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84363U - 一种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84363U
CN215084363U CN202120835442.3U CN202120835442U CN215084363U CN 215084363 U CN215084363 U CN 215084363U CN 202120835442 U CN202120835442 U CN 202120835442U CN 215084363 U CN215084363 U CN 215084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bed
plate
tumor radiotherapy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3544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国雄
马海军
马吉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83544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84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84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843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包括若干支撑腿、支撑板、床板、双输出轴电动机、头枕、两中部固定机构、两腿部绑带以及控制器;其中,每一支撑腿上端对应设置有气缸;支撑板设置于若干气缸顶端,且其上开设有两平行布置的移动轨;床板底端设置有若干与移动轨相配合的滚轮;双输出轴电动机设置于床板底部,且其两端的输出轴对应与两滚轮同轴连接;头枕上端安装有头部固定机构;两中部固定机构对应设置于床板的中端;两腿部绑带设置于床板的后端;控制器分别与若干气缸、编码器以及双输出轴电动机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结构简单,智能程度高,定位精准,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以及推广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
背景技术
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放射线包括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线、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大约7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需要用放射治疗,约有40%的癌症可以用放疗根治。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患者在进行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平躺在治疗床上,但是由于定位不便,放射治疗过程中设备产生的射线会伤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因此对患者需要治疗位置的定位就很重要,一但定位不准确就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传统的定位方法是采用人工手动定位,先使患者躺在治疗床上,然后由医护人员将患者推动至指定位置。但是人工定位的定位精度较低,易出现偏差,同时治疗床在移动时也不稳定,会发生晃动,也会导致射线照射位置发生一定偏移,不利于治疗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包括:
若干支撑腿,每一所述支撑腿上端对应设置有气缸;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若干所述气缸顶端,且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两平行布置的移动轨;
床板,所述床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底端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移动轨相配合的滚轮,且一所述滚轮上设置有编码器;
双输出轴电动机,所述双输出轴电动机设置于所述床板底部,且其两端的输出轴对应与两所述滚轮同轴固定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床板沿所述移动轨移动;
头枕,所述头枕设置于所述床板的前端,且其上端安装有头部固定机构;
两中部固定机构,两所述中部固定机构对应设置于所述床板的中端,用于对患者身体中部进行固定;
两腿部绑带,两所述腿部绑带设置于所述床板的后端,用于对患者的腿部进行固定;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床板侧端,并分别与若干所述气缸、编码器以及双输出轴电动机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中,还包括:
颈托,所述颈托设置于头枕的后端。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中,所述头部固定机构包括:
头部固定架,所述头部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头枕的上端;
两旋紧螺杆,两所述旋紧螺杆对应设置于所述头部固定架的两端;
两固定垫,两所述固定垫对应设置于两所述旋紧螺杆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中,所述中部固定机构包括:
齿条,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床板上端面开设的滑槽内;
滑块,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滑槽内,并位于所述齿条上方,所述滑块上端设置为圆柱形,下端与所述滑槽相配合布置;
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滑块上开设的限位孔内;
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滑块的上端。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中,所述限位装置包括:
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设置于所述限位孔中部;
