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45274U - 一种不易变形的摩托车前搁脚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易变形的摩托车前搁脚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45274U
CN215245274U CN202121383530.0U CN202121383530U CN215245274U CN 215245274 U CN215245274 U CN 215245274U CN 202121383530 U CN202121383530 U CN 202121383530U CN 215245274 U CN215245274 U CN 215245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t rest
support
motorcycle
cavity
lead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8353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有成
陈兵
李纯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enj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enj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enj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enj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8353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45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45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452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易变形的摩托车前搁脚支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空腔,且空腔中转动连接有两个双向丝杆,所述空腔中设置有与两个双向丝杆相配合的驱动机构,两个所述双向丝杆之间螺纹连接有两个凸形块。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通过设置两个搁脚块,可以给予驾驶者脚部稳定的支撑,且可以增大搁脚支架的受力点,使得搁脚支架稳定受力,避免产生形变,通过设置的螺纹槽,便于搁脚块与凸形块进行对接或分离,便于后期拆卸更换,通过设置的双向丝杠,可以调节两个搁脚块间的间距,使得两个搁脚块可以适配不同尺寸的脚部,提高支撑的舒适性,且双向丝杠设置有两个,可以提高支撑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不易变形的摩托车前搁脚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易变形的摩托车前搁脚支架。
背景技术
摩托车是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
摩托车上的前部一般会设置搁脚支架,用以对驾驶者的提供支撑,但是传统的搁脚支架上一般仅设置一个搁脚块,不能给予驾驶者脚部稳定的支撑,且容易使得搁脚支架受力不均产生形变,且传统的搁脚块一般是焊接设置的,使得后期不便于对搁脚块进行拆卸更换。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不易变形的摩托车前搁脚支架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不易变形的摩托车前搁脚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易变形的摩托车前搁脚支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空腔,且空腔中转动连接有两个双向丝杆,所述空腔中设置有与两个双向丝杆相配合的驱动机构,两个所述双向丝杆之间螺纹连接有两个凸形块,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与两个凸形块相配合的开口滑槽,且凸形块的凸形端贯穿开口滑槽并连接有搁脚块,所述凸形块的凸起端上设置有外螺纹,且搁脚块上开设有与凸形块的凸起端相配合的螺纹槽。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和两个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转动设置于空腔中,且两个从动齿轮分别套接于对应的双向丝杆上,两个所述从动齿轮均与主动齿轮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搁脚块上开设有多个缓冲槽,且缓冲槽中滑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缓冲槽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弹簧,且各个支撑块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缓冲块。
优选地,所述主动齿轮的传动轴贯穿支撑板并套接有旋钮,且旋钮上设置有磨砂纹路。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且固定块上开设有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双向丝杆的螺纹升角小于双向丝杆与凸形块间的摩擦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两个搁脚块,可以给予驾驶者脚部稳定的支撑,且可以增大搁脚支架的受力点,使得搁脚支架稳定受力,避免产生形变,通过设置的螺纹槽,便于搁脚块与凸形块进行对接或分离,便于后期拆卸更换,通过设置的双向丝杠,可以调节两个搁脚块间的间距,使得两个搁脚块可以适配不同尺寸的脚部,提高支撑的舒适性,且双向丝杠设置有两个,可以提高支撑的稳定性。
2、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可以调节两个双向丝杠同步转动,大大便捷了装置的使用性,通过设置的缓冲弹簧和支撑块的配合,可以有效缓冲搁脚支架受到的压力,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发生形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不易变形的摩托车前搁脚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不易变形的摩托车前搁脚支架的正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不易变形的摩托车前搁脚支架的凸形块和搁脚块相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空腔、3双向丝杆、4驱动机构、41主动齿轮、42从动齿轮、5凸形块、6开口滑槽、7搁脚块、8螺纹槽、9缓冲槽、10支撑块、11缓冲弹簧、12缓冲块、13旋钮、14固定块、15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不易变形的摩托车前搁脚支架,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14,且固定块14上开设有安装孔15,固定块14和安装孔15的配合,便于将装置固定于摩托车上,支撑板1上开设有空腔2,且空腔2中转动连接有两个双向丝杆3,空腔2中设置有与两个双向丝杆3相配合的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包括主动齿轮41和两个从动齿轮42,主动齿轮41转动设置于空腔2中,且两个从动齿轮42分别套接于对应的双向丝杆3上,两个从动齿轮42均与主动齿轮41相啮合,通过设置的主动齿轮41和两个从动齿轮42的配合,便于使用者调控两个双向丝杆3同步转动。
主动齿轮41的传动轴贯穿支撑板1并套接有旋钮13,且旋钮13上设置有磨砂纹路,旋钮13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操控主动齿轮41转动,磨砂纹路的设置,可以增大使用者与旋钮13间的摩擦力,两个双向丝杆3之间螺纹连接有两个凸形块5,双向丝杆3的螺纹升角小于双向丝杆3与凸形块5间的摩擦角,双向丝杆3的螺纹升角设计,可以实现双向丝杆3与凸形块5间的自锁,以避免人工锁定的繁琐。
