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92718U - 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 - Google Patents

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92718U
CN215192718U CN202121422113.2U CN202121422113U CN215192718U CN 215192718 U CN215192718 U CN 215192718U CN 202121422113 U CN202121422113 U CN 202121422113U CN 215192718 U CN215192718 U CN 2151927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islocation
hip replacement
leg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2211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琳琳
郑仕杰
郝巧蓉
范丽莉
杨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Renhe Hospit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Renhe Hospit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Renhe Hospit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Renhe Hospit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142211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927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927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927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包括支撑杆、三角枕、两个腿环和两个活动连接件,两个腿环分别用于套设在用户的两条大腿上,支撑杆通过两个活动连接件抵持在两个腿环之间,从而抵持在用户的两腿间,而支撑杆嵌设在横向凹槽内,以使三角枕卡在用户的两腿间。这样的方式可以在利用支撑杆、活动连接件和腿环实现对用户大腿支撑以保持患肢外展的同时,利用三角枕卡持在用户的两腿间,可以保证患肢外展的效果,并且,在用户翻身时,也无需进行额外的操作,三角枕与支撑杆的双重支撑可以保证支撑效果,有效避免脱位情况的发生。这样可以减少因动作等原因导致的脱位发生,降低护理难度。

Description

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康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
背景技术
脱位是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以往髋关节置换术后往往要保持患肢外展20~30°中立位固定,目的就是防止脱位,翻身时需要双膝间夹软枕,反之动作过大也会引起脱位,有时术后还需软支具加皮牵引固定,增加了踝部皮肤磨损的情况,也限制了关节早期的活动,影响了关节功能的恢复。作为骨科护理人员,做好置换术后的护理,减少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可大大提高治疗质量和患者治疗、护理的满意程度,但是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护理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以减少因动作等原因导致的脱位发生,降低护理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包括:支撑杆、三角枕、两个腿环和两个活动连接件,两个所述活动连接件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腿环上;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活动连接件连接;所述三角枕的三角面上开设有横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用于容纳所述支撑杆,其中,所述横向凹槽与所述三角面的底边平行;两个所述腿环分别用于套设在用户的两条大腿上,所述支撑杆通过两个所述活动连接件抵持在两个所述腿环之间,从而抵持在用户的两腿间,而所述支撑杆嵌设在所述横向凹槽内,以使所述三角枕卡在用户的两腿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包括支撑杆、三角枕、两个腿环和两个活动连接件,两个腿环分别用于套设在用户的两条大腿上,支撑杆通过两个活动连接件抵持在两个腿环之间,从而抵持在用户的两腿间,而支撑杆嵌设在横向凹槽内,以使三角枕卡在用户的两腿间。这样的方式可以在利用支撑杆、活动连接件和腿环实现对用户大腿支撑以保持患肢外展的同时,利用三角枕卡持在用户的两腿间,可以保证患肢外展的效果,并且,在用户翻身时,也无需进行额外的操作,三角枕与支撑杆的双重支撑可以保证支撑效果,有效避免脱位情况的发生。这样可以减少因动作等原因导致的脱位发生,降低护理难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腿环包括塑形层和缓冲层,所述塑形层位于所述腿环的外层,用于通过所述塑形层环绕用户的大腿,以将所述腿环套设在用户的大腿上;所述缓冲层位于所述腿环的内层,用于对所述塑形层与用户的大腿之间进行缓冲。
在该实现方式中,腿环包括塑形层和缓冲层,塑形层位于腿环的外层,用于通过塑形层环绕用户的大腿,起固定作用;缓冲层位于腿环的内层,用于对塑形层与用户的大腿之间进行缓冲,起缓冲作用。这样可以提升用户的舒适度,减少皮肤磨损的情况。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塑形层包括刚性板环绕部和柔性拼接部,所述刚性板环绕部为半包围形,所述活动连接件与所述刚性板环绕部连接且位于所述刚性板环绕部外表;所述柔性拼接部包括第一柔性件和第二柔性件,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所述第二柔性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刚性板环绕部的两端,且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所述第二柔性件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在该实现方式中,半包围形的刚性板环绕部可以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活动连接件也与刚性板环绕部连接且位于刚性板环绕部外表,可以保证连接质量和支撑质量。而第一柔性件和第二柔性件分别设置在刚性板环绕部的两端,且第一柔性件和第二柔性件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简单且方便地实现腿环的固定功能,且能够适用于不同用户的腿部的固定。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刚性板环绕部为铝制板或硬质塑料板。
在该实现方式中,刚性板环绕部采用铝制板或硬质塑料板,在保证硬度的同时,还能够尽可能减轻质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所述第二柔性件均为帆布。
在该实现方式中,选用帆布作为第一柔性件和第二柔性件,可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相互配合的卡扣、尼龙扣或纽扣。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为相互配合的卡扣、尼龙扣或纽扣,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第一柔性件和第二柔性件的连接,实现腿环的套设。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活动连接件为万向关节。
