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27136U - 炖具及具有该炖具的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炖具及具有该炖具的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27136U
CN215127136U CN202120537196.3U CN202120537196U CN215127136U CN 215127136 U CN215127136 U CN 215127136U CN 202120537196 U CN202120537196 U CN 202120537196U CN 215127136 U CN215127136 U CN 2151271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w
container body
baffle
oil separatio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3719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鹏
段维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3719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271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271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271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炖具及具有该炖具的烹饪器具,炖具包括容器主体以及隔油挡板,所述隔油挡板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内侧壁,且所述隔油挡板将所述容器主体内部分隔成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隔油挡板底部与所述容器主体内底壁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缺口,所述第二腔通过所述缺口连通所述第一腔;所述隔油挡板底部最低处与所述容器主体内底壁之间的距离为H,H≥15mm。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炖具及具有该炖具的烹饪器具,由于所述隔油挡板底部最低处与所述容器主体内底壁之间的距离H≥15mm,因此,手持清洗工具可以很容易伸入缺口中,从而很容易对炖具进行清洗,从而该炖具使用非常方便。

Description

炖具及具有该炖具的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炖具及具有该炖具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能够实现油汤分离的炖具,存在一些方案是在容器主体内设置有隔油挡板,利用油脂浮在汤水上面的特点,通过隔油挡板将油脂挡下,而使汤水从隔油挡板下方倒出,从而实现油汤分离。然而,隔油挡板的不合理设计会导致炖具使用后不易清洗,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炖具及具有该炖具的烹饪器具,易于清洗,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炖具,包括容器主体以及隔油挡板,所述隔油挡板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内侧壁,且所述隔油挡板将所述容器主体内部分隔成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隔油挡板底部与所述容器主体内底壁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缺口,所述第二腔通过所述缺口连通所述第一腔;所述隔油挡板底部最低处与所述容器主体内底壁之间的距离为H,H≥15mm。
使用时,将食材和水放入第一腔内炖煮,由于隔油挡板底部形成有缺口,水可通过缺口流到第二腔中。由于食材放置在第一腔内,且油脂的密度较低,因此,烹饪完成汤品后,油脂漂浮在第一腔内的汤水的表面。需要分离汤品中的油脂和汤水时,通过倾倒炖具,使得汤水从第一腔经过缺口流向第二腔,并从第二腔倒出即可。由于油脂始终漂浮于汤水表面,因此,油脂会被隔油挡板拦下而留在第一腔内,从而实现油汤分离。由于所述隔油挡板底部最低处与所述容器主体内底壁之间的距离H≥15mm,因此,手持清洗工具可以很容易伸入缺口中,从而很容易对炖具进行清洗,从而该炖具使用非常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油挡板的上沿与所述容器主体的上沿齐平。
如此设置,隔油挡板的设置不会影响容器主体的有效容量,保证炖具可以最大化利用自身的有效容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器主体的开口处设有引流嘴,所述引流嘴位于围成所述第二腔的容器主体的侧壁上。
设置引流嘴可以从引流嘴处倒出汤水,避免汤水洒落,如此,大大方便了炖具从第二腔一侧倒出汤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油挡板关于所述引流嘴对称设置,在经过所述引流嘴的中心和所述隔油挡板的对称轴线的横截面上,所述隔油挡板与所述容器主体内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L≥10mm。
如此设置,所述隔油挡板与所述容器主体内侧壁之间的距离能够保证手持清洁工具(例如抹布)从中经过,从而避免了容器主体内存在清洁死角的问题,确保了炖具易于清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炖具还包括两个把手,两个所述把手关于所述引流嘴对称设置。
如此设置,便于使用者拿起炖具,且便于倒出汤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腔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一腔的体积。
如此设置,有利于第一腔内容纳更多的食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油挡板为弧形板。
如此设置,弧形板结构简单,容易加工,且便于清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油挡板与所述容器主体内侧壁形成连接处,在所述炖具的水平投影上,所述隔油挡板的侧壁连接处所在切线为第一线,所述容器主体的内侧壁连接处所在切线为第二线,所述第一线与所述第二线之间的夹角为A,A≥55°。
第一线与第二线之间的夹角如果过小同样不便于清洗,本实施例中,第一线与所述第二线之间的夹角A≥55°,抹布或刷子等清洁工具可以很容易伸入到所述隔油挡板与所述容器主体的连接处,从而对该角落进行清洗,避免了容器主体内存在清洁死角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炖具为陶瓷炖盅或陶瓷炖锅。
