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78232U - 光源组件、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源组件、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078232U CN215078232U CN202023339443.3U CN202023339443U CN215078232U CN 215078232 U CN215078232 U CN 215078232U CN 202023339443 U CN202023339443 U CN 202023339443U CN 215078232 U CN215078232 U CN 2150782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source
- endoscope
- heat dissipation
- bottom end
- l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源组件,包括散热器、发光器件、镜头模组、锁固件以及第二绝缘件。散热器包括散热基板;所述发光器件设置于散热基板上,用于发出光线,并通过散热器进行散热。镜头模组与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的同一侧,包括镜座,镜座的底端围绕发光器件设置,且底端通过第一绝缘件设置于散热基板上未设置发光器件的区域,并通过第一绝缘件与散热器进行电隔离。锁固件用于穿过所述散热基板以及镜座的底端,而将散热器以及镜座固定在一起。第二绝缘件设置于散热基板与锁固件之间或者镜座的底座与锁固件之间,实现所述散热器与镜座的电隔离。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内窥镜用光源主机以及内窥镜系统。本申请可保证发光器件工作正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源组件、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利用内窥镜系统进行的内窥镜微创手术在医疗领域被广泛使用。由于LED冷光源产生的冷光的光色泽最接近日光而且照明度非常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在手术过程中用于内窥镜照明,便于医生观察腔内组织,因此,LED冷光源已经广泛作为内窥镜系统的可见光源,成为了内窥镜系统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市面上大部分LED冷光源包括了LED芯片以及包括所述LED芯片的金属外壳,所述LED芯片的正极或负极一般会与所述LED芯片的金属外壳导通,而如果LED芯片和光源主机的机箱或者其他器件电接触时,所述LED芯片的正极或负极的电压会受到影响,容易造成短路,使LED芯片发光不正常,影响医生手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源组件、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可避免发光器件受到其他器件的影响而导致短路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光源组件,用于安装于一内窥镜用光源主机中,所述光源组件包括散热器、发光器件、镜头模组、锁固件以及第二绝缘件。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基板;所述发光器件用于发出光线,所述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散热器的散热基板上,并通过所述散热器进行散热。所述镜头模组与所述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的同一侧,所述镜头模组包括镜座,所述镜座的底端围绕所述发光器件设置,且所述镜座的底端通过第一绝缘件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上未设置发光器件的区域,所述镜座通过第一绝缘件与所述散热器进行电隔离。所述锁固件用于穿过所述散热基板以及镜座的底端,而将所述散热器以及镜座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锁固件为金属件。所述第二绝缘件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与所述锁固件之间或者所述镜座的底座与所述锁固件之间,而在所述散热器与镜座通过锁固件固定在一起时,实现所述散热器与镜座的电隔离。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包括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散热器、发光器件、镜头模组、锁固件以及第二绝缘件。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基板;所述发光器件用于发出光线,所述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散热器的散热基板上,并通过所述散热器进行散热。所述镜头模组与所述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的同一侧,所述镜头模组包括镜座,所述镜座的底端围绕所述发光器件设置,且所述镜座的底端通过第一绝缘件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上未设置发光器件的区域,所述镜座通过第一绝缘件与所述散热器进行电隔离。所述锁固件用于穿过所述散热基板以及镜座的底端,而将所述散热器以及镜座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锁固件为金属件。所述第二绝缘件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与所述锁固件之间或者所述镜座的底座与所述锁固件之间,而在所述散热器与镜座通过锁固件固定在一起时,实现所述散热器与镜座的电隔离。