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86603U - 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86603U
CN215186603U CN202022865345.7U CN202022865345U CN215186603U CN 215186603 U CN215186603 U CN 215186603U CN 202022865345 U CN202022865345 U CN 202022865345U CN 215186603 U CN215186603 U CN 215186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hotovoltaic module
frame
groove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653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传国
夏正月
许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adian Solar Inc
CSI Cells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Original Assignee
CSI Cells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Atlas Sunshine Pow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I Cells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Atlas Sunshine Pow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I Cel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653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86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86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86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和接线盒,第一边框具有第一插接槽,第一插接槽相对的两个侧壁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具有第一贯通孔,第二侧壁具有第二贯通孔,第一贯通孔与第二贯通孔相对,第二边框具有第一插接部,第一插接部插设于第一插接槽内,第一插接部具有第三贯通孔,第一贯通孔、第三贯通孔以及第二贯通孔构造出安装孔,接线盒插设于安装孔内。这样,通过在第一边框的侧面与第二边框的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贯通孔、第二贯通孔和第三贯通孔以构造出安装孔,将接线盒通过安装孔进行组装连接,使得接线盒的安装位置处于光伏组件的侧面,提升光伏组件的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光伏电池片通常是从组建的背面进行接线,这样的安装方式常见于底面电站的安装,但是用于现有技术多要求屋顶安装,使得工人在安装时较为部件,降低了安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的接线盒设置在侧面,接线较为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包括: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和接线盒,所述第一边框具有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槽相对的两个侧壁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具有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与所述第二贯通孔相对,所述第二边框具有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接槽内,所述第一插接部具有第三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三贯通孔以及所述第二贯通孔构造出安装孔,所述接线盒插设于所述安装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通过在第一边框的侧面与第二边框的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贯通孔、第二贯通孔和第三贯通孔以构造出安装孔,将接线盒通过安装孔进行组装连接,使得接线盒的安装位置处于光伏组件的侧面,提升光伏组件的安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部呈片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贯通孔设于所述第一插接部的中间位置,且所述第一插接部位于所述第三贯通孔两侧的部位呈悬臂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第一插接槽配合的表面具有锯齿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呈长条形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边框包括:主体部和角码,所述角码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角码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一插接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角码与所述主体部可拆卸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二插接槽,所述角码的一端构造出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接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插接部与所述第二插接槽配合的表面具有锯齿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角码与所述主体部为一体成型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边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角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光伏组件100,
第一边框110,第一插接槽111,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113,第一贯通孔114,第二贯通孔115,
第二边框120,第一插接部121,第三贯通孔122,主体部123,角码124,第二插接部125,
接线盒130,
安装孔1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100,包括:第一边框110、第二边框120和接线盒130。
具体来说,第一边框110具有第一插接槽111,第一插接槽111相对的两个侧壁为第一侧壁112和第二侧壁113,第一侧壁112具有第一贯通孔114,第二侧壁113具有第二贯通孔115,第一贯通孔114与第二贯通孔115相对,第二边框120具有第一插接部121,第一插接部121插设于第一插接槽111内,第一插接部121具有第三贯通孔122,第一贯通孔114、第三贯通孔122以及第二贯通孔115构造出安装孔140,接线盒130插设于安装孔140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边框110上具有第一侧壁112和第二侧壁113,第一侧壁112和第二侧壁113相对设置,以使第一侧壁112上的第一贯通孔114与第二侧壁113上的第二贯通孔115相对设置。而第二边框120上设有第三贯通孔122,第三贯通孔122与第一贯通孔114和第二贯通孔115相对设置以构造出安装孔140,接线盒130能够贯穿安装孔140,从而让接线盒130的连接设置与使用更为简单方便。
不仅如此,在第一边框110上还设有第一插接槽111与第二边框120上的第一插接部121相插接配合,不仅使光伏组件100的组装变得简单,提升光伏组件100的组装效率,而且使得光伏组件100能够进行拆卸,使得光伏组件100的生产效率得到提升的同时,还能使光伏组件100具有良好的维修与保养能力,从而提升光伏组件10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100,通过在第一边框110的侧面与第二边框120的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贯通孔114、第二贯通孔115和第三贯通孔122以构造出安装孔140,将接线盒130通过安装孔140进行组装连接,使得接线盒130的安装位置处于光伏组件100的侧面,提升光伏组件100的安装效率。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接部121呈片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边框110上具有第一侧壁112和第二侧壁113,第一侧壁112和第二侧壁113相对设置以构成第一插接槽111,将第一插接部121设置成片状,使得第一插接部121与第一插接槽111之间的插接更为简单方便,提升光伏组件100的组装效率。此外,片状的第一插接部121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使得第一插接部121与第一插接槽111之间的插接更为稳定,结构强度更高。
