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61743U -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61743U
CN215161743U CN202121438376.2U CN202121438376U CN215161743U CN 215161743 U CN215161743 U CN 215161743U CN 202121438376 U CN202121438376 U CN 202121438376U CN 215161743 U CN215161743 U CN 2151617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port
sewage
treatment
input port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383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树堃
吴立群
林荣卓
尹成国
黎峻玮
刘玉兰
林小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ais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ais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ais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ais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383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617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617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617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设备,主要利用第一处理部和第二处理部进行水处理工作,具体的,第一输入口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输出口的水平高度,使得污水中的泥沙等固态杂质能够在进入第一沉淀腔内后部分沉淀在第一沉淀腔的底部,而后通过第一排污口进行清排放或清洁处理,而液态水则通过第一输出口溢出流入第二处理部,同样的,经过一次沉淀处理后的污水在第二处理部内经由搅拌结构搅拌而与水处理剂充分反应处理后,所蕴含的复杂混合物能够充分反应形成团状沉淀物沉淀在第二沉淀腔的底部,液态水则经由第二输出口进一步溢出流入中转池进行进一步的沉淀处理,而后送入清水箱等待检测排放,这样即可充分完成项目的污水处理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水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无论是从生产角度还是生活角度出发,人们对于污水处理的要求正逐步提高并有越来越严格的发展趋势。污水处理主要在于工业生产污水处理和日常生活污水处理两方面,具体的污水治理手段需要结合实际的治理环境来进行综合处理。
在实际的中小型建筑项目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建造污水处理站的难度大且不便于进行拆装迁移,导致污水处理的成本很高,故而大多会采用直接排放或挖坑掩埋的方式对污水进行简便处理,虽然其产生的污水大多蕴含泥沙,但其中也难免混杂有各种形式的复杂混合物,这种简易的处理方式容易对周边环境以及地下水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具有便于拆装的优势,能够高效、灵活进行污水处理工作而充分满足项目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部,设置有第一沉淀腔以及连通所述第一沉淀腔的第一输入口和第一输出口,所述第一输入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输出口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一沉淀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污口;
第二处理部,设置有第二沉淀腔以及连通所述第二沉淀腔的第二输入口和第二输出口,所述第二输入口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口,所述第二输入口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输出口的水平高度并高于所述第二输出口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二沉淀腔内设置有搅拌结构和水处理剂;
中转池,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口,所述中转池内的最高液面低于所述第二输出口的水平高度;
清水箱,通过进水阀连接所述中转池的输出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水处理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污水处理设备,主要利用第一处理部和第二处理部进行水处理工作,具体的,第一输入口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输出口的水平高度,使得污水中的泥沙等固态杂质能够在进入第一沉淀腔内后部分沉淀在第一沉淀腔的底部,而后通过第一排污口进行清排放或清洁处理,而液态水则通过第一输出口溢出流入第二处理部,同样的,经过一次沉淀处理后的污水在第二处理部内经由搅拌结构搅拌而与水处理剂充分反应处理后,所蕴含的复杂混合物能够充分反应形成团状沉淀物沉淀在第二沉淀腔的底部,液态水则经由第二输出口进一步溢出流入中转池进行进一步的沉淀处理,而后送入清水箱等待检测排放,这样即可充分完成项目的污水处理工作,整个过程均依靠能够拆卸移动的设备结构实现,无需建设固定的污水处理站,处理方式高效灵活且配套设备能够重复使用,有利于降低处理成本。
