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47852U - 一种风力发电叶片内衬板材砂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力发电叶片内衬板材砂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47852U
CN215147852U CN202121157967.2U CN202121157967U CN215147852U CN 215147852 U CN215147852 U CN 215147852U CN 202121157967 U CN202121157967 U CN 202121157967U CN 215147852 U CN215147852 U CN 2151478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nding
belt
fixedly connected
roller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5796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南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tuo Jiangsu Composite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naso Nantong Composite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aso Nantong Composite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naso Nantong Composite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5796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478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478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478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叶片内衬板材砂光装置,包括机壳、砂光腔室、输出滚轮、输出支撑板、吸尘器一、收集壳体一、驱动装置、主动辊轮一、砂光带一、从动辊轮一、上输送轮、电机一、输入支撑板、输入滚轮、下输送轮、吸尘器二、收集壳体二、收集槽、从动辊轮二、砂光带二和主动辊轮二;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这里电机一的旋转,能够通过上输送轮将板材输送到砂光带一和砂光带二之间进行上下面的砂光处理,从而提高了砂光的效率;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吸尘器一和吸尘器二,能够对砂光时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从而提高了环境质量以及提高了板材砂光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风力发电叶片内衬板材砂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力发电叶片内衬板材砂光装置。
背景技术
在风力发电机中叶片的设计和加工的质量直接影响风能的转换效率,直接影响其年发电量,是风能利用的重要一环,而风力发电叶片中内衬板材需要进行砂光处理,目前大多工厂使用的都是传统的砂光机,且都为单面的砂光机,这样对于板材的砂光其实是十分繁琐的,不仅需要人为的搬运板材到砂光机内,一块板材还至少需要砂光两次,即浪费了时间,也提高了生产成本,针对单面砂光机,而现有的风力发电叶片内衬板材砂光装置功能也比较简单,从而给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同时砂光的质量也比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风力发电叶片内衬板材砂光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风力发电叶片内衬板材砂光装置功能也比较简单,从而给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同时砂光的质量也比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风力发电叶片内衬板材砂光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机壳、砂光腔室、输出滚轮、输出支撑板、吸尘器一、收集壳体一、驱动装置、主动辊轮一、砂光带一、从动辊轮一、上输送轮、电机一、输入支撑板、输入滚轮、下输送轮、吸尘器二、收集壳体二、收集槽、从动辊轮二、砂光带二和主动辊轮二;所述机壳内部设有砂光腔室,且砂光腔室底面中央开设有收集槽;所述输出支撑板右侧固定连接在砂光腔室左下侧;所述输出滚轮为数个,数个所述输出滚轮均位于输出支撑板右侧,数个所述输出滚轮呈横向排列活动连接在砂光腔室左侧;所述吸尘器一固定连接在机壳左上侧;所述主动辊轮一活动连接在砂光腔室中央左上侧;所述从动辊轮一活动连接在砂光腔室中央右上侧,所述从动辊轮一通过砂光带一与主动辊轮一相连接;所述上输送轮为两个,两个所述上输送轮分别位于砂光带一左右两侧,两个所述上输送轮分别活动连接在砂光腔室中央上方左右两侧,两个所述上输送轮后侧中心分别与对应的电机一输出轴固