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64112U - 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 - Google Patents

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64112U
CN215164112U CN202023235537.6U CN202023235537U CN215164112U CN 215164112 U CN215164112 U CN 215164112U CN 202023235537 U CN202023235537 U CN 202023235537U CN 215164112 U CN215164112 U CN 215164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polypropylene
hollow polyester
rope
hol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3553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兆华
朱林
邱延平
王雪梅
姚青
王治平
赵志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Rupert Rope Ne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Ropene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Rupert Rope Ne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Ropene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Rupert Rope Ne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Ropene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Rupert Rope Ne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3553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64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64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64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pes Or Cable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为混合纤维股线制作而成的纤维绳索,该混合纤维股线为中空聚酯纤维纱线环捻缠绕在聚丙烯纤维纱线外周得到的夹心纤维股线,该中空聚酯纤维纱线在聚丙烯纤维纱线表面的覆盖率为100%,混合纤维股线中聚丙烯纤维的质量含量为50~70%,中空聚酯纤维的质量含量为30~50%;其中,中空聚酯纤维内部有沿其轴向分布的贯通空腔,中空聚酯纤维的中空率为20~25%,密度为1.04~1.1g/cm3;中空聚酯纤维由聚酯改性复合料制作;聚丙烯纤维由聚丙烯改性复合料制作。

Description

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纤维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系泊缆绳沉入水下缠住螺旋桨,船舶系泊缆绳通常使用比重小于1的浮水纤维(例如聚乙烯纤维或聚丙烯纤维)进行编捻制作,但是,在所有合成纤维中具有最小比重的聚丙烯纤维不耐紫外线,且耐磨性较差,因此该纤维制作的系泊缆绳使用寿命比较低。
针对以上问题,实际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聚酯纤维与聚丙烯纤维进行混合捻制绳股,这样可以发挥聚酯纤维耐紫外线、耐磨和聚丙烯纤维比重轻的优点。但是,因为聚酯纤维的比重为1.38,为了保证系泊缆绳浮水性,混合股线中聚酯纤维质量占比不能超过30%,否则混合纤维绳索会失去浮水性。但聚酯纤维的占比过低,聚酯纤维无法完全包覆聚丙烯纤维的表面,因此这样制作的绳索的耐紫外线和耐磨性能仍较差,使用过程中强度易降低,绳索的使用寿命仍较低。为了更好的提高系泊缆绳的耐磨性及使用寿命,聚酯纤维的质量占比最好在40%以上,这就造成了混合股线的比重大于1g/cm3,在使用过程中系泊缆绳会沉于水中,无法解决系泊缆绳浮水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该浮水系泊绳为混合纤维股线制作而成的纤维绳索,该混合纤维股线为中空聚酯纤维纱线环捻缠绕在聚丙烯纤维纱线外周得到的夹心纤维股线,该中空聚酯纤维纱线在聚丙烯纤维纱线表面的覆盖率为100%,混合纤维股线中聚丙烯纤维的质量含量为50~70%,中空聚酯纤维的质量含量为30~50%;