陶瓷炖盅或陶瓷炖锅烹饪的汤品口感好,且营养损失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煲体、煲盖以及如上所述的炖具,所述煲盖盖合于所述煲体,所述煲盖与所述煲体配合形成烹饪空间,所述炖具设置于所述烹饪空间内,所述炖具还包括盖子,所述盖子盖合在所述容器主体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炖具,使用时,将食材和水放入第一腔内炖煮,由于隔油挡板底部形成有缺口,水可通过缺口流到第二腔中。由于食材放置在第一腔内,且油脂的密度较低,因此,烹饪完成汤品后,油脂漂浮在第一腔内的汤水的表面。需要分离汤品中的油脂和汤水时,通过倾倒炖具,使得汤水从第一腔经过缺口流向第二腔,并从第二腔倒出即可。由于油脂始终漂浮于汤水表面,因此,油脂会被隔油挡板拦下而留在第一腔内,从而实现油汤分离。由于所述隔油挡板底部最低处与所述容器主体内底壁之间的距离H≥15mm,因此,手持清洗工具可以很容易伸入缺口中,从而很容易对炖具进行清洗,从而该炖具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炖具的立体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炖具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沿C-C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容器主体;101、第一腔;102、第二腔;103、缺口;111、第一线;112、第二线;20、隔油挡板;30、引流嘴;40、把手;200、盖子;300、煲体;301、烹饪空间;400、煲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炖具,包括容器主体10以及隔油挡板20。所述隔油挡板20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10内侧壁,且所述隔油挡板20将所述容器主体10内部分隔成第一腔101和第二腔102。所述隔油挡板20底部与所述容器主体10内底壁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缺口103,所述第二腔102通过所述缺口103连通所述第一腔101。所述隔油挡板20底部最低处与所述容器主体10内底壁之间的距离为H,H≥15mm。
使用时,将食材和水放入所述第一腔101内炖煮,由于所述隔油挡板20底部形成有缺口103,水可通过所述缺口103流到所述第二腔102中。由于食材放置在所述第一腔101内,且油脂的密度较低,因此,烹饪完成汤品后,油脂漂浮在所述第一腔101内的汤水的表面。需要分离汤品中的油脂和汤水时,通过倾倒炖具,使得汤水从所述第一腔101经过所述缺口103流向所述第二腔102,并从所述第二腔102倒出即可。由于油脂始终漂浮于汤水表面,因此,油脂会被所述隔油挡板20拦下而留在所述第一腔101内,从而实现油汤分离。由于所述隔油挡板20底部最低处与所述容器主体10内底壁之间的距离H≥15mm,因此,手持清洗工具可以很容易伸入缺口103中,从而很容易对炖具进行清洗,从而该炖具使用非常方便。
容器主体10内的汤水如果高于隔油挡板20的上沿,则油脂会从隔油挡板20的上沿漫延至第二腔102,则隔油挡板20无法起到拦截油脂的作用。为了保证隔油挡板20的有效性,容器主体10内的汤水要低于隔油挡板20的上沿。如果所述隔油挡板20的上沿低于所述容器主体10的上沿,则容器主体10的有效容量小于容器主体10的实际容量。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和图4,所述隔油挡板20的上沿与所述容器主体10的上沿齐平。如此,隔油挡板20的设置不会影响所述容器主体10的有效容量,保证炖具可以最大化利用自身的有效容量。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所述容器主体10的开口处设有引流嘴30,所述引流嘴30位于围成所述第二腔102的容器主体10的侧壁上。设置引流嘴30可以从引流嘴30处倒出汤水,避免汤水洒落,如此,大大方便了炖具从所述第二腔102一侧倒出汤水。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引流嘴30呈V形,则汤水更容易集中在V形底端,从而该引流嘴30能更好地起到引流的作用。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腔102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一腔101的体积。如此,有利于所述第一腔101内容纳更多的食材。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炖具还包括两个把手40,两个所述把手40关于所述引流嘴30对称设置。如此,便于使用者拿起炖具,且便于倒出汤水。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隔油挡板20关于所述引流嘴30对称设置,在经过所述引流嘴30的中心和所述隔油挡板20的对称轴线的横截面上,所述隔油挡板20与所述容器主体10内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L≥10mm,如图4所示。如此,所述隔油挡板20与所述容器主体10内侧壁之间的距离能够保证手持清洁工具(例如抹布)从中经过,从而避免了所述容器主体10内存在清洁死角的问题,确保了炖具易于清洗。
一实施例中,所述隔油挡板20为弧形板。弧形板结构简单,容易加工,且便于清洗。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隔油挡板20也可以为平板或其他异形板。
进一步地,所述隔油挡板20与容器主体10内侧壁形成连接处,在所述炖具的水平投影上,所述隔油挡板20的侧壁连接处所在切线为第一线111,所述容器主体10的内侧壁连接处所在切线为第二线112,所述第一线111与所述第二线112之间的夹角为A,A≥55°,如图2所示。第一线111与第二线112之间的夹角如果过小同样不便于清洗,本实施例中,第一线111与所述第二线112之间的夹角A≥55°,抹布或刷子等清洁工具可以很容易伸入到所述隔油挡板20与所述容器主体10的连接处,从而对该角落进行清洗,避免了容器主体10内存在清洁死角的问题。
一实施例中,所述炖具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成型的成型工艺简单,容易加工,且成型后结构牢固,清洗方便。
一实施例中,所述炖具为陶瓷炖盅或陶瓷炖锅。陶瓷炖盅或陶瓷炖锅烹饪的汤品口感好,且营养损失少。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煲体300、煲盖400以及如上所述的炖具。所述煲盖400盖合于所述煲体300,所述煲盖400与所述煲体300配合形成烹饪空间301,所述炖具设置于所述烹饪空间301内。所述炖具还包括盖子200,所述盖子200盖合在所述容器主体10上,如此,盖子200和容器主体10配合形成封闭空间,可避免水蒸汽进入。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炖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主体(10)以及隔油挡板(20),所述隔油挡板(20)连接于所述容器主体(10)内侧壁,且所述隔油挡板(20)将所述容器主体(10)内部分隔成第一腔(101)和第二腔(102),所述隔油挡板(20)底部与所述容器主体(10)内底壁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缺口(103),所述第二腔(102)通过所述缺口(103)连通所述第一腔(101);
