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57287U - 一种防盗结构及防盗容器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盗结构及防盗容器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57287U
CN215157287U CN202120445703.0U CN202120445703U CN215157287U CN 215157287 U CN215157287 U CN 215157287U CN 202120445703 U CN202120445703 U CN 202120445703U CN 215157287 U CN215157287 U CN 2151572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ft
groove
theftproof
mark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4570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益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nd Plastic Packa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nd Plastic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nd Plastic Packa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Jnd Plastic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4570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572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572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572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盗结构及防盗容器盖,包括用于与盖体相连的防盗板和开设于连接件上的防盗槽,防盗板与盖体之间通过可断裂的破坏件相连,防盗板始终嵌于防盗槽内,防盗槽内设有用于防止防盗板与盖体一同运动的阻拦件,阻拦件与防盗板抵触。当盖子第一次打开时,破坏件断裂,盖子与防盗板脱离。因此当罐体被密封包装后,若有不法分子打开盖子,防盗结构就被破坏,消费者可根据防盗结构的情况对自己所要购买的产品进行判断,知晓该产品是否被开启即偷盗过,从而避免购买到劣质产品或者受环境污染的非洁净产品,进而提高自己的消费体验和产品保障,同时,防盗板不会脱离防盗槽,避免防盗板随意丢弃,因此具有环保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防盗结构及防盗容器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容器封装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盗结构及防盗容器盖。
背景技术
盖子,作为容器常用的封口件,主要用于对容器开口处的密封,通常包括盖体和用于与罐体相连的连接件,盖体与连接件活动相连。生活中常见的如奶粉罐的盖子、蛋白粉罐的盖子、以及一些罐头的盖子等等,这些都是较大的盖体,这些盖子都是活动连接的,可以进行多次开合。
上述相关技术中,一些不法人员可以直接打开盖体,并取出罐体内的产品,再将盖子封闭罐体,尤其当盖体与罐体之间放置有舀取内容物的器具时,舀取器具将被外界污染,此时售卖者和消费者是难以发现罐体内产品缺少的,也难以知晓舀取器具被污染,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严重的安全风险及损害售卖者信誉和消费者体验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消费者体验,本申请的其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盗结构。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盗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盗结构,包括用于与盖体相连的防盗板和开设于连接件上的防盗槽,所述防盗板与盖体之间通过可断裂的破坏件相连,所述防盗板始终嵌于防盗槽内,所述防盗槽内设有用于防止防盗板与盖体一同运动的阻拦件,所述阻拦件与防盗板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子上设有防盗结构,当盖子未被打开时,盖子通过破坏件与防盗板固定相连,防盗板被阻拦件限定在防盗槽内。当盖子第一次打开时,由于阻拦件对防盗板的限制,防盗板无法跟随盖子一起运动,破坏件断裂,盖子与防盗板脱离。当盖子再次合上时,盖子也无法再次与破坏件相连。因此当罐体被密封包装后,若有不法分子打开盖子,防盗结构就被破坏,消费者可根据防盗结构的情况对自己所要购买的产品进行判断,知晓该产品是否被开启即偷盗过,从而避免购买到劣质产品,或者受环境污染的非洁净产品,进而提高自己的消费体验和产品保障。另外,在可断裂的破坏件被破坏后,能够使防盗板滞留于防盗槽内,防盗板不会脱离防盗槽,最终会随连接件一起进入塑料回收渠道,避免防盗板随意丢弃,因此具有环保的功能。