其中,中空聚酯纤维内部有沿其轴向分布的贯通空腔,中空聚酯纤维的中空率为20~25%,密度为1.04~1.1g/cm3
中空聚酯纤维由聚酯改性复合料制作得到,聚酯改性复合料的制作原料包括:聚酯切片、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抗氧剂1010、助抗氧剂DLTP和纳米载银氧化亚铜抗菌剂,其中,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质量为聚酯切片质量的1.2~3.5‰,抗氧化剂1010的质量为聚酯切片质量的0.1~2.5‰,助抗氧剂DLTP的质量为聚酯切片质量的0.5~1.2‰,纳米载银氧化亚铜抗菌剂的质量为聚酯切片质量的0.1~2.0‰;
聚丙烯纤维由聚丙烯改性复合料制作得到,其原料包括:聚丙烯树脂、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和抗氧剂1010,其中,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的质量不超过聚丙烯树脂重量的30%,抗氧剂1010的质量为聚丙烯树脂重量的0.1~2.5‰。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其结构为捻绳或编织绳。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纳米载银氧化亚铜抗菌剂粒度为20~50nm。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中空聚酯纤维中的母料中添加特定量的抗氧剂、纳米载银氧化亚铜抗菌剂等助剂,优化了纤维丝的原料组成、纺丝的流动性与可纺性,确保了纺丝生产的顺利流畅进行,得到的中空聚酯纤维长丝无断丝现象发生,将中空聚酯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混合为混合纤维股线,中空聚酯纤维缠绕在聚丙烯纤维外部将其完全包覆得到的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比重小于1g/cm3,具有强度高、浮水性能好、耐磨和抗菌防污效果好的特点,而且具有优良的抗紫外线能力,安全性能提高,生产成本低,在系泊绳技术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混合纤维股线结构示意图
图2混合纤维股线制作工艺流程图
附图标记
1 混合纤维股线 11 聚丙烯纤维纱
12 中空聚酯纤维纱 2 第一线轴
3 导辊 4 第一电子张力器
5 第二电子张力器 6 加捻口
7 第二线轴 8 第三线轴
具体实施方式
在这里专用的词“实施例”,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中性能指标测试,除非特别说明,采用本领域常规试验方法。应理解,本申请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公开的内容。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作为本申请中其它未特别注明的试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均指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通常采用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
本文所用的术语“基本”和“大约”用于描述小的波动。例如,它们可以是指小于或等于±5%,如小于或等于±2%,如小于或等于±1%,如小于或等于±0.5%,如小于或等于±0.2%,如小于或等于±0.1%,如小于或等于±0.05%。在本文中以范围格式表示或呈现的数值数据,仅为方便和简要起见使用,因此应灵活解释为不仅包括作为该范围的界限明确列举的数值,还包括该范围内包含的所有独立的数值或子范围。例如,“1~5%”的数值范围应被解释为不仅包括1%至5%的明确列举的值,还包括在所示范围内的独立值和子范围。因此,在这一数值范围中包括独立值,如2%、3.5%和4%,和子范围,如1%~3%、2%~4%和3%~5%等。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仅列举一个数值的范围。此外,无论该范围的宽度或所述特征如何,这样的解释都适用。本文中,抗氧剂1010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聚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助抗氧剂DLTP为硫代酯类助抗氧剂。
