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08260U - 一种手动摆臂式开窗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动摆臂式开窗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08260U
CN215108260U CN202120298385.XU CN202120298385U CN215108260U CN 215108260 U CN215108260 U CN 215108260U CN 202120298385 U CN202120298385 U CN 202120298385U CN 215108260 U CN215108260 U CN 215108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m
swing arm
shaft
driv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9838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文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Yinzhou Shuozhi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Yinzhou Shuozhi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Yinzhou Shuozhi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Yinzhou Shuozhi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9838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08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08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082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五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动摆臂式开窗器。其包括传动机构、至少一个与传动机构相互连接的摆臂以及迫使传动机构运行的驱动机构,所述摆臂远离传动机构的一端与窗户滑移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箱、设置于驱动箱内的第一转动件、与第一转动件相互啮合的第二转动件以及设置于第二转动件上的控制握杆,且所述第一转动件与传动机构相互连接。本申请具有可以手动开启窗户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手动摆臂式开窗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五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动摆臂式开窗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智能化、舒适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家居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往往在窗户上安装开窗器,用于智能控制窗户的开启或关闭,用户可对窗户进行远程的操控,使用方便简单,即使用户出门在外也可根据需求随时开启或关闭窗户。
现有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3230290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电动开窗器,其主要包括驱动电机、设置于驱动电机上的蜗杆、与蜗杆相互啮合的蜗轮以及设置于蜗轮上的支撑摆臂,且支撑摆臂远离蜗轮的一端与窗户滑移连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支撑摆臂式间接通过驱动电机控制的,使得当遇到停电或者驱动电机出现损坏时,存在难以手动控制窗户的启闭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通过手动以开启窗户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手动摆臂式开窗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手动摆臂式开窗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手动摆臂式开窗器,包括传动机构、至少一个与传动机构相互连接的摆臂以及迫使传动机构运行的驱动机构,所述摆臂远离传动机构的一端与窗户滑移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箱、设置于驱动箱内的第一转动件、与第一转动件相互啮合的第二转动件以及设置于第二转动件上的控制握杆,且所述第一转动件与传动机构相互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窗户进行手动启闭时,首先旋转控制握杆,控制握杆迫使第二转动件进行旋转,第二转动件带动第一转动件运行,而第一转动件迫使传动机构运行,进而促使摆臂进行摆动。而摆臂与窗户滑移连接,促使窗户在摆臂的作用下进行启闭,使得在停电状态下仍可以对窗户进行控制。