可选的,所述防盗板朝向阻拦件的一面开设有内凹的避让槽,所述阻拦件朝向防盗板的一面伸入避让槽内,且阻拦件的下端设有用于抵触避让槽的抵触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子在开启时,防盗板跟随盖子有一个向上开启的趋势,此时,抵触平面与避让槽抵触,从而对防盗板进行限定,防止防盗板脱离。
可选的,所述防盗槽与连接件外部相连通形成视窗,所述防盗槽的深度大于防盗板的高度,所述避让槽的高度大于阻拦件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子开启后,防盗板与盖子脱离掉入防盗槽内,消费者可在视窗处观察到防盗板的位置,从而判断罐体是否被打开,使用方便。
可选的,所述防盗板朝向视窗的一面位于避让槽下方的位置处设有标识块,所述防盗槽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标识块的容纳槽,所述标识块上设有未开启标识,所述避让槽朝向视窗的一面设有开启标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盗板嵌于防盗槽内,盖子未被开启过时,标识块与视窗正对,消费者可观测到未开启标识;当盖子开启之后,防盗板下落至防盗槽内,避让槽与视窗正对,消费者可观测到开启标识,使用方便。
可选的,所述防盗板朝向视窗的一面位于避让槽下方的位置处设有标识块,所述防盗槽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标识块的容纳槽,所述标识块上设有未开启标识,所述防盗槽与视窗正对的面上设有开启标识,所述避让槽为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盗板嵌于防盗槽内,盖子未被开启过时,标识块与视窗正对,消费者可观测到未开启标识;当盖子开启之后,防盗板下落至防盗槽内,避让槽与视窗正对,露出防盗槽内壁上的开启标识,消费者可观测到开启标识,使用方便。
可选的,所述防盗板朝向视窗的一面位于避让槽下方的位置处设有标识块,所述防盗槽与视窗正对的面上设有开启标识和/或未开启标识,所述避让槽为通槽;
当所述防盗槽与视窗正对的面上设有开启标识和未开启标识时,所述开启标识位于未开启标识上方,所述防盗板与盖体相连时,所述防盗板的下端位于未开启标识的上方,且标识块遮挡开启标识,所述防盗板与盖体分离时,标识块遮挡未开启标识,且所述避让槽正对所述开启标识;
当所述防盗槽与视窗正对的面上仅设有未开启标识时,所述防盗板与盖体相连时,所述防盗板的下端位于未开启标识的上方,所述防盗板与盖体分离时,标识块遮挡未开启标识;
当所述防盗槽与视窗正对的面上仅设有开启标识时,所述防盗板与盖体相连时,标识块遮挡开启标识,所述防盗板与盖体分离时,所述避让槽正对所述开启标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盗槽与视窗正对的面上设有开启标识和未开启标识时,在可断裂的破坏件未被破坏时,消费者可通过视窗观测到未开启标识;当盖子开启之后,防盗板下落,标识块遮挡未开启标识,避让槽与视窗正对,露出防盗槽内壁上的开启标识,消费者可观测到开启标识;
当防盗槽与视窗正对的面上仅设有未开启标识时,在可断裂的破坏件未被破坏时,消费者可通过视窗观测到未开启标识;当盖子开启之后,防盗板下落,标识块遮挡未开启标识,消费者将不再观测到未开启标识;
当防盗槽与视窗正对的面上仅设有开启标识时,在可断裂的破坏件未被破坏时,标识块遮挡开启标识,当盖子开启之后,防盗板下落,避让槽与视窗正对,露出防盗槽内壁上的开启标识,消费者可观测到开启标识;上述情况,均便于消费者判断盖子是否被盗开。
可选的,所述防盗槽与视窗正对的面上设有未开启标识,所述避让槽朝向视窗的一面设有开启标识,所述防盗板与盖体相连时,所述防盗板的下端位于未开启标识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子未被开启过时,防盗板的高度较高,消费者可知己恩观测到未开启标识,盖子开启后,防盗板下落,避让槽与视窗正对,消费者可观测到开启标识。
可选的,所述避让槽的上端设有导向面,所述阻拦件的上表面设为与导向面形状一致的引导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让槽下落时,导向面与引导面相贴合,从而对防盗板的下落进行导向,防止防盗板卡住。
为了提高消费者体验,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盗容器盖。
一种防盗容器盖,包括盖体和用于与容器连接的连接件,还包括上述的防盗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有防盗结构的盖体具有较好的防盗功能,能够对不法分子进行警示也可对消费者进行提醒,从而提供消费者的消费体验,维护商家的信誉。
可选的,所述盖体边缘周向设有若干向外凸起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与破坏件相连,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与连接部相对应的连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体通过连接部与防盗板相连,连接槽对连接部进行承接和防护,防止破坏件误断。
