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63105U - 一种炉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炉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63105U
CN215163105U CN202120795172.8U CN202120795172U CN215163105U CN 215163105 U CN215163105 U CN 215163105U CN 202120795172 U CN202120795172 U CN 202120795172U CN 215163105 U CN215163105 U CN 2151631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tube
heat preservation
heat
furnace
un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9517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双双
刘强
左敏
黎微明
潘景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eadmicro Nan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eadmicro Nan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eadmicro Nan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eadmicro Nan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9517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631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631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631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管设备,其包括:炉管、保温组件和紧固环,保温组件包括均包覆于所述炉管的外侧壁上的至少两个保温单元;所述紧固环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炉管外,以将所述至少两个保温单元箍紧固定于所述炉管上。本方案的炉管设备,在实际作业时,当需要安装保温单元时,直接将保温单元覆盖在炉管的外侧壁上,然后通过紧固环套设在炉管外,利用该紧固环箍紧保温单元,以将保温单元固定在炉管外。当需要拆除保温单元时,将紧固环拆卸或者松开,便可以将保温单元直接从炉管外壁取下,无需复杂的拆装步骤,既可以避免保温单元影响炉管的拆装和运输,又可以实现保温单元快速的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炉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炉管设备。
背景技术
PECVD(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象沉积是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做能量源,硅片置于低气压下辉光放电的阴极上,利用辉光放电(或另加发热体)使硅片升温到预定的温度,然后通入适量的反应气体,气体经一系列化学和等离子体反应,在硅片上形成固态薄膜。
随着光伏技术的发展,相关的光伏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在光伏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炉管对光伏产品进行镀膜,一般的炉管为了保证镀膜时的炉管内温度的均衡,往往会在炉管的外部设置有大量的保温棉。当需要增加光伏产品的产量时,则需要增加炉管的数量,而炉管外的大量的保温棉会严重影响影响炉管的安装和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炉管外的保温棉会影响炉管安装和运输的问题,提供一种炉管设备。
一种炉管设备,其包括:
炉管(10);
保温组件(20),包括均包覆于所述炉管(10)的外侧壁上的至少两个保温单元(21);及
紧固环(30),所述紧固环(30)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炉管(10)外,以将所述至少两个保温单元(21)箍紧固定于所述炉管(10)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保温单元(21)沿所述炉管(10)的周向布设,每一所述保温单元(21)沿所述炉管(10)的轴向纵长延伸;