另外,当需要控制两个窗户的启闭时,可以将两个摆臂与两个窗户连接,进而对两个窗户进行同步控制,增加手动摆臂式开窗器的使用范围。
可选的,所述控制握杆包括延长部、设置于延长部上的万向接头以及与延长部固定连接的手持部,所述延长部通过万向接头与第二转动件固定连接,而所述手持部设置于延长部远离第二转动件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控制第二转动件旋转时,首先握持手持部并驱动延长部旋转,延长部通过万向接头控制第二转动件旋转,进而延长对第二转动件的控制距离,减小对第二转动件的操作难度,进而间接减少对窗户启闭的操作难度。
另外,由于延长部与第二转动件是通过万向接头固定连接,使得当延长部控制第二转动件旋转时,万向接头允许延长部与第二转动部之间发生相对偏移转动,进而减少延长部对第二转动件的应力,延长第二转动件的使用时间。
可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模组支架、转动连接于模组支架内的传动蜗杆、与传动蜗杆相互啮合的传动蜗轮、至少一个与传动蜗轮相互连接的减速齿轮组以及至少一个与减速齿轮组相互连接的驱动齿轮,所述传动蜗杆与第一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减速齿轮组的数量、驱动齿轮的数量与摆臂的数量相同,而所述驱动齿轮与摆臂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轴首先控制传动蜗杆旋转,传动蜗杆带动传动蜗轮旋转,传动蜗轮促使减速齿轮组运行并增大扭矩,而减速齿轮组通过驱动齿轮控制摆臂摆动,进一步提高传动机构对摆臂的控制稳定性。
另外,由于减速齿轮组的数量、驱动齿轮的数量与摆臂的数量相同,使得传动涡轮可以对两个摆臂进行控制,促使两个摆臂可以同步运行,提高手动摆臂式开窗器对两个窗户的控制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传动蜗杆包括蜗杆齿部以及设置于蜗杆齿部上的蜗杆轴,所述蜗杆轴与第一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蜗杆齿部与传动蜗轮相互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控制传动蜗杆旋转时,第一驱动轴首先带动蜗杆轴旋转,蜗杆轴带动蜗杆齿部旋转,而蜗杆齿部驱使传动蜗轮旋转,使得第一驱动轴对传动蜗杆的控制更为简单方便。
可选的,所述蜗杆轴与第一驱动轴之间设置有连接轴,所述第一驱动轴以及蜗杆轴上均设置有限位六角柱,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开设有限位六角槽,所述限位六角柱插接于限位六角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驱动轴控制蜗杆轴旋转时,首先将限位六角柱插接于限位六角槽内,使得限位六角槽的槽壁限制限位六角柱的移动,进而迫使第一驱动轴可以直接通过控制轴对蜗杆轴进行驱动,使得除了对蜗杆轴的控制更为简单方便,还可以更为简单方便的对蜗杆轴以及第一驱动轴进行安装。
可选的,所述模组支架内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形成有供蜗杆齿部容置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槽壁贯穿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蜗杆轴穿设连接孔并与支撑架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蜗杆轴穿设连接孔并与支撑架转动连接,使得连接孔的孔壁限制蜗杆轴的移动,进而减少蜗杆轴发生偏移的可能性,间接提高传动蜗杆旋转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传动蜗轮包括转动连接于模组支架内的第一转动轴、设置于第一转动轴上的蜗轮齿部以及设置于第一转动轴上的第一传动齿轮,所述蜗轮齿部与传动蜗杆相互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减速齿轮组相互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传动蜗杆控制传动蜗轮发生旋转时,传动蜗杆首先迫使第一转动轴发生旋转,蜗轮齿部通过第一转动轴驱动第一传动齿轮发生旋转,进而迫使第一传动齿轮带动减速齿轮组运行,使得传动蜗杆对传动蜗轮的控制更为稳定,间接促使传动蜗轮对减少齿轮组的控制更为简单方便。
可选的,所述减速齿轮组包括转动连接于模组支架内的第二转动轴、设置于第二转动轴上的减速齿轮以及设置于第二转动轴上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减速齿轮与传动蜗轮相互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驱动齿轮相互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传动蜗轮控制减速齿轮组运行时,传动蜗轮首先驱动减速齿轮发生旋转,而减速齿轮通过第二转动轴带动第二传动齿轮旋转,而第二传动齿轮带动驱动齿轮运行,使得传动蜗轮对减速齿轮组件的而控制更为稳定,间接促使减速齿轮组对驱动齿轮的控制更为简单方便。
