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97889U - 一种非全尺寸备胎的备胎架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全尺寸备胎的备胎架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97889U
CN215097889U CN202120814049.6U CN202120814049U CN215097889U CN 215097889 U CN215097889 U CN 215097889U CN 202120814049 U CN202120814049 U CN 202120814049U CN 215097889 U CN215097889 U CN 2150978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re tire
full
vehicle body
bracke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1404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荣炜
邵国兴
林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Golden Dragon B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Golden Dragon B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Golden Dragon B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Golden Dragon Bu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1404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978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978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978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全尺寸备胎的备胎架及汽车,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装设于车体底部的油箱下方的安装位,包括:第一支架,用以与车体固定;锁紧件,通过可调节的紧固件与车体连接,且所述锁紧件设有勾接部;第二支架,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相铰接配置,另一端能够与所述勾接部扣合;其中,所述第一支架、锁紧件、第二支架围合形成可容置备胎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二支架构造成通过所述紧固件调节所述勾接部靠近或远离车体,在锁紧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切换。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从备胎架取用备胎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非全尺寸备胎的备胎架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非全尺寸备胎的备胎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大部分汽车都会配备一个备胎,备胎一般分为全尺寸备胎和非全尺寸备胎,非全尺寸备胎的胎宽要比正常轮胎窄很多,全尺寸备胎的胎宽跟正常轮胎完全相同。
由于非全尺寸备胎具有具有重量小、占用空间少、便于区分等优点,越来越多的车开始配备非全尺寸轮胎,而现有的备胎架取用备胎困难。如中国专利CN208855754U所述的“一种防盗备胎架”,由备胎架和备胎防盗装置构成,备胎防架包括框架时的左备胎架和右备胎架,左备胎架和右备胎架上部通过连接杆连接,备胎防盗装置包括安装于车体内的限位螺杆、螺杆孔和刮垢组成,挂钩安装于螺孔杆外端,螺孔杆和限位螺杆和刮垢组成,挂钩安装于螺孔杆外端,螺孔杆和限位螺杆通过螺纹配合安装。这种配置方式需要将左备胎架、右备胎架拆下才能取下备胎,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全尺寸备胎的备胎架及汽车,旨在改善现有备胎架取用备胎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方案:
一种非全尺寸备胎的备胎架,装设于车体底部的油箱下方的安装位,包括:
第一支架,用以与车体固定;
锁紧件,通过可调节的紧固件与车体连接,且所述锁紧件设有勾接部;
第二支架,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相铰接配置,另一端能够与所述勾接部扣合;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锁紧件、第二支架围合形成可容置备胎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二支架构造成通过所述紧固件调节所述勾接部靠近或远离车体,在锁紧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架大致呈U型,包括横杆以及配置在横杆两端的竖杆;所述横杆用以与所述第二支架相适配连接,所述竖杆用以与车体固定。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个摆杆,以及横置于两所述摆杆之间的连接杆;所述摆杆其一端弯曲呈凹部,用以与所述横杆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二支架能够绕所述第一支架转动;所述连接杆用以与所述勾接部扣合。
作为进一步改进,两所述摆杆之间的距离自所述横杆至所述锁紧件的方向逐渐减小。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摆杆具有朝车体方向凸起的限位部,以使置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备胎限位。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紧固件具有调节部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配置在车体的外侧,用以与所述锁紧件连接;所述调节部配置在所述车体的内侧,用以调节所述锁紧件与车体的距离。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为螺栓,所述调节部为螺母,所述螺栓的螺纹段上套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构造成在所述第二支架处于锁紧状态时,与所述锁紧件抵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件呈弯钩状,具有直段和弯曲段,所述弯曲段用以扣合所述连接杆,所述直段用以与所述螺栓连接。
另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体,非全尺寸备胎,以及配置在所述车体底部的油箱,且所述油箱的下方设有用以容置所述非全尺寸备胎的安装位。
