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86236U - 一种可旋转控制的混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旋转控制的混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86236U
CN215086236U CN202121311977.7U CN202121311977U CN215086236U CN 215086236 U CN215086236 U CN 215086236U CN 202121311977 U CN202121311977 U CN 202121311977U CN 215086236 U CN215086236 U CN 2150862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wall
solid
mixing device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119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红伟
韩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ecurity Medical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ecurity Medical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ecurity Medical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ecurity Medical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119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862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862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862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 Specialized In Special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旋转控制的混合装置,包括:瓶身和安装在瓶口的瓶盖,瓶身与瓶盖之间设有隔层。特别的,瓶盖内设有固体容纳腔;当旋转瓶身或瓶盖时固体容纳腔能随之移动,从而顶开隔层达到与瓶身连通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旋转控制的混合装置,用于将不同物质的混合,在容纳腔内储存固体,在瓶身内储存液体,使用之前两者皆密封在不同的密闭空间内,使用时只需要除去隔离两者的密封垫,使两者混合。同时该装置还可以与外界联通,将混合后产生的气体释放的空气中。该装置可用于二氧化氯的混合和缓释,方便运输和储存,使用时只需要旋转操作实现混合,然后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可以通过通气孔释放的空气中,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可旋转控制的混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旋转控制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结构,适用于二氧化氯凝胶的混合与释放。
背景技术
长时间处于甲醛超标的环境中容易产生眼刺痛、流泪、咽痛、胸闷、咳嗽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昏迷、休克等症状,更有传言甲醛会致癌、白血病等。市面上有很多除甲醛的清新剂,一般采用活性炭吸附,效果并不显著。
二氧化氯作为常用的消毒剂,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空气中的甲醛,是一种除甲醛快速有效的方法。二氧化氯作为气体在使用运输上非常受限。通常采用固态的二氧化氯前驱体复合物溶于水后产生二氧化氯的方法,该过程涉及到固液混合,现有的采用二氧化氯除甲醛的清新剂大多需要人工现场混合,操作不方便、刺激性气味强使消费者体验感差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二氧化氯与水混合操作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便携式的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旋转控制的混合装置,包括:瓶身和安装在瓶口的瓶盖,所述瓶身与瓶盖之间设有隔层,特别的,所述瓶盖内设有旋转所述瓶身或所述瓶盖时能随之移动顶开所述隔层并与所述瓶身连通的固体容纳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瓶盖包括:一端与所述瓶身固定且内壁设有螺旋滑槽的轨道环、与轨道环另一端转动连接且内部设有竖直滑槽的上盖,所述固体容纳腔安装在轨道环内,且外壁上设有穿过竖直滑槽并与螺旋滑槽配合的凸柱。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的上端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所述固体容纳腔与所述轨道环之间存在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隔层安装在所述轨道环的内壁或所述瓶口的内壁上,且所述隔层可以脱离所述轨道环或所述瓶口。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环或所述瓶口上设有用于安装隔层的安装槽。
进一步的,所述固体容纳腔的一端开口,且开口端正对所述隔层。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环独立于所述瓶口部分的内壁直径等于或小于所述瓶口内壁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隔层的材质为柔性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固体容纳腔上升至与所述上盖贴合时,所述固体容纳腔与所述通气孔相对的端面会覆盖所有所述通气孔,使混合装置密闭。
