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84003U - 球囊导管套件及治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球囊导管套件及治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84003U
CN215084003U CN202023179116.6U CN202023179116U CN215084003U CN 215084003 U CN215084003 U CN 215084003U CN 202023179116 U CN202023179116 U CN 202023179116U CN 215084003 U CN215084003 U CN 215084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oon
channel
tube
catheter
balloon cath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7911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雄伟
陈石伟
朱鑫建
黄艳红
张向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port Urocare Jiaxing Co Ltd
Microport Urocare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port Urocare Jiaxing Co Ltd
Microport Urocar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port Urocare Jiaxing Co Ltd, Microport Urocare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port Urocare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7911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84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84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8400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球囊导管套件及治疗装置,包括第一球囊导管和第二球囊导管;第一球囊导管包括第一导管体和套设在第一导管体的远端外表面的第一球囊;第二球囊导管包括第二导管体和套设在第二导管体远端外表面的第二球囊;第二导管体用于向目标腔道的第一预定位置的远端侧灌注造影剂,第一球囊在第一预定位置处扩张并封堵目标腔道,阻止造影剂返流至第一预定位置的近端侧;第二球囊穿过第二导管体,抵达位于第一目标位置远端侧的第二预定位置;第二球囊在第二预定位置扩张并支撑目标腔道;第二球囊撤出目标腔道后,第二通道还用于抽吸目标腔道中的内容物。利用所述球囊导管套件治疗肠梗阻时,具有见效快、疗效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球囊导管套件及治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球囊导管套件及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粘连性肠梗阻(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内肠粘连导致肠内容物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和运行。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时,可产生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排便障碍等一系列症状。部分粘连性肠梗阻可经非手术治疗以使症状小腿,但大多数反复发作或保守治疗无效,仍需接受手术治疗。
粘连性肠梗阻大多数为小肠梗阻。既往的调查统计显示小肠梗阻的发病率为肠梗阻发病率的40%左右,其中70%~80%具有腹部手术史。粘连性肠梗阻多表现为单纯性肠梗阻,少数转化成绞窄性肠梗阻。
对于粘连性小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鼻腔将一肠梗阻导管插入患者的胃部,调整患者的体位,使肠梗阻导管通过胃部大弯,然后进入到小肠留置部位,再依靠小肠的蠕动将肠梗阻导管携带至梗阻部位。在肠梗阻导管从留置部位到达梗阻部位期间,采用抽吸装置进行负压吸引,以使肠内容物从肠梗阻导管中排出。目前临床使用的肠梗阻导管的质地较软,在病人置管过程中,特别是通过胃部大弯、幽门以及十二指肠弯曲段存在可控性差、推送性差、操作不便等问题,因此通常只能将肠梗阻导管的头端留置到十二指肠,之后再依靠小肠的蠕动将肠梗阻导管携带至梗阻部位。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肠梗阻导管需要在患者体内留置3~14天,对于肠蠕动较弱的患者,留置时间甚至长达数月,这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占用了医院床位资源,甚至还有部分患者因见效慢或无疗效而出现肠缺血导致需要紧急手术的情况。此外,若出现多段梗阻、梗阻成角等情况,仅依靠肠道蠕动的动力难以将肠梗阻导管携带至梗阻部位来解除梗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囊导管套件及治疗装置,利用该球囊导管套件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时,可主动地解除梗阻而无需利用小肠蠕动的动力,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囊导管套件,包括第一球囊导管和第二球囊导管;其中,
所述第一球囊导管包括第一导管体和套设在所述第一导管体的远端外表面上的第一球囊;所述第一导管体上形成有相互隔离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球囊连通;
