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87317U - 无线耳机 - Google Patents
无线耳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187317U CN215187317U CN202121360104.5U CN202121360104U CN215187317U CN 215187317 U CN215187317 U CN 215187317U CN 202121360104 U CN202121360104 U CN 202121360104U CN 215187317 U CN215187317 U CN 2151873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earphone
- antenna
- touch control
- tou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耳机,包括耳机头、耳机杆、天线和触控件,耳机头设有出音部,耳机杆与耳机头相连接,耳机杆具有内腔,耳机杆的背向出音部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凸出于第二部以于两者之间形成过渡棱,天线设于耳机杆的与第一部相对应的位置;触控件设于内腔内,触控件的触控操作区域位于第二部,触控操作区域沿过渡棱延伸。本申请提供的无线耳机,天线设置在第一部对应的位置,以维持足够的净空区域,触控件的触控操作区域设置在第二部,触控操作区域沿过渡棱延伸,从而利用过渡棱为触控操作提供触感,减少因盲触操作时容易出现误触的几率,从而在对影响天线性能影响较低的情况下提升无线耳机的触控操作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耳机。
背景技术
无线耳机作为便携式的音频播放设置,已经广泛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虽然无线耳机消除了有线耳机因控制线不便收纳给用户带来的不好体验,但也存在操作不便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耳机,解决如何兼顾天线良好性能的情况下改善触控操作体验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耳机,包括:
耳机头,设有出音部;
耳机杆,与所述耳机头相连接,所述耳机杆具有内腔,所述耳机杆的背向所述出音部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凸出于所述第二部以于两者之间形成过渡棱;
天线,设于所述耳机杆的与所述第一部相对应的位置;及
触控件,设于所述内腔内,所述触控件的触控操作区域位于所述第二部,所述触控操作区域沿所述过渡棱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耳机头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围合形成收容腔,所述出音部设置于所述前壳并与所述收容腔相连通,所述耳机杆包括第一壳和第二壳,所述第一壳与所述后壳相连接,所述第二壳与所述第一壳可拆卸连接并共同形成所述内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耳机包括电性连接的电路板和扬声器,所述扬声器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天线与所述触控件均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容腔与所述内腔相连通,所述电路板的其中一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另一部分收容于所述内腔,在垂直于所述耳机杆长度方向上,所述触控件位于所述天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所述触控件分别与所述天线和所述电路板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壳与所述后壳一体成型;
或者,所述第一壳围合形成沿所述耳机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第二壳覆盖所述凹槽,以使得所述第二壳与所述第一壳共同形成所述内腔,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形成于所述第二壳,所述天线的至少部分结构贴附于所述第二壳的内壁;
或者,所述第一壳呈中空柱状结构,所述第二壳与所述第一壳的远离所述耳机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形成于所述第一壳,所述天线的至少部分结构贴附于所述第一壳的内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棱沿所述耳机杆的长度方向呈直线状、折线状或波浪线状延伸,或者,所述过渡棱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耳机杆的长度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0°,或者,所述过渡棱包括相邻接的直线段和弧线段,所述直线段与所述耳机杆的长度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0°,所述弧线段与所述直线段相切。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耳机,包括:
耳机头,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围合形成收容腔,所述前壳设有连通于所述收容腔的出音部,所述后壳的背向所述前壳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凸出于所述第二部以于两者之间形成过渡棱;
天线,设于所述耳机头的与所述第一部相对应的位置;及
