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99280U - 一种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99280U
CN215099280U CN202121227347.1U CN202121227347U CN215099280U CN 215099280 U CN215099280 U CN 215099280U CN 202121227347 U CN202121227347 U CN 202121227347U CN 215099280 U CN215099280 U CN 215099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strip
woven bag
sewing thread
paper u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2734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青华
胡青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ekai Packagi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ekai Packagi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ekai Packagi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Yekai Packagi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2734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99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99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992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一种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包括编织袋和设置在编织袋两端的加固组件,加固组件包括封条一、封条二、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封条一和编织袋正面的表面之间形成腔体一,封条二和背面的表面之间形成腔体二,支撑杆一设置在腔体一内,支撑杆二设置在腔体二内,封条一和封条二的一边均通过缝纫线一和编织袋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在编织袋的两端封口位置加设了封条一和封条二,从而使得编织袋的端部形成三层结构,同时增加了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结构,一方面增大与手之间的摩擦,使搬运的时候更加方便,另一方面编织袋、封条一和封条二互相牵绊,不易因外力而互相脱离,从而使编织袋的结构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高分子包装新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编织袋,又称蛇皮袋。塑料编织袋按主要材料构成为聚丙烯袋、聚乙烯袋;按缝制方法分为缝底袋、缝边底袋,编织密度是指100mm×100mm编织物内经纬纱的根数,广泛运用于化肥、味精、饲料等物品的包装。其主要生产工艺是利用塑料原料经挤出薄膜、切割、单向拉伸为扁丝,经过经纬编织得到产品,一般称为编织袋。
现有市场上大多数编织袋,只有一层塑料编织袋,在化肥、味精、饲料等生产厂家,在编织袋内充入一定量的物料后,将编织袋封口,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物料的包装。但是在装袋和移动的过程中,常会引起袋体的经纬线带分离乃至破损,从而造成货物撒漏;而且编织袋本身不防水,在潮湿环境下容易引起米面等粮食或化工产品受潮变质;同时袋口密封不便,搬运过程中,由于经常采用手抓握编织袋的边缘,造成袋口连接处易开造成货物撒漏等。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编织袋封口连接处由于经常抓握,造成封口连接处受力比较集中,封口处容易破裂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包括编织袋和设置在编织袋两端的加固组件,所述编织袋的两端为开口结构,并且编织袋的两端设有缝纫线一,所述缝纫线一可将编织袋形成密封结构,所述加固组件设置在编织袋两端的开口位置处;其中,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封条一、封条二、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所述封条一和编织袋正面的表面连接,并且封条一和编织袋正面的表面之间形成腔体一,所述封条二和编织袋背面的表面连接,并且封条二和背面的表面之间形成腔体二,所述支撑杆一设置在腔体一内,所述支撑杆二设置在腔体二内,所述封条一和封条二的一边均通过缝纫线一和编织袋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在编织袋的两端封口位置加设了封条一和封条二,从而使得编织袋的端部形成三层结构,同时增加了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结构,一方面增大与手之间的摩擦,使搬运的时候更加方便,另一方面编织袋、封条一和封条二互相牵绊,不易因外力而互相脱离,从而使编织袋的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上述的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上述的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所述封条一和编织袋正面的表面之间设有缝纫线二和缝纫线三,所述腔体一位于缝纫线二和缝纫线三之间;所述封条二和背面的表面之间设有缝纫线四和缝纫线五,所述腔体二位于缝纫线四和缝纫线五之间。
