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27835U - 超声成像设备及超声探头 - Google Patents

超声成像设备及超声探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27835U
CN215227835U CN202121367137.2U CN202121367137U CN215227835U CN 215227835 U CN215227835 U CN 215227835U CN 202121367137 U CN202121367137 U CN 202121367137U CN 215227835 U CN215227835 U CN 2152278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be
air
ultrasonic
hea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671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Zhongke Medical Technolog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Zhongke Medical Technolog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Zhongke Medical Technolog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Zhongke Medical Technolog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671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278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278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278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声成像设备及超声探头。该超声探头包括:探头组件,包括探头壳体、设置于所述探头壳体内的超声换能部件、控制电路以及设置于所述探头壳体中的导热部件,所述导热部件用于传导所述超声换能部件与所述控制电路产生的热量;以及风冷组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探头组件,用于对所述导热部件进行冷却。通过风冷组件经导热部件间接对超声换能部件进行冷却,能够有效的降低超声换能部件的温度,无需过多零部件,减小超声探头体积及重量,同时还能避免漏液问题发生,保证超声探头的使用性能,而且,还能便于维护与更换。

Description

超声成像设备及超声探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声成像设备及超声探头。
背景技术
超声成像系统在医学影像和诊断领域应用非常广泛。超声成像系统依靠抵在人体测量部分的超声探头来采集信号。探头包括外壳和包裹在外壳内的超声换能器,然后通过线缆或蓝牙的方式,与远端的超声主机或其他接收设备传递信号。超声换能器由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压电材料或静电材料制成。探头通过超声换能器来对人体发射超声波信号,并接收人体繁琐的超声波信号,来完成成像。
发射和接收过程中,声学能量会由于声学损失而发热。超声波的强度越高,成像质量越好,发射也越大。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超声换能器的阵元数越来越多,发热也越来越大。同时出于各种需求,探头内部处理换能器之外,也集成了越来越多的电子器件或板卡,又带来了额外的热源。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过量发热如果不能得到充分的冷却,可能会导致探头温度过高,使得内部器件的寿命降低;甚至超过法规的要求,对人体造成伤害。
目前,针对探头发热量过大的问题,市面上一般采用水冷的方式,在探头内部增加水冷管路,依靠液流吧热量从前端传到连接器或主体内部。水冷的方式需要增加管路、驱动液流的泵、热量转移之后用来散热的风扇等。这样会增加许多额外的部件,体积和重量都难以保证,对操作舒适性影响很大,而且还会存在漏液的风险,影响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通过水冷方式冷却导致部件数量增多带来的体积以及重量大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保证冷却的同时尽量减小体积的超声成像设备及超声探头。
一种超声探头,包括:
探头组件,包括探头壳体、设置于所述探头壳体内的超声换能部件、控制电路以及导热部件,所述导热部件用于传导所述超声换能部件和/或所述控制电路产生的热量;以及
风冷组件,设置于所述探头组件,用于对所述导热部件进行冷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部件伸入所述风冷组件;
或者,所述导热部件位于所述风冷组件的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冷组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探头壳体的底部;