触控件,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触控件的触控操作区域位于所述第二部,所述触控操作区域沿所述过渡棱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的至少部分结构贴附于所述后壳的内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耳机包括电性连接的电路板和扬声器,所述扬声器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天线与所述触控件均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触控件位于所述天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所述触控件分别与所述天线和所述电路板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耳机杆,所述耳机杆包括第一壳和第二壳,所述第一壳与所述后壳相连接,所述第二壳与所述第一壳可拆卸连接并共同形成内腔,所述内腔与所述收容腔相连通,所述电路板的其中一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另一部分收容于所述内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耳机杆,所述耳机杆的壳体的部分结构凸出于所述后壳并与所述第一部相接合,所述天线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于所述耳机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棱呈直线状、折线状或波浪线状延伸,或者,所述过渡棱包括相邻接的直线段和弧线段,所述弧线段与所述直线段相切。
本申请所提供的无线耳机,利用无线耳机的外表面形成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凸出于第二部,使得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形成过渡棱,从而将天线设置在第一部对应的位置,以维持足够的净空区域,触控件的触控操作区域设置在第二部,触控操作区域沿过渡棱延伸,从而利用过渡棱为触控操作提供触感,减少因盲触操作时容易出现误触的几率,从而实现对天线性能影响较低的情况下提升无线耳机的触控操作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的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无线耳机沿耳机杆长度方向观察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无线耳机中,天线与触控操作区域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无线耳机移出耳机杆的后壳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的无线耳机的耳机杆的后壳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的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的无线耳机的另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的无线耳机的再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9为无线耳机与移动终端通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实施例1
参阅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100,包括耳机头110、耳机杆120、天线130和触控件140。
耳机头110设有出音部111,出音部111指的是耳机头110用于向用户传导声音的部位。例如,在采取骨传导出声形式时,该出音部111指的是与用户耳部的接触部位所设置的用于传导振动的部件。再例如,采取出音管传递声音介质时,该出音管形成则构成出音部111,此时,出音部111可以套设耳套,以便于固定到耳部,出音部111具有良好的导音效果,将无线耳机100工作时所输出的声音传导至耳部,使得无线耳机100实现良好声音播放效果。对于出音部111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定,只要能够适应无线耳机100佩戴状态下传递声音至用户耳部即可。
耳机杆120与耳机头110的背向出音部111的一侧相连接,这样用户可以通过手持耳机杆120来将无线耳机100佩戴至耳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耳机杆120也可以不是连接在耳机头110的背向出音部111的一侧,比如,耳机杆120连接在耳机头110的周侧,即耳机杆120与耳机头110的连接处位于耳机头110的出音部111所在一侧和背向该出音部111的一侧之间。对于耳机杆120与耳机头110的连接位置,在此不做限定,只要两者实现连接,以方便用户佩戴并满足操作需要即可。
结合图2和图3所示,耳机杆120的背向耳机头110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部120a和第二部120b,第一部120a凸出于第二部120b,以在两者之间形成过渡棱120c。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部120a与第二部120b彼此接合,由于第一部120a凸出于第二部120b,从而在两者的接合处形成过渡棱120c,也就是说,第一部120a和第二部120b之间通过过渡棱120c形成明显的分隔,从而用户手指触摸该耳机杆120的背向耳机头110的一侧时,能够明显的感受到过渡棱120c并通过这种触感获知手指相对耳机杆120的触摸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过渡棱120c可以是由第一部120a和第二部120b两者接合位置形成的边界棱线,也可以是构成耳机杆120的外表面一部分、具有一定宽度的棱角结构。例如,在形成第一部120a和第二部120b后,由于第一部120a凸出于第二部120b,第一部120a和第二部120b彼此间会产生落差,两者之间通过过渡棱120c实现过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部120a和第二部120b之间可以是由过渡棱120c实现平滑过渡,确切的说,第一部120a的外表面与第二部120b的外表面通过过渡棱120c的外表面平滑过渡,这样,无线耳机100的整体外观圆润,以提高整体美感。