所述紧固环(30)包括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紧固环(30)沿所述炉管(10)的轴向间隔布设。通过两个可拆卸的保温单元(21)对整个炉管(10)全覆盖,可以在保证方便拆卸的前提下,有效的降低炉管(10)的外部温度,降低炉管(10)的能耗。紧固环(30)至少两个设置在炉管(10)上,并至少固定炉管(10)的两端,保证保温元件能够完整包裹炉管(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管(10)在与其轴向垂直的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包覆有一个所述保温单元(21)。两个保温单元(21)各覆盖炉管(10)180°的扇面,两个保温单元(21)共同对炉管(10)整体全部包裹在保温单元(21)内。两个保温单元(21)可以最大程度简化保温元件的安装步骤,提高安装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管(10)在与其轴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包覆有一个所述保温单元(21)。可以根据实际生产使用需要,选择两个、四个或者更多的保温单元(21)来对炉管(10)进行保温,同时可以根据实际生产使用情况,来调整保温单元(21)的厚度,以适配不同的使用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任一所述保温单元(21)沿所述炉管(10)的轴向间隔开设有多个测温孔(22),所述测温孔(22)内设置有测温内偶(23)。测温内偶(23)可以实时监测炉管(10)内的温度,并根据检测到的温度信息来调整炉管(10)内的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管设备还包括支架(11),所述支架(11)沿所述炉管(10)轴向纵长延伸,所述炉管(10)设置于所述支架(11)上;
所述支架(11)与所述炉管(10)设置有隔热板(14)。隔热板(14)可以避免炉管(10)的热量传递到支架(11)上,同时也可以对炉管(10)保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管(10)内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多个加热环(12)和绝缘条(13),多个所述加热环(12)套设在所述炉管(10)的内侧壁上,且沿所述炉管(10)的轴向间隔布设,所述绝缘条(13)固定连接于所述炉管(10)的内侧壁上,并沿所述炉管(10)的轴向纵长延伸,每一所述加热环(12)穿设于所述绝缘条(13)与所述炉管(10)的内侧壁之间。环形的加热环(12)可以对炉管(10)内的工件360°全方位的加热,绝缘条(13)不仅可以用于对加热环(12)的固定,也可以用于对加热环(12)的绝缘保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绝缘条(13)围绕所述炉管(10)的周向间隔分布。多个间隔分布的绝缘条(13)既可以对加热环(12)全方位的固定,也可以增强炉管(10)的支撑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组件(20)上沿所述炉管(10)的轴向设置有多个接线模块(24),所述接线模块(24)包括接线柱和保护罩,所述接线柱与所述加热环(12)电连接。接线柱可开合的设置在保温组件(20)上,可以在不需要对接线柱进行操作的的时候对接线柱提供一个绝缘保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管(10)内壁与所述多个加热环(12)之间设置有内保温层。内保温层进一步地对加热环(12)产生的热量进行保温隔热,防止加热环(12)产生的热量从炉管(10)流失。
上述炉管设备,在实际作业时,当需要安装保温单元(21)时,直接将保温单元(21)覆盖在炉管(10)的外侧壁上,然后通过紧固环(30)套设在炉管(10)外,并通过紧固件,如螺丝等,将紧固环(30)收紧在保温单元(21)上,以将保温单元(21)固定在炉管(10)外。当需要拆除保温单元(21)时,将紧固环(30)拆卸或者松开,便可以将保温单元(21)直接从炉管(10)外壁取下,无需复杂的拆装步骤,既可以避免保温单元(21)影响炉管(10)的拆装和运输,又可以实现保温单元(21)快速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炉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炉管10;支架11;加热环12;绝缘条13;隔热板14;
保温组件20;保温单元21;测温孔22;测温内偶23;接线模块24;
紧固环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炉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为便于描述,附图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结构。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炉管设备,包括炉管(10)、保温组件(20)和紧固环(30)。
保温组件(20)包括至少两个保温单元(21),通过至少两个保温单元(21)包覆在炉管(10)的外侧壁上,形成对炉管(10)整体的保温,使炉管(10)温度保持均衡,防止因炉管(10)温差较大而导致的炉管(10)内石英腔体碎裂。同时也可以降低炉管(10)外壁温度,减少炉管(10)热量散失,降低能耗,降低单位光伏电池生产成本。
紧固环(30)可拆卸的套设在炉管(10)外,并将至少两个保温单元(21)箍紧在炉管(10)上。优选地,紧固环(30)为抱箍,其在抱箍的连接处采用紧固件相连,通过调整紧固件的松紧来调整紧固环(30)对保温单元(21)的箍紧程度。可以理解的是,该紧固件可以是螺丝。
