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05288U - 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 - Google Patents

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05288U
CN215105288U CN202121299009.9U CN202121299009U CN215105288U CN 215105288 U CN215105288 U CN 215105288U CN 202121299009 U CN202121299009 U CN 202121299009U CN 215105288 U CN215105288 U CN 2151052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sand layer
pile foundation
fine sand
protectiv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9900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青
王新泉
王春
刘前进
谢琳
李迪
王康宇
陈蒙蒙
高渐斌
刘莉
宋刚
刘静
余其蔚
刘能源
崔红祥
李清燕
拓宁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Highwa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Highwa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Highwa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Highwa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9900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052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052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052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一种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包括上部护筒、下部护筒、注浆管和密封管,所述下部护筒匹配穿设在所述上部护筒中,且所述下部护筒的上端与所述上部护筒的下端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在所述下部护筒的周向布设有多道注浆管;在所述下部护筒的周向布设有多道密封管,在各所述注浆管和所述密封管上均开设有朝向外侧的侧向喷口。本申请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速度,提高施工的安全性,避免因为交互粉细砂层导致施工质量问题,并且能够实现循环利用,更为经济实用。

Description

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
背景技术
钻孔灌注桩是大型建筑和桥梁建设上常用的一种深基础形式。近年来我国发展迅速,新建桥梁的跨径越来越大,新建大厦的高度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复杂,钻孔灌注桩的长度也就越来越长、直径也就越来越大。在钻孔灌注桩中,常埋设钢护筒来定位需要钻的桩位。我国地质情况复杂,在进行桩基础施工时,常常遇见地下水较为丰富,钻孔处地质多为粉沙、细沙、中粗沙及沙砾层等易坍孔地层,其渗透系数较大,施工中存在大量涌水、涌砂的可能,这给桩基施工带来了诸多复杂因素。
施工中遇到类似较差地质条件时,施工单位通常采取的措施主要为减小动水压力和减少对交互粉细砂层的扰动。前者主要采用井点降水、压浆等,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后者采用缩短开挖循环进尺、设置钢护筒等,但是缩短循环开挖进尺深度,势必会增加施工周期,而采用钢护筒,对于交互粉细砂层较厚的,则会造成浪费。
因此,目前亟需寻求一种结构合理,安全稳固且施工速度快,经济环保的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及施工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其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速度,提高施工的安全性,避免因为交互粉细砂层导致施工质量问题,并且能够实现循环利用,更为经济实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包括:
上部护筒;
下部护筒,所述下部护筒匹配穿设在所述上部护筒中,且所述下部护筒的上端与所述上部护筒的下端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
注浆管,在所述下部护筒的周向布设有多道注浆管;以及
密封管,在所述下部护筒的周向布设有多道密封管,在各所述注浆管和所述密封管上均开设有朝向外侧的侧向喷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优选地,所述上部护筒和下部护筒的顶部均设置有吊耳。
根据本实用新型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优选地,所述下部护筒和所述上部护筒的下端均设置有下端呈尖角的楔形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内支撑台,其固定设置在所述上部护筒的底部内侧;以及
外搭接台,其固定设置在所述下部护筒的顶部外侧,所述外搭接台的外径小于所述上部护筒的内径,所述外搭接台匹配支撑在所述内支撑台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优选地,所述外搭接台上呈圆周开设有多个装配孔,所述注浆管和所述密封管匹配布设在所述装配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优选地,所述注浆管和密封管依次交错间隔布设在所述下部护筒的外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优选地,所述下部护筒的外壁上开设有装配槽,所述注浆管和密封管匹配嵌设在所述装配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优选地,还包括地圈梁,所述地圈梁设置在所述上部护筒的顶部,所述地圈梁内侧设置有卡口沉台,所述上部护筒的顶部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卡口沉台对应的卡口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桩基开挖时采用上下护筒结构和注浆工艺,既保证桩孔的开挖进度,提高施工效率,又能有效克服孔壁大面积坍塌,从而避免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和人生安全隐患,桩基成孔后可以提前回收下部护筒进行循环利用,技术和经济效益优势明显。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设有密封管和注浆管的下部护筒,保证桩基开挖能正常穿越交互粉细砂层,同时通过灌注注浆液和密封液对交互粉细砂层进行加固止水,从而保证了桩基成孔的顺利施工。