第一部120a和第二部120b具有多种结构,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部120a可以是相对第二部120b的表面凸出的凸弧面构成,第二部120b可以是相对第一部120a呈凹陷的凹弧面构成。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部120a和第二部120b可以是在沿出音部111传导声音方向上具有高低差的两个平面。对于第一部120a和第二部120b的表面形态,在此不做限制,只要第一部120a对应的位置能够为天线130提供更大净空设置的同时,第一部120a和第二部120b之间所形成的过渡棱120c可以为对应于第二部120b的触控件140提供良好的触感即可。
天线130设于耳机杆120的与第一部120a相对应的位置,这样耳机杆120对应第一部120a的位置相对于第二部120b所对应的位置能够为天线130提供更大的净空,以利于维持天线130良好的性能。触控件140的触控操作区域141位于第二部120b,触控操作区域141沿过渡棱120c延伸,从而使得用户对触控操作区域141触摸操作时,能够通过过渡棱120c获得良好的触感,准确获知手指相对耳机杆120的触摸位置,以减少盲触摸操作时容易出现误触的几率,提高了无线耳机100的触控操作体验。其中,触控操作区域141指的是耳机杆120的表面对应操控触控件140的区域,或者说,触控件140设置在用户在无线耳机100上执行触摸操作的区域,例如,触控件140设置在紧贴该触控操作区域141所对应的耳机杆120的壳体的内部。当用户佩戴无线耳机100后,该触控操作区域141暴露在耳朵外侧,以便于用户在无线耳机100上执行触摸操作。比如,触控件140可检测用户的点击、双击、多次点击、长按、长按和短按的组合、滑动、捏等触摸操作。
结合图4所示,耳机杆120具有内腔120d,该内腔120d可以用于收纳触控件140。内腔120d还可以用于收纳无线耳机100的其他元件,例如,耳机杆120可以用于收纳电池、电路板150或麦克风160。
结合图1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过渡棱120c沿耳机杆120的长度方向呈直线状延伸。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过渡棱120c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过渡棱120c沿耳机杆120的长度方向呈折线状或波浪线状延伸。对于过渡棱120c的形状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过渡棱120c的延伸方向与耳机杆120的长度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0°,或者,过渡棱120c包括相邻接的直线段和弧线段,直线段与耳机杆120的长度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0°,弧线段与直线段相切,从而在过渡棱120c为触控操作提供良好触摸手感的同时,使得无线耳机100的整体线条优美,以改善外观质感。
结合图2和图4所示,耳机头110包括前壳110a和后壳110b,前壳110a与后壳110b围合形成收容腔,前壳110a和后壳110b可拆卸连接,例如两者之间卡扣连接或者通过螺钉相连接。
出音部111设置于前壳110a并与收容腔相连通,这样设置在收容腔内的音频元件所播放的声音可以从出音部111导出,例如,无线耳机100包括电性连接的电路板150和扬声器,扬声器位于收容腔内。这样电路板150控制扬声器发出声音时,声音能够由出音部111导出。天线130与触控件140均与电路板150电性连接。
如图4和图5所示,耳机杆120包括第一壳121和第二壳122,第一壳121与后壳110b相连接,从而使得耳机杆120与耳机头110整体连接稳定。第二壳122与第一壳121可拆卸连接并共同形成内腔120d,例如,第一壳121与第二壳122之间采取卡扣连接,或者通过螺钉相连接。
第一壳121与后壳110b一体成型,从而使得耳机杆120和耳机头110之间具有良好的整体感,两者之间的结合间隙少,从而也降低了灰尘粘附而影响无线耳机100整体外观美感的几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壳121围合形成沿耳机杆1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第二壳122覆盖所述凹槽,以使得第二壳122与第一壳121共同形成所述内腔,第一部120a和第二部120b形成于第二壳122,天线130的至少部分结构贴附于第二壳122的内壁。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壳121呈中空柱状结构,第二壳122作为端盖与第一壳12的远离耳机头110的一端相连接,第一部120a和第二部120b形成于第一壳121,天线130的至少部分结构贴附于第一壳121的内壁。
在天线130与触控件140装配至无线耳机100后,天线130与触控件140彼此之间的间隙不小于1mm,例如,天线130与触控件140之间的间隙为1mm、1.5mm或2mm等,从而使得天线130与触控件140之间的间隙足以保证天线130的净空区域能够维持天线130的性能不受触控件140的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5所示,在第一部120a和第二部120b形成于第二壳122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壳122可以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通过相应的模具直接形成相应的第一部120a和第二部120b,这种结构简单,且便于加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加工的毛坯件上进行切削、打磨等机加工方式,获得表面具有第一部120a和第二部120b的第二壳122,在将第二壳122与第一壳121相连接后,便可以获得内部具有内腔120d的耳机杆120。
