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65877U - 一种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165877U CN215165877U CN202121164790.9U CN202121164790U CN215165877U CN 215165877 U CN215165877 U CN 215165877U CN 202121164790 U CN202121164790 U CN 202121164790U CN 215165877 U CN215165877 U CN 2151658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otovoltaic support
- photovoltaic
- foundation
- water
- installation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包括铺设在水煤灰层上的土工膜,土工膜上铺设黄土层,黄土层上设置条形基础,在条形基础上安装光伏支架;光伏支架包括倾斜设置的安装面板以及支撑安装面板两端的前后立柱,光伏板固定在所述的安装面板上,安装面板按照光伏板需要的角度进行倾斜设置,通过条形基础能够将光伏支架的重心转移至前后立柱之间,增加抗倾覆力臂。本实用新型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分布式支架基础成本、搬运成本和安装成本,大大提高水灰场上光伏支架基础的施工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自重抵抗风荷载产生的光伏支架倾覆力矩,尤其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差地段,有效减少土方开挖。条形基础作为独立的部分,也具备重复利用的价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电站设施,具体涉及一种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光伏电站主要是通过光伏组件吸收太阳能,进而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光伏组件是指安装在光伏支架上面,然后由光伏支架通过其下部固定连接的基础单元,通过自重和周边的摩擦力抵抗风载荷、雪载荷等载荷。目前,光伏电站按建设地划分主要有山地光伏、屋顶光伏、水上光伏等。然而,目前各类光伏支架和基础多数是针对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所设计的,对于由土工膜铺设的水灰场地质条件而言,亟需研发出一种符合这种地质条件的光伏支架基础的形式,并且能够符合光伏支架基础受载荷特性且成本较低的光伏支架基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受土工膜铺设的水灰场地质条件制约光伏支架基础难以可靠施工的问题,提供一种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有效地减少土工膜覆盖的水灰场光伏电站的施工周期和施工成本,并且能够稳定可靠的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有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包括铺设在水煤灰层上的土工膜,土工膜上铺设黄土层,黄土层上设置条形基础,在条形基础上安装光伏支架;光伏支架包括倾斜设置的安装面板以及支撑安装面板两端的前后立柱,光伏板固定在所述的安装面板上,安装面板按照光伏板需要的角度进行倾斜设置,通过条形基础能够将光伏支架的重心转移至前后立柱之间,增加抗倾覆力臂。
作为本实用新型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条形基础采用具有拉伸作用的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条形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采用C30等级以上的混凝土。
作为本实用新型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光伏支架采用钢材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伏支架的后立柱较长,后立柱的底部与安装面板的底面中部之间设置有斜撑。
作为本实用新型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条形基础在黄土层上埋深10cm~3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土工膜铺设于距离地面50cm处,所述条形基础的底面距离土工膜的距离为20-40cm。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对于灰渣层厚度较深、含水量较大的工程场地,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必须满足相关的规程规范要求,避免因为基础沉降不均匀而使光伏支架变形,造成组件内部产生局部应力,从而导致组件被破坏,因此光伏支架基础的设计选型尤为重要。本实用新型在条形基础上安装光伏支架,采用条形基础可将基础重心转移至前后立柱之间,增加基础抗倾覆力臂,可以通过自重抵抗风荷载产生的光伏支架倾覆力矩。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差地段,有效减少土方开挖。同时条形基础作为独立的部分,也具备重复利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中:1-光伏支架;2-条形基础;3-黄土层;4-土工膜;5-水煤灰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施工”、“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包括铺设在水煤灰层5上的土工膜4,土工膜4上铺设黄土层3,黄土层3上设置条形基础2,在条形基础2上安装光伏支架1;条形基础2采用具有拉伸作用的材料制成,实施例中条形基础2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具体钢筋混凝土采用C30等级以上的混凝土,或者其它固化且耐候性强的材料固化成型。
光伏支架1采用钢材制成。光伏支架1包括倾斜设置的安装面板以及支撑安装面板两端的前后立柱,光伏板固定在安装面板上,安装面板按照光伏板需要的角度进行倾斜设置,光伏支架1的后立柱较长,后立柱的底部与安装面板的底面中部之间设置有斜撑。