其中,所述光源组件为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中的可见光源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内窥镜系统,所述内窥镜系统包括内窥镜用摄像头主机、摄像头、外部内窥镜、导光束以及内窥镜用光源主机,所述导光束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光线输出连接部,另一端连接到外部内窥镜,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用于通过所述导光束为所述外部内窥镜提供光源;所述摄像头的一端用于连接到所述外部内窥镜,以获取所述外部内窥镜的光学信号而进行成像得到图像信号,所述摄像头的另一端通过通信线缆连接到所述内窥镜用摄像头主机,以通过所述通信线缆将所述图像信号传输到所述内窥镜用摄像头主机进行处理。其中,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包括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散热器、发光器件、镜头模组、锁固件以及第二绝缘件。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基板;所述发光器件用于发出光线,所述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散热器的散热基板上,并通过所述散热器进行散热。所述镜头模组与所述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的同一侧,所述镜头模组包括镜座,所述镜座的底端围绕所述发光器件设置,且所述镜座的底端通过第一绝缘件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上未设置发光器件的区域,所述镜座通过第一绝缘件与所述散热器进行电隔离。所述锁固件用于穿过所述散热基板以及镜座的底端,而将所述散热器以及镜座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锁固件为金属件。所述第二绝缘件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与所述锁固件之间或者所述镜座的底座与所述锁固件之间,而在所述散热器与镜座通过锁固件固定在一起时,实现所述散热器与镜座的电隔离。其中,所述光源组件为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中的可见光源组件。
本申请中,所述设置有发光器件的散热器可以与所述镜座做到完全的电隔离,从而,所述发光器件的正负极电压不会受到其他器件的影响,而确保所述发光器件可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光源组件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光源组件的第一视角的部分剖开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光源组件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整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申请中的术语“连接”包括了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请参阅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系统1000的结构示意图。内窥镜系统1000包括,但不局限于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导光束200、外部内窥镜300、光学卡口400、摄像头500、内窥镜用摄像头主机600、显示器700及通信线缆800。其中,所述内窥镜用摄像头主机600与所述显示器700可通过通信线缆800耦合,所述摄像头500也可与所述内窥镜用摄像头主机600通过通信线缆800耦合。
本领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图1仅是内窥镜系统1000的示例,并不构成对内窥镜系统1000的限定,内窥镜系统1000可以包括比图1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内窥镜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扩张器、烟雾控制装置、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束200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的光线输出连接部10(如图2-图3所示),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外部内窥镜300,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用于通过所述导光束200为所述外部内窥镜300提供光源。所述摄像头500的一端用于连接到所述外部内窥镜300,以获取所述外部内窥镜300捕获的光学信号进行成像而得到图像信号,所述摄像头500的另一端通过通信线缆连接到所述内窥镜用摄像头主机600,以通过所述通信线缆800将所述图像信号传输到所述内窥镜用摄像头主机600进行处理。
具体的,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用于提供白光和红外光混合形成的混合光源,并通过导光束200传导至待观察部位Z1以提供照明以及对待观察部位Z1的荧光试剂进行激发。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包括,但不局限于激光光源、可见光光源。
所述导光束200位于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的出光路径中,且连接于外部内窥镜300,以将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产生的所述混合光源通过导光束200和外部内窥镜300传导至待观察部位Z1。其中,所述外部内窥镜300为管状结构,其中形成有导光通道以及成像通道,所述导光束200可伸入所述外部内窥镜300的导光通道后延伸至外部内窥镜300的用于插入待观察部位Z1的插入部,而使得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产生的所述混合光源可照射至所述待观察部位Z1。其中,该待观察部位Z1可为人身体内的某一部位。