和/或,所述风冷组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探头壳体的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冷组件包括风冷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风冷壳体的出风件,所述风冷壳体与所述探头壳体连接,所述出风件用于产生对所述导热部件冷却的冷却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冷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安装腔,所述出风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冷组件还包括电源部件,所述电源部件设置于所述风冷壳体中,并与所述出风件电连接,所述电源部件用于向所述出风件供电;
所述电源部件为供电电池或与外界电源连接的供电接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冷组件还包括传热部件,所述传热部件设置于所述风冷壳体中,并与所述导热部件接触,所述传热部件能够吸收所述导热部件传递的热量,并由所述出风件冷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冷壳体与所述探头壳体可拆卸连接,包括通过卡扣部件、螺纹连接件、过盈配合方式、胶粘方式、或磁吸方式进行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冷组件还包括开关键,所述开关键与所述出风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出风件工作或停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部件和所述传热部件为导热材质制成的几何体,所述几何体为实心结构或中空结构;
当所述几何体为中空结构时,所述中空结构填充有能导热的气体或者液体。
一种超声成像设备,包括超声主机以及超声探头,所述超声探头包括:
探头组件,包括探头壳体、设置于所述探头壳体内的超声换能部件、控制电路以及导热部件,所述导热部件用于传导所述超声换能部件和/或所述控制电路产生的热量;以及
风冷组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探头组件,用于对所述导热部件进行冷却;
所述超声探头与超声主机连接,且所述风冷组件通过超声主机供电或者通过供电电池供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成像设备及超声探头,在超声探头的探头壳体安装风冷组件,超声探头工作时,超声换能部件产生的热量能够传递至导热部件,通过风冷部件对导热部件进行冷却,以降低冷却部件的温度,进而降低超声换能部件的温度。通过风冷组件经导热部件间接对超声换能部件进行冷却,有效的解决目前通过水冷方式冷却导致部件数量增多带来的体积以及重量大的问题,能够有效的降低超声换能部件的温度,无需过多零部件,减小超声探头体积及重量,同时还能避免漏液问题发生,保证超声探头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超声探头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超声探头中探头组件与风冷组件相分离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超声探头中探头组件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超声探头中风冷组件从一角度看的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的风冷组件从另一角度看的立体图;
图6为图4所示的风冷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100、超声探头;110、探头组件;111、探头壳体;112、超声换能部件;113、导热部件;120、风冷组件;121、风冷壳体;1211、进风口;1212、出风口;122、出风件;123、电源部件;124、开关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声探头100。该超声探头100应用于超声成像设备中,通过超声探头100与人体的测量部位抵接,以实现对测量部件进行实时成像,获取测量部位的检测结果。
目前的探头工作时,探头通过超声换能器实现超声波信号的发射与接收,以完成成像。超声换能器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探头内部由电子器件组成的控制电路工作时也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叠加会导致探头的温度过高。通常通过水冷方式对探头进行冷却,但是水冷方式需要增加相应的管路、泵、风扇等部件,导致零件数量增加,进而增加探头的重量和体积。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超声探头100。该超声探头100通过风冷方式进行冷却,能够有效的降低超声探头100的温度,提高超声探头100工作的可靠性;并且,无需过多零部件,减小超声探头100体积及重量,同时,还能避免水冷方式导致的漏液问题,保证超声探头100的使用性能。并且,超声探头100的结构为可拆卸设置,能够方便超声探头100的维护与更换。以下详细介绍超声探头100的具体结构。
参见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超声探头100包括探头组件110以及风冷组件120。探头组件110包括探头壳体111、设置于探头壳体111内的超声换能部件112、控制电路以及设置于探头壳体111中的导热部件113,导热部件113用于传导超声换能部件112和/或控制电路产生的热量。风冷组件120设置于探头组件110,用于对导热部件113进行冷却。
