能够自由的进出第二腔体,当样本卡500进入第二腔体120后,侧面320与第二腔壁121又能够与样本卡500的相应外壁抵持,从而使样本卡500保持在例如竖直的检测姿态。基于上述结构,当需要将待检测的样本卡500放入暗室主体100内时,样本卡500被取样装置驱动而进入第一腔体110,如果样本卡500存在偏移,则可以通过第一导向面160、第二导向面310进行导向,直至样本卡500进入第二腔体120。当取样装置移动至设定位置后,此时样本卡500的一部分已经位于第二腔体120中,经释放后可以在被侧面320与第二腔壁121约束的情况下继续滑落,滑落至底部后刚好处于所需的检测位置,且此时的姿态为所需的检测姿态,整个过程中只需要取样装置进行移动与释放动作,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替代方案,暗室组件也可以不设置遮光门300与动力件400,此时暗室主体100在第一腔体110与第二腔体120的相接处设置有第一导向面160,具体的,在前后左右侧都设置有第一导向面160,沿样本卡500的插入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向面160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以将样本卡500导入第二腔体120内。相应的,当样本卡500进入第二腔体120后,第二腔体120四侧的第二腔壁121均可以与样本卡500抵持,从而对样本卡500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中无需设置遮光门300与动力件400,对于样本卡500的导向与限位均依靠暗室主体100的内壁结构实现,整体结构可以得到进一步简化。
能够理解的是,用于样本卡500导向的部分导向面也可以设置在样本卡500上,参照图2,样本卡500宽度方向(例如图中的左右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四导向面510,第四导向面510具体设置于样本卡500的底面与侧面的连接处,可以是图示的圆弧面。能够理解的是,由于样本卡500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较大,因此便于加工大面积的导向面,增强导向能力。适应于上述样本卡500的暗室主体设置有两个第一导向面160,沿第一开口130的周向,两个第一导向面160相对设置,即位于前后两侧腔壁上。沿插入方向,两个第一导向面160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如此,当样本卡500沿左右方向发生偏移时,能够通过第三导向面410与暗室主体100的接触进行导向,当样本卡500沿前后方向发生偏移时,能够通过第一导向面160与样本卡500厚度方向(前后方向)两侧的接触实现导向,也即,本方式中可以利用样本卡500自身的导向面实现部分方向上的导向,有助于简化暗室主体100的结构。
此外,作为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改进方案,暗室主体100还包括多个第三导向面,多个第三导向面沿第一开口130的边沿设置,以矩形的第一腔体110为例,暗室主体100包括四个第三导向面,依次设置在第一腔体110的左侧、右侧、前侧与后侧,第三导向面的上端连接暗室主体100的上端面,下端连接第一腔体110的腔壁。沿样本卡500的插入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导向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以将样本卡500导入第一腔体110。
能够理解的是,第三导向面可以和上述的第一导向面160、第二导向面310配合。例如,当暗室组件设置有遮光门300时,样本卡500进入第一腔体110时被第一导向面160导向,进入第二腔体120时被第一导向面160及第二导向面310导向。当暗室组件未设置遮光门300时,样本卡500进入第一腔体110时被第一导向面160导向,进入第二腔体120时被第一导向面160导向。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检测设备,其包括取样装置与上述各实施例的暗室组件,取样装置可以是具有吸附功能的取样装置,例如具有负压吸盘的取样装置,具体的,取样装置可以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基板,基板的侧面固定有至少一个(数量可以根据样本卡的重量与可吸附的表面调整)负压吸盘,负压吸盘用于从样本卡500的侧向吸附取样装置,取样装置的总厚度小于间隙140的宽度,便于取样装置进入间隙140。由于本实施例的取样装置采用吸附式取样装置,因此可以适用于单侧具有间隙140的暗室组件。
能够理解的是,取样装置还可以是具有电磁铁的取样装置,相应的,样本卡500应该有铁磁性材料制成,或者至少具有铁磁性的吸附件,电磁铁通电时吸附样本卡500,断电时释放样本卡500。具体的,取样装置可以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基板,基板的侧面固定有电磁铁,电磁铁用于从样本卡500的侧向吸附取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另一种检测设备,其包括一对取样装置与暗室组件,本实施例的取样装置可以是具有夹持功能的取样装置,适用于两侧均具有间隙140的暗室组件,具体的,取样装置可以是夹爪,两个取样装置通过动力件(例如手指气缸)驱动,能够在第一腔体110内相对运动以夹取或者释放样本卡500,本实施例中间隙140的宽度应当大于第一厚度,以及取样装置在第一厚度方向上的运动距离。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1)

1.暗室组件,用于容纳由取样装置移送的样本卡并检测其中的样本,所述取样装置具有第一厚度,其特征在于,包括:
暗室主体,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在所述暗室主体上形成供所述样本卡进出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腔体至少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腔壁,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被设置为:当所述样本卡位于所述暗室主体内的检测位置时,所述样本卡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腔壁与所述样本卡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第一厚度,以形成供所述取样装置进入的间隙;
