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11217U - 一种水阀自动导通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阀自动导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11217U
CN215111217U CN202120566442.8U CN202120566442U CN215111217U CN 215111217 U CN215111217 U CN 215111217U CN 202120566442 U CN202120566442 U CN 202120566442U CN 215111217 U CN215111217 U CN 215111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valve
hole
nozzle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6644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东
李红刚
李孟钦
郑卓斌
王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oayu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oayu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oayu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oayu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6644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11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11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11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阀自动导通系统,应用于擦地或洗地机器人,其包括上水管、水阀、水咀套、弹性件、水咀、下水管与水阀接头;上水管密封连接水阀的上端部;水阀内部设有容腔;水阀盖的下端部设置有连通容腔的第一通孔;水咀可竖直移动设置于第一通孔内,水咀的外壁与第一通孔密封贴合;水咀设置有盲孔与侧通孔,外部设有承接部;弹性件设于承接部与水咀套之间;水阀接头套接于下水管上端,中部设置有连通下水管的第二通孔;当水阀接头与水咀连接,且向上挤压弹性件至侧通孔与容腔连通时,第二通孔与盲孔密封连接,此时上水管与下水管接通。本技术方案的水阀自动导通系统,上水组件与下水组件可实现随插即用。

Description

一种水阀自动导通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清洁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阀自动导通系统。
背景技术
在家用清洁市场,清扫机器人系统已非常成熟。高端的智能擦地机器人系统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而为了实现湿擦或擦洗模式下的正常工作,其水路连接必须使用的水阀开关尤为重要。擦地或洗地机器人的水阀连接技术已成为衡量机器人性能水平高低的关键指标。现有的擦地或洗地机器人水路即开或即关不便,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阀自动导通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的擦地机器人水路即开或即关不便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水阀自动导通系统,应用于擦地或洗地机器人,包括:上水组件与下水组件;
所述上水组件包括上水管、水阀盖、水咀套、弹性件与水咀;
所述上水管密封连接所述水阀盖的上端部;
所述水咀套密封连接所述水阀盖的下端部,且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水阀盖内部设置有连通所述上水管的容腔;
所述水咀可竖直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水咀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通孔密封贴合;
所述水咀设置有连通其下端部的盲孔与连通所述盲孔的侧通孔,外部设置有用于承接所述弹性件的承接部;
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承接部以及所述水咀套之间,用于为所述水咀提供向下的弹性力;
所述下水组件包括下水管与水阀接头;
所述水阀接头套接于所述下水管上端,且中部设置有连通所述下水管的第二通孔;
当所述水阀接头不与所述水咀连接时,所述侧通孔仅连通所述盲孔;
当所述水阀接头与所述水咀连接,且向上挤压所述弹性件至所述侧通孔与所述容腔连通时,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盲孔密封连接,此时所述上水管与所述下水管接通。
优选地,所述上水组件还包括水咀支架;
所述水咀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水咀套下端并套接于所述水咀上,中部设置有供所述承接部滑动的滑道;
所述水咀支架的下端部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承接部滑出滑道的限位部。
优选地,所述水咀下端部设置有由上往下半径增大的锥形凹道;
所述水阀接头上端部设置有与所述锥形凹道形状相适应的锥形凸起。
优选地,所述水阀接头上端部于所述锥形凸起的底部位置设置有限位台;
所述限位台用于限制所述水阀接头向上运动距离;
