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28024U - 应用于包皮吻合器的传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包皮吻合器的传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28024U
CN215228024U CN202120232389.8U CN202120232389U CN215228024U CN 215228024 U CN215228024 U CN 215228024U CN 202120232389 U CN202120232389 U CN 202120232389U CN 215228024 U CN215228024 U CN 2152280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transmission
thimble
link
c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3238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鹏
项腾
李芳柄
郑兴荣
张子扬
周玲强
许国凯
李雪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3238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280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280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280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包皮吻合器的传动结构,该包皮缝合器包括壳体、顶针件、切刀件以及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手柄分别通过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与顶针件和切刀件传动连接以驱动切刀件朝向开放端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整体被构造为能够促使顶针筒相对于环形切刀预先伸出壳体以在完成缝合工作后实现环切操作。

Description

应用于包皮吻合器的传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皮吻合器,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包皮吻合器的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产品研发,越来越多的微创医疗器械应用于泌尿、男科临床手术,包皮环切吻合器就是其中的一种,包皮环切吻合器的应用相对于传统环切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较短、可最大限度减少手工操作误差、减少术后感染、术后痛苦少、功能恢复快等诸多优点。但是,现有的包皮环切吻合器在实际使用时,还是会出现渗血及术后出血的情况。
现有的包皮环切吻合器在使用时,环形切刀与缝合钉同步击发,同步进行缝合与切割,如果环形切刀先割断多余包皮,会导致较多的渗血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包皮吻合器的传动结构,该包皮缝合器包括壳体、顶针件、切刀件以及手柄,所述顶针件具有一顶针筒以及一设置在顶针筒后侧的顶针管,切刀件具有一环形切刀以及一设形成于环形切刀后侧的顶刀管,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
所述手柄分别通过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与顶针件和切刀件传动连接以驱动顶针件和切刀件朝向包皮吻合器开放端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整体被构造为能够促使顶针筒相对于环形切刀预先伸出所述壳体,以使得在顶针件完成缝合工作后切刀件开始环切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摆动臂,所述的摆动臂一端用于与手柄连接,另一端用于与顶刀管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设在手柄上的第一齿轮段,设置在顶针件上的第二齿条段、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段和第二齿条段之间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传动,通过该第一齿轮段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段啮合传动触发顶针管朝向前侧水平移动。
作为优选,与第二齿条段啮合的第二齿轮上周向被划分为齿轮区和止挡区,所述齿轮区用于与第二齿条段啮合传动且止挡区用于与第二齿条段止挡配合,以使得顶针件到达预定位置后保持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摆动臂一端用于与手柄连接,另一端形成轴向延伸的滑动腔,该滑动腔用于所述顶刀管上设置的滑动轴滑动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摆动臂的两侧形成对称的滑动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为第一连杆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的手柄铰接端,所述第二连杆可转动地设置于顶刀件,所述第三连杆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上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自由端相铰接连接.
作为优选,第二传动机构为第二连杆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五连杆、第六连杆、第七连杆,所述第五连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的手柄铰接端,所述第六连杆可转动地设置于顶针件,所述第七连杆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下侧,所述的第五连杆、第六连杆、第七连杆的自由端铰接连接。