可选的,所述盖体边缘设有向下弯曲的推板,所述推板的下端向上翘起,所述连接件的外壁设有与推板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向外凸起的锁紧条,所述推板朝向锁紧条的一面开设有与锁紧条相配合的锁紧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消费者通过抓取推板,向上推动推板使得锁紧条从锁紧槽内脱出,即可打开盖体;反之,消费者盖合盖体,使得锁紧条嵌入锁紧槽内即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防盗板和阻拦件的设置,若有不法分子打开盖子,防盗结构就被破坏,消费者可根据防盗结构的情况对自己所要购买的产品进行判断,知晓该产品是否被开启即偷盗过,从而避免购买到劣质产品,或者受污染产品,进而提高自己的消费体验和产品保障;另外,在可断裂的破坏件被破坏后,防盗板不会脱离防盗槽,最终会随目盖一起进入塑料回收渠道,避免防盗板随意丢弃,因此具有环保的功能;
2.通过开启和未开启标识的设置,消费者在购买前可通过视窗对盖体上的标识进行观测,若观测到开启标识,或者说未观测到开启标识,说明盖体已经打开过,从而使得消费者能够知道产品是否被开启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一种防盗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防盗板与防盗槽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中防盗板与防盗槽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三中防盗板与防盗槽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四中防盗板与防盗槽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五中防盗板与防盗槽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六中防盗板与防盗槽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七中防盗板与防盗槽的连接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中一种防盗容器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中连接部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中盖体与连接件连接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中盖体与防盗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中推板与连接件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盖体;11、连接部;12、顶面;13、盖沿;14、密封环;15、插接槽;2、连接件;21、连接槽;22、凹槽;23、锁紧条;24、安装环圈;241、密封槽;242、挡沿;243、插接沿;25、抵接环圈;3、推板;31、锁紧槽;01、防盗板;011、避让槽;0111、导向面;012、标识块;013、竖板;014、台阶;015、未开启标识;016、开启标识;02、防盗槽;021、视窗;022、竖槽;0221、容纳槽;03、破坏件;04、阻拦件;041、抵触平面;042、引导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防盗结构。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一种防盗结构,包括连接于盖体1上的防盗板01和开设于连接件2上的防盗槽02,防盗板01可嵌于防盗槽02内。
参照图2,防盗板01的上端设有若干破坏件03,破坏件03与盖体1相连,当盖体1开启时,破坏件03断裂,防盗板01与盖体1脱离,防盗板01位于防盗槽02内,消费者可根据防盗板01的状态对罐体是否开启过进行判断。
参照图2,防盗槽02包括竖直的竖槽022和水平的视窗021,视窗021与连接件2外部连通,防盗板01竖直设于竖槽022内,消费者可通过视窗021对防盗板01的状态进行观测。
参照图2,竖槽022的深度大于防盗板01的高度,视窗021位于竖槽022的中间位置处,竖槽022位于视窗021下方的部分称为容纳槽0221,容纳槽0221对防盗板01的下方部分进行承接容纳。视窗021的高度小于防盗板01的长度,防止防盗板01从视窗021穿出掉落。
参照图2,视窗021的上端设有向防盗板01方向凸起的阻拦件04,防盗板01朝向阻拦件04的一面开设有内凹的避让槽011,阻拦件04的端部插入避让槽011内。阻拦件04的下表面为抵触平面041,避让槽011的下表面也为平面。当盖体1带动防盗板01向上运动时,阻拦件04与防盗板01抵触,防盗板01被限定,无法从防盗槽02内脱出,从而与盖体1脱离。
参照图2,而且,避让槽011的高度大于阻拦件04的高度,当防盗板01与盖体1脱离后,防盗板0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下端插入容纳槽0221中。
参照图2,避让槽011的上端设有导向面0111,阻拦件04的上表面设为与导向面0111形状一致的引导面042。防盗板01下落时,导向面0111与引导面042相贴合对防盗板01进行导向,防止防盗板01跑偏。导向面0111和引导面042可设为圆弧形,也可设为斜面。
参照图2,阻拦件04的端部与避让槽011之间的距离大于防盗板01上端的宽度,从而保证防盗板01的正常下落。
