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51537U - 一种清洁面料、海绵擦及搓背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清洁面料、海绵擦及搓背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51537U
CN215251537U CN202121516961.XU CN202121516961U CN215251537U CN 215251537 U CN215251537 U CN 215251537U CN 202121516961 U CN202121516961 U CN 202121516961U CN 215251537 U CN215251537 U CN 215251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loop
cleaning
cleaning fabric
fab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169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ndong Jinyang Knit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ndong Jinyang Knit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ndong Jinyang Knit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ndong Jinyang Knit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169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51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51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51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洁面料、海绵擦及搓背条,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于清洁的面料其功能单一,清洁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所述清洁面料包括毛圈面和提花面,毛圈面包括第一圈纱和第一地纱,第一圈纱和第一地纱通过针织形成毛圈组织结构;提花面包括毛圈部分,毛圈部分包括第二圈纱和第二地纱,第二圈纱和第二地纱通过针织形成毛圈组织结构;所述海绵擦包括海绵本体和清洁面料,清洁面料包覆在海绵本体上;所述搓背条包括清洁面料,清洁面料对应边部连接;本实用新型毛圈面和提花面采用不同的圈纱和地纱,形成不同的组织结构,从而适用于使用者不同的清洁需求,不但结构简单,功能多样,而且清洁效果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清洁面料、海绵擦及搓背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洁面料、海绵擦及搓背条。
背景技术
在现有生活中,清洁布、海绵擦、搓背条等均为常见的日常清洁用品被广泛使用。
现有的清洁布、海绵擦、搓背条等其均采用清洁面料制成,现有的清洁面料通常采用丝、纱等编织而成,目前市场上,无论是清洁布、海绵擦还是搓背条等,虽然种类繁多,形状各异,但是其清洁面料通常为单一清洁面,其功能较为单一,以海绵擦为例,现有的海绵擦有专门去顽固污渍的海绵擦,也有用于清洁的海绵擦,其虽然根据不同的功能具有多种类型,但是单个海绵擦其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不同的清洁需求,其清洁能力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洁面料、海绵擦及搓背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于清洁的面料其功能单一,清洁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毛圈纱为条状,数量为多个,提高清洁效果的同时,结构规整美观;海绵擦其第一圈纱为黏胶纱,第一地纱为低弹丝和七彩丝,提花面主要用于去除顽固污渍;第二圈纱为七彩丝,第二地纱为低弹丝和黏胶纱,毛圈面主要用于油污的清洁;第三地纱为低弹丝、七彩丝和黏胶纱,作为毛圈面的基布面料,在结构牢固的同时,具备一定的清洁作用;海绵本体设置有正面和反面,分别对应毛圈面和提花面,形成两面清洁擦,功能多样,清洁效果显著;毛圈面和提花面通过超声波压合或缝合,工艺简单,结构牢固;搓背条其第一圈纱设置为锦纶长丝或低弹丝,其第二圈纱设置为弯曲丝或加捻丝,具有较好的摩擦力,便于使用者体表污垢的清洗;清洁面料设置为一端开口的袋状结构,能够佩戴在使用者手上;清洁面料形成条状结构,搓背条端部设置有拉手部,人手拉持便于清洗使用者背部等);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清洁面料,包括毛圈面和提花面,其中:所述毛圈面包括第一圈纱和第一地纱,所述第一圈纱和所述第一地纱通过针织形成毛圈组织结构;所述提花面包括毛圈部分,所述毛圈部分包括第二圈纱和第二地纱,所述第二圈纱和所述第二地纱通过针织形成毛圈组织结构。
优选地,所述提花面包括平布部分,所述平布部分包括第三地纱,所述第三地纱通过针织形成平布组织结构。
