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66191U - 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66191U
CN215066191U CN202120648519.6U CN202120648519U CN215066191U CN 215066191 U CN215066191 U CN 215066191U CN 202120648519 U CN202120648519 U CN 202120648519U CN 215066191 U CN215066191 U CN 2150661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ct
collecting pipe
hole
pest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4851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漆小春
李涛
李新
白鸥
黄福芝
叶竹之
桑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Aosent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Aosen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Aosent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Aosen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4851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66191U/zh
Priority to BR112022015874A priority patent/BR112022015874A2/pt
Priority to US17/791,538 priority patent/US20230029527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90229 priority patent/WO202204181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661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661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连接有监测装置;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集虫管;所述集虫管上设置有第一小孔,所述外壳上与所述第一小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小孔;集虫管下方连接有使集虫管上下移动的执行元件;执行元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方开设有漏虫通道;所述漏虫通道沿着底座侧壁向下延伸,漏虫通道的末端设置有供害虫排出的第一漏虫孔;所述外壳上在所述第一漏虫孔的位置上对应的设置有第二漏虫孔;所述集虫管的下方设置有与漏虫通道错开的第三漏虫孔;通过集虫管的上下移动实现漏虫通道的开合,从而实现快速清理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清理快速。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环境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
背景技术
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粮食关乎着人们生存大计,我国是人口大国,每年有很大的粮食用量,这其中存储粮食就显得十分重要,粮食存储管理不当会导致粮食虫害和霉变,使粮食无法食用,甚至无法作为种子播种;据相关统计,每年我国的粮食损失高达上亿元,因此粮食的储存管理尤为重要。
在储存中,我们需要有效的手段对粮食的温湿度、虫害等情况进行监测,以对出现的情况出现及时应对管理,同时也需要智能化、精准化的监测手段,为粮食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数据并给出合理化的处理意见,减少人力物力。
专利号为“202011421517X”,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粮食监测终端;但该专利中公开的技术方案中,若需清理掉内壳内存储的害虫,需要将整个外壳和内壳均拆下;清理过程相当麻烦,且因为拆下操作不当的原因,可能会造成粮食监测终端内部结构产生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公开的检测终端清理需要将整个终端进行拆卸,相当麻烦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解决了清理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连接有监测装置;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集虫管;所述集虫管上设置有第一小孔,所述外壳上与所述第一小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小孔;集虫管下方连接有使集虫管上下移动的执行元件;执行元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方开设有漏虫通道;所述漏虫通道沿着底座侧壁向下延伸,漏虫通道的末端设置有供害虫排出的第一漏虫孔;所述外壳上在所述第一漏虫孔的位置上对应的设置有第二漏虫孔;所述集虫管的下方设置有与漏虫通道错开的第三漏虫孔。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两端开口,且两端设置有用于密封的端塞,端塞通过定位销与外壳连接;端塞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摄像头、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摄像头的旁边还设置有补光灯;所述集虫管设置在摄像头所照射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元件安装在底座上;集虫管上靠近底座的一端设置有与执行元件的输出端连接的连接杆;所述底座上靠近集虫管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杆和执行元件的输出端构成的整体在安装孔内进行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的外侧设置有漏虫通道;所述漏虫通道沿着底座侧壁向下延伸,漏虫通道的末端设置有供害虫排出的第一漏虫孔;所述外壳上在所述第一漏虫孔的位置上对应的设置有第二漏虫孔;所述集虫管的下方设置有与漏虫通道错开的第三漏虫孔;当集虫管的下方与底座完全贴合时;第三漏虫孔被底座上漏虫通道之外的实体所遮挡住,此时集虫管的下方与底座构成一个完整的底面,而所述漏虫通道则被挡住;执行元件使集虫管向上移动后,集虫管的下方远离底座,两者之间产生缝隙,被挡住的漏虫通道被打开,同时的,被挡住的第三漏虫孔也被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执行元件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上方开设有放置执行元件的输出端的运动槽;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运动槽的上方;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执行元件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的两侧设置有漏虫通道;所述漏虫通道与安装孔形成的空间呈长方形;所述集虫管的下方设置与上述长方形尺寸相配合的长条,所述长条与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三漏虫孔是集虫管下方未被所述长条遮挡住的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漏虫孔是由位于底座两侧呈锲形的槽和套设在底座上的外壳构成;所述槽的大头端与所述漏虫通道连通,所述槽的尖头端与所述第二漏虫孔相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外设置有呈圆环状的漏虫通道;所述集虫管上通过支架在漏虫通道所对应的位置设置圆形挡板;所述圆形挡板与漏虫通道尺寸大小相同;所述圆形挡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连接杆;所述集虫管下方未被所述圆形挡板所遮挡的部分构成第三漏虫孔;所述漏虫通道上方设置成倾斜状。
