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82787U - 增强式背光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增强式背光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82787U
CN215182787U CN202120135276.6U CN202120135276U CN215182787U CN 215182787 U CN215182787 U CN 215182787U CN 202120135276 U CN202120135276 U CN 202120135276U CN 215182787 U CN215182787 U CN 2151827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display
source
enhanced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3527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Vica Fairylan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Vica Fairylan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Vica Fairylan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Vica Fairylan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3527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827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82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827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强式背光装置及系统,该装置包括:壳体、显示器和光结构;其中,所述壳体用于固定所述显示器和所述光结构;所述光结构包括前后设置的景深结构和背光灯源;所述背光灯源用于为所述显示器提供背光,所述景深结构用于增强所述显示器的立体感;所述背光灯源包括平面灯板光源或高密度光源。本实用新型能够简化背光装置安装程序、提供均匀的背光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增强式背光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强式背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增强式背光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存在各种类型的背光产品,功能丰富,能够基本满足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要求。现有技术背光部分主要是将灯条安装在白色支架上,通过灯条发亮来实现背光。但这种工作方式也会带来很多弊端:首先,灯条需要固定到相应灯架上,且该安装过程繁琐,额外增加了很多人工成本。其次,由于灯条的固有特性,持续发亮一段时间后会产生热量,热量会导致灯条发生形变,最后产生背光不均匀的现象。最后,采用的支架结构属于非全封闭的结构,灯条产生的光亮会部分泄露,进一步影响背光效果。因此,目前存在的背光装置在安装过程和背光效果上还需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式背光装置及系统,通过安装在壳体内指定位置的平面灯板实现背光效果,平面灯板包括扩散板,扩散板上安装有灯珠,灯珠发亮提供光源,够简化背光装置安装程序、提供均匀的背光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影像展示装置,包括:壳体、显示器和光结构;其中,所述壳体用于固定所述显示器和所述光结构;所述光结构包括前后设置的景深结构和背光灯源,所述背光灯源用于为所述显示器提供背光,所述景深结构用于增强所述显示器的立体感;所述背光灯源包括平面灯板光源或高密度光源。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景深结构指定侧的侧光源,所述侧光源用于增强所述背光;其中,所述景深结构指定侧包括所述景深结构的四个侧面中的至少一侧。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平面灯板光源包括平板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平板结构上的多个灯珠。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如果所述背光灯源包括平面灯板光源,所述光结构还包括 PVC导光板;所述PVC导光板用于使所述平面灯板光源提供的背光均匀分布。显示器显示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机盒,所述机盒设置在所述光结构的外侧下方,所述机盒用于响应外设控制终端发送的控制指令,并控制所述显示器的显示内容、所述背光灯源和/或侧光源的亮度、所述背光灯源和/或侧光源的开闭状态中的一种或多种。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机盒设置有控制主板,以及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的控制按钮和/或声音输出组件。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显示器包括OLED屏幕。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平板结构包括铝基板。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铝基板上涂抹有镜面涂层。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影像展示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增强式背光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增强式背光装置连接的外设控制终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强式背光装置及系统,包括壳体、显示器和光结构;其中所述壳体用于固定所述显示器和所述光结构;所述光结构包括前后设置的景深结构和背光灯源,所述背光灯源用于为所述显示器提供背光,所述景深结构用于增强所述显示器的立体感;所述背光灯源包括平面灯板光源或高密度光源。本实用新型由壳体、显示器和光结构几个组分组成,壳体主要用于固定显示器和光结构;光结构包括景深结构和背光灯源,其中,背光灯源的主要作用是为显示器提供背光,景深结构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显示器的立体感。背光灯源可以由平面灯板光源或高密度光源组成,高密度光源可以看成是高密度的多个灯珠,或高密度LED灯。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简化背光装置安装程序,提供均匀的背光效果,而且还能平面灯板还具有不易变形的优势,从而综合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增强式背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增强式背光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增强式背光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增强式背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10-壳体;112-光结构;114-显示器;116-景深结构;118-背光灯源; 120-侧光源;122-PVC导光板;124-机盒;100-增强式背光装置;200-外设控制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背光结构在原理上大多使用支架固定灯条的形式,由于不属于封闭结构会产生漏光现象,在加上灯条的安装繁琐、灯条发热变形等,导致最后的背光不均匀、背光效果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增强式背光结构装置及系统,整个结构主要由壳体、显示器和光结构组成,其中,壳体主要用于固定显示器和光结构,光结构在其前后设置的景深结构和背光灯源,背光灯源的作用是为显示器提供背光,景深结构的作用是增强显示器的立体感。背光灯源可以由平面灯板光源或高密度光源组成,在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实际需要安装不同数量、整齐排列的灯珠,能够实现均匀背光,提高背光效果。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增强式背光装置及进行详细介绍,增强式背光结构外部是一个将整体包围住的壳体,壳体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显示器和光结构。光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前后设置的景深结构和背光灯源,背光灯源可以由平面灯板光源或高密度光源组成。其中,背光灯源的主要作用是为显示器提供背光,景深结构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显示器的立体感。一方面,采用平面灯板光源或高密度光源,避免了灯源变形等问题,能够达到均匀背光的效果。另一方面,壳体将显示器和光结构整体包围在壳体内部形成封闭的结构,减少漏光问题,提高光亮效果。除此以外,采用这种结构和安装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装程序的繁琐程度。