优选地,所述毛圈部分设置为条状,所述毛圈部分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有所述毛圈部分设置在所述平布部分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绵擦,包括海绵本体和所述清洁面料,所述清洁面料包覆在所述海绵本体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圈纱设置为黏胶纱,所述第一地纱设置为低弹丝和七彩丝;所述第二圈纱设置为七彩丝,所述第二地纱设置为低弹丝和黏胶纱;所述第三地纱设置为低弹丝、七彩丝和黏胶纱。
优选地,所述海绵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正面和反面,所述毛圈面和所述提花面分别与所述正面和所述反面相对应;所述毛圈面和所述提花面对应边部通过超声波压合或缝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搓背条,包括所述清洁面料,所述清洁面料对应边部编织一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圈纱设置为锦纶长丝或者低弹丝;所述第二圈纱设置为弯曲丝或者加捻丝。
优选地,所述清洁面料设置为条状结构,其两端设置有拉手部。
优选地,所述清洁面料设置为一端开口的袋状结构,其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人手的袋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清洁面料、海绵擦及搓背条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清洁面料包括毛圈面和提花面,毛圈面和提花面分别针对不同的清洁需求。
所述毛圈面包括第一圈纱和第一地纱,第一圈纱和第一地纱通过针织形成毛圈组织结构,所述提花面包括毛圈部分,所述毛圈部分包括第二圈纱和第二地纱,所述第二圈纱和所述第二地纱通过针织形成毛圈组织结构,两面采用不同的圈纱和地纱,形成不同的组织结构,从而适用于使用者不同的清洁需求,不但结构简单,功能多样,而且清洁效果显著。
所述海绵擦包括海绵本体,所述清洁面料包覆在海绵本体上,清洁面料用于油污、污渍等的清洁,海绵本体具有较强的吸水性。
所述搓背条包括清洁面料,清洁面料边部连接,采用清洁面料的搓背条包含两个清洁面,具有不同摩擦力,针对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功能多样的同时,便于使用者体表污垢的擦洗,清洗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清洁面料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清洁面料毛圈面编织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清洁面料提花面毛圈部分编织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清洁面料提花面平布部分编织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海绵擦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海绵擦另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海绵擦在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海绵擦毛圈面编织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海绵擦提花面毛圈部分编织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海绵擦提花面平布部分编织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袋式搓背条结构示意图;
图12本实用新型搓背条毛圈面编织结构示意图;
图13本实用新型搓背条提花面毛圈部分编织结构示意图;
图14本实用新型带拉手搓背条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毛圈面;11、第一圈纱;12、第一地纱;13、第二圈纱;14、第二地纱;15、第三地纱;101、黏胶纱;102、低弹丝;103、七彩丝;104、锦纶长丝;105、弯曲丝;106、加捻丝;2、提花面;21、毛圈部分;22、平布部分;3、海绵本体;4、袋式搓背条;41、开口;5、搓背条;51、拉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洁面料,如图1-图4所示,所述清洁面料包括毛圈面1和提花面2。
如图2所示,毛圈面1包括第一圈纱11和第一地纱12,第一圈纱11和第一地纱12通过针织形成毛圈组织结构。
如图2所示,毛圈面1其毛圈组织结构包括多排设置的成圈系统,每排所述成圈系统横向呈波浪状,依次间隔设置有波峰和波谷,所述毛圈组织结构其地组织为平针组织。
位于上侧的成圈系统其波峰穿过相邻位于下侧的成圈系统的波峰,位于下层的成圈系统其波谷穿过相邻位于上侧的成圈系统的波谷。
每排所述成圈系统包括第一圈纱11和第一地纱12,第一地纱12的波峰置于第一圈纱11的波峰内且贴合。
如图3所示,提花面2包括毛圈部分21,毛圈部分21包括第二圈纱13和第二地纱14,第二圈纱13和第二地纱14通过针织形成毛圈组织结构,毛圈部分21与毛圈面1的编织结构类似。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提花面2包括平布部分22,平布部分22包括第三地纱15,第三地纱15通过针织形成平布组织结构,平布部分22与毛圈面1的编织结构类似,其成圈系统由第三地纱15编织而成。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毛圈部分21设置为条状。
毛圈部分21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有毛圈部分21有规律的设置在平布部分22上,所有毛圈部分21倾斜设置,其形状设置为平行四边形,其两边部与平布部分22对应边部齐平。