在一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容纳腔与所述隔层贴合时形成的密闭空间内放置有二氧化氯粉末,所述瓶身内盛放有水。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旋转控制的混合装置,用于将不同物质的混合,在容纳腔内储存固体,在瓶身内储存液体,使用之前两者皆密封在不同的密闭空间内,使用时只需要除去隔离两者的密封垫,使两者混合。同时该装置还可以与外界联通,将混合后产生的气体释放的空气中。该装置可用于二氧化氯的混合和缓释,方便运输和储存,使用时只需要旋转操作实现混合,然后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可以通过通气孔释放的空气中,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液未混合时装置结构的位置关系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液混合后装置结构的位置关系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混合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混合装置缓释二氧化氯气体的结构示意图;
1、瓶身;2、瓶盖;21、轨道环;211、螺旋滑槽;22、上盖;221、竖直滑槽;222、通气孔;3、隔层;4、固体容纳腔;5、安装槽;6、硅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旋转控制的混合装置,包括:瓶身1和安装在瓶口的瓶盖2,瓶身1与瓶盖2之间设有隔层3。特别的,瓶盖2内设有固体容纳腔4;当旋转瓶身1或瓶盖2时固体容纳腔4能随之移动,从而顶开隔层3达到与瓶身1连通的效果。其中,瓶盖2包括:一端与瓶身1固定且内壁设有螺旋滑槽211的轨道环21、与轨道环21另一端转动连接且内部设有竖直滑槽221的上盖22。固体容纳腔4安装在轨道环21内,且外壁上设有穿过竖直滑槽221并与螺旋滑槽211配合的凸柱41。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瓶身1呈圆柱形,里面盛放有水,瓶口的直径比瓶身1小。与瓶口螺纹连接是轨道环21,为了瓶身1和轨道环21连接处的密封性更好,在瓶口外周上套有一个硅胶圈6。轨道环21是一个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且轨道环21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下部内壁的直径大于上部内壁的直径。下部的内壁刻有螺纹,与瓶口螺纹连接。同时,在轨道环21上部的外壁上设有一圈凸起,凸起与上部下部相交处有一段距离,所以凸起与上部下部相交处形成一圈凹槽,用于固定上盖22。此外,轨道环21上部的内壁设有一圈安装槽5,安装槽5位于轨道环21上部下部相交的位置。安装槽5用于安装隔层3,隔层3是一个扁平的圆柱体,隔层3安装在安装槽5上后还可以与安装槽5发生脱离。当隔层3固定时瓶身1和瓶盖2之间是彼此隔离独立的两个空间,当隔层3脱离时,瓶盖2和瓶身1之间是连通的。
如图3和图4所示,上盖22是一个一端开口的、中空的圆柱体,上盖22的另一端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222。开口端的内壁处设有一圈凸起,该凸起刚好卡进轨道环21外壁上的凹槽里。此时,上盖22与轨道环21是转动连接的,上盖22和轨道环21之间可以旋转滑动,且上盖22的内壁和轨道环21的外壁之间存在空隙。
如图1和图3所示,固体容纳腔4是一个一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位于轨道环21的内部,与轨道环21之间存在间隙,可在轨道环21内上下移动。且容纳腔同时与轨道环21上部的内壁、上盖22的内壁连接,当旋转瓶身1或者上盖22的时候,容纳腔跟着上下移动。轨道环21上部的内壁刻有一道螺旋滑槽211,上盖22内设有一道竖直滑槽221,竖直滑槽221和上盖22内侧面之间存在空隙。相对应的,固体容纳腔4的外侧面设有两个位置相对的凸柱41。当上盖22套在轨道环21的外壁上时,轨道环21恰好位于竖直滑槽221和上盖22内侧面之间,固体容纳腔4上的凸柱41可以穿过竖直滑槽221再安装在螺旋滑槽211上。旋转瓶身1或者瓶盖2时,竖直滑槽221发生旋转带动固体容纳腔4沿着螺旋滑槽211滑动,所以两者综合下的效果便是,固体容纳腔4可以上下移动。安装固体容纳腔4时需要将固体容纳腔4的开口端对着隔层3。当固体容纳腔4与隔层3贴合时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用来盛放二氧化氯粉末,然后旋转瓶身1或者上盖22让固体容纳腔4向下移动挤压隔层3,由于隔层3是硅胶的,具有柔性可发生形变,所以隔层3因为压力作用会与轨道环21脱离掉进瓶身1,此时容纳腔内的二氧化氯粉末也随之下落至瓶身1里,与瓶身1里的水混合形成二氧化氯凝胶。为了隔层3能够脱落掉进瓶身1里,在设计装置的时候需要满足轨道环21上部的内壁直径小于或者等于瓶口内壁的直径。
此外,如图2和图5所示,为了控制二氧化氯凝胶释放的二氧化氯气体是否释放,固体容纳腔4可以上升到与上盖22,当两者贴合时,固体容纳腔4密封的端面能够完全覆盖遮挡所有通气孔222,这样二氧化氯凝胶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就无法通过通气孔222释放到外界。当需要释放二氧化氯气体时,再旋转固体容纳腔4让通气孔222不被固体容纳腔4遮挡覆盖,此时二氧化氯气体依次经过瓶身1、固体容纳腔4与轨道环3之间的空隙、通气孔222释放到外界环境中,达到消毒的作用。
具体的操作流程可为:将瓶盖2倒置,让固体容纳腔4的开口端朝上,然后在固体容纳腔4里放入二氧化氯粉末,然后再将隔层3安装在轨道环21的内壁上,再旋转上盖22让固体容纳腔4与隔层3贴合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储存二氧化氯粉末。再将放置好二氧化氯粉末的瓶盖2安装在瓶口上,瓶身1内已装有水。然后对整体进行封装,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瓶盖2或者瓶身1发生旋转。使用时,再除去封装,旋转瓶身1或者瓶盖2让固体容纳腔4挤压隔层3,让隔层3掉落至瓶身1内。然后固体容纳腔4里面的二氧化氯粉末就会随之下落到瓶身1中,与水进行混合形成二氧化氯凝胶。二氧化氯凝胶生成的二氧化氯气体能够通过上盖22的通气孔222释放到外界环境中。当不需要使用时,将固体容纳腔4上升至于上盖22贴合,遮挡通气孔222,阻止气体的释放。
在其他实施例中隔层也可以安装在瓶口内壁上,隔层可以是其他柔性材料制成。
在另一实施例中,竖直滑槽直接设在上盖的内侧面,此时螺旋滑槽是贯通的,固体容纳腔外侧面上的凸柱可以直接穿过螺旋滑槽再插入竖直滑槽里,实现上下移动。同时隔层还可以是一层薄膜,固体容纳腔下移时能挤破薄膜让二氧化氯粉末下落至瓶身中。