所述第二球囊导管包括第二导管体和套设在所述第二导管体远端外表面的第二球囊;所述第二导管体上形成有相互隔离的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二球囊连通;
所述球囊导管套件被配置为:所述第二通道用于向目标腔道内的第一预定位置的远端侧灌注造影剂,且所述第一球囊用于在所述第一预定位置处扩张并封堵所述目标腔道,以阻止所述造影剂沿所述目标腔道返流至所述第一预定位置的近端侧;所述第二球囊用于穿过所述第二通道,并抵达所述目标腔道内的第二预定位置处,所述第二预定位置位于所述第一预定位置的远端侧;所述第二球囊用于在所述第二预定位置处扩张,以在所述第二预定位置处支撑所述目标腔道;以及,在所述第二球囊撤出所述目标腔道后,所述第二通道还用于抽吸所述目标腔道中的内容物。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管体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套设在所述第二管体的外部,且所述第一管体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二管体的硬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之间,或所述第一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的管壁上;所述第二管体的内腔构成所述第二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二管体包括至少一层增强层,所述增强层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管体的硬度。
可选地,所述增强层包括弹簧结构或管网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二管体还包括至少一层润滑层,所述润滑层设置在所述增强层的内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球囊导管还包括柔性头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管体的远端,且所述柔性头端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导管体的外表面齐平;所述柔性头端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一导管体的硬度。
可选地,所述柔性头端具有轴向贯通并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第五通道;
所述第五通道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面的远端侧;
所述第一管体的远端端面抵靠所述柔性头端的近端端面上;所述增强层的远端端面抵靠在第一台阶面上,所述润滑层的远端端面抵靠在所述第二台阶面上;和/或,
所述柔性头端上设有显影元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球囊导管还包括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管体的近端;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接口及所述第三接口皆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管体包括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所述第三管体套装在所述第四管体的外表面,所述第四管体为海波管。
可选地,所述第二球囊导管还包括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管体的近端;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四接口和第五接口,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四通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球囊在扩张状态下的外径为20mm~40mm;和 /或,
所述第二球囊在扩张状态下的外径为8mm~18mm。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治疗装置,包括导丝、抽吸装置和如前中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套件,所述导丝用于穿设在所述第二通道或所述第四通道中;所述抽吸装置用于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以抽吸所述目标腔道中的内容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上述的治疗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球囊导管的所述第一球囊导入目标腔道中的第一预定位置;
使所述第一球囊扩张,并在所述第一预定位置处封堵所述目标腔道;
利用所述第一导管体的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第一预定位置的远端侧灌注造影剂,以进行造影;
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将所述第二球囊导管的所述第二球囊导入目标腔道内的第二预定位置,所述第二预定位置位于所述第一预定位置的远端侧;
使所述第二球囊扩张,以在所述第二预定位置处支撑所述目标腔道;
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将所述第二球囊导管的所述球囊撤出所述目标腔道;
