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54410U -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54410U
CN215254410U CN202120373024.7U CN202120373024U CN215254410U CN 215254410 U CN215254410 U CN 215254410U CN 202120373024 U CN202120373024 U CN 202120373024U CN 215254410 U CN215254410 U CN 215254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upporting
rod
sliding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7302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季晓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37302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54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54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544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施工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包括自刹万向轮,所述自刹万向轮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位于右侧的所述支撑块左端固定连接有套筒,位于左侧的所述支撑块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外侧与所述套筒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块内侧螺旋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通过所述自刹万向轮将装置转移到合适的位置,然后通过所述自刹万向轮本身的锁死机构将装置固定在合适的位置,所述支撑块是整个装置的安装平台,当建筑施工用支架需要调整装置宽度时,转动所述第一把手,使得所述双向螺纹杆转动,从而使得两个所述支撑块相互靠近。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施工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一般简称建筑工程,是指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所进行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维护等各项技术工作及其完成的工程实体,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需用到支架,现有的支架大多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收纳不方便,没有专门的放置物品的地方,且现有的支架存在安全隐患,且移动不方便,因此,需要改进。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移动不方便,需要人工进行搬运,同时无法调节高度,无法调节高度的建筑施工用支架限制建筑工人施工,降低工作效率;
2、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宽度不可调节,而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复杂,施工空间有限,常常需要根据实际作业环境选择合适宽度的支架,施工成本高,费时费力,并且占用空间大,不方便收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具有高度可调节,宽度可调节,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包括自刹万向轮,所述自刹万向轮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位于右侧的所述支撑块左端固定连接有套筒,位于左侧的所述支撑块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外侧与所述套筒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块内侧螺旋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支撑块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位于右前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左端固定连接有棘齿,所述第一支撑杆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棘齿左侧与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位于右前的所述第一滑块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外侧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外侧与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杆外侧滑动连接有拉力弹簧,所述拉力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拉力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右端与所述第二滑杆固定连接,位于右前的所述第一滑块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左端固定连接有推力弹簧,所述推力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后端通过转轴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所述第一滑块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位于右侧的所述固定板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优选的,所述自刹万向轮的组数为两组,每组所述自刹万向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块的数量为两个,每组两个所述自刹万向轮呈对称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块底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优选的,所述套筒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套筒呈前后对称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块的右侧,所述第一滑杆的数量为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把手设置在所述双向螺纹杆外侧中央位置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组数为两组,每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的组数为两组,每组所述第一滑块的数量为两个,两组所述第一滑块呈左右对称分别设置在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杆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呈“U”字状设置,所述固定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板呈左右对称分别设置在每组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的底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内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第二滑块外侧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放置槽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组数为两组,每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数量为十二个,所述第二滑块的组数为两组,每组所述第二滑块的数量为十二个,每组十二个所述第二滑块呈中心对称设置在每组十二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当建筑施工用支架需要调整装置宽度时,转动第一把手,使得双向螺纹杆转动,从而使得两个支撑块相互靠近,通过第一滑杆和套筒组成伸缩杆,对装置起限位作用的同时保持装置的稳定性,固定板上的第二支撑杆在第二滑块的作用下,使得两组第二支撑杆相互靠近,从而使得装置的宽度改变,多个第二支撑杆组成施工平台,建筑工人站在第二支撑杆组成的施工平台上施工。