相较于现有的吻合器先切后缝或者同时切缝的治疗过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皮环切吻合器可以实现先缝后切,可以先对未切割的包皮内侧进行缝合,待缝合完全之后进行多余包皮的切割。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吻合器可以在切割包皮的时候,缝合钉7始终处于压紧包皮的状态,可以有效防止渗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包皮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包皮吻合器的手柄转动角度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包皮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包皮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可实现先缝后切的包皮吻合器,该包皮缝合器包括壳体1、顶针件2、切刀件3、手柄5以及弹性复位件:
壳体1限定出一个收容腔100,所述壳体1一侧形成用于缝合环切操作的开放端10,该开放端形成的敞开口供顶针件和切刀件的缝合钉7和切刀伸出以对包皮完成缝合环切操作;
顶针件2枢装在该壳体的收容腔100内,所述顶针件具有一顶针筒21以及一设置在顶针筒21后侧的顶针管22,所述顶针筒21的前端朝向开放面端10设置,且其前端用于安装缝合钉7;
切刀件3具有一环形切刀以及一设形成于环形切刀后侧的顶刀管32,环形切刀(未示出)同轴枢装在所述的顶针筒21内,如图1所示,顶刀管32枢穿所述的顶针管22设置;
手柄5贯穿该所述的壳体设置,所述手柄5分别通过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与顶针管22和顶刀管32传动连接以驱动顶针管22和顶刀管32各自独立地朝向开放端方向移动,最终实现环形切刀和顶针筒从壳体伸出;且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整体被构造为能够促使顶针筒21相对于环形切刀预先伸出壳体以使得在顶针筒完成缝合工作后环形切刀开始环切操作。
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皮吻合器相较于现有的包皮吻合器而言,其舍弃了先切后缝的传动环切缝合方法,采用全新的先缝后切思路,从根本上防止了在环切与缝合之间的时间段内造成的溢血情况,有效防止溢血。
弹性复位件设置在手柄和壳体之间,以使得手柄在完成触发工作后能够自动归位。
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的结构实现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采用传动的齿轮传动方式、连杆传动方式以及齿轮和连杆结合的方式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由选择,只要其能够实现环形切刀在顶针筒完成缝合工作后伸出完成环切工作即可,即确保环形切刀和顶针筒的伸出顺序有序进行即可;示例性地,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具体采用如下结构形式:所述手柄5具有一伸出壳体的自由端51、一贯穿该壳体设置的主体段52以及一用于与壳体内部铰接的铰接端53;所述铰接端53与顶刀管32的后侧通过摆动臂8传动连接以推动顶刀管32发生水平移动;在本实施中,所述摆动臂8一端与手柄连接,另一端形成轴向延伸的滑动腔81,所述顶刀管上形成滑动轴321,该滑动轴可轴向滑动地设置在滑动腔内部,通过手柄的转动,驱动摆动臂的摆动,进一步驱动顶刀管的水平移动;具体地,所述摆动臂的两侧形成对称的滑动腔81,相对应地顶刀管两侧对称形成滑动轴321,手柄和摆动臂通过该滑动腔与滑动轴的配合驱动顶刀管的水平向前移动。
所述的手柄5位于壳体内部的主体段52的前侧具有第一齿轮段55,所述顶针管22上具有第二齿条段221,所述第一齿轮段55和第二齿条段221之间通过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1啮合传动;如此,通过该第一齿轮段55与第一齿轮9啮合、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1啮合、第二齿轮11和第二齿条段221啮合触发顶针管22朝向前侧水平移动;
如上,由于顶刀管32从顶针管11伸出且摆动臂8形成在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齿轮段55和第二齿条段221、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1)的后侧,由于二者前进的速度不一致,所以在顶针筒21伸出壳体缝合时环形切刀还未伸出壳体。
可以理解的是,在推动环形切刀时,由于环形切刀是由击发手柄直接带动前进的,环形切刀运动的角度等于击发手柄转过的角度;由于本实施方式先缝后切的功能需求,当击发手柄转过一定角度时,环形切刀位置应处于吻合器主体前端平面位置或者往后适当距离,不应超过前端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当击发手柄击发完毕时,环形切刀应超过前端3mm才能完全切断包皮。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与第二齿条段221啮合的第二齿轮11上周向被划分为齿轮区111和止挡区112,所述齿轮区111用于与第二齿条段221和第一齿轮9啮合传动,同时所述的止挡区112用于与第二齿条段221止挡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止挡区112为形成于第二齿轮11周向的圆弧段;如此,请再次参阅图1,当缝合钉7到达吻合器前端平面后,击发手柄继续转动,第一齿轮段55带动第一齿轮9继续转动,第一齿轮9带动第二齿轮11继续转动直至第二齿轮11的止挡区112刚好与顶针件2的第一齿条段221处于相抵,即第二齿轮11上此时并没有下一个齿去啮合推动,只有其外圆弧面去相切保持,此后第二齿轮11会始终保持与顶针件2的相切,持续给到顶针件2稳定的力,使顶针件不会后退,也就使得前端的缝合钉7持续受到挤压的力,可以减少出血情况产生。
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1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壳体101以及相对于水平壳体向下延伸的竖向壳体102,所述手柄5设置在竖向壳体102的前侧,且该手柄5具有与竖向壳体具有夹角的自然状态以及朝向所述竖向壳体摆动的触发状态;
所述水平壳体101左端构成开放端10,所述顶针件2与切刀件3水平枢装在所述的水平壳体内;所述水平壳体的右端具有一开口供龟头座和顶杆贯穿顶针件和切刀件设置;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皮吻合器,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缝合方式:通过击发手柄5推动缝合钉7与环形切刀向前运动,但由于两处前进速度不一样,缝合钉7会先接触包皮组织,待缝合钉7到位后,环形切刀会再接触包皮组织进行切割;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运动方式:
手动击发手柄推动缝合钉7与环形切刀向前运动,击发手柄推动齿轮组转动,齿轮组啮合推动顶针管,缝合钉7放置在顶针管的前端,也就同时在推动着缝合钉7向前运动;击发手柄推动顶刀管向前运动,顶刀管前端与环形切刀通过型连接,也就同时在推动着环形切刀向前运动。
此外,通过挤压手柄,来实现包皮吻合器的整个切割缝合运动,由于人体手部的结构,击发手柄的可旋转角度为45°以内,本实用新型选定一个35°来做击发动力源。
击发手柄推动缝合钉7时,手柄上的第一齿轮段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个齿轮转动,第二齿轮通过第一齿轮段带动顶针管转动,根据齿轮传动原理,齿轮啮合处(分度圆相切位置)的线速度相等。
此时:可以设击发手柄为击发角速度为W,小齿轮的角速度为W,缝合钉7的移动速度为V
根据吻合器的尺寸规格选择,手柄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为30mm,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为10mm,相同模数啮合;
可得:30/2*W=10/2*W=V
15W=5W=V
请参阅图2,根据本产品的缝合钉7高度需要,缝合钉7的推动距离为4.5mm时达到前端平面位置,设当缝合钉7被推动4.5mm时,所用时间为t,击发手柄转动角度为θ;
V*t=15W*t=4.5,
Figure BDA0002919592170000041
所以
Figure BDA0002919592170000051
得出:θ=17.189°
进一步地,在推动环形切刀时,由于环形切刀是由击发手柄直接带动前进的,环形切刀运动的角度等于击发手柄转过的角度;由于先缝后切的功能需求当击发手柄转过角度为17.189°时,环形切刀位置应处于吻合器主体前端平面位置或者往后适当距离,不应超过前端位置。在本案例中,当击发手柄击发完毕时,环形切刀应超过前端3mm(该尺寸不限定死)才能完全切断包皮;
设击发手柄转过17.189°(此时顶刀件运动的距离为L)后还需要转过角度θ,旋转中心往顶刀件中心线上做垂直时,旁边的角度为θ1,垂直高度为H,
根据三角形公式可得:
Figure BDA0002919592170000052
Figure BDA0002919592170000053
由②可得:L=Htanθ1③
将③代入①,可得:
Figure BDA0002919592170000054
H tan(θ+θ1)=3+Htanθ1
3=H tan(θ+θ1)-Htanθ1
Figure BDA0002919592170000055
Figure BDA0002919592170000056
Figure BDA0002919592170000057
Figure BDA0002919592170000058
H随着tanθ1的增大而减小,最小为无限接近0(此时实际意义不大),当tanθ1=0时,H达到最大,为
Figure BDA0002919592170000061
当在此案例中时,θ=35°-17.189°=17.811°,此时H约等于9.338mm。
因此H应在9.338mm以内才能实现切割。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缝合器在缝合钉7到达前端平面后,环形切刀进行切割,此时环形切刀进行切割的同时,缝合钉7始终处于压紧的状态,可以更好地防止血液流出。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采用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分别为第一连杆机构和第二连杆机构,所述第二连杆机构整体设置在第一连杆机构的远侧。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200、第二连杆201、第三连杆202,所述第一连杆20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的手柄铰接端53,所述第二连杆201可转动地设置于顶刀件32,所述第三连杆可202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上侧,所述第一连杆200、第二连杆201、第三连杆202的另一端相铰接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五连杆300、第六连杆301、第七连杆303,所述第五连杆30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的手柄铰接端53,所述第六连杆301可转动地设置于顶针管22,所述第七连杆303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下侧,第五连杆300、第六连杆301、第七连杆303另一端相铰接连接。
实施例3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采用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采用第二连杆机构,
第二传动机构与实施例2的相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应用于包皮吻合器的传动结构,该包皮缝合器包括壳体(1)、顶针件(2)、切刀件(3)以及手柄(5),所述顶针件具有一顶针筒(21)以及一设置在顶针筒(21)后侧的顶针管(22),切刀件(3)具有一环形切刀以及一设形成于环形切刀后侧的顶刀管(32),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
所述手柄(5)分别通过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与顶针件(2)和切刀件(3)传动连接以驱动顶针件(2)和切刀件(3)朝向包皮吻合器开放端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整体被构造为能够促使顶针筒(21)相对于环形切刀预先伸出所述壳体(1),以使得在顶针件(2)完成缝合工作后切刀件(3)开始环切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摆动臂(8),所述的摆动臂(8)一端用于与手柄(5)连接,另一端用于与顶刀管(32)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设在手柄(5)上的第一齿轮段(55),设置在顶针件(2)上的第二齿条段(221)、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1),所述第一齿轮段(55)和第二齿条段(221)之间通过