利用所述第二通道抽吸所述目标腔道中的内容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球囊导管套件及治疗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前述的球囊导管套件包括第一球囊导管和第二球囊导管;其中,所述第一球囊导管包括第一导管体和套设在所述第一导管体的远端外表面上的第一球囊;所述第一导管体上形成有相互隔离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球囊连通;所述第二球囊导管包括第二导管体和套设在所述第二导管体远端外表面上的第二球囊;所述第二导管体上形成有相互隔离的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二球囊连通;所述球囊导管套件被配置为:所述第二通道用于向目标腔道内的第一预定位置的远端侧灌注造影剂,且所述第一球囊用于在所述第一预定位置处扩张并封堵所述目标腔道,以阻止所述造影剂沿所述目标腔道返流至所述第一预定位置的近端侧;所述第二球囊用于穿过所述第二通道并抵达所述目标腔道内的第二预定位置,所述第二预定位置位于所述第一预定位置的远端侧;所述第二球囊用于在所述第二预定位置处扩张,以在所述第二预定位置处支撑所述目标腔道;以及,在所述第二球囊撤出所述目标腔道后,所述第二通道还用于抽吸所述目标腔道中的内容物。在利用所述球囊导管套件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时,首先将第一球囊导管的近端导入小肠,并使第一球囊抵达梗阻区域的近端(即所述第一预定位置),然后使所述第一球囊扩张,并从所述第二通道中导入造影剂,以方便操作者观察梗阻情况,同时所述第二通道还作为第二球囊的导入通道,使得第二球囊可顺利地沿所述第二通道抵达梗阻区域(即所述第二预定位置),并扩张以撑开梗阻区域的小肠,之后可回撤所述第二球囊,再利用所述第一球囊导管抽吸肠内容物,以主动地解除肠梗阻。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球囊导管套件在治疗肠梗阻时,无需借助小肠蠕动时的动力就可将所述第二球囊导管上的第二球囊输送至梗阻区域,以主动地解除梗阻,即使对于肠蠕动能力不佳的患者,也可以具有很好的疗效,且极大地缩短了治疗时间,降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第二、所述第一导管体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套设在所述第二管体的外表面,且所述第一管体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二管体的硬度,利用所述第二管体支撑所述第一管体,使得所述第一导管体在目标腔道(例如消化道)中穿行时,避免发生弯折,提高第一导管体的推送性和可控性,同时还可将降低患者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球囊导管套件的第一球囊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球囊导管套件的第二球囊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球囊导管套件的第二球囊导管的A-A剖视图;
图4a至图4f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球囊导管套件用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0-第一球囊导管;
1100-第一导管体;
1101-第一通道,1102-第二通道;
1110-第一管体;
1120-第二管体;
1121-增强层,1122-润滑层;
1200-第一球囊;
1300-柔性头端;
1310-第五通道;
1311-第一台阶面,1312-第二台阶面;
1301-显影元件;
1400-第一连接件;
1410-第一接口,1420-第二接口,1430-第三接口;
2000-第二球囊导管;
2100-第二导管体;
2101-第四通道;
2110-第三管体,2120-第四管体;
2200-第二球囊;
2300-第二连接件;
2310-第四接口,2320-第五接口;
100-导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另外,以下说明内容的各个实施例分别具有一或多个技术特征,然此并不意味着使用本实用新型者必需同时实施任一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或仅能分开实施不同实施例中的一部或全部技术特征。换句话说,在实施为可能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并视设计规范或实作需求,选择性地实施任一实施例中部分或全部的技术特征,或者选择性地实施多个实施例中部分或全部的技术特征的组合,借此增加本实用新型实施时的弹性。
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复数形式“多个”包括两个以上的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以及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球囊导管套件,所述球囊导管套件包括第一球囊导管和第二球囊导管。其中,所述第一球囊导管包括第一导管体和套设在所述第一导管体的远端外表面上的第一球囊;所述第一导管体上形成有相互隔离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球囊连通。所述第二球囊导管包括第二导管体和套设在所述第二导管体远端外表面上的第二球囊;所述第二导管体上形成有相互隔离的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二球囊连通。所述球囊导管套件被配置为:所述第二通道用于向目标腔道内的第一预定位置的远端侧灌注造影剂,且所述第一球囊用于在所述第一预定位置处扩张并封堵所述目标腔道,以阻止所述造影剂沿所述目标腔道返流至所述第一预定位置的近端侧;所述第二球囊用于穿过所述第二通道,并抵达所述目标腔道内的第二预定位置处,所述第二预定位置位于所述第一预定位置的远端侧;所述第二球囊用于在所述第二预定位置处扩张,以在所述第二预定位置处支撑所述目标腔道。以及,在所述第二球囊撤出所述目标腔道之后,所述第二通道还用于抽吸所述目标腔道中的内容物。
本文所述的“目标腔道”例如可以是消化道,所述“第一预定位置”可以是发生小肠内梗阻区域的近端侧的一指定位置,所述“第二预定位置”可以是发生肠梗阻的位置(即梗阻区域)。也就是说,所述球囊导管套件可用于治疗肠梗阻。下文中一律以利用所述球囊导管套件治疗肠梗阻为例进行说明,但其不应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