具体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增强式背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壳体110,以及通过壳体110固定的显示器114和光结构112,壳体110还为增强式背光装置提供保护。光结构112包括景深结构116和背光灯源118,其中,在光结构112的前后位置分别设置景深结构116和背光灯源118,景深结构116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显示器的立体感,背光灯源118的主要作用是为显示器提供背光。另外,背光灯源118可以选择平面灯板光源,灯平面灯板光源能够提供均匀稳定的光源,达到均匀背光效果。还可用高密度光源作为背光灯源,一般指的是高密度的灯珠,或高密度LED (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要求对背光灯源118提供的光源亮度进行调整,从而达到背光效果。除此以外,壳体110将背光灯源118包裹在内部,形成一个整体封闭的空间,也即景深结构116,可以保证背光灯源118提供的光亮全部收集在壳体110 内部,解决了传统支架式背光结构存在漏光的问题,提高光亮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强式背光装置,包括壳体、显示器和光结构;其中,壳体用于固定显示器和光结构;光结构包括前后设置的景深结构和背光灯源,背光灯源用于为显示器提供背光,景深结构用于增强显示器的立体感;背光灯源包括平面灯板光源或高密度光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背光灯源安装在壳体内部,在实际应用,能够根据不同需要对光源提供的光亮进行调节。背光灯源可以采用平面灯板光源或高密度光源,平面灯板光源可以提供均匀稳定的光源,达到均匀背光效果。还可以选用高密度光源,即采用高密度灯珠或高密度LED灯。背光灯源和景深结构共同构成光结构,壳体将背光灯源包裹在内部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一方面能够保护整个背光结构,方便日常的搬移等,背光灯源能够提供连续、稳定的光源,保证均匀背光。另一方面,壳体与内部背光灯源形成封闭空间,背光灯源提供的光源不会漏出,提高光亮效果。
在图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增强式背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参见图2所示的一种增强式背光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景深结构指定侧的侧光源,侧光源用于增强背光;其中,景深结构指定侧包括景深结构的四个侧面中的至少一侧。本实用新型的增强式背光结构还包括侧光源120,侧光源120设置在景深结构116的指定侧,侧光源120的作用主要是对背光进行增强。其中,景深指定侧在景深结构116的四个侧面中至少一个。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指定一侧或多侧进行侧光源120的安装。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平面灯板光源包括平板结构,以及设置在平板结构上的多个灯珠。进一步的,位于背光灯源上的平面灯板光源主要由平面灯板和灯珠组成,灯珠固定排列在平面灯板上。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果背光灯源包括平面灯板光源,光结构还包括PVC导光板;PVC导光板用于使平面灯板光源提供的背光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如图3所示的另一种增强式背光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3示意出的装置还包括:PVC导光板122和显示器114;其中,PVC导光板122设置在壳体内,PVC导光板122用于使平面灯板光源发射的光源均匀分布,并为显示器提供背光。
在指定壳体内侧背部安装PVC导光板,主要将平面灯板光源产生的光源分散到壳体内部各个角落,均匀背光。除此以外,壳体上还安装有显示器114,根据用户需求显示相应的内容,具体显示内容可基于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果背光灯源包括高密度光源,则无需设置PVC 导光板。
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图3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应用实例,可以在壳体内侧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设置侧光源,并在壳体内侧的背部设置有PVC导光板,壳体前方设置有显示器,从而得到超薄全息窗结构,该超薄全息窗结构的厚度可减少至现有全息窗厚度的一半,具体的,相较于现有全息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超薄全息窗结构的厚度可减少10cm至 20cm。
请继续参见图3,上述增强式背光装置还包括机盒,机盒设置在光结构的外侧下方,机盒用于响应外设控制终端发送的控制指令,并控制显示器的显示内容、背光灯源和/或侧光源的亮度或背光灯源和/或侧光源的开闭状态中的一种或多种。图3还示意出了机盒124,机盒124位于光结构外侧底部,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板,主要接收外设控制终端发送的指令,并根据接收到的指令进行响应,诸如响应外设控制终端发送的背光调整指令,从而实现背光可调的效果。另外,集合还能对内部的平面灯板开闭状态进行控制,比如,需要背部的平面灯板进行发光时,则其余侧的平面灯板都设置为关闭状态。同理地,当需要其余面平面灯板开启时,剩余的平面灯板则设置为关闭状态。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接收外设控制终端发送的显示指令,从而根据该显示指令对显示器显示的内容进行控制,以播放用户所需的内容。
进一步地,机盒设置有控制主板,以及与控制主板连接的控制按钮和/ 或声音输出组件。其中,控制按钮可以包括电源按钮或音量按钮等,电源按钮用于对增强式背光装置的开闭状态进行控制,音量按钮用于对声音输出组件的音量大小进行控制。在实际应用中,控制主板与整个增强式背光结构的控制按钮相连,从而通过控制主板响应用户针对控制按钮的操作,从而实现对整个装置进行控制。另外,控制主板还与声音输出组件相连,该声音输出组件可以包括音响或喇叭等结构,主要用于输出与显示器显示的内容相匹配的声音。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使显示器具有较好的播放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可以采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在实际应用中,也可选择诸如LED屏幕等其他类型的屏幕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显示器,具体可基于实际需求选择所需的屏幕类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使增强式背光结构具有更好的背光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平板结构可以采用铝基板。其中,铝基板设置有正反两面,其中一面可以用于焊接各个灯珠的引脚;另一面呈现铝本色,可在此面涂抹导热凝浆,并与导热部分接触。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平板结构还可以采用诸如陶瓷基板等,具体可基于实际需求选择所需材料的平板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为更进一步的改善增强式背光装置的背光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在铝基板上涂抹有镜面涂层。具体的,可以在安装有灯珠的一面涂抹镜面涂层,从而通过该镜面涂层增强灯光发射,以此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背光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强式背光装置至少包括以下特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强式背光装置可以有效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灯条变形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强式背光装置可以有效简化背光装置的结构,从而显著减少背光装置的安装工作量。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强式背光装置可以提供更好的光照效果。