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所述限位孔内,前端穿过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齿条相对应布置,其后端延伸至所述限位孔外部;
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下端与所述限位板的前端固定连接,其上端与所述限位孔的上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中,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
按块,所述按块设置于所述限位板的后端。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中,所述挡板还包括:
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设置于所述挡板上的穿孔内,其下端与所述滑块上设置的档位孔相对应布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中,所述限位杆还包括:
旋转块,所述旋转块设置于所述限位杆上,以便于拉出所述限位杆。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中,还包括:
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限位杆上,其一端与所述限位杆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穿孔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中,还包括:
无线通信模组,所述无线通信模组设置于所述控制器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通过若干气缸能够使床板进行升降或倾斜,通过双输出轴电动机带动床板底端的滚轮进行转动,也能使床板进行前后移动,从而对患者的不同位置进行放射治疗,且也能通过控制器对患者进行精准定位,解决了现有的通过人工定位精度差的问题,实现了对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的精准定位;
(2)通过在床板上安装有头部定位机构、中部固定机构以及腿部绑带以对患者进行定位,从而能够避免患者移动或床板倾斜时发生移动;
(3)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结构简单,智能程度高,定位精准,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以及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中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中不带床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中侧视图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中B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中主视图的剖面图;
图7为图6中C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1、支撑腿;2、气缸;3、支撑板;4、移动轨;5、床板;6、滚轮;7、编码器;8、双输出轴电动机;9、头枕;10、中部固定机构;11、腿部绑带;12、控制器;13、颈托;14、头部固定架;15、旋紧螺杆;16、固定垫;17、齿条;18、滑槽;19、滑块;20、限位装置;21、限位孔;22、挡板;23、支撑块;24、限位板;25、限位弹簧;26、按块;27、限位杆;28、穿孔;29、旋转块;30、复位弹簧;31、无线通信模组;32、头部固定机构;33、档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如图1~3所示,包括若干支撑腿1、支撑板3、床板5、双输出轴电动机8、头枕9、两中部固定机构10、两腿部绑带11以及控制器12。
如图1所示,每一支撑腿1上端对应设置有一气缸2,用于对支撑板3进行支撑固定,并使支撑板3进行升降或倾斜。
支撑板3设置于若干气缸2顶端,且支撑板3上开设有两平行布置的移动轨4,用于安装床板5使床板5能够在支撑板3上进行移动,以调整患者的位置。
具体地,在气缸2同步伸缩的情况下,能够使支撑板3上升或下降,且在有部分气缸2伸缩的情况下,能够使支撑板3进行倾斜,以使患者进行倾斜,以便于对患者的不同位置进行放射治疗。
如图1、3所示,床板5设置于支撑板3上,底端设置有若干与移动轨4相配合的滚轮6,其中,一滚轮6上设置有编码器7,用于使患者躺卧在床板5上,并能够带动患者移动,以对患者的不同位置进行放射治疗。
具体地,在患者躺卧在床板5上的情况下,床板5能够通过底部的滚轮6在支撑板3上的移动轨4上进行移动,从而无需患者自身移动,就能对患者身上不同的位置进行放射治疗。
其中,滚轮6横截面设置为凸字形,以便于将滚轮6嵌设与移动轨4内,避免支撑板3倾斜的情况下,床板5从支撑板3上掉落。
其中,编码器7能够检测滚轮6的转动的圈数,进而能够通过滚轮6的周长计算出床板5的移动距离,从而能够对床板5的移动距离进行精准控制。
如图3所示,双输出轴电动机8设置于床板5底部,且其两端的输出轴对应与床板5底端的两滚轮6同轴固定连接,用于带动床板5沿移动轨4移动。
具体地,在双输出轴电动机8启动的情况下,双输出轴电动机8能够滚轮6转动,从而能够带动床板5沿移动轨4进行移动。
如图1所示,头枕9设置于床板5的前端,且其上端安装有头部固定机构32,用于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支撑,使患者能够舒适地躺卧在床板5上。
两中部固定机构10对应设置于床板5的中端,用于对患者身体中部进行固定,避免支撑板3发生倾斜的情况下,患者从床板5上发生摔落。
腿部绑带11设置于床板5的后端,用于对患者腿部进行固定,避免支撑板3发生倾斜的情况下,患者腿部无处固定。
控制器12设置于床板5侧端,并分别与若干气缸2、编码器7以及双输出轴电动机8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气缸2和双输出轴电动机8的开启或关闭。
具体地,在需要调节支撑板3上升或下降的情况下,控制器12控制若干气缸2进行工作以使支撑板3上升或下降;在需要控制支撑板3倾斜的情况下,控制器12可以控制部分气缸2上升或下降,以使支撑板3进行倾斜。
具体地,在需要使床板5移动的情况下,此时可以控制双输出轴电动机8进行工作以使床板5沿移动轨4进行移动。
具体地,控制器12可以通过编码器7检测滚轮6转动的圈数,从而能够检测到床板5的移动距离,以实现对患者移动的精准控制。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对患者的颈部进行支撑,如图1所示,头枕9上还设置有颈托13。