在本文中,包括权利要求书中,所有连接词,如“包含”、“包括”、“带有”、“具有”、“含有”、“涉及”、“容纳”等被理解为是开放性的,即是指“包括但不限于”。只有连接词“由……构成”和“由……组成”是封闭连接词。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内容,在下文的具体实施例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实施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一些方法、手段、仪器、设备等未作详细描述,以便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在不冲突的前提下,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得到的技术方案属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内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为混合纤维股线制作而成的纤维绳索,该混合纤维股线为中空聚酯纤维纱线环捻缠绕在聚丙烯纤维纱线外周得到的夹心纤维股线,该中空聚酯纤维纱线在聚丙烯纤维纱线表面的覆盖率为100%,混合纤维股线中聚丙烯纤维的质量含量为50~70%,中空聚酯纤维的质量含量为30~50%;其中,中空聚酯纤维内部有沿其轴向分布的贯通空腔,中空聚酯纤维的中空率为20~25%,密度为1.01~1.1g/cm3
中空聚酯纤维由聚酯改性复合料制作得到,聚酯改性复合料的制作原料包括:聚酯切片、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抗氧剂1010、助抗氧剂DLTP和纳米载银氧化亚铜抗菌剂,其中,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质量为聚酯切片质量的1.2~3.5‰,抗氧化剂1010的质量为聚酯切片质量的0.1~2.5‰,助抗氧剂DLTP的质量为聚酯切片质量的0.5~1.2‰,纳米载银氧化亚铜抗菌剂的质量为聚酯切片质量的0.1~2.0‰;
聚丙烯纤维由聚丙烯改性复合料制作得到,其原料包括:聚丙烯树脂、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和抗氧剂1010,其中,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的质量不超过聚丙烯树脂重量的30%,抗氧剂1010的质量为聚丙烯树脂重量的0.1~2.5‰。
通常,抗氧剂1010和助抗氧剂DLTP协同使用,保证了中空聚酯纤维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不降解,改进了中空聚酯纤维的抗氧化性能,扩大了使用周期;纳米载银氧化亚铜抗菌剂既能够增强了中空聚酯纤维的强度,又使其具有了一定的抗菌防腐功能,减少了浮水系泊用绳在使用过程中污损生物在绳上的附着;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改进了纺丝的加工流动性,使中空聚酯纤维的综合性能明显提高。
一般地,混合纤维股线中,中空聚酯纤维纱线在聚丙烯纤维纱线表面的覆盖率为100%,混合纤维股线中聚丙烯纤维的质量含量为50~70%,中空聚酯纤维的质量含量为30~50%,混合纤维股线的比重小于1g/m3。若中空聚酯纤维的含量少于30%时,聚丙烯纤维纱表面的中空聚酯纤维纱的覆盖率小于100%,一般在80%,混合纤维股线表面会有聚丙烯纤维纱外露,造成浮水系泊绳的耐磨性能和耐紫外线性能降低,若中空聚酯纤维的含量大于50%,则混合股线的比重会大于1g/m3,导致浮水系泊绳无法正常漂浮在水面上,影响其使用性能。图1为混合纤维股线结构示意图,位于芯部的为聚丙烯纤维纱12,其外表面包覆有中空聚酯纤维纱11,中空聚酯纤维纱11完全包覆在聚丙烯纤维纱12外部将其外表面完全覆盖,形成混合纤维股线1,聚丙烯纤维纱表面的覆盖率为100%。
作为可选实施例,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中,中空聚酯纤维中的贯通空腔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通常空腔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确保聚酯纤维本体具有足够的强度作为系泊绳使用,确保其使用安全性。
作为可选实施例,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的结构为捻绳或编织绳。
作为可选实施例,纳米载银氧化亚铜抗菌剂粒度为20~50nm。