需要说明的是,耳机杆120的内腔120d可以用于设置电池,也可以用于设置电路板150。例如,在无线耳机100包括电路板150时,电路板150可以是设置在耳机杆120的内腔120d中,相应的天线130和触控件140也可以设置在该内腔120d中,天线130与触控件140均与电路板150电性连接。
电路板150也可以不是全部结构收容在内腔120d中,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收容腔与内腔120d相连通,电路板150的其中一部分收容于收容腔,另一部分收容于内腔120d,在垂直于耳机杆120长度方向上,触控件140位于天线130与电路板150之间,从而通过这种结构,充分地利用耳机头110和耳机杆120的空间来灵活设置无线耳机100的电路板150,提高空间利用率,以利于无线耳机100整体的小型化。该实施方式中,触控件140分别与天线130和电路板150间隔设置,以减少对天线130的信号产生干扰。由于利用相对第二部120b凸出的第一部120a能够为天线130提供足够大的净空,从而进一步地改善天线130良好的性能。
进一步地,天线130与第一部120a相对应的部分结构到电路板150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mm,比如1mm、1.2mm、1.5mm或2mm等。通过这种设置,天线130距离电路板150足够远,以降低电路板150对天线130的干扰,从而使得天线130具有良好性能。
触控件140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150与电路板150连通进而实现信号导通。其中,触控件140可以是超声波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阻/电容触摸传感器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触控件140包括多个传感器,多个传感器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传感器的类型可以是上述的超声波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阻/电容触摸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2
结合图6和图7所示,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100',包括耳机头110'、出音部120'、天线130'和触控件140'。
耳机头110'包括前壳110a'和后壳110b',前壳110a'与后壳110b'围合形成收容腔(图未示出),出音部120'设置于前壳110a'并与收容腔相连通,触控件140'设于收容腔内。
后壳110b'的背向前壳110a'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部111'和第二部112',第一部111'与第二部112',第一部111'凸出于第二部112',以在两者之间形成过渡棱113',天线130'设于耳机头110'的与第一部111'相对应的位置,从而利用耳机头110'对应第一部111'的部分尽可能为天线130'的设置提供足够大的净空区域,以维持天线130'良好的性能。触控件140'的触控操作区域位于第二部112',触控操作区域沿过渡棱113'延伸,以便利用过渡棱113'为触摸操作提供良好手感,提高触控准确性及操作体验。
如图7所示,天线130'的至少部分结构贴附于后壳110b'的内壁,以尽可能地将天线130'远离无线耳机100'的内部元件设置,确切的说,将天线130'与无线耳机100'的触控件140'和扬声器等具有金属的元件间隔开,以确保天线130'具有足够净空区域来维持良好的性能。例如,在天线130'与触控件140'装配至无线耳机100'后,天线130'与触控件140'彼此之间的间隙不小于1mm,例如,天线130'与触控件140'之间的间隙为1mm、1.5mm或2mm等,从而使得天线130'与触控件140'之间的间隙足以保证天线130'的净空区域能够维持天线130'的性能不受触控件的干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无线耳机100'包括电性连接的电路板(图未示出)和扬声器(图未示出),扬声器位于收容腔内,天线130'与触控件140'均与电路板电性连接,触控件140'分别与天线130'和电路板间隔设置,以减少对天线130的信号产生干扰。
过渡棱113'呈直线状、折线状或波浪线状延伸,或者,过渡棱113'包括相邻接的直线段和弧线段,弧线段与直线段相切。对于过渡棱113'的形状,在此不做限定,只要能够为触控操作提供良好手感,且能够使得第一部111'对应的天线130'具有足够的净空区域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方式的无线耳机100'可以不设置耳机杆,即无线耳机100'如图6和图7所示出的豆状耳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无线耳机100'也可以是如图8示出的杆状耳机,即无线耳机100'包括耳机杆150'。该耳机杆150'的结构可参考实施例1中的耳机杆120。具体地,耳机杆150'包括第一壳151'和第二壳152',第一壳151'与后壳110b'相连接,第二壳152'与第一壳151'可拆卸连接并共同形成内腔(图未示出)。该内腔可以用于设置电池、电路板或麦克风等。