探头组件110为超声探头100的主体结构,用于实现超声探头100的探测功能,以对人体的测量部件进行检测。使用时,探头组件110的顶部与人体的测量部位接触,探头组件110能够发射超声波信号,以对人体的测量部位进行检测,得到测量部件的实时成像结果。
具体的,探头组件110包括探头壳体111、超声换能部件112、控制电路以及导热部件113。探头壳体111为探头组件110的外壳,超声换能部件112部分设置于探头壳体111中,部分设置于探头壳体111外,通过探头壳体111用于实现防护探头组件110的各个零部件。超声换能部件112工作时能够发射超声波信号以及接收超声波信号,为探头组件110实现检测的主要部件。控制电路与超声换能部件112电连接,用于控制超声换能部件112工作。控制电路还与风冷组件120电连接,用于控制风冷组件工作。
控制电路与超声换能部件112工作时,控制电路与超声换能部件112均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热部件113设置在探头壳体111中,并与超声换能部件112以及控制电路接触,并且,导热部件113的其中一个端部伸出探头壳体111。导热部件113能够将超声换能部件112以及控制电路的热量传递出,以降低超声换能部件112的问题。
风冷组件120设置于探头组件110,并对应导热部件113设置。导热部件113与超声换能部件112接触后,导热部件113的温度会升高。根据热传导的原理,热量会从温度高的部分向温度低的部分传递。这样导热部件113的温度能够传递至伸出探头壳体111的端部。这样,风冷组件120工作时,能够输送冷却风至导热部件113,以降低导热部件113的温度,进而降低超声换能部件112的温度,保证探头组件110工作的可靠性。
而且,探头组件110为密封结构,通过探头壳体111使得探头组件110形成密封结构。探头组件110使用时,探头组件110通过端部的超声换能部件112与人体的测量部位接触,完成实时成像。使用完成后,需要对探头组件110进行消毒,以便于下一次的使用。此时,将风冷组件120从探头组件110上拆卸,因探头组件110密封,可以直接通过消毒液等方式浸泡处理,以保证探头组件110的卫生。
上述实施例的超声探头100,通过风冷组件120经导热部件113间接对超声换能部件112进行冷却,有效的解决目前通过水冷方式冷却导致部件数量增多带来的体积以及重量大的问题,能够有效的降低超声换能部件112的温度,无需过多零部件,减小超声探头100体积及重量,同时还能避免漏液问题发生,保证超声探头100的使用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风冷组件120可拆卸设置在探头组件110上。这样在对风冷组件120或探头组件110维护或者更换时,可以直接将风冷组件120从探头组件110拆卸,便于使用。当风冷组件120与探头组件110其中一个损坏时,可以更换损坏部件与原有的结构进行适配使用,降低成本。
参见图1至图3,可选地,超声换能部件112包括探头换能器以及与探头换能器电连接的电子器件。通过电子器件控制探头换能器工作。探头换能器设置在探头壳体111的顶部,电子器件设置于探头壳体111的内部。探头组件110通过探头换能器与人体的测量部位接触。可以理解的,探头壳体111的顶部是指超声探头100与人体的测量部位接触的端部;探头壳体111的底部是指超声探头100远离测量部位的端部。
参见图1、图4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导热部件113伸入风冷组件120,或者,导热部件113位于风冷组件120的外侧。导热部件113伸出探头壳体111的一端可以位于风冷组件120的内部,也可以位于风冷组件120的外部。
当导热部件113伸出探头壳体111的一端位于风冷组件120内部时,风冷组件120可以在内部产生冷却风,以对导热部件113进行冷却。当导热部件113伸出探头壳体111的一端位于风冷组件120外部时,风冷组件120可以将冷却风吹出,在外部对导热部件113进行冷却。值得说明的是,上述两种方式都可实现对导热部件113的冷却,达到降低超声换能部件112温度的目的。
参见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导热部件113为中空管道结构,导热部件113的内部为能导热的气体或者液体。这样能够提高导热部件113的导热性能,进一步保证导热部件113传递超声换能部件112热量的效果。
可选地,导热部件113可以由热管制成;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导热部件113也可由导热系数较高的铜、铝、银等金属合金、碳纤维等材料或者是各种材料组合制成。
可选地,导热部件113可以是各种凸出的结构,如圆柱、蛇形管、翅片散热器等。通过此种方式增加导热部件113的传热面积,便于导热部件113吸收热量以及冷却。可选地,导热部件113也可与探头壳体111为一体结构。比如,导热部件113可以是探头壳体111的平面、曲面或者探头组件110的其他部分结构。
可选地,导热部件11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通过多个导热部件113分别传递超声换能部件112的热量,可以有效的降低超声换能部件112的热量,保证探头组件110的冷却效果。
参见图2、图4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风冷组件120可拆卸设置于探头壳体的底部;和/或,风冷组件120可拆卸设置于探头壳体的侧面。风冷组件120的设置位置原则上不受限制,可以设置在探头壳体111的底部,也可以设置在探头壳体111的侧面,只要能够对导热部件113进行冷却即可。
可选地,风冷组件120的数量为一个,一个风冷组件120设置在探头壳体111的底部或侧面。通过一个风冷组件120经导热部件113对超声换能部件112进行冷却散热,保证超声探头100工作的可靠性。