所述隔油挡板(20)底部最低处与所述容器主体(10)内底壁之间的距离为H,H≥1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炖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挡板(20)的上沿与所述容器主体(10)的上沿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炖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10)的开口处设有引流嘴(30),所述引流嘴(30)位于围成所述第二腔(102)的容器主体(10)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炖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挡板(20)关于所述引流嘴(30)对称设置,在经过所述引流嘴(30)的中心和所述隔油挡板(20)的对称轴线的横截面上,所述隔油挡板(20)与所述容器主体(10)内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L≥1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炖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炖具还包括两个把手(40),两个所述把手(40)关于所述引流嘴(30)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炖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102)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一腔(101)的体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炖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挡板(20)为弧形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炖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挡板(20)与所述容器主体(10)内侧壁形成连接处,在所述炖具的水平投影上,所述隔油挡板(20)的侧壁连接处所在切线为第一线(111),所述容器主体(10)的内侧壁连接处所在切线为第二线(112),所述第一线(111)与所述第二线(112)之间的夹角为A,A≥5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炖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炖具为陶瓷炖盅或陶瓷炖锅。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煲体(300)、煲盖(400)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炖具,所述煲盖(400)盖合于所述煲体(300),所述煲盖(400)与所述煲体(300)配合形成烹饪空间(301),所述炖具设置于所述烹饪空间(301)内,所述炖具还包括盖子(200),所述盖子(200)盖合在所述容器主体(10)上。
CN202120537196.3U 2021-03-15 2021-03-15 炖具及具有该炖具的烹饪器具 Active CN2151271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7196.3U CN215127136U (zh) 2021-03-15 2021-03-15 炖具及具有该炖具的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7196.3U CN215127136U (zh) 2021-03-15 2021-03-15 炖具及具有该炖具的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27136U true CN215127136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15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37196.3U Active CN215127136U (zh) 2021-03-15 2021-03-15 炖具及具有该炖具的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271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38865C2 (ru) Много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ая посуда
US20210022541A1 (en)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Rim Cover
US20160066743A1 (en) Cooking Pot with Straining Lid and Spoon Support
US20170020341A1 (en) Multi-function kitchen utensil
CN215127136U (zh) 炖具及具有该炖具的烹饪器具
US20130233868A1 (en) Produce Washing Bowl
CN215127135U (zh) 炖具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3605789U (zh) 油汤分离内胆、炖盅以及烹饪器具
CN213721368U (zh) 锅具
CN215127134U (zh) 炖具及具有该炖具的烹饪器具
CN220045577U (zh) 一种烹饪容器
CN210043748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5127237U (zh) 炖具及具有该炖具的烹饪器具
CN220089195U (zh) 一种多功能电饭煲
KR20200094042A (ko) 다용도 용기 뚜껑
CN210902727U (zh) 可旋开的食用油油壶
CN219460851U (zh) 平底锅
KR200346292Y1 (ko) 다기능 주전자
CN214317750U (zh) 一种烹饪用折叠式容器
CN214230873U (zh) 烹煮器具
CN213664772U (zh) 一种锅具及用于放置厨具的配合结构
CN212913003U (zh) 一种防烫防挂油的滤油壶
CN214855993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2326111U (zh) 一种多功能汤锅
KR20190133970A (ko) 나사선을 통해 크기조절이 가능한 착탈식 냄비뚜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