在利用所述球囊导管套件治疗肠梗阻时,利用所述第一球囊导管的第二通道作为所述第二球囊导管的输送通道,以使所述第二球囊导管可直接抵达肠道中的梗阻区域,并利用第二球囊的扩张来主动解除梗阻。也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球囊导管套件无需利用肠道蠕动来解除梗阻,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即使对于肠道蠕动能力较弱的患者来说,也具有较好的疗效。
本文中,术语“近端”、“远端”是从使用医疗装置的操作者的角度来看相对于彼此的元件或动作的相对方位、相对位置、方向,尽管“近端”、“远端”并非是限制性的,但是“近端”通常是指医疗装置在正常操作过程中靠近操作者的一端,而“远端”是通常是指首先进入患者体内的一端。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如图1至图3所示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球囊导管套件,包括第一球囊导管1000和第二球囊导管2000。其中,所述第一球囊导管1000包括第一导管体1100和套装在所述第一导管体1100 的远端外表面上的第一球囊1200。所述第一导管体1100上形成有相互隔离的第一通道1101和第二通道1102,所述第一通道1101与所述第一球囊1200连通,以用于向所述第一球囊1200内灌注充盈剂。所述第二通道1102可用于穿设导丝、灌注造影剂、以及穿设所述第二球囊导管2000,由此所述第二通道1102沿所述第一导管体1100 的轴向贯通地延伸。所述第二球囊导管2000包括第二导管体2100和套装在所述第二导管体2100的远端外表面上的第二球囊2200。所述第二导管体2100上形成有第三通道(图中未示出)和第四通道2101,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二球囊2200连通,用于向所述第二球囊2200灌注充盈剂,所述第四通道2101可用于穿设导丝,故所述第四通道 2101沿所述第二导管体2100的轴向贯通地延伸。
利用所述球囊导管套件治疗肠梗阻时,首先将所述第一球囊导管 1000的远端导入目标腔道(例如消化道),并使所述第一球囊1200抵达目标腔道中的梗阻区域的近端侧(即第一预定位置)。然后,通过所述第一通道1101向所述第一球囊1200灌注充盈剂,以使所述第一球囊1200扩张,并在该位置封堵所述目标腔道。随后,从所述第二通道1102向发生梗阻的区域(即第一预定位置的远端侧)灌注造影剂,以使操作者可通过显影设备例如X射线设备等观察肠道内的梗阻情况。之后,使所述第二球囊导管2000的远端穿过所述第二通道1102,并使所述第二球囊2200抵达梗阻区域。接着,通过所述第三通道向所述第二球囊2200灌注充盈剂,以使所述第二球囊2200扩张,以支撑发生粘连的目标腔道(例如肠道)。之后,沿所述第三通道将所述第二球囊2200撤出体外。最后,利用所述第二通道1102作为抽吸通道以吸引目标腔道的内容物,以消除梗阻。
即,所述球囊导管套件中,所述第一球囊导管1000不仅用于结合造影剂显示肠道内的梗阻区域及梗阻情况,其第二腔道1102还用于作为所述第二球囊导管2000的导入通道,以将所述第二球囊2200 快速地推送至梗阻区域,以快速且主动地解除梗阻。以目标腔道为肠道举例说明,相对于传统的肠梗阻治疗方法而言,无需利用肠道蠕动的动力来推送第二球囊2200,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于肠道蠕动能力较弱的患者仍具有较好的疗效。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球囊1200在扩张状态下的外径为20mm~40mm,所述第二球囊2200在扩张状态下的外径为8mm~18mm。所述第一球囊1200 和所述第二球囊2200皆可采用常规球囊,其材质可以是TPU、Pebax 等高分子材料。
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一导管体1100需要具有较好的推送性和抗弯折性,以使其能够顺利地进入消化道,并为所述第二球囊导管 2000提供导入通道。为实现此目的,请参考图1,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管体1100包括第一管体1110和第二管体1120。所述第一管体1110套设在所述第二管体1120的外部,且所述第一管体1110 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二管体1120的硬度。在将所述第一球囊导管1000 的远端导入消化道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管体1110与目标腔道的内壁接触以减少对目标腔道内壁的损伤。所述第二管体1120在所述第一管体1110的内部,为所述第一管体1110提供支撑力,使得所述第一导管体1100在消化道内穿行时不易弯折,提高第一导管体1110的推送性和可控性,并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可选地,所述第一管体1110可采用亲水性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可选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TPU、Pebax、硅胶等,其邵氏硬度可介于 86A~96A之间,例如86A、87A、89A、90A、91A、93A、94A、95A、 96A。所述第二管体1120包括至少一层增强层1121,所述增强层1121 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管体1110的硬度,以使所述第二管体1120的硬度较所述第一管体1110的硬度大。所述第二管体1120的邵氏硬度可介于60D~80D之间,例如60D、63D、68D、70D、75D、77D、80D等。
请返回参考图1,所述第一管体1110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管体 1120的外表面之间可具有间隙,该间隙可构成所述第一通道1101。与此同时,所述第二管体1120的内腔构成所述第二通道1102。如前所述,所述第二通道1102还用于穿设所述第二球囊导管2000,因此第二管体1120的内表面应尽可能地光滑,以减小其与所述第二球囊导管2000之间的摩擦力。故而,所述第二管体1120还优选包括至少一层润滑层1122,所述润滑层1122设置在所述增强层1121的内表面上。