显然,为了提高上述污水处理的处理效率,在整个处理过程中污水的流速不宜过快且流量不宜过大,使得污水能够在经由设备处理的过程中呈现缓慢溢出流动的状态即可保证充分处理效果,因此,这里可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开闭相关的阀门结构或管道结构的方式进行间隔处理,或者通过调节相关阀门的流量和流速的方式进行缓慢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上述第一输入口和第二输入口的下端均设置有延伸导管,延伸导管的端部位于第一沉淀腔或第二沉淀腔的中部,以使得污水流入时不会对底部沉淀杂质造成冲击或震荡,同时在对污水的流速和流量的调节控制下,能够充分确保污水缓慢溢出流动的效果以及充分确保沉淀分离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沉淀腔在所述第二输入口和所述第二输出口之间设置有多块分隔板,多块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第二沉淀腔分隔为多个次级沉淀腔,每块所述分隔板上均设置有流通孔,每个所述流通孔的水平高度均在所述第二输入口和所述第二输出口的水平高度之间,多个所述流通孔的水平高度沿靠近所述第二输入口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二输出口的一端逐渐降低,这样即可使得污水能够从第二输入口的一端向第二输出口的一端缓慢溢出,并在溢出的过程中经由多个次级沉淀腔实现多次沉淀处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沉淀分离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次级沉淀腔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二排污口,以便于定期对沉淀物进行清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搅拌结构和所述水处理剂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入口所在的次级沉淀腔内,这样即可在污水流入第一个次级沉淀腔内时得到充分的搅拌反应处理,而后溢出流入后续的次级沉淀腔内进行多次沉淀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剩余次级沉淀腔内也可设置上述水处理剂和/或搅拌结构,这样即可依据实际需求进一步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上述水处理剂可采用阻垢剂、杀菌剂、清洗剂或分散剂等处理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便于充分满足实际的水处理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上述次级沉淀腔的宽度或体积沿靠近所述第二输入口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二输出口的一端逐渐增大,这样即可使得污水在后续的次级沉淀腔内的沉淀时间逐渐增长,有利于沉淀物的充分沉降,从而达到充分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上述分隔板具体包括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第一分隔板靠近第二输入口设置且第一分隔板上设置有第一流通孔,第二分隔板靠近第二输出口设置且第二分隔板上设置有第二流通孔,第二输入口、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以及第二输出口的水平高度逐渐降低,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将第二沉淀腔依次分隔为体积(或宽度)依次增大的第一次级沉淀腔、第二次级沉淀腔以及第三次级沉淀腔,显然,这种具体结构所形成的三个次级沉淀腔能够实现污水的三次沉淀分离处理,有利于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次级沉淀腔的底部设置有便于搅拌结构的搅拌轴定位安装的定位结构(比如定位座),以便于为搅拌结构的定位拆装工作提供便利,从而便于后续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次级沉淀腔的上端均设置有能够翻转开合的盖板,以便于后续的维护保养以及清洁处理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盖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盖板的内侧贴合所述透气孔的下端的位置设置有防尘网,这样即可充分确保每个次级沉淀腔内的大气压稳定,并有效阻止外界灰尘的干扰,同样的,为了确保其余结构(比如第一沉淀腔)的大气压稳定,也可进一步对应设置这种透气孔的结构来进行保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处理部的底端的各顶角处均设置有带刹车的滑轮和能够升降调节的支撑结构,以便于移动转运第二处理部或调整第二处理部的整体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螺杆、调节螺母以及脚垫,所述第二处理部的下端各顶角处均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调节螺母同轴并转动设置在所述调节孔的下端,所述螺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母并伸入所述调节孔内,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能够拆卸地连接所述脚垫,显然,这里通过转动调节螺母即可使得螺杆进一步伸入或伸出调节孔,进而实现第二处理部的高度调整,进一步的,在调整的过程中,使得滑轮顶持地面且支撑结构远离地面,即可实现第二处理部的快捷转移,而将滑轮的刹车锁紧或者支撑结构稳定支撑地面,即可实现第二处理部的稳定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转池靠近所述第二输出口的一端上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二输出口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端部位于所述开口的上方,这样即可使得经过反应沉淀处理后的污水落入中转池内进行中转储存,同时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沉淀处理,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转池远离所述第二输出口的一端设置有增压泵管组,所述增压泵管组的输出口连接所述进水阀,这样通过增压泵管组的泵出作用即可将中转池内的清水泵入清水箱内等待检测排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增压泵管组包括增压泵和泵水管,所述增压泵的进水口位于中转池内的液面以下,增压泵的出水口连接泵水管的一端,泵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进水阀,这样即可充分确保增压泵管组的泵水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转池的底部设置有沉台,沉台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排污口,以便于对沉淀杂质进行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上述第一排污口、第二排污口以及第三排污口的下端均设置有能够开闭的球阀,以便于通过通断球阀的控制方式来提高沉淀杂质处理时的便捷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