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49285U - 一种转动可调的智能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动可调的智能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49285U
CN215149285U CN202121520861.4U CN202121520861U CN215149285U CN 215149285 U CN215149285 U CN 215149285U CN 202121520861 U CN202121520861 U CN 202121520861U CN 215149285 U CN215149285 U CN 2151492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fixedly connected
wall
intelligent robot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2086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梅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Atomic Deuterium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52086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492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492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492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动可调的智能机器人,包括固定底箱,所述固定底箱的内壁底部固定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槽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圆柱,所述转动圆柱的外壁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转动圆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柱,所述连接支柱的外壁滑动连接有转动圆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当调节杆转动四十五度后,使用者将调节杆下压,使得两个调节杆能够进入到相应的固定卡槽内,进而使得智能机器人固定,防止在机器人工作时发生转动,该实用新型利用两个轴承固定转动,并且转动到相应的角度后,有固定卡槽将调节杆固定,增加了智能机器人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转动可调的智能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动组件,具体为一种转动可调的智能机器人,属于机器人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智能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现有技术中,安装在智能机器人本体的底座是直接将安装盘安装在地面上,或者螺丝固定,或者用水泥浇注,将智能机器人固定,使得智能机器人无法转动,造成机器人使用不方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转动可调的智能机器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转动可调的智能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转动可调的智能机器人,包括固定底箱,所述固定底箱的内壁底部固定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槽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圆柱,所述转动圆柱的外壁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转动圆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柱,所述连接支柱的外壁滑动连接有转动圆环,所述转动圆环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连接支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圆盘,所述支撑圆盘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载物圆盘。
优选的,所述固定底箱的顶端四周开设有固定卡槽,两个所述调节杆均卡接在固定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壁四周均固定连接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远离第二轴承的一端与固定底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支柱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滑动凹槽,所述转动圆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矩形滑块,两个所述矩形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滑动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载物圆盘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支撑圆盘的水平截面直径与转动圆柱的水平截面直径一致。
优选的,两个所述调节杆卡接在固定卡槽内并向外延伸,两个所述调节杆的延伸端外壁套接有粗糙皮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实用新型利用调节杆带动转动圆环在连接支柱的外壁相向移动,并且固定在转动圆环内壁的矩形滑块在滑动凹槽内向上滑动,待到两个调节杆脱离固定卡槽后,使用者将调节杆顺时针转动,在载物圆盘的底端和固定底箱的顶端预留调节杆的转动空间,使用者将调节杆顺时针转动四十五度,在调节杆转动时,转动圆环带动连接支柱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载物圆盘以及智能机器人转动,当调节杆转动四十五度后,使用者将调节杆下压,使得两个调节杆能够进入到相应的固定卡槽内,进而使得智能机器人固定,防止在机器人工作时发生转动,该实用新型利用两个轴承固定转动,并且转动到相应的角度后,有固定卡槽将调节杆固定,增加了智能机器人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底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底箱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底箱;101、固定卡槽;2、圆形凹槽;3、第一轴承;4、转动圆柱;5、第二轴承;501、支撑杆;6、连接支柱;601、滑动凹槽;7、转动圆环;701、矩形滑块;8、调节杆;9、支撑圆盘;10、载物圆盘;1001、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转动可调的智能机器人,包括固定底箱1,固定底箱1的内壁底部固定开设有圆形凹槽2,圆形凹槽2的槽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3,第一轴承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圆柱4,转动圆柱4的外壁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5,转动圆柱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柱6,连接支柱6的外壁滑动连接有转动圆环7,转动圆环7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杆8,连接支柱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圆盘9,支撑圆盘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载物圆盘10,固定底箱1的顶端和载物圆盘10的底端设置有足够调节杆8转动的范围,也就是转动圆柱4、连接支柱6和支撑圆盘9竖直方向的高度大于固定底箱1内部槽壁的深度,便于调节杆8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固定底箱1的顶端四周开设有固定卡槽101,四个固定卡槽101均匀分布在固定底箱1的顶端四周,两个调节杆8均卡接在固定卡槽101内,第二轴承5的外壁四周均固定连接支撑杆501,四个支撑杆501远离第二轴承5的一端与固定底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连接支柱6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滑动凹槽601,转动圆环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矩形滑块701,两个矩形滑块701分别滑动连接在滑动凹槽601内,待到两个调节杆8脱离固定卡槽101后,使用者将调节杆8顺时针转动,在载物圆盘10的底端和固定底箱1的顶端预留调节杆8的转动空间,使用者将调节杆8顺时针转动四十五度,在调节杆8转动时,转动圆环7带动连接支柱6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载物圆盘10以及智能机器人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载物圆盘10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1001,支撑圆盘9的水平截面直径与转动圆柱4的水平截面直径一致,两个调节杆8卡接在固定卡槽101内并向外延伸,两个调节杆8的延伸端外壁套接有粗糙皮套,当调节杆8转动四十五度后,使用者将调节杆8下压,使得两个调节杆8能够进入到相应的固定卡槽101内,进而使得智能机器人固定,防止在机器人工作时,智能机器人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参考图1至图4;
