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07147U - 一种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07147U
CN215107147U CN202121148869.2U CN202121148869U CN215107147U CN 215107147 U CN215107147 U CN 215107147U CN 202121148869 U CN202121148869 U CN 202121148869U CN 215107147 U CN215107147 U CN 2151071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work platform
platform structure
portable work
side fram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488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1488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071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071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071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该结构包括顶架,所述顶架包括边框以及沿所述边框长方向延伸的纵梁;两个侧架,两个所述侧架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边框长方向的两端相铰接;两个所述侧架各自均形成有至少一根横梁,每个所述侧架包含的其中一根所述横梁上均形成有一根向下延伸的螺杆;两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以及连接片。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廉,安装使用方便。既能够保证展开使用时形成稳固的三角支撑,所有部件之间均形成连接状态,无需多个部件的独立收纳,收纳后整体性强,同时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折叠,方便运输。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收纳以及展开安装方便的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
背景技术
脚手架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有些工程也用脚手架当模板使用,此外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部门也广泛被使用。
在工程施工以及日常维修过程中,常常用到低层脚手架,这种脚手架的高度一般在2米以内。而目前普通的低层脚手架一般使用钢管或铝合金管搭建,各钢管之间使用螺栓进行连接,不仅搭建时费时费力,搭建后整体移动性差,而且由于其庞大的体积,使得平时存放和运送都比较麻烦,如需长时间存放或运送,必须将其各连接逐一拆除。且固定框架式脚手架在实际使用时,如需要穿过一些狭小地带或搬运时,由于整体体型较大,不便于携带,实用性较差,无法满足实际施工作业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包括:
顶架,所述顶架包括边框以及沿所述边框长方向延伸的纵梁;
两个侧架,两个所述侧架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边框长方向的两端相铰接;两个所述侧架各自均形成有至少一根横梁,每个所述侧架包含的其中一根所述横梁上均形成有一根向下延伸的螺杆;
两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以及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面相抵接且固定相连,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纵梁相铰接;
其中,所述连接片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形成有一端开放且贯穿所述连接片上下表面的插槽结构;所述插槽结构用于实现与相对的所述螺杆插接相连使所述上表面与所述横梁的下表面相抵接,以便在与所述螺杆适配的第一螺母作用下实现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横梁的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片形成所述插槽结构的一端弯折形成挂钩结构,所述挂钩结构用于实现与所述横梁的侧面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面具有与所述支撑杆的轴线呈非垂直状态的斜面结构,以使所述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杆的轴线的夹角形成钝角。
优选地:两组所述支撑组件各自包含的所述支撑杆分别位于所述纵梁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通过形成有外螺纹的第一轴销以及第二螺母实现与所述纵梁的相铰接。
优选地:所述边框包括位于其长方向上的第一框架梁以及第二框架梁;其中一根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纵梁的铰接点距离所述第一框架梁的距离大于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另一根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纵梁的铰接点距离所述第二框架梁的距离大于所述支撑杆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侧架包括两根立杆,所述横梁位于两根所述立杆之间;所述边框长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两个U型连接座,各根所述立杆分别嵌装于与各自相对的所述U型连接座内且通过第二轴销与U型连接座相连,以便在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横梁分离后两个所述侧架均可向内翻转。
优选地:每个所述侧架均包括多根横梁,以使所述侧架形成爬梯结构。
优选地:所述顶架的上部形成有金属网。