在示范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增强层1121可以是弹簧结构或管网状结构,其与所述润滑层1122之间可通过热缩的方式连接。具体地,所述增强层1121和所述润滑层1122可分别成型,然后将所述润滑层 1122套设在一金属管上,接着再将所述增强层1121套设在所述润滑层1122的外表面,接着再在所述增强层1121的外表面套设一热缩管,然后加热所述热缩管,使得所述增强层1121与所述润滑层1122 在热量的作用下连接,最后去除所述热缩管和所述金属管。采用热缩的方式连接所述增强层1121和所述润滑层1122,可增强所述第二管体1120的抗弯折性,在第二管体1120与所述第一管体1110连接后,增强所述第一导管体1100的抗弯折性。
所述增强层1121既可采用金属材料制作,也可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可用于制作所述增强层1121的金属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不锈钢、镍钛合金、镍合金、钛合金。可用于制作所述增强层1121的非金属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聚丙烯或其他聚烯烃类材料、聚碳酸酯、聚酰胺、聚甲醛、ABS树脂。
需要说明的是,在替代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道可由一管材的内腔构成,所述管材可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管体之间(图中未示出)。或者所述第一管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管体的外表面贴合,且所述第一管体上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孔以作为所述第一通道(图中未示出),此时所述增强层与所述第一管体之间亦可通过热缩的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第一球囊导管1000还包括柔性头端1300,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管体1100的远端,且所述柔性头端 1300的硬度小于第一导管体1100的硬度,以便于所述第一球囊导管 1100的远端在消化道中行进,直至将所述第一球囊1200输送至所述第一预定位置。可理解,所述第一导管体1100的硬度由所述第一管体1110的硬度及所述第二管体1120的硬度共同决定,此处所述的“柔性头端1300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一导管体1100的硬度”是指所述柔性头端1300的柔韧性优于所述第一导管体1100。还可理解的是,当所述第一通道1101沿所述第一导管体1100的轴向贯通地延伸时,所述柔性头端1300还封堵所述第一通道1101的远端。此外,所述柔性头端1300上还优选设置有显影元件1301,用于显示柔性头端1300在消化道内的位置。
通常,在所述柔性头端1300与所述第一导管体1100的相接处,所述柔性头端1300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导管体1100的外周面齐平,以避免第一球囊导管1000在消化道内行进时划伤目标腔道内壁。以及,所述柔性头端1300还具有轴向贯通并与所述第一导管体1100的所述第二通道1102相连通的第五通道13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通道1310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第一台阶面 1311和第二台阶面1312,所述第二台阶面1311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面1312的远端侧。所述第二管体1120的所述增强层1121的远端裸露在所述第一管体1110的外部(即所述增强层1121的远端未被所述第一管体1110覆盖),所述润滑层1122的远端裸露在所述增强层 1121的外部(即所述润滑层1122的远端未被所述增强层1121覆盖)。如此,在组装所述第一导管体1100与所述柔性头端1300时,所述第一管体1110的远端端面抵靠在所述柔性头端1300的近端端面上,所述第二管体1120的远端伸入所述第五通道1310,且所述增强层 1121的远端端面抵靠在所述第一台阶面1311上,所述润滑层1122 的远端端面抵靠在所述第二台阶面1312上。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在所述第一导管体1100与所述柔性头端1300的相接处的硬度介于第一导管体1100的硬度与所述柔性头端1300的硬度之间,也即,所述第一导管体1100与所述柔性头端1300之间的硬度可平稳过渡,提高第一球囊导管1000的抗弯折性能。
此外,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第一球囊导管100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1400,所述第一连接件1400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管体1100的近端。所述第一连接件1400包括第一接口1410、第二接口1420和第三接口1430,其中,所述第一接口1410与所述第一通道1101连通,所述第二接口1420和所述第三接口1430皆与所述第二通道1102连通。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接口1410用于与注射器连接,以向所述第一球囊1200灌注充盈剂,所述第二接口1420可用于供所述第二球囊导管2000进入所述第二通道1102,所述第三接口1430可用于与注射器连接,以灌注造影剂或其他液体。