可选地,毛圈部分21设置为其他可编织的图案。
类似地,所述清洁面料根据不同数量、不同编织结构、不同形状、不同图案、不同尺寸以及不同原料等的毛圈面1和提花面2,能够形成多种样式和多种规格。
实施例2:
实施例2建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绵擦,如图5所示,所述海绵擦包括海绵本体3和所述清洁面料,所述清洁面料包覆在海绵本体3上。
在清洁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所述清洁面料的提花面2或者毛圈面1清洁擦拭物,提花面2和毛圈面1能够有效去除擦拭物表面的污渍,海绵本体3有较强的吸水性,有效吸除擦拭物表面的水分。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8-图9所示,第一圈纱11设置为黏胶纱101,可选地,第一圈纱11设置为纺织上的其他原料。
第一地纱12设置为低弹丝102和七彩丝103,可选地,第一地纱12设置为其他经特殊加工后的原料。
第二圈纱13设置为七彩丝103,可选地,第二圈纱13设置为其他经特殊加工后的原料。
第二地纱14包括低弹丝102和黏胶纱101,可选地,第二地纱14设置为纺织上的其他原料。
如图10所示,第三地纱15设置为低弹丝102、七彩丝103和黏胶纱101,可选地,第三地纱15设置为其他经特殊加工后的原料。
黏胶纱101采用20支黏胶纱,低弹丝102采用150D/48F的低弹丝,七彩丝103采用0.25*0.7mm的七彩丝。
黏胶纱101具有较强的吸油性能,可以吸附擦拭物表面的油渍。
低弹丝102纱线强力好,用做地纱面料,强力高,经久耐用,并且低弹丝102具有玻璃化温度,在超声波高温作用下,便于压合,且压合后,连接极为牢固。
七彩丝103刚性强,较硬,形成的毛圈,能有效去除擦拭物表面的污渍,同时不损伤物体表面。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海绵本体3包括相对设置的正面和反面,毛圈面1和提花面2分别与所述正面和所述反面相对应。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毛圈面1和提花面2对应边部通过超声波压合或缝合,二者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海绵本体3的容置腔。
海绵本体3设置为长方体块状。
可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清洁面料其毛圈面1和提花面2对应的长边一体编织,另外三边通过超声波压合。
可选地,如图6所示,所述清洁面料其毛圈面1和提花面2的对应短边一体编织,另外三边通过超声波压合。
可选地,如图7所示,所述清洁面料其毛圈面1和提花面2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面料,二者四个边部通过超声波压合。
实施例2所述的海绵擦,其在制作的过程中,首先编织所述清洁面料,其次将海绵裁成长条状,将所述清洁面料包裹在长条海绵上,之后采用超声波设备按照一定的尺寸压合切断,海绵擦制作完成。
整个制作过程,工序少,且每道工序都可形成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面料的损耗,节省了劳动力,从而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
实施例3
实施例3建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搓背条,所述搓背条包括所述清洁面料,所述清洁面料对应边部编织一体连接。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第一圈纱11设置为锦纶长丝104或者低弹丝102。
如图13所示,第二圈纱13设置为弯曲丝105或者加捻丝106。
具有较大的摩擦力,能够有效清洗使用者体表的污垢,清洗效果显著。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1所示,所述清洁面料设置为一端开口的袋状结构,其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人手的袋腔。
该结构的搓背条为袋式搓背条4,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者手部沿开口41伸入至袋腔内,完成佩戴。
袋式搓背条4其包含有两个不同的清洁面,具有不同摩擦力,针对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便于使用者体表污垢的擦洗。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不同点在于:
如图14所示,所述清洁面料设置为条状结构,其两端设置有拉手部51。
实施例4的搓背条,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双手拉持拉手部51,使搓背条5的清洁面置于使用者背部,即可完成背部体表污垢的清洗。
搓背条5其具有两个不同的清洁面,针对于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选择相应的清洁面,使用操作便捷,清洗效果显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清洁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毛圈面和提花面,其中:
所述毛圈面包括第一圈纱和第一地纱,所述第一圈纱和所述第一地纱通过针织形成毛圈组织结构;
所述提花面包括毛圈部分,所述毛圈部分包括第二圈纱和第二地纱,所述第二圈纱和所述第二地纱通过针织形成毛圈组织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花面包括平布部分,所述平布部分包括第三地纱,所述第三地纱通过针织形成平布组织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圈部分设置为条状,所述毛圈部分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有所述毛圈部分设置在所述平布部分上。