进一步地,所述集虫管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限位的滑槽;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配合使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共两个,分别与集虫管的左右两侧的滑槽对应设置;支撑架与相对应的滑槽卡合。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外套设有起密封作用的密封舱,所述密封舱的下方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的装配凸点;所述支撑架的上方设置有与装配凸点配合使用的装配孔,装配凸点卡进装配孔内,即可完成支撑架与密封舱之间的连接,所述支撑架的长度长于集虫管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设置电路板的最下方,且正对集虫管;所述密封舱的下方的底面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位于密封舱内,且在电路板的上方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上开设有供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引脚穿过的预留孔。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内设置有无线发送模块。
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组成的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是由多个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通过线缆连接而成的;所述线缆内包括用于受力的钢缆和用于信号传输的信号线;所述钢缆两端与相邻的监测终端上的定位销连接。
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组成的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是由多个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通过线缆连接而成的;所述线缆内包括用于受力的钢缆;所述钢缆两端与相邻的监测终端上的定位销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连接有监测装置;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集虫管;所述集虫管上设置有第一小孔,所述外壳上与所述第一小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小孔;集虫管下方连接有使集虫管上下移动的执行元件;执行元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方开设有漏虫通道;所述漏虫通道沿着底座侧壁向下延伸,漏虫通道的末端设置有供害虫排出的第一漏虫孔;所述外壳上在所述第一漏虫孔的位置上对应的设置有第二漏虫孔;所述集虫管的下方设置有与漏虫通道错开的第三漏虫孔;当集虫管的下方与底座完全贴合时;第三漏虫孔被底座上漏虫通道之外的实体所遮挡住,此时集虫管的下方与底座构成一个完整的底面,而所述漏虫通道则被挡住;位于集虫管内的害虫则无法从漏虫通道内排出;当执行元件使集虫管向上移动时,集虫管的下方远离底座,两者之间产生缝隙,则此时,原先被挡住的漏虫通道被打开,同时的,被挡住的第三漏虫孔也被打开,此时害虫可以从第三漏虫孔内排出,经集虫管和底座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漏虫通道内,然后经漏虫通道继续想向下移动至第一漏虫孔处,经第一漏虫孔最终从位于外壳上的第二漏虫孔处排出,实现清理的作用;其清理过程相当方便。
2、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在集虫管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限位的滑槽;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配合使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共两个,分别与集虫管的左右两侧的滑槽对应设置;支撑架与相对应的滑槽卡合;支撑架与滑槽配合使用,可以进一步地限定集虫管的运动方向;提供更好的保障。
3、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在电路板外套设有起密封作用的密封舱,所述密封舱的下方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的装配凸点;所述支撑架的上方设置有与装配凸点配合使用的装配孔,装配凸点卡进装配孔内,即可完成支撑架与密封舱之间的连接,所述支撑架的长度长于集虫管的长度;装配凸点和装配孔配合,可将电路板、集虫管和底座均连接固定起来,其结构简单,稳固性强。
4、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组成的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是由多个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通过线缆连接而成的;所述线缆内包括用于受力的钢缆和用于信号传输的信号线;所述钢缆两端与相邻的监测终端上的定位销连接;以此类推;实现监测系统的达成,这样设置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和相应的使用环境,选择不同长度的监测系统,其长度取决于相邻监测终端之间的间隙大小和监测终端总数量的多少。
5、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组成的监测系统,监测系统是由多个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通过线缆连接而成的;所述线缆内包括用于受力的钢缆;所述钢缆两端与相邻的监测终端上的定位销连接;相邻的监测终端之间通过线缆连接,而信号传输直接靠设置在电路板内设置有无线发送模块发出信号,由外部处理端直接进行信息接收,实现各监测终端之间,无信号线连接,可以完全避免监测系统在放置和取出的过程中由于拉扯造成信号线断裂,影响信号传输。
6、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在安装孔外设置有呈圆环状的漏虫通道;所述集虫管上通过支架在漏虫通道所对应的位置设置圆形挡板;所述圆形挡板与漏虫通道尺寸大小相同;所述圆形挡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连接杆;所述集虫管下方未被所述圆形挡板所遮挡的部分构成第三漏虫孔;所述漏虫通道上方设置成倾斜状;支架和圆形挡板的设置可以最大程度上增加第三漏虫孔的面积,达到快速清理的效果,而将漏虫通道上方设置成倾斜状,则可以使害虫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向下滑落至第一漏虫孔至,清理的更加干净。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中集虫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中密封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中端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五中集虫管与底座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外壳,12-电路板,13-集虫管,14-执行元件,15-底座,16-密封舱,17-密封塞,111-端塞,112-第二小孔,113-第二漏虫孔,121-摄像头,131-第一小孔,132-连接杆,133-第三漏虫孔,134-长条,135-滑槽,136-支架,137-圆形挡板,151-安装孔,152-漏虫通道,153-第一漏虫孔,154-安装槽,155-运动槽,156-支撑架,161-装配凸点,1111-定位销,1112-连接孔,1311-突起,1571-装配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6,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包括外壳11;优选地,所述外壳11采用不锈钢管制成,呈圆柱形;所述外壳11两端开口,且两端设置有用于密封的端塞111,端塞111通过定位销1111与外壳11连接;端塞111上设置有连接孔1112;外壳11内设置有起核心控制作用的电路板12,电路板12上焊接有各种所需的电气元件;所述电路板12连接有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摄像头121、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等;所述摄像头121的旁边还设置有补光灯;摄像头121所照射的区域设置有用于存放害虫的集虫管13;所述集虫管13上设置有用于害虫进入的第一小孔131,所述第一小孔131的内壁设置突起1311;因为突起1311的存在,在害虫从粮食内经第一小孔131爬入到集虫管13内后,会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从突起1311的边缘处掉落至底部,因为突起1311的存在害虫进入集虫管13后也不容易逃脱出去,减少漏拍的几率;所述外壳11上与所述第一小孔13