接下去请参考图2及图3,所述第二球囊导管2000的所述第二导管体2100包括第三管体2110和第四管体2120。所述第三管体 2110套装在所述第四管体2120的外部。可选地所述第三管体2110 的管壁上开设有沿所述第三管体2110的轴向延伸的孔以作为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三管体2110可采用PP或PC等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第四管体2120优选为金属海波管,在不增大所述第三管体 2110的外径的情况下,保证所述第二导管体2100具有较好的推送性和抗弯折性。所述第四管体2120的内腔构成所述第四通道2101。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所述第二球囊导管2000的最大外径应小于所述第一导管体1100之第二通道1102和所述柔性头端1300之第五通道1310的内径,以使所述第二球囊导管2000能够顺利穿过所述第二通道1102及所述第五通道1310。所述第二导管体2100的长度应大于所述第一导管体1100的长度。在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球囊导管1000的整体长度为3m,所述第一导管体1100的外径为5mm~7mm,所述第二通道1102的内径为2mm~4mm。所述第二球囊导管2000的长度大于3m并可小于4m,所述第二导管体2100的外径为2mm~3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球囊导管2000还包括第二连接件2300。所述第二连接件2300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管体2100的近端,并包括第四接口2310和第五接口2320。所述第四接口2310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以用于与注射器连接,并向所述第二球囊2200中灌注充盈剂。所述第五接口2320与所述第四通道2101连通,用于导入导丝。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治疗装置,其包括如前所述的球囊导管套件、导丝以及抽吸装置。所述导丝用于穿设在所述第二通道或所述第四通道中。所述抽吸装置用于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以抽吸所述消化道(目标腔道)中的内容物。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所述治疗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球囊导管的所述第一球囊导入目标腔道中的第一预定位置;
使所述第一球囊扩张,并在所述第一预定位置处封堵所述目标腔道;
利用所述第一导管体的所述第二通道向所述第一预定位置的远端侧灌注造影剂,以进行造影;
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将所述第二球囊导管的所述第二球囊导入目标腔道内的第二预定位置,所述第二预定位置位于所述第一预定位置的远端侧;
使所述第二球囊扩张,以在所述第二预定位置处支撑所述目标腔道;
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将所述第二球囊导管的所述球囊撤出所述目标腔道;
利用所述第二通道抽吸所述目标腔道中的内容物。
下面结合图4a至图4f,以利用所述治疗装置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执行准备工作。通过胃管对胃内进行减压,并局部麻醉消化道,同时对所述球囊导管套件及导丝100进行润湿操作。
接着,沿鼻腔将导丝100导入胃部,通过幽门后进入十二指肠,并越过屈氏韧带,尽可能地伸入空肠。该步骤可通过内窥镜或导管协助完成。
接着,如图4a所示,沿所述导丝100将所述第一球囊导管1000 的远端导入十二指肠(即所述导丝100穿设在第一球囊导管1000的第二通道中),并继续向空肠深处前进,直至所述第一球囊1200接近梗阻区域(即第一球囊1200抵达梗阻区域的近端侧)。此过程中,可通过显影设备观察所述柔性头端1300上的显影元件的位置,进而判断第一球囊1200的位置。
接着,如图4b及图4c所示,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图4b中未示出)向所述第一球囊1200灌注充盈剂,以使所述第一球囊1200扩张至封堵所述肠道。所述充盈剂例如可以是灭菌蒸馏水。
接着,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图4c中未示出)向梗阻区域灌注造影剂,使得操作者可在显影设备上观察梗阻区域。应注意的是,本步骤中,若肠道因梗阻导致扩张严重时,可先利用所述第二通道抽吸肠内容物,以对肠道进行减压,如此有助于造影。
接着,请参考图4d,沿所述导丝100将所述第二球囊导管2000 的远端导入肠道(此时第二球囊导管2000在所述第二通道中行进,且所述导丝100穿设在所述第四通道中),并使所述第二球囊2200从所述第二通道的远端穿出,直至抵达梗阻区域。
接着,请参考图4e,通过所述第三通道(图4e中未示出)向所述第二球囊2200灌注充盈剂,以使所述第二球囊2200扩张并撑开梗阻区域的肠道。
接着,将所述导丝撤出体外,并使所述第二球囊收缩后将所述第二球囊导管撤出体外。即,本步骤执行完毕之后,仅所述第一球囊导管1000部分地位于在消化道中(如图4f所示)。
最后,将所述第二通道与一抽吸装置连接,以抽吸肠道中的内容物。可理解,在抽吸肠道内容物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球囊可处于扩张状态,也可处于收缩状态,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以及,所述第一管体的侧壁上可开设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抽吸孔。当所述第一管体的侧壁上没有开设抽吸孔时,肠道中的内容物可直接从所述柔性头端的第五通道的远端进入所述第四通道。
当操作者判定梗阻解除后,可将所述第一球囊导管撤出体外。若梗阻未完全解除,所述第一球囊导管可视情况在体内留置数天,待梗阻解除后再撤出体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操作者可通过造影判断梗阻是否解除,也可根据患者的病症减退情况判断梗阻是否解除。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球囊导管套件中的第一球囊导管辅助进行造影,以观察患者体内的梗阻情况,同时利用第一球囊导管的第二通道构建第二球囊导管的导入通道,以使第二球囊导管的第二球囊可快速地输送至梗阻区域,以撑起梗阻区域粘连的肠道,之后再利用第一球囊导管抽吸肠内容物。即,本实用新型的球囊导管套件在治疗肠梗阻时,解决了传统肠梗阻导管依赖肠蠕动的输送方式而导致的见效慢、佩戴时间长、甚至对重症粘连性小肠梗阻无效的缺陷。而相对于开腹手术的治疗方式,该治疗方法具有对患者伤害少、费用低廉的优势。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3)