本实用新型中的上部护筒采用卡口环和地圈梁进行卡固定位,下部护筒与上部护筒采用内支撑台和外搭接台进行卡固定位,结构简单,安全稳固,且能够有效的保证护筒的垂直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搭接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部护筒外侧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部护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圈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部护筒的施工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部护筒的施工示意图。
图中序号:
1为一般土层;2为交互粉细砂层;3为不透水层;4为地面;5为吊耳;6为密封软管;7为注浆软管;8为下部护筒;9为注浆密封区;10为上部护筒;11为已开挖土体;12为外搭接台;13为内支撑台;14为楔形环;15为侧向喷口;16为装配孔;17为卡口沉台;18为卡口环;19为地圈梁;20为密封管;21为注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第一”、“第二”的表述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元件,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的限制,而只是用来将一个部件和另一个部件区分开。
应注意到,当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存在“连接”、“耦合”或者“相连”的表述时,可以意味着其直接连接、耦合或相连,但应当理解的是,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中间元件;即涵盖了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的位置关系。
应当注意到,使用“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应注意到,“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其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的改变。
参见图1-图8,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包括上部护筒10、下部护筒8、注浆管21和密封管20,所述下部护筒8匹配穿设在所述上部护筒10中,且所述下部护筒8的上端与所述上部护筒10的下端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在所述下部护筒8的周向布设有多道注浆管21;在所述下部护筒8的周向布设有多道密封管20,在各所述注浆管21和所述密封管20上均开设有朝向外侧的侧向喷口15。
为了便于在施工过程中对上部护筒和下部护筒进行周转吊运,本申请在上部护筒10和下部护筒8的顶部均设置有吊耳5,从而可以方便起吊设备进行吊运。
为了便于上部护筒和下部护筒的下沉,减少下沉阻力,本申请的下部护筒8和所述上部护筒10的下端均设置有下端呈尖角的楔形环14。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支撑组件包括内支撑台13和外搭接台12,内支撑台13固定设置在所述上部护筒10的底部内侧;外搭接台12固定设置在所述下部护筒8的顶部外侧,所述外搭接台12的外径小于所述上部护筒10的内径,所述外搭接台12匹配支撑在所述内支撑台13上。在搭接后,可以通过填充密封胶实现密封。
外搭接台12上呈圆周开设有多个装配孔16,所述注浆管21和所述密封管20匹配布设在所述装配孔16内,注浆管和密封管通过装配孔伸出,形成接口,以便于后续的注浆作业。本申请的注浆管21和密封管20依次交错间隔布设在所述下部护筒8的外壁上。
为了避免注浆管和密封管凸出在下部护筒的筒壁上,可以在所述下部护筒8的外壁上开设有装配槽,所述注浆管和密封管匹配嵌设在所述装配槽内。
为了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保障在作业过程中上部护筒结构的稳定性,本申请还设置有地圈梁19,所述地圈梁19设置在所述上部护筒10的顶部,所述地圈梁19内侧设置有卡口沉台17,所述上部护筒10的顶部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卡口沉台17对应的卡口环18。在上部护筒下沉到位后,在上部护筒的外周焊接卡口环,从而实现整体的支撑定位。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施工方法,利用上述的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的施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探测的桩基位置的地质结构,确定上部护筒10和下部护筒8的长度尺寸,并在下部护筒8的周向固定注浆管21和密封管20;对于上部护筒、下部护筒的制作,具体为:护筒使用10mm厚的钢板制作,且焊缝饱满,不渗水,护筒顶端焊接吊耳5,其中上部护筒10的底端制作形成呈尖角状的楔形环,下部护筒8的底端制作形成呈尖角状的楔形环,下部护筒8的顶端焊接带有装配孔的外搭接台12,再将提前利用钢管制作好的密封管20和注浆管21通过外搭接台12上的装配孔,相间布置焊接在下部护筒8外侧筒身上;
如图5所示,经过测量定位确定桩基位置,并在桩基位置的周围浇筑带有卡口沉台17的地圈梁19,进行加固处理;
如图6和图7所示,通过吊机吊运上部护筒10至桩基位置,上部护筒10与桩基位置对位后,垂直下放上部护筒10至土层内,在上部护筒10的下端进入交互细粉砂层前停止下沉,并在上部护筒10的外侧焊接卡口环18,使得上部护筒10支撑在地圈梁19上,此时上部护筒的下端距交互细粉砂层还有一定的距离;
如图8所示,通过吊机吊运下部护筒8至桩基位置,在下部护筒8与上部护筒10对位后,垂直下放下部护筒,直至下部护筒的下端穿越交互细粉砂层至不透水层,将下部护筒8支撑在上部护筒10的下部,使得内支撑台和外搭接台贴合支撑,并进行密封处理;
通过注浆软管7连接注浆管21与注浆设备,对交互细粉砂层进行注浆加固;通过密封软管6连接密封管20与密封液设备,完成密封液的注射,从而形成注浆密封区9;
开挖下部的土层后,拔出下部护筒8,待成桩后拔出上部护筒10。
本实用新型在桩基开挖时采用上下护筒结构和注浆工艺,既保证桩孔的开挖进度,提高施工效率,又能有效克服孔壁大面积坍塌,从而避免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和人生安全隐患,桩基成孔后可以提前回收下部护筒进行循环利用,技术和经济效益优势明显。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设有密封管和注浆管的下部护筒,保证桩基开挖能正常穿越交互粉细砂层,同时通过灌注注浆液和密封液对交互粉细砂层进行加固止水,从而保证了桩基成孔的顺利施工。