本实用新型的条形基础2属于浅埋基础,条形基础2在黄土层3上埋深10cm~30cm。土工膜4铺设于距离地面50cm处,条形基础2的底面距离土工膜4的距离为20-40cm。通过条形基础2能够将光伏支架1的重心转移至前后立柱之间,增加抗倾覆力臂。
实施例一:
如图1以及图2所示,一种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包括条形基础2,条形基础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条形基础2上部与光伏支架1连接成一体,光伏支架1为钢结构。
如图2所示,条形基础2与光伏支架1组成的整体安置于黄土层3上,黄土层3下方铺设的是土工膜4,土工膜4下方是水煤灰层5。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重量较轻,人工即可实现基础的搬运,可以实现在水灰场上光伏支架基础安装完成后,再安装光伏板,有效降低分布式支架基础成本、搬运成本和安装成本,大大提高水灰场上光伏支架基础的施工效率,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尤其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差的地段,有效减少土方开挖。同时条形基础2作为独立的部分,也具备重复利用的价值。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水煤灰层(5)上的土工膜(4),土工膜(4)上铺设黄土层(3),黄土层(3)上设置条形基础(2),在条形基础(2)上安装光伏支架(1);光伏支架(1)包括倾斜设置的安装面板以及支撑安装面板两端的前后立柱,光伏板固定在所述的安装面板上,安装面板按照光伏板需要的角度进行倾斜设置,通过条形基础(2)能够将光伏支架(1)的重心转移至前后立柱之间,增加抗倾覆力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条形基础(2)采用具有拉伸作用的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条形基础(2)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采用C30等级以上的混凝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光伏支架(1)采用钢材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伏支架(1)的后立柱较长,后立柱的底部与安装面板的底面中部之间设置有斜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条形基础(2)在黄土层(3)上埋深10cm~3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工膜(4)铺设于距离地面50cm处,所述条形基础(2)的底面距离土工膜(4)的距离为20-40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64790.9U CN215165877U (zh) | 2021-05-28 | 2021-05-28 | 一种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64790.9U CN215165877U (zh) | 2021-05-28 | 2021-05-28 | 一种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165877U true CN215165877U (zh) | 2021-12-14 |
Family
ID=79373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164790.9U Active CN215165877U (zh) | 2021-05-28 | 2021-05-28 | 一种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165877U (zh) |
-
2021
- 2021-05-28 CN CN202121164790.9U patent/CN21516587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916024Y (zh) | 塌陷区抗变形高压电线塔 | |
CN215165877U (zh) | 一种水灰场光伏支架基础结构 | |
CN216132490U (zh) | 一种预埋式城市路面地面塌陷检测装置 | |
CN202117073U (zh) | 输电线路铁塔偏心装配式基础 | |
CN103531650A (zh) | 一种浮筏式光伏阵列 | |
CN203498860U (zh) | 光伏组件支架带混凝土块的锚杆基础结构 | |
Tansel et al. | Solar energy harvesting at closed landfills: Energy yield and wind loads on solar panels on top and side slopes | |
CN207974586U (zh) | 一种基于风光混合发电站的固沙绿化系统 | |
CN215897629U (zh) | 一种风光互补的能源塔 | |
CN207994992U (zh) | 一种平面屋顶用光伏组件的固定基础 | |
CN215829467U (zh) | 一种风机基础底部紧固装置 | |
CN201753481U (zh) | 定位钢筋支撑基点系统 | |
CN209066472U (zh) | 山区输电线路塔基础及输电线路 | |
CN208015647U (zh) | 高架型太阳能发电设施的支撑装置 | |
TWI669901B (zh) | Support device for overhead solar power generation facilities | |
CN115208286A (zh) | 一种光伏组件固定支架 | |
CN220790835U (zh) | 一种多功能综合围挡支撑结构 | |
KR20200132176A (ko) | 태양집광판 삼각구조 설치에 따른 시설부품 제조방법 및 시설방법 | |
CN219528568U (zh) | 一种太阳能光伏车棚 | |
CN222016445U (zh) | 一种可吸收沉降的滑移固定支架 | |
CN206004579U (zh) | 一种污水处理厂分布式光伏系统 | |
CN222484600U (zh) | 一种垃圾填埋场柔性光伏支架及安装基础 | |
CN219204392U (zh) | 一种垃圾填埋场光伏装置 | |
CN213115756U (zh) | 一种铁塔基础加固支架及铁塔支撑结构 | |
CN214942890U (zh) | 电动汽车充电车棚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