具体地,颈托13设置于头枕9的后端,且其呈弧形布置以便于对患者的颈部进行夹持固定。
进一步地,颈托13可以有弹性金属制成,以便于对不同体型患者的颈部进行夹持支撑。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头部固定机构32包括头部固定架14、两旋紧螺杆15以及两固定垫16。
头部固定架14设置于头枕9的上端,用于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两旋紧螺杆15对应设置于头部固定架14的两端,用于使头部固定架14能够对不同体型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两固定垫16对应设置于两旋紧螺杆15上,用于在旋紧螺杆15对患者头部进行夹持的情况下,避免伤害患者头部。
具体地,在对患者头部进行夹持固定的情况下,将患者的头部放置到头部固定架14上,然后将旋紧两旋紧螺杆15,使两固定垫16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夹持,避免床板5倾斜的情况下,患者的头部无处固定。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中部固定机构10包括齿条17、滑块19、限位装置20以及挡板22。
齿条17设置于床板5上端面开设的滑槽18内,用于使滑块19能够沿自身进行移动,并便于滑块19固定到齿条17上,以使挡板22对不同体型的患者进行夹持固定。滑块19设置于滑槽18内,并位于齿条17上方,滑块19上端设置为圆柱形,下端与滑槽18相配合布置,用于带动挡板22沿齿条17进行移动,以对不同体型的患者进行夹持固定,避免患者从床板5上滑落。限位装置20设置于滑块19上开设的限位孔21内,用于将滑块19固定到齿条17上;挡板22设置于滑块19的上端,用于对患者进行夹持固定。
具体地,在需要对患者进行夹持固定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开启限位装置20,以通过滑块19使挡板22沿齿条17进行移动,然后在挡板22移动到合适的位置能够对患者进行夹持固定的情况下,通过限位装置20将滑块19固定到齿条17上,以避免挡板22进一步发生移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7所示,限位装置20包括支撑块23、限位板24以及限位弹簧25。
支撑块23设置于限位孔21中部,用于限位板24能够沿自身转动;限位板24设置于限位孔21内,前端穿过限位孔21与齿条17相对应布置,其后端延伸至限位孔21外部,用于对滑块19进行限位;限位弹簧25的下端与限位板24的前端固定连接,其上端与限位孔21的上内壁固定连接,用于使限位板24前端始终位于齿条17上齿牙之间的缝隙内,以对限位板24进行限位。
其中,限位板24的前端位于齿条17上齿牙之间的情况下,限位板24前端受齿条17齿牙的阻挡,从而能够防止限位板24发生移动,进而由于限位板24与支撑块23转动连接,支撑块23与限位孔21底端固定连接,从而能够对滑块19进行移动。
具体地,限位板24前端受到限位弹簧25的弹力作用而进入齿条17上的齿牙之间以将滑块19固定到齿条17上;在医护人员需要移动滑块19的位置时,医护人员按动限位板24后端,然后使限位板24绕支撑块23进行转动,使限位板24前端远离齿条17,以释放滑块19,使挡板22对不同体型的患者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对限位板24进行按动以释放滑块19,如图7所示,限位装置20还包括按块26,按块26设置于限位板24的后端。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移动不便的患者上下床板5,如图4、6所示,挡板22还包括限位杆27,限位杆27设置于挡板22上的穿孔28内,其下端与滑块19上设置的档位孔33相对应布置。
具体地,在限位杆27穿过挡板22上的穿孔28,且其下端进入到档位孔33内的情况下,此时挡板22无法绕滑块19上端进行转动;在医护人员需要将挡板22翻转至趋近于水平状态以便于患者上下床板5的情况下,医护人员拉动限位杆27以释放挡板22,使挡板22翻转至水平状态。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拉动限位杆27,使限位杆27下端远离档位孔33,限位杆27还包括旋转块29,旋转块29设置于限位杆27的上端。
进一步地,为了使限位杆27便于进入到档位孔33内,该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还包括复位弹簧30,复位弹簧30套设于限位杆27上,其一端与限位杆27连接,其另一端与穿孔28侧壁固定连接。
具体地,在医护人员将限位杆27拉出档位孔33的情况下,限位杆27受到复位弹簧30向下的弹力,而使限位杆27下端与另一档位孔33相对应时,进入到该档位孔33,以便于将挡板22与滑块19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对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进行远程控制,该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还包括无线通信模组31,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模组31设置于控制器12上,并与控制器12电性连接。
具体地,无线通信模组31与云平台无线连接,从而无线通信模组31可以接收云平台发送的操作指令,然后将操作指令发送到控制器12上,然后控制器12执行与控制指令相对应的执行动作。
例如,在无线通信模组31接受到云平台发送的电机开启指令的情况下,无线通信模组31将电机开启指令发送到控制器12,控制器12根据电机开启指令控制开启双输出轴电动机8。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将挡板22调节到水平状态,以便于患者上到床板5上,在患者躺卧到床板5上的情况下,医护人员调节限位装置20,以使挡板22与患者侧部相抵接,以对患者进行夹持固定,然后患者将头部放置到头部固定架14内,医护人员调节旋紧螺杆15以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夹持固定,避免患者的头部无处固定,医护人员再使用腿部绑带11以对患者的腿部进行夹持固定,然后医护人员通过控制器12调节若干气缸2和双输出轴电动机8将患者调节到合适位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支撑腿(1),每一所述支撑腿(1)上端对应设置有气缸(2);
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设置于若干所述气缸(2)顶端,且所述支撑板(3)上开设有两平行布置的移动轨(4);
床板(5),所述床板(5)设置于所述支撑板(3)上,底端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移动轨(4)相配合的滚轮(6),且一所述滚轮(6)上设置有编码器(7);
