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55725U - 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55725U
CN215155725U CN202121800918.6U CN202121800918U CN215155725U CN 215155725 U CN215155725 U CN 215155725U CN 202121800918 U CN202121800918 U CN 202121800918U CN 215155725 U CN215155725 U CN 215155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seat
connecting rod
protection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009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中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uji Tonghang Investment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uji Tonghang Investment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uji Tonghang Investment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uji Tonghang Investment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009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557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55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557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壳,无人机机壳内部设置有中心处理器,中心处理器下端设置有蓄电池,蓄电池下端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下端设置卡接轴,卡接轴下端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内部设置有雷达发射器,雷达发射器一侧设置有信号接收器,无人机机壳两侧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靠近无人机机壳的一端设置有支脚架,连接杆远离无人机机壳的一端设置有保护座,保护座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保护座外围设置有环形护栏;该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无人机通过设置中心处理器、雷达发射器、信号接收器,使得本实用新型具备避障功能;通过设置保护座和环形护栏,提高了无人机的平衡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的运用领域十分广泛,起初是用于军事领域,属于较为高端的技术领域。后案逐步接近生活,简单的无人机可以进行高空加工控制,实时检测拍照灯运用。但是空中的情况不便观察,所以实际飞行时会出现各种意外屏障,这就是一个安全性的问题了。所以无人机的控制技术仍然有待提高。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1、无人机由于是无人进行实时控制飞行的,所以无人机一旦进入自己设置的飞行路线中,所以遇到意外出现的屏障容易引发事故;
2、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遇见大风将会影响旋叶的转动,从而导致出现平行不够平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无人机,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壳,所述无人机机壳内部设置有中心处理器,所述中心处理器下端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下端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下端设置卡接轴,所述卡接轴下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部设置有雷达发射器,所述雷达发射器一侧设置有信号接收器,所述无人机机壳两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无人机机壳的一端设置有支脚架,所述连接杆远离无人机机壳的一端设置有保护座,所述保护座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保护座外围设置有环形护栏,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轴两侧设置有旋叶,所述转动轴上端设置有套筒座,所述旋叶有若干个,所述旋叶与套筒座固定连接,所述套筒座与转动轴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无人机机壳与中心处理器固定安装,所述中心处理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与伺服电机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与无人机机壳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心处理器与雷达发射器电性连接,所述中心处理器与信号接收器电性连接,所述雷达发射器与信号接收器通过信号传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伺服电机与卡接轴转动连接,所述卡接轴与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与雷达发射器固定安装,所述连接座与信号接收器固定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无人机机壳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有四个,所述连接杆呈环形矩阵排布,所述连接杆与支脚架固定连接,所述支脚架有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与保护座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座有四个,所述保护座与第一电机套接,所述保护座与环形护栏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护栏有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无人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无人机,通过设置中心处理器、雷达发射器、信号接收器,其中雷达发射器与信号接收器同样位于连接座内部,由于方向相反,伺服电机带动设备进行规律性转动,所以在雷达发射时到接收时是由时间差的,如果较近的距离有障碍物将会在接收器未到达时反射回来,使得信号接收器过早接收到信号或未接收到信号,无人机的中心处理器将会做出调整避开障碍物,向其他方向飞行,使得本实用新型具备避障功能;
2、该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无人机,通过设置保护座和环形护栏,其中保护座通过对第一电机进行固定安装,既保护了第一电机的安全又因为第一电机位于无人机机壳的外部,导致第一电机的产热可以随时散发,不会出现热量堆积的状况,环形护栏保护了旋叶的正常运转,避免高空虫子碰撞,也能减少大风对无人机平衡度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整体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雷达发射器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转动轴局部放大图。
图中:1、无人机机壳;2、中心处理器;3、蓄电池;4、伺服电机;5、卡接轴;6、连接座;7、雷达发射器;8、信号接收器;9、连接杆;10、支脚架;11、保护座;12、第一电机;13、环形护栏;14、转动轴;15、旋叶;16、套筒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壳1,无人机机壳1内部设置有中心处理器2,中心处理器2下端设置有蓄电池3,蓄电池3下端设置有伺服电机4,伺服电机4下端设置卡接轴5,卡接轴5下端设置有连接座6,连接座6内部设置有雷达发射器7,雷达发射器7一侧设置有信号接收器8,无人机机壳1两侧设置有连接杆9,连接杆9靠近无人机机壳1的一端设置有支脚架10,连接杆9远离无人机机壳1的一端设置有保护座11,保护座11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12,保护座11外围设置有环形护栏13,第一电机12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轴14。
