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78235U - 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78235U
CN215078235U CN202023340947.7U CN202023340947U CN215078235U CN 215078235 U CN215078235 U CN 215078235U CN 202023340947 U CN202023340947 U CN 202023340947U CN 215078235 U CN215078235 U CN 215078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tor
laser
endoscope
pressing plate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4094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4094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78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78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782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和内窥镜系统。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包括机箱及固定于所述机箱上的激光器组件,所述激光器组件包括激光器、散热器及连接于所述激光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的制冷器组件,所述制冷器组件包括相对的热端和冷端,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热端,所述激光器设置在所述冷端,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端的阻隔件,所述阻隔件用于阻隔空气中的水汽与所述激光器和/或所述制冷器组件接触,从而减少空气中的水汽与激光器和/或制冷器组件接触而形成冷凝水所导致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电路板短路的问题,进而确保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正常使用,且提高了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
背景技术
内窥镜系统主要应用于临床上,其主要用于观察患者体内的病变,并为临床手术与诊断提供图像。内窥镜系统中的激光器作为ICG-NIR荧光成像的重要元器件,其温度变化会使激光输出波长发生漂移,从而影响ICG-NIR荧光成像效果。
当前,激光器组件包括激光器、制冷器及散热器。激光器主要采用制冷器和散热器进行散热。具体地,激光器在工作中产生的热量通过制冷器单向传递到散热器上,这时激光器组件就会产生冷热端。当激光器组件的周围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激光器组件的冷端温度时,就会在所述激光器和/或所述制冷器组件的外露表面产生冷凝水,而这些冷凝水流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内部的电路板上时,会造成电路板短路,从而影响光源主机内的激光器及其他电子器件的正常使用,且影响了光源主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包括机箱及固定于所述机箱上的激光器组件,所述激光器组件包括激光器、散热器及连接于所述激光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的制冷器组件,所述制冷器组件包括相对的热端和冷端,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热端,所述激光器设置在所述冷端,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端的阻隔件,所述阻隔件用于阻隔空气中的水汽与所述激光器和/或所述制冷器组件接触。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内窥镜用摄像头主机、摄像头及导光束;所述导光束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导光束接口,另一端连接到外部内窥镜,用于为所述外部内窥镜提供光源;所述摄像头一端通过通信线缆连接到所述内窥镜用摄像头主机的摄像头接口,以将所述摄像头获取到的图像信号传输到所述内窥镜用摄像头主机进行处理;所述摄像头的另一端用于卡接到所述外部内窥镜,以获取所述外部内窥镜的光学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基于使用阻隔件阻隔空气中的水汽与所述激光器和/或所述制冷器组件接触,从而减少空气中的水汽在所述激光器和/或所述制冷器组件的外露表面形成冷凝水而导致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电路板短路的问题,进而确保了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正常使用,且提高了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内窥镜系统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部分装配图。
图3是图2中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激光器组件和阻隔件的第一实施例的装配图。
图4是图3中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激光器组件和阻隔件的分解图。
图5是图2中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激光器组件和阻隔件的第二实施例的装配图。
