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44801U - 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44801U
CN215244801U CN202121149995.XU CN202121149995U CN215244801U CN 215244801 U CN215244801 U CN 215244801U CN 202121149995 U CN202121149995 U CN 202121149995U CN 215244801 U CN215244801 U CN 2152448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raking
seat
control system
compensatio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4999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尧颖
刘恒
杨勇
张涛
董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4999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448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44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448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ydraulic Control Valves For Brake Systems (AREA)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和汽车,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包括:车辆座位、在每个车辆座位上设置的座位重量传感器、电子制动力分配子系统和车轮制动液压子系统;车辆座位上设置的座位重量传感器均与电子制动力分配子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车轮制动液压子系统与电子制动力分配子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根据车辆座位的重量对左后车轮或右后车轮的制动力进行调整,从而减小车辆制动时,四轮产生的制动力相对于车辆重心的横摆力矩,提升车辆制动时的直线行驶能力。

Description

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和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轻量化是当今汽车发展的一大重要领域,新型材料的使用以及结构优化技术的精进使每一代车型的车重相对于上一代车型有大幅的降低。虽然更轻的车重可以降低车辆油耗,提高车辆的经济性,但是更轻的车重也会导致乘员的不同乘坐位置分布对车辆重心在车辆侧向方向上的位置影响越来越明显,影响行驶质感。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和汽车,根据车辆座位的重量对左后车轮或右后车轮的制动力进行调整,从而减小车辆制动时,四轮产生的制动力相对于车辆重心的横摆力矩,提升车辆制动时的直线行驶能力。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包括:
车辆座位、在每个车辆座位上设置的座位重量传感器、电子制动力分配子系统和车轮制动液压子系统;
车辆座位上设置的座位重量传感器均与电子制动力分配子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车轮制动液压子系统与电子制动力分配子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此外,车辆座位包括车辆左前座位、车辆左后座位、车辆右前座位和车辆右后座位。
此外,电子制动力分配子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输出的信号包括:左后制动压力控制信号和右后制动压力控制信号。
此外,车轮制动液压子系统包括左后制动系统和右后制动系统,左后制动系统和右后制动系统分别接收左后制动压力控制信号和右后制动压力控制信号。
此外,电子制动力分配子系统中保存有车辆左右乘员重量差与后轮左右制动力差的响应曲线。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根据车辆座位的重量对左后车轮或右后车轮的制动力进行调整,从而减小车辆制动时,四轮产生的制动力相对于车辆重心的横摆力矩,提升车辆制动时的直线行驶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只意在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并不对本实用新型产生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包括:
车辆座位2、在每个车辆座位上设置的座位重量传感器6、电子制动力分配子系统18和车轮制动液压子系统;
车辆座位2上设置的座位重量传感器6均与电子制动力分配子系统18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车轮制动液压子系统与电子制动力分配子系统18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现有技术车辆设计在考虑制动跑偏工况时,会假设车辆重心在车辆中线上,随着乘员重量相对于车重的比例越来越高,乘员乘坐位置的分布会引起车辆重心相对于车辆中线的偏移,而当车辆重心一定程度偏离车辆中线时,会产生相对于车辆重心的横摆力矩,从而导致车辆跑偏,影响行驶质感。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通过在每个车辆座位上设置座位重量传感器,使每个车辆座位上乘员的重量能够被检测到,将重量信号发送给电子制动力分配子系统,电子制动力分配子系统根据车辆左右座位的重量进行决策,决策是否对左后车轮或右后车轮的制动力进行调整,本实施例通过车轮制动液压子系统对左后或右后车轮的制动力进行调整。
电子制动力分配子系统中预先保存有车辆左右乘员重量差与左后与右后制动力的响应曲线,如图2所示,响应曲线通过实验或仿真的方法得到,电子制动力分配子系统根据车辆左右乘员重量差与左后与右后制动力的响应曲线以及接收到的每个车辆座位上乘员的重量信号决策是否调整左后车轮或右后车轮的制动力,从而减小车辆制动时四轮产生的制动力相对于车辆重心的横摆力矩,提升车辆制动时的直线行驶能力。
本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乘员乘坐位置的分布不均会引起车辆重心相对于车辆中线的偏移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根据车辆座位的重量对左后车轮或右后车轮的制动力进行调整,从而减小车辆制动时,四轮产生的制动力相对于车辆重心的横摆力矩,提升车辆制动时的直线行驶能力。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辆座位包括车辆左前座位、车辆左后座位、车辆右前座位和车辆右后座位。需要分别在每个车辆座位上都设置座位重量传感器6,采集每个车辆座位上的乘员的重量信号,然后进行左后车轮或右后车轮的制动力的调整,从而减小车辆制动时四轮产生的制动力相对于车辆重心的横摆力矩。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电子制动力分配子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输出的信号包括:左后制动压力控制信号和右后制动压力控制信号。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轮制动液压子系统包括左后制动系统和右后制动系统,左后制动系统和右后制动系统分别接收左后制动压力控制信号和右后制动压力控制信号。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电子制动力分配子系统中保存有车辆左右乘员重量差与后轮左右制动力差的响应曲线。电子制动力分配子系统中预先保存有车辆左右乘员重量差与左后与右后制动力的响应曲线,响应曲线通过实验或仿真的方法得到。
