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13057U - 一种移动实验室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实验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13057U
CN215113057U CN202120938406.XU CN202120938406U CN215113057U CN 215113057 U CN215113057 U CN 215113057U CN 202120938406 U CN202120938406 U CN 202120938406U CN 215113057 U CN215113057 U CN 2151130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negative pressure
chamber
ai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384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金庭
刘存宾
黄桂意
熊万康
罗志伟
施丽群
杨鑫磊
陈大勇
曾志龙
熊志明
陈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Jiangling Motors Group Refitted Vehic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Jiangling Motors Group Refitted Vehic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Jiangling Motors Group Refitted Vehic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Jiangling Motors Group Refitted Vehic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384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130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130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130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实验室,包括正压舱室和负压舱室,正压舱室内设置有正压调节装置,负压舱室内设置有负压调节装置,负压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机箱和负压风机,负压舱室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第一排风口和第一进风口,正压调节装置包括第二机箱和引风机,正压舱室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排风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实验室,负压调节装置将负压舱室调节为负压,使负压舱室中气体不能轻易流出,正压调节装置将正压舱室调节为正压,能够避免外界空气流进正压舱室中,有利于维持其高洁净度,同时,正压舱室以及负压舱室均采用顶送下排的方式进行室内换气,使室内形成定向气流,能够避免交叉感染。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实验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实验室。
背景技术
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人们对健康安全的问题也极为关注。随着各地开始全面复工复学,核酸检测也成为了各地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核酸检测实验室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验室又分有多个舱室,不同舱室中所从事的工作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于室内的洁净度也有不同的需求,比如,对药品进行检测的舱室洁净度要求很高,不允许有外界空气进入;在舱室中进行细菌灭活或扩增实验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有害气体需经过处理才能流入大气中。现有的实验室没有对各个舱室进行合理的气压调控,由于空气是流动的,舱室内气体与室外气体一直处于流通状态,难以对各个舱室中的空气进行管理,这不仅影响了一些舱室正常工作的进行,还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实验室,以实现对实验室的各个舱室进行气压调控。
一种移动实验室,包括独立设置的至少一正压舱室和至少一负压舱室,所述正压舱室内设置有正压调节装置,所述负压舱室内设置有负压调节装置,所述负压调节装置包括置于所述负压舱室中的第一机箱,以及固设于所述第一机箱中的负压风机,所述负压舱室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第一排风口和第一进风口,所述负压风机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排风口连接,所述正压调节装置包括置于所述正压舱室中的第二机箱,以及固设于所述第二机箱中的引风机,所述正压舱室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排风口,所述引风机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正压调节装置控制正压舱室中的进气量大于排气量,使正压舱室中的气压为正压,从而保证正压舱室中不会有室外空气流进,确保正压舱室中的高洁净度,负压舱室中通过负压调节装置来控制排气量大于进气量,负压舱室中的气压为负压,以此实现负压舱室中的气体不能轻易流至室外,并且在正压舱室以及负压舱室中均采用顶送下排的方式来进行室内换气,即顶置进风口下设排风口,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室内空气定向流动,在进行新风时有利于减小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新风质量。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风口通过空调管道与第一空调连接,所述第二进风口通过空调管道与第二空调连接,所述第二空调位于所述引风机的前端,所述第二空调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引风机的进风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正压舱室设置有一个,所述负压舱室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舱室和第二舱室,所述第二舱室位于所述第一舱室与所述正压舱室之间,所述第一舱室中分设有第一分室,所述第一分室通过第一进风格栅与所述第一舱室连接,所述第二舱室中分设有第二分室,所述第二分室通过第二进风格栅与所述第二舱室连接,所述正压舱室、所述第二分室、所述第二舱室、所述第一分室、所述第一舱室,按照气压值由高到低依序排布。