上述炉管设备,在实际作业时,当需要安装保温单元(21)时,直接将保温单元(21)覆盖在炉管(10)的外侧壁上,然后通过紧固环(30)套设在炉管(10)外,利用该紧固环(30)箍紧保温单元(21),以将保温单元(21)固定在炉管(10)外。当需要拆除保温单元(21)时,将紧固环(30)拆卸或者松开,便可以将保温单元(21)直接从炉管(10)外壁取下,无需复杂的拆装步骤,既可以避免保温单元(21)影响炉管(10)的拆装和运输,又可以实现保温单元(21)快速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至少两个保温单元(21)沿着炉管(10)的周向布设,同时沿着炉管(10)的轴向方向延伸。至少两个保温单元(21)相配合,沿炉管(10)的周向对炉管(10)进行整体的覆盖,并往炉管(10)的轴向方向延伸保证长度不小于炉管(10),如此可以对炉管(10)的轴向整体进行覆盖,进而实现炉管(10)整体的全部包裹在保温单元(21)内。紧固环(30)包括至少两个,并该至少两个紧固环30沿着炉管(10)的轴向间隔分布。优选地,紧固环(30)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紧固环(30)分别位于炉管(10)的两端,既可以保证保温元件能够正常包裹炉管(10)又可以减少紧固环(30)的安装数量,减少安装和拆卸的步骤。
具体到实施例中,炉管(10)在与轴向垂直的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分别有一个保温单元(21)。优选地,两个保温单元(21)各覆盖炉管(10)截面的180°扇面,两个保温单元(21)共同对炉管(10)整体全部包裹在保温单元(21)内。两个保温单元(21)可以最大程度简化保温元件的安装步骤,提高安装效率。
更加具体的,炉管(10)在与轴向和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还分别设有一个保温单元(2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个保温单元(21)配合在第一方向上的保温单元(21),四个保温单元(21)各覆盖炉管(10)截面上90°的扇面,四个保温单元(21)通过紧固环(30)将炉管(10)全部包裹在保温单元(21)内。可以知晓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炉管(10)也可以通过多个保温单元(21)相互叠加覆盖在炉管(10)上,最后通过紧固环(30)箍紧的方式来实现对炉管(10)外侧壁的全包裹。可以理解的是,保温单元为保温棉,保温棉是将高纯度的黏土熟料、氧化铝粉、硅石粉、铬英砂等原料在工业电炉中高温熔融,形成流体。然后采用压缩空气喷吹或用甩丝机甩丝成纤维状,经过集棉器集棉,形成保温棉是一种高效绝热材料,具有重量轻、抗氧化、导热率低、柔软性好、耐腐蚀、热容小及隔音等特点。由于保温棉具有重量轻的特点,使得保温棉可以非常轻松的放置在炉管(10)外表面使其贴合,同时保温棉还具有柔软性好的特点,使得当保温棉经过紧固环(30)紧固之后可以紧贴炉管(10)外表面以达到最佳的保温效果。
上述炉管设备,可以根据实际生产使用需要,选择两个、四个或者更多的保温单元(21)来对炉管(10)进行保温,同时可以根据实际生产使用情况,来调整保温单元(21)的厚度,以适配不同的使用情况。如,当选择四个保温单元(21)时,可以适当减少第二方向上两个保温单元(21)的厚度,以减少炉管设备整体高度,节省空间,从而使得有限的空间内能容纳更多的炉管(10)。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其中一个保温单元(21)沿炉管(10)的轴向方向上,开设有多个测温孔(22),测温孔(22)内安装有测温内偶(23),用于监测炉管(10)内的温度,并根据检测到的温度信息来调整炉管(10)内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炉管设备的底部设置有支架(11),该支架(11)沿着炉管(10)的轴向纵长延伸,将炉管(10)安装于固定在支架(11)上。进一步地,炉管(10)与支架(11)之间设置有隔热板(14),避免炉管(10)的热量传导至支架(11)上。优选地,支架(11)具有用于承载炉管(10)的承载面,该承载面与炉管(10)的外表面形状相匹配。例如,炉管(10)的外表面形状为圆弧形,该支架(11)的承载面也为圆弧面,使得对炉管(10)的支撑更加稳定可靠。隔热板(14)可以包括保温棉,一方面起到隔绝热传导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避免炉管(10)与支架(11)直接接触,有利于减弱支架(11)对炉管(10)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炉管(10)内设置有加热元件,该加热元件包括多个加热环(12)和绝缘条(13)。加热环(12)套设在炉管(10)的内侧壁上,并且加热环(12)沿着炉管(10)的轴向间隔布设。绝缘条(13)固定在炉管(10)的内侧壁上,并沿着炉管(10)的轴向纵长延伸,加热环(12)穿设于绝缘条(13)与炉管(10)的内侧壁之间,即加热环(12)通过绝缘条(13)固定在炉管(10)的内侧壁上。
具体到实施例中,多个绝缘条(13)围绕着炉管(10)的周向间隔分布。如此,利用围绕着炉管(10)的周向布设的多个绝缘条(13)将各个加热环(12)固定在炉管(10)的内侧壁上,有利于提高加热环12的固定稳定性,防止加热环12局部脱落。进一步地,炉管(10)内壁与加热管之间设置有内保温层。优选地,该内保温层可以包括保温棉。
具体到实施例中,在炉管(10)的轴向两端还设置有硅酸铝纤维环和加强环,加强环卡设在炉管(10)端部的外侧,硅酸铝纤维卡设在炉管(10)端部的内部并与加强环相连。硅酸铝纤维既可以用于炉管(10)端部的保温又可以对炉管(10)腔体的强度进行支撑。加强环与硅酸铝纤维相配合,用于增强炉管(10)端部的强度。
上述炉管设备,通过在炉管(10)内间隔设置多个呈环形的加热环(12),可以对炉管(10)内的工件进行全方位的加热。而绝缘条(13)设置在加热环(12)上,既对加热环(12)起到一个固定的作用,也可以为加热环(12)提供绝缘保护。
更加具体的,保温组件(20)上沿着炉管(10)的轴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接线模块(24),接线模块(24)内包括有接线柱和保护罩,接线柱连接加热环(12)和外部电源,为加热环(12)提供电源。保护罩则套设在接线柱外部,对接线柱起绝缘保护的作用。