定连接,且电机一分别固定连接在机壳外部后面左右两侧;所述收集壳体一位于砂光带一左侧,所述收集壳体一固定连接在砂光腔室中央左上侧,所述收集壳体一上侧开口与吸尘器一入口相连通;所述输入支撑板左侧固定连接在砂光腔室右下侧;所述输入滚轮为数个,数个所述输入滚轮均位于输入支撑板左侧,数个所述输入滚轮呈横向排列活动连接在砂光腔室右侧;所述从动辊轮二活动连接在砂光腔室中央右下侧;所述主动辊轮二活动连接在砂光腔室中央左下侧,所述主动辊轮二通过砂光带二与从动辊轮二相连接;所述吸尘器二固定连接在机壳右下侧;所述收集壳体二位于砂光带二右侧,所述收集壳体二下侧开口与吸尘器二入口相连通,所述收集壳体二左下侧开设的窗口与收集槽右侧相连通;所述下输送轮为两个,两个所述下输送轮分别位于对应的上输送轮下侧,两个所述下输送轮分别活动连接在砂光腔室中央下方左右两侧;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在机壳后侧外部,所述驱动装置上传动轴与主动辊轮一后侧中心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下传动轴与主动辊轮二后侧中心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包括齿轮箱、电机二、主动带轮、上传动轴、从动带轮、下传动轴和皮带;所述齿轮箱左上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二;所述上传动轴左侧活动连接在齿轮箱内部上侧,所述上传动轴左侧中心与电机二右侧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上传动轴左侧外部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所述下传动轴左侧活动连接在齿轮箱内部下侧,所述下传动轴左侧外部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且从动带轮通过皮带与主动带轮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二为伺服电机或变频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上输送轮外圆面上设有防滑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这里电机一的旋转,能够通过上输送轮将板材输送到砂光带一和砂光带二之间进行上下面的砂光处理,从而提高了砂光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驱动装置,能够带动主动辊轮一和主动辊轮二一起顺时针旋转,从而能够使砂光带一在板材上面向左侧移动,以及使砂光带二在板材下面向右侧移动,也就保证了板材砂光时的上下面的作用力能够相互抵消,从而确保了砂光输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吸尘器一和吸尘器二,能够对砂光时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从而提高了环境质量以及提高了板材砂光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力发电叶片内衬板材砂光装置,包括机壳1、砂光腔室2、输出滚轮3、输出支撑板4、吸尘器一5、收集壳体一6、驱动装置7、主动辊轮一8、砂光带一9、从动辊轮一10、上输送轮11、电机一12、输入支撑板13、输入滚轮14、下输送轮15、吸尘器二16、收集壳体二17、收集槽18、从动辊轮二19、砂光带二20和主动辊轮二21;所述机壳1内部设有砂光腔室2,且砂光腔室2底面中央开设有收集槽18;所述输出支撑板4右侧固定连接在砂光腔室2左下侧;所述输出滚轮3为数个,数个所述输出滚轮3均位于输出支撑板4右侧,数个所述输出滚轮3呈横向排列活动连接在砂光腔室2左侧;所述吸尘器一5固定连接在机壳1左上侧;所述主动辊轮一8活动连接在砂光腔室2中央左上侧;所述从动辊轮一10活动连接在砂光腔室2中央右上侧,所述从动辊轮一10通过砂光带一9与主动辊轮一8相连接;所述上输送轮11为两个,两个所述上输送轮11分别位于砂光带一9左右两侧,两个所述上输送轮11分别活动连接在砂光腔室2中央上方左右两侧,两个所述上输送轮11后侧中心分别与对应的电机一12输出轴固定连接,且电机一12分别固定连接在机壳1外部后面左右两侧;所述收集壳体一6位于砂光带一9左侧,所述收集壳体一6固定连接在砂光腔室2中央左上侧,所述收集壳体一6上侧开口与吸尘器一5入口相连通;所述输入支撑板13左侧固定连接在砂光腔室2右下侧;所述输入滚轮14为数个,数个所述输入滚轮14均位于输入支撑板13左侧,数个所述输入滚轮14呈横向排列活动连接在砂光腔室2右侧;所述从动辊轮二19活动连接在砂光腔室2中央右下侧;所述主动辊轮二21活动连接在砂光腔室2中央左下侧,所述主动辊轮二21通过砂光带二20与从动辊轮二19相连接;所述吸尘器二16固定连接在机壳1右下侧;所述收集壳体二17位于砂光带二20右侧,所述收集壳体二17下侧开口与吸尘器二16入口相连通,所述收集壳体二17左下侧开设的窗口与收集槽18右侧相连通;所述下输送轮15为两个,两个所述下输送轮15分别位于对应的上输送轮11下侧,两个所述下输送轮15分别活动连接在砂光腔室2中央下方左右两侧;所述驱动装置7固定连接在机壳1后侧外部,所述驱动装置7上传动轴与主动辊轮一8后侧中心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7下传动轴与主动辊轮二21后侧中心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装置7的具体结构包括齿轮箱71、电机二72、主动带轮73、上传动轴74、从动带轮75、下传动轴76和皮带77;所述齿轮箱71左上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二72;所述上传动轴74左侧活动连接在齿轮箱71内部上侧,所述上传动轴74左侧中心与电机二72右侧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上传动轴74左侧外部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73;所述下传动轴76左侧活动连接在齿轮箱71内部下侧,所述下传动轴76左侧外部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75,且从动带轮75通过皮带77与主动带轮73相连接。