优选的,所述引风机和所述负压风机均采用变频风机。
优选的,所述第一机箱中还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机箱中的高效过滤器、用于遮挡所述第一机箱箱口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机箱贯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一端固设有初效过滤器,另一端固设有中效过滤器,所述中效过滤器位于所述初效过滤器与高效过滤器之间,所述初效过滤器靠近室内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机箱中固设有用于显示室内外压差的第一压差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差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机箱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机箱中固设有第一紫外消毒灯,所述第一紫外消毒灯位于所述第一机箱中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机箱中还固设用于检测舱室内外压差的第二压差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差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机箱中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机箱中固设有第二紫外消毒灯,所述第二紫外消毒灯位于所述第二机箱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实验室整体布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压调节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压调节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正压舱室 100 第二分室 250
负压舱室 200 空调主机 500
正压调节装置 300 第一常压室 610
负压调节装置 400 第二常压室 620
第一机箱 410 第三常压室 630
负压风机 420 第一过滤装置 430
第一进风口 210 高效过滤器 431
第二机箱 310 盖板 432
引风机 320 中效过滤器 433
第二进风口 110 初效过滤器 434
第二排风口 120 第一压差传感器 440
第一舱室 220 第一紫外消毒灯 450
第二舱室 230 第二压差传感器 330
第一分室 240 第二紫外消毒灯 34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移动实验室,包括正压舱室100、负压舱室200、正压调节装置300和负压调节装置400。
其中:负压调节装置400位于负压舱室200中,负压调节装置400包括置于负压舱室200中的第一机箱410,以及固设于第一机箱410中的负压风机420,负压舱室20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一进风口210和第一排风口,第一进风口210通过空调管道与第一空调连接,负压风机420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排风口连接,负压舱室200通过负压风机420控制室内排气量大于进气量,使负压舱室200中气压为负压,以此实现负压舱室200中的空气不能轻易流至室外。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正压调节装置300位于正压舱室100中,正压调节装置300包括置于正压舱室100的第二机箱310,以及固设于第二机箱310中的引风机320,正压舱室10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二进风口110和第二排风口120,第二进风口110通过空调管道与第二空调连接,第二空调通过第二管道与引风机320连接,第二空调位于引风机320的前端,室外空气先今后经过第二空调以及引风机320再进入室内,正压舱室100通过引风机320控制进气量大于排气量,使正压舱室100中的气压为正压,实现室外空气不能进入到正压舱室100中,便于维持正压舱室100的洁净度,在本实施例中,无论是负压舱室200还是正压舱室100,均采用顶送下排的方式进行换气,即顶置第一进风口210和第二进风口110,下设第一排风口和第二排风口120,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空气进行定向流动,避免空气置换时的交叉感染,需要说明的是,负压风机420和引风机320均采用变频风机。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负压舱室200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舱室220和第二舱室230,正压舱室100设置有一个。第一舱室220用于基因扩增实验,第二舱室230用于样本处理实验,正压舱室100用于药剂准备实验,第一舱室220、第二舱室230和正压舱室100呈并列排布,第二舱室230位于第一舱室220与正压舱室100之间。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舱室220和第二舱室230均设置有负压调节装置400,第一舱室220中的负压调节装置400与第二舱室230中的负压调节装置400位于实验室中同一个柜子内,且该柜子位于实验室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舱室220中分设有第一分室240,第一分室240作为第一缓冲区用于对实验人员的清洁消毒,第一分室240通过第一进风格栅与第一舱室220连接,且第一进风格栅位于第一分室240空间的上端,第一分室240的底部也设有与第一舱室220中相同的负压调节装置400,第一分室240通过负压调节装置400调节室内气压为负压,第二舱室230中分设有第二分室250,第二分室250作为第二缓冲区用于对实验人员的清洁消毒,第二分室250通过第二进风格栅与第二舱室230连接,第二进风格栅位于第二分室250的上端,第二分室250的底部也设置有与第二舱室230相同的负压调节装置400,第二分室250也通过负压调节装置400调节室内气压为负压,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舱室220远离第二舱室230的一侧设有空调主机500,空调主机500与第二舱室230并列排布。