1.一种球囊导管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球囊导管和第二球囊导管;其中,
所述第一球囊导管包括第一导管体和套设在所述第一导管体的远端外表面上的第一球囊;所述第一导管体上形成有相互隔离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球囊连通;
所述第二球囊导管包括第二导管体和套设在所述第二导管体远端外表面的第二球囊;所述第二导管体上形成有相互隔离的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二球囊连通;
所述球囊导管套件被配置为:所述第二通道用于向目标腔道内的第一预定位置的远端侧灌注造影剂,且所述第一球囊用于在所述第一预定位置处扩张并封堵所述目标腔道,以阻止所述造影剂沿所述目标腔道返流至所述第一预定位置的近端侧;所述第二球囊用于穿过所述第二通道,并抵达所述目标腔道内的第二预定位置,所述第二预定位置位于所述第一预定位置的远端侧;所述第二球囊用于在所述第二预定位置处扩张,以在所述第二预定位置处支撑所述目标腔道;以及,在所述第二球囊撤出所述目标腔道后,所述第二通道还用于抽吸所述目标腔道中的内容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导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体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套设在所述第二管体的外部,且所述第一管体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二管体的硬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囊导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之间,或所述第一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的管壁上;所述第二管体的内腔构成所述第二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囊导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包括至少一层增强层,所述增强层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管体的硬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球囊导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层包括弹簧结构或管网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球囊导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还包括至少一层润滑层,所述润滑层设置在所述增强层的内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球囊导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囊导管还包括柔性头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管体的远端,且所述柔性头端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导管体的外表面齐平;所述柔性头端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一导管体的硬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球囊导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头端具有轴向贯通并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第五通道;
所述第五通道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面的远端侧;
所述第一管体的远端端面抵靠所述柔性头端的近端端面上;所述增强层的远端端面抵靠在第一台阶面上,所述润滑层的远端端面抵靠在所述第二台阶面上;和/或,
所述柔性头端上设有显影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囊导管还包括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管体的近端;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接口及所述第三接口皆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导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管体包括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所述第三管体套装在所述第四管体的外表面,所述第四管体为海波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导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球囊导管还包括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管体的近端;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四接口和第五接口,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四通道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导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囊在扩张状态下的外径为20mm~40mm;和/或,