检测装置,与所述暗室主体连接,用于对所述暗室主体内的样本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室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样本卡位于所述暗室主体内的检测位置时,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腔壁与所述样本卡之间的距离均大于所述第一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室主体在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相接处设置有第一导向面,使得沿所述样本卡的插入方向,相对的腔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以将所述样本卡导入所述第二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暗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包括与所述样本卡的各侧外壁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二腔壁,所述第二腔壁能够与所述样本卡的对应所述外壁抵持,以对所述样本卡进行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室主体还具有第二开口,所述检测装置连接于所述暗室主体的外侧,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对所述暗室主体内的样本进行检测;
所述暗室组件还包括遮光门与动力件,所述遮光门连接于所述暗室主体的内部,并能够在所述动力件的驱动下沿所述第二腔体至所述第一腔体的方向移动以打开所述第二开口,或者沿所述第一腔体至所述第二腔体的方向移动以关闭所述第二开口,所述遮光门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端面设置有第二导向面,以使所述遮光门处于关闭位置时能够将所述样本卡导入所述第二腔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暗室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遮光门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遮光门、与所述遮光门相邻设置以及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二腔壁均能够与所述样本卡的相应外壁抵持,以对所述样本卡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暗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室主体还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开口的边沿设置的第三导向面,沿所述样本卡的插入方向,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三导向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以将所述样本卡导入所述第一腔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暗室组件的顶部,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沿竖直方向排列,所述样本卡能够沿竖直方向滑动,并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底壁抵持以进行限位。
10.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暗室组件;
所述取样装置,能够伸入至所述间隙内,以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吸附或者释放所述样本卡。
11.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2所述的暗室组件;
一对所述取样装置,能够分别插接在两侧的所述间隙内,且能够在所述第一腔体内相对运动以夹取或者释放所述样本卡。
CN202121478132.7U 2021-06-30 2021-06-30 暗室组件与检测设备 Active CN215263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78132.7U CN215263213U (zh) 2021-06-30 2021-06-30 暗室组件与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78132.7U CN215263213U (zh) 2021-06-30 2021-06-30 暗室组件与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63213U true CN215263213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85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78132.7U Active CN215263213U (zh) 2021-06-30 2021-06-30 暗室组件与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632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61891B2 (ja) マイクロプレート遮光手段及び発光測定装置
CN215263213U (zh) 暗室组件与检测设备
KR102101134B1 (ko) 모바일 디바이스의 생리적 측정의 정확성 및 유용성을 향상시키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215263212U (zh) 暗室组件与检测设备
TWI687208B (zh) 用於改善生理檢測之可用性及精確度的設備
JP2006038857A (ja) 試験エレメント上の試料の分析用の分析システム
CN209570535U (zh) 一种检测模块与检测设备
CN215339583U (zh) 检测设备
CN109557121A (zh) 一种检测模块与检测设备
EP3742175A1 (en) Microfluidic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analyzer
CN215812499U (zh) 暗室组件与检测设备
CN212845100U (zh) 检测设备
CN113358672A (zh) 检测设备与检测方法
CN113418941A (zh) 暗室组件与检测设备
CN212845121U (zh) 暗室组件与检测设备
CN109540956B (zh) 一种暗室组件与检测设备
CN114200155A (zh) 辅助进样装置、检测设备与进样方法
CN209656600U (zh) 一种闪烁检测装置
CN216847423U (zh) 用于光电倍增管的遮光保护装置及检测设备
US4542523A (en) Radiographic intensifying screen manipulator
CN215205952U (zh) 玻片盒、玻片盒组件和玻片加载系统
CN219512101U (zh) 一种便携式荧光检测仪及应用其的荧光检测系统
CN215264056U (zh) 暗室组件与检测设备
CN219016055U (zh) 一种分析仪用遮光快门一体装置
CN218113458U (zh) 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生物样本运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