可选地,风冷组件120可以设置在探头组件110的底部。此时,导热部件113可以从探头壳体111的底部伸出,并伸入到探头壳体111下方的风冷组件120中,通过风冷组件120对导热部件113进行冷却。
可选地,风冷组件120也可设置在探头组件110的侧面,此时,导热部件113可以从探头壳体111的侧面伸出,并伸入到探头壳体111侧面的风冷组件120中,通过风冷组件120对导热部件113进行冷却。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风冷组件120的数量为多个,通过多个风冷组件120经导热部件113对超声换能部件112进行散热,以保证超声探头100工作的可靠性。进一步地,多个风冷组件120可以分别设置在探头壳体111的底部与侧面,也可均设置在探头壳体111的侧面。
在一实施例中,风冷组件120包括风冷壳体121以及设置于风冷壳体121的出风件122,风冷壳体121与探头壳体111连接,出风件122用于产生对导热部件113冷却的冷却风。风冷壳体121用于实现出风件122的安装。出风件122通过风冷壳体121安装于探头组件110的探头壳体111。可选地,出风件122为风扇。可选地,风冷组件120包括至少一个出风件122。
可选地,风冷壳体121为安装座,出风件122安装在为安装座的风冷壳体121上。此时,出风件122露出在风冷组件120的外侧,出风件122可以直接对准导热部件113输送冷却风,实现导热部件113的冷却降温。
可选地,风冷壳体121为防护外壳,出风件122安装在风冷壳体121的内部。此时,导热部件113伸入到风冷壳体121中,出风件122在风冷壳体121中向导热部件113输送冷却风,以实现导热部件113的冷却降温。
在一实施例中,风冷壳体121具有进风口1211、出风口1212以及连通进风口1211与出风口1212的安装腔,出风件122设置于安装腔中。也就是说,风冷壳体121包裹出风件122。为了保证出风件122能够顺利出风,在风冷壳体121上开设进风口1211与出风口1212。出风件122工作时,外界的气流能够通过进风口1211进入到安装腔中,并由出风件122吹向导热部件113,冷却导热部件113后的气流能够经出风口1212流出风冷壳体121。
可以理解的,当风冷壳体121为安装座时,出风件122位于风冷壳体121的外侧,可以直接对导热部件113输送冷却风,无需进风口1211与出风口1212。当风冷壳体121为包裹的防护外壳时,需要在风冷壳体121上设置出风口1212与进风口1211。
在一实施例中,风冷组件120还包括电源部件123,电源部件123设置于风冷壳体121中,并与出风件122电连接,电源部件123用于向出风件122供电。电源部件123可以为出风件122供电,使得出风件122能够正常工作,以实现为导热部件113输送冷却风。
进一步地,电源部件123为供电电池或与外界电源连接的供电接口。当电源部件123为供电电池时,供电电池安装在风冷壳体121的内部。可选地,风冷壳体121上还设置于供电电池电连接的充电接口,通过充电接口为供电电池充电,以使充电电池能够重复利用。当然,供电电池也可为一次性电池,使用完成后及时更换供电电池。当电源部件123为供电接口时,电源部件123设置在风冷壳体121,以与外界电源电连接,为出风件122供电。
在一实施例中,风冷组件120还包括传热部件,传热部件设置于风冷壳体121中,并与导热部件113接触,传热部件能够吸收导热部件113传递的热量,并由出风件122冷却。也就是说,出风件122可以不直接对导热部件113输送冷却风,通过传热部件对导热部件113进行冷却。
风冷组件120安装于探头壳体111后,传热部件与导热部件113接触,导热部件113能够将热量传递至传热部件上。当出风件122对传热部件进行冷却时,能够降低传热部件的温度,进而降低到导热部件113的温度,以达到降低超声换能部件112温度的目的。
在一实施例中,导热部件113和传热部件为导热材质制成的几何体,所述几何体为实心结构或中空结构,当所述几何体为中空结构时,所述中空结构填充有能导热的气体或者液体。
在一实施例中,传热部件为中空管道结构,传热部件的内部为能传热的气体或者液体。这样能够提高传热部件的传热性能,进一步保证传热部件传递超声换能部件112热量的效果。
可选地,传热部件可以由热管制成;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传热部件也可由传热系数较高的铜、铝、银等金属合金、碳纤维等材料或者是各种材料组合制成。
可选地,传热部件可以是各种凸出的结构,如圆柱、蛇形管、翅片散热器等。通过此种方式增加传热部件的传热面积,便于传热部件吸收热量以及冷却。可选地,传热部件也可与风冷壳体121为一体结构。比如,传热部件可以是风冷壳体121的平面、曲面或者风冷组件120的其他部分结构。
可选地,传热部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通过多个传热部件分别传递超声换能部件112的热量,可以有效的降低超声换能部件112的热量,保证对探头组件110的冷却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风冷壳体121与探头壳体111可拆卸连接,包括通过卡扣部件、螺纹连接件、过盈配合方式、胶粘方式或磁吸等方式进行连接。这样可以方便风冷壳体121与探头壳体111的拆卸安装,便于维护与更换。可以理解的,当风冷组件120需要进行维护时,可以将风冷组件120从探测组件110拆除,随后可以对风冷组件120进行维护,维护后再将风冷组件120安装于探测组件110。探测组件110进行维护时,可以将探测组件110从风冷组件120拆除,随后可以对探测组件110进行维护,维护后再将探测组件110安装于风冷组件120。示例性地,风冷壳体121通过卡扣部件与探头壳体111可拆卸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风冷组件120还包括开关键124,开关键124与出风件122连接,用于控制出风件122工作或停机。开关键124能够控制出风件122的启动与停止。操作开关键124时,出风件122与电源部件123之间的电路被导通,出风件122能够正常工作。再次操作开关键124时,出风件122与电源部件123之间的电路被断开,出风件122停止工作。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开关键124也可省略,通过出风件122的通电与断电实现出风件122的工作控制。可选地,开关键124为按压方式、扳动方式等开关。