其中,所述外部内窥镜300的近端通过光学卡口400连接于摄像头500。摄像头500内设置有至少一图像传感器。外部内窥镜300用于将经待观察部位Z1反射的光线传导至至少一图像传感器。具体的,外部内窥镜300的用于插入待观察部位Z1的插入部的成像通道内设置有镜片组件。所述待观察部位Z1反射的光线通过通过镜片组件投射到至少一图像传感器。其中,所述外部内窥镜300的近端为所述外部内窥镜300的远离用于插入待观察部位Z1的插入部的一端。
其中,至少一图像传感器获取的图像数据为Bayer格式的图像数据。至少一图像传感器为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传感器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传感器。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图像传感器用于隔行交替采集经待观察部位反射的可见光图像信号和荧光图像信号,从而提高图像采集效率。其中,所述可见光图像信号包括蓝光图像信号、绿光图像信号、和红光图像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内窥镜系统1000还包括图像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像处理器设置在内窥镜用摄像主机600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图像处理器也可以设置在摄像头500内。图像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可见光图像信号和所述荧光图像信号,并将所述可见光图像信号和所述荧光图像信号分别进行处理,以获取对应的可见光图像和荧光图像,以及将所述可见光图像和所述荧光图像进行融合处理,以输出带有荧光标记的可见光图像。所述显示器700用于显示所述可见光图像、所述荧光图像及所述带有荧光标记的可见光图像中的至少一者。
从而,通过该内窥镜系统1000,医护人员可以清楚看到身体内部的待观察部位的情形,而对手术或者观察提供有利的帮助。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包括所述光源组件10以及机箱20,所述光源组件10设置于所述机箱20中。
请一并参阅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光源组件10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光源组件10包括散热器11、发光器件12、镜头模组13、第一绝缘件14、锁固件15以及第二绝缘件16。其中,所述散热器11包括散热基板111,所述发光器件12,用于发出光线,所述发光器件12设置于所述散热器11的散热基板111上,并通过所述散热器11进行散热。所述镜头模组13与所述发光器件12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111的同一侧,所述镜头模组13包括镜座131,所述镜座131的底端131a围绕所述发光器件12设置,且所述镜座131的底端131a通过第一绝缘件14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111上未设置发光器件12的区域,所述镜座131通过第一绝缘件14与所述散热器11进行电隔离。所述锁固件15用于穿过所述散热基板111以及镜座131,而将所述散热器11以及镜座131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锁固件15为金属件。所述第二绝缘件16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111与所述锁固件15之间或者所述镜座131的底座131与所述锁固件15之间,而在所述散热器11与镜座131通过所述锁固件15固定在一起时,实现所述散热器11与所述镜座131的电隔离。
因此,本申请中,所述设置有发光器件12的散热器11可以与所述镜座131做到完全的电隔离,从而,所述发光器件12的正负极电压不会受到其他器件的影响,而确保所述发光器件12可正常工作。
请一并参阅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光源组件10的第一视角的部分剖开示意图。其中,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发光器件12在所述散热基板111上的投影的尺寸小于所述散热基板111的尺寸,且所述发光器件12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111的中心。
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镜座131还包括镜座本体131b,所述底端131a从所述镜座本体131b的周缘朝着远离镜座本体131b的方向延伸预设距离,所述底端131a通过所述第一绝缘件14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111上的边缘区域,即,所述底端131a与所述散热基板111上的边缘区域之间夹设有所述第一绝缘件14。所述底端131a与所述镜座本体131b、散热基板111之间形成容置空间,而容置所述发光器件12。
从而,通过所述底端131a从所述镜座本体131b的周缘朝着远离镜座本体131b的方向延伸预设距离,且所述底端131a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111上的边缘区域,使得所述发光器件12不会和所述镜座131的所述底端131a以及所述镜座本体131b接触,而起到了隔离作用。
如图4所示,所述镜头模组13还包括镜头132,所述镜头132设置于所述镜座本体131b中,所述发光器件12包括相对的发光面121和安装面122,所述发光器件12通过所述安装面122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111上,并通过发光面121发出光线,所述镜头132与所述发光器件12的发光面121正对,用于对所述发光器件12发出的光线进行聚焦。
其中,所述发光器件12的安装面122可涂抹导热硅胶,然后,所述发光器件12可通过螺钉等固定在所述散热基板11上。