图6是图5中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激光器组件和阻隔件的分解图。
图7是图2中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激光器组件和阻隔件的第三实施例的装配图。
图8是图2中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激光器组件和阻隔件的第四实施例的装配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待观察部位 Z
内窥镜系统 1000
内窥镜用光源主机 100
导光束接口 1001
机箱 10
底板 11
排水孔 111
激光器组件 20
激光器 21
散热器 22
制冷器组件 23
制冷器压板 231
制冷器 232
锁固件 24,26
隔热件 25
通孔 251
阻隔件 30,30a,30b,30c
避位孔 301
第一遮挡部 302a,311b
第二遮挡部 304a,312b
收容腔 306a
第一遮挡件 31,31b,31c
避位口 311,310c
第二遮挡件 32,32b,32c
第三遮挡件 33
密封垫 40
对准孔 401
第一定位结构 41
连接线缆 50
导光束 200
外部内窥镜 300
光学卡口 400
摄像头 500
内窥镜用摄像头主机 600
摄像头接口 6001
显示器 700
通信线缆 80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可以理解,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并非要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表述,否则单数形式“一”和“所述”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此外,本申请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例。提供以下具体实施例的目的是便于对本申请公开内容更清楚透彻的理解,其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
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然上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请参阅图1,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系统1000的结构示意图。内窥镜系统1000包括,但不局限于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导光束200、外部内窥镜300、光学卡口400、摄像头500、内窥镜用摄像头主机600、显示器700及通信线缆800。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导光束200、外部内窥镜300、光学卡口400、摄像头500、内窥镜用摄像头主机600及显示器700可通过通信线缆800耦合。
本领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图1仅是内窥镜系统1000的示例,并不构成对内窥镜系统1000的限定,内窥镜系统1000可以包括比图1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内窥镜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扩张器、烟雾控制装置、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等。
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束200的一端连接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的导光束接口1001,导光束200的另一端连接到外部内窥镜300。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用于通过导光束200为外部内窥镜300提供光源。摄像头500一端通过通信线缆800连接到内窥镜用摄像头主机600的摄像头接口6001,以将摄像头500获取到的图像信号传输到内窥镜用摄像头主机600进行处理。摄像头500的另一端用于卡接到外部内窥镜300,以获取外部内窥镜300的光学信号。
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用于向待观察部位Z提供照明光源。所述照明光源包括可见光照明光源和对应于荧光试剂的激光照明光源。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包括,但不局限于激光光源及可见光光源。
导光束200位于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的出光路径中,且连接于外部内窥镜300,以将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产生的所述照明光源通过导光束200和外部内窥镜300传导至待观察部位Z。外部内窥镜300的近端通过光学卡口400连接于摄像头500。
摄像头500内设置有至少一图像传感器。外部内窥镜300用于将经待观察部位Z反射的照明光源传导至至少一图像传感器。具体地,外部内窥镜300的远端包括插入待观察部位Z的插入部。插入部内设置有镜片组件。外部内窥镜300通过镜片组件与摄像头500中的至少一图像传感器相连,从而经待观察部位Z反射的场景光通过镜片组件投射到至少一图像传感器。