在该实现方式中,活动连接件采用万向关节,可以保证用户两腿的位置微调,提升舒适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杆上设有调节开关,所述调节开关用于调节所述支撑杆的长度。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在支撑杆上设置调节开关调节支撑杆的长度,可以使得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适用于不同的用户。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三角枕为硬质棉材质。
在该实现方式中,三角枕采用硬质棉材质的材料制作,可以很好地保证三角枕的支撑性与柔软度的平衡。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三角枕的顶角为20~30°。
在该实现方式中,这样可以简单有效地保持患肢外展。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标:100-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110-支撑杆;120-腿环;121-塑形层;1211-刚性板环绕部;1212-柔性拼接部;1213-第一柔性件;1214-第二柔性件;1215-第一连接件;1216-第二连接件;122-缓冲层;130-活动连接件;140-三角枕;141-横向凹槽;150-调节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100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100使用时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100可以包括:支撑杆110、三角枕140、两个腿环120和两个活动连接件130。
示例性的,两个活动连接件130可以分别设置在两个腿环120上。
示例性的,支撑杆110的两端可以分别与两个活动连接件130连接。
示例性的,三角枕140的三角面上开设有横向凹槽141,横向凹槽141用于容纳支撑杆110,其中,横向凹槽141与三角面的底边平行。
因此,两个腿环120分别用于套设在用户的两条大腿上,支撑杆110通过两个活动连接件130抵持在两个腿环120之间,从而抵持在用户的两腿间,而支撑杆110嵌设在横向凹槽141内,以使三角枕140卡在用户的两腿间。
这样的方式可以在利用支撑杆110、活动连接件130和腿环120实现对用户大腿支撑以保持患肢外展的同时,利用三角枕140卡持在用户的两腿间,可以保证患肢外展的效果,并且,在用户翻身时,也无需进行额外的操作,三角枕140与支撑杆110的双重支撑可以保证支撑效果,有效避免脱位情况的发生。这样可以减少因动作等原因导致的脱位发生,降低护理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腿环120可以包括塑形层121和缓冲层122。
塑形层121位于腿环120的外层,用于通过塑形层121环绕用户的大腿,以将腿环120套设在用户的大腿上。
缓冲层122位于腿环120的内层,用于对塑形层121与用户的大腿之间进行缓冲。
基于此,通过塑形层121环绕用户的大腿,主要起固定作用;缓冲层122对塑形层121与用户的大腿之间进行缓冲,主要起缓冲作用。这样可以提升用户的舒适度,减少皮肤磨损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塑形层121可以包括刚性板环绕部1211和柔性拼接部1212。
示例性的,刚性板环绕部1211可以为半包围形(例如规则的半圆形,或者一定长度的弧形,此处不作限定),活动连接件130与刚性板环绕部1211连接且位于刚性板环绕部1211外表。即,在腿环120固定在用户腿上时,刚性板环绕部1211应位于用户的大腿内侧。
示例性的,柔性拼接部1212可以包括第一柔性件1213和第二柔性件1214。第一柔性件1213和第二柔性件1214可以分别设置在刚性板环绕部1211的两端(可以理解为刚性板环绕部1211的延伸部分),且第一柔性件1213和第二柔性件1214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215和第二连接件1216,用于通过第一连接件1215和第二连接件1216的配合连接,实现腿环120在用户腿上的固定。
半包围形的刚性板环绕部1211可以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活动连接件130也与刚性板环绕部1211连接且位于刚性板环绕部1211外表,可以保证连接质量和支撑质量。而第一柔性件1213和第二柔性件1214分别设置在刚性板环绕部1211的两端,且第一柔性件1213和第二柔性件1214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215和第二连接件1216,简单且方便地实现腿环120的固定功能,且能够适用于不同用户的腿部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刚性板环绕部1211可以为铝制板或硬质塑料板,在保证硬度的同时,还能够尽可能减轻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柔性件1213和第二柔性件1214均为帆布。选用帆布作为第一柔性件1213和第二柔性件1214,可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215和第二连接件1216可以为相互配合的卡扣、尼龙扣或纽扣。这样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第一柔性件1213和第二柔性件1214的连接,进而实现腿环120的套设。
在本实施例中,活动连接件130可以为万向关节,从而保证用户两腿的位置微调,提升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110上设有调节开关150,调节开关150用于调节支撑杆110的长度。例如,支撑杆110为伸缩杆,调节开关150则用于调节伸缩杆的节段之间的松紧程度,以便于调节伸缩杆的长度。当然,此处仅是示例性的,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通过在支撑杆110上设置调节开关150调节支撑杆110的长度,可以使得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100适用于不同的用户。
在本实施例中,三角枕140可以为硬质棉材质,这样可以很好地保证三角枕140的支撑性与柔软度的平衡。
在本实施例中,三角枕140的顶角为20~30°,可以有效保持用户的患肢外展角度。
在使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100时,可以将两个腿环120固定在用户双膝上方大腿处,将支撑杆110长度调整到双腿轻度外展(20~30°)。支撑杆110两端与腿环120连接处为万向关节(活动连接件130),可随意活动。使用后,用户的髋关节能伸屈活动,由于腿环120的固定限制了髋关节的内收和外展(两条腿可同时轻度侧向摆动)。这样患髋可以在特定范围内每天练习伸屈活动,由于限制了患髋内收时同时外旋,从而防止了脱位。在翻身时也不会再忘记夹枕头,三角枕140可以支撑在双腿内侧。