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实验室还设置有常压室,常压室包括第一常压室610、第二常压室620和第三常压室630,第一常压室610与第二常压室620位于同一侧,第三常压室630位于与第一常压室610相对的一侧,第一常压室610通过第一推门与第一分室240连接,第二常压室620通过第二推门与第二分室250连接,第三常压室630通过第三推门与正压舱室100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常压室610、第二常压室620和第三常压室630均作为更衣间供实验人员进行更换衣物。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实验室各个区域相对于大气压按压力值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正压舱室100、常压室、第二分室250、第二舱室230、第一分室240、第一舱室220,具体表现为,正压舱室100气压值为30Pa左右,常压室为0Pa,第二分室250气压值为-15Pa到-20Pa,第二舱室230气压值为-20Pa到-25Pa,第一分室240气压值为-25Pa到-30Pa,第一舱室220气压值为-30Pa到-35Pa,需要说明的是,该组压力值仅为本实施例所设定,并不为绝对值,在其他条件中各个室内气压大小均可能有所改变。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机箱410中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430,第一过滤装置430用于对排至室外的气体进行消毒清洁,第一过滤装置430包括固设于第一机箱410中的高效过滤器431,以及用于遮挡第一机箱410箱口的盖板432,高效过滤器431位于负压风机420的前端,盖板432上开设有与第一机箱410贯通的安装槽,安装槽的一端固设有中效过滤器433,另一端固设有初效过滤器434,中效过滤器433位于高效过滤器431和初效过滤器434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室内空气先后经过初效过滤器434、中效过滤器433、高效过滤器431、负压风机420再排至室外。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述,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机箱410中固设有用于显示室内、室外之间压差的第一压差传感器440,第一压差传感器440位于第一机箱410的顶部,第一机箱410的顶部还固设有第一紫外消毒灯450,第一紫外消毒灯450主要用于对第一过滤装置430进行消毒,也能对流经第一机箱410中空气进行杀菌消毒,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压差传感器440也能对初效过滤器434、中效过滤器433以及高效过滤器431这三个过滤器两端的压差进行检测,当显示的压差是初始压差的两倍时,则需要对相应的过滤器进行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述,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机箱310的底部固设有第二压差传感器330,第二压差传感器330用于检测室内、室外之间的压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机箱310内也设置有与第一机箱410中设置的相同的高效过滤器431,第二机箱310中的高效过滤器431对将引进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压差传感器330不仅能够显示室内相对于大气压的气压值,也能检测第二机箱310中高效过滤器431的两端的压差,当该压差显示为初始压差的两倍时,既代表该高效过滤器431需要进行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机箱310中还固设有第二紫外消毒灯340,第二紫外消毒灯340主要用于对第二机箱310中高效过滤器431的消毒,也能对流经第二机箱310中的空气进行消毒杀菌。
在具体实施时,正压舱室100通过引风机320控制正压舱室100中的进气量大于排气量,从而使正压舱室100内为正压,避免室外空气流进室内来破坏正压舱室100中的洁净度,且通过顶置第二进风口110,下设第二排风口120,实现正压舱室100中气流定向流动,从而来避免在空气置换过程中产生交叉感染这种情况,负压舱室200通过负压风机420控制负压舱室200中的排气量大于进气量,从而使负压舱室200内为负压,以此实现室内空气不能轻易流出室内,以免污染环境,又由于负压舱室200的第一进风口210设于顶部,第一排风口设于底部,顶送下排的方式来进行室内通气,使负压舱室200中的气流定向流动,以此来降低负压舱室200进行空气置换时交叉感染的概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实施过程只是为了说明本申请的可实施性,但这并不代表本申请的移动实验室只有上述唯一一种实施流程,相反的,只要能够将本申请的移动实验室实施起来,都可以被纳入本申请的可行实施方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移动实验室,包括独立设置的至少一正压舱室和至少一负压舱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舱室内设置有正压调节装置,所述负压舱室内设置有负压调节装置,所述负压调节装置包括置于所述负压舱室中的第一机箱,以及固设于所述第一机箱中的负压风机,所述负压舱室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第一排风口和第一进风口,所述负压风机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排风口连接,所述正压调节装置包括置于所述正压舱室中的第二机箱,以及固设于所述第二机箱中的引风机,所述正压舱室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排风口,所述引风机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通过空调管道与第一空调连接,所述第二进风口通过空调管道与第二空调连接,所述第二空调位于所述引风机的前端,所述第二空调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引风机的进风面