转池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阀,以便于后续的清洁或排水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清水箱内设置有水平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将所述清水箱分隔为相互连通的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进水阀设置在所述上箱体上,所述下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水阀,显然,这里通过上箱体的过滤板可进一步提高过滤分离效果,有利于充分保证等待检测排放的清洁水的洁净程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上箱体在过滤板的上方设置有若干吸附板,以用于吸附沉淀水处理所产生的絮状物杂质,从而进一步提高等待检测排放的清洁水的洁净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水处理设备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处理部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箱体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处理部100、第一输入口101、第一排污口102、第一输出口103;
第二处理部200、第二输入口201、搅拌结构202、第一次级沉淀腔203、第一流通孔204、第二次级沉淀腔205、第二流通孔206、第三次级沉淀腔207、第二输出口208、第二排污口209、滑轮210、支撑结构211、定位结构212;
中转池300、第一排水阀301、增压泵管组302;
清水箱400、上箱体401、进水阀402、第二排水阀403、过滤板404、吸附板4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工作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2以及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部100,设置有第一沉淀腔以及连通第一沉淀腔的第一输入口101和第一输出口103,第一输入口101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输出口103的水平高度,第一沉淀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污口102;
第二处理部200,设置有第二沉淀腔以及连通第二沉淀腔的第二输入口201和第二输出口208,第二输入口201连接第一输出口103,第二输入口201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一输出口103的水平高度并高于第二输出口208的水平高度,第二沉淀腔内设置有搅拌结构202和水处理剂;
中转池300,连接第二输出口208,中转池300内的最高液面低于第二输出口208的水平高度;
清水箱400,通过进水阀402连接中转池300的输出端。
依据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污水处理设备,主要利用第一处理部100和第二处理部200进行水处理工作,具体的,第一输入口101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输出口103的水平高度,使得污水中的泥沙等固态杂质能够在进入第一沉淀腔内后部分沉淀在第一沉淀腔的底部,而后通过第一排污口102进行清排放或清洁处理,而液态水则通过第一输出口103溢出流入第二处理部200,同样的,经过一次沉淀处理后的污水在第二处理部200内经由搅拌结构202搅拌而与水处理剂充分反应处理后,所蕴含的复杂混合物能够充分反应形成团状沉淀物沉淀在第二沉淀腔的底部,液态水则经由第二输出口208进一步溢出流入中转池300进行进一步的沉淀处理,而后送入清水箱400等待检测排放,这样即可充分完成项目的污水处理工作,整个过程均依靠能够拆卸移动的设备结构实现,无需建设固定的污水处理站,处理方式高效灵活且配套设备能够重复使用,有利于降低处理成本。
显然,为了提高上述污水处理的处理效率,在整个处理过程中污水的流速不宜过快且流量不宜过大,使得污水能够在经由设备处理的过程中呈现缓慢溢出流动的状态即可保证充分处理效果,因此,这里可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开闭相关的阀门结构或管道结构的方式进行间隔处理,或者通过调节相关阀门的流量和流速的方式进行缓慢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输入口101和第二输入口201的下端均设置有延伸导管,延伸导管的端部位于第一沉淀腔或第二沉淀腔的中部,以使得污水流入时不会对底部沉淀杂质造成冲击或震荡,同时在对污水的流速和流量的调节控制下,能够充分确保污水缓慢溢出流动的效果以及充分确保沉淀分离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第二沉淀腔在第二输入口201和第二输出口208之间设置有多块分隔板,多块分隔板将第二沉淀腔分隔为多个次级沉淀腔,每块分隔板上均设置有流通孔,每个流通孔的水平高度均在第二输入口201和第二输出口208的水平高度之间,多个流通孔的水平高度沿靠近第二输入口201的一端向靠近第二输出口208的一端逐渐降低,这样即可使得污水能够从第二输入口201的一端向第二输出口208的一端缓慢溢出,并在溢出的过程中经由多个次级沉淀腔实现多次沉淀处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沉淀分离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每个次级沉淀腔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二排污口209,以便于定期对沉淀物进行清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搅拌结构202和水处理剂均设置于第二输入口201所在的次级沉淀腔内,这样即可在污水流入第一个次级沉淀腔内时得到充分的搅拌反应处理,而后溢出流入后续的次级沉淀腔内进行多次沉淀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剩余次级沉淀腔内也可设置上述水处理剂和/或搅拌结构202,这样即可依据实际需求进一步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水处理剂可采用阻垢剂、杀菌剂、清洗剂或分散剂等处理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便于充分满足实际的水处理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上述次级沉淀腔的宽度或体积沿靠近第二输入口201的一端向靠近第二输出口208的一端逐渐增大,这样即可使得污水在后续的次级沉淀腔内的沉淀时间逐渐增长,有利于沉淀物的充分沉降,从而达到