电子制动力分配子系统中预先保存有车辆左右乘员重量差与左后与右后制动力的响应曲线,响应曲线通过实验或仿真的方法得到,这些方法为现有技术,例如采用matlab或其它车辆常用软件进行仿真。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包括整车1、左前座位2、右前座位3、左后座位4、右后座位5、左前座位重量传感器6、右前座位重量传感器7、左后座位重量传感器8、右后座位重量传感器9、左前座位重量信号10、右前座位重量信号11、左后座位重量信号12、右后座位重量信号13、左后制动压力控制信号14、右后制动压力控制信号15、左后制动系统16、右后制动系统17、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CU18。通过在汽车四个座位上安装重量传感器,得到车辆左右两边的乘员重量差。通过实验和仿真得到的响应曲线,决定左后轮和右后轮的制动压力差,用制动矢量扭矩减小车辆在制动时的横摆力矩,从而提升车辆直线行驶能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如上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
现有技术车辆设计在考虑制动跑偏工况时,会假设车辆重心在车辆中线上,随着乘员重量相对于车重的比例越来越高,乘员乘坐位置的分布会引起车辆重心相对于车辆中线的偏移,而当车辆重心一定程度偏离车辆中线时,会产生相对于车辆重心的横摆力矩,从而导致车辆跑偏,影响行驶质感。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通过在每个车辆座位上设置座位重量传感器,使每个车辆座位上乘员的重量能够被检测到,将重量信号发送给电子制动力分配子系统,电子制动力分配子系统根据车辆左右座位的重量进行决策,决策是否对左后车轮或右后车轮的制动力进行调整,本实施例通过车轮制动液压子系统对左后或右后车轮的制动力进行调整。
电子制动力分配子系统中预先保存有车辆左右乘员重量差与左后与右后制动力的响应曲线,响应曲线通过实验或仿真的方法得到,电子制动力分配子系统根据车辆左右乘员重量差与左后与右后制动力的响应曲线以及接收到的每个车辆座位上乘员的重量信号决策是否调整左后车轮或右后车轮的制动力,从而减小车辆制动时四轮产生的制动力相对于车辆重心的横摆力矩,提升车辆制动时的直线行驶能力。
本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乘员乘坐位置的分布不均会引起车辆重心相对于车辆中线的偏移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根据车辆座位的重量对左后车轮或右后车轮的制动力进行调整,从而减小车辆制动时,四轮产生的制动力相对于车辆重心的横摆力矩,提升车辆制动时的直线行驶能力。
本实施例在保留原本全部控制逻辑的条件下,增加当原本控制逻辑条件下电子制动力控制子系统不工作,而车辆乘员左右分布重量差大于阈值时,控制左后与右后车轮制动压力差的控制逻辑,阈值通过标定获取。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辆座位、在每个车辆座位上设置的座位重量传感器、电子制动力分配子系统和车轮制动液压子系统;
车辆座位上设置的座位重量传感器均与电子制动力分配子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车轮制动液压子系统与电子制动力分配子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车辆座位包括车辆左前座位、车辆左后座位、车辆右前座位和车辆右后座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电子制动力分配子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输出的信号包括:左后制动压力控制信号和右后制动压力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车轮制动液压子系统包括左后制动系统和右后制动系统,左后制动系统和右后制动系统分别接收左后制动压力控制信号和右后制动压力控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电子制动力分配子系统中保存有车辆左右乘员重量差与后轮左右制动力差的响应曲线。
6.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
CN202121149995.XU 2021-05-26 2021-05-26 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和汽车 Active CN215244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49995.XU CN215244801U (zh) 2021-05-26 2021-05-26 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49995.XU CN215244801U (zh) 2021-05-26 2021-05-26 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和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44801U true CN215244801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58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49995.XU Active CN215244801U (zh) 2021-05-26 2021-05-26 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448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1152B (zh) 悬架控制装置
US9636965B2 (en) Suspension system
CN101342903B (zh) 车辆转向控制装置
US20190217854A1 (en) Vehicle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US9186988B2 (en) Control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having an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by which the drive torque of a drive unit can be variably distributed, as required, on at least two axles
CN107757733A (zh) 一种可调节汽车四轮垂直载荷装置
CN112407104B (zh) 一种底盘域控制系统及汽车
CN105730286A (zh) 汽车动态座椅自适应调节方法及系统
US20150158493A1 (en) Vehicle braking/driving force control apparatus
CN104955689A (zh) 车辆重心状态判定装置及车辆运行情况控制系统
CN113212413A (zh) 集成式底盘域协调控制系统及车辆
CN207579981U (zh) 一种可调节汽车四轮垂直载荷装置
CN208585235U (zh) 一种提高公交车乘坐舒适性的智能辅助系统
CN215244801U (zh) 车辆的制动跑偏补偿控制系统和汽车
US11148498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heel axle suspension of a vehicle
CN107444052B (zh) 车辆用衰减力控制装置
US20230241940A1 (en) Suspension control device, vehicle, and suspension control method
US11712939B2 (en) Vehicl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vehicle suspension
US11529991B2 (en) Control system for vehicle
WO2019077973A1 (ja) 車両のブレーキシステム
Zheng et al. Braking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Braking System and Intelligent Network Technology
CN201400066Y (zh) 电子控制空气悬架系统
JP7095970B2 (ja) 車両制御装置
JP6003523B2 (ja) 車両挙動制御装置及び車両挙動制御方法
KR102614161B1 (ko) 차량의 댐퍼속도 도출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