当所述水阀接头与所述水咀连接且向上运动至所述限位台抵接所述水咀支架时,所述侧通孔与所述容腔为连通状态。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中部设置有第三通孔;
所述水阀接头可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水咀连接;
所述限位台通过所述限位部限制所述水阀接头向上运动;
当所述水阀接头与所述水咀连接且向上运动至所述限位台抵接所述限位部时,所述侧通孔与所述容腔为连通状态。
优选地,所述上水组件还包括水阀支架;
所述下水组件还包括对接支架;
所述水阀支架设置有凹腔;
所述对接支架设置有可与所述凹腔对接的凸起;
所述水阀盖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凹腔上,所述水咀位于所述凹腔内;
所述水阀接头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凸起上。
优选地,所述水阀盖下端部设置有第一倒钩;
所述水阀盖上端部伸于所述上水管的管道内,下端部通过所述第一倒钩与所述水阀支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水咀套设置有第二倒钩;
所述水阀盖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倒钩卡止连接的挂钩口;
所述水咀套通过所述第二倒钩与所述水阀盖连接。
优选地,所述水阀接头设置有第三倒钩,所述水阀接头通过所述第三倒钩与所述对接支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水阀盖与所述水咀套之间通过防水圈密封。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一种水阀自动导通系统,应用于擦地或洗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上水组件与下水组件;所述上水组件与所述下水组件安装于所述主架上;所述上水组件包括上水管、水阀、弹性件与水咀;所述上水管密封连接所述水阀的上端部;所述水阀内设置有连通所述上水管的容腔,下端部设置有连通所述容腔的第一通孔;所述水咀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水咀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通孔密封贴合;所述水咀设置有连通其下端部的盲孔与连通所述盲孔的侧通孔,外部设置有用于承接所述弹性件的承接部;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承接部以及所述水阀之间,用于为所述水咀提供复位的弹性力;所述下水组件包括下水管与水阀接头;所述水阀接头套接于所述下水管上端,且中部设置有连通所述下水管的第二通孔;当所述水阀接头不与所述水咀连接时,所述侧通孔仅连通所述盲孔,所述容腔不与所述盲孔连通;当所述水阀接头与所述水咀对接,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盲孔密封连接,且所述水阀接头向上推动所述水咀至所述侧通孔与所述容腔连通时,所述上水管与所述下水管接通。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水咀的承接部与水咀套之间设置弹性件,使得上水组件与下水组件可以实现随插即用,需要时,下水组件与上水组件连接,挤压弹性件使上下水管管路连通;不需使用时,下水组件与上水组件分离,水路在上水管与水阀盖之间形成的密封腔内,实现了水路的随插即用,随取关闭的水路连接系统,达到了擦地板湿拖或擦洗的功能,提高了机器人的清洁效率,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机器人水路即开或即关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阀自动导通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阀自动导通系统中的上水组件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A部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阀自动导通系统中的下水组件爆炸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4中B部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阀自动导通系统上水组件与下水组件处于分离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阀自动导通系统上水组件与下水组件处于连接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中:1、上水组件;11、上水管;12、水阀盖;121、容腔;122、第一倒钩;13、防水圈;14、水咀套;141、第一通孔;142、第二倒钩;15、弹性件;16、水咀;161、侧通孔;162、盲孔;163、承接部;164、锥形凹道; 17、水咀支架;171、滑道;172、限位部;173、第三通道;18、水阀支架; 181、凹腔;2、下水组件;21、水阀接头;211、第二通孔;212、锥形凸起; 213、限位台;214、第三倒钩;22、对接支架;221、凸起;222、安装位; 223、第四通孔;23、下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所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更换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阀自动导通系统。