充分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上述分隔板具体包括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第一分隔板靠近第二输入口201设置且第一分隔板上设置有第一流通孔204,第二分隔板靠近第二输出口208设置且第二分隔板上设置有第二流通孔206,第二输入口201、第一流通孔204、第二流通孔206以及第二输出口208的水平高度逐渐降低,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将第二沉淀腔依次分隔为体积(或宽度)依次增大的第一次级沉淀腔203、第二次级沉淀腔205以及第三次级沉淀腔207,显然,这种具体结构所形成的三个次级沉淀腔能够实现污水的三次沉淀分离处理,有利于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次级沉淀腔203的底部设置有便于搅拌结构202的搅拌轴定位安装的定位结构212(比如定位座),以便于为搅拌结构202的定位拆装工作提供便利,从而便于后续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每个次级沉淀腔的上端均设置有能够翻转开合的盖板,以便于后续的维护保养以及清洁处理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盖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透气孔,盖板的内侧贴合透气孔的下端的位置设置有防尘网,这样即可充分确保每个次级沉淀腔内的大气压稳定,并有效阻止外界灰尘的干扰,同样的,为了确保其余结构(比如第一沉淀腔)的大气压稳定,也可进一步对应设置这种透气孔的结构来进行保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处理部200的底端的各顶角处均设置有带刹车的滑轮210和能够升降调节的支撑结构211,以便于移动转运第二处理部200或调整第二处理部200的整体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211包括螺杆、调节螺母以及脚垫,第二处理部200的下端各顶角处均设置有调节孔,调节螺母同轴并转动设置在调节孔的下端,螺杆的一端螺纹连接调节螺母并伸入调节孔内,螺杆的另一端能够拆卸地连接脚垫,显然,这里通过转动调节螺母即可使得螺杆进一步伸入或伸出调节孔,进而实现第二处理部200的高度调整,进一步的,在调整的过程中,使得滑轮210顶持地面且支撑结构211远离地面,即可实现第二处理部200的快捷转移,而将滑轮210的刹车锁紧或者支撑结构211稳定支撑地面,即可实现第二处理部200的稳定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中转池300靠近第二输出口208的一端上部设置有开口,第二输出口208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的端部位于开口的上方,这样即可使得经过反应沉淀处理后的污水落入中转池300内进行中转储存,同时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沉淀处理,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中转池300远离第二输出口208的一端设置有增压泵管组302,增压泵管组302的输出口连接进水阀402,这样通过增压泵管组302的泵出作用即可将中转池300内的清水泵入清水箱400内等待检测排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增压泵管组302包括增压泵和泵水管,增压泵的进水口位于中转池300内的液面以下,增压泵的出水口连接泵水管的一端,泵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进水阀402,这样即可充分确保增压泵管组302的泵水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中转池300的底部设置有沉台,沉台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排污口,以便于对沉淀杂质进行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排污口102、第二排污口209以及第三排污口的下端均设置有能够开闭的球阀,以便于通过通断球阀的控制方式来提高沉淀杂质处理时的便捷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中转池30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阀301,以便于后续的清洁或排水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清水箱400内设置有水平的过滤板404,过滤板404将清水箱400分隔为相互连通的上箱体401和下箱体,进水阀402设置在上箱体401上,下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水阀403,显然,这里通过上箱体401的过滤板404可进一步提高过滤分离效果,有利于充分保证等待检测排放的清洁水的洁净程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箱体401在过滤板404的上方设置有若干吸附板405,以用于吸附沉淀水处理所产生的絮状物杂质,从而进一步提高等待检测排放的清洁水的洁净程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工作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处理部,设置有第一沉淀腔以及连通所述第一沉淀腔的第一输入口和第一输出口,所述第一输入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输出口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一沉淀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污口;
第二处理部,设置有第二沉淀腔以及连通所述第二沉淀腔的第二输入口和第二输出口,所述第二输入口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口,所述第二输入口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输出口的水平高度并高于所述第二输出口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二沉淀腔内设置有搅拌结构和水处理剂;
中转池,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口,所述中转池内的最高液面低于所述第二输出口的水平高度;