2、当装置需要升高时,通过第三把手转动转动杆,通过连接杆上的转动杆撬动棘齿组成杠杆机构,第一滑块在第一支撑杆上滑动,将装置升高,在推力弹簧推力的作用下转动杆复位,使得装置可以继续升高,当高度确定好之后,第二滑杆在拉力弹簧的拉力下,将装置锁死,固定在一定的高度,当装置需要下降高度时,通过第二把手,拉动第二滑杆,将装置从锁死状态解除,装置高度可以下降,下降到合适的高度后,松开第二把手,装置重新锁死,挡块对第二滑杆起限位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支撑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滑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自刹万向轮;2、支撑块;3、套筒;4、第一滑杆;5、双向螺纹杆;6、第一把手;7、第一支撑杆;8、棘齿;9、第一滑块;10、第二滑杆;11、挡块;12、拉力弹簧;13、第二把手;14、连接杆;15、推力弹簧;16、转动杆;17、第三把手;18、固定板;19、第二支撑杆;20、第二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包括自刹万向轮1,自刹万向轮1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位于右侧的支撑块2左端固定连接有套筒3,位于左侧的支撑块2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4,第一滑杆4外侧与套筒3滑动连接,支撑块2内侧螺旋连接有双向螺纹杆5,双向螺纹杆5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6,支撑块2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7,位于右前的第一支撑杆7左端固定连接有棘齿8,第一支撑杆7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9,棘齿8左侧与第一滑块9滑动连接,位于右前的第一滑块9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10,第二滑杆10外侧固定连接有挡块11,挡块11外侧与第一滑块9滑动连接,第二滑杆10外侧滑动连接有拉力弹簧12,拉力弹簧12一端与第一滑块9固定连接,拉力弹簧1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13,第二把手13右端与第二滑杆10固定连接,位于右前的第一滑块9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左端固定连接有推力弹簧15,推力弹簧1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6,转动杆16后端通过转轴与连接杆14转动连接,转动杆16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17,第一滑块9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8,位于右侧的固定板18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9,第二支撑杆19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20。
本实施方案中:当建筑施工用支架需要调整装置宽度时,转动第一把手6,使得双向螺纹杆5转动,从而使得两个支撑块2相互靠近,通过第一滑杆4和套筒3组成伸缩杆,对装置起限位作用的同时保持装置的稳定性,固定板18上的第二支撑杆19在第二滑块20的作用下,使得两组第二支撑杆19相互靠近,从而使得装置的宽度改变。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自刹万向轮1的组数为两组,每组自刹万向轮1的数量为两个,支撑块2的数量为两个,每组两个自刹万向轮1呈对称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块2底端。
本实施例中:通过自刹万向轮1将装置转移到合适的位置,然后通过自刹万向轮1本身的锁死机构将装置固定在合适的位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套筒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套筒3呈前后对称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块2的右侧,第一滑杆4的数量为两个。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滑杆4和套筒3组成伸缩杆,对装置起限位作用的同时保持装置的稳定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把手6设置在双向螺纹杆5外侧中央位置处。
本实施例中:转动第一把手6,使得双向螺纹杆5转动,从而使得两个支撑块2相互靠近。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7的组数为两组,每组第一支撑杆7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滑块9的组数为两组,每组第一滑块9的数量为两个,两组第一滑块9呈左右对称分别设置在两组第一支撑杆7外侧。
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块9在第一支撑杆7上滑动,将装置升高。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板18呈“U”字状设置,固定板1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板18呈左右对称分别设置在每组两个第一滑块9的底端。
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8是第二支撑杆19的安装平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杆19内侧开设有放置槽,第二滑块20外侧与第二支撑杆19的放置槽内侧壁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杆19的组数为两组,每组第二支撑杆19的数量为十二个,第二滑块20的组数为两组,每组第二滑块20的数量为十二个,每组十二个第二滑块20呈中心对称设置在每组十二个第二支撑杆19上。
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8上的第二支撑杆19在第二滑块20的作用下,使得两组第二支撑杆19相互靠近,从而使得装置的宽度改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通过自刹万向轮1将装置转移到合适的位置,然后通过自刹万向轮1本身的锁死机构将装置固定在合适的位置,支撑块2是整个装置的安装平台,当建筑施工用支架需要调整装置宽度时,转动第一把手6,使得双向螺纹杆5转动,从而使得两个支撑块2相互靠近,通过第一滑杆4和套筒3组成伸缩杆,对装置起限位作用的同时保持装置的稳定性,固定板18上的第二支撑杆19在第二滑块20的作用下,使得两组第二支撑杆19相互靠近,从而使得装置的宽度改变,多个第二支撑杆19组成施工平台,建筑工人站在第二支撑杆19组成的施工平台上施工,当装置需要升高时,通过第三把手17转动转动杆16,通过连接杆14上的转动杆16撬动棘齿8组成杠杆机构,第一滑块9在第一支撑杆7上滑动,将装置升高,在推力弹簧15推力的作用下转动杆16复位,使得装置可以继续升高,当高度确定好之后,第二滑杆10在拉力弹簧12的拉力下,将装置锁死,固定在一定的高度,当装置需要下降高度时,通过第二把手13,拉动第二滑杆10,将装置从锁死状态解除,装置高度可以下降,下降到合适的高度后,松开第二把手13,装置重新锁死,挡块11对第二滑杆10起限位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包括自刹万向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刹万向轮(1)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位于右侧的所述支撑块(2)左端固定连接有套筒(3),位于左侧的所述支撑块(2)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