双输出轴电动机(8),所述双输出轴电动机(8)设置于所述床板(5)底部,且其两端的输出轴对应与两所述滚轮(6)同轴固定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床板(5)沿所述移动轨(4)移动;
头枕(9),所述头枕(9)设置于所述床板(5)的前端,且其上端安装有头部固定机构(32);
两中部固定机构(10),两所述中部固定机构(10)对应设置于所述床板(5)的中端,用于对患者身体中部进行固定;
两腿部绑带(11),两所述腿部绑带(11)设置于所述床板(5)的后端,用于对患者的腿部进行固定;
控制器(12),所述控制器(12)设置于所述床板(5)侧端,并分别与若干所述气缸(2)、编码器(7)以及双输出轴电动机(8)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颈托(13),所述颈托(13)设置于头枕(9)的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机构(32)包括:
头部固定架(14),所述头部固定架(14)设置于所述头枕(9)的上端;
两旋紧螺杆(15),两所述旋紧螺杆(15)对应设置于所述头部固定架(14)的两端;
两固定垫(16),两所述固定垫(16)对应设置于两所述旋紧螺杆(1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固定机构(10)包括:
齿条(17),所述齿条(17)设置于所述床板(5)上端面开设的滑槽(18)内;
滑块(19),所述滑块(19)设置于所述滑槽(18)内,并位于所述齿条(17)上方,所述滑块(19)上端设置为圆柱形,下端与所述滑槽(18)相配合布置;
限位装置(20),所述限位装置(20)设置于所述滑块(19)上开设的限位孔(21)内;
挡板(22),所述挡板(22)设置于所述滑块(19)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20)包括:
支撑块(23),所述支撑块(23)设置于所述限位孔(21)的中部;
限位板(24),所述限位板(24)设置于所述限位孔(21)内,前端穿过所述限位孔(21)与所述齿条(17)相对应布置,其后端延伸至所述限位孔(21)外部;
限位弹簧(25),所述限位弹簧(25)的下端与所述限位板(24)的前端固定连接,其上端与所述限位孔(21)的上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20)还包括:
按块(26),所述按块(26)设置于所述限位板(24)的后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2)还包括:
限位杆(27),所述限位杆(27)设置于所述挡板(22)上的穿孔(28)内,其下端与所述滑块(19)上设置的档位孔(33)相对应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27)还包括:
旋转块(29),所述旋转块(29)设置于所述限位杆(27)上,以便于拉出所述限位杆(27)。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复位弹簧(30),所述复位弹簧(30)套设于所述限位杆(27)上,其一端与所述限位杆(27)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穿孔(28)侧壁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无线通信模组(31),所述无线通信模组(31)设置于所述控制器(12)上,并与所述控制器(12)电性连接。
CN202120835442.3U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084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5442.3U CN215084363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5442.3U CN215084363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84363U true CN215084363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270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3544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084363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843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38596U (zh) 一种头部肿瘤放疗床
CN106512238B (zh) 一种用于粒子放疗的坐姿固定装置
CN203291166U (zh) 一种腔内后装放疗用治疗床
CN211584936U (zh) 一种肿瘤科用定位放疗设备
CN111603690A (zh) 基于多点定位结构进行辅助定位的放疗科定位床
CN108553246A (zh) 一种骨科辅助夹板安装紧固装置
CN215084363U (zh) 一种可调节多功能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床
CN204364671U (zh) 电磁内分泌调节护理机
CN109646088A (zh) 一种外科手术用腰椎麻醉辅助定位装置
CN211097054U (zh) 一种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保护架
CN104605874A (zh) 高频数字化医用诊断x射线机装置
CN104491991B (zh) 一种医用直线加速器自动摆位系统
CN109731240A (zh) 一种肿瘤定位装置
CN109498181A (zh) 一种神经外科用手术臂托装置
CN204033361U (zh) 核医学放射检验治疗一体机
CN210044015U (zh) 一种兽用x射线影像设备
CN210962506U (zh) 一种用于骨科和普外科的牵引架
CN210277599U (zh) 一种色素激光治疗仪用病床
CN213724486U (zh) 一种用于肿瘤放射性治疗的床
CN210674028U (zh) 一种医疗用治疗固定装置
CN112386443A (zh) 应用于重症监护室的辅助康复装置
CN219595111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治疗修复器
CN215741452U (zh) 一种腿部放疗定位装置
CN216495366U (zh) 一种放射科胸片拍摄用防护结构
CN204950982U (zh) 多功能放射科检查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