至少一图像传感器获取的图像数据为Bayer格式的图像数据。至少一图像传感器为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传感器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传感器。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图像传感器用于隔行交替采集经待观察部位反射的可见光图像信号和荧光图像信号,从而提高图像采集效率。其中,所述可见光图像信号包括蓝光图像信号、绿光图像信号、和红光图像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内窥镜系统1000还包括图像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像处理器设置在内窥镜用摄像头主机600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图像处理器也可以设置在摄像头500内。图像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可见光图像信号和所述荧光图像信号,并将所述可见光图像信号和所述荧光图像信号分别进行处理,以获取对应的可见光图像和荧光图像,以及将所述可见光图像和所述荧光图像进行融合处理,以输出带有荧光标记的可见光图像。显示器700用于显示所述可见光图像、所述荧光图像及所述带有荧光标记的可见光图像中的至少一者。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的部分装配图,图3所示为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的激光器组件20和阻隔件30的装配图,图4所示为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的激光器组件20和阻隔件30的分解图。在本实施例中,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包括,但不局限于机箱10及固定于机箱上的激光器组件20。激光器组件20包括激光器21、散热器22及连接于激光器21和散热器22之间的制冷器组件23。制冷器组件23包括相对的热端和冷端。散热器22设置在所述热端,激光器21设置在所述冷端。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端的阻隔件30。阻隔件30用于阻隔空气中的水汽与激光器21和/或制冷器组件23接触。
如此,基于使用阻隔件30阻隔空气中的水汽与激光器21和/或制冷器组件23接触,从而减少空气中的水汽在激光器21和/或制冷器组件23的外露表面形成冷凝水而导致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的电路板短路的问题,进而确保了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的正常使用,且提高了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外露表面”是指激光器21和制冷器组件23暴露在空气中的表面。
本领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还可以包括固定设置在机箱10上的屏组件、光路耦合器、AC/DC电源、可见光组件、光源驱动板、电源驱动管理板、主控板等等,本实用新型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阻隔件30可以与具有导热功能的元件接触,例如散热器22或与散热器22导热连接的元件。由于阻隔件30设置在制冷器组件23的冷端,且与具有导热功能的元件接触,因此为了避免散热器22的热量通过阻隔件30回流至制冷器组件23的冷端而导致激光器21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阻隔件30需要具备隔热功能。在本实施例中,阻隔件30还用于阻隔散热器22的热量通过阻隔件30热传递至激光器21及制冷器组件23。
可选地,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阻隔件30材料可以由具有隔水及隔热功能的材料制成。具有隔水及隔热功能的材料包括,但不局限于泡棉、聚四氟乙烯膜、塑胶、橡胶中的至少一者制成。在本实施例中,阻隔件30由EVA材料制成。如此,不仅减少空气中的水汽在激光器组件20的外露表面形成冷凝水而导致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电路板短路的问题,同时避免散热器22的热量通过阻隔件30回流至制冷器组件23的冷端,从而确保了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的正常使用及激光器21的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制冷器组件23包括制冷器压板231和制冷器232。制冷器232在制冷器压板231以及散热器22上的投影位于制冷器压板231以及散热器22内。制冷器232夹设于制冷器压板231和散热器22之间,激光器21设置在制冷器压板231背离制冷器232的一侧。阻隔件30用于遮挡制冷器232、制冷器压板231及激光器21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部分表面区域。
可以理解地,制冷器232通过制冷器压板231向激光器21提供冷源,以降低激光器21的温度,从而确保激光器21的正常工作。在本实施例中,制冷器232为半导体制冷器。可以理解地,半导体制冷器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珀尔帖效应制成的。所谓珀尔帖效应,是指当直流电流通过两种半导体材料组成的电偶时,其一端吸热,一端放热的现象。如此,制冷器232包括相对的制冷器热端2321和制冷器冷端2322。在本实施例中,激光器21和制冷器压板231设置在制冷器232的冷端,散热器22设置在制冷器232的热端。制冷器232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器22排到外界,制冷器232产生的冷源通过制冷器压板231传递至激光器21,以降低激光器21的温度,从而确保激光器21的正常使用。