本实用新型中的上部护筒采用卡口环和地圈梁进行卡固定位,下部护筒与上部护筒采用内支撑台和外搭接台进行卡固定位,结构简单,安全稳固,且能够有效的保证护筒的垂直度。
上文已详细描述了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这些实施例的作用仅在于举例,而不在于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适用或构造。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式限定。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对前述各实施例作出诸多改变,这些改变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部护筒;
下部护筒,所述下部护筒匹配穿设在所述上部护筒中,且所述下部护筒的上端与所述上部护筒的下端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
注浆管,在所述下部护筒的周向布设有多道注浆管;以及
密封管,在所述下部护筒的周向布设有多道密封管,在各所述注浆管和所述密封管上均开设有朝向外侧的侧向喷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护筒和下部护筒的顶部均设置有吊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护筒和所述上部护筒的下端均设置有下端呈尖角的楔形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内支撑台,其固定设置在所述上部护筒的底部内侧;以及
外搭接台,其固定设置在所述下部护筒的顶部外侧,所述外搭接台的外径小于所述上部护筒的内径,所述外搭接台匹配支撑在所述内支撑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搭接台上呈圆周开设有多个装配孔,所述注浆管和所述密封管匹配布设在所述装配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和密封管依次交错间隔布设在所述下部护筒的外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护筒的外壁上开设有装配槽,所述注浆管和密封管匹配嵌设在所述装配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圈梁,所述地圈梁设置在所述上部护筒的顶部,所述地圈梁内侧设置有卡口沉台,所述上部护筒的顶部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卡口沉台对应的卡口环。
CN202121299009.9U 2021-06-10 2021-06-10 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 Active CN2151052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99009.9U CN215105288U (zh) 2021-06-10 2021-06-10 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99009.9U CN215105288U (zh) 2021-06-10 2021-06-10 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05288U true CN215105288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05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99009.9U Active CN215105288U (zh) 2021-06-10 2021-06-10 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052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08690U (zh) 灌注桩桩底桩侧一体后注浆施工工具
CN109630127B (zh) 一种富水软弱地层超深盾构竖井的施工方法
CN112227357A (zh) 一种旋挖桩基双钢护筒施工方法
CN101614020A (zh) 柔性囊式防腐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防腐桩及施工方法
CN103225318B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槽段接缝处防渗堵漏装置以及施工方法
CN211621548U (zh) 一种岩溶地基局部加浆加固装置
CN107386274A (zh) 隧道侧穿桥桩的复合隔离桩及其加固施工方法
CN104264683B (zh) 三面环绕文保建筑凹字形超深基坑分区支护方法
CN109826630A (zh) 一种用于顶管施工的预制混凝土沉井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2627172A (zh) 岩溶地区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成桩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3668582B (zh) 一种可注浆式双壁承压降水管井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3338278A (zh) 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及施工方法
CN108625388A (zh) 一种适用于浅基岩地质条件的套筒组合式大直径单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212052725U (zh) 溶洞区桩施工结构
CN215105288U (zh) 复杂交互粉细砂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
CN211646415U (zh) 一种狭小深基坑预制围护结构
CN111962506A (zh) 一种准直桩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7109805U (zh) 一种隧道侧穿桥桩的复合隔离桩
CN107975376A (zh) 隧道盾构顶管与竖向管道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5314093U (zh) 一种桩的基坑支护构造
CN112081176B (zh) 一种基于无降排水的承压水层竖井施工方法
CN213204183U (zh) 一种基坑内、外承压井结构
CN212270916U (zh) 一种准直桩结构
CN210797604U (zh) 一种人工挖孔桩止水结构
CN102518130B (zh) 一种钢筋骨架水泥砂浆护筒的制作及应用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