进一步地,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非全尺寸的备胎架,所述非全尺寸备胎通过所述备胎架与所述油箱压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非全尺寸备胎的备胎架,通过紧固件调节锁紧件与车体的距离,以使第二支架处于锁紧状态或打开状态。在第二支架处于锁紧状态时,勾接部钩紧第二支架,此时勾接部最靠近车体;在第二支架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支架由扣合钩紧的状态到从勾接部中松脱出来,此时朝远离车体的方向转动第二支架便可将置于容纳空间中的备胎取出,实现便捷取用备胎。和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非全尺寸备胎的备胎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3、图4和图5是图1在其它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隐藏油箱和备胎)。
图标:100-第一支架;110-横杆;120-竖杆;200-锁紧件;210-勾接部;300-紧固件;310-螺栓;320-螺母;330-限位套;400-第二支架;410-摆杆;411-凹部;420-连接杆;500-辅助支架;600-车体;700-油箱;800-备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结合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全尺寸备胎的备胎架,装设于车体底部的油箱下方的安装位,包括:第一支架100,用以与车体600(例如商务轿车)固定;锁紧件200,通过可调节的紧固件300与车体600连接,且锁紧件200设有勾接部210;第二支架400,其一端与第一支架100相铰接配置,另一端能够与勾接部210扣合。其中,第一支架100、锁紧件200、第二支架400围合形成可容置备胎800的容纳空间,第二支架400构造成通过紧固件300调节勾接部210靠近或远离车体600,在锁紧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紧固件300调节锁紧件200与车体600的距离,以使第二支架400处于锁紧状态或打开状态。在第二支架400处于锁紧状态时,勾接部210钩紧第二支架400,此时勾接部210最靠近车体600;在第二支架40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支架400由扣合钩紧的状态到从勾接部210中松脱出来,此时朝远离车体600的方向转动第二支架400便可将置于容纳空间中的备胎800取出,实现便捷取用备胎800。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0大致呈U型,包括横杆110以及配置在横杆110两端的竖杆120;横杆110用以与第二支架400相适配连接,竖杆120用以与车体600固定。需要提到的是,装配时,横杆110于车体600的长度方向呈角度设置,用以防止备胎800滑脱。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支架400包括两个摆杆410,以及横置于两摆杆410之间的连接杆420;摆杆410其一端弯曲呈凹部411,用以与横杆110相配合,以使第二支架400能够绕第一支架100转动;连接杆420用以与勾接部210扣合。例如,连接杆420与勾接部210扣合后,调节紧固件300,以使勾接部210朝靠近车体600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二支架400压紧备胎800;连接杆420与勾接部210松脱后,转动第二支架400便可将备胎800取出。进一步地,两摆杆410之间的距离自横杆110至锁紧件200的方向逐渐减小,以避免锁紧处的连接杆420过长,导致第二支架400摆动。较佳地,摆杆410具有朝车体600方向凸起的限位部,以使置于容纳空间的备胎800限位,避免备胎800在容置空间内移动。特别地,还包括配置在第二支架400上的辅助支架500,辅助支架500横置在摆杆410之间,用以稳固备胎800。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紧固件300具有调节部以及连接部;连接部配置在车体600的外侧,用以与锁紧件200连接;调节部配置在车体600的内侧,用以调节锁紧件200与车体600的距离。容易理解的是,调节部配置在车体600内部,在没有进入或打开车体600内部时,无法调节紧固件300,对应第二支架400始终处于锁紧状态,能够防止备胎800被盗。例如将调节部配置在后备箱内,在没有打开后备箱的情况下,在车体600外侧难以将轮胎卸下。
具体地,连接部为螺栓310,调节部为螺母320,螺栓310的螺纹段上套设有限位套330;限位套330构造成在第二支架400处于锁紧状态时,与锁紧件200抵接。通过扳手或者其它工具调节螺母320,用以调节锁紧件200与车体600之间的距离,锁紧套与限位套330抵接时第二支架400锁紧,此时螺栓310外露于车体600的部分隐藏在限位套330内,即使在备胎800被放气的情况下,也难以将备胎800从备胎800架中取出,进一步防止备胎800被盗。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锁紧件200呈弯钩状,具有直段和弯曲段,弯曲段用以扣合连接杆420,直段用以与调节螺栓310连接。容易理解的是,调节螺母320时,锁紧件200随螺栓310上下移动。螺栓310与直段如何配置实现上下移动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图6和图7,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体600(例如海狮车型的商务车、客车,货车,专用车等),非全尺寸备胎800,以及配置在车体底部的油箱700,且油箱700的下方设有用以容置非全尺寸备胎800的安装位。
优选地,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非全尺寸的备胎架,非全尺寸备胎800通过备胎架与油箱700压紧。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车体的离地高度,配置全尺寸备胎的车辆是无法将备胎安装在油箱底部的,而备胎与油箱分开装设在成体的不同位置,需求车体的底部面积大,造成车体空间的浪费,整车成本的提高。有鉴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将备胎配置在油箱下方,能够节约车体空间,使用端面宽度小于140mm非全尺寸轮胎,轮胎宽度小,以使备胎架的整体结构高度减小,同时保证了车体的离地高度。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非全尺寸备胎的备胎架,装设于车体底部的油箱下方的安装位,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架,用以与车体固定;
锁紧件,通过可调节的紧固件与车体连接,且所述锁紧件设有勾接部;
第二支架,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相铰接配置,另一端能够与所述勾接部扣合;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锁紧件、第二支架围合形成可容置备胎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二支架构造成通过所述紧固件调节所述勾接部靠近或远离车体,在锁紧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全尺寸备胎的备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大致呈U型,包括横杆以及配置在横杆两端的竖杆;所述横杆用以与所述第二支架相适配连接,所述竖杆用以与车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全尺寸备胎的备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个摆杆,以及横置于两所述摆杆之间的连接杆;