其中,前述的制冷器组件23的冷端包括制冷器冷端2322和制冷器压板23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冷端”是指制冷器组件23能够释放或传递制冷器232提供的冷源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制冷器冷端2322包括制冷器232的周侧壁和/或制冷器232背离散热器22的一侧的端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阻隔件30可以构造成一体式结构,从而方便激光器组件20与阻隔件30的装配。阻隔件30可以构造成分体式结构,从而阻隔件30与激光器组件20的组装更紧凑,以使阻隔件30贴接于激光器组件20的外露表面,从而更有效地阻隔空气中的水汽与激光器组件20的外露表面接触。阻隔件30用于遮挡制冷器232的周侧壁、制冷器压板231的周侧壁、制冷器压板231的背离制冷器232一侧的至少部分表面区域及激光器21相对制冷器压板231外露的表面区域中的至少一者。
在本实施例中,阻隔件30用于遮挡制冷器232的周侧壁、制冷器压板231的周侧壁、制冷器压板231的背离制冷器232一侧的至少部分表面区域及激光器21相对制冷器压板231外露的表面区域,从而实现了对激光器组件20的外露表面全部遮挡,从而大大减少了冷凝水的产生,进而提高了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使用安全性。
其中,第一遮挡件31可以用于遮挡制冷器压板231的全部外露表面;或者,还可以用于遮挡制冷器压板231的局部外露表面。第二遮挡件32可以用于遮挡制冷器232的全部周侧壁和制冷器压板231的全部周侧壁;或者,还可以用于遮挡制冷器232的局部周侧壁和制冷器压板231的局部周侧壁。第三遮挡件33可以用于激光器21的全部外露表面;或者,还可以用于遮挡激光器21的局部外露表面。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阻隔件30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遮挡件31、第二遮挡件32和第三遮挡件33。第一遮挡件31设置在制冷器压板231和激光器21之间,且用于遮挡制冷器压板231的背离制冷器232一侧的且相对于激光器21外露的表面区域。第二遮挡件32设置在制冷器232和制冷器压板231的外围,且用于遮挡制冷器232的周侧壁和制冷器压板231的周侧壁。第三遮挡件33设置在激光器21背离制冷器压板231的一侧,且用于遮挡激光器21相对制冷器压板231外露的表面区域。
在一些可变形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31还可以用于遮挡制冷器压板231的背离制冷器232一侧的全部表面区域。第二遮挡件32设置在制冷器232或制冷器压板231的外围,且用于遮挡制冷器232的周侧壁或制冷器压板231的周侧壁。
在一些可变形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31、第二遮挡件32和第三遮挡件33可以部分省略。例如,阻隔件30可以包括第一遮挡件31、第二遮挡件32和第三遮挡件33中的任意一者,或者包括第一遮挡件31、第二遮挡件32和第三遮挡件33中的任意两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31对应激光器21的位置处开设避位口311,激光器21穿过避位口311并通过锁固件26而固定于制冷器压板231上,如此,实现激光器21与制冷器压板231接触连接,从而制冷器232向制冷器压板231提供的冷源能够快速传递至激光器21,进而提高了激光器21的散热效率。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31开设通孔,激光器21通过锁固件26穿过所述通孔而固定于制冷器压板231上。
阻隔件30贴接于制冷器232、制冷器压板231及激光器21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部分表面区域。阻隔件30可以通过胶带或胶水贴附于制冷器232、制冷器压板231及激光器21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部分表面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阻隔件30还可以套接于制冷器232、制冷器压板231及激光器21中的至少一者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31贴接于制冷器压板231的背离制冷器232一侧的且相对于激光器21外露的表面区域。第二遮挡件32贴接于制冷器232的周侧壁和制冷器压板231的周侧壁。第三遮挡件33贴接于激光器21相对制冷器压板231外露的表面区域或者贴接于第二遮挡件32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31构造成板状结构。第一遮挡件31贴接于制冷器压板231背离制冷器一侧的表面。第二遮挡件32构造成中空的环形结构。第二遮挡件32套接于制冷器组件23的周侧壁。第三遮挡件33构造成半开放的收容框。激光器21收容于所述收容框内,即所述收容框用于包覆激光器21相对制冷器压板231外露的表面,以阻隔空气中的水汽与激光器21相对制冷器压板231的外露表面接触,从而减少了冷凝水的产生,进而确保了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的正常使用,且提高了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阻隔件30的外形与激光器21及制冷器组件23的外形匹配。具体的,第一遮挡件31的外形与制冷器压板231的外形相适配,第二遮挡件32的外形与制冷器组件23的外形相适配,第三遮挡件33的外形与激光器21的外形相适配,以使得第一遮挡件31贴紧于制冷器压板231的外露的表面,第二遮挡件32贴紧于制冷器组件23的周侧壁,第三遮挡件33贴紧于激光器21相对制冷器压板231外露的表面,从而避免空气中的水汽通过间隙而与激光器21及制冷器组件23的外露表面接触,这也大大减少了冷凝水产生,进而确保了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的正常使用,且提高了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的使用寿命。此外,激光器组件20与阻隔件30连接紧凑,以实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小型化设计。