可选的,所述驱动齿轮包括转动连接于模组支架内的第三转动轴以及设置于第三转动轴上的驱动齿部,所述模组支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转动孔,且转动孔的数量与摆臂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三转动轴穿设转动孔并与摆臂固定连接,而所述驱动齿部与减速齿轮组相互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减速齿轮组控制驱动齿轮运行时,减速齿轮组首先迫使驱动齿部发生旋转,驱动齿部带动第三转动轴发生旋转,而第三转动轴驱动摆臂发生摆动,使得减速齿轮对驱动齿轮的控制更为稳定,间接促使驱动齿轮对摆臂的控制更为简单方便。
可选的,所述万向接头远离延长部的一端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槽壁贯穿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转动件靠近延长部的一端贯穿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内设置有螺纹柱,所述第二转动件插接于插接槽内,所述螺纹柱的两端穿设第一定位孔并与万向接头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安装控制握杆时,首先将第二转动件插接于容置槽内,随后将螺纹柱的两端穿设第一定位孔并与万向接头螺纹连接,使得对控制握杆的安装更为简单方便。另外,当需要对控制握杆进行拆卸时,可以直接将螺纹柱脱离万向接头,促使对控制握杆的拆卸更为简单方便。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需要对窗户进行手动启闭时,首先通过驱动机构迫使传动机构运行,而传动机构促使摆臂进行摆动,而窗户在摆臂的作用下进行启闭,使得对窗户的手动控制更为简单方便;
2.当需要控制两个窗户的启闭时,可以将两个摆臂与两个窗户连接,进而对两个窗户进行同步控制,增加手动摆臂式开窗器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手动摆臂式开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手动摆臂式开窗器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3是驱动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传动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模组支架与传动蜗杆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模组支架与传动蜗轮的爆炸示意图。
图8是模组支架与减速齿轮组的爆炸示意图。
图9是模组支架与驱动齿轮的爆炸示意图。
图10是摆臂与滑条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驱动机构;2、传动机构;3、摆臂;4、滑条;5、滚轮;6、滑移轨道;11、驱动箱;12、第一转动件;13、第二转动件;14、控制握杆;21、模组支架;22、传动蜗杆;23、传动蜗轮;24、减速齿轮组;25、驱动齿轮;111、上驱动箱体;112、下驱动箱体;113、第一放置槽;121、第一驱动轴;122、第一伞齿轮;131、第二驱动轴;132、第二伞齿轮;141、延长部;142、万向接头;143、手持部;2101、上模组支架;2102、下模组支架;2103、第二放置槽;2104、控制孔;2105、上支架;2106、下支架;2107、支撑架;2108、容置槽;2109、连接孔;2110、第一轴承;2111、连接轴;2112、限位六角柱;2113、限位六角槽;221、蜗杆齿部;222、蜗杆轴;231、第一转动轴;232、蜗轮齿部;233、第一传动齿轮;234、第二轴承;235、第一限位环;241、第二转动轴;242、减速齿轮;243、第二传动齿轮;244、第三轴承;245、第二限位环;251、第三转动轴;252、驱动齿部;253、第四轴承;254、第三限位环;255、转动孔;256、限位槽;14201、第一连接套;14202、第二连接套;14203、插接槽;14204、第一定位孔;14205、第二定位孔;14206、螺纹柱;14207、第一连接脚;14208、第一限位孔;14209、第一限位柱;14210、第二连接脚;14211、第二限位孔;14212、第二限位柱;14213、转孔;2511、转动部;2512、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手动摆臂式开窗器。参照图1和图2,手动摆臂式开窗器包括驱动机构1、与驱动机构1相互连接的传动机构2、至少一个与传动机构2相互连接的摆臂3以及与摆臂3相互连接且数量相同的滑条4。
具体的,传动机构2以及驱动机构1均通过螺栓固定于窗框上,滑条4通过螺栓固定于窗扇上,而摆臂3远离传动机构2的一端通过滑条4与窗扇滑移连接,并实现对窗户启闭的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摆臂3以及滑条4的数量为一个,使得手动摆臂式开窗器可以单独对一个窗户进行控制。在其他实施例中,摆臂3以及滑条4也可以设置有两个,进而对两个窗户进行控制。
参照图2和图3,驱动机构1包括驱动箱11、设置于驱动箱11内的第一转动件12、与第一转动件12相互啮合的第二转动件13以及设置于第二转动件13上的控制握杆14,且第一转动件12与传动机构2相互连接。
驱动箱11包括上驱动箱体111以及与上驱动箱体111通过螺栓固定的下驱动箱体112,上驱动箱体111与下驱动箱体112之间形成有第一放置槽113,第一转动件12以及第二转动件13均容置于第一放置槽113内。
