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10079U - 一种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及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及洗衣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210079U CN215210079U CN202022872977.6U CN202022872977U CN215210079U CN 215210079 U CN215210079 U CN 215210079U CN 202022872977 U CN202022872977 U CN 202022872977U CN 215210079 U CN215210079 U CN 2152100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gative pressure
- constant volume
- liquid
- pipe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7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10000003800 Pharynx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599 deter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213 imbib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223 protective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844 bleach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49 desinfec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4682 ON-OFF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72 peristaltic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及洗衣机,包括:定容腔,用于洗涤液体的吸取以及自动投放;进液管,与定容腔连通,并用于向定容腔内吸入洗涤液体;第一文丘里管结构,通过第一负压管与定容腔连通;第二文丘里管结构,通过第二负压管与定容腔连通;其中,在所述第一文丘里管结构工作时,定容腔能够产生负压,通过进液管吸取洗涤液体;在所述第二文丘里管结构工作时,第二文丘里管结构能够吸取定容腔内的洗涤液体,通过第二文丘里管结构进行自动投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及洗衣机,将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设计为独立的模块,能够与洗衣机的进水盒配合,或者与进水盒搭配,则实现洗涤液体自动投放的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及洗衣机。
背景技术
目前各个洗衣机厂家都推出了具有自动投放功能的洗衣机,这种洗衣机可以实现洗涤剂的智能添加,避免用户手动添加洗涤剂,更加方便、使用感受好。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洗衣机功能的日益完善,用户对洗衣机自动投放洗涤剂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关技术中的洗涤剂投放装置一般采用活塞泵、离心泵、蠕动泵和电磁阀等,将洗涤剂直接投放于盛水桶内,但该种方式投放的洗涤剂与水流混合效果较差,不仅影响洗涤性能,且因洗涤剂与衣物直接接触会损伤衣物。此外,该种洗涤剂投放装置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针对当前各种投放洗护剂的装置一般由洗护剂储存盒、进水盒、投放装置三部分组成,储存在洗护剂储存盒里的洗护剂通过投放装置投入到进水盒,流入洗涤桶内用户衣物洗护。这种装置相对较复杂,成本高,装配复杂,对于制程及零部件精度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及洗衣机,将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设计为独立的模块,能够与洗衣机的进水盒配合,实现自动投放洗涤液体的功能,或者与进水盒搭配,则实现自动投放进水盒的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容腔,用于洗涤液体的吸取以及自动投放;
进液管,与定容腔连通,并用于向定容腔内吸入洗涤液体;
第一文丘里管结构,通过第一负压管与定容腔连通,且能够在定容腔内产生负压,吸取洗涤液体;
第二文丘里管结构,通过第二负压管与定容腔连通,且能够吸取定容腔内的洗涤液体,进行投放洗涤液体;
其中,在所述第一文丘里管结构工作时,定容腔能够产生负压,通过进液管吸取洗涤液体;在所述第二文丘里管结构工作时,第二文丘里管结构能够吸取定容腔内的洗涤液体,通过第二文丘里管结构进行自动投放。