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12652U - 一种节约尾气燃烧炉尾气用量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约尾气燃烧炉尾气用量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12652U
CN215112652U CN202120087242.4U CN202120087242U CN215112652U CN 215112652 U CN215112652 U CN 215112652U CN 202120087242 U CN202120087242 U CN 202120087242U CN 215112652 U CN215112652 U CN 2151126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gas
combustion
carbon black
furnac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8724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双庆
贾小贤
陈忠斌
冯彦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i Black Cat Carbon Bla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i Black Cat Carbon Bla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i Black Cat Carbon Bla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i Black Cat Carbon Bla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8724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126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126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126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Chimneys And Flu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炭黑生产湿法造粒工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节约尾气燃烧炉尾气用量的装置,包括燃烧通路和助燃通路,燃烧通路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高温预热器、混气腔和尾气燃烧炉,流经混气腔进入到尾气炉内进行燃烧,助燃通路连通于混气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热效果良好,充分利用能源,提高了燃烧效率,炭黑尾气和助燃空气混合均匀,为炭黑尾气充分燃烧创造了条件,两种混合气体混合后进入尾气燃烧炉,使其充分燃烧,为后续生产提供所需热量,同时本实用新型可节约尾气燃烧炉的炭黑尾气用量,增加输送至动力车间锅炉燃烧的炭黑尾气量,提高蒸汽发电量。

Description

一种节约尾气燃烧炉尾气用量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炭黑生产湿法造粒工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节约尾气燃烧炉尾气用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炭黑生产湿法造粒工艺过程中,炭黑的干燥问题一直以来是各个生产厂家尤为关注的重要课题。正常生产时,干燥炭黑所用的燃料均来源于炭黑生成反应后所排放出的尾气。炭黑尾气经尾气加压风机大部分输送至动力车间锅炉燃烧产生蒸汽进行发电,部分输送至炭黑干燥系统尾气燃烧炉内燃烧,为干燥机干燥湿炭黑粒子提供热量。所以,尾气燃烧炉尾气用量的多少及稳定,也直接关乎到动力发电量的运行。
目前炭黑尾气炉中炭黑尾气在燃烧过程中使用的助燃空气均为外界常温空气。不仅要消耗较多的炭黑尾气,而且炉膛温度升温缓慢。按照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nRT,温差越大,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差越大,即空气中的含氧量差别越大,便会造成燃气消耗量不一样,燃烧就呈现不稳定状态。因此,稳定助燃空气的工况对尾气炉的稳定运行以及节能都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助燃空气温度会提高燃烧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约尾气燃烧炉尾气用量的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现有的炭黑尾气燃烧炉在燃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炭黑尾气,且炉膛温度升温缓慢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约尾气燃烧炉尾气用量的装置,其包括:包括相互连通的燃烧通路和助燃通路;所述燃烧通路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高温预热器、混气腔和尾气炉;所述助燃通路连通于所述混气腔,且在所述燃烧通路和助燃通路之间管路连通处设置有冷风预热夹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助燃通路包括鼓风风机,所述鼓风风机与所述混气腔连通有出口气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