第一转动件12包括第一驱动轴121以及设置于第一驱动轴121上的第一伞齿轮122。具体的,第一伞齿轮122一体成型于第一驱动轴121的端部,而第一驱动轴121远离第一伞齿轮122的一端与传动机构2相互连接,且第一驱动轴121通过轴承与驱动箱11转动连接。
第二转动件13包括第二驱动轴131以及设置于第二驱动轴131上的第二伞齿轮132。具体的,第二伞齿轮132一体成型于第二驱动轴131的中部,且第二伞齿轮132与第一伞齿轮122相互啮合。第二驱动轴131也通过轴承与驱动箱11转动连接,且第二驱动轴131的其中一端与控制握杆14固定连接。
当需要通过驱动机构1对传动机构2进行控制时,首先通过控制握杆14控制第二驱动轴131旋转,而第二驱动轴131带动第二伞齿轮132旋转。由于第二伞齿轮132与第一伞齿轮122相互啮合,使得第二伞齿轮132通过第一伞齿轮122迫使第一驱动轴121旋转,进而对传动机构2进行控制,使得对传动机构2的控制更为简单方便。
参照图2和图4,控制握杆14包括延长部141、设置于延长部141的端部的万向接头142以及与延长部141固定连接的手持部143,延长部141通过万向接头142与第二转动件13固定连接,而手持部143通过销固定于延长部141远离第二转动件13的一端。
具体的,万向接头142包括螺纹连接于延长部141远离手持部143的一端的第一连接套14201以及与第二转动件13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套1420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万向接头142远离手持部143的一端开设有插接槽14203,插接槽14203的槽壁贯穿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4204。第二转动件13靠近延长部141的一端贯穿开设有第二定位孔14205,且第二定位孔14205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14206,第二转动件13插接于插接槽14203内,而螺纹柱14206的两端穿设第一定位孔14204并与第二连接套14202螺纹连接。
另外,第一连接套14201靠近第二连接套14202的一端对称焊接有第一连接脚14207,两个第一连接脚14207的侧壁均贯穿开设有第一限位孔14208,第一限位孔14208内过盈连接有第一限位柱14209。第二连接套14202靠近第一连接套14201的一端对称焊接有第二连接脚14210,两个第二连接脚14210侧壁均贯穿开设有有第二限位孔14211,第二限位孔14211内过盈连接有第二限位柱14212,且第二限位柱14212的外周面贯穿开设有转孔14213,第一限位柱14209穿设转孔14213并与第二限位柱14212转动连接。
当需要对第二转动件13进行控制时,首先握持手持部143,并通过手持部143对延长部141进行控制。而延长部141通过万向接头142对第二转动件13进行控制。由于延长部141的存在,进而延长对第二转动件13的控制距离,减小对第二转动件13的操作难度,进而间接减少对窗户启闭的操作难度。
另外,由于万向接头142的存在,使得延长部141在对第二转动件13进行控制时,万向接头142允许延长部141与第二转动件13发生相对偏移,进而减少延长部141对第二转动件13的应力,延长第二转动部2511的使用时间。
参照图2和图5,传动机构2包括模组支架21、转动连接于模组支架21内的传动蜗杆22、与传动蜗杆22相互啮合的传动蜗轮23、至少一个与传动蜗轮23相互连接的减速齿轮组24以及至少一个与减速齿轮组24相互连接的驱动齿轮25,传动蜗杆22与第一驱动轴121固定连接,而驱动齿轮25与摆臂3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减速齿轮组24以及驱动齿轮25均设置有一个,使得减速齿轮组24以及驱动齿轮25可以单独对一个摆臂3进行控制,进而单独对一个窗户进行控制。在其他实施例中,减速齿轮组24以及驱动齿轮25还可以设置有两个,进而对两个摆臂3进行控制。
当第一驱动轴121对传动机构2进行控制时,第一驱动轴121首先对传动蜗杆22进行控制,而传动蜗杆22带动传动蜗轮23进行旋转。随后传动蜗轮23带动减速齿轮组24旋转并增大扭矩,而减速齿轮组24促使驱动齿轮25运行。最后驱动齿轮25迫使摆臂3发生摆动,使得对摆臂3的控制更为稳定。
参照图5和图6,传动蜗杆22包括蜗杆齿部221以及一体成型于蜗杆齿部221上的蜗杆轴222,蜗杆轴222转动连接于模组支架21内,蜗杆轴222的一端与第一驱动轴121远离第一伞齿轮122的一端固定连接,而蜗杆齿部221与传动蜗轮23相互啮合。
当第一驱动轴121驱动传动蜗杆22进行旋转时,第一驱动轴121首先带动蜗杆轴222发生旋转,而由于蜗杆轴222与蜗杆齿部221一体成型,使得蜗杆轴222带动蜗杆齿部221旋转,而由于蜗杆齿部221与传动蜗轮23相互啮合,使得蜗杆齿部221带动传动蜗轮23旋转。
具体的,模组支架21包括上模组支架2101以及与上模组支架2101通过螺栓固定的下模组支架2102。上模组支架2101与下模组支架2102之间形成有第二放置槽2103以及至少一个控制孔2104,以两个为例,两个控制孔2104分别开设于第二放置槽2103的两个相对槽壁上。
上模组支架2101的内壁上焊接固定有上支架2105,下模组支架2102的内壁上焊接有下支架2106,上支架2105与下支架2106相互抵接,并形成由于支撑传动螺杆的支撑架2107(图中未标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107上形成有供蜗杆齿部221容置的容置槽2108,容置槽2108的两个相对槽壁贯穿开设有连接孔2109,且两个连接孔2109内均嵌设有第一轴承2110,蜗杆轴222的两端与两个第一轴承2110过盈插接,并与支撑架2107通过第一轴承2110转动连接。