一些实施方式中,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的制作方法包括中空聚酯纤维的制作、聚丙烯纤维的制作、混合纤维股线的制作和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的制作。
作为可选实施例,中空聚酯纤维的制作方法包括:
(1-1)聚酯切片、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抗氧剂1010、助抗氧剂DLTP和纳米载银氧化亚铜抗菌剂在造粒机中造粒,得到聚酯改性复合料;
(1-2)聚酯改性复合料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纺丝,挤出物经双螺杆出口加装的计量泵计量从异型喷丝板熔融挤出;所述异形喷丝板包括若干规则分布的喷丝孔,所述喷丝孔中设置有多个内凹型中空孔,每个内凹型中空孔之间有缝隙相连;
(1-3)环吹风进行冷却固化,进入纺丝甬道,经给油处理、交络,采用四对热辊拉伸,使用收丝机收卷,得到中空聚酯纤维组成的中空聚酯纤维丝束;其中,拉伸卷绕速度设置为2800~3300m/min,总松弛7~9%,总拉伸倍数5.0~7.1,第一对热辊温度设置为70~95℃,第二对热辊温度设置为110~130℃,第三对热辊温度设置190~220℃,第四对热辊温度设置为110~140℃。
通常异形喷丝板上设置的喷丝孔中,设置有多个内凹型中空孔,每个内凹型中空孔之间有缝隙相连,在喷丝过程中通入惰性气体可以防止熔融聚酯复合物或杂质附着在喷丝孔中,还可以确保在聚酯纤维中形成有效的空腔,通常可以控制空腔的大小、形状等,以便控制中空聚酯纤维的中空率在合适的范围内,使其具有合适的表面积和中空度,有利于包覆在聚丙烯纤维纱上,具有合适的浮水性。通常合适的中空度选择为20~25%。
通常在中空聚酯纤维的制作过程中,在熔融聚酯改性复合料从异形喷丝板基础定型过程中,通过控制对热辊的拉伸倍数,可以控制中空聚酯纤维的强度,还有利于形成其中空结构,作为可选实施方式,拉伸总倍数控制在5.0~7.1之间,能够制备得到性能优良的中空聚酯纤维长丝。
作为可选实施例,聚酯切片特性粘度在0.90~1.05dl/g,端基羧酸含量在25mol/t,二甘醇含量小于1.2%。
作为可选实施例,抗氧剂1010的初熔点不小于110℃、挥发份含量不大于0.5%,灰分含量不大于0.1%。
作为可选实施例,助抗氧剂DLTP的酸值不大于0.05mg KOH/g。
作为可选实施例,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脆性温度小于-60℃。
作为可选实施例,聚丙烯纤维的制作方法包括:
(2-1)聚丙烯树脂、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和抗氧剂1010在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得到聚丙烯改性复合料;其中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的添加量不超过聚丙烯树脂质量的30%,抗氧剂1010的添加量为聚丙烯树脂质量的0.1~2.5‰;
(2-2)采用熔融纺丝机将聚丙烯改性复合料挤出,冷却定型,使用力矩电动收丝机收卷,得到聚丙烯纤维丝束;其中,螺杆温度为210~240℃,喷丝板温度为200~225℃,冷却水温度为22~30℃,拉伸热箱温度为120~145℃,拉伸倍数5.6~9.0。
作为可选实施例,聚丙烯树脂的熔融指数为2.0~4.0g/min,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的熔融指数为0.62~1.30g/min。例如可以选择茂名石化生产的T30S聚丙烯树脂,熔融指数为2.0~4.0g/min,扬子石化生产的5000S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熔融指数为0.62~1.30g/min。
作为可选实施例,混合纤维股线的制作方法包括:
(3-1)设置聚丙烯纤维绳纱并控制其张力;
(3-2)设置中空聚酯纤维绳纱并控制其张力;调整聚丙烯纤维绳纱的张力为中空聚酯纤维绳纱张力的五倍以上;
(3-3)将中空聚酯纤维绳纱环捻缠绕在聚丙烯纤维绳纱周围,中空聚酯纤维绳纱在聚丙烯纤维绳纱表面的覆盖率为100%;
作为可选实施例,混合纤维股线的制作方法包括:
(3-1)缠绕有聚丙烯纤维纱的线轴沿竖直方向放置,通过电子张力器控制其张力;
(3-2)缠绕有中空聚酯纤维纱的线轴沿水平方向放置,通过电子张力控制器控制其张力,调整聚丙烯纤维绳纱的张力为中空聚酯纤维绳纱张力的5倍以上;若张力小于5倍,则中空聚酯纤维纱的扭曲度不够,无法充分包覆在聚丙烯纤维纱表面将其完全覆盖包覆;
(3-3)将中空聚酯纤维纱和聚丙烯纤维纱设置在环捻机上,聚丙烯纤维纱作为芯部纱线,中空聚酯纤维纱为缠绕纱线,通过环捻口进行环捻,通过聚丙烯纤维纱的卷绕作用力将中空聚酯纤维纱从其线轴上拉出,捻制成混合股线,中空聚酯纤维绳纱在聚丙烯纤维绳纱表面的覆盖率为100%;