参照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贯通孔122设于第一插接部121的中间位置,且第一插接部121位于第三贯通孔122两侧的部位呈悬臂状。可以理解的是,第三贯通孔122适用与于第一贯通孔114以及第二贯通孔115进行连通,且三个贯通孔处于同一延伸直线上,以使接线盒130的组装更为简单方便。不仅如此,第三贯通孔122的两侧呈悬臂状,从而构造出能够与第一贯通孔114与第二贯通孔115相适配的第三贯通孔122,还能够节省物料,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接部121与第一插接槽111配合的表面具有锯齿结构。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插接部121定于第一插接槽111之间设有的锯齿结构,能够增加第一插接部121与第一插接槽11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第一边框110与第二边框120之间的结构稳定性,使得光伏组件100的使用寿命得到提升。
参照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孔140呈长条形孔。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贯通孔114、第二贯通孔115与第三贯通孔122沟通构造成安装孔140,安装孔140的形状由三个贯通孔共同决定。长条形的安装孔140,不仅可以便于接线盒130的伸出适配,提升接线盒130的安装效率,而且可以使得接线盒130具有调整空间,使得光伏组件100中的接线盒130组装精度得到降低,从而降低对光伏组件100的组装要求,提升光伏组件100的组装效率。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边框120包括:主体部123和角码124,角码124的一端与主体部123连接,角码124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插接部121。这样,通过设有角码124连接第一边框110与第二边框120,使得第一边框110与第二边框120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提升光伏组件100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角码124与主体部123可拆卸地连接。由此,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连接角码124和主体部123,不仅可以便于角码124与主体部123之间的连接,提升光伏组件100的组装效率,而且可以使得光伏组件100具有良好的拆卸性能,使得光伏组件100的维修和保养较为简单方便,提升光伏组件100的维修与保养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123具有第二插接槽(图中未示出),角码124的一端构造出第二插接部125,第二插接部125插设于第二插接槽内。可以理解的是,主体部123与角码124之间也采用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不仅使得光伏组件100的组装更为节省能源,提升光伏组件100的市场竞争力,而且也使光伏组件100的组装更为简单,从而提升光伏组件100的组装效率。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插接部125与第二插接槽配合的表面具有锯齿结构。可以理解的是,锯齿结构能够增加接触面积,增大第二插接部125与第二插接槽之间的作用力,使得角码124与主体部123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角码124与主体部123为一体成型件。这样,将角码124与主体部123一体成型,可以节省第二边框120的生产步骤,简化第二边框120的生产流程,且提高了角码124和主体部123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加了光伏组件100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边框,所述第一边框具有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槽相对的两个侧壁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具有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与所述第二贯通孔相对,
第二边框,所述第二边框具有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接槽内,所述第一插接部具有第三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三贯通孔以及所述第二贯通孔构造出安装孔;
接线盒,所述接线盒插设于所述安装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呈片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贯通孔设于所述第一插接部的中间位置,且所述第一插接部位于所述第三贯通孔两侧的部位呈悬臂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第一插接槽配合的表面具有锯齿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呈长条形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框包括:
主体部;
角码,所述角码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角码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一插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码与所述主体部可拆卸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二插接槽;
所述角码的一端构造出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接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部与所述第二插接槽配合的表面具有锯齿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码与所述主体部为一体成型件。
CN202022865345.7U 2020-12-02 2020-12-02 光伏组件 Active CN215186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65345.7U CN215186603U (zh) 2020-12-02 2020-12-02 光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65345.7U CN215186603U (zh) 2020-12-02 2020-12-02 光伏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86603U true CN215186603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50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65345.7U Active CN215186603U (zh) 2020-12-02 2020-12-02 光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866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9790B (zh) 连接器
CN215186603U (zh) 光伏组件
CN210737985U (zh) 一种卡扣式墙板安装结构
CN212462162U (zh) 具有usb结构的模块化插座
CN220106985U (zh) 一种电动工具的电池包插座
CN208820095U (zh) 冠簧端子结构及电连接插座
CN219164477U (zh) 一种光伏一体式组件的框架
CN201924547U (zh) 自锁式地板
CN216642565U (zh) 蜗壳
CN211715484U (zh) 一种连接扣
CN213837246U (zh) 一种连接稳定的幕墙用连接件
CN218601320U (zh) 一种采样端子
CN216649599U (zh) 连接装置及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CN213870435U (zh) 一种负压风机片安装件
CN211556225U (zh) 一种汽车连接器的母端子结构
CN215734110U (zh) 一种光伏瓦及使用其的安装系统
CN220830427U (zh) 加强型光伏组件边框
CN218274322U (zh) 一种拼接式安装盒
CN215896880U (zh) 一种接线盒牢固连接结构
CN220628291U (zh) 一种干涉装配式转接头
CN216312138U (zh) 一种免焊铆接式电源插座底盒
CN210123867U (zh) 一种光伏组件接线盒线缆固定扣
CN212908350U (zh) 易装配的插排
CN220272820U (zh) 一种光伏连接器接头端子
CN218101823U (zh) 一种通讯连接器的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