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1)啮合传动,通过该第一齿轮段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段啮合传动触发顶针管朝向前侧水平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与第二齿条段(221)啮合的第二齿轮(11)上周向被划分为齿轮区(111)和止挡区(112),所述齿轮区(111)用于与第二齿条段(221)啮合传动且止挡区(112)用于与第二齿条段(221)止挡配合,以使得顶针件到达预定位置后保持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臂(8)一端用于与手柄(5)连接,另一端形成轴向延伸的滑动腔(81),该滑动腔(81)用于所述顶刀管上设置的滑动轴(321)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臂的两侧形成对称的滑动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为第一连杆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200)、第二连杆(201)、第三连杆(202),所述第一连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的手柄铰接端,所述第二连杆可转动地设置于顶刀件,所述第三连杆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上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自由端相铰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传动机构为第二连杆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五连杆(300)、第六连杆(301)、第七连杆(303),所述第五连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的手柄铰接端,所述第六连杆可转动地设置于顶针件,所述第七连杆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下侧,所述的第五连杆、第六连杆、第七连杆的自由端铰接连接。
CN202120232389.8U 2021-01-27 2021-01-27 应用于包皮吻合器的传动结构 Active CN2152280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2389.8U CN215228024U (zh) 2021-01-27 2021-01-27 应用于包皮吻合器的传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2389.8U CN215228024U (zh) 2021-01-27 2021-01-27 应用于包皮吻合器的传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28024U true CN215228024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99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32389.8U Active CN215228024U (zh) 2021-01-27 2021-01-27 应用于包皮吻合器的传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2802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1909A (zh) * 2022-03-25 2022-04-26 深圳市谊安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腔镜荷包钳
WO2022161378A1 (zh) * 2021-01-27 2022-08-04 浙江医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先缝后切的包皮吻合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1378A1 (zh) * 2021-01-27 2022-08-04 浙江医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先缝后切的包皮吻合器
CN114391909A (zh) * 2022-03-25 2022-04-26 深圳市谊安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腔镜荷包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28024U (zh) 应用于包皮吻合器的传动结构
US11779316B2 (en) Biopsy device
JP6404478B2 (ja) ステープルカートリッジユニットと当該ステープルカートリッジユニットを使用する医療用ステープラー
CN110882025B (zh) 外科器械
JP2005028149A (ja) 関節動作接続部の高い可撓性を得るためにテーパ状発射バーを備えた外科用ステープラ
WO2020221357A1 (zh) 驱动装置及外科器械
CN215228025U (zh) 一种可实现先缝后切的包皮吻合器
CN213430329U (zh) 腹腔镜缝合器缝合针驱动装置
CN112754566B (zh) 一种可偏头时击发的微创腔镜吻合器
CN112890930B (zh) 微量卵巢组织活检装置
CN209203443U (zh) 一种电驱动的包皮缝合环切器
CN112754582B (zh) 一种可实现先缝后切的包皮吻合器
JP5360912B2 (ja) 回転カッターを具備する外科用ステイプラーヘッド機構部
WO2022116872A1 (zh) 一种电动穿刺器
CN218279716U (zh) 脊柱内镜下硬脊膜缝合器
CN111870320B (zh) 外科器械
CN111884419B (zh) 驱动装置
CN108186061A (zh) 腹腔镜下圆形吻合器
US10265063B1 (en) Deep cavity suture device
CN208388719U (zh) 一种妇产科缝合用血管钳
CN113288268B (zh) 一种可交错缝合的腔镜吻合器
CN212816378U (zh) 腹腔镜吻合器缝合针摆动装置
CN217219126U (zh) 一种电动终板切削器
CN219578974U (zh) 手术刀
CN114081558B (zh) 一种防组织褶皱的直线型电动吻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