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70509U - 一种Type-C铆合壳连接器及数码连接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Type-C铆合壳连接器及数码连接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70509U
CN215070509U CN202121325696.7U CN202121325696U CN215070509U CN 215070509 U CN215070509 U CN 215070509U CN 202121325696 U CN202121325696 U CN 202121325696U CN 215070509 U CN215070509 U CN 215070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ype
riveting
wir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2569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义欣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gkefeng Hardwar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gkefeng Hardwar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gkefeng Hardwar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gkefeng Hardwar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2569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70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70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7050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USB连接器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线路板与端子焊接导致电性能下降和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Type‑C铆合壳连接器及数码连接线,Type‑C铆合壳连接器包括端子组件、胶套和包裹在胶套外围的金属壳体,金属壳体为铆合壳,端子组件包括端子、胶塞和卡勾,端子的一端为带有凸起的插接端,另一端为加宽的接线端,接线端通过焊接或铆接方式与外部线束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线路板,改进了端子的形状,线束与端子直接连接,避免了线路板过孔产生电流减小的现象,电流阻抗和绝缘阻抗增大,同时节省了成本,解决了线路板与端子焊接导致电性能下降和环境污染的问题。采用铆合壳,相比之下更容易缓冲撞击。

Description

一种Type-C铆合壳连接器及数码连接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USB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是涉及一种Type-C铆合壳连接器及数码连接线。
背景技术
在各种移动设备和PC中,USB Type-C成为发展前景最广的数据接口,其先天出色的正反可插接口设计,如图1的示,是一种USB Type-A公头转USB Type-C公头的转接线,使用USB Type-C不会再出现错插或者失误之后导致的部件受损情况。
但现有的USB Type-C线束中,如图2所示,USB Type-C公头中的端子21焊接在线路板1上,线束焊接在线路板1的焊盘上,首先,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端子与线路板焊接不牢导致产品导电不良;其次,上层端子与下层端子需要靠线路板1打过孔连接,过孔相连还会产生电流减小的现象,电流阻抗和绝缘阻抗增大;再次,线路板与端子焊接需要过回流焊,回流焊过程中高温产生的有毒气体还会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线路板与端子焊接导致电性能下降和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Type-C铆合壳连接器及数码连接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Type-C铆合壳连接器,包括端子组件、胶套和包裹在所述胶套外围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为铆合壳,所述端子组件的插接部设置在所述胶套内,所述端子组件的接线部设置在所述胶套外,所述端子组件包括端子、胶塞和卡勾,所述胶塞用于固定所述端子,所述端子的一端为带有凸起的插接端,另一端为加宽的接线端,所述接线端通过焊接或铆接方式与外部线束连接,所述卡勾用于将所述金属壳、胶套和端子组件组成整体。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线路板,改进了端子的形状,线束与端子直接连接,避免了线路板过孔产生电流减小的现象,电流阻抗和绝缘阻抗增大,同时节省了成本,解决了线路板与端子焊接导致电性能下降和环境污染的问题。采用铆合壳,相比之下更容易缓冲撞击。
进一步的,所述胶塞设置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设置有间隔排列的凹槽,所述接线端对应排列在所述凹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包括电源正极端子、电源负极端子、差分信号正极端子和差分信号负极端子,所述电源正极端子与差分信号正极端子、差分信号负极端子之间连接有识别电阻。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还包括CC端子,所述电源正极端子与CC端子之间连接有识别电阻。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的接线端呈槽状或环状,方便与线束的铆接。