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负压管内设置吸液单向阀,在所述第二负压管内设置排液单向阀,在所述进液管内设置进液单向阀,所述吸液单向阀内的浮球的密度小于定容腔内洗涤液体的密度,所述进液单向阀的浮球密度大于定容腔内洗涤液体的密度,所述吸液单向阀中的浮球向下运动为将吸液单向阀打开的状态,所述进液单向阀中的浮球向上运动为将进液单向阀打开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排液单向阀内的浮球密度大于定容腔内洗涤液体的密度,且所述排液单向阀内的浮球向上运动为将排液单向阀打开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文丘里管结构的一端为第一进水管口,所述第一文丘里管结构的另一端为第一排水管口,所述第一负压管连接在所述第一进水管口与第一排水管口之间靠近喉部的位置;所述第二文丘里管结构的一端为第二进水管口,所述第二文丘里管结构的另一端为第二排水管口,所述第二负压管连接在所述第二进水管口与第二排水管口之间靠近喉部的位置,所述第一排水管口、第一进水管口、第二进水管口、第二排水管口均与外部的大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水管口、所述第二进水管口设置在所述定容腔的相对一侧,所述第一排水管口、第二排水管口设置在所述定容腔的相对另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定容腔、进液管、第一文丘里管结构、第二文丘里管结构集成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定容腔包括可拆卸固定的盖板。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通过换向阀连通至少两个进液口,每个进液口均连通一种洗涤液体。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进液口分别为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设置在所述换向阀的同侧,所述换向阀与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设置在进液单向阀的两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为一个独立的模块,能够与洗衣机的进水盒配合,实现自动投放洗涤液体的功能,与进水盒搭配,则形成自动投放进水盒的功能。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通过设置的两个文丘里管结构与同一个定容腔相连接,改变两个文丘里管的进水状态,通过在定容腔内形成的两次负压完成洗涤液体的吸取以及投放,使得洗涤液体向定容腔流动或者定容腔内的洗涤液体向外投出。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通过将排液单向阀、进液单向阀以及吸液单向阀均设置为浮球阀,通过设置合理的开关状态以及浮球密度与投放液体密度的关系,保证吸液单向阀、进液单向阀在第一文丘里管结构、第二文丘里管结构工作时向定容腔内部吸取洗涤液体以及排放洗涤液体的可靠性,同时取消了用于自动控制的电子元器件,降低本实用新型所述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使用时的故障率。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优化了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的结构设计,将投放模块的进水端和排水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定容腔的相对两侧,一方面便于与进水管路相连接,同时也有助于缩小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所占用的体积,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应用场景,适用于更多的洗涤剂自动投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洗衣机,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
所述洗衣机与上述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洗涤剂投放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双负压定容腔单投自动投放模块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双负压定容腔单投自动投放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双负压定容腔单投自动投放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双负压定容腔单投自动投放模块第二视角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双负压定容腔单投自动投放模块进行洗涤剂投放的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双负压定容腔双投自动投放模块的原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双负压定容腔双投自动投放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双负压定容腔双投自动投放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双负压定容腔双投自动投放模块第二视角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双负压定容腔双投自动投放模块进行洗涤剂投放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文丘里管结构;2、第一负压管;3、吸液单向阀;4、定容腔;5、进液单向阀;6、进液管;7、排液单向阀;8、第二负压管; 9、第二进水管口;10、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1、第二排水管口;12、第一排水管口;13、第一进水管口;14、第一进液口;15、第二进液口;16、换向阀;17、盖板;18、长排水管;19、投放容腔;20、第一腔室;21、主排水管口;22、第二腔室;23、漏水口;24、溢水盒; 25、溢水管;26、进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达到目的与功效易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所有进行方向性和位置性指示的术语,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顶”、“低”、“横向”、“纵向”、“中心”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状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连接情况等,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实施例1,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包括:
定容腔4,用于洗涤液体的吸取以及自动投放;
进液管6,与定容腔4连通,并用于向定容腔4内吸入洗涤液体;
第一文丘里管结构1,通过第一负压管2与定容腔4连通,且能够在定容腔4内产生负压,吸取洗涤液体;
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通过第二负压管8与定容腔4连通,且能够吸取定容腔4内的洗涤液体,进行投放洗涤液体;
其中,在所述第一文丘里管结构1工作时,定容腔4能够产生负压,通过进液管6吸取洗涤液体;在所述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工作时,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能够吸取定容腔4内的洗涤液体,通过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进行自动投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在第一负压管2、第二负压管8以及进液管6内设置单向阀和/或浮球阀,在第一文丘里管结构1工作时,第一负压管2、进液管6内的单向阀和/或浮球阀被打开,定容腔4内产生负压,进液管6开始向定容腔4吸取洗涤液体,当洗涤液体被吸取到位以后,关闭第一文丘里管结构1,打开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此时,第一负压管2、进液管6内的单向阀和/或浮球阀被关闭,定容腔4内会再次产生负压,第二负压管8中的单向阀和/或浮球阀被打开,定容腔4内的洗涤液体被吸入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中被投放。
本申请所述的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通过设置的两个文丘里管结构与同一个定容腔4相连接,改变两个文丘里管的进水状态,通过在定容腔4内形成的两次负压完成洗涤液体的吸取以及投放,使得洗涤液体向定容腔4流动或者定容腔4内的洗涤液体向外投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在所述第一负压管2内设置吸液单向阀 3,在所述第二负压管8内设置排液单向阀7,在所述进液管6内设置进液单向阀5,所述吸液单向阀3内的浮球的密度小于定容腔4内洗涤液体的密度,所述进液单向阀5的浮球密度大于定容腔4内洗涤液体的密度,所述吸液单向阀3中的浮球向下运动为将吸液单向阀3 打开的状态,所述进液单向阀5中的浮球向上运动为将进液单向阀5 打开的状态。
将吸液单向阀3以及排液单向阀7、进液单向阀5均设置为浮球阀,取消了用于自动控制的电子元器件,降低本实用新型所述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使用时的故障率。
同时,将所述吸液单向阀3内的浮球的密度小于定容腔4内洗涤液体的密度,所述进液单向阀5的浮球密度大于定容腔4内洗涤液体的密度,用以实现如下功能:
第一文丘里管结构1的进水端开始进水,第一文丘里管结构1开始工作,第一负压管2产生负压,第一负压管2内的吸液单向阀3中的浮球向上浮动,第一负压管2内的吸液单向阀3被打开,定容腔4 内部产生负压,同时,进液管6内进液单向阀5中的浮球在负压作用下,同时向上浮动,进液管6内的进液单向阀5被打开,开始从第一腔室20内吸取洗涤液体,进入定容腔4,此时,由于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不进行工作,第二负压管8内的排液单向阀7依然处于关闭状态。当洗涤液体充满定容腔4后,或者,定容腔4吸取定量的洗涤液体后,第一文丘里管结构1工作关闭,由于进液单向阀5中的浮球密度大于洗涤液体的密度,进液管6内进液单向阀5中浮球往下落,进液单向阀5被关闭,吸液单向阀3内的浮球的密度小于定容腔4内洗涤液体的密度,吸液单向阀3内的浮球在洗涤液体的浮力作用下向上浮起,并且将吸液单向阀3关闭。这时即使第一文丘里管结构1的进水端继续进水,由于吸液单向阀3在洗涤液体浮力作用下被关闭,定容腔4内部不会再产生负压,洗涤液体不再进入定容腔4,第一文丘里管结构1也只能完成进水工作。
关闭第一文丘里管结构1的进水端的进水工作,开启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的进水端开始进水,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开始工作,第二负压管8内产生负压,从而使第二负压管8内排液单向阀7中的浮球产生松动,排液单向阀7被打开,定容腔4内的洗涤液体经过第二负压管8流入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内,此时,由于进液单向阀5中的浮球密度大于洗涤液体的密度,进液管6内的进液单向阀5依然处于关闭,所以,所述定容腔4内的洗涤液体被吸入到第二文丘里管结构 10,然后随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的进水端持续进水,定容腔4内的洗涤液体被持续向外投放。