可选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还包括设置在散热器22和制冷器压板231之间的密封垫40。密封垫40包覆于制冷器232的周侧壁。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垫40呈环形。密封垫40可以由橡胶材料制成。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垫40也可以由具有隔水和隔热功能的其它材料制成,例如EVA泡棉。
制冷器232可以通过密封垫40固定连接于散热器22和制冷器压板231之间。具体的,制冷器组件23还包括依次穿设于制冷器232及密封垫40中并锁固于散热器22上的锁固件24。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器22靠近制冷器232的一侧的端部的周缘开设锁固孔,密封垫40开设与所述锁固孔对应的对准孔401,制冷器压板231开设与所述锁固孔及对准孔401相贯通的开孔。锁固件24依次穿过制冷器压板231的开孔、密封垫40的对准孔401而锁固于散热器22的锁固孔内,从而实现散热器22、密封垫40及制冷器压板231的固定连接。锁固件24可以为金属螺钉或塑胶螺钉。
优选地,锁固件24为金属螺钉,以提高散热器22与制冷器压板231的连接稳定性。制冷器组件23还包括设置在制冷器压板231上的隔热件25,锁固件24穿设于隔热件25中并通过隔热件25固定于制冷器压板231上,以使锁固件2与制冷器压板231隔离设置。隔热件25开设供锁固件24穿过的通孔251,锁固件24与通孔251相卡持,且与制冷器压板231隔离设置,以阻隔散热器22的热量通过锁固件24而回流至制冷器压板231,从而确保了激光器21的正常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垫40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41,制冷器压板231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结构41相配合的第二定位结构,从而方便密封垫40与制冷器压板231的组装。第一定位结构41和第二定位结构中的其中一个为定位杆,第一定位结构41和第二定位结构中的其中另一个为与所述定位杆配合的定位槽。其中,所述定位杆由隔热材料制成,以阻隔散热器22的热量通过所述定位杆回流至制冷器232的冷端,从而确保激光器21的散热效果不受所述定位杆的影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41为定位杆,第二定位结构为定位槽。密封垫40靠近制冷器232的一侧沿周向间隔地开设若干定位槽,制冷器压板231靠近制冷器232的一侧设置与若干定位槽相配合的若干定位杆,从而方便制冷器压板231和密封垫40之间的组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激光器组件20固定于机箱10上,激光器组件20的冷端下方或者下方周边对应的机箱10的底板11处设置有若干排水孔111。如此,激光器组件20的外露表面产生的冷凝水可以通过排水孔111流到机箱10外面,从而避免冷凝水聚集而流到机箱10内部的电路板上所造成电路板短路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的使用安全性。
可以理解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还包括连接线缆50。阻隔件30开设有供连接线缆50穿过的避位孔301。其中,连接线缆50可以用于传输,但不局限于光源、电源及数据信号,以确保激光器组件20的运行工作。连接线缆50包括光缆和线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基于使用阻隔件阻隔空气中的水汽与所述激光器和所述制冷器组件接触,从而减少空气中的水汽在所述激光器和/或所述制冷器组件的外露表面形成冷凝水而导致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电路板短路的问题,进而确保了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正常使用,且提高了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使用寿命。
请一并参阅图2、图5及图6,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器组件20和阻隔件30a的装配图,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器组件20和阻隔件30a的分解图。在第二实施例中,阻隔件30a构造为一体式的遮挡罩,制冷器232、制冷器压板231及激光器21中的至少一者设置在所述遮挡罩内,以使制冷器232、制冷器压板231及激光器21中的至少一者的外露表面与外界隔离。
具体的,阻隔件30a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遮挡部302a和第二遮挡部304a。第一遮挡部302a沿第二遮挡部304b的周缘延伸。第一遮挡部302a用于遮挡制冷器压板231的背离制冷器232一侧的且相对于激光器21外露的表面区域、制冷器232的周侧壁及制冷器压板231的周侧壁。第二遮挡部304a用于遮挡激光器21相对制冷器压板231外露的表面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遮挡部302a还用于遮挡密封垫40的外周壁。密封垫40密封包覆制冷器232的周侧壁,以实现第一遮挡部302a遮挡制冷器232的周侧壁。第一遮挡部302a抵接散热器22,第二遮挡部302b设置在第一遮挡部302a背离散热器22一侧。第一遮挡部302a和第二遮挡部304a共同围设形成收容激光器21、制冷器压板231、制冷器232及密封垫40的收容腔306a。收容腔306a为半开放收容腔,以使激光器21、制冷器压板231及制冷器232的外露表面密封于所述半开放收容腔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密封”不必一定理解为密封件与被密封件的严密(不透气的/密闭的,hermetische)密封。目的是,使激光器21、制冷器压板231及制冷器232的外露面与外界隔绝,即外界空气中的水汽基本上不与激光器21、制冷器压板231及制冷器232的外露面接触。