如图2所示,缠绕有聚丙烯纤维纱11的第一线轴2竖向防止,聚丙烯纤维纱11向上延伸经过导辊3后,通过第一电子张力器4;缠绕有中空聚酯纤维纱12的第二线轴7沿水平方向放置,中空聚酯纤维纱12向下延伸经过导辊3以上经过第二电子张力器5;设置第一电子张力器4控制的张力为第二电子张力器5的张力5倍以上;聚丙烯纤维纱11和中空聚酯纤维纱12经过加捻口6,中空聚酯纤维纱12螺旋缠绕在聚丙烯纤维纱11上,形成混个和纤维绳股1,收卷在第三线轴8上。
作为可选实施例,聚丙烯纤维绳纱的张力为中空聚酯纤维绳纱张力的8~14倍。
作为可选实施例,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的制作方法包括:
(4-1)混合纤维股线经初捻、复捻得到混合纤维绳股;
(4-2)用捻线机或编织机,将混合纤维绳股制作成混合纤维捻绳或混合纤维编织绳。
作为可选实施例,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的结构为捻绳或编织绳。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技术细节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三股混合纤维浮水系泊捻绳
三股混合纤维浮水系泊捻绳的制作过程包括:
(1-1)聚酯切片、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抗氧剂1010、助抗氧剂DLTP和纳米载银氧化亚铜抗菌剂在造粒机中造粒,得到聚酯改性复合料;其中,聚酯切片特性粘度为1.0dl/g,端基羧酸含量在25mol/t,二甘醇含量小于1.2%;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质量为聚酯切片质量的1.2‰,脆性温度小于-60℃;抗氧化剂1010的质量为聚酯切片质量的1.02‰,初熔点不小于110℃、挥发份含量不大于0.5%,灰分含量不大于0.1%;助抗氧剂DLTP的质量为聚酯切片质量的0.5‰,酸值不大于0.05mg KOH/g;纳米载银氧化亚铜抗菌剂的质量为聚酯切片质量的1.0‰,粒度分布为20~50nm;
(1-2)聚酯改性复合料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纺丝,挤出物经双螺杆出口加装的计量泵计量从异型喷丝板熔融挤出;该异形喷丝板包括若干规则分布的圆形喷丝孔,喷丝孔中设置有多个内凹型中空孔,每个内凹型中空孔之间有缝隙相连;
(1-3)环吹风进行冷却固化,进入纺丝甬道,经给油处理、交络,采用四对热辊拉伸,使用收丝机收卷,得到中空聚酯纤维组成的中空聚酯纤维丝束,中空聚酯纤维的中空率为20%,规格为1050D;其中,拉伸卷绕速度设置为2800m/min,总松弛7%,总拉伸倍数5.0,第一对热辊温度设置为70℃,第二对热辊温度设置为110℃,第三对热辊温度设置190℃,第四对热辊温度设置为110℃;
(2-1)聚丙烯树脂、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和抗氧剂1010在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得到聚丙烯改性复合料;聚丙烯树脂为茂名石化生产的T30S聚丙烯树脂,熔融指数为3.0g/min,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为杨子石化生产的5000S,熔融指数为1.0g/min,添加量为聚丙烯树脂重量的30%;抗氧剂1010的初熔点≥110℃、挥发份≤0.5%且灰分≤0.1%,添加量为聚丙烯树脂重量的1.2‰;
(2-2)采用熔融纺丝机将聚丙烯改性复合料挤出,冷却定型,使用力矩电动收丝机收卷,得到聚丙烯纤维丝束,聚丙烯纤维的纤度为1500D;其中,螺杆温度为230℃,喷丝板温度为200℃,冷却水温度为22℃,拉伸热箱温度为125℃,拉伸倍数6.5;
(3-1)设置聚丙烯纤维绳纱并控制其张力为0.2N;
(3-2)设置中空聚酯纤维绳纱并控制其张力为1.6N,调整聚丙烯纤维绳纱的张力为中空聚酯纤维绳纱张力的8倍;
(3-3)将中空聚酯纤维绳纱环捻缠绕在聚丙烯纤维绳纱周围,中空聚酯纤维绳纱在聚丙烯纤维绳纱表面的覆盖率为100%,中空聚酯纤维与聚丙烯纤维的质量比为3:7,混合纤维股线的比重为0.98g/cm3
(4-1)混合纤维股线放置与纱架上,使用250型捻线机将混合纤维股线环捻成混合纤维绳纱,捻度设置为80捻/米,捻向为S捻向和Z捻向;
(4-2)将混合纤维绳纱在722型环捻机上复捻成混合纤维绳股,捻度设置为为110捻/米,捻向为S捻向和Z捻向;将混合纤维绳股制作成三股混合纤维浮水系泊捻绳,其规格为90mm,破断强力为1240KN。
浮水性能测试