进一步的,上述的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位于缝纫线一靠近编织袋端部的一侧。
进一步的,上述的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所述编织袋的正面和反面上均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设置在编织袋的缝纫线一位置处,所述密封条可将缝纫线一罩设住。
进一步的,上述的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所述密封条上设有弧形凸部,所述弧形凸部位于密封条的中间位置,所述密封条粘结在编织袋的正面和反面,所述弧形凸部位于缝纫线一位置处。
进一步的,上述的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所述密封条和编织袋之间设有两个卡扣组件,所述两个卡扣组件分别位于缝纫线一的两侧。
进一步的,上述的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所述卡扣组件包括锁合凸起和锁合连接部,所述锁合连接部和密封条长度边缘连接,所述锁合凸起设置在编织袋的外表面上,所述锁合连接部上设有锁合沟槽,所述锁合凸起设置在锁合沟槽内,并且锁合凸起和锁合沟槽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的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所述锁合凸起和锁合沟槽均为球型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通过在编织袋的封口位置加设密封条,从而使得编织袋端部的连接强度增加,延长编织袋的使用寿命,并且加设的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便于进行编织袋的搬运,解决了目前使用的编织袋智能抓握角部位置的问题,容易造成编织袋角部拉扯变形,甚至在拎拿的时候容易出现断裂,导致编织袋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实施例二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编织袋1、加固组件2、封条一21、封条二22、支撑杆一23、支撑杆二24、腔体一25、腔体二26、缝纫线二27、缝纫线三28、缝纫线四29、缝纫线五210、缝纫线一3、密封条4、弧形凸部41、卡扣组件5、锁合凸起51、锁合连接部52、锁合沟槽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包括编织袋1和设置在编织袋1两端的加固组件2,所述编织袋1的两端为开口结构,并且编织袋1的两端设有缝纫线一3,所述缝纫线一3可将编织袋1形成密封结构,如图2所示的加固组件2设置在编织袋1两端的开口位置处;其中,所述加固组件2包括封条一21、封条二22、支撑杆一23和支撑杆二24,所述封条一21和编织袋1正面的表面连接,并且封条一21和编织袋1正面的表面之间形成腔体一25,所述封条二22和编织袋1背面的表面连接,并且封条二22和背面的表面之间形成腔体二26,所述支撑杆一23设置在腔体一25内,所述支撑杆二24设置在腔体二26内,所述封条一21和封条二22的一边均通过缝纫线一3和编织袋1连接。并且所述支撑杆一23和支撑杆二24对称设置。
上述结构中,封条一21和编织袋1正面的表面之间设有缝纫线二27和缝纫线三28,所述腔体一25位于缝纫线二27和缝纫线三28之间;所述封条二22和背面的表面之间设有缝纫线四29和缝纫线五210,所述腔体二26位于缝纫线四29和缝纫线五210之间。所述支撑杆一23和支撑杆二24位于缝纫线一3靠近编织袋1端部的一侧。
通过在编织袋1的两端封口位置处的正面和背面增加封条一21和封条二22,并且封条一21、封条二22和编织袋1的端部通过缝纫线一3缝合在一起,由于原来编织袋1的缝合位置为两层,现在增加到四层,因此编织袋1封口位置处的连接强度增加。
另外,在编织袋1两端的封口位置处设置支撑杆一23和支撑杆二24,能够在编织袋1中充入物料时,将原来人手只能抓握编织袋1角部的位置,使得编织袋1的角部位置受力增加,从而造成编织袋1损坏的搬运方式,改变为进行编织袋1搬运时,人手抓握支撑杆一23和支撑杆二24,不仅便于人手抓握,并且提高了强度。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的编织袋1的正面和反面上均设有密封条4,所述密封条4设置在编织袋1的缝纫线一3位置处,所述密封条4可将缝纫线一3罩设住。
如图4所示的密封条4上设有弧形凸部41,所述弧形凸部41位于密封条4的中间位置,所述密封条4粘结在编织袋1的正面和反面,所述弧形凸部41位于缝纫线一3位置处。
由于编织袋1的缝纫位置设有缝纫线一3,因此造成此位置处可能容易渗漏,在封口的位置处,粘结密封条4,不仅增加了缝纫位置的连接强度,并且密封条4能够覆盖住缝纫线一3,即对缝纫线一3形成保护,同时能够方式将编织袋1放置在地面上时,液体造成缝纫线一3的潮湿,对编织袋1的底部支撑面形成保护。
实施例三
如图5、6所示的密封条4和编织袋1之间设有两个卡扣组件5,所述两个卡扣组件5分别位于缝纫线一3的两侧。所述卡扣组件5包括锁合凸起51和锁合连接部52,所述锁合连接部52和密封条4长度边缘连接,所述锁合凸起51设置在编织袋1的外表面上,所述锁合连接部52上设有锁合沟槽53,所述锁合凸起51设置在锁合沟槽53内,并且锁合凸起51和锁合沟槽53密封连接。所述锁合凸起51和锁合沟槽53均为球型
由于实施例二中密封条4通过粘结的方式固定在编织袋1的表面,粘结在长期接触潮湿的情况下可能使得粘性降低,因此,在密封条4粘性的外部增加卡扣组件5,卡扣组件5的原理与食品包装袋中,可重复使用的封口结构相同,当包装袋打开后,在不食用产品的情况下,将锁合凸起51按压进入锁合沟槽53,进行密封,此结构可根据客户的旋转灵活设置,对编织袋形成进一步的保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织袋(1)和设置在编织袋(1)两端的加固组件(2),所述编织袋(1)的两端为开口结构,并且编织袋(1)的两端设有缝纫线一(3),所述缝纫线一(3)可将编织袋(1)形成密封结构,所述加固组件(2)设置在编织袋(1)两端的开口位置处;