燃烧通路还包括炭黑干燥机,所述炭黑干燥机连通于所述尾气燃烧炉,且所述炭黑干燥机外设置有干燥机夹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高温预热器分别设置有入口烟管和出口烟管,所述入口烟管用于引入炭黑尾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口烟管与所述出口气管上分别设置有气体流量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法造粒工艺炭黑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节约尾气炉尾气用量的装置,包括燃烧通路和助燃通路,燃烧通路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高温预热器、混气腔和尾气炉,炭黑尾气由高温预热器上的烟气入口流入系统内部,流经混气腔进入到尾气炉内进行燃烧,助燃通路连通于混气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热效果良好,充分利用能源,提高了燃烧效率,炭黑尾气和助燃空气混合均匀,为炭黑尾气充分燃烧创造了条件,两种混合气体混合后进入尾气燃烧炉,使其充分燃烧,为后续生产提供所需热量,同时本实用新型节约炭黑尾气用量,增加输送至动力车间锅炉燃烧的炭黑尾气量,提高蒸汽发电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种节约尾气炉尾气用量的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标记:
100、燃烧通路;110、高温预热器;111、入口烟管;112、出口烟管;120、混气腔;130、尾气炉;140、炭黑干燥机;150、干燥机夹套;
200、助燃通路;210、冷风预热夹套;220、鼓风风机;230、出口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约尾气炉尾气用量的装置,其包括:包括相互连通的燃烧通路100和助燃通路200;燃烧通路100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高温预热器110、混气腔120和尾气炉130;助燃通路200连通于混气腔120,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热效果良好,充分利用能源,提高了燃烧效率,炭黑尾气和助燃空气混合均匀,为炭黑尾气充分燃烧创造了条件,两种混合气体混合后进入尾气燃烧炉,使其充分燃烧,为后续生产提供所需热量,同时本实用新型节约炭黑尾气用量,增加输送至动力车间锅炉燃烧的炭黑尾气量,提高蒸汽发电量。
进一步的,本申请在燃烧通路100和助燃通路200之间管路连通处设置有冷风预热夹套210,助燃空气经冷风预热夹套210进行加热后温度升高,通过预热助燃空气来增强混合气体在尾气炉130内的燃烧效果。
更进一步的,本申请通过在燃烧通路100和助燃通路200之间管路连通处套设冷风预热夹套210来加热其中通过的空气,可以提高助燃空气的温度,使助燃空气与炭黑尾气的混合气体温度提高,增强混合气体燃烧效果与火焰传播速度,也对燃烧炉起到了保温作用,并且在保温的同时也充分利用了炭黑尾气燃烧产生的热能,混合箱中两种气体自动进入接触室充分混合,使气体进入燃烧器中燃烧的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方案,助燃通路200包括鼓风风机220,鼓风风机220与混气腔120连通有出口气管230。
作为优选方案,燃烧通路100还包括炭黑干燥机140,炭黑干燥机140连通于尾气炉130,且炭黑干燥机140外设置有干燥机夹套150。
进一步的,本申请中尾气炉130的燃烧热量有一部分进入到干燥机夹套150内,为干燥机干燥湿炭黑粒子提供热量。
作为优选方案,高温预热器110分别设置有入口烟管111和出口烟管112,入口烟管111用于引入炭黑尾气,且出口烟管112连通于混气腔120。
进一步的,本申请的燃烧通路100被设置为:炭黑尾气由高温预热器110的入口烟管111进入到燃烧系统内部进行预热,由高温预热器110出口烟管112流入混气腔120与混气腔120与助燃空气进行充分混合,同时混合气体经过冷风预热夹套210的加热进入到尾气炉130内;本申请的助燃通路200被设置为:燃通路连通于混气腔120,鼓风风机220将燃烧系统的外部空气引入混气腔120内,外部助燃空气在混合腔内与炭黑尾气充分混合,同时混合气体经过冷风预热夹套210的加热进入到尾气炉130内。
作为优选方案,出口烟管112与出口气管230上分别设置有气体流量调节阀。
进一步的,本申请在管道上设置流量调节阀,可以精准的控制空气与尾气的输入流量,从而控制混合气体中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的比例,使炭黑尾气燃烧更充分,充分获得其热量。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送入炭黑尾气炉130的助燃空气首先经由尾气炉130鼓风风机220进入冷风预热夹套,助燃空气经冷风预热夹套210后温度升高,然后进入尾气炉130炉膛与炭黑尾气反应燃烧,产生的热量再进入干燥机夹套150内,为干燥机干燥湿炭黑粒子提供热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技术方案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现有的技术方案:当尾气炉130助燃空气平均温度为11度时,尾气炉130尾气每日平均用量为173063m3左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助燃空气经冷风预热夹套210后温度升高,平均风温达到129℃,尾气炉130尾气每日平均用量为170222m3左右。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助燃空气未加热比加热后平均多用约2840m3左右,本实用新型不仅节约了炭黑尾气使用量,而且还增加动力车间炭黑尾气发电量,即按照现有的尾气与发电比值(6~8:1)计算,每日节约的尾气供动力后约可多发350-470度/日左右的电。