其中,所述散热基板11可为金属等导热良体,例如,可为铜、铁等金属,从而可保证对发光器件12的导热散热效率。
其中,所述光源组件10为可见光源组件;所述发光器件12为可见光发光器件,具体可为LED模组/芯片。
本申请中,所述发光器件12的金属外壳,例如LED模组/芯片的金属外壳与所述散热基板11紧密接触,此时,虽然发光器件12和所述散热基板11/散热器会电连接,然而,如前所述的,由于设置有发光器件12的散热器11这一个整体可以与所述镜座131做到完全的电隔离,从而,所述发光器件12的正负极电压不会受到其他器件的影响,而确保所述发光器件12可正常工作。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件14为绝缘片,且所述第一绝缘件的形状及尺寸可根据所述镜座131的底端131a的形状和尺寸进行设计。例如,所述第一绝缘件的形状及尺寸可与所述镜座131的底端131a的形状和尺寸相同。或者,所述第一绝缘件的形状可与所述镜座131的底端131a的形状相同,而第一绝缘件的尺寸,可略大于所述镜座131的底端131a的尺寸,从而确保绝缘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件14为麦拉片。
如图3所示,所述锁固件15为螺钉D1,所述散热基板111、所述镜座131的底端131a以及第一绝缘件14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固定孔K1,所述螺钉D1依次通过所述散热基板111、第一绝缘件14的固定孔K1而延伸至所述镜座131的底端131a的固定孔K1中,而将所述散热基板111、所述镜座13的底端131A以及第一绝缘件14锁固在一起。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头模组11、所述发光器件12以及所述第一绝缘件14为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111的第一侧C1,所述螺钉D1为从所述散热基板111的第二侧C2依次通过所述散热基板111、第一绝缘件14的固定孔K1而延伸至所述镜座131的底端131a的固定孔K1中。其中,所述第二侧C2为与所述第一侧C1相对的一侧。
其中,所述散热基板111、所述镜座131的底端131a以及第一绝缘件14的的固定孔K1为具有内螺纹的孔,从而与所述螺钉D1的螺纹配合,实现螺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绝缘件16嵌设于所述散热基板111的固定孔K1中,所述螺钉D1穿设于所述第二绝缘件16中,而通过所述第二绝缘件16和所述散热基板111进行电隔离。
因此,由于所述螺钉D1与所述散热基板111电隔离,即使所述螺钉D1在穿设于所述镜座131的底端131a的固定孔K1会与所述镜座131电接触,也仍然会使得所述镜座131和所述散热基板111保持电隔离。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件16包括绝缘筒161和从绝缘筒161的一端向垂直与绝缘筒161的轴线方向向外延伸的环形凸缘162,所述绝缘筒161收容于所述散热基板111的固定孔K1中,且所述绝缘筒161的外壁与所述散热基板111的固定孔K1的孔壁抵触,所述环形凸缘162抵持于所述散热基板111的环绕固定孔K1的表面,具体的,为抵持于所述散热基板111的环绕固定孔K1的位于第二侧C2的表面。当所述螺钉D1穿设于所述第二绝缘件16中时,所述螺钉D1的螺杆被所述绝缘筒161包围,所述螺钉D1的螺帽与所述环形凸缘162抵触,而均与所述散热基板111进行电隔离。
请一并参阅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光源组件10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进一步的,如图3及图5所示,所述散热基板111的位于第二侧C2的表面对应所述固定孔K1的位置设置有凹槽G1,所述凹槽G1不贯穿所述散热基板111,所述散热基板111的固定孔K1设置于所述凹槽G1的底面。所述环形凸缘162具体可为抵持于所述散热基板111的凹槽G1环绕固定孔K1的底面。当所述螺钉D1穿设于所述第二绝缘件16中时,所述螺钉D1的螺杆被所述绝缘筒161包围,所述螺钉D1的螺帽收容于所述凹槽G1中且与所述环形凸缘162抵触。从而,能够有效节省空间。其中,所述螺钉D1的螺帽在所述凹槽G1的底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凹槽G1的底面内,所述凹槽G1的槽壁与所述螺钉D1的螺帽之间具有间距,从而不会使得所述螺钉D1的螺帽与所述散热基板111的凹槽G1的槽壁接触而电连接。
其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件16也可以嵌设于所述镜座131的底端131a的固定孔K1中,所述螺钉D1延伸至所述镜座131的底端131a的固定孔K1中时,所述螺钉D1的螺杆穿设于所述第二绝缘件16中,通过所述第二绝缘件16和所述镜座131的底端131a进行电隔离。
其中,在另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绝缘件16也可以嵌设于所述镜座131的底端131a的固定孔K1中时,所述第二绝缘件16可包括绝缘筒,所述绝缘筒收容于所述镜座131的底端131a的固定孔K1中,且所述绝缘筒的外壁与所述镜座131的底端131a的固定孔K1的孔壁抵触,当所述螺钉D1的螺杆穿设于所述第二绝缘件16中时,所述螺钉D1的螺杆被所述绝缘筒包围,而与所述镜座131的底端131a进行电隔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钉D1的数量可为4个,所述散热基板111、所述镜座131的底端131a以及第一绝缘件14的固定孔K1的数量也分别为四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111、所述镜座131的底端131a以及第一绝缘件14的四个顶角处,而提高结合的稳固性。
如图3所示,所述散热器11还包括导热管112以及散热片113,所述导热管112以及散热片113用于固定在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的机箱20上的部位与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的机箱20之间还设置有第三绝缘件(图中未示)。