进一步的,所述胶套的上部设置有胶套缺口,所述胶塞设置有胶塞缺口,所述胶套缺口和胶塞缺口围合成用于避让识别电阻安装结构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壳体设置有插入段和卡接段,所述卡接段设置有定位块,所述胶套上部设置有卡接所述定位块的定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码连接线,包括传输线,以及设置在所述传输线至少一端的Type-C铆合壳连接器,所述传输线与端子的接线端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线路板,改进了端子的形状,线束与端子直接连接,避免了线路板过孔产生电流减小的现象,电流阻抗和绝缘阻抗增大,同时节省了成本,解决了线路板与端子焊接导致电性能下降和环境污染的问题。采用一体成型的铆合壳,相比之下更容易缓冲撞击。
附图说明
图1为USB转接线线材图;
图2为现有技术USB Type-C公头端子连接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USB Type-C公头整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分解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端子和卡勾排列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端子、胶塞和卡勾结组合构示意图。
图中:线路板1;端子组件20;端子21;正极端子211;负极端子212;差分信号正极端子213;差分信号负极端子214;CC端子215;胶塞22;凹槽221;识别电阻23;卡勾24;插接部25;接线部26;金属壳体30;插入段31;卡接段32;定位块33;胶套40;定位槽4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3至图4,一种Type-C铆合壳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30、胶套40和端子组件20,所述胶套40的主体部位设置在所述金属壳体30内,胶套40上位还设置一凸出部,凸出部在金属壳体30外,所述金属壳体30为铆合壳,所述端子组件20的插接部25设置在所述胶套40内,所述端子组件20的接线部26设置在所述金属壳体30和胶套40外,该连接器为公头连接器,插接部25用于插入母座连接器中,接线部26用于和外部线束连接,所述端子组件20包括端子21、胶塞22和卡勾24,所述胶塞22用于固定所述端子21,所述卡勾24用于将所述金属壳30、胶套40和端子21组件组成整体。所述端子21的一端为带有凸起的插接端,另一端为接线端,接线端进行了加宽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线路板,改进了端子21的形状,线束与端子21直接连接,避免了线路板过孔产生电流减小的现象,电流阻抗和绝缘阻抗增大,同时节省了成本,解决了线路板与端子21焊接导致电性能下降和环境污染的问题。采用铆合壳,相比之下更容易缓冲撞击。
胶塞22整体椭圆柱状,中间设有一竖直断面,断面朝外部的水平方向设置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设置有间隔排列的凹槽221,所述接线端对应排列在所述凹槽221中。
端子21包括电源正极端子211、电源负极端子212、差分信号正极端子213和差分信号负极端子214,电源正极端子211和电源负极端子212可用于充电,差分信号正极端子213和差分信号负极端子214用于数据传输。生产中,可根据需要仅设置电源正极端子211和电源负极端子212,满足仅需要给数码产品充电的应用场景,也可以再设置差分信号正极端子213和差分信号负极端子214,满足数据传输的应用场景。
如图5所示,正极端子211设置有正极端子安装部,正极端子安装部分别连接有插线端和接线端,正极端子安装部表面为平面;差分信号正极端子213和差分信号负极端子214分别设置有差分信号正极端子安装部和差分信号负极端子安装部,正极端子安装部与差分信号正极端子安装部和差分信号负极端子安装部位于同一平面,方便安装识别电阻23,增加识别电阻23可使其处于最佳的充电电流。在本实施例中,识别电阻23的阻值为56K。
正极端子211通过其正极端子安装部延伸出两条插接端,以及一条接线端,插接端用于对插Type-C母座。
负极端子212设有连接部,负极端子212通过其连接部延伸出两条插接端,以及一条接线端,插接端用于对插Type-C母座。
电源正极端子211与差分信号正极端子213、差分信号负极端子214之间连接有识别电阻23。
端子21的接线端呈槽状或环状,方便与线束的铆接。接线端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如板状,也可以通过焊接与线束连接。
为了调节充电电流,还包括CC(Configuration Channel)端子215,还设置有另一识别电阻23并联在电源正极端子211和CC端子215之间,不同阻值的识别电阻可以适配不同大小的电流,在本实施例中,识别电阻23的阻值为56K。
所述胶套40的上部设置有胶套缺口,所述胶塞22设置有胶塞缺口,所述胶套缺口和胶塞缺口围合成用于避让识别电阻安装结构23的空间。
所述金属壳体30设置有插入段31和卡接段32,所述卡接段32设置有定位块33,所述胶套40上部设置有卡接所述定位块33的定位槽43。
参阅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加胶塞22对端子21夹持的稳定效果,胶塞22进一步向下延伸,增加了夹持长度,稳定性得到提升。
胶塞22包括上胶塞和下胶塞,卡勾24设置在所述上胶塞和下胶塞之间,所述上胶塞和下胶塞分别以嵌入方式设置所述端子21。
