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45332U - 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自行车车把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自行车车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45332U
CN215245332U CN202120830577.0U CN202120830577U CN215245332U CN 215245332 U CN215245332 U CN 215245332U CN 202120830577 U CN202120830577 U CN 202120830577U CN 215245332 U CN215245332 U CN 215245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dead lever
lead screw
wall
sliding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3057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翠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Ruian Bicy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Ruian Bicy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Ruian Bicy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Ruian Bicy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3057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45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45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453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自行车车把,包括转向杆,所述转向杆的顶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壁活动插接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与滑动套内壁的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握住圆杆向上提,带动十字把从固定槽内向上滑动到矩形槽内,逆时针旋转圆杆带动十字把与丝杆逆时针旋转,通过丝杆逆时针旋转带动滑动套水平向上移动,通过滑动套水平向上移动,带动左固定杆与右固定杆水平向上移动,通过左固定杆与右固定杆水平向上移动,带动左握把与右握把向外展开,从而达到调节把手间距的效果,使得人们在握住把手手骑行时更加舒适,实用性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自行车车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自行车车把。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也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骑车上下班,环保低碳。现有市面上部分自行车,握把的间距一般无法调节,但每个人手臂的长度存在差异,导致一些手臂较长的使用者在骑行自行车时体验感较差,实用性较差;当自行车倒了,自行车的车头受到车体带来的压力,使得车头产生形变,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握把的间距一般无法调节,但每个人手臂的长度存在差异,导致一些手臂较长的使用者在骑行自行车时体验感较差,实用性较差;当自行车倒了,自行车的车头受到车体带来的压力,使得车头产生形变,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而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自行车车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自行车车把,包括转向杆,所述转向杆的顶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壁活动插接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与滑动套内壁的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的底端与活动槽内壁的底面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顶端活动套接有把手套,所述把手套侧面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把手套侧面的中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丝杆顶端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部滑动插接有十字把,所述十字把的侧面与固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套的左侧铰接有左固定杆,所述滑动套的右侧铰接有右固定杆,所述左固定杆与右固定杆侧面的上部均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左固定杆的一端铰接有左握把,所述右固定杆的一端铰接有右握把,所述左握把与右握把分别与把手套内壁的左侧和右侧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左握把与右握把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一圈发泡海绵,需要说明的是骑行时发泡海绵能够缓解手部的疲劳,增大了手握住握把时的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十字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直径与十字把的厚度相等,需要说明的时圆杆使得十字把更方便转动。
优选的,所述矩形槽与固定槽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需要说明的是十字把可以在矩形槽与固定槽的内壁上下滑动。
优选的,所述左固定杆与右固定杆关于滑动套对称,需要说明的是左固定杆与右固定杆关于滑动套对称,使得其呈三角形分布。
优选的,所述转向杆与把手套的材质均为碳纤维,需要说明的是碳纤维减轻了自行车本省的重量,使得自行车能够骑得更舒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握住圆杆向上提,带动十字把从固定槽内向上滑动到矩形槽内,逆时针旋转圆杆带动十字把与丝杆逆时针旋转,通过丝杆逆时针旋转带动滑动套水平向上移动,通过滑动套水平向上移动,带动左固定杆与右固定杆水平向上移动,通过左固定杆与右固定杆水平向上移动,带动左握把与右握把向外展开,从而达到调节把手间距的效果,使得人们在握住把手骑行时更加舒适,增加了使用者在骑行时的体验感,实用性更好。
(2)本实用新型通过逆时针旋转圆杆带动十字把与丝杆逆时针旋转,带动滑动套上下水平移动,使得左固定杆与右固定杆水平向上移动,通过滑动套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铰接,使得左固定杆与右固定杆在水平上移的过程中依旧呈三角形分布,从而当自行车倒了,车头受到车体带来的压力,呈三角形分布的左固定杆与右固定杆能够保证车头的稳定性,使得其不会发生形变,从而增加了人们在骑车过程中的安全,增加了自行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B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转向杆;2、活动槽;3、滑动套;4、丝杆;5、把手套;6、滑槽;7、固定槽;8、矩形槽;9、十字把;10、左固定杆;11、右固定杆;12、左握把;13、右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5,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自行车车把,包括转向杆1,转向杆1的顶面开设有活动槽2,活动槽2的内壁活动插接有滑动套3,滑动套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丝杆4,丝杆4与滑动套3内壁的螺纹连接,丝杆4的底端与活动槽2内壁的底面转动连接,丝杆4的顶端活动套接有把手套5,转向杆1与把手套5的材质均为碳纤维,把手套5侧面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6,把手套5侧面的中部开设有固定槽7,丝杆4顶端开设有矩形槽8,矩形槽8与固定槽7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矩形槽8的内部滑动插接有十字把9,十字把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杆,圆杆的直径与十字把9的厚度相等,十字把9的侧面与固定槽7的内壁滑动连接,滑动套3的左侧铰接有左固定杆10,滑动套3的右侧铰接有右固定杆11,左固定杆10与右固定杆11关于滑动套3对称,使得其呈三角形分布,从而当自行车倒了,车头受到车体带来的压力,呈三角形分布的左固定杆10与右固定杆11能够保证车头的稳定性,使得其不会发生形变,从而增加了人们在骑车过程中的安全,增加了自行车的使用寿命,通过左固定杆10与右固定杆11水平向上移动,带动左握把12与右握把13向外展开,从而达到调节把手间距的效果,使得人们在握住把手骑行时更加舒适,左固定杆10与右固定杆11侧面的上部均与滑槽6滑动连接,左固定杆10的一端铰接有左握把12,右固定杆11的一端铰接右握把13,左握把12与右握把13的表面均固定套接有一圈发泡海绵,左握把12与右握把13分别与把手套5内壁的左侧和右侧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通过握住十字把9侧面的圆杆向上提,使得十字把9从固定槽7内向上滑动到矩形槽8内,逆时针旋转圆杆带动十字把9与丝杆4逆时针旋转,通过丝杆4逆时针旋转带动滑动套3水平向上移动,通过滑动套3水平向上移动,带动左固定杆10与右固定杆11水平向上移动,通过左固定杆10与右固定杆11水平向上移动,带动左握把12与右握把13向外展开,从而达到调节把手间距的效果,使得人们在握住把手骑行时更加舒适,增加了使用者在骑行时的体验感,实用性更好,通过逆时针旋转十字把9与丝杆4,带动滑动套3上下水平移动,使得左固定杆10与右固定杆11水平向上移动,通过滑动套3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固定杆10和右固定杆11铰接,使得左固定杆10与右固定杆11在水平上移的过程中依旧呈三角形分布,从而当自行车倒了,车头受到车体带来的压力,呈三角形分布的左固定杆10与右固定杆11能够保证车头的稳定性,使得其不会发生形变,从而增加了人们在骑车过程中的安全,增加了自行车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Claims (6)

1.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自行车车把,包括转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杆(1)的顶面开设有活动槽(2),所述活动槽(2)的内壁活动插接有滑动套(3),所述滑动套(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丝杆(4),所述丝杆(4)与滑动套(3)内壁的螺纹连接,所述丝杆(4)的底端与活动槽(2)内壁的底面转动连接,所述丝杆(4)的顶端活动套接有把手套(5),所述把手套(5)侧面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6),所述把手套(5)侧面的中部开设有固定槽(7),所述丝杆(4)顶端开设有矩形槽(8),所述矩形槽(8)的内部滑动插接有十字把(9),所述十字把(9)的侧面与固定槽(7)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套(3)的左侧铰接有左固定杆(10),所述滑动套(3)的右侧铰接有右固定杆(11),所述左固定杆(10)与右固定杆(11)侧面的上部均与滑槽(6)滑动连接,所述左固定杆(10)的一端铰接有左握把(12),所述右固定杆(11)的一端铰接有右握把(13),所述左握把(12)与右握把(13)分别与把手套(5)内壁的左侧和右侧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自行车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握把(12)与右握把(13)的表面均固定套接有一圈发泡海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自行车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把(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直径与十字把(9)的厚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自行车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8)与固定槽(7)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自行车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杆(10)与右固定杆(11)关于滑动套(3)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自行车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杆(1)与把手套(5)的材质均为碳纤维。
CN202120830577.0U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自行车车把 Active CN215245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0577.0U CN215245332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自行车车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0577.0U CN215245332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自行车车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45332U true CN215245332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510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30577.0U Active CN215245332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自行车车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453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3009911A3 (en) Hand steerable sports scooter
US5201243A (en) Handlebar assembly
CN215245332U (zh) 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自行车车把
CN202682640U (zh) 可调单杠杠条高度与滚动管装置
CN107640267B (zh) 一种旅游休闲骑行使用的可调角度副把的制造与使用方法
CN204895740U (zh) 一种健身自行车
CN204034160U (zh) 坐躺训练器
CN217593760U (zh) 可变换骑行姿态的模拟骑行装置及vr模拟骑行装置
CN114313087A (zh) 一种旅游休闲骑行使用的可调高度副把的制造与使用方法
CN201481735U (zh) 一种按摩椅的按摩机芯行走装置
CN210078723U (zh) 三维六自由度动感健身单车
WO2015043148A1 (zh) 手摇式扭扭车
CN201023603Y (zh) 自行车握把的结构
CN210681006U (zh) 一种俯卧式电动车
CN215475531U (zh) 一种能够调节把手宽度的儿童自行车
CN211536369U (zh) 一种老年人功能康复车
CN206642289U (zh) 锻炼手臂力量的推力训练器
CN216734630U (zh) 一种旅游休闲骑行使用的可调高度副把
CN216034800U (zh) 儿童滑步车用调节座管
CN212195770U (zh) 具转向预紧结构的滑板车
CN220695757U (zh) 一种腿部训练装置
CN209479874U (zh) 一种方便可调节的山地自行车
CN203915921U (zh) 躺坐健身器
CN220181012U (zh) 一种带围栏的滑板车
CN213049224U (zh) 一种用于锻炼儿童上肢力量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