从而,当所述散热器11的导热管112以及散热片113需要固定在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的机箱20上来维持位置的稳定性时,通过所述第三绝缘件,可以使得所述散热器11的导热管112以及散热片113与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的机箱20之间电隔离。
其中,本申请中,所述第一绝缘件14、所述第二绝缘件16以及所述第三绝缘件可为橡胶、陶瓷等不导电材质制成。所述锁固件15可为铜、铁等材质制成的金属螺钉等金属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座131还可固定于所述机箱20中,所述散热器11的散热基板111通过与所述镜座131固定,而可相应固定在所述机箱20中,因此,所述散热器11的各部分都能稳定固定于所述机箱20中。而由于前述的结构,所述所述散热器11与所述镜座131之间也电隔离,从而,设置有发光器件2的散热器11整体均不会与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中的其他器件或者机箱20电接触,而不会导致所述发光器件2的正负极电压异常。
如图3所示,所述镜座131和所述散热器11的散热基板111还通过若干绝缘定位销P1精确定位,从而确保装配时能够装配准确。其中,所述若干绝缘定位销P1的数量可为两个。
请返回参阅图2及图3,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还包括红外激光光源模组30、光路耦合单元40以及导光束插座50,所述光路耦合单元40与所述光源组件10以及红外激光光源模组30连接,用于将所述光源组件10、红外激光光源模组30产生的可见光以及红外激光进行混合得到混合光。所述导光束插座50与所述光路耦合单元40连接,用于输出所述光路耦合单元40产生的混合光。
请一并参阅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的整机示意图。其中,所述导光束插座50用于接入所述导光束200,而用于将混合光通过所述导光束200输出,并通过所述外部内窥镜300照射到待观察部位Z1,以用于ICG-NIR(吲哚菁绿-近红外光)荧光成像。
其中,所述光路耦合单元40可与所述光源组件10的镜头模组13的镜座本体131b的位置对应,而接收所述镜座本体131b中的透镜132传导过来的由所述发光器件12发出的可见光。其中,所述光路耦合单元40可与所述光源组件10的镜头模组13的镜座本体131b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光路耦合单元40与所述红外激光光源模组30可通过光纤等导光线缆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还包括降温模组60,所述降温模组60靠近所述光源组件10的导光束插座50设置,用于至少对所述光源组件10的导光束插座50进行降温;其中,所述光源组件10和所述降温模组60设置于所述机箱20中,所述机箱20包括前面板21,所述导光束插座50穿过所述前面板21而延伸至前面板21的外表面,以用于供导光束200从机箱20外侧与所述导光束插座50连接。
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前面板21设置有开口21a,所述导光束插座50延伸至所述前面板21的开口21a中,并外露于所述前面板21的外表面,而可供导光束200从机箱20外侧插入,而与所述光路耦合单元40的输出接口对应抵接,而形成导光通道。
其中,所述光路耦合单元40沿所述前面板21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导光束插座50沿所述前面板21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所述光路耦合单元40、所述导光束插座50以及所述前面板21之间形成收容空间S1,所述降温模组60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S1内,从而,提高结构的紧凑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降温模组60包括涡轮风扇,所述涡轮风扇用于对所述光源组件10的导光束插座50进行风冷降温。
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降温模组60具体可涡轮风扇,而通过对所述光源组件10的导光束插座50输送冷风,而在导光束插座50中插入了导光束200,且所述发光器件12发光时,降低所述导光束插座50与所述导光束200的连接处的温度,也即,降低所述导光束200开设有导光口的端部(即导光束200的插头)的温度,而避免损坏导光束200或者烫伤使用者。
其中,所述涡轮风扇的扇叶旋转平面与所述前面板21垂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涡轮风扇的扇叶旋转平面与所述前面板21的长边平行,即,与所述降温模组60以及所述导光束插座50的排列方向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机箱20还包括底板22,所述底板22与所述前面板21垂直连接,所述涡轮风扇的扇叶旋转平面与所述底板22平行,所述底板22对应所述涡轮风扇的位置开设有通风孔,以使得所述涡轮风扇的扇叶旋转时,将机箱30外部的冷空气吸入产生冷风,并吹到导光束插座50处,以对所述导光束插座50进行降温。
其中,本申请中,所述机箱30为长方体机箱,所述底板22具体为所述机箱30设置于底面、桌面等承载面上时,与所述承载面接触的箱板。即,所述机箱30通过所述底板22而可承载于所述承载面上而进行稳固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还包括AC/DC(交流转直流)电源70,用于接入外部市电电源,并转换为直流电,而为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中的各个器件供电。
其中,所述AC/DC电源70靠近所述前面板21设置,且所述AC/DC电源70与所述光路耦合单元40大致沿着所述前面板21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AC/DC电源70还沿着垂直于所述前面板21的方向延伸经过所述导光束插座50以及所述光路耦合单元40。由于所述AC/DC电源与所述光路耦合单元40的体积都较大,因此,将所述AC/DC电源70与所述光路耦合单元40大致沿着所述前面板21的长度方向排布,能够保持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的重量分布较为均匀,也能够使得结构排布更加合理。