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二氧化氯粉末和水的混合和缓释,但不局限于此,可以广泛应用与一切固体和液体混合的场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旋转控制的混合装置,包括:瓶身和安装在瓶口的瓶盖,所述瓶身与瓶盖之间设有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内设有旋转所述瓶身或所述瓶盖时能随之移动顶开所述隔层并与所述瓶身连通的固体容纳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控制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包括:一端与所述瓶身固定且内壁设有螺旋滑槽的轨道环、与轨道环另一端转动连接且内部设有竖直滑槽的上盖,所述固体容纳腔安装在轨道环内,且外壁上设有穿过竖直滑槽并与螺旋滑槽配合的凸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旋转控制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上端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所述固体容纳腔与所述轨道环之间存在间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旋转控制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安装在所述轨道环的内壁或所述瓶口的内壁上,且所述隔层可以脱离所述轨道环或所述瓶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旋转控制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环或所述瓶口上设有用于安装隔层的安装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控制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容纳腔的一端开口,且开口端正对所述隔层。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旋转控制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环独立于所述瓶口部分的内壁直径等于或小于所述瓶口内壁的直径。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旋转控制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的材质为柔性材质。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旋转控制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容纳腔上升至与所述上盖贴合时,所述固体容纳腔与所述通气孔相对的端面会覆盖所有所述通气孔,使混合装置密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控制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容纳腔与所述隔层贴合时形成的密闭空间内放置有二氧化氯粉末,所述瓶身内盛放有水。
CN202121311977.7U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可旋转控制的混合装置 Active CN2150862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11977.7U CN215086236U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可旋转控制的混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11977.7U CN215086236U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可旋转控制的混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86236U true CN215086236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06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11977.7U Active CN215086236U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可旋转控制的混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862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1191B (zh) 两种内容物的混合容器
JP5900030B2 (ja) 防湿容器
US7207739B1 (en) Dispenser of personal care material
CN215086236U (zh) 一种可旋转控制的混合装置
KR20120054715A (ko) 회전식 이종 내용물 혼합용기
CN108820529B (zh) 一种瓶盖以及具有其的药瓶
JP4798627B2 (ja) 混合用容器
KR200423697Y1 (ko) 용기 조립체
JP2006321542A (ja) 混合容器
CN114955181A (zh) 一种药剂科用配药储存设备
JP2013154915A (ja) 容器
KR20100082691A (ko) 이종물질 수용장치
JP4048064B2 (ja) 二剤混合滴下容器
CN205892751U (zh) 制氧装置
KR101750798B1 (ko) 믹서기
CN210149916U (zh) 一种农药瓶储物瓶盖
CN217510819U (zh) 药盒、药物容纳设备和饮水机
JP2010083534A (ja) 混合用容器
CN209885604U (zh) 一种混合装置
CN201206023Y (zh) 密封式定量取用装置
EP3142944A2 (en) Beverage capsule
JP5080913B2 (ja) 粉末原料入りボトルキャップの製造方法
CN210654650U (zh) 封闭机构、填充装置、储运罐
CN216233877U (zh) 密封容器及盖子
JP2010254357A (ja) 二室容器の混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