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62242U - 一种颗粒捕捉器气密检测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颗粒捕捉器气密检测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62242U
CN215262242U CN202121388625.1U CN202121388625U CN215262242U CN 215262242 U CN215262242 U CN 215262242U CN 202121388625 U CN202121388625 U CN 202121388625U CN 215262242 U CN215262242 U CN 2152622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pressing
supporting
mounting panel
out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8862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月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And Foreign Non Standard Tianji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And Foreign Non Standard Tianji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And Foreign Non Standard Tianji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ese And Foreign Non Standard Tianji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8862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622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622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622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实用新型涉及气密检测夹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颗粒捕捉器气密检测夹具。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颗粒捕捉器气密检测夹具,包括:外框架、第一气缸密闭组件、第二气缸密闭组件、第三气缸密闭组件、第一定位托板、第二定位托板、压紧组件、报警装置、照明装置、显示箱和支撑箱体,所述外框架内部设置有支撑箱体,第一气缸密闭组件设置在支撑箱体台面上左侧,第一定位托板设置在第一气缸密闭组件输出端下侧,第二气缸密闭组件设置在第一气缸密闭组件一侧,第三气缸密闭组件设置在支撑箱体台面上右侧,第二定位托板设置在第三气缸密闭组件输出端一侧,压紧组件设置在支撑箱体中部,报警装置设置在外框架内部上层,本实用新型夹持和封闭速度快,检测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颗粒捕捉器气密检测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密检测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颗粒捕捉器气密检测夹具。
背景技术
夹具是指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又称卡具。从广义上说,在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工序,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装工件的装置,都可称为夹具。
夹具通常由定位元件(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正确位置)、夹紧装置、对刀引导元件(确定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或导引刀具方向)、分度装置(使工件在一次安装中能完成数个工位的加工,有回转分度装置和直线移动分度装置两类)、连接元件以及夹具体(夹具底座)等组成。
夹具上检查定位面有没有贴紧的,工件和夹具定位面贴紧后,压差在一定范围。如果未贴合,压差超出了范围即输出报警信号。设备停止运行。如图三个点就是气检孔。大批量检验零件的气密性,都是用气压表检验,方法是将要检验的部位密封然后开阀门,当压力表的指针达到规定压力时,关闭阀门,如压力表指针不动,即密封合格,主要是看在密封后保压阶段是否有泄漏,用浸水冒泡法,或直接用流量计。