所述第二球囊在扩张状态下的外径为8mm~18mm。
13.一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丝、抽吸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球囊导管套件,所述导丝用于穿设在所述第二通道或所述第四通道中;所述抽吸装置用于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以抽吸所述目标腔道中的内容物。
CN202023179116.6U 2020-12-25 2020-12-25 球囊导管套件及治疗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5084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79116.6U CN215084003U (zh) 2020-12-25 2020-12-25 球囊导管套件及治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79116.6U CN215084003U (zh) 2020-12-25 2020-12-25 球囊导管套件及治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84003U true CN215084003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08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79116.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5084003U (zh) 2020-12-25 2020-12-25 球囊导管套件及治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840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68957A (zh) * 2020-12-25 2022-06-28 微创优通医疗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球囊导管套件及治疗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68957A (zh) * 2020-12-25 2022-06-28 微创优通医疗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球囊导管套件及治疗装置
WO2022134814A1 (zh) * 2020-12-25 2022-06-30 微创优通医疗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球囊导管套件及治疗装置
CN114668957B (zh) * 2020-12-25 2024-06-14 微创优通医疗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球囊导管套件及治疗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14695B2 (ja) ステータと回転部材とカバーとを備えた装置に取り付けられるデバイス、医療機器、駆動装置、ロータに回転運動を伝達する装置
JP5985468B2 (ja) 回転前進式カテーテル挿入システム
US8870755B2 (en) Rotate-to-advance catheterization system
JP5955852B2 (ja) 回転前進式カテーテル挿入システム
US6685671B1 (en) Balloon catheter for puncturing, medical tube introduction device using the catheter and method for use thereof
US20170007801A1 (en) Flushing device and a catheter kit comprising a flushing device
JP5726726B2 (ja) 回転前進式カテーテル法のシステム
JP5763101B2 (ja) 回転前進式カテーテル挿入システム
US20130012779A1 (en) Rotate-to-advance catheterization system
JP5951620B2 (ja) 回転前進式カテーテル挿入システム
JPH11500939A (ja) ブレイドレスガイドカテーテル
WO2009036437A2 (en) Adjustable catheter for dilation in the ear, nose or throat
US20150209239A1 (en) Nasogastric tube
KR20170054466A (ko) 저 프로파일 유스타키오관 확장 시스템
CN215084003U (zh) 球囊导管套件及治疗装置
CN211327691U (zh) 内置式导尿管套件
EP2037997A2 (en) Vascular catheter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9044387A (zh) 一种能显示食管病变的三腔造影导管
CN114668957B (zh) 球囊导管套件及治疗装置
CN212416627U (zh) 一种医用导管及医用系统
CN212679825U (zh) 一种医用导管及医用系统
CN212213819U (zh) 双腔取石球囊
KR102295322B1 (ko) 레빈 튜브의 삽입 보조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레빈 튜브 복합체
US20020133127A1 (en) Self extruding catheter
WO2021203766A1 (zh) 一种医用导管及医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61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61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