结合图3,控制孔2104内架设有连接轴2111,且连接轴2111的两端分别与蜗杆轴222以及第一驱动轴121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一驱动轴121远离第一转动件12的一端以及蜗杆轴222的两端均焊接有限位六角柱2112。而连接轴2111的两端开设有限位六角槽2113,限位六角柱2112插接于限位六角槽2113内。
限位六角槽2113的槽壁限制限位六角柱2112的移动,进而促使第一驱动轴121可以通过连接轴2111带动蜗杆轴222旋转,使得在除了对蜗杆轴222的控制更为简单方便的同时,还可以更为简单方便的对蜗杆轴222以及第一驱动轴121进行安装。
另外,由于控制孔2104开设有两个,且两个控制孔2104分别开设于第二放置槽2103的两个相对槽壁上,而蜗杆轴222的两端均焊接有限位六角柱2112,使得当需要控制传动蜗杆22旋转时,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对传动蜗杆22进行控制。
此外,当需要对更多窗户进行控制时,可以将多个手动摆臂式开窗器通过连接轴2111进行串联,进而同时对多个窗户的启闭进行操作。
参照图5和图7,传动蜗轮23包括转动连接于模组支架21内的第一转动轴231、一体成型于第一转动轴231上的蜗轮齿部232以及一体成型于第一转动轴231上的第一传动齿轮233。蜗轮齿部232与蜗杆齿部221相互啮合,而第一传动齿轮233与减速齿轮组24相互连接。
当传动蜗杆22控制传动蜗轮23发生旋转时,传动蜗杆22首先通过蜗杆齿部221第一转动件12发生旋转。蜗轮齿部232通过第一转动轴231驱动第一传动齿轮233发生旋转,进而迫使第一传动齿轮233带动减速齿轮组24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轴231的两端均过盈插接有第二轴承234,而上模组支架2101的内壁以及下模组支架2102的内壁上均压铸有第一限位环235,第二轴承234嵌设于第一限位环235内,第一限位环235限制第二轴承234的移动,进而促使第一转动轴231可以通过第二轴承234与模组支架21转动连接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传动蜗轮23的旋转稳定性。
为了方便叙述,以下,将上模组支架2101的内壁以及下模组支架2102的内壁定义为第二放置槽2103的两个相对槽壁。
参照图5和图8,减速齿轮组24包括转动连接于模组支架21内的第二转动轴241、一体成型于第二转动轴241上的减速齿轮242以及一体成型于第二转动轴241上的第二传动齿轮243。减速齿轮242与第一传动齿轮233相互啮合,而第二传动齿轮243与驱动齿轮25相互连接。
当传动蜗轮23控制减速齿轮组24运行时,传动蜗轮23首先通过第一传动齿轮233驱动减速齿轮242发生旋转,而减速齿轮242通过第二转动轴241带动第二传动齿轮243旋转,而第二传动齿轮243带动驱动齿轮25运行。
第二转动轴241的两端过盈插接设有第三轴承244,而第二放置槽2103的两个相对槽壁上均压铸有第二限位环245,第三轴承244嵌设于第二限位环245内,第二限位环245限制第三轴承244的移动,进而促使第二转动轴241可以通过第三轴承244与模组支架21转动连接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减速齿轮组24的旋转稳定性。
参照图5和图9,驱动齿轮25包括转动连接于模组支架21内的第三转动轴251以及设置于第三转动轴251上的驱动齿部252。驱动齿部252与减速齿轮242相互啮合,而第三转动轴251的其中一端与摆臂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当减速齿轮组24控制驱动齿轮25运行时,减速齿轮组24首先通过第二传动齿轮243迫使驱动齿部252发生旋转。驱动齿部252带动第三转动轴251发生旋转,而第三转动轴251驱动摆臂3发生摆动。
第三转动轴251的两端均套设有第四轴承253,而第二放置槽2103的两个相对槽壁上均焊接有第三限位环254,第四轴承253嵌设于第三限位环254内,第三限位环254限制第四轴承253的移动,进而促使第三转动轴251除了可以通过第四轴承253与模组支架21转动连接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驱动齿轮25的旋转稳定性。
上模组支架2101的内壁上贯穿开设有转动孔255,且转动孔255与第三限位环254的通孔同轴开设,第三转动轴251靠近上模组支架2101的一端穿设转动孔255并与摆臂3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环245以及第三限位环254均设置有两个,且均以传动蜗轮23所在的平面为中心,呈对称设置。而转动孔255也开设有两个,且两个转动孔255与两个第三限位环254一一对应。使得在需要对窗户的启闭进行控制时,可以更改减速齿轮组24、驱动齿轮25以及摆臂3的位置,进而改变摆臂3的摆动方向,间接增加手动摆臂式开窗器的实用性。
另外,当需要对需要对距离较近的两个窗扇进行控制时,可以将两个减速齿轮组24安装于两个第二限位环245内,将两个驱动齿轮25安装于两个第二限位环245内,并将两个摆臂3与两个驱动齿轮25连接,进而促使手动摆臂式开窗器对两个窗扇进行控制。