优选地,保护罩能够打开和关闭的设置在接线柱上,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打开保护罩对接线柱进行操作,在不需要的时候则关闭保护罩,防止接线柱短路或受损影响炉管(10)内加热环(12)的加热工作。
更加具体的,炉管(10)内壁和多个加热环(12)之间均设置有内保温层,该内保温层进一步地对加热环(12)产生的热量进行保温隔热,防止加热环(12)产生的热量从炉管(10)流失。优选地,内保温层可以包括保温棉。
上述炉管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在实际作业时,当需要安装保温单元(21)时,直接将保温单元(21)覆盖在炉管(10)的外侧壁上,然后通过紧固环(30)套设在炉管(10)外,利用该紧固环(30)箍紧保温单元(21),以将保温单元(21)固定在炉管(10)外。当需要拆除保温单元(21)时,将紧固环(30)拆卸或者松开,便可以将保温单元(21)直接从炉管(10)外壁取下,无需复杂的拆装步骤,既可以避免保温单元(21)影响炉管(10)的拆装和运输,又可以实现保温单元(21)快速的安装。
可以根据实际生产使用需要,选择两个、四个或者更多的保温单元(21)来对炉管(10)进行保温,同时可以根据实际生产使用情况,来调整保温单元(21)的数量。同时也可以针对不同的生产使用情况,来调节不同位置保温单元(21)的厚度,以适配不同的使用情况。如,当选择四个保温单元(21)时,可以适当减少第二方向上两个保温单元(21)的厚度,以减少炉管设备整体高度,节省空间,从而使得有限的空间内能容纳更多的炉管(10)。
通过在炉管(10)内间隔设置多个呈环形的加热环(12),可以对炉管(10)内的工件进行全方位的加热。通过绝缘条(13)设置在加热环(12)上,既对加热环(12)起到一个固定的作用,也可以为加热环(12)提供绝缘保护。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炉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管设备包括:
炉管(10);
保温组件(20),包括均包覆于所述炉管(10)的外侧壁上的至少两个保温单元(21);及
紧固环(30),所述紧固环(30)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炉管(10)外,以将所述至少两个保温单元(21)箍紧固定于所述炉管(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管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保温单元(21)沿所述炉管(10)的周向布设,每一所述保温单元(21)沿所述炉管(10)的轴向纵长延伸;
所述紧固环(30)包括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紧固环(30)沿所述炉管(10)的轴向间隔布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管(10)在与其轴向垂直的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包覆有一个所述保温单元(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管(10)在与其轴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包覆有一个所述保温单元(2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炉管设备,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保温单元(21)沿所述炉管(10)的轴向间隔开设有多个测温孔(22),每个所述测温孔(22)内设置有测温内偶(23)。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炉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管设备还包括支架(11),所述支架(11)沿所述炉管(10)轴向纵长延伸,所述炉管(10)设置于所述支架(11)上;
所述支架(11)与所述炉管(10)之间设置有隔热板(14)。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炉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管(10)内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多个加热环(12)和绝缘条(13),多个所述加热环(12)套设在所述炉管(10)的内侧壁上,且沿所述炉管(10)的轴向间隔布设;
所述绝缘条(13)固定连接于所述炉管(10)的内侧壁上,并沿所述炉管(10)的轴向纵长延伸,每一所述加热环(12)穿设于所述绝缘条(13)与所述炉管(10)的内侧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炉管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绝缘条(13)围绕所述炉管(10)的周向间隔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炉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组件(20)上沿所述炉管(10)的轴向设置有多个接线模块(24),所述接线模块(24)包括接线柱和保护罩,所述接线柱与所述加热环(12)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炉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管(10)内壁与所述多个加热环(12)之间设置有内保温层。