参照图2,防盗板01的下端设有标识块012,标识块012位于避让槽011的下方,标识块012可嵌于容纳槽0221内。标识块012朝向视窗021的一面设有未开启标识015,避让槽011朝向视窗021的一面设有开启标识016。防盗板01与盖体1相连时,标识块012与视窗021正对,消费者可观测到未开启标识015,从而知晓罐体还未开启,当防盗板01与盖体1脱离后,标识块012嵌入容纳槽0221中,避让槽011与视窗021正对,消费者可观测到开启标识016,从而知晓罐体已开启。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防盗结构的实施原理为:盖体1未打开时,防盗板01通过破坏件03与盖体1相连,标识块012位于视窗021处,消费者可观测到未开启标识015;盖体1打开后,防盗板01与盖体1脱离,避让槽011位于视窗021处,消费者可观测到开启标识016。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防盗板01的结构不同:参照图3,防盗板01设为L形,包括竖板013和位于竖板013下方的标识块012,竖板013的宽度小于标识块012的宽度,竖板013与标识块012之间形成台阶014,该台阶014上方空间为避让槽011。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防盗板01的结构不同:参照图4,避让槽011为通槽,标识块012上仍然设有未开启标识015,竖槽022与视窗021正对的区域内设有开启标识016。同理,当防盗板01未与盖体1脱离时,标识块012将开启标识016遮挡与视窗021正对,消费者可观测到未开启标识015;当防盗板01与盖体1脱离后,标识块012嵌入容纳槽0221内,避让槽011与视窗021正对,由于避让槽011是通槽,消费者可直接观测到竖槽022上的开启标识016。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防盗板01的结构不同:参照图5,标识块012的长度较短,标识块012上不设标识,竖槽022与视窗021正对的区域设有未开启标识015,避让槽011朝向视窗021的一面设有开启标识016,防盗板01与盖体1相连时,标识块012的下端位于未开启标识015的上方。当防盗板01未与盖体1脱离时,标识块012将竖槽022上的未开启标识015暴露出来,消费者可观测到未开启标识015;当防盗板01与盖体1脱离后,标识块012嵌入容纳槽0221内,避让槽011与视窗021正对,消费者可直接观测到竖槽022上的开启标识016。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防盗板01的结构不同:参照图6,避让槽011为通槽,竖槽022正对视窗的位置处设有未开启标识015和开启标识016,开启标识016位于未开启标识015的上方。当防盗板01与盖体1相连时,标识块012位于未开启标识015的上方且将开启标识016遮挡,消费者从视窗021处只能观测到未开启标识015。
当防盗板01与盖体1断裂后,防盗板01下降,标识块012将未开启标识015遮挡,避让槽011与开启标识016正对,消费者从视窗021处只能观测到开启标识016。
实施例六:
实施例六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未设置开启标识016:参照图7,竖槽022正对视窗021处只设有未开启标识015,当防盗板01与盖体1相连时,标识块012位于未开启标识015的上方,消费者从视窗021处只能观测到未开启标识015。当防盗板01与盖体1断裂后,防盗板01下降,标识块012将未开启标识015遮挡,消费者从视窗021处不能观测到未开启标识015,说明盖体1已经被开启过。
实施例七:
实施例七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未设置未开启标识015:参照图8,竖槽022正对视窗021处只设有开启标识016,当防盗板01与盖体1相连时,标识块012将开启标识016遮挡,消费者从视窗021处观测不到开启标识016,说明盖体1未被开启过。当防盗板01与盖体1断裂后,防盗板01下降,避让槽011与开启标识016正对,消费者可从视窗021处观测到开启标识016。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防盗容器盖,参照图9,包括盖体1、连接件2以及上述任意一种防盗结构。盖体1包括圆形的顶面12和位于顶面12四周且下垂的盖沿13。
参照图9,连接件2用于与罐体相连,盖体1盖合于连接件2的上表面,盖体1与连接件2铰接相连,铰接轴呈水平设置。消费者可翻转盖体1从而打开或闭合盖体1。
参照图9和图10,连接件2包括安装环圈24,安装环圈24的轴线呈竖直设置,安装环圈24的下侧同轴套设在罐体的罐口处,盖体1位于安装环圈24的上表面并封闭安装环2的上表面,进而封闭罐体的罐口。安装环圈24内壁的中部一体成型有抵接环圈25,抵接环圈25与安装环圈24同轴。
参照图11和图12,安装环圈24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的下凹的密封槽241,盖沿13下表面的边缘嵌于密封槽241内,从而保证密封效果。
参照图11和图12,密封槽241的外圈设有向上凸起的挡沿242,挡沿242对盖沿13的外圈进行遮挡保护,提高密封性。
参照图11和图12,密封槽241的内圈设有向上凸起的插接沿243,插接沿243的高度高于挡沿242的高度,顶面12的下表面固定有环形的密封环14,密封环14的下端低于盖沿13的下端。密封环14与盖沿13之间形成插接槽15,插接沿243嵌于插接槽15内,从而提供盖体1的密封效果。