第三转动轴251包括转动部2511以及一体成型于转动部2511靠近下模组支架2102的一端的限位部2512,且限位部2512的横截面呈六边形。而驱动齿部252的侧壁贯穿开设有限位槽256,限位部2512嵌设于限位槽256内,限位槽256的槽壁限制限位部2512的移动,进而迫使在第三转动轴251发生旋转时,限位部2512可以带动驱动齿部252发生旋转。而当驱动齿部252出现破损时,又可以对驱动齿部252进行更换。
另外,减速齿轮242靠近上模组支架2101的一侧与驱动齿部252远离上模组支架2101的一侧抵接,使得减速齿轮242限制驱动齿部252的移动,进而减少驱动齿部252脱离限位部2512的可能性,间接提高驱动齿轮25的旋转稳定性。
参照图2和图10,摆臂3远离传动机构2的一端设置有滚轮5,而滑条4的侧壁贯穿开设有滑移轨道6,滚轮5于滑移轨道6内往复滑移。使得当传动机构2驱动摆臂3发生摆动时,滚轮5与滑条4发生相对滑移,进而对窗户的启闭进行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手动摆臂式开窗器的实施原理为:
当需要对窗户的启闭进行控制时,首先握持手持部143,并通过手持部143对延长部141进行控制,而延长部141通过万向接头142对第二转动件13进行控制,第二转动件13迫使第一转动件12旋转。
随后第一转动件12通过连接轴2111带动蜗杆轴222旋转;蜗杆轴222通过蜗杆齿部221促使蜗轮齿部232旋转;蜗轮齿部232通过第一转动轴231驱动第一传动齿轮233旋转;第一传动齿轮233通过减速齿轮242带动第二转动轴241旋转;第二转动轴241通过第二传动齿轮243带动驱动齿部252旋转,而驱动齿部252通过第三转动轴251驱动摆臂3发生摆动。
最后,摆臂3迫使滚轮5于滑移轨道6内往复滑移,促使滚轮5于滑条4发生相对移动,进而促使摆臂3对窗户进行控制,使得对窗户的启闭控制更为简单方便。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手动摆臂式开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机构(2)、至少一个与传动机构(2)相互连接的摆臂(3)以及迫使传动机构(2)运行的驱动机构(1),所述摆臂(3)远离传动机构(2)的一端与窗户滑移连接,所述驱动机构(1)包括驱动箱(11)、设置于驱动箱(11)内的第一转动件(12)、与第一转动件(12)相互啮合的第二转动件(13)以及设置于第二转动件(13)上的控制握杆(14),且所述第一转动件(12)与传动机构(2)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摆臂式开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握杆(14)包括延长部(141)、设置于延长部(141)上的万向接头(142)以及与延长部(141)固定连接的手持部(143),所述延长部(141)通过万向接头(142)与第二转动件(13)固定连接,而所述手持部(143)设置于延长部(141)远离第二转动件(13)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摆臂式开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2)包括模组支架(21)、转动连接于模组支架(21)内的传动蜗杆(22)、与传动蜗杆(22)相互啮合的传动蜗轮(23)、至少一个与传动蜗轮(23)相互连接的减速齿轮组(24)以及至少一个与减速齿轮组(24)相互连接的驱动齿轮(25),所述传动蜗杆(22)与第一驱动轴(121)固定连接,所述减速齿轮组(24)的数量、驱动齿轮(25)的数量与摆臂(3)的数量相同,而所述驱动齿轮(25)与摆臂(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摆臂式开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蜗杆(22)包括蜗杆齿部(221)以及设置于蜗杆齿部(221)上的蜗杆轴(222),所述蜗杆轴(222)与第一驱动轴(121)固定连接,所述蜗杆齿部(221)与传动蜗轮(23)相互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动摆臂式开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轴(222)与第一驱动轴(121)之间设置有连接轴(2111),所述第一驱动轴(121)以及蜗杆轴(222)上均设置有限位六角柱(2112),所述连接轴(2111)的两端开设有限位六角槽(2113),所述限位六角柱(2112)插接于限位六角槽(2113)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动摆臂式开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支架(21)内设置有支撑架(2107),所述支撑架(2107)上形成有供蜗杆齿部(221)容置的容置槽(2108),所述容置槽(2108)的槽壁贯穿开设有连接孔(2109),所述蜗杆轴(222)穿设连接孔(2109)并与支撑架(2107)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摆臂式开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蜗轮(23)包括转动连接于模组支架(21)内的第一转动轴(231)、设置于第一转动轴(231)上的蜗轮齿部(232)以及设置于第一转动轴(231)上的第一传动齿轮(233),所述蜗轮齿部(232)与传动蜗杆(22)相互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33)与减速齿轮组(24)相互