其中,所述电机二72为伺服电机或变频电机;所述上输送轮11外圆面上设有防滑层。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使用时,首先将板材放置到输入支撑板13上面,而后推送到上输送轮11和下输送轮15之间并启动电机一12旋转,而电机一12的旋转通过上输送轮11将板材输送到砂光带一9和砂光带二20之间进行上下面的砂光处理,从而提高了砂光的效率,另外这里设置的驱动装置7,能够带动主动辊轮一8和主动辊轮二21一起顺时针旋转,从而能够使砂光带一9在板材上面向左侧移动,以及使砂光带二20在板材下面向右侧移动,也就保证了板材砂光时的上下面的作用力能够相互抵消,从而确保了砂光输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另外设置的吸尘器一5和吸尘器二16,能够对砂光时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从而提高了环境质量以及提高了板材砂光的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人工启动或通过现有的自动化技术进行控制,动力元件的接线图与电源的提供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接线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4)

1.一种风力发电叶片内衬板材砂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砂光腔室(2)、输出滚轮(3)、输出支撑板(4)、吸尘器一(5)、收集壳体一(6)、驱动装置(7)、主动辊轮一(8)、砂光带一(9)、从动辊轮一(10)、上输送轮(11)、电机一(12)、输入支撑板(13)、输入滚轮(14)、下输送轮(15)、吸尘器二(16)、收集壳体二(17)、收集槽(18)、从动辊轮二(19)、砂光带二(20)和主动辊轮二(21);
所述机壳(1)内部设有砂光腔室(2),且砂光腔室(2)底面中央开设有收集槽(18);
所述输出支撑板(4)右侧固定连接在砂光腔室(2)左下侧;
所述输出滚轮(3)为数个,数个所述输出滚轮(3)均位于输出支撑板(4)右侧,数个所述输出滚轮(3)呈横向排列活动连接在砂光腔室(2)左侧;
所述吸尘器一(5)固定连接在机壳(1)左上侧;
所述主动辊轮一(8)活动连接在砂光腔室(2)中央左上侧;
所述从动辊轮一(10)活动连接在砂光腔室(2)中央右上侧,所述从动辊轮一(10)通过砂光带一(9)与主动辊轮一(8)相连接;
所述上输送轮(11)为两个,两个所述上输送轮(11)分别位于砂光带一(9)左右两侧,两个所述上输送轮(11)分别活动连接在砂光腔室(2)中央上方左右两侧,两个所述上输送轮(11)后侧中心分别与对应的电机一(12)输出轴固定连接,且电机一(12)分别固定连接在机壳(1)外部后面左右两侧;
所述收集壳体一(6)位于砂光带一(9)左侧,所述收集壳体一(6)固定连接在砂光腔室(2)中央左上侧,所述收集壳体一(6)上侧开口与吸尘器一(5)入口相连通;
所述输入支撑板(13)左侧固定连接在砂光腔室(2)右下侧;
所述输入滚轮(14)为数个,数个所述输入滚轮(14)均位于输入支撑板(13)左侧,数个所述输入滚轮(14)呈横向排列活动连接在砂光腔室(2)右侧;
所述从动辊轮二(19)活动连接在砂光腔室(2)中央右下侧;
所述主动辊轮二(21)活动连接在砂光腔室(2)中央左下侧,所述主动辊轮二(21)通过砂光带二(20)与从动辊轮二(19)相连接;
所述吸尘器二(16)固定连接在机壳(1)右下侧;
所述收集壳体二(17)位于砂光带二(20)右侧,所述收集壳体二(17)下侧开口与吸尘器二(16)入口相连通,所述收集壳体二(17)左下侧开设的窗口与收集槽(18)右侧相连通;
所述下输送轮(15)为两个,两个所述下输送轮(15)分别位于对应的上输送轮(11)下侧,两个所述下输送轮(15)分别活动连接在砂光腔室(2)中央下方左右两侧;
所述驱动装置(7)固定连接在机壳(1)后侧外部,所述驱动装置(7)上传动轴与主动辊轮一(8)后侧中心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7)下传动轴与主动辊轮二(21)后侧中心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叶片内衬板材砂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7)的具体结构包括齿轮箱(71)、电机二(72)、主动带轮(73)、上传动轴(74)、从动带轮(75)、下传动轴(76)和皮带(77);
所述齿轮箱(71)左上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二(72);
所述上传动轴(74)左侧活动连接在齿轮箱(71)内部上侧,所述上传动轴(74)左侧中心与电机二(72)右侧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上传动轴(74)左侧外部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73);