参照图11和图12,插接沿243倾斜设置,插接沿243的上端朝挡沿242方向倾斜呈敞口状,便于密封环14的插入。
参照图12和图13,盖体1边缘周向设有若干向外凸起的连接部11,连接部11的下表面水平设置且与破坏件03固定相连,连接件2上连接槽21与连接部11正对,防盗槽02开设于连接槽21的底部。
参照图14,盖体1上与铰接轴相对的边缘处设有向下弯曲的推板3,推板3的下端向上翘起,连接件2的外壁设有与推板3相配合的凹槽22,凹槽22内设有向外凸起的锁紧条23,推板3朝向锁紧条23的一面开设有与锁紧条23相配合的锁紧槽31。消费者通过抓取推板3,向上推动推板3使得锁紧条23从锁紧槽31内脱出,即可打开盖体1;反之,消费者盖合盖体1,使得锁紧条23嵌入锁紧槽31内即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防盗容器盖的实施原理为:盖体1未打开时,防盗板01通过破坏件03与盖体1相连,未开启标识015位于于视窗021处,消费者可观测到未开启标识015;盖体1打开后,防盗板01与盖体1脱离,开启标识016位于视窗021处,消费者可观测到开启标识016。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防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盖体(1)相连的防盗板(01)和开设于连接件(2)上的防盗槽(02),所述防盗板(01)与盖体(1)之间通过可断裂的破坏件(03)相连,所述防盗板(01)始终嵌于防盗槽(02)内,所述防盗槽(02)内设有用于防止防盗板(01)与盖体(1)一同运动的阻拦件(04),所述阻拦件(04)与防盗板(01)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板(01)朝向阻拦件(04)的一面开设有内凹的避让槽(011),所述阻拦件(04)朝向防盗板(01)的一面伸入避让槽(011)内,且阻拦件(04)的下端设有用于抵触避让槽(011)的抵触平面(0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槽(02)与连接件(2)外部相连通形成视窗(021),所述防盗槽(02)的深度大于防盗板(01)的高度,所述避让槽(011)的高度大于阻拦件(04)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板(01)朝向视窗(021)的一面位于避让槽(011)下方的位置处设有标识块(012),所述防盗槽(02)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标识块(012)的容纳槽(0221),所述标识块(012)上设有未开启标识,所述避让槽(011)朝向视窗(021)的一面设有开启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板(01)朝向视窗(021)的一面位于避让槽(011)下方的位置处设有标识块(012),所述防盗槽(02)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标识块(012)的容纳槽(0221),所述标识块(012)上设有未开启标识,所述防盗槽(02)与视窗(021)正对的面上设有开启标识,所述避让槽(011)为通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板(01)朝向视窗(021)的一面位于避让槽(011)下方的位置处设有标识块(012),所述防盗槽(02)与视窗(021)正对的面上设有开启标识和/或未开启标识,所述避让槽(011)为通槽;
当所述防盗槽(02)与视窗(021)正对的面上设有开启标识和未开启标识时,所述开启标识位于未开启标识上方,所述防盗板(01)与盖体(1)相连时,所述防盗板(01)的下端位于未开启标识的上方,且标识块(012)遮挡开启标识,所述防盗板(01)与盖体(1)分离时,标识块(012)遮挡未开启标识,且所述避让槽(011)正对所述开启标识;
当所述防盗槽(02)与视窗(021)正对的面上仅设有未开启标识时,所述防盗板(01)与盖体(1)相连时,所述防盗板(01)的下端位于未开启标识的上方,所述防盗板(01)与盖体(1)分离时,标识块(012)遮挡未开启标识;
当所述防盗槽(02)与视窗(021)正对的面上仅设有开启标识时,所述防盗板(01)与盖体(1)相连时,标识块(012)遮挡开启标识,所述防盗板(01)与盖体(1)分离时,所述避让槽(011)正对所述开启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槽(02)与视窗(021)正对的面上设有未开启标识,所述避让槽(011)朝向视窗(021)的一面设有开启标识,所述防盗板(01)与盖体(1)相连时,所述防盗板(01)的下端位于未开启标识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011)的上端设有导向面(0111),所述阻拦件(04)的上表面设为与导向面(0111)形状一致的引导面(042)。