因此,本方案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100,比软支具及皮牵引更轻便,能更好的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还能够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避免了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时患髋脱位的情况。使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100,在活动时,解除了患者的强迫体位,感觉较为舒适,减轻痛苦及患者害怕脱位的恐惧心理,也减轻了护理患者的负担。所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支具经济、简便、实用,临床效果好,便于护理,髋关节功能恢复快,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100,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100包括支撑杆110、三角枕140、两个腿环120和两个活动连接件130,两个腿环120分别用于套设在用户的两条大腿上,支撑杆110通过两个活动连接件130抵持在两个腿环120之间,从而抵持在用户的两腿间,而支撑杆110嵌设在横向凹槽141内,以使三角枕140卡在用户的两腿间。这样的方式可以在利用支撑杆110、活动连接件130和腿环120实现对用户大腿支撑以保持患肢外展的同时,利用三角枕140卡持在用户的两腿间,可以保证患肢外展的效果,并且,在用户翻身时,也无需进行额外的操作,三角枕140与支撑杆110的双重支撑可以保证支撑效果,有效避免脱位情况的发生。这样可以减少因动作等原因导致的脱位发生,降低护理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三角枕、两个腿环和两个活动连接件,
两个所述活动连接件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腿环上;
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活动连接件连接;
所述三角枕的三角面上开设有横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用于容纳所述支撑杆,其中,所述横向凹槽与所述三角面的底边平行;
两个所述腿环分别用于套设在用户的两条大腿上,所述支撑杆通过两个所述活动连接件抵持在两个所述腿环之间,从而抵持在用户的两腿间,而所述支撑杆嵌设在所述横向凹槽内,以使所述三角枕卡在用户的两腿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腿环包括塑形层和缓冲层,
所述塑形层位于所述腿环的外层,用于通过所述塑形层环绕用户的大腿,以将所述腿环套设在用户的大腿上;
所述缓冲层位于所述腿环的内层,用于对所述塑形层与用户的大腿之间进行缓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层包括刚性板环绕部和柔性拼接部,
所述刚性板环绕部为半包围形,所述活动连接件与所述刚性板环绕部连接且位于所述刚性板环绕部外表;
所述柔性拼接部包括第一柔性件和第二柔性件,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所述第二柔性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刚性板环绕部的两端,且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所述第二柔性件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板环绕部为铝制板或硬质塑料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所述第二柔性件均为帆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相互配合的卡扣、尼龙扣或纽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件为万向关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上设有调节开关,所述调节开关用于调节所述支撑杆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枕为硬质棉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枕的顶角为20~30°。
CN202121422113.2U 2021-06-24 2021-06-24 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 Active CN2151927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22113.2U CN215192718U (zh) 2021-06-24 2021-06-24 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22113.2U CN215192718U (zh) 2021-06-24 2021-06-24 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92718U true CN215192718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34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22113.2U Active CN215192718U (zh) 2021-06-24 2021-06-24 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927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40050A (en) Post-operative hip brace
US20110046529A1 (en) Arm abduction orthotic
US8382692B1 (en) Neck and spine support device for a neck in flexion
EP1837001B1 (en) Knee brace with lightweight structure
US5817041A (en) Rigid lower-limb orthotic
US7837639B2 (en) Adjustable brace for correcting a forward lean
US11517465B2 (en) Upper extremity braces
JPS62253053A (ja) 整形装置
US9827133B1 (en) Selectively adjustable arm and shoulder support
EP3954343A1 (en) Upper extremity braces
US9668902B1 (en) Selectively adjustable arm and shoulder support
CN215192718U (zh) 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固定支具
US10610400B1 (en) Selectively adjustable arm and shoulder support
KR20140091257A (ko) 편마비 환자용 상체 지지장치
CN215132760U (zh) 一种基于粗大运动的下肢姿势矫正训练辅助器具
CN216496401U (zh) 一种踝关节康复机器人
US20200368057A1 (en) Upper Extremity Braces
CN211962297U (zh) 一种下肢肌痉挛持续静态牵伸装置
KR101882877B1 (ko) 이탈방지형 보행 보조장치
JP2913187B2 (ja) 肩関節装具
EP2022450B1 (en) Antirotation orthopedic cushion, in particular for post-traumatic and post-surgical treatment of the shoulder
CN216725672U (zh) 一种髋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CN213883712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肩部固定装置
CN216725026U (zh) 一种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及支撑装置
CN220089725U (zh) 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用外展支具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