取一段20cm的三股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捻绳,两端捆扎,放入水中,静置24小时、1周、4周观察在水中的漂浮状态,结果表明,实施例1的三股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的浮水性很好,静置4周依然漂浮在水面,没有沉入水中。
实施例2
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编织绳
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编织绳的制作过程包括:
(1-1)聚酯切片、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抗氧剂1010、助抗氧剂DLTP和纳米载银氧化亚铜抗菌剂在造粒机中造粒,得到聚酯改性复合料;其中,聚酯切片特性粘度为1.05dl/g,端基羧酸含量在25mol/t,二甘醇含量小于1.2%;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质量为聚酯切片质量的1.8‰,脆性温度小于-60℃;抗氧化剂1010的质量为聚酯切片质量的1.0‰,初熔点不小于110℃、挥发份含量不大于0.5%,灰分含量不大于0.1%;助抗氧剂DLTP的质量为聚酯切片质量的0.5‰,酸值不大于0.05mg KOH/g;纳米载银氧化亚铜抗菌剂的质量为聚酯切片质量的1.5‰,粒度分布为20~50nm;
(1-2)聚酯改性复合料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纺丝,挤出物经双螺杆出口加装的计量泵计量从异型喷丝板熔融挤出;该异形喷丝板包括若干规则分布的圆形喷丝孔,喷丝孔中设置有多个内凹型中空孔,每个内凹型中空孔之间有缝隙相连;
(1-3)环吹风进行冷却固化,进入纺丝甬道,经给油处理、交络,采用四对热辊拉伸,使用收丝机收卷,得到中空聚酯纤维组成的中空聚酯纤维丝束,中空聚酯纤维的中空率为25%,规格为1020D;其中,拉伸卷绕速度设置为3000m/min,总松弛8.5%,总拉伸倍数6.0,第一对热辊温度设置为80℃,第二对热辊温度设置为125℃,第三对热辊温度设置200℃,第四对热辊温度设置为120℃;
(2-1)聚丙烯树脂、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和抗氧剂1010在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得到聚丙烯改性复合料;聚丙烯树脂为茂名石化生产的T30S聚丙烯树脂,熔融指数为3.0g/min,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为杨子石化生产的5000S,熔融指数为1.0g/min,添加量为聚丙烯树脂重量的20%;抗氧剂1010的初熔点≥110℃、挥发份≤0.5%且灰分≤0.1%,添加量为聚丙烯树脂重量的1.2‰;
(2-2)采用熔融纺丝机将聚丙烯改性复合料挤出,冷却定型,使用力矩电动收丝机收卷,得到聚丙烯纤维丝束,聚丙烯纤维的纤度为1800D;其中,螺杆温度为210℃,喷丝板温度为200℃,冷却水温度为30℃,拉伸热箱温度为132℃,拉伸倍数9.0;
(3-1)设置聚丙烯纤维绳纱并控制其张力为0.05N;
(3-2)设置中空聚酯纤维绳纱并控制其张力为0.7N,调整聚丙烯纤维绳纱的张力为中空聚酯纤维绳纱张力的14倍;
(3-3)将中空聚酯纤维绳纱环捻缠绕在聚丙烯纤维绳纱周围,中空聚酯纤维绳纱在聚丙烯纤维绳纱表面的覆盖率为100%,中空聚酯纤维与聚丙烯纤维的质量比为5:5,混合纤维股线的比重为0.98g/cm3
(4-1)混合纤维股线放置与纱架上,使用250型捻线机将混合纤维股线环捻成混合纤维绳纱,捻度设置为110捻/米,捻向为S捻向和Z捻向;
(4-2)将混合纤维绳纱在722型环捻机上复捻成混合纤维绳股,捻度设置为为90捻/米,捻向为S捻向和Z捻向;将混合纤维绳股在型号为500-8大型缆绳编织机上进行编织,制作成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编织绳,其规格为136mm,破断强力为2500KN。
浮水性能测试
取一段20cm的混合纤维浮水系泊单编绳,两端捆扎,放入水中,静置24小时、1周、4周观察在水中的漂浮状态,结果表明,实施例2的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编织绳的浮水性很好,静置4周依然漂浮在水面,没有沉入水中。