由于第一文丘里管结构1通过第一负压管2与定容腔4相连通,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通过第二负压管8与定容腔4相连通,在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开始工作且第一文丘里管结构1不进行工作时,由于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的工作在第二负压管8内产生负压,定容腔 4内的洗涤液体排出,因此定容腔4内也会产生负压,此时,由于吸液单向阀3内的浮球的密度小于所述进液单向阀5的浮球密度,则吸液单向阀3内的浮球首先产生松动,吸液单向阀3内的浮球向下滑落,吸液单向阀3被打开,且由于进液单向阀5的浮球密度大于洗涤液体的浮球密度,则进液单向阀5依然处于关闭状态。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述第一文丘里管结构1的出水端、所述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的出水端与外部大气连通。
该设置使得所述吸液单向阀3内的浮球的与所述进液单向阀5的浮球在大气压作用下均处于下位位置,进一步保证了根据浮球与洗涤液体的密度关系,使得吸液单向阀3、进液单向阀5在第一文丘里管结构1、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工作时向定容腔4内部吸取洗涤液体以及排放洗涤液体的可靠性。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述第一文丘里管结构1的一端为第一进水管口13,所述第一文丘里管结构1的另一端为第一排水管口12,所述第一负压管2连接在所述第一进水管口13与第一排水管口12之间靠近喉部的位置;所述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的一端为第二进水管口9,所述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的另一端为第二排水管口11,所述第二负压管8连接在所述第二进水管口9与第二排水管口11之间靠近喉部的位置,所述第一排水管口12、第一进水管口13、第二进水管口9、第二排水管口11均与外部的大气连通。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述排液单向阀7内的浮球密度大于定容腔4内洗涤液体的密度,且所述排液单向阀7内的浮球向上运动为将排液单向阀7打开的状态。该设置使得在第二负压管8不产生负压时,排液单向阀能够将第二负压管封闭,进一步保证了定容腔抽取洗涤液体的精确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述第一进水管口13、所述第二进水管口9设置在所述定容腔4的相对一侧,所述第一排水管口12、第二排水管口11设置在所述定容腔4的相对另一侧。
该设置便于简化本实用新型所述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的结构,将投放模块的进水端和排水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定容腔4的相对两侧,一方面便于与进水管路相连接,同时也有助于缩小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所占用的体积,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应用场景,适用于更多的洗涤剂自动投放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述第一进水管口13、所述第二进水管口9与进水阀26密封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水管口13、所述第二进水管口9通过橡胶软管密封的连接于进水阀2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述第二排水管口11、第一排水管口12与洗衣机进水盒密封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排水管口11、第一排水管口12通过橡胶密封垫与洗衣机进水盒连接。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定容腔4、进液管6、第一文丘里管结构1、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集成为一体。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定容腔4包括可拆卸固定的盖板17,所述盖板17与定容腔主体进行可拆卸固定连接或者分离。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为独立的模块,能够与洗衣机的进水盒配合,实现自动投放洗涤液体的功能,与进水盒搭配,则形成自动投放进水盒的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述第二排水管口11与投放容腔19连通,所述的投放容腔19可以为进水盒中的抽屉盒容腔,也可以集成在洗衣机上的容腔,所述第一排水管口12与溢水盒24连通,在溢水盒24上设置有溢水管25,所述溢水管25的连接端设置在所述溢水盒24靠近上部的位置,将溢水盒24内多余的水流向洗涤桶或者第二腔室22或者投放容腔19。
当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工作时,由于溢水管25为敞口设置,当定容腔4内产生负压时,将溢水盒24内的水流向定容腔4需要的压力小于将洗涤液体经过进液管6流向定容腔4需要的压力,所以,当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工作时,第二负压管8产生负压,洗涤液体从定容腔4流入投放容腔19,定容腔4产生负压,溢水盒24内的水从第一排水管口12倒灌入第一负压管2,进而流向定容腔4进行冲洗定容腔。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示例,所述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的第二排水管口11通过长排水管18与投放容腔19连通。