本实施例中,转动轴14两侧设置有旋叶15,转动轴14上端设置有套筒座16,旋叶15有若干个,旋叶15与套筒座16固定连接,套筒座16与转动轴14固定连接,这样设置可以使旋叶15转动时更加稳定不易松动;无人机机壳1与中心处理器2固定安装,中心处理器2与蓄电池3电性连接,蓄电池3与伺服电机4电性连接,伺服电机4与无人机机壳1固定连接,这样设置可以使设备稳定用电;中心处理器2与雷达发射器7电性连接,中心处理器2与信号接收器8电性连接,雷达发射器7与信号接收器8通过信号传输连接,这样设置可以使设备具备避障功能;伺服电机4与卡接轴5转动连接,卡接轴5与连接座6固定连接,连接座6与雷达发射器7固定安装,连接座6与信号接收器8固定安装,这样设置可以从而各个方向避障;无人机机壳1与连接杆9固定连接,连接杆9有四个,连接杆9呈环形矩阵排布,连接杆9与支脚架10固定连接,支脚架10有两个,这样设置可以使设备便于稳定落地;连接杆9与保护座11固定连接,保护座11有四个,保护座11与第一电机12套接,保护座11与环形护栏13固定连接,环形护栏13有四个,这样设置可以使飞行更加平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是根据雷达发射器7与信号接收器8同样位于连接座6内部,由于方向相反,伺服电机4带动设备进行规律生转动,所以在雷达发射时到接收时是由时间差的,如果较近的距离有障碍物将会在接收器未到达时反射回来,使得信号接收器8过早接收到信号或未接收到信号,无人机的中心处理器2将会做出调整避开障碍物,向其他方向飞行,保护座11通过对第一电机12进行固定安装,既保护了第一电机12的安全又因为第一电机12位于无人机机壳1的外部,导致第一电机12的产热可以随时散发,不会出现热量堆积的状况,环形护栏13保护了旋叶15的正常运转,避免高空虫子碰撞,也能减少大风对无人机平衡度的影响;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无人机蓄电池3充满电,然后在中心处理器2设置无人机的计划飞行路线,遇到障碍时偏离路线一定时间后靠近路线原本的路线继续飞行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机壳(1),所述无人机机壳(1)内部设置有中心处理器(2),所述中心处理器(2)下端设置有蓄电池(3),所述蓄电池(3)下端设置有伺服电机(4),所述伺服电机(4)下端设置卡接轴(5),所述卡接轴(5)下端设置有连接座(6),所述连接座(6)内部设置有雷达发射器(7),所述雷达发射器(7)一侧设置有信号接收器(8),所述无人机机壳(1)两侧设置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靠近无人机机壳(1)的一端设置有支脚架(10),所述连接杆(9)远离无人机机壳(1)的一端设置有保护座(11),所述保护座(11)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12),所述保护座(11)外围设置有环形护栏(13),所述第一电机(12)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轴(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4)两侧设置有旋叶(15),所述转动轴(14)上端设置有套筒座(16),所述旋叶(15)有若干个,所述旋叶(15)与套筒座(16)固定连接,所述套筒座(16)与转动轴(1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壳(1)与中心处理器(2)固定安装,所述中心处理器(2)与蓄电池(3)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3)与伺服电机(4)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4)与无人机机壳(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处理器(2)与雷达发射器(7)电性连接,所述中心处理器(2)与信号接收器(8)电性连接,所述雷达发射器(7)与信号接收器(8)通过信号传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4)与卡接轴(5)转动连接,所述卡接轴(5)与连接座(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6)与雷达发射器(7)固定安装,所述连接座(6)与信号接收器(8)固定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壳(1)与连接杆(9)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9)有四个,所述连接杆(9)呈环形矩阵排布,所述连接杆(9)与支脚架(10)固定连接,所述支脚架(10)有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9)与保护座(11)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座(11)有四个,所述保护座(11)与第一电机(12)套接,所述保护座(11)与环形护栏(13)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护栏(13)有四个。
CN202121800918.6U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无人机 Active CN215155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00918.6U CN215155725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00918.6U CN215155725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55725U true CN215155725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05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00918.6U Active CN215155725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557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09402B (zh) 旋翼无人机的自动辅助降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574268U (zh) 一种用于高压输电线路巡检的多机协同四旋翼飞行器系统
US20030025032A1 (en) Remote controlled aircraft, in particular for surveillance or inspection
CN204822097U (zh) 一种抗干扰的无人机系统
CN205854525U (zh) 旋转镜头和无人机
CN104925268A (zh) 夜间飞行器
CN215155725U (zh) 一种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无人机
CN216994838U (zh) 光伏组件缺陷自动识别装置
CN208102365U (zh) 一种无人机倾斜摄像拍照装置
CN206307269U (zh) 一种公路勘测用无人机
CN108583867A (zh) 一种扭矩自平衡三涵道风扇仿生飞行器
CN112544205A (zh) 一种割草无人机及其智能割草系统
CN214930673U (zh) 一种两轴调节光电吊舱
CN211207485U (zh) 一种地理灾害信息激光传输飞行数据采集器
CN205221113U (zh) 腕式便携伴飞自主监控无人机
CN104816822A (zh) 四旋翼固定型飞行器
CN208325621U (zh) 垂直起降变固定翼飞行器
CN211001877U (zh) 一种测绘光电吊舱
CN220595231U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雨航飞行防水装置
CN211001815U (zh) 一种超续航氦气球无人机
CN209441668U (zh) 一种长距离等高地表用无人机自主巡检装置
CN112407279A (zh) 一种组合式巡逻用无人机
CN213083471U (zh) 一种具有摄像机防水功能的测绘航空摄影无人机
CN112623208A (zh) 一种航空摄影用无人机
CN212313876U (zh) 一种用于幕墙鉴定工程中的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