4.一种海绵擦,其特征在于,包括海绵本体和如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面料,所述清洁面料包覆在所述海绵本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绵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圈纱设置为黏胶纱,所述第一地纱设置为低弹丝和七彩丝;
所述第二圈纱设置为七彩丝,所述第二地纱设置为低弹丝和黏胶纱;
所述第三地纱设置为低弹丝、七彩丝和黏胶纱。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绵擦,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正面和反面,所述毛圈面和所述提花面分别与所述正面和所述反面相对应;
所述毛圈面和所述提花面对应边部通过超声波压合或缝合。
7.一种搓背条,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面料,所述清洁面料对应边部编织一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搓背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圈纱设置为锦纶长丝或者低弹丝;
所述第二圈纱设置为弯曲丝或者加捻丝。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搓背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面料设置为条状结构,其两端设置有拉手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搓背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面料设置为一端开口的袋状结构,其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人手的袋腔。
CN202121516961.XU 2021-07-05 2021-07-05 一种清洁面料、海绵擦及搓背条 Active CN215251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16961.XU CN215251537U (zh) 2021-07-05 2021-07-05 一种清洁面料、海绵擦及搓背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16961.XU CN215251537U (zh) 2021-07-05 2021-07-05 一种清洁面料、海绵擦及搓背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51537U true CN215251537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87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16961.XU Active CN215251537U (zh) 2021-07-05 2021-07-05 一种清洁面料、海绵擦及搓背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515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70937B (zh) 擦拭构件和洗涤制品
KR200399304Y1 (ko) 메탈릭사가 혼합된 극세사 클리너
CN101824693B (zh) 一种清洁百洁布、制造方法及用途
CN215251537U (zh) 一种清洁面料、海绵擦及搓背条
KR100765705B1 (ko) 표면과 이면이 다른 특성을 갖는 사로 된 편직물 및 이를이용한 크리너
CN204058795U (zh) 清洁面料和清洁布
CN218651704U (zh) 一种具有刮擦能力的清洁布
KR100530787B1 (ko) 경질섬유와 고흡수성섬유가 교차 배치된 직편물 및 이를이용한 걸레
KR100957863B1 (ko) 마이크로파이버를 이용한 파일지
CN210002019U (zh) 纯棉灯芯绒面料
JP4928246B2 (ja) 拭き取り用布
KR100604997B1 (ko) 경질섬유 영역과 고흡수성섬유 영역을 가지는 파일편물 및이를 이용한 청소용구
TWI291865B (zh)
JP4384680B2 (ja) 拭き取り用両面モケット布
KR100554264B1 (ko) 세정성 및 형태안정성이 우수한 세정용 원단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6683600U (zh) 一种抗菌针织布
CN215457748U (zh) 一种纺织面料抹布
CN214060818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针织布
CN217073640U (zh) 一种自清洁抗油污无纺布
CN210095644U (zh) 一种耐用便捷清洁抹布
CN214284809U (zh) 一种新型拖布
KR20190084736A (ko) 다기능 양면 수세미
CN218812399U (zh) 柔软抗拉涤纶织物
CN107938147B (zh) 一种洁净用经编织物
CN218203361U (zh) 具有高清洁性能的大网眼水刺无纺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