实时操作一;
使用者首先将智能机器人固定在开设在载物圆盘10顶端的安装槽1001内;
实施操作二;
在智能机器人需要转动调整时,使得者用手托着两个调节杆8,调节杆8带动转动圆环7在连接支柱6的外壁相向移动,并且固定在转动圆环7内壁的矩形滑块701在滑动凹槽601内向上滑动;
实施操作三;
待到两个调节杆8脱离固定卡槽101后,使用者将调节杆8顺时针转动,在载物圆盘10的底端和固定底箱1的顶端预留调节杆8的转动空间,使用者将调节杆8顺时针转动四十五度,在调节杆8转动时,转动圆环7带动连接支柱6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载物圆盘10以及智能机器人转动;
实施操作四;
当调节杆8转动四十五度后,使用者将调节杆8下压,使得两个调节杆8能够进入到相应的固定卡槽101内,进而使得智能机器人固定,防止在机器人工作时,智能机器人转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该实用新型利用调节杆8带动转动圆环7在连接支柱6的外壁相向移动,并且固定在转动圆环7内壁的矩形滑块701在滑动凹槽601内向上滑动,待到两个调节杆8脱离固定卡槽101后,使用者将调节杆8顺时针转动,在载物圆盘10的底端和固定底箱1的顶端预留调节杆8的转动空间,使用者将调节杆8顺时针转动四十五度,在调节杆8转动时,转动圆环7带动连接支柱6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载物圆盘10以及智能机器人转动,当调节杆8转动四十五度后,使用者将调节杆8下压,使得两个调节杆8能够进入到相应的固定卡槽101内,进而使得智能机器人固定,防止在机器人工作时发生转动,该实用新型利用两个轴承固定转动,并且转动到相应的角度后,有固定卡槽101将调节杆8固定,增加了智能机器人的灵活性。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转动可调的智能机器人,包括固定底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箱(1)的内壁底部固定开设有圆形凹槽(2),所述圆形凹槽(2)的槽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3),所述第一轴承(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圆柱(4),所述转动圆柱(4)的外壁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5),所述转动圆柱(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柱(6),所述连接支柱(6)的外壁滑动连接有转动圆环(7),所述转动圆环(7)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杆(8),所述连接支柱(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圆盘(9),所述支撑圆盘(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载物圆盘(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可调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箱(1)的顶端四周开设有固定卡槽(101),两个所述调节杆(8)均卡接在固定卡槽(10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可调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5)的外壁四周均固定连接支撑杆(501),四个所述支撑杆(501)远离第二轴承(5)的一端与固定底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可调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柱(6)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滑动凹槽(601),所述转动圆环(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矩形滑块(701),两个所述矩形滑块(701)分别滑动连接在滑动凹槽(60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可调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圆盘(10)的顶端开设有安装槽(1001),所述支撑圆盘(9)的水平截面直径与转动圆柱(4)的水平截面直径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可调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调节杆(8)卡接在固定卡槽(101)内并向外延伸,两个所述调节杆(8)的延伸端外壁套接有粗糙皮套。
CN202121520861.4U 2021-07-05 2021-07-05 一种转动可调的智能机器人 Active CN2151492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0861.4U CN215149285U (zh) 2021-07-05 2021-07-05 一种转动可调的智能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0861.4U CN215149285U (zh) 2021-07-05 2021-07-05 一种转动可调的智能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49285U true CN215149285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01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20861.4U Active CN215149285U (zh) 2021-07-05 2021-07-05 一种转动可调的智能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492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04485U (zh) 一种用于大型盘件的锥孔加工器械
CN209330763U (zh) 一种用于城市园林绿化的树木支撑架
CN215149285U (zh) 一种转动可调的智能机器人
CN214544198U (zh) 一种风光互补供电4g一体化摄像机
CN213909526U (zh) 一种用于室外林园观景平衡设备
CN212678687U (zh) 一种装饰材料用的多角度放置架
CN211881341U (zh) 一种用于风景园林的花卉立体展示装置
CN211277386U (zh) 一种数控加工机床用角度可调节底座
CN212616730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支撑装置
CN212984560U (zh) 一种桥梁桩基施工作业平台
CN216974179U (zh) 一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用吊模装置
CN219421672U (zh) 一种园林景观造型水泥卡盆
CN218508361U (zh) 一种渠道防坍塌装置
CN214677794U (zh) 一种用于制作帽子的支撑装置
CN219773602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铝合金模板支撑装置
CN216840912U (zh) 一种可调角度的遮阳伞底座
CN214500735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建筑工程设计用的测绘装置
CN214365073U (zh) 一种用于装修的新型高效砌墙机
CN212521251U (zh) 一种具有便捷移动功能的办公柜
CN220644954U (zh)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设计生态装饰板
CN213117366U (zh) 一种小模数空心蜗杆及其加工装置
CN214303022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多功能支撑架
CN215380297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农业种植大棚
CN218837718U (zh) 一种适用于光伏板安装的立柱卡扣式移动作业平台
CN215092045U (zh) 一种刀片可偏转防护的数控刀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7

Address after: No. 46, Group 3, Longxing Village, Batan Town, Binhai County,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4000

Patentee after: Jin Hao

Address before: 510630 No. 2, Meidong street,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ang Meizhe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30

Address after: Room 101, Building 1, No. 8 West Yanjing Road, Xianglu Village, Wangting Town,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Suzhou Atomic Deuterium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46, Group 3, Longxing Village, Batan Town, Binhai County,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4000

Patentee before: Jin 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