颗粒捕捉器是一种安装在柴油发动机排放系统中的陶瓷过滤器,其使用非常广泛,它的外壳主体是关键部件之一,需要严格的气密检测,现有的检测方法是先将产品固定,然后对各个孔安装堵头,再接入进气管,放入检测液槽内进行检测,拆装比较麻烦,效率低,在上料的时候,由于机械运输或人工检测都不能保证产品完好的装夹加工状态,加工过程中对产品是否有装夹到位无识别,由于现有的设备无法进行识别,导致加工错,废品率高,不同夹具之间气缸无法与电磁阀管路的快速连接,制件压紧后,压紧组件无法实现自锁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加工过程中对产品是否有装夹到位无识别,由于现有的设备无法进行识别,导致加工错,废品率高,不同夹具之间气缸无法与电磁阀管路的快速连接,制件压紧后,压紧组件无法实现自锁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颗粒捕捉器气密检测夹具,来解决该问题。
一种颗粒捕捉器气密检测夹具,包括:外框架、第一气缸密闭组件、第二气缸密闭组件、第三气缸密闭组件、第一定位托板、第二定位托板、压紧组件、报警装置、照明装置、显示箱和支撑箱体,所述外框架内部设置有支撑箱体,第一气缸密闭组件设置在支撑箱体台面上左侧,第一定位托板设置在第一气缸密闭组件输出端下侧,第二气缸密闭组件设置在第一气缸密闭组件一侧,第三气缸密闭组件设置在支撑箱体台面上右侧,第二定位托板设置在第三气缸密闭组件输出端一侧,压紧组件设置在支撑箱体中部,报警装置设置在外框架内部上层,照明装置设置在外框架顶部,显示箱设置在外框架顶部一角。
优选地,所述外框架包括:电源开关、状态警示器和低重心万向脚轮,所述外框架一侧设置有电源开关,状态警示器外框架顶部,低重心万向脚轮有四组,低重心万向脚轮分别设置在外框架四角。
优选地,所述支撑箱体上靠近里侧设置有多管路接头,所述多管路接头包括:多管路接头安装角座和管路接头,管路接头设置有多组,阵列安装在多管路接头安装角座正反面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箱体外侧一端设置有按钮盒,按钮盒上设置有三个按钮,按钮盒上两边按钮是双手启动按钮,中间为急停按钮。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缸密闭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安装板、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密封胶垫和第一气缸密封圈支撑座,第一气缸安装板为L型,第一气缸安装板一端底面与支撑箱体一侧呈斜角固定安装在支撑箱体上,第一气缸输出端穿过第一气缸安装板一端并固定安装再第一气缸安装板上,第一气缸密封圈支撑座输入端与第一气缸输出端连接,第一气缸密封胶垫安装在第一气缸密封圈支撑座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气缸密闭组件包括:第二气缸安装板、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密封胶垫和第二气缸密封圈支撑座,第二气缸安装板为L型,夹角为斜角,第二气缸安装板一端底面与支撑箱体一侧呈锐角固定安装在支撑箱体上,第二气缸输出端穿过第二气缸安装板一端并固定安装再第二气缸安装板上,第二气缸密封圈支撑座输入端与第二气缸输出端连接,第二气缸密封胶垫安装在第二气缸密封圈支撑座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气缸密闭组件包括:第三气缸安装板、第三气缸、第三气缸密封胶垫和第三气缸密封圈支撑座,第三气缸安装板为L型,第三气缸安装板一端底面与支撑箱体另一侧呈直角固定安装在支撑箱体上,第三气缸输出端穿过第三气缸安装板一端并固定安装再第三气缸安装板上,第三气缸密封圈支撑座输入端与第三气缸输出端连接,第三气缸密封胶垫安装在第三气缸密封圈支撑座上。
优选地,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支撑托板、压紧块、压紧机构和压机机构支撑板,所述压紧支撑托板底部固定安装在支撑箱体上,压紧支撑托板顶部与被测装置贴合位置仿形,压紧块底部与被测装置贴合位置仿形,压紧块顶部与压紧机构输出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液压缸、把手、第一活动连杆、第二活动连杆、压紧底座、压紧连接板、压紧块连接板,所述压紧液压缸输出端与压紧连接板一端活动连接,压紧连接板另一端与第一活动连杆一端活动连接,第一活动连杆另一端与第二活动连杆一端活动连接,第二活动连杆另一端与压紧底座固定连接,压紧连接板呈v型,压紧连接板中部与第二活动连杆靠近另一端端部活动连接,压紧块连接板一端与第二活动连杆一端活动连接,压紧块连接板另一端与压紧块固定连接,把手一端固定安装在压紧块连接板中部。