如图2所示,所述可见光源模组12设置在光路耦合单元40背离前面板21的一侧,所述红外激光光源模组30设置在AC/DC电源70背离前面板21的一侧。由于所述红外激光光源模组30的工作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大,且光路耦合单元40在工作时产热量较多,因此,将红外激光光源模组30设置在AC/DC电源70的后侧,使得所述红外激光光源模组30与光路耦合单元40隔离设置,从而所述红外激光光源模组30的工作性能更加稳定。此外,所述AC/DC电源70与所述红外激光光源模组30邻接设置,从而缩短了所述AC/DC电源70与所述红外激光光源模组30之间的连接线路,节省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的安装空间,使整机布局更加合理、紧凑。
如图2所示,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还包括激光光源散热器80。所述激光光源散热器80设置于所述红外激光光源模组30的背离所述AC/DC电源70的一侧,用于对所述红外激光光源模组30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
其中,所述激光光源散热器60可包括散热片,所述机箱20还包括与所述前面板21相对设置的后面板23,所述后面板23上对应所述激光光源散热器60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散热缝隙F1,而供热量可散发到机箱20的外部空气中。
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散热器11的导热管112连接在所述散热基板111与所述散热片113之间,所述导热管112用于将所述发光器件12发出的热量导致所述散热片113,然后通过所述散热片113散发到机箱20的外部空气中。
其中,所述散热片113可固定于所述后面板23上,且所述散热片113与所述后面板23之间设置有第三绝缘件,所述后面板23上对应所述激光光源散热器60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散热缝隙F1,而供热量可散发到机箱20的外部空气中。
其中,所述导热管112在所述散热基板111的第二侧C2的表面向所述机箱20的位于前面板21和后面板23之间的侧面板24延伸,并在到达所述侧面板24之后,沿着所述侧面板24的表面向所述散热片113的方向延伸,并在延伸至所述散热片113的位置时,朝着与所述侧面板24远离的方向延伸至所述散热片113的正对所述可见光源模组12的表面上。
其中,所述导热管112可为铜、铁等良导热金属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管112中还收容有导热液体,例如水等,从而,提高导热性能。
其中,图2中所示的侧面板24为靠近所述光路耦合单元40侧的侧面板。如图2所示,所述靠近所述光路耦合单元40侧的侧面板24上也开设有通风孔K1,从而,所述涡轮风扇产生的冷风通过导风件22以及所述开口K2进入所述导光束插座111的内部,然后携带热量后,从所述导光束插座111的其他开口出来后,可通过所述侧面板24上的通风孔K1导至机箱20的外侧,从而,实现降温。
如图2所示,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还包括控制电路板90,所述控制电路板90可设置于所述散热片113、所述散热基板111以及所述导热管112围设的空间中。所述控制电路板90上安装有,但不局限于光源驱动功能电路、电源驱动功能电路、供电控制功能电路及屏幕显示和/或触控功能电路等等。
请返回参阅图2,其中,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还包括显示屏101,所述显示屏101设置于所述前面板2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01为触控显示屏,用于供用户输入控制指令,以实现人机交互,比如响应用户的手势触控时,显示屏101可相应显示菜单切换、或者参数设置窗口的弹出切换等显示内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101也可包括相互独立的显示屏和触摸板。
如图2所示,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还包括功能按键102,所述功能按键102设置在前面板21上的开口21a远离所述显示屏101的一侧,即,所述功能按键102与所述显示屏101分别设置于所述开口21a的两侧。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按键102还可以设置在所述前面板21的其它位置,例如,可以设置在所述开口21a与显示屏101之间;或者,还可以设置在所述开口21a的上方,即所述开口21a的远离底板22的一侧。其中,所述功能按键102包括,但不局限于机械按钮或旋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按键102为电源按键。所述电源按键用于控制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的开启或关闭。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按键102还可以为菜单按键或是参数设置按键。所述菜单按键用于菜单切换、或者参数设置窗口的弹出切换。所述参数设置按键可以用于设置发光器件12以及及红外激光光源模组30的光源参数,例如,发光的亮度、时长等参数。
其中,本申请中,所述控制电路板90可通过电连接件与所述光路耦合单元40、所述可见光源模组12、及红外激光光源模组30、所述显示屏101、所述功能按键102等电连接,而实现相应的功能控制,其中,所述电连接件可为导线、柔性电路板等。