其中,所述加固组件(2)包括封条一(21)、封条二(22)、支撑杆一(23)和支撑杆二(24),所述封条一(21)和编织袋(1)正面的表面连接,并且封条一(21)和编织袋(1)正面的表面之间形成腔体一(25),所述封条二(22)和编织袋(1)背面的表面连接,并且封条二(22)和背面的表面之间形成腔体二(26),所述支撑杆一(23)设置在腔体一(25)内,所述支撑杆二(24)设置在腔体二(26)内,所述封条一(21)和封条二(22)的一边均通过缝纫线一(3)和编织袋(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一(23)和支撑杆二(24)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条一(21)和编织袋(1)正面的表面之间设有缝纫线二(27)和缝纫线三(28),所述腔体一(25)位于缝纫线二(27)和缝纫线三(28)之间;所述封条二(22)和背面的表面之间设有缝纫线四(29)和缝纫线五(210),所述腔体二(26)位于缝纫线四(29)和缝纫线五(21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一(23)和支撑杆二(24)位于缝纫线一(3)靠近编织袋(1)端部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袋(1)的正面和反面上均设有密封条(4),所述密封条(4)设置在编织袋(1)的缝纫线一(3)位置处,所述密封条(4)可将缝纫线一(3)罩设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4)上设有弧形凸部(41),所述弧形凸部(41)位于密封条(4)的中间位置,所述密封条(4)粘结在编织袋(1)的正面和反面,所述弧形凸部(41)位于缝纫线一(3)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4)和编织袋(1)之间设有两个卡扣组件(5),所述两个卡扣组件(5)分别位于缝纫线一(3)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组件(5)包括锁合凸起(51)和锁合连接部(52),所述锁合连接部(52)和密封条(4)长度边缘连接,所述锁合凸起(51)设置在编织袋(1)的外表面上,所述锁合连接部(52)上设有锁合沟槽(53),所述锁合凸起(51)设置在锁合沟槽(53)内,并且锁合凸起(51)和锁合沟槽(53)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凸起(51)和锁合沟槽(53)均为球型。
CN202121227347.1U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 Active CN215099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27347.1U CN215099280U (zh)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27347.1U CN215099280U (zh)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99280U true CN215099280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02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27347.1U Active CN215099280U (zh) 2021-06-03 2021-06-03 一种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992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703162B1 (en) Recycleable bulk bag containers
CN215099280U (zh) 一种提高编织袋封口的密封加固结构
CN210654344U (zh) 一种抗拉型环保纸塑复合袋
CN212173059U (zh) 一种套内膜的编织袋
CN109969574A (zh) 一种充气式编织袋
KR200455252Y1 (ko) 포대
KR20120005494U (ko) 경질 및 연질의 특성을 갖는 혼합원단으로 제조되는 포장용 포대
CN209757946U (zh) 一种编织袋
KR20120005500U (ko) 마감성이 우수한 포장용 포대
CN207089997U (zh) 一种分段式编织袋
CN205633476U (zh) 一种复合编织袋
CN218291240U (zh) 一种塑料集装袋基布
CN217321454U (zh) 一种防滑覆膜水泥编织袋
CN215099260U (zh) 一种具有双重防水防潮结构的编织袋
CN212739062U (zh) 一种耐磨防水的编织袋
CN213801153U (zh) 高强度上下合身内膜袋
CN213200701U (zh) 一种易封口的周转袋
CN2088524U (zh) 纸塑复合水泥袋
CN217677364U (zh) 新型棉花打包膜封口结构
CN212501796U (zh) 一种带有易撕口的磨砂型机胶带
CN217321647U (zh) 一种无纺布包口的集装袋
CN216637419U (zh) 食品外包装用防霉编织袋
CN218259661U (zh) 一种防潮编织袋
CN210681680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编织袋
CN212048583U (zh) 一种编织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sealing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for improving the sealing of woven bag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0

Pledgee: Jiangsu Taica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Yuewang Branch

Pledgor: Yekai packaging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44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