对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增强式背光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增强式背光系统,参见图4所示的一种增强式背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主要包括前述实施例提供的增强式背光装置100,还包括与增强式背光装置100连接的外设控制终端200,该外设控制终端200可以控制增强式背光装置的背光强度,进一步的,如果增强式背光装置100还设置有显示器,则上述外设控制终端还可用于控制显示器所显示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强式背光系统包括增强背光装置,且增强背光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指定侧的至少一个平面灯板;其中,平面灯板包括平板结构,以及设置在平板结构上的多个灯珠。本实用新型在增强时背光结构壳体内部指定位置设置平面灯板,平面灯板又包括平板结构,其中,平板结构上安装多个数量的灯珠,灯珠发亮提供光源,不仅能够简化背光装置安装程序,提供均匀的背光效果,而且还能平面灯板还具有不易变形的优势,从而综合提升了用户体验。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增强式背光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对应装置,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增强式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显示器和光结构;其中,
所述壳体用于固定所述显示器和所述光结构;
所述光结构包括前后设置的景深结构和背光灯源,所述背光灯源用于为所述显示器提供背光,所述景深结构用于增强所述显示器的立体感;所述背光灯源包括平面灯板光源或高密度光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式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景深结构指定侧的侧光源,所述侧光源用于增强所述背光;其中,所述景深结构指定侧包括所述景深结构的四个侧面中的至少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式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灯板光源包括平板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平板结构上的多个灯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式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背光灯源包括平面灯板光源,所述光结构还包括PVC导光板;
所述PVC导光板用于使所述平面灯板光源提供的背光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强式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机盒,所述机盒设置在所述光结构的外侧下方,所述机盒用于响应外设控制终端发送的控制指令,并控制所述显示器的显示内容、所述背光灯源和/或侧光源的亮度、所述背光灯源和/或侧光源的开闭状态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强式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盒设置有控制主板,以及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的控制按钮和/或声音输出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式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包括OLED屏幕。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强式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结构包括铝基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强式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基板上涂抹有镜面涂层。
10.一种增强式背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增强式背光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增强式背光装置连接的外设控制终端。
CN202120135276.6U 2021-01-19 2021-01-19 增强式背光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215182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35276.6U CN215182787U (zh) 2021-01-19 2021-01-19 增强式背光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35276.6U CN215182787U (zh) 2021-01-19 2021-01-19 增强式背光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82787U true CN215182787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06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35276.6U Active CN215182787U (zh) 2021-01-19 2021-01-19 增强式背光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827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53565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0175520B2 (en) Display apparatus
KR101621794B1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US9013371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209992781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JP2006018261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バックライトデバイス及びこれを利用し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11039529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110137040A (ko) 액정표시장치
EP2317503A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television receiver, driving method for the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for the television receiver
WO2023082369A1 (zh)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210514884U (zh) 发光二极管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100302290A1 (en) Display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driving a display unit of a display assembly
CN108828819A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15182787U (zh) 增强式背光装置及系统
CN211653348U (zh) 透明显示屏和电视机
KR20150017196A (ko) 조명 기능을 구비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CN204863068U (zh) 新型医用内窥镜一体集成装置
CN212785488U (zh) 壳体组件、屏幕总成及手机
KR102158213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기기
CN203115671U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
CN208172445U (zh) 一种智能显示背光模组
JP2011039204A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204765539U (zh) 新型医用内窥镜一体机主机
KR20100044626A (ko) 양면 라이팅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17526114U (zh) 一种细胞热能仪灯珠布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