清水箱,通过进水阀连接所述中转池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沉淀腔在所述第二输入口和所述第二输出口之间设置有多块分隔板,多块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第二沉淀腔分隔为多个次级沉淀腔,每块所述分隔板上均设置有流通孔,每个所述流通孔的水平高度均在所述第二输入口和所述第二输出口的水平高度之间,多个所述流通孔的水平高度沿靠近所述第二输入口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二输出口的一端逐渐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次级沉淀腔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二排污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结构和所述水处理剂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入口所在的次级沉淀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次级沉淀腔的上端均设置有能够翻转开合的盖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部的底端的各顶角处均设置有带刹车的滑轮和能够升降调节的支撑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螺杆、调节螺母以及脚垫,所述第二处理部的下端各顶角处均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调节螺母同轴并转动设置在所述调节孔的下端,所述螺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母并伸入所述调节孔内,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能够拆卸地连接所述脚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池靠近所述第二输出口的一端上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二输出口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端部位于所述开口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池远离所述第二输出口的一端设置有增压泵管组,所述增压泵管组的输出口连接所述进水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箱内设置有水平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将所述清水箱分隔为相互连通的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进水阀设置在所述上箱体上,所述下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水阀。
CN202121438376.2U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Active CN2151617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8376.2U CN215161743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8376.2U CN215161743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61743U true CN215161743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83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38376.2U Active CN215161743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617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7491A (zh) * 2022-05-17 2022-09-16 湘南学院 一种固液分离的污水收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7491A (zh) * 2022-05-17 2022-09-16 湘南学院 一种固液分离的污水收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12065B2 (ja) 汚泥の濃縮及び調質装置、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て汚泥を処理する方法
CN215161743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211339081U (zh) 一种雨水放江污染的截流污水预处理系统
CN209815846U (zh) 一种污水过滤装置
CN218115185U (zh) 一种中水回用处理系统
CN208414063U (zh) 生活污水净化再生装置
CN2562835Y (zh) 一种减压自吸式气浮油水分离装置
CN105621600B (zh) 折流式缺好氧反应器
CN211069203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硝化液回收装置
CN214400079U (zh) 一种处理效率高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9974483U (zh) 水处理系统
CN209442759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过滤装置
CN213388224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11328325U (zh) 一种污水固体杂质处理装置
CN214244052U (zh) 一种矿坑水综合回收利用处理装置
CN220223765U (zh) 一种沉降式水处理池
CN220812147U (zh) 一种工业污水斜管沉淀装置
CN218436951U (zh) 一种藻水浓缩装置
CN217265187U (zh) 一种分级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11546192U (zh)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装置
CN214167591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排水装置
CN219771920U (zh) 一种活性炭微砂高效吸附澄清一体化系统
CN216073181U (zh) 一种水力澄清装置
CN217676948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20376456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