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腔与收容腔相连通,电路板的其中一部分收容于收容腔,另一部分收容于内腔,从而利用耳机杆150'的内腔为无线耳机100'提供更多的内部空间,以适应电池、电路板或麦克风等元件的设置需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耳机杆150'的壳体的部分结构凸出于后壳110b'并与第一部111'相接合,也就是说,可以将耳机杆150'以部分结构凸出于后壳110b'的方式来形成第一部111'。该实施方式中,天线130'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于所述耳机杆150'。这种结构设置下,天线130'设置在耳机杆150'的部分结构将保持与位于耳机头110'的触控件140'足够的间距,从而提升天线130'的性能,同时,过渡棱113'由可以增强触控件140'的触控操作手感。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无线耳机100、100'的触控件140、140'可以是超声波传感器,利用超声波传感器在遇到障碍物体(例如手指触摸时)时的反射特性,实现识别出用户执行的不同触摸操作,例如包括点击、双击、长按、捏、长按和/或短按等多个触摸操作。另外,利用人体组织(例如手指)对超声波信号的强吸收特性,实现区分用户手指的触摸操作与其他物体(例如头发、衣物、桌面等)的触碰区分开,提升无线耳机100、100'识别手指的触摸操作的准确性。例如,无线耳机100、100'使用过程中,佩戴在用户耳部时,用户的头发触碰无线耳机100、100'。但由于头发对超声波能量的吸收不强,头发对无线耳机100、100'的触碰将不会被识别为用户的触摸操作。再例如,无线耳机100、100'放置在桌面上时,桌面可能会对无线耳机100、100'产生触碰。但由于桌面对超声波能量的吸收不强,桌面对无线耳机100、100'的触碰也不会被识别为用户的触摸操作。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触控件140、140'还可以是重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阻/电容触摸传感器等,对于触控件140、140'的类型,在此不做限定。
无线耳机100、100'可基于识别出的用户不同的触摸操作,执行不同的操作,例如接听电话、暂停音乐、播放下一首、调整音量等。由此可见,用户可以直接在无线耳机100、100'上执行不同的触摸操作,指示无线耳机100、100'执行相应的操作,或者通过无线耳机100、100'指示与无线耳机100、100'连接的其他移动终端200(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执行相应的操作。
例如,结合图9所示,无线耳机100、100'通常成对配置,以分别适用于用户左耳部和右耳部,即,使用时,成对配置的无线耳机100、100'(左耳机和右耳机)分别佩戴在用户左耳部和右耳部。成对配置的无线耳机100、100'直接通过无线连接(如图9示出的路径11)彼此通信。其中,路径11可以采用例如蓝牙(Bluetooth,BT)、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紫蜂(Zigbee)、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或通用2.4G/5G无线通信技术等。无线耳机100、100'还可以通过无线连接(如图9示出的路径12)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200进行通信。其中,无线连接例如可以是蓝牙、WiFi、NFC、紫蜂(ZigBee)等连接方式。其中,路径12可以采用例如BT,WLAN(如Wi-Fi),Zigbee,FM,NFC,IR,或通用2.4G/5G无线通信技术等。路径12所采用的连接方式与路径11所采用的连接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耳机头,设有出音部;
耳机杆,与所述耳机头相连接,所述耳机杆具有内腔,所述耳机杆的背向所述出音部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凸出于所述第二部以于两者之间形成过渡棱;
天线,设于所述耳机杆的与所述第一部相对应的位置;及
触控件,设于所述内腔内,所述触控件的触控操作区域位于所述第二部,所述触控操作区域沿所述过渡棱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头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围合形成收容腔,所述出音部设置于所述前壳并与所述收容腔相连通,所述耳机杆包括第一壳和第二壳,所述第一壳与所述后壳相连接,所述第二壳与所述第一壳可拆卸连接并共同形成所述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耳机包括电性连接的电路板和扬声器,所述扬声器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天线与所述触控件均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与所述内腔相连通,所述电路板的其中一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另一部分收容于所述内腔,在垂直于所述耳机杆长度方向上,所述触控件位于所述天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所述触控件分别与所述天线和所述电路板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壳与所述后壳一体成型;
或者,所述第一壳围合形成沿所述耳机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第二壳覆盖所述凹槽,以使得所述第二壳与所述第一壳共同形成所述内腔,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形成于所述第二壳,所述天线的至少部分结构贴附于所述第二壳的内壁;
或者,所述第一壳呈中空柱状结构,所述第二壳与所述第一壳的远离所述耳机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形成于所述第一壳,所述天线的至少部分结构贴附于所述第一壳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棱沿所述耳机杆的长度方向呈直线状、折线状或波浪线状延伸,或者,所述过渡棱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耳机杆的长度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0°,或者,所述过渡棱包括相邻接的直线段和弧线段,所述直线段与所述耳机杆的长度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0°,所述弧线段与所述直线段相切。