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摆臂式开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齿轮组(24)包括转动连接于模组支架(21)内的第二转动轴(241)、设置于第二转动轴(241)上的减速齿轮(242)以及设置于第二转动轴(241)上的第二传动齿轮(243),所述减速齿轮(242)与传动蜗轮(23)相互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243)与驱动齿轮(25)相互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摆臂式开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25)包括转动连接于模组支架(21)内的第三转动轴(251)以及设置于第三转动轴(251)上的驱动齿部(252),所述模组支架(2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转动孔(255),所述转动孔(255)的数量与摆臂(3)的数量相同,且所述第三转动轴(251)穿设转动孔(255)并与摆臂(3)固定连接,而所述驱动齿部(252)与减速齿轮组(24)相互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摆臂式开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接头(142)远离延长部(141)的一端开设有插接槽(14203),所述插接槽(14203)的槽壁贯穿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4204),所述第二转动件(13)靠近延长部(141)的一端贯穿开设有第二定位孔(14205),所述第二定位孔(14205)内设置有螺纹柱(14206),所述第二转动件(13)插接于插接槽(14203)内,所述螺纹柱(14206)的两端穿设第一定位孔(14204)并与万向接头(142)螺纹连接。
CN202120298385.XU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手动摆臂式开窗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108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98385.XU CN215108260U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手动摆臂式开窗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98385.XU CN215108260U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手动摆臂式开窗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08260U true CN215108260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33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98385.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108260U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手动摆臂式开窗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08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56928Y (zh) 电动窗户
CN213511784U (zh) 一种开窗器用离合机构
CN215108260U (zh) 一种手动摆臂式开窗器
CN201129115Y (zh) 电动窗户
CN212924051U (zh) 一种电动开门机及电动平开门
CN202417109U (zh) 一种门窗及其改良扇撑结构
CN111395904A (zh) 多点锁驱动器、具有该驱动器的开窗机构及锁点驱动方法
CN202483316U (zh) 电动合页装置
CN2625522Y (zh) 自动启闭平开型窗/门的涡杆涡轮传动装置
CN201495901U (zh) 圆弧自动门门机
CN209413823U (zh) 电动左右卷帘纱窗
CN212642438U (zh) 一种手自一体的展臂式开窗器
CN112081485A (zh) 一种手自一体的展臂式开窗器
CN111395925A (zh) 一种钢结构双扇防护单元隔断门
CN211058564U (zh) 一种开窗电机机构
CN211342387U (zh) 同步双开转门装置及机器人
CN217681215U (zh) 一种具有助力功能的人防门
CN111894399A (zh) 一种自带开启器的电动库房门
CN220353683U (zh) 联动机构
CN218234839U (zh) 一种旋转启闭式平推门窗
CN204531924U (zh) 一种自动折叠门
CN200992886Y (zh) 一种电动旋转式自动门
CN220599565U (zh) 一种大推力电动折臂机
CN215108266U (zh) 一种电动单向传动盒
CN219491961U (zh) 双齿轮结构左右通用双向锁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