本申请中,所述设置有发光器件12的散热器11可以与所述镜座131做到完全的电隔离,从而,所述发光器件12的正负极电压不会受到其他器件的影响,而确保所述发光器件12可正常工作。且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11的所述导热管112以及散热片113用于固定在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的机箱20上的部位与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的机箱20之间还设置有第三绝缘件。从而,设置有发光器件2的散热器11整体均不会与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100中的其他器件或者机箱20电接触,而不会导致所述发光器件2的正负极电压异常。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例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例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光源组件,用于安装于一内窥镜用光源主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
散热器,包括散热基板;
发光器件,用于发出光线,所述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散热器的散热基板上,并通过所述散热器进行散热;
镜头模组,与所述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的同一侧,所述镜头模组包括镜座,所述镜座的底端围绕所述发光器件设置,且所述镜座的底端通过第一绝缘件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上未设置发光器件的区域,所述镜座通过第一绝缘件与所述散热器进行电隔离;
锁固件,用于穿过所述散热基板以及镜座的底端,而将所述散热器以及镜座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锁固件为金属件;
第二绝缘件,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与所述锁固件之间或者所述镜座的底端与所述锁固件之间,而在所述散热器与镜座通过锁固件固定在一起时,实现所述散热器与镜座的电隔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散热基板上的投影的尺寸小于所述散热基板的尺寸,且所述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的中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座还包括镜座本体,所述底端从所述镜座本体的周缘朝着远离镜座本体的方向延伸预设距离,所述底端通过第一绝缘件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上的边缘区域,所述底端与镜座本体、散热基板之间形成容置空间,而容置所述发光器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镜头,所述镜头设置于所述镜座本体中,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相对的发光面和安装面,所述发光器件通过安装面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上,并通过发光面发出光线,所述镜头与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面正对,用于对所述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进行聚焦。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为绝缘片,且所述第一绝缘件的形状及尺寸根据所述镜座的底端的形状和尺寸进行设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缘件为麦拉片。
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件为螺钉,所述散热基板、所述镜座的底端以及第一绝缘件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固定孔,所述螺钉依次通过所述散热基板、第一绝缘件的固定孔而延伸至所述镜座的底端的固定孔中,而将所述散热基板、所述镜座的底端以及第一绝缘件锁固在一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件嵌设于所述散热基板的固定孔中,所述螺钉穿设于所述第二绝缘件中,通过所述第二绝缘件和所述散热基板进行电隔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件包括绝缘筒和从绝缘筒的一端向垂直与绝缘筒的轴线方向向外延伸的环形凸缘,所述绝缘筒收容于所述散热基板的固定孔中,且所述绝缘筒的外壁与所述散热基板的固定孔的孔壁抵触,所述环形凸缘抵持于所述散热基板的环绕固定孔的表面,当所述螺钉穿设于所述第二绝缘件中时,所述螺钉的螺杆被所述绝缘筒包围,所述螺钉的螺帽与所述环形凸缘抵触,而均与所述散热基板进行电隔离。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件嵌设于所述镜座的底端的固定孔中,所述螺钉延伸至所述镜座的底端的固定孔中时,所述螺钉的螺杆穿设于所述第二绝缘件中,通过所述第二绝缘件和所述底端进行电隔离。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件包括绝缘筒,所述绝缘筒收容于所述镜座的底端的固定孔中,且所述绝缘筒的外壁与所述镜座的底端的固定孔的孔壁抵触,当所述螺钉的螺杆穿设于所述第二绝缘件中时,所述螺钉的螺杆被所述绝缘筒包围,而与所述镜座的底端进行电隔离。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括导热管以及散热片,所述导热管以及散热片用于固定在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机箱上的部位与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机箱之间还设置有第三绝缘件。
13.一种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光源组件,其中,所述光源组件为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中的可见光源组件。