优选地:所述顶架、所述侧架以及所述支撑杆的材质均为横截面为方形的金属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一种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结构可以包括顶架,所述顶架包括边框以及沿所述边框长方向延伸的纵梁;两个侧架,两个所述侧架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边框长方向的两端相铰接;两个所述侧架各自均形成有至少一根横梁,每个所述侧架包含的其中一根所述横梁上均形成有一根向下延伸的螺杆;两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以及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面相抵接且固定相连,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纵梁相铰接;其中,所述连接片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形成有一端开放且贯穿所述连接片上下表面的插槽结构;所述插槽结构用于实现与相对的所述螺杆插接相连使所述上表面与所述横梁的下表面相抵接,以便在与所述螺杆适配的第一螺母作用下实现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横梁的相连接。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廉,安装使用方便。既能够保证展开使用时形成稳固的三角支撑,所有部件之间均形成连接状态,无需多个部件的独立收纳,收纳后整体性强,同时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折叠,方便运输。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倒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正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片与横梁连接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片与横梁连接处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的侧视图。
图中:顶架1、边框11、第一框架梁111、第二框架梁112、纵梁12、侧架2、横梁21、螺杆22、支撑组件3、支撑杆31、连接片32、插槽结构321、挂钩结构322、第一螺母4、第一轴销5、第二螺母6、U型连接座7、第二轴销8、金属网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该结构可以包括:
顶架1,所述顶架1包括边框11以及沿所述边框11长方向延伸的纵梁12;
两个侧架2,两个所述侧架2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边框11长方向的两端相铰接;两个所述侧架2各自均形成有至少一根横梁21,每个所述侧架2包含的其中一根所述横梁21上均形成有一根向下延伸的螺杆22;
两组支撑组件3,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支撑杆31以及连接片32;所述连接片32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杆31的第一端面相抵接且固定相连,所述支撑杆31远离所述连接片32的一端与所述纵梁12相铰接;
其中,所述连接片32远离所述支撑杆31的一端形成有一端开放且贯穿所述连接片上下表面的插槽结构321;所述插槽结构321用于实现与相对的所述螺杆22插接相连使所述上表面与所述横梁21的下表面相抵接,以便在与所述螺杆22适配的第一螺母作用下实现所述连接片32与所述横梁21的相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作平台结构,采用两组支撑组件以及铰接的侧架可以实现快速组装以及收纳。支撑杆的一端采用与纵梁的铰接结构,可以实现相对纵梁旋转,在收纳状态时,支撑杆可以被收纳至与顶架平齐的状态。在需要使用时,将两边的侧架向外翻转,然后将对应的支撑组件也进行翻转,使连接片与相对横梁相连,即可形成稳定的三角支撑。当两个侧架均展开支撑完成后,即可形成用于低层施工站立用的脚手架。
为了确保该连接片与横梁相连后的稳定性,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提供所述连接片32形成所述插槽结构321的一端弯折形成挂钩结构322,所述挂钩结构用于实现与所述横梁21的侧面相抵接。形成的挂钩结构可以与横梁的侧面相抵接,在通过第一螺母紧固后,用于站立于顶架上进行施工时,即使第一螺母有松动现象,可以使得连接片在横梁压力作用下,不会与横梁分离。
为了可以确保连接片能够与横梁接触紧密,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供所述第一端面具有与所述支撑杆的轴线呈非垂直状态的斜面结构,以使所述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杆的轴线的夹角形成钝角。使连接片的上表面与支撑杆的轴线形成钝角结构,可以保证该上表面与横梁的接触面完全平齐,保证接触的紧密性。可以理解的是,该钝角的角度可以根据横梁接触面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所确定。
为了保证两组支撑组件各自包含的支撑杆可以完全被收纳至顶架的内部,达到进一步缩小收纳收整体尺寸的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提供两组所述支撑组件3各自包含的所述支撑杆31分别位于所述纵梁12的两侧。具体的,所述支撑杆31通过形成有外螺纹的第一轴销5以及第二螺母6实现与所述纵梁12的相铰接。采用第二螺母与第一销轴外螺纹配合的方式,可以实现当需要使支撑杆转动时,将第二螺母松开即可使支撑杆自由旋转,当支撑杆位置固定时,例如展开与横梁连接时或者折叠收纳时,可以通过第二螺母将其位置进行固定,防止支撑杆随意转动。
为了进一步的减少该工作平台收纳后的整体尺寸,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提供所述边框11包括位于其长方向上的第一框架梁111以及第二框架梁112;其中一根所述支撑杆31与所述纵梁12的铰接点距离所述第一框架梁111的距离大于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另一根所述支撑杆31与所述纵梁12的铰接点距离所述第二框架梁112的距离大于所述支撑杆31的长度。采用上述方式,可以确保每根支撑杆均可以进入顶架的内部,达到减小收纳后尺寸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提供的侧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与顶架的相铰接,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下,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供所述侧架包括两根立杆,所述横梁位于两根所述立杆之间;所述边框长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两个U型连接座7,各根所述立杆分别嵌装于与各自相对的所述U型连接座7内且通过第二轴销8与U型连接座7相连,以便在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横梁分离后两个所述侧架均可向内翻转。每个U型连接座的底面均可以朝向顶架的长方向外侧布置,使得每个U型连接座均形成朝向顶架的长方向内侧的缺口,这样的方式即可以保证侧架可以顺利的向内翻转被收纳,同时在进行展开使用时,U型连接座的底面可以对支撑架的立杆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使得侧架不会过大的向外翻转,这样有利于实现支撑组件与横梁的相连接,同时还可以提供该结构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方便用户上下顶架,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提供每个所述侧架均包括多根横梁,以使所述侧架形成爬梯结构。侧架采用多根横梁的设计,使其形成类似爬梯的结构,使得该工作平台结构在展开后,用户可以踩踏各个横梁从而方便安全的上下顶架。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该结构的安全性以及方便用户使用时的站立施工,所述顶架1的上部形成有金属网9。采用金属网作为用户踩踏站立的支撑,即可以保证站立的舒适性,同时还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滑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平台结构,可以采用多种材质制作,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下,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供所述顶架、所述侧架以及所述支撑杆的材质均为横截面为方形的金属管。采用金属方管制作,不但可以降低制作成本,同时还能够保证结构整体的牢固性,各个部件的固定连接处可以采用焊接工艺进行相连,施工简单方便。