9.一种防盗容器盖,包括盖体(1)和用于与容器连接的连接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防盗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盗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边缘周向设有若干向外凸起的连接部(11),所述连接部(11)的下表面与破坏件(03)相连,所述连接件(2)上开设有与连接部(11)相对应的连接槽(21)。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盗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边缘设有向下弯曲的推板(3),所述推板(3)的下端向上翘起,所述连接件(2)的外壁设有与推板(3)相配合的凹槽(22),所述凹槽(22)内设有向外凸起的锁紧条(23),所述推板(3)朝向锁紧条(23)的一面开设有与锁紧条(23)相配合的锁紧槽(31)。
CN202120445703.0U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防盗结构及防盗容器盖 Active CN2151572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45703.0U CN215157287U (zh)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防盗结构及防盗容器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45703.0U CN215157287U (zh)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防盗结构及防盗容器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57287U true CN215157287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13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45703.0U Active CN215157287U (zh)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防盗结构及防盗容器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572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4608A (zh) * 2021-12-16 2022-03-18 万通(苏州)定量阀系统有限公司 防盗结构及容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4608A (zh) * 2021-12-16 2022-03-18 万通(苏州)定量阀系统有限公司 防盗结构及容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87530A (en) Tamper-evident lid
US4934554A (en) Tamper-evident lid with tear-away ring
US5307948A (en) Tamper-proof and tamper-evident container closure system
EP2915585B1 (en) Tamper-evident closure assembly having two tamper-evidencing members, and related methods
US4702383A (en) Tamper proof package
CN107735336B (zh) 封闭盖
US9592937B1 (en) Tamper-evident container structure
MXPA03010463A (es) Tapas compuestas inviolables para contenedores de alimentos.
MX2011002926A (es) Tapa para botella.
JPH04215969A (ja) 容器の不正開封を明示するシール
US4555042A (en) Tamper resistant container and closure assembly
CN215157287U (zh) 一种防盗结构及防盗容器盖
KR102411101B1 (ko) 개봉 방지 통기 박스
US20210039843A1 (en) Tamper-evident packaging structure incorporated into a container cover and an assembly
CA1242412A (en) Visible tamper-proof closure arrangement
CA2127007A1 (en) Closure for containers with a security ring
JP5449960B2 (ja) 不正開封防止機構付きヒンジキャップ
US4838448A (en) Tamper indicator lid
EP0624527A1 (en) A capsule of plastic material particularly for infusion bottles
AU2015101728A4 (en) Tamper-evident container structure
JP4297542B2 (ja) バージン機構付きヒンジキャップ
US4682701A (en) Tamper-proof container
CN212557386U (zh) 一种安全防拆包装盒
CN218464360U (zh) 一种防盗盖及容器
CN220866086U (zh) 瓶盖及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