可选地,阻隔件30a开设有供连接线缆50穿过且与收容腔306a相贯通的避位孔301,以实现激光器21及制冷器231的运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基于使用阻隔件阻隔空气中的水汽与所述激光器和/或所述制冷器组件接触,从而减少空气中的水汽在所述激光器和/或所述制冷器组件的外露表面形成冷凝水而导致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电路板短路的问题,进而确保了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正常使用,且提高了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使用寿命。此外,将阻隔件设置成一体式的遮挡罩,从而方便激光器与阻隔件的组装,且大大减少了空气中的水汽与激光器及制冷器组件的表面接触。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7,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器组件20及阻隔件30b的结构示意图。在第三实施例中,阻隔件30b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遮挡件31b和第二遮挡件32b。第一遮挡件31b设置在激光器21背离制冷器压板231的一侧,且用于遮挡制冷器压板231的背离制冷器232一侧的且相对于激光器21外露的表面区域及激光器21相对制冷器压板231外露的表面区域,第二遮挡件32b设置在制冷器232和制冷器压板231的外围,且用于遮挡制冷器232的周侧壁和制冷器压板231的周侧壁。
具体的,第一遮挡件31b包括第一遮挡部311b和第二遮挡部312b。第一遮挡部311b沿第二遮挡部312b的周缘延伸。第一遮挡部311b用于遮挡制冷器压板231的背离制冷器232一侧的且相对于激光器21外露的表面区域。第二遮挡部312b用于遮挡激光器21相对制冷器压板231外露的表面区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基于使用阻隔件阻隔空气中的水汽与所述激光器和/或所述制冷器组件接触,从而减少空气中的水汽在所述激光器和/或所述制冷器组件的外露表面形成冷凝水而导致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电路板短路的问题,进而确保了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正常使用,且提高了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使用寿命。此外,将阻隔件设置成分体式的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从而简化了阻隔件的制作工艺,方便激光器与阻隔件的组装,且大大减少了空气中的水汽与激光器及制冷器组件的表面接触。
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8,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器组件20及阻隔件30c的结构示意图。在第四实施例中,阻隔件30c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遮挡件31c和第二遮挡件32c。第一遮挡件31c设置在制冷器232和制冷器压板231的外围,且用于遮挡制冷器压板231的背离制冷器232一侧的且相对于激光器21外露的表面区域、制冷器232的周侧壁及制冷器压板231的周侧壁。第二遮挡件32c设置在激光器21背离制冷器压板231的一侧,且用于遮挡激光器21相对制冷器压板231外露的表面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31c贴接于制冷器压板231的背离制冷器232一侧的且相对于激光器21外露的表面区域及密封垫40的周侧壁、制冷器压板231的周侧壁及密封垫40的周侧壁。第二遮挡件32c贴接于激光器21相对制冷器压板231外露的表面区域。由于元件之间连接可能存在间隙,例如连接线缆50与避位孔301之间的间隙,因此通过将阻隔件30c贴接于设置在制冷器232的冷端的元件的外露表面,不仅可以减少空气中的水汽穿过相邻元件之间的缝隙而与激光器21、制冷器压板231及制冷器232的外露表面接触而造成冷凝水产生的问题,且使得元件之间的连接更紧凑。
在一些变形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31c还可以只遮挡制冷器压板231的背离制冷器232一侧的且相对于激光器21外露的表面区域、制冷器232的周侧壁。由于制冷器232的周侧壁设置有密封垫40,因此密封垫40可以阻隔空气中的水汽与制冷器232的周侧壁接触,从而避免冷凝水产生。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31c开设供激光器21穿过的避位口310c,以实现激光器21贴接于制冷器压板231。激光器21的外周壁与避位口310的周缘抵接,从而减少空气中的水汽穿过激光器21与避位口310c之间的缝隙而与制冷器压板231的表面接触,进而减少冷凝水的产生。
可以理解的,在其它一些可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挡件和所述第二遮挡件的设置方式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一遮挡件设置在所述制冷器压板和所述激光器之间,且用于遮挡所述制冷器压板的背离所述制冷器一侧的且相对于所述激光器外露的表面区域,所述第二遮挡件设置在所述制冷器和/或所述制冷器压板的外围,且用于遮挡所述制冷器的周侧壁和/或所述制冷器压板的周侧壁;或者,所述第一遮挡件设置在所述制冷器压板和所述激光器之间,且用于遮挡所述制冷器压板的背离所述制冷器一侧的且相对于所述激光器外露的表面区域,所述第二遮挡件设置在所述激光器背离所述制冷器压板的一侧,且用于遮挡所述激光器相对所述制冷器压板外露的表面区域;或者所述第一遮挡件设置在所述激光器背离所述制冷器压板的一侧,且用于遮挡所述激光器相对所述制冷器压板外露的表面区域;所述第二遮挡件设置在所述制冷器和/或所述制冷器压板的外围,且用于遮挡所述制冷器的周侧壁和/或所述制冷器压板的周侧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基于使用阻隔件阻隔空气中的水汽与所述激光器和/或所述制冷器组件接触,从而减少空气中的水汽在所述激光器和/或所述制冷器组件的外露表面形成冷凝水而导致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电路板短路的问题,进而确保了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正常使用,且提高了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使用寿命。