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中空聚酯纤维中的母料中添加特定量的抗氧剂、纳米载银氧化亚铜抗菌剂等助剂,优化了纤维丝的原料组成、纺丝的流动性与可纺性,确保了纺丝生产的顺利流畅进行,得到的中空聚酯纤维长丝无断丝现象发生,将中空聚酯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混合为混合纤维股线,中空聚酯纤维缠绕在聚丙烯纤维外部将其完全包覆得到的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比重小于1g/cm3,具有强度高、浮水性能好、耐磨和抗菌防污效果好的特点,而且具有优良的抗紫外线能力,安全性能提高,生产成本低,在系泊绳技术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中公开的技术细节,仅是示例性说明本申请的发明构思,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凡是对本申请公开的技术细节所做的没有创造性的改变、替换或组合等,都与本申请具有相同的发明构思,都在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其特征在于,该浮水系泊绳为混合纤维股线制作而成的纤维绳索,所述混合纤维股线为中空聚酯纤维纱线环捻缠绕在聚丙烯纤维纱线外周得到的夹心纤维股线,所述中空聚酯纤维纱线在聚丙烯纤维纱线表面的覆盖率为100%;
其中,所述中空聚酯纤维内部有沿其轴向分布的贯通空腔,所述中空聚酯纤维的中空率为20~25%,密度为1.01~1.1g/cm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为捻绳或编织绳。
CN202023235537.6U 2020-12-28 2020-12-28 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 Active CN215164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35537.6U CN215164112U (zh) 2020-12-28 2020-12-28 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35537.6U CN215164112U (zh) 2020-12-28 2020-12-28 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64112U true CN215164112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98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35537.6U Active CN215164112U (zh) 2020-12-28 2020-12-28 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641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09156B1 (en) Tapered multifilament yar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6087497B (zh) 一种深蓝渔业用纲索加工方法
CN106120045B (zh) 一种远洋渔业用熔纺线制作方法
CN101624787B (zh) 网箱或定置渔具用中等规格不同纤维混合纲索制造方法
CN110616469A (zh) 一种亲水导湿二次合股多孔纤维的生产设备及多孔纤维的生产方法
CN106192199B (zh) 一种海洋渔业用有结网
JP6731760B2 (ja) 芯鞘複合繊維
CN109162000A (zh) 一种细旦低牵伸比锦氨空气包覆丝的制造方法
CN215164112U (zh) 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
CN112726239B (zh) 混合纤维浮水系泊绳及其制作方法
CN106192030A (zh) 深远海网箱或浮绳式围网用防污熔纺丝加工方法
CN101666014B (zh) 养殖网箱或捕捞渔具用抗回转高强网纲制造方法
CN215164111U (zh) 中空聚酯纤维浮水系泊绳
CN112726238B (zh) 中空聚酯纤维浮水系泊绳及其制作方法
CN104862793A (zh) 一种捻线用纤维生产方法
CN106283770B (zh) 远洋渔业用绳加工方法
CN112805436B (zh) 具有改善的弯曲疲劳性能的hmpe纤维
CN106149086A (zh) 一种过洋渔业绳网超强熔纺丝加工方法
CN103436975A (zh) 用于渔业绳索纤维丝的原料
JP3563160B2 (ja) 延縄
JP3686126B2 (ja) 漁網
CN106192116B (zh) 头足类拖网或超大围网用耐磨超强筒子线加工方法
CN114775129B (zh) 一种蓝色深远海养殖线的制备方法
CN110129920A (zh) 抗老化聚甲醛单丝及制备方法与制备的抗老化聚甲醛网片
JPS61613A (ja) 高比重糸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