请参阅图1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水阀自动导通系统,应用于擦地或洗地机器人,包括:主架(图中未示)、上水组件1与下水组件2。上水组件1与下水组件2安装于主架上。其中,上水组件1包括上水管11、水阀(图中未示)、弹性件15与水咀16;上水管11密封连接水阀的上端部;水阀内设置有连通上水管11的容腔121,下端部设置有连通容腔121的第一通孔141;水咀16可移动设置于第一通孔141内,且水咀16的外壁与第一通孔141密封贴合;水咀6设置有连通其下端部的盲孔162与连通盲孔的侧通孔161,外部设置有用于承接弹性件15的承接部163;弹性件15设置于承接部163以及水阀之间,用于为水咀16提供向下的弹性力。下水组件2包括下水管23与水阀接头21;水阀接头21套接于下水管23上端,且中部设置有连通下水管23的第二通孔211。当水阀接头21不与水咀16连接时,侧通孔161仅连通盲孔162。当水阀接头21与水咀16连接,第二通孔211与盲孔162密封连接,且水阀接头21向上推动弹性件15向上运动至侧通孔161与容腔121 连通时,上水管11与下水管23接通。
在本方案中,通过水咀16的上下滑动的方式改变上水管11与下水管23 的连通状态。其中,水咀16可以设置为直接伸入上水管11中的形式,相应的,上水管11端部设置用于抵接弹性件15的凸出部即可。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水阀,通过水阀抵接弹性件15的上端部的形式,方便零部件的加工与更换。
具体来说,上水管11作为储水箱导向水阀开关的通道,下水管23作为导向擦地板的水管。
请参阅图6,当上水组件1与下水组件2未连通时,盲孔162仅连通水咀 16的下端部,而不连通上端部,水咀16未伸出第一通孔141,此时侧通孔161 仅连通盲孔162而不与容腔121连通,上水管11中流通的水密封于容腔内。
请参阅图7,当下水组件2与上水组件1连接后,水阀接头21顶住水咀 16并使水咀16往上移动,水咀16沿第一通孔141往上运动至至侧通孔161 与容腔121连通。当下水组件2与上水组件1对接到位时,侧通孔161保持与容腔121的连通状态,此时上水管11中的水可沿水阀盖12由侧通161孔流入水咀16中,后流入水阀接头21的第二通孔211中,最终流入下水管23 中。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一,以下为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二,具体请参阅图1至图7。
一种水阀自动导通系统,应用于擦地或洗地机器人,包括:主架、上水组件1与下水组件2;上水组件1与下水组件2安装于主架上;上水组件1包括上水管11、水阀、弹性件15与水咀16;上水管11密封连接水阀的上端部;水阀内设置有连通上水管11的容腔121,下端部设置有连通容腔121的第一通孔141;水咀16可移动设置于第一通孔141内,且水咀16的外壁与第一通孔141密封贴合;水咀6设置有连通其下端部的盲孔162与连通盲孔的侧通孔161,外部设置有用于承接弹性件15的承接部163;弹性件15设置于承接部163以及水阀之间,用于为水咀16提供向下的弹性力;下水组件2包括下水管23与水阀接头21;水阀接头21套接于下水管23上端,且中部设置有连通下水管23的第二通孔211;当水阀接头21不与水咀16连接时,侧通孔161 仅连通盲孔162;当水阀接头21与水咀16连接,且向上挤压弹性件15至161侧通孔与容腔121连通时,第二通孔211与盲孔162密封连接,此时上水管 11与下水管23接通。
进一步地,上水组件1还包括水咀支架17;水咀支架17固定连接于水咀套14下端并套接于水咀16上。水咀支架17的内部设置有供承接部163滑动的滑道171;水咀支架17的下端部设置有用于限制承接部163滑出滑道的限位部172。
具体来说,水咀16受弹性件15的弹性力与水阀接头的推力,可沿第一通孔141上下移动。滑道171套接于承接部163上,起到为水咀16的滑动提供更好的导向作用的效果。
水咀支架17连接于水咀套14下方,内部的滑道171用于支撑水咀16做滑动;其中,承接部163往下运动限位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是在水咀16的顶部设置与第一通孔141卡止配合的凸起,使得水咀16的顶部无法由上往下穿过第一通孔141进而起到限位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在水咀支架17底部设置限位部172的方式;优选地,当承接部163抵接于限位部 172上时,弹性件15处于自然伸直状态。
进一步地,水阀具体包括水阀盖12与水咀套14;水阀盖12的上端部与上水管11密封连接,下端部与水咀套14连接;水咀套14与水阀盖12之间形成容腔121,且水咀套14的下端部设置第一通孔141。
具体来说,水阀盖12用于与上水管11连接,水咀套14用于与水咀16 连接,二者组合形成容腔121,使得某一零部件需更换时可以直接替换,减少更换成本,同时也减少对其他零部件加工难度。
进一步地,水咀16下端部设置有由上往下半径增大的锥形凹道164;水阀接头21上端部设置有与锥形凹道164形状相适应的锥形凸起212。
本方案中,锥形凹道164增大了盲孔162的底面面积,方便与锥形凸起 212的对接,也是的使得对接后锥形凸起212可以沿着锥形凹道164的内壁移动,为水阀接头21与水咀16的对接起到导向效果,使得对接的过程不易发生偏移。并且二者嵌入配合的方式可以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具体来说,用于使水咀16与水阀接头21更好的密封连接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是将锥形凹道164设置于水阀接头21、锥形凸起212设置于水咀16上的方式,或者是在水阀接头21外圈设置具备弹性的密封圈、在水咀16上盲孔162的下方设置供水阀接头21伸入的凹腔,二者连接后通过密封圈密封的方式等。
进一步地,水阀接头21上端部于锥形凸起212的底部位置设置有限位台 213;限位台213用于限制水阀接头21向上运动距离;当水阀接头21与水咀 16连接且向上运动至限位台213抵接水咀支架17时,侧通孔161与容腔121 为连通状态。
具体来说,限位台213用于避免水阀接头21过度向上运动以致于使水咀 16顶出第一通道。而限位台213设置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是于水阀接头21上设置往左右两侧伸出的凸起,且该凸起无法穿过水咀支架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台213设置于水阀接头21上,位于锥形凸起212的底部。