此外,将阻隔件设置成分体式的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从而简化了阻隔件的制作工艺,方便激光器与阻隔件的组装,且大大减少了空气中的水汽与激光器及制冷器组件的表面接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上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及固定于所述机箱上的激光器组件,所述激光器组件包括激光器、散热器及连接于所述激光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的制冷器组件,所述制冷器组件包括相对的热端和冷端,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热端,所述激光器设置在所述冷端,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端的阻隔件,所述阻隔件用于阻隔空气中的水汽与所述激光器和/或所述制冷器组件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还用于阻隔所述散热器的热量通过所述阻隔件热传递至所述激光器及所述制冷器组件,所述阻隔件由泡棉、聚四氟乙烯膜、塑胶、橡胶中的至少一者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器组件包括制冷器压板和制冷器,所述制冷器在所述制冷器压板以及所述散热器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制冷器压板以及所述散热器内,所述制冷器夹设于所述制冷器压板和所述散热器之间,所述激光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制冷器压板背离所述制冷器的一侧,所述阻隔件用于遮挡所述制冷器、所述制冷器压板及所述激光器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部分表面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构造成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所述阻隔件用于遮挡所述制冷器的周侧壁、所述制冷器压板的周侧壁、所述制冷器压板的背离所述制冷器一侧的且相对于所述激光器外露的表面区域及所述激光器相对所述制冷器压板外露的表面区域中的至少一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构造为一体式的遮挡罩,所述制冷器、所述制冷器压板及所述激光器中的至少一者设置在所述遮挡罩内,以使所述制冷器、所述制冷器压板及所述激光器中的至少一者的外露表面与外界隔离。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遮挡件和第二遮挡件,所述第一遮挡件和所述第二遮挡件的设置方式包括:
所述第一遮挡件设置在所述激光器背离所述制冷器压板的一侧,且用于遮挡所述制冷器压板的背离所述制冷器一侧的且相对于所述激光器外露的表面区域及所述激光器相对所述制冷器压板外露的表面区域;所述第二遮挡件设置在所述制冷器和/或所述制冷器压板的外围,且用于遮挡所述制冷器的周侧壁和/或所述制冷器压板的周侧壁;或者,
所述第一遮挡件设置在所述制冷器和所述制冷器压板的外围,且用于遮挡所述制冷器压板的背离所述制冷器一侧的且相对于所述激光器外露的表面区域、所述制冷器的周侧壁及所述制冷器压板的周侧壁;所述第二遮挡件设置在所述激光器背离所述制冷器压板的一侧,且用于遮挡所述激光器相对所述制冷器压板外露的表面区域;或者,
所述第一遮挡件设置在所述制冷器压板和所述激光器之间,且用于遮挡所述制冷器压板的背离所述制冷器一侧的且相对于所述激光器外露的表面区域,所述第二遮挡件设置在所述制冷器和/或所述制冷器压板的外围,且用于遮挡所述制冷器的周侧壁和/或所述制冷器压板的周侧壁;或者,
所述第一遮挡件设置在所述制冷器压板和所述激光器之间,且用于遮挡所述制冷器压板的背离所述制冷器一侧的且相对于所述激光器外露的表面区域,所述第二遮挡件设置在所述激光器背离所述制冷器压板的一侧,且用于遮挡所述激光器相对所述制冷器压板外露的表面区域;或者,
所述第一遮挡件设置在所述激光器背离所述制冷器压板的一侧,且用于遮挡所述激光器相对所述制冷器压板外露的表面区域;所述第二遮挡件设置在所述制冷器和/或所述制冷器压板的外围,且用于遮挡所述制冷器的周侧壁和/或所述制冷器压板的周侧壁。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遮挡件、第二遮挡件和第三遮挡件,所述第一遮挡件、所述第二遮挡件和所述第三遮挡件的设置方式包括:
所述第一遮挡件设置在所述制冷器压板和所述激光器之间,且用于遮挡所述制冷器压板的背离所述制冷器一侧的且相对于所述激光器外露的表面区域或所述制冷器压板的背离所述制冷器一侧的全部表面区域;
所述第二遮挡件设置在所述制冷器和/或所述制冷器压板的外围,且用于遮挡所述制冷器的周侧壁和/或所述制冷器压板的周侧壁;
所述第三遮挡件设置在所述激光器背离所述制冷器压板的一侧,且用于遮挡所述激光器相对所述制冷器压板外露的表面区域。
8.如权利要求6-7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件对应所述激光器的位置处开设避位口,所述激光器穿过所述避位口并通过锁固件而固定于所述制冷器压板上。
9.如权利要求3-7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件贴接于所述制冷器、所述制冷器压板及所述激光器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部分表面区域。