4),所述第一滑杆(4)外侧与所述套筒(3)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块(2)内侧螺旋连接有双向螺纹杆(5),所述双向螺纹杆(5)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6),所述支撑块(2)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7),位于右前的所述第一支撑杆(7)左端固定连接有棘齿(8),所述第一支撑杆(7)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9),所述棘齿(8)左侧与所述第一滑块(9)滑动连接,位于右前的所述第一滑块(9)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10),所述第二滑杆(10)外侧固定连接有挡块(11),所述挡块(11)外侧与所述第一滑块(9)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杆(10)外侧滑动连接有拉力弹簧(12),所述拉力弹簧(12)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9)固定连接,所述拉力弹簧(1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13),所述第二把手(13)右端与所述第二滑杆(10)固定连接,位于右前的所述第一滑块(9)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左端固定连接有推力弹簧(15),所述推力弹簧(1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6),所述转动杆(16)后端通过转轴与所述连接杆(14)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16)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17),所述第一滑块(9)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8),位于右侧的所述固定板(18)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9),所述第二支撑杆(19)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刹万向轮(1)的组数为两组,每组所述自刹万向轮(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块(2)的数量为两个,每组两个所述自刹万向轮(1)呈对称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块(2)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套筒(3)呈前后对称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块(2)的右侧,所述第一滑杆(4)的数量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6)设置在所述双向螺纹杆(5)外侧中央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7)的组数为两组,每组所述第一支撑杆(7)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滑块(9)的组数为两组,每组所述第一滑块(9)的数量为两个,两组所述第一滑块(9)呈左右对称分别设置在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杆(7)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8)呈“U”字状设置,所述固定板(1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板(18)呈左右对称分别设置在每组两个所述第一滑块(9)的底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9)内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第二滑块(20)外侧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9)的放置槽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9)的组数为两组,每组所述第二支撑杆(19)的数量为十二个,所述第二滑块(20)的组数为两组,每组所述第二滑块(20)的数量为十二个,每组十二个所述第二滑块(20)呈中心对称设置在每组十二个所述第二支撑杆(19)上。
CN202120373024.7U 2021-02-10 2021-02-10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254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3024.7U CN215254410U (zh) 2021-02-10 2021-02-10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3024.7U CN215254410U (zh) 2021-02-10 2021-02-10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54410U true CN215254410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501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7302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254410U (zh) 2021-02-10 2021-02-10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544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76396U (zh) 用于房屋加固、防护的操作平台
CN111877722A (zh) 一种钢构脚手架
CN107939155A (zh) 一种组合式可拆卸道路施工围挡
CN215254410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
CN209482732U (zh) 一种房建楼板混凝土浇筑作业台架
CN212642234U (zh) 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支撑装置
CN212562636U (zh) 一种建筑支撑板用双重支撑结构
CN113374239A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折叠型架板及其使用方法
CN217027967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落地式脚手架应力加固装置
CN219773185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的连接装置
CN220790621U (zh) 一种剪力墙刚背楞支撑结构
CN204836907U (zh) 铝合金前维护壁挂式拼接屏框架
CN209082942U (zh) 一种工程施工用脚手架
CN205740167U (zh) 一种起重装置
CN215564285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升降齿条
CN215803470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技术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
CN220555899U (zh) 一种土建用外墙施工平台
CN217229926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拉伸吊篮
CN219507608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电力信息通信架空维修设备
CN220100564U (zh) 一种建筑外墙施工可升降脚手架
CN213740597U (zh) 一种新型公路桥梁施工用模板支撑架
CN220814909U (zh) 一种模板支撑装置
CN220241053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砂磨机
CN219363073U (zh) 一种建筑设备安装起吊机
CN220203369U (zh) 一种施工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