优选地,第一定位托板靠近上端部设置有第一聚氨酯块,第一聚氨酯块与第一气缸密闭组件输出端相对应,第二定位托板靠近上端部设置有第二聚氨酯块,第二聚氨酯块与第三气缸密闭组件输出端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实用新型涉及气密检测夹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颗粒捕捉器气密检测夹具。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颗粒捕捉器气密检测夹具,包括:外框架、第一气缸密闭组件、第二气缸密闭组件、第三气缸密闭组件、第一定位托板、第二定位托板、压紧组件、报警装置、照明装置、显示箱和支撑箱体,所述外框架内部设置有支撑箱体,第一气缸密闭组件设置在支撑箱体台面上左侧,第一定位托板设置在第一气缸密闭组件输出端下侧,第二气缸密闭组件设置在第一气缸密闭组件一侧,第三气缸密闭组件设置在支撑箱体台面上右侧,第二定位托板设置在第三气缸密闭组件输出端一侧,压紧组件设置在支撑箱体中部,报警装置设置在外框架内部上层,本实用新型夹持和封闭速度快,检测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角度一的结构轴侧图;
图2是本实用支撑箱体上部零件的结构轴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管路接头的结构轴侧图;
图4是本实用工作部分的结构轴侧图;
图5是本实用压紧机构的结构轴侧图;
1、外框架;2、第一气缸密闭组件;3、第二气缸密闭组件;4、第三气缸密闭组件;5、第一定位托板;6、第二定位托板;7、压紧组件;8、报警装置;9、照明装置;10、显示箱;11、支撑箱体;12、电源开关;13、状态警示器;14、低重心万向脚轮;15、多管路接头;16、多管路接头安装角座;17、管路接头;18、按钮盒;21、第一气缸安装板;22、第一气缸;23、第一气缸密封胶垫;24、第一气缸密封圈支撑座;31、第二气缸安装板;32、第二气缸;33、第二气缸密封胶垫;34、第二气缸密封圈支撑座;41、第三气缸安装板;42、第三气缸;43、第三气缸密封胶垫;44、第三气缸密封圈支撑座;71、压紧支撑托板;72、压紧块;73、压紧机构;74、压机机构支撑板;731、压紧液压缸;732、把手;733、第一活动连杆;734、第二活动连杆;735、压紧底座;736、压紧连接板;737、压紧块连接板;51、第一聚氨酯块;61、第二聚氨酯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各安装方式及各技术术语,都是所属技术领域中早已明确知晓的技术用语,故不再做过多解释。此外,对于相同的部件采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但这并不影响也不应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技术方案的准确理解。
实施例一,结合图1和图2进行说明:
一种颗粒捕捉器气密检测夹具,包括:外框架1、第一气缸密闭组件2、第二气缸密闭组件3、第三气缸密闭组件4、第一定位托板5、第二定位托板6、压紧组件7、报警装置8、照明装置9、显示箱10和支撑箱体11,所述外框架1内部设置有支撑箱体11,第一气缸密闭组件2设置在支撑箱体11台面上左侧,第一定位托板5设置在第一气缸密闭组件2输出端下侧,第二气缸密闭组件3设置在第一气缸密闭组件2一侧,第三气缸密闭组件4设置在支撑箱体11台面上右侧,第二定位托板6设置在第三气缸密闭组件4输出端一侧,压紧组件7设置在支撑箱体11中部,报警装置8设置在外框架1内部上层,照明装置9设置在外框架1顶部,显示箱10设置在外框架1顶部一角,如此设置,工作时,将制件放于第一定位托板5和第二定位托板6上,启动开关,第一气缸密闭组件2、第二气缸密闭组件3和第三气缸密闭组件4夹紧制件,进行气密性检测。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结合图1和图2进行说明:
所述外框架1包括:电源开关12、状态警示器13和低重心万向脚轮14,所述外框架1一侧设置有电源开关12,状态警示器13外框架1顶部,低重心万向脚轮14设置有四组,低重心万向脚轮14分别设置在外框架1四角,如此设置,电源开关12用于控制本装置启停,状态警示器13用于显示本装置的工作状态,低重心万向脚轮14方便移动本装置。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结合图3进行说明:
所述支撑箱体11上靠近里侧设置有多管路接头15,所述多管路接头15包括:多管路接头安装角座16和管路接头17,管路接头17设置有多组,阵列安装在多管路接头安装角座16正反面上,如此设置,是实现不同夹具之间气缸与电磁阀管路的快速连接。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二或三的基础上,结合图1进行说明:
所述支撑箱体11外侧一端设置有按钮盒18,按钮盒18上设置有三个按钮,按钮盒18上两边按钮是双手启动按钮,中间为急停按钮,如此设置,两边按钮是双手启动,防止发生意外,中间具有停止,复位,急停功能,当发生事故时可以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二或三的基础上,结合图2进行说明:
第一气缸密闭组件2包括:第一气缸安装板21、第一气缸22、第一气缸密封胶垫23和第一气缸密封圈支撑座24,第一气缸安装板21为L型,第一气缸安装板21一端底面与支撑箱体11一侧呈斜角固定安装在支撑箱体11上,第一气缸22输出端穿过第一气缸安装板21一端并固定安装再第一气缸安装板21上,第一气缸密封圈支撑座24输入端与第一气缸22输出端连接,第一气缸密封胶垫 23安装在第一气缸密封圈支撑座24上,第二气缸密闭组件3包括:第二气缸安装板31、第二气缸32、第二气缸密封胶垫33和第二气缸密封圈支撑座34,第二气缸安装板31为L型,夹角为斜角,第二气缸安装板31一端底面与支撑箱体 11一侧呈锐角固定安装在支撑箱体11上,第二气缸32输出端穿过第二气缸安装板31一端并固定安装再第二气缸安装板31上,第二气缸密封圈支撑座34输入端与第二气缸32输出端连接,第二气缸密封胶垫33安装在第二气缸密封圈支撑座34上,第二气缸密闭组件3包括:第三气缸安装板41、第三气缸42、第三气缸密封胶垫43和第三气缸密封圈支撑座44,第三气缸安装板41为L型,第三气缸安装板41一端底面与支撑箱体11另一侧呈直角固定安装在支撑箱体11 上,第三气缸42输出端穿过第三气缸安装板41一端并固定安装再第三气缸安装板41上,第三气缸密封圈支撑座44输入端与第三气缸42输出端连接,第三气缸密封胶垫43安装在第三气缸密封圈支撑座44上,如此设置,第一气缸密闭组件2、第二气缸密闭组件3和第三气缸密闭组件4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制件上的关键位置进行气密性检测。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结合图2进行说明:
所述压紧组件7包括:压紧支撑托板71、压紧块72、压紧机构73和压机机构支撑板74,所述压紧支撑托板71底部固定安装在支撑箱体11上,压紧支撑托板71顶部与被测装置贴合位置仿形,压紧块72底部与被测装置贴合位置仿形,压紧块72顶部与压紧机构73输出端固定连接,如此设置,压紧组件7是进行制件压紧工件用的,压紧支撑托板71用来将制件托起,压紧块72下压,将制件牢牢固定在压紧组件7内。
实施例七,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结合图5进行说明:
所述压紧机构73包括:压紧液压缸731、把手732、第一活动连杆733、第二活动连杆734、压紧底座735、压紧连接板736、压紧块连接板737,所述压紧液压缸731输出端与压紧连接板736一端活动连接,压紧连接板736另一端与第一活动连杆733一端活动连接,第一活动连杆733另一端与第二活动连杆734一端活动连接,第二活动连杆734另一端与压紧底座735固定连接,压紧连接板736呈v型,压紧连接板736中部与第二活动连杆734靠近另一端端部活动连接,压紧块连接板737一端与第二活动连杆734一端活动连接,压紧块连接板737另一端与压紧块72固定连接,把手732一端固定安装在压紧块连接板737中部,如此设置,压紧机构73采用的是带死点自锁结构,压紧后切断气源仍可保持压紧状态。
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结合图2进行说明:
第一定位托板5靠近上端部设置有第一聚氨酯块51,第一聚氨酯块51与第一气缸密闭组件2输出端相对应,第二定位托板6靠近上端部设置有第二聚氨酯块61,第二聚氨酯块61与第三气缸密闭组件4输出端位置相对应,如此设置,第一聚氨酯块51和第二聚氨酯块61起到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一种颗粒捕捉器气密检测夹具,包括:外框架1、第一气缸密闭组件2、第二气缸密闭组件3、第三气缸密闭组件4、第一定位托板5、第二定位托板6、压紧组件7、报警装置8、照明装置9、显示箱10和支撑箱体11,所述外框架1内部设置有支撑箱体11,第一气缸密闭组件2设置在支撑箱体11台面上左侧,第一定位托板5设置在第一气缸密闭组件2输出端下侧,第二气缸密闭组件3设置在第一气缸密闭组件2一侧,第三气缸密闭组件4 