一种数码连接线,包括传输线,以及设置在传输线至少一端的Type-C铆合壳连接器,传输线与端子的接线端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线路板,改进了端子的形状,线束与端子直接连接,避免了线路板过孔产生电流减小的现象,电流阻抗和绝缘阻抗增大,同时节省了成本,解决了线路板与端子焊接导致电性能下降和环境污染的问题。采用一体成型的铆合壳,相比之下更容易缓冲撞击。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Type-C铆合壳连接器,包括端子组件、胶套和包裹在所述胶套外围的金属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为铆合壳,所述端子组件的插接部设置在所述胶套内,所述端子组件的接线部设置在所述胶套外,所述端子组件包括端子、胶塞和卡勾,所述胶塞用于固定所述端子,所述端子的一端为带有凸起的插接端,另一端为加宽的接线端,所述接线端通过焊接或铆接方式与外部线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ype-C铆合壳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塞设置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设置有间隔排列的凹槽,所述接线端对应排列在所述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Type-C铆合壳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包括电源正极端子、电源负极端子、差分信号正极端子和差分信号负极端子,所述电源正极端子与差分信号正极端子、差分信号负极端子之间连接有识别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Type-C铆合壳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还包括CC端子,所述电源正极端子与CC端子之间连接有识别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Type-C铆合壳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呈槽状或环状,用于与外部线束铆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Type-C铆合壳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套的上部设置有胶套缺口,所述胶塞设置有胶塞缺口,所述胶套缺口和胶塞缺口围合成用于避让识别电阻安装结构的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Type-C铆合壳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设置有插入段和卡接段,所述卡接段设置有定位块,所述胶套上部设置有卡接所述定位块的定位槽。
8.一种数码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线,以及设置在所述传输线至少一端的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Type-C铆合壳连接器,所述传输线与端子的接线端连接。
CN202121325696.7U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Type-C铆合壳连接器及数码连接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070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25696.7U CN215070509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Type-C铆合壳连接器及数码连接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25696.7U CN215070509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Type-C铆合壳连接器及数码连接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70509U true CN215070509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02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2569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070509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Type-C铆合壳连接器及数码连接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705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69309A (zh) 防水正反插电连接器
CN206834410U (zh) 防水正反插电连接器
CN110112599A (zh) 一种适用于大电流的电源连接器
CN215070509U (zh) 一种Type-C铆合壳连接器及数码连接线
CN218770187U (zh) 弹片防撞防脱落的双头孔插座连接器
CN215070507U (zh) 一种Type-C铆合壳充电款连接器及数码连接线
CN110364848A (zh) 一种公母同体连接器
CN218215769U (zh) 电连接端子及电连接装置
CN214254885U (zh) 防短路电子连接头和防短路电子连接器
CN215070510U (zh) 一种Type-C拉伸壳连接器及数码连接线
CN215070508U (zh) 一种Type-C拉伸壳充电款连接器及数码连接线
CN212085349U (zh) 一体式超薄连接器
CN206076597U (zh) 一种USB type c插接头
CN214754301U (zh) 一种接头、传输线及电子设备
CN213520552U (zh) 一种温度传感器组件及充电插座
CN210535861U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10535860U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06774718U (zh) 一种usb连接器
CN207765655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插座
CN215221117U (zh) 4pin充电type-c公头
CN210430297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6211160U (zh) 插头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09233020U (zh) 一种usb3.0bm连接器
CN220368242U (zh) 端座连接器
CN219436194U (zh) 一种多触点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