在一实施例中,探头组件110通过有限线缆或无线通信方式与超声成像设备的超声主机电连接。这样可以实现图像信息的传输,实现实时成像。可选地,探头组件110还包括连接线缆时,风冷组件120可以安装在连接线缆上。可选地,风冷组件120的供电与控制可以通过风冷组件120自身控制,也可通过探头组件110的接口实现,或者由超声主机实现。
可选地,探头壳体111上具有预留的安装位,探头组件110的超声换能部件112产生的热量过高时,可以随时安装风冷组件120。可以理解的,风冷组件120的规格可以有至少一种。示例性地,风冷组件120可以具有不同形状、不同固定方式、不同散热能力等规格,以适配不同需求的探头组件110。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超声换能部件112的探头换能器位于探头壳体111的顶部,探头内部具有从探头壳体111底部伸出的导热部件113,导热部件113的探头壳体111内的一端与超声换能部件112的探头换能器以及电子器件接触,导热部件113的另一端伸出探头壳体111。出风件122设置在风冷壳体121的内部,并通过供电电源向出风件122工件,风冷壳体121具有进风口1211以及出风口1212。
将探头壳体111与风冷壳体121通过卡扣部件固定,安装完成后,探头组件110的导热部件113伸入到风冷壳体121中。需要风冷组件120工作时,操作开关键124,出风件122开始工作。空气在出风件122的作用下开始流动,从进风口1211进入,从出风量流出。在这个过程中,流动的空气将导热部件113上的热量带走,以达到降低导热部件113温度的作用。
当需要对探头组件110进行清洗消毒时,直接将风冷组件120从探头组件110上拆卸。因探头组件110是密封的,可以浸泡或擦拭消毒,避免风冷组件120进液。日常需要对风冷组件120除尘时,可以直接拆卸风冷组件120,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超声成像设备,包括超声主机以及超声探头100,超声探头100包括探头组件110以及风冷组件120。探头组件110包括探头壳体111、设置于探头壳体111的超声换能部件112、控制电路以及设置于探头壳体111中的导热部件113,所述导热部件113用于传导超声换能部件112与控制电路产生的热量;超声探头与超声主机连接,且风冷组件通过超声主机供电或者通过供电电池供电。风冷组件120可拆卸设置于探头组件110,用于对导热部件113进行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成像设备采用具有风冷组件120的超声探头100后,能够降低超声探头100的温度,提高超声探头100工作的可靠性,保证图像的成像质量,同时还能避免发生探伤情况,保证使用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超声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探头组件,包括探头壳体、设置于所述探头壳体内的超声换能部件、控制电路以及导热部件,所述导热部件用于传导所述超声换能部件和/或所述控制电路产生的热量;以及
风冷组件,设置于所述探头组件,用于对所述导热部件进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件伸入所述风冷组件;
或者,所述导热部件位于所述风冷组件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组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探头壳体的底部;
和/或,所述风冷组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探头壳体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组件包括风冷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风冷壳体的出风件,所述风冷壳体与所述探头壳体连接,所述出风件用于产生对所述导热部件冷却的冷却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安装腔,所述出风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声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组件还包括电源部件,所述电源部件设置于所述风冷壳体中,并与所述出风件电连接,所述电源部件用于向所述出风件供电;
所述电源部件为供电电池或与外界电源连接的供电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组件还包括传热部件,所述传热部件设置于所述风冷壳体中,并与所述导热部件接触,所述传热部件能够吸收所述导热部件传递的热量,并由所述出风件冷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壳体与所述探头壳体可拆卸连接,包括通过卡扣部件、螺纹连接件、过盈配合方式、胶粘方式、或磁吸方式进行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组件还包括开关键,所述开关键与所述出风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出风件工作或停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件和所述传热部件为导热材质制成的几何体,所述几何体为实心结构或中空结构;