14.一种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系统包括内窥镜用摄像头主机、摄像头、外部内窥镜、导光束以及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窥镜用光源主机,所述导光束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的光线输出连接部,另一端连接到外部内窥镜,所述内窥镜用光源主机用于通过所述导光束为所述外部内窥镜提供光源;所述摄像头的一端用于连接到所述外部内窥镜,以获取所述外部内窥镜的光学信号而进行成像得到图像信号,所述摄像头的另一端通过通信线缆连接到所述内窥镜用摄像头主机,以通过所述通信线缆将所述图像信号传输到所述内窥镜用摄像头主机进行处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339443.3U CN215078232U (zh) | 2020-12-30 | 2020-12-30 | 光源组件、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339443.3U CN215078232U (zh) | 2020-12-30 | 2020-12-30 | 光源组件、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078232U true CN215078232U (zh) | 2021-12-10 |
Family
ID=79322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339443.3U Active CN215078232U (zh) | 2020-12-30 | 2020-12-30 | 光源组件、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07823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87322A1 (zh) * | 2023-03-10 | 2024-09-19 | 武汉迈瑞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内窥镜光源主机及其摄像系统 |
-
2020
- 2020-12-30 CN CN202023339443.3U patent/CN21507823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87322A1 (zh) * | 2023-03-10 | 2024-09-19 | 武汉迈瑞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内窥镜光源主机及其摄像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587514A1 (en) | Processor module for video inspection probe | |
KR101139607B1 (ko) | Led 소켓용 일체형 led 드라이버 | |
US4887154A (en) | Lamp assembly and receptacle | |
EP3050491B1 (en) | Endoscope device | |
JP6203436B2 (ja) | 光源装置 | |
MX2010014517A (es) | Lampara de elemento emisor de luz y equipo de iluminacion. | |
KR20020015374A (ko) | 중수소 램프 박스 및 포터블형 광원 장치 | |
CN215078232U (zh) | 光源组件、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 | |
JP2017211351A (ja) | 画像処理センサ | |
US12011145B2 (en) | Endoscope distal end structure and endoscope | |
JP2003024276A (ja) | 内視鏡 | |
JP2016214662A (ja) | 医療用カメラヘッド及び医療用カメラ装置 | |
CN215383859U (zh) | 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 | |
CN215017033U (zh) | 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 | |
JP6811395B2 (ja) | 照明器具 | |
JP6793342B2 (ja) | 電子回路ユニット及び電気機器 | |
CN115886687A (zh) | 一种医用内窥镜摄像头和医用内窥镜摄像系统 | |
JP6796803B2 (ja) | 照明器具 | |
JP2001190498A (ja) | 医療用電気機器 | |
JP2022162065A (ja) | 照明器具 | |
CN114680799A (zh) | 内窥镜用光源主机及内窥镜系统 | |
CN109068964B (zh) | 电缆连接结构、摄像装置和内窥镜 | |
JP6771185B2 (ja) | 照明器具 | |
JP3571434B2 (ja) | 医療用コネクタ装置 | |
JP6830192B2 (ja) | 照明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Animal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SHENZHEN MINDRAY BIO-MEDICAL ELECTRONICS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440020009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Light source assembly, light source host for endoscope and endoscope syste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0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20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