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舱室设置有一个,所述负压舱室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舱室和第二舱室,所述第二舱室位于所述第一舱室与所述正压舱室之间,所述第一舱室中分设有第一分室,所述第一分室通过第一进风格栅与所述第一舱室连接,所述第二舱室中分设有第二分室,所述第二分室通过第二进风格栅与所述第二舱室连接,所述正压舱室、所述第二分室、所述第二舱室、所述第一分室、所述第一舱室,按照气压值由高到低依序排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机和所述负压风机均采用变频风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箱中还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机箱中的高效过滤器、用于遮挡所述第一机箱箱口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机箱贯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一端固设有初效过滤器,另一端固设有中效过滤器,所述中效过滤器位于所述初效过滤器与高效过滤器之间,所述初效过滤器靠近室内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箱中固设有用于显示室内外压差的第一压差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差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机箱的顶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箱中固设有第一紫外消毒灯,所述第一紫外消毒灯位于所述第一机箱中的顶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箱中还固设用于检测舱室内外压差的第二压差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差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机箱中的顶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箱中固设有第二紫外消毒灯,所述第二紫外消毒灯位于所述第二机箱的底部。
CN202120938406.XU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移动实验室 Active CN2151130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8406.XU CN215113057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移动实验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8406.XU CN215113057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移动实验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13057U true CN215113057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291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38406.XU Active CN215113057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移动实验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130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5187A (zh) * 2022-03-24 2022-09-23 成都格力新晖医疗装备有限公司 移动实验室及其舱体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5187A (zh) * 2022-03-24 2022-09-23 成都格力新晖医疗装备有限公司 移动实验室及其舱体机构
CN115095187B (zh) * 2022-03-24 2023-10-03 成都格力新晖医疗装备有限公司 移动实验室及其舱体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91867B2 (en) Ventilation system
WO2019137528A1 (zh) 挂式空调室内机
US20030177777A1 (en) Indoor air treatment system with hepa filtration
CN105202646A (zh) 智能净化柜式新风换气机
CN103266787B (zh) 一种气闸室
US6821310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ir filtration
KR20040106805A (ko) 급배기 직결형 환기겸용 공조시스템
CN105498866A (zh) Ccn生物安全实验室
CN215113057U (zh) 一种移动实验室
CN105318417A (zh) 全能空调系统
CN111322694A (zh) 与空调联动的杀菌消毒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CN208238170U (zh) 防虫防鼠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05276722A (zh) 全能新风与空调系统
CN107192081A (zh) 一种新风换气装置和全自动智能换气设备
CN208815638U (zh) 一种除臭通风系统
CN204787019U (zh) 通风设备
CN107687694B (zh) 一种具有净化、除湿、室内压力调节功能的通风器
CN115892431A (zh) 一种船舶智能通风系统
KR102265507B1 (ko) 헤파 필터 사용 절감 및 에너지 절감이 가능한 이중 댐퍼 구조의 공기 순환 제어 시스템
JP3516507B2 (ja) クリーンルームシステム
JP4486727B2 (ja) 循環型クリーンルーム
CN207365314U (zh) 一种新风换气装置和全自动智能换气设备
CN208296105U (zh) 用于窗式空调器的净化模块和窗式空调器
KR100577289B1 (ko) 환기시스템
CN212692082U (zh) 一种学校智能杀菌除霾调节空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