设置在支撑箱体11台面上右侧,第二定位托板6设置在第三气缸密闭组件4输出端一侧,压紧组件7设置在支撑箱体11中部,报警装置8设置在外框架1内部上层,照明装置9设置在外框架1顶部,显示箱10设置在外框架1顶部一角,如此设置,工作时,将制件放于第一定位托板5和第二定位托板6上,启动开关,第一气缸密闭组件2、第二气缸密闭组件3和第三气缸密闭组件4夹紧制件,进行气密性检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颗粒捕捉器气密检测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1)、第一气缸密闭组件(2)、第二气缸密闭组件(3)、第三气缸密闭组件(4)、第一定位托板(5)、第二定位托板(6)、压紧组件(7)、报警装置(8)、照明装置(9)、显示箱(10)和支撑箱体(11),所述外框架(1)内部设置有支撑箱体(11),第一气缸密闭组件(2)设置在支撑箱体(11)台面上左侧,第一定位托板(5)设置在第一气缸密闭组件(2)输出端下侧,第二气缸密闭组件(3)设置在第一气缸密闭组件(2)一侧,第三气缸密闭组件(4)设置在支撑箱体(11)台面上右侧,第二定位托板(6)设置在第三气缸密闭组件(4)输出端一侧,压紧组件(7)设置在支撑箱体(11)中部,报警装置(8)设置在外框架(1)内部上层,照明装置(9)设置在外框架(1)顶部,显示箱(10)设置在外框架(1)顶部一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捕捉器气密检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包括:电源开关(12)、状态警示器(13)和低重心万向脚轮(14),所述外框架(1)一侧设置有电源开关(12),状态警示器(13)外框架(1)顶部,低重心万向脚轮(14)设置有四组,低重心万向脚轮(14)分别设置在外框架(1)四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捕捉器气密检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箱体(11)上靠近里侧设置有多管路接头(15),所述多管路接头(15)包括:多管路接头安装角座(16)和管路接头(17),管路接头(17)设置有多组,阵列安装在多管路接头安装角座(16)正反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捕捉器气密检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箱体(11)外侧一端设置有按钮盒(18),按钮盒(18)上设置有三个按钮,按钮盒(18)上两边按钮是双手启动按钮,中间为急停按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捕捉器气密检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密闭组件(2)包括:第一气缸安装板(21)、第一气缸(22)、第一气缸密封胶垫(23)和第一气缸密封圈支撑座(24),第一气缸安装板(21)为L型,第一气缸安装板(21)一端底面与支撑箱体(11)一侧呈斜角固定安装在支撑箱体(11)上,第一气缸(22)输出端穿过第一气缸安装板(21)一端并固定安装再第一气缸安装板(21)上,第一气缸密封圈支撑座(24)输入端与第一气缸(22)输出端连接,第一气缸密封胶垫(23)安装在第一气缸密封圈支撑座(2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捕捉器气密检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密闭组件(3)包括:第二气缸安装板(31)、第二气缸(32)、第二气缸密封胶垫(33)和第二气缸密封圈支撑座(34),第二气缸安装板(31)为L型,夹角为斜角,第二气缸安装板(31)一端底面与支撑箱体(11)一侧呈锐角固定安装在支撑箱体(11)上,第二气缸(32)输出端穿过第二气缸安装板(31)一端并固定安装再第二气缸安装板(31)上,第二气缸密封圈支撑座(34)输入端与第二气缸(32)输出端连接,第二气缸密封胶垫(33)安装在第二气缸密封圈支撑座(34)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捕捉器气密检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密闭组件(3)包括:第三气缸安装板(41)、第三气缸(42)、第三气缸密封胶垫(43)和第三气缸密封圈支撑座(44),第三气缸安装板(41)为L型,第三气缸安装板(41)一端底面与支撑箱体(11)另一侧呈直角固定安装在支撑箱体(11)上,第三气缸(42)输出端穿过第三气缸安装板(41)一端并固定安装再第三气缸安装板(41)上,第三气缸密封圈支撑座(44)输入端与第三气缸(42)输出端连接,第三气缸密封胶垫(43)安装在第三气缸密封圈支撑座(44)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捕捉器气密检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7)包括:压紧支撑托板(71)、压紧块(72)、压紧机构(73)和压机机构支撑板(74),所述压紧支撑托板(71)底部固定安装在支撑箱体(11)上,压紧支撑托板(71)顶部与被测装置贴合位置仿形,压紧块(72)底部与被测装置贴合位置仿形,压紧块(72)顶部与压紧机构(73)输出端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颗粒捕捉器气密检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