CN202120795172.8U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炉管设备 Active CN2151631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95172.8U CN215163105U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炉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95172.8U CN215163105U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炉管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63105U true CN215163105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60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95172.8U Active CN215163105U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炉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631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8951A (zh) * 2021-04-16 2021-08-20 江苏微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炉管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8951A (zh) * 2021-04-16 2021-08-20 江苏微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炉管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8178B (zh) 批量式熱處理裝置
CN215163105U (zh) 一种炉管设备
US6949719B2 (en) Thermal insulator having a honeycomb structure and heat recycle system using the thermal insulator
US4548875A (en) Heated transportable fuel cell cartridges
WO2011068283A1 (ko) 에너지 효율을 높여주는 복사열 차단막을 갖는 화학기상증착 반응기
US9184069B2 (en) Heating apparatus,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insulator
CN110527984A (zh) 加热炉体和半导体设备
CN113278951A (zh) 一种炉管设备
CN103085358A (zh) 新型碳纤维保温材料及多晶铸锭炉
CN109777943A (zh) 一种热处理装置及焊缝热处理方法
CN102020482B (zh) 一种大型电阻式双真空气相沉炭装置
US20120266816A1 (en) Polycrystal silicon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KR102536098B1 (ko) 목재 건조장치용 발열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목재 건조장치
CN110822903B (zh) 一种电加热炉体
KR101009990B1 (ko) 히터
CN216717001U (zh) 一种用于脱酸炉的陶瓷内衬模块
CN110055621A (zh) 一种超高温石墨化炉
EP3549705A1 (en) Hot-air oxygen-free brazing system
CN215163103U (zh) 反应室以及炉管设备
CN114715434A (zh) 一种平台和载荷集成设计卫星载荷舱
JP5699998B2 (ja) 太陽光熱電併給パネル及びその取り付け方法
CN214789809U (zh) 一种管道保温装置及管道输送系统
JP2022166478A (ja) 多結晶シリコンの製造装置
CN108386720B (zh) 液化天然气气化总成装置
US20020124998A1 (en) Heat exchang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27 Changjiang South Road, Xinw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Patentee after: Jiangsu micro nan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000 No. 11 Lijiang Road, Xinw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micro nano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