7.一种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耳机头,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围合形成收容腔,所述前壳设有连通于所述收容腔的出音部,所述后壳的背向所述前壳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凸出于所述第二部以于两者之间形成过渡棱;
天线,设于所述耳机头的与所述第一部相对应的位置;及
触控件,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触控件的触控操作区域位于所述第二部,所述触控操作区域沿所述过渡棱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的至少部分结构贴附于所述后壳的内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耳机包括电性连接的电路板和扬声器,所述扬声器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天线与所述触控件均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触控件位于所述天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所述触控件分别与所述天线和所述电路板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杆,所述耳机杆包括第一壳和第二壳,所述第一壳与所述后壳相连接,所述第二壳与所述第一壳可拆卸连接并共同形成内腔,所述内腔与所述收容腔相连通,所述电路板的其中一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另一部分收容于所述内腔。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杆,所述耳机杆的壳体的部分结构凸出于所述后壳并与所述第一部相接合,所述天线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于所述耳机杆。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棱呈直线状、折线状或波浪线状延伸,或者,所述过渡棱包括相邻接的直线段和弧线段,所述弧线段与所述直线段相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360104.5U CN215187317U (zh) | 2021-06-18 | 2021-06-18 | 无线耳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360104.5U CN215187317U (zh) | 2021-06-18 | 2021-06-18 | 无线耳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187317U true CN215187317U (zh) | 2021-12-14 |
Family
ID=79384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360104.5U Active CN215187317U (zh) | 2021-06-18 | 2021-06-18 | 无线耳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187317U (zh) |
-
2021
- 2021-06-18 CN CN202121360104.5U patent/CN21518731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907266A (en) | Headphone-convertible telephone hand set | |
US11122352B2 (en) | Wireless earphone | |
CN109379663B (zh) | 耳机盒与耳机组件 | |
WO2019085063A1 (zh) | 一种蓝牙耳机 | |
EP2894875B1 (en) | Headphone | |
CN210274465U (zh) | 蓝牙耳机 | |
US10924839B2 (en) | In-ear headphone | |
CN103891311A (zh) | 具有邻近度确定的耳机 | |
US11317186B2 (en) | In-ear headphone | |
JP3241739U (ja) | 無線リスニングデバイス | |
CN110022391A (zh) | 中框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 |
CN206164777U (zh) | 一种触摸式无线蓝牙耳机 | |
CN107708000B (zh) | 一种无线耳机 | |
CN215187317U (zh) | 无线耳机 | |
CN110536203A (zh) | 一种蓝牙耳机、可穿戴设备、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214627312U (zh) | 具有主动降噪功能的头戴式耳机 | |
CN214205812U (zh) | 一种具有新型压力传感结构的耳机 | |
CN212381397U (zh) | 一种lds感应蓝牙耳机 | |
CN212970062U (zh) | 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 | |
CN213718171U (zh) | 一种蓝牙耳机多手势识别电路及蓝牙耳机 | |
CN212970063U (zh) | 头戴式蓝牙耳机 | |
CN217467824U (zh) | 无线耳机及无线通信系统 | |
CN219697859U (zh) | 一种耳挂式耳机 | |
CN210635029U (zh) | 一种新型音乐发声泡沫泵 | |
CN219268900U (zh) | 一种无线耳机组合一体式手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