所述下传动轴(76)左侧活动连接在齿轮箱(71)内部下侧,所述下传动轴(76)左侧外部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75),且从动带轮(75)通过皮带(77)与主动带轮(7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叶片内衬板材砂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二(72)为伺服电机或变频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叶片内衬板材砂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输送轮(11)外圆面上设有防滑层。
CN202121157967.2U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风力发电叶片内衬板材砂光装置 Active CN2151478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7967.2U CN215147852U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风力发电叶片内衬板材砂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7967.2U CN215147852U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风力发电叶片内衬板材砂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47852U true CN215147852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72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57967.2U Active CN215147852U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风力发电叶片内衬板材砂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478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11980A (zh) 一种木地板用打磨装置
CN207359243U (zh) 一种圆形木板切割装置
CN210358216U (zh) 一种光伏组件生产过程中的除尘装置
CN215147852U (zh) 一种风力发电叶片内衬板材砂光装置
CN110560442A (zh) 一种智能轮式光伏面板清洁机器人
CN110985409A (zh) 一种双重速度调节的高速离心式风机
CN106889949A (zh) 一种自发电吸尘器
CN207740215U (zh) 一种煤矿通风机变频器
CN209720863U (zh)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传送装置
CN212131206U (zh) 一种水机齿轮箱结构
CN211291002U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装置的回转窑
CN210173224U (zh) 一种离心风机叶轮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0794563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轴式提升机
CN219943455U (zh) 一种木材生产加工专用的外表面油漆抹平装置
CN205837822U (zh) 一种太阳能供电式输送带
CN209775268U (zh) 一种用于废塑料处理的粉碎上料装置
CN211720956U (zh) 一种手机充电器检测装置
CN205400997U (zh) 风力发电机
CN219560892U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背板回收系统
CN211838906U (zh) 一种圆柱锂电池盖帽密封胶涂胶风干装置
CN213377557U (zh) 一种微电机生产用快速点胶装置
CN220200395U (zh) 一种燃煤电厂节能型干除灰智能输送装置
CN212189258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用自动下料型磨煤机
CN214135512U (zh) 一种用于晶片加工的正反转研磨机
CN213817491U (zh) 一种变频器驱动双电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06

Address after: 226300 No. 898, Yuwan Road, Tongzhou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tuo (Jiangsu) composite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6300 Shig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Shigang Town, Tongzhou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Manaso (Nantong) composite material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