该设置使得定容腔内的洗涤液体或者溢水盒24内流入定容腔4 的冲洗液体通过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长排水管18的作用,即使在停止进水时,长排水管18也能够产生虹吸效应,进而把定容腔4排空。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示例,所述溢水盒24上的溢水管25的进水口的设置位置高于溢水盒24上第一排水管口12的设置位置,或者,溢水盒24上的第一排水管口12的高度高于定容腔 4内容纳洗涤液体的液面高度。
该设置进一步保证了溢水盒24在第一文丘里管结构1工作时能储水,在定容腔4内的洗涤液体投放时向定容腔4放水,保证溢水盒24储水以及冲刷定容腔4的可靠性。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示例,在所述投放容腔19 的底部设置主排水管口21,便于将投放容腔19内的洗涤液体或者水流向洗涤桶。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示例,所述进液管6与第一腔室20连通,所述第一腔室20存放的洗涤液体为放洗涤剂、柔顺剂、清洁剂、漂白剂、消毒剂等液态洗涤剂中的任意一种,该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负压定容腔单投自动投放模块与进水盒连通的方式。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示例,所述溢水管25与第二腔室22连通,所述第二腔室22用于投放洗衣粉,在所述第二腔室 22的底部设置有漏水口23。
实施例2,如图1~1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另外一种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所述进液管6通过换向阀16连通至少两个进液口,每个进液口均连通一种洗涤液体,其它结构同实施例1。
在使用时,通过第一文丘里管结构1开始工作时,进液管6会向定容腔4内部投入洗涤液体,在换向阀16的作用下,可以分别或者同时供入至少两种洗涤液体,如洗涤剂、柔顺剂、消毒剂、漂白剂、清新剂等液态洗涤液体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该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负压定容腔多投的自动投放模块,通过设置两个文丘里管结构,通过双负压的形式完成洗涤液体的吸取以及投放,通过设置的换向阀以及进液管6,能够吸取不同的洗涤液体,结构合理,控制精准,大大简化了洗涤剂自动投放的控制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换向阀16为一体的多通阀,或者,所述换向阀为多个连通阀串联、并联连通实现多种洗涤液体的抽取的转换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述第一进液口14、所述第二进液口15设置在所述换向阀16的同侧,所述换向阀16与所述第一进液口 14、所述第二进液口15设置在所述进液单向阀5的两侧,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液口14、所述第二进液口15与所述第二排水管口11、第一排水管口12设置在所述定容腔4的同侧。
该设置进一步优化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的结构设计,使得设计结构比较规则,避免在装配使用时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示例,所述换向阀16可以为三通阀、四通阀或者任意多通阀,也可以通过多个连通阀串联、并联连通实现多种洗涤液体的抽取。本实施例以及说明书附图中展示的双通电磁阀以及第一进液口14、第二进液口15的设计只是为了解释说明,并不用来限定本技术方案的具体设置数量。
该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示例,第一进液口14、所述第二进液口15通过橡胶垫或者橡胶圈等密封结构与存储洗涤液体的储液腔密封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容腔(4),用于洗涤液体的吸取以及自动投放;
进液管(6),与定容腔(4)连通,并用于向定容腔(4)内吸入洗涤液体;
第一文丘里管结构(1),通过第一负压管(2)与定容腔(4)连通,且能够在定容腔(4)内产生负压,吸取洗涤液体;
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通过第二负压管(8)与定容腔(4)连通,且能够吸取定容腔(4)内的洗涤液体,进行投放洗涤液体;
其中,在所述第一文丘里管结构(1)工作时,定容腔(4)能够产生负压,通过进液管(6)吸取洗涤液体;在所述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工作时,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能够吸取定容腔(4)内的洗涤液体,通过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进行自动投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负压管(2)内设置吸液单向阀(3),在所述第二负压管(8)内设置排液单向阀(7),在所述进液管(6)内设置进液单向阀(5),所述吸液单向阀(3)内的浮球的密度小于定容腔(4)内洗涤液体的密度,所述进液单向阀(5)的浮球密度大于定容腔(4)内洗涤液体的密度,所述吸液单向阀(3)中的浮球向下运动为将吸液单向阀(3)打开的状态,所述进液单向阀(5)中的浮球向上运动为将进液单向阀(5)打开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单向阀(7)内的浮球密度大于定容腔(4)内洗涤液体的密度,且所述排液单向阀(7)内的浮球向上运动为将排液单向阀(7)打开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文丘里管结构(1)的一端为第一进水管口(13),所述第一文丘里管结构(1)的另一端为第一排水管口(12),所述第一负压管(2)连接在所述第一进水管口(13)与第一排水管口(12)之间靠近喉部的位置;所述