进一步地,限位部172中部设置有第三通孔173;水阀接头21可穿过第三通孔173与水咀16连接;限位台213通过限位部173限制水阀接头21向上运动,也即限位台213设置为无法穿过第三通孔173的方式;当水阀接头21与水咀16连接且向上运动至限位台213抵接限位部173时,侧通孔161与容腔121为连通状态。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限位台213将水阀接头21设置为无法通过第三通孔173的方式起到限位效果,且当水阀接头21向上运动至最顶部时,侧通孔161与容腔121保持为连通状态,此时上水管11与下水管23接通。
进一步地,上水组件1还包括水阀支架18;下水组件2还包括对接支架 22;水阀支架18设置有凹腔181;对接支架22设置有可与凹腔81对接的凸起221;水阀盖12可拆卸安装于凹腔81上,从而与水阀盖12连接的水咀套 14、水咀16等连接于水阀支架18上,水咀16位于凹腔181内;水阀接头21 可拆卸安装于凸起221上。
水阀支架18与对接支架22分别起到支撑上水组件1与下水组件2的作用。
进一步地,水阀盖12下端部设置有第一倒钩122;水阀盖12上端部伸于上水管11的管道内,下端部通过第一倒钩122与水阀支架18连接。
进一步地,水咀套14设置有第二倒钩142,水阀盖12上设置有供第二倒钩142卡止连接的挂钩口;水咀套14通过第二倒钩142与水阀盖12连接。
进一步地,水阀接头21设置有第三倒钩214,水阀接头21通过第三倒钩 214与对接支架22连接。
具体来说,本方案通过设置多个倒钩实现可拆卸连接,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是通过卡扣连接、螺纹连接等方式,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对接支架22上设置有供水阀接头21安装的安装位222,安装位222下设置有供下水管23穿过的第四通孔223,安装位222内设置有挂钩口。采用倒钩的方式,可拆卸连接的同时降低装配的难度,并使得部件需更换时可快速更换。
进一步地,水阀盖12与水咀套14之间通过防水圈13密封。
具体来说,防水圈13设置于水阀盖12与水咀套14之间的连接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密封等方式,具体起到密封效果即可,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弹性件15具体为套设于水咀上的弹簧。
在本实施例采用一个弹簧套设于水咀16上的形式。实际应用中,可以是弹性件为高弹性的橡胶件、弹性胶套等物件,还可以是采用多根弹簧环绕水咀16圆周分布的方式,具体使得水咀16上下滑动后可以通过弹簧复位即可,不作限制。
以上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阀自动导通系统,应用于擦地或洗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上水组件与下水组件;
所述上水组件与所述下水组件安装于所述主架上;
所述上水组件包括上水管、水阀、弹性件与水咀;
所述上水管密封连接所述水阀的上端部;
所述水阀内设置有连通所述上水管的容腔,下端部设置有连通所述容腔的第一通孔;
所述水咀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水咀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通孔密封贴合;
所述水咀设置有连通其下端部的盲孔与连通所述盲孔的侧通孔,外部设置有用于承接所述弹性件的承接部;
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承接部以及所述水阀之间,用于为所述水咀提供复位的弹性力;
所述下水组件包括下水管与水阀接头;
所述水阀接头套接于所述下水管上端,且中部设置有连通所述下水管的第二通孔;
当所述水阀接头不与所述水咀连接时,所述侧通孔仅连通所述盲孔,所述容腔不与所述盲孔连通;
当所述水阀接头与所述水咀对接,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盲孔密封连接,且所述水阀接头向上推动所述水咀至所述侧通孔与所述容腔连通时,所述上水管与所述下水管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阀自动导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组件还包括水咀支架;
所述水咀支架固定于所述主架上;
所述水咀支架套接于所述水咀上,且内部设置有供所述承接部滑动的滑道;
所述水咀支架的下端部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承接部滑出滑道的限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阀自动导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阀具体包括水阀盖与水咀套;
所述水阀盖上端部与所述上水管密封连接,下端部与所述水咀套连接;
所述水咀套与所述水阀盖之间形成所述容腔,且所述水咀套的下端部设置所述第一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阀自动导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阀盖与所述水咀套之间通过防水圈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阀自动导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具体包括水阀支架与对接支架;
所述上水组件安装于所述水阀支架上;
所述下水组件安装于所述对接支架上;
所述水阀支架设置有凹腔;
所述对接支架设置有可与所述凹腔对接的凸起;
当所述凸起的底部与所述凹腔的底部抵接时,所述侧通孔与所述容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阀自动导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阀盖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凹腔上,所述水咀位于所述凹腔内;