总之,本申请提供的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廉,安装使用方便。既能够保证展开使用时形成稳固的三角支撑,所有部件之间均形成连接状态,无需多个部件的独立收纳,收纳后整体性强,同时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折叠,方便运输。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架,所述顶架包括边框以及沿所述边框长方向延伸的纵梁;
两个侧架,两个所述侧架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边框长方向的两端相铰接;两个所述侧架各自均形成有至少一根横梁,每个所述侧架包含的其中一根所述横梁上均形成有一根向下延伸的螺杆;
两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以及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面相抵接且固定相连,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纵梁相铰接;
其中,所述连接片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形成有一端开放且贯穿所述连接片上下表面的插槽结构;所述插槽结构用于实现与相对的所述螺杆插接相连使所述上表面与所述横梁的下表面相抵接,以便在与所述螺杆适配的第一螺母作用下实现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横梁的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形成所述插槽结构的一端弯折形成挂钩结构,所述挂钩结构用于实现与所述横梁的侧面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具有与所述支撑杆的轴线呈非垂直状态的斜面结构,以使所述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杆的轴线的夹角形成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支撑组件各自包含的所述支撑杆分别位于所述纵梁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通过形成有外螺纹的第一轴销以及第二螺母实现与所述纵梁的相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位于其长方向上的第一框架梁以及第二框架梁;其中一根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纵梁的铰接点距离所述第一框架梁的距离大于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另一根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纵梁的铰接点距离所述第二框架梁的距离大于所述支撑杆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包括两根立杆,所述横梁位于两根所述立杆之间;所述边框长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两个U型连接座,各根所述立杆分别嵌装于与各自相对的所述U型连接座内且通过第二轴销与U型连接座相连,以便在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横梁分离后两个所述侧架均可向内翻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架均包括多根横梁,以使所述侧架形成爬梯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的上部形成有金属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所述侧架以及所述支撑杆的材质均为横截面为方形的金属管。
CN202121148869.2U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 Active CN2151071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48869.2U CN215107147U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48869.2U CN215107147U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07147U true CN215107147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299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48869.2U Active CN215107147U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071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28239Y (zh) 组合槽钢悬挑支架模板支撑系统
CN215441501U (zh) 一种悬臂钢结构组合施工挂篮
CN208105017U (zh) 一种市政桥梁的防护装置
CN215107147U (zh) 一种便携式工作平台结构
CN207194417U (zh) 一种工程施工用脚手架
CN215484679U (zh) 一种高支撑模板结构
CN215212255U (zh) 悬挂式框架组合型高空操作平台
CN212802453U (zh) 一种通过窗口的悬挑支架
CN213563427U (zh) 一种预制梁移动张拉台架
CN114197841A (zh) 一种矩形管框架结构脚手架系统
CN211369486U (zh) 钢结构工程施工用高空作业平台
CN211114732U (zh) 便携可移动式钢筋绑扎操作平台
CN112723094A (zh) 一种基于轻型钢平台同步爬升的集成附墙装置
CN206693066U (zh) 一种建筑桥梁维护脚手架
CN211691396U (zh)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下提升桁架
CN211949494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折叠式脚手架
CN215484589U (zh) 一种脚手板结构
CN221029641U (zh) 一种悬索桥组合梁高栓施拧平台
CN216197785U (zh) 一种用于盖梁模板施工的抱箍爬梯
CN219826024U (zh) 一种易搭建脚手架结构
CN214459741U (zh) 一种适用于狭窄缝隙可折叠的悬挂式施工平台
CN214834583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
CN220620961U (zh) 一种建筑施工带有防掉落结构的建筑施工架
CN218375089U (zh) 一种便于收纳搬运的建筑施工支架
CN215254475U (zh) 一种用于斜向花架梁上吊篮搭设的可调节支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