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的一端为第二进水管口(9),所述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的另一端为第二排水管口(11),所述第二负压管(8)连接在所述第二进水管口(9)与第二排水管口(11)之间靠近喉部的位置,所述第一排水管口(12)、第一进水管口(13)、第二进水管口(9)、第二排水管口(11)均与外部的大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口(13)、所述第二进水管口(9)设置在所述定容腔(4)的相对一侧,所述第一排水管口(12)、第二排水管口(11)设置在所述定容腔(4)的相对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容腔(4)、进液管(6)、第一文丘里管结构(1)、第二文丘里管结构(10)集成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容腔(4)包括可拆卸固定的盖板(17)。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所述的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6)通过换向阀(16)连通至少两个进液口,每个进液口均连通一种洗涤液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进液口分别为第一进液口(14)、第二进液口(15),所述第一进液口(14)、所述第二进液口(15)设置在所述换向阀(16)的同侧,所述换向阀(16)与所述第一进液口(14)、所述第二进液口(15)设置在进液单向阀(5)的两侧。
10.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22660 | 2019-12-03 | ||
CN2019112226603 | 2019-12-03 | ||
CN2020207057124 | 2020-04-30 | ||
CN202020705712 | 2020-04-3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210079U true CN215210079U (zh) | 2021-12-17 |
Family
ID=79417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872977.6U Active CN215210079U (zh) | 2019-12-03 | 2020-12-02 | 一种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及洗衣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210079U (zh) |
-
2020
- 2020-12-02 CN CN202022872977.6U patent/CN21521007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16587B (zh) | 洗碗机以及用于洗碗机的投放器和门组件 | |
WO2019062110A1 (zh) | 洗涤设备和用于洗涤设备的投放装置 | |
CN215210079U (zh) | 一种双负压定容腔自动投放模块及洗衣机 | |
CN214694743U (zh) | 一种水控换向阀、洗涤剂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 |
CN209508658U (zh) | 一种自动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 |
CN109972356A (zh) | 一种自动投放组件及洗衣机 | |
CN214362316U (zh) | 一种洗涤剂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 |
CN214362317U (zh) | 一种洗涤剂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 |
CN109222838A (zh) | 一种用于洗碗机的多功能呼吸器及其洗碗机 | |
CN210066257U (zh) | 一种自动投放组件及洗衣机 | |
CN210990116U (zh) | 一种用于洗碗机的水箱 | |
CN111067458B (zh) | 用于洗碗机的投放器、用于洗碗机的门组件和洗碗机 | |
CN111067457B (zh) | 用于洗碗机的投放器、用于洗碗机的门组件和洗碗机 | |
CN209236090U (zh) | 一种用于洗碗机的多功能呼吸器及其洗碗机 | |
CN217517197U (zh) | 一种洗涤剂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 |
CN217026418U (zh) | 一种洗涤剂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 |
CN216427719U (zh) | 投放组件和洗衣机 | |
CN218711597U (zh) | 一种水控换向阀、洗涤剂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 |
CN109457435A (zh) | 一种具有节水功能的气囊式波轮洗衣机 | |
CN110552149A (zh) | 洗烘一体机 | |
CN211596113U (zh) | 一种用于洗衣机的单腔投放盒及洗衣机 | |
CN214168468U (zh) | 一种洗衣机的自动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 |
CN214655838U (zh) | 进水系统和洗衣机 | |
CN209353111U (zh) | 一种具有节水功能的气囊式波轮洗衣机 | |
CN210673273U (zh) | 一种洗碗液自动投放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