所述水咀支架连接于所述水咀套下端;
所述水阀接头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凸起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阀自动导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阀盖下端部设置有第一倒钩;
所述水阀盖上端部伸于所述上水管的管道内,下端部通过所述第一倒钩与所述水阀支架连接;
所述水咀套设置有第二倒钩;
所述水阀盖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倒钩卡止连接的挂钩口;
所述水咀套通过所述第二倒钩与所述水阀盖连接;
所述水阀接头设置有第三倒钩,所述水阀接头通过所述第三倒钩与所述对接支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阀自动导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咀下端部设置有由上往下半径增大的锥形凹道;
所述水阀接头上端部设置有与所述锥形凹道形状相适应的锥形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阀自动导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阀接头上端部于所述锥形凸起的底部位置设置有限位台;
所述限位台用于限制所述水阀接头向上运动的距离;
当所述水阀接头与所述水咀连接且向上运动至所述限位台抵接所述水咀支架时,所述侧通孔与所述容腔为连通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阀自动导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中部设置有第三通孔;
所述水阀接头可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水咀连接;
所述限位台无法穿过所述第三通孔;
当所述水阀接头与所述水咀连接且向上运动至所述限位台抵接所述限位部时,所述侧通孔与所述容腔为连通状态。
CN202120566442.8U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水阀自动导通系统 Active CN215111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6442.8U CN215111217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水阀自动导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6442.8U CN215111217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水阀自动导通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11217U true CN215111217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43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66442.8U Active CN215111217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水阀自动导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112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75892A (zh) 一种充电座、扫地机及扫地机系统
CN113729573B (zh) 一种清洁装置
CN215111217U (zh) 一种水阀自动导通系统
CN113261893A (zh) 一种扫地机的加水的对接结构
CN112963644A (zh) 一种水阀自动导通系统
CN212394812U (zh) 扫地机器人
CN216221359U (zh) 一种清洁系统
CN216193471U (zh) 一种防止虹吸回流的水管结构及洗衣机
CN216293916U (zh) 清洁机器人
JP2023155120A (ja) ドッキングステーション、清掃機器及び清掃システム
CN114086366B (zh) 洗涤剂盒和衣物处理设备
CN215914458U (zh) 清洁机器人基站、清洁机器人及清洁系统
CN212506563U (zh) 一种下水器引水管
CN214579554U (zh) 基站及清洁系统
CN113768424A (zh) 一种用于洗地机的补水系统
CN219353807U (zh) 基站及浮子组件
CN210439387U (zh) 一种方便进行固定的抽拉式水龙头
CN113303713A (zh) 扫地机器人
CN114059305B (zh) 洗涤剂盒和衣物处理设备
CN217365725U (zh) 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RU2802360C1 (ru) Стыковочная станция, убор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уборки
CN219782471U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基站设备以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CN210050350U (zh) 移动式龙头连接座
CN215820814U (zh) 清洁底座及清洁系统
CN210424092U (zh) 供水接头、空气净化器及家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