当所述几何体为中空结构时,所述中空结构填充有能导热的气体或者液体。
11.一种超声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超声主机以及超声探头,所述超声探头包括:
探头组件,包括探头壳体、设置于所述探头壳体内的超声换能部件、控制电路以及导热部件,所述导热部件用于传导所述超声换能部件和/或所述控制电路产生的热量;以及
风冷组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探头组件,用于对所述导热部件进行冷却;
所述超声探头与超声主机连接,且所述风冷组件通过超声主机供电或者通过供电电池供电。
CN202121367137.2U 2021-06-18 2021-06-18 超声成像设备及超声探头 Active CN2152278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67137.2U CN215227835U (zh) 2021-06-18 2021-06-18 超声成像设备及超声探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67137.2U CN215227835U (zh) 2021-06-18 2021-06-18 超声成像设备及超声探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27835U true CN215227835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81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67137.2U Active CN215227835U (zh) 2021-06-18 2021-06-18 超声成像设备及超声探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2783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89795A (zh) * 2024-03-14 2024-04-16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热交换器盘管实时监测装置及其热交换器和使用方法
CN117889795B (zh) * 2024-03-14 2024-05-24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热交换器盘管实时监测装置及其热交换器和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89795A (zh) * 2024-03-14 2024-04-16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热交换器盘管实时监测装置及其热交换器和使用方法
CN117889795B (zh) * 2024-03-14 2024-05-24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热交换器盘管实时监测装置及其热交换器和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061292U (ja) 超音波トランスデュ―サ構造
US8333702B2 (en) Ultrasonic probe and ultrasonic diagnostic apparatus
RU2604705C2 (ru) Матричный ультразвуковой зонд с пассивным рассеянием тепла
WO2006046559A1 (ja) 内視鏡装置
JP2011507641A (ja) 超音波治療アプリケータ
US20090315986A1 (en) Endoscope apparatus
JP2007116055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冷却モジュール
JP2006204552A (ja) 超音波プローブ
KR101134747B1 (ko) 초음파 프로브
CN215227835U (zh) 超声成像设备及超声探头
US11083439B2 (en) Cooling unit for an ultrasound imaging apparatus, and related ultrasound systems
CN209326134U (zh) 一种用于医学检测设备的防凝露低温孵育装置
CN115531750A (zh) 超声波治疗仪
JP2005175075A (ja) 液循環型冷却装置
US874877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eating coupling medium
CN210673355U (zh) 超声探头及超声诊断仪
CN211330127U (zh) 一种水冷防爆型超声波处理器
US20100075272A1 (en) Hand held apparatus for curing materials
KR20120082246A (ko) 방열박스 및 이를 이용한 엘이디 조명장치
CN117883117A (zh) 一种掌上超声装置及散热方法
CN116531684A (zh) 治疗设备
CN220360626U (zh) 一种超声波治疗仪
JP2016042350A (ja) システムおよびラック
CN217286923U (zh) 分体式感温超声手柄
JP2019115477A (ja) 超音波診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