综上,本实用新型涉及湿法造粒工艺炭黑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节约尾气炉尾气用量的装置,包括燃烧通路和助燃通路,燃烧通路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高温预热器、混气腔和尾气炉,炭黑尾气由高温预热器上的烟气入口流入系统内部,流经混气腔进入到尾气炉内进行燃烧,助燃通路连通于混气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热效果良好,充分利用能源,提高了燃烧效率,炭黑尾气和助燃空气混合均匀,为炭黑尾气充分燃烧创造了条件,两种混合气体混合后进入尾气燃烧炉,使其充分燃烧,为后续生产提供所需热量,同时本实用新型节约炭黑尾气用量,增加输送至动力车间锅炉燃烧的炭黑尾气量,提高蒸汽发电量。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节约尾气燃烧炉尾气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通的燃烧通路和助燃通路;所述燃烧通路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高温预热器、混气腔和尾气炉;所述助燃通路连通于所述混气腔,且在所述燃烧通路和助燃通路之间管路连通处设置有冷风预热夹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约尾气燃烧炉尾气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通路包括鼓风风机,所述鼓风风机与所述混气腔连通有出口气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约尾气燃烧炉尾气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通路还包括炭黑干燥机,所述炭黑干燥机连通于所述尾气炉,且所述炭黑干燥机外设置有干燥机夹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约尾气燃烧炉尾气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预热器分别设置有入口烟管和出口烟管,所述入口烟管用于引入炭黑尾气,且所述出口烟管连通于所述混气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约尾气燃烧炉尾气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烟管与所述出口气管上分别设置有气体流量调节阀。
CN202120087242.4U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节约尾气燃烧炉尾气用量的装置 Active CN2151126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87242.4U CN215112652U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节约尾气燃烧炉尾气用量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87242.4U CN215112652U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节约尾气燃烧炉尾气用量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12652U true CN215112652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23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87242.4U Active CN215112652U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节约尾气燃烧炉尾气用量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126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33449B (zh) 低碳型烟气回流式蒸汽锅炉低氧燃烧系统
CN101338894A (zh) 低热值燃料双预热蓄热式节能锅炉
CN204756953U (zh) 带余热锅炉的蓄热式废气焚烧炉
CN209541154U (zh) 一种用于低热值燃料的低温热风炉
CN108954799B (zh) 燃烧换热装置、燃气壁挂炉和燃气热水器
CN2916398Y (zh) 一种生物质燃烧器
CN215112652U (zh) 一种节约尾气燃烧炉尾气用量的装置
CN100394102C (zh) 纯无烟节煤型外燃内旋流导热油炉
CN201652405U (zh) 燃煤锅炉助燃器
CN102563858A (zh) 低温余热发电用补燃装置
CN115682434A (zh) 一种基于脉动燃烧技术的燃气热水器
CN205388316U (zh) 蒸汽锅炉余热利用系统
CN212339224U (zh) 固体燃料高温贫氧燃烧装置
CN207622009U (zh) 三维传导换热式燃烧器
CN106439860B (zh) 一种酒精脱水蒸汽加热系统
CN208204987U (zh) 一种分级燃烧增压富氧锅炉系统
CN202485204U (zh) 双风机双控制节能热风炉
CN202791995U (zh) 一种蓄热式富氧燃烧装置
CN205807843U (zh) 一种高温预混燃气热载体炉
CN205447698U (zh) 燃煤蒸汽锅炉
CN205447722U (zh) 高温气化复合燃烧系统
CN113028389A (zh) 一种低氮燃气锅炉及其低氮燃烧方法
CN205447692U (zh) 一种全氧燃烧玻璃窑烟气余热锅炉
CN205424986U (zh) 烟气回流式蒸汽锅炉低氧燃烧系统
CN2541734Y (zh) 一种型煤、油、气三用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