10.如权利要求3-7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制冷器压板之间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包覆于所述制冷器的周侧壁。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组件固定于所述机箱上,所述激光器组件的冷端下方或者下方周边对应的所述机箱的底板处设置有若干排水孔。
12.一种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内窥镜用摄像头主机、摄像头及导光束;所述导光束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导光束接口,另一端连接到外部内窥镜,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用于通过所述导光束为所述外部内窥镜提供光源;所述摄像头一端通过通信线缆连接到所述内窥镜用摄像头主机的摄像头接口,以将所述摄像头获取到的图像信号传输到所述内窥镜用摄像头主机进行处理;所述摄像头的另一端用于卡接到所述外部内窥镜,以获取所述外部内窥镜的光学信号。
CN202023340947.7U 2020-12-30 2020-12-30 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 Active CN215078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0947.7U CN215078235U (zh) 2020-12-30 2020-12-30 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0947.7U CN215078235U (zh) 2020-12-30 2020-12-30 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78235U true CN215078235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22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40947.7U Active CN215078235U (zh) 2020-12-30 2020-12-30 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782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65476B2 (en) Imaging apparatus having two mount surfaces to mount accessories
JP4757358B2 (ja) 内視鏡装置
KR101811759B1 (ko) 내시경 광원 모듈
US7334951B2 (en) Camera head
EP3540508B1 (en) Image sensor
CN106200218B (zh) 投影仪
CN107981881B (zh) Ct系统及其探测装置
US20230116434A1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moving object
CN112255802A (zh) 头戴式设备的主体装置及头戴式设备
JPH11290269A (ja) 固体撮像装置
CN215078235U (zh) 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
CN112291977A (zh) 头戴式设备的主体装置及头戴式设备
US20130044189A1 (en) Imaging apparatus
CN211270627U (zh) 一种内窥镜三维采集镜头
CN215078209U (zh) 激光器散热装置、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
JP2014188210A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
JP2008237916A (ja)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固体撮像装置を備える内視鏡装置
CN114680799A (zh) 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
CN109348090A (zh) 精确温控型红外线阵相机及控制方法
JP2006010983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H0534605A (ja) 内視鏡用外付テレビカメラ
CN219089219U (zh) 一体化偏振光内窥镜摄像头及内窥镜摄像系统
CN215017033U (zh) 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
CN220067542U (zh) 图像获取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15078232U (zh) 光源组件、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Animal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SHENZHEN MINDRAY BIO-MEDICAL ELECTRONICS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440020009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Endoscope light source host and endoscope syste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0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2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