73)包括:压紧液压缸(731)、把手(732)、第一活动连杆(733)、第二活动连杆(734)、压紧底座(735)、压紧连接板(736)、压紧块连接板(737),所述压紧液压缸(731)输出端与压紧连接板(736)一端活动连接,压紧连接板(736)另一端与第一活动连杆(733)一端活动连接,第一活动连杆(733)另一端与第二活动连杆(734)一端活动连接,第二活动连杆(734)另一端与压紧底座(735)固定连接,压紧连接板(736)呈v型,压紧连接板(736)中部与第二活动连杆(734)靠近另一端端部活动连接,压紧块连接板(737)一端与第二活动连杆(734)一端活动连接,压紧块连接板(737)另一端与压紧块(72)固定连接,把手(732)一端固定安装在压紧块连接板(737)中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捕捉器气密检测夹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位托板(5)靠近上端部设置有第一聚氨酯块(51),第一聚氨酯块(51)与第一气缸密闭组件(2)输出端相对应,第二定位托板(6)靠近上端部设置有第二聚氨酯块(61),第二聚氨酯块(61)与第三气缸密闭组件(4)输出端位置相对应。
CN202121388625.1U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颗粒捕捉器气密检测夹具 Active CN2152622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88625.1U CN215262242U (zh)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颗粒捕捉器气密检测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88625.1U CN215262242U (zh)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颗粒捕捉器气密检测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62242U true CN215262242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81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88625.1U Active CN215262242U (zh)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颗粒捕捉器气密检测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622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83449U (zh) 汽车集成控制阀体气密性测试装备
CN104596710A (zh) 一种气密性测试设备
CN215262242U (zh) 一种颗粒捕捉器气密检测夹具
CN217384567U (zh) Led显示屏气密检测装置
CN201311337Y (zh) 工业产品气密性检测夹具
CN109282949B (zh) 异形接线座气密性检查装置
CN204881998U (zh) 多方位阶梯面孔压紧密封式曲轴箱体气密性检具
CN216980670U (zh) 一种电芯极柱组件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1877311U (zh) 泄漏测试夹具与防错检测检具相结合的复合型检测工装
CN209623977U (zh) 微型导管组件气密性检查装置
CN209961426U (zh) 消音器密封性快速测量装置
CN205483435U (zh) 一种产品气密性检测设备
CN212963892U (zh) 透气膜真水检测装置
CN220751527U (zh) 管材连接阀门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09214858U (zh) 一种夹具及检测装置
CN210243116U (zh) 一种气密检测设备
CN212300738U (zh) 一种高压气密性保压测漏设备
CN209117260U (zh) 一种mgu气密测试装置
CN208833439U (zh) 一种线圈接插头气密性测试工装
CN219015558U (zh) 一种孔类零件氦检工装
CN110608856A (zh) 一种金属配件生产用密封性检测治具
CN216869901U (zh) 一种排气歧管气密性与流量综合检测装置
CN204556276U (zh) 一种机动车转向泵检测装置
CN211042591U (zh) 气密检测系统
CN214040628U (zh) 部件试验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