所述摆杆其一端弯曲呈凹部,用以与所述横杆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二支架能够绕所述第一支架转动;所述连接杆用以与所述勾接部扣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全尺寸备胎的备胎架,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摆杆之间的距离自所述横杆至所述锁紧件的方向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全尺寸备胎的备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具有朝车体方向凸起的限位部,以使置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备胎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全尺寸备胎的备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具有调节部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配置在车体的外侧,用以与所述锁紧件连接;所述调节部配置在所述车体的内侧,用以调节所述锁紧件与车体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全尺寸备胎的备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螺栓,所述调节部为螺母,所述螺栓的螺纹段上套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构造成在所述第二支架处于锁紧状态时,与所述锁紧件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全尺寸备胎的备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呈弯钩状,具有直段和弯曲段,所述弯曲段用以扣合所述连接杆,所述直段用以与所述螺栓连接。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非全尺寸备胎,以及配置在所述车体底部的油箱,且所述油箱的下方设有用以容置所述非全尺寸备胎的安装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非全尺寸的备胎架,所述非全尺寸备胎通过所述备胎架与所述油箱压紧。
CN202120814049.6U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非全尺寸备胎的备胎架及汽车 Active CN2150978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14049.6U CN215097889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非全尺寸备胎的备胎架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14049.6U CN215097889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非全尺寸备胎的备胎架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97889U true CN215097889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267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14049.6U Active CN215097889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非全尺寸备胎的备胎架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978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5236A (zh) * 2022-08-18 2022-11-04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支架结构及用于汽车的后备箱总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5236A (zh) * 2022-08-18 2022-11-04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支架结构及用于汽车的后备箱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98443B2 (en) Motorcycle transport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US4561575A (en) Swing away tire carrier and hitch
US3613971A (en) Combination spare wheel holder and step for pickup trucks
US7533789B1 (en) Spare tire mounting apparatus
US5947357A (en) Bicycle rack
US20020060443A1 (en) Underbed gooseneck hitch assembly
CN215097889U (zh) 一种非全尺寸备胎的备胎架及汽车
CA2358310C (en) Adjustable frame for retaining hand truck on vehicular body
US7055844B1 (en) Trailer hitch storage apparatus
US20090001109A1 (en) Trailer hitch tire carrier gate
US6752302B2 (en) Motor vehicle integrated carrier rack system
US6036428A (en) System for attaching a towing apparatus to a road tractor
US6896282B1 (en) Tow hook replacement hitch
US5007567A (en) Support rack for bicycles and the like
US20020125284A1 (en)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 load from a vehicle
US5052601A (en) Truck-mounted rack for cargo holders
CN217435435U (zh) 用于车辆的拖钩组件和车辆
CA1187847A (en) Vehicle spare tire carrier
CN215793362U (zh) 汽车拉手支架
CN205292521U (zh) 一种带备胎架和油箱架的后安全杠
CN217598457U (zh) 自行车架
EP2995480A1 (en) A fixing device
JPS6320573Y2 (zh)
CN2734562Y (zh) 汽车用自行车携带架
CN220374376U (zh) 一种商用车用车载饮水机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