支撑板1上开设有与两个凸形块5相配合的开口滑槽6,且凸形块5的凸形端贯穿开口滑槽6并连接有搁脚块7,搁脚块7上开设有多个缓冲槽9,且缓冲槽9中滑动连接有支撑块10,支撑块10与缓冲槽9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弹簧11,且各个支撑块10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缓冲块12,缓冲块12上可以设置橡胶垫,以增大自身的摩擦力,通过设置的缓冲块12和缓冲弹簧11的配合,可以缓冲搁脚块7受到的压力,进一步提高装置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凸形块5的凸起端上设置有外螺纹,且搁脚块7上开设有与凸形块5的凸起端相配合的螺纹槽8。
现对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原理做如下描述:
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时,可以通过安装孔15配合螺栓,将本装置固定于摩托车的目标位置,当需要调节两个搁脚块7间的间距时,首先,转动旋钮13,旋钮13会带动主动齿轮41转动,在两个从动齿轮42的传动下,主动齿轮41会带动两个双向丝杆3同步转动,两个双向丝杆3转动的过程中,会通过凸形块5带动两个搁脚块7相互靠近或远离,当两个搁脚块7的间距达到所需时,停止转动旋钮13,由于双向丝杆3的螺纹升角设计,使得双向丝杆3可以与凸形块5自锁,避免了人工锁定的繁琐,驾驶摩托车的过程中,驾驶员的脚部,可以放置于两个缓冲块12上,在缓冲弹簧11的作用下,可以缓冲装置受到的压力,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当需要拆卸搁脚块7时,只需拧动搁脚块7,即可使得搁脚块7上的螺纹槽8与凸形块5的凸起端分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不易变形的摩托车前搁脚支架,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上开设有空腔(2),且空腔(2)中转动连接有两个双向丝杆(3),所述空腔(2)中设置有与两个双向丝杆(3)相配合的驱动机构(4),两个所述双向丝杆(3)之间螺纹连接有两个凸形块(5),所述支撑板(1)上开设有与两个凸形块(5)相配合的开口滑槽(6),且凸形块(5)的凸形端贯穿开口滑槽(6)并连接有搁脚块(7),所述凸形块(5)的凸起端上设置有外螺纹,且搁脚块(7)上开设有与凸形块(5)的凸起端相配合的螺纹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变形的摩托车前搁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主动齿轮(41)和两个从动齿轮(42),所述主动齿轮(41)转动设置于空腔(2)中,且两个从动齿轮(42)分别套接于对应的双向丝杆(3)上,两个所述从动齿轮(42)均与主动齿轮(41)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变形的摩托车前搁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搁脚块(7)上开设有多个缓冲槽(9),且缓冲槽(9)中滑动连接有支撑块(10),所述支撑块(10)与缓冲槽(9)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弹簧(11),且各个支撑块(10)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缓冲块(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易变形的摩托车前搁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41)的传动轴贯穿支撑板(1)并套接有旋钮(13),且旋钮(13)上设置有磨砂纹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变形的摩托车前搁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14),且固定块(14)上开设有安装孔(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变形的摩托车前搁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杆(3)的螺纹升角小于双向丝杆(3)与凸形块(5)间的摩擦角。
CN202121383530.0U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不易变形的摩托车前搁脚支架 Active CN215245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83530.0U CN215245274U (zh)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不易变形的摩托车前搁脚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83530.0U CN215245274U (zh)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不易变形的摩托车前搁脚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45274U true CN215245274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81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83530.0U Active CN215245274U (zh)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不易变形的摩托车前搁脚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452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010144A1 (en) Massaging mechanism of massaging machine
CN201238796Y (zh) 无段可调式桌椅结构
CN201175415Y (zh) 手动站立多功能轮椅
CN215245274U (zh) 一种不易变形的摩托车前搁脚支架
CN210785280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助行椅
CN103263326A (zh) 具有分腿功能的护理床
WO2023197524A1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和儿童安全座椅
CN212995579U (zh) 一种可调靠背头枕角度的沙发
CN208216544U (zh) 一种农机座椅底座高低、软硬调节机构
CN203407762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转椅
CN109700592B (zh) 一种眼科护理电子理疗仪
WO2013026348A1 (zh) 一种省力变速踏板车
CN218986817U (zh) 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可调节后座结构
CN215521810U (zh) 一种可拆卸弹簧套装置
CN206826732U (zh) 一种多用途扶手及推车
CN2376955Y (zh) 具有单支撑板的折缩式健身脚踏车
CN219594134U (zh) 一种椅子用调节扶手
CN101088482A (zh) 具有收放功能的轮椅辅助电动装置
CN212313756U (zh) 一种摩托车脚踏连杆撑开结构
CN217864514U (zh) 一种两用三轮滑板车
CN204744693U (zh) 一种手摇轮椅的单手前操控装置
CN215737934U (zh) 一种可以调节靠背角度的休闲座椅
CN216333315U (zh) 一种包装机用主机头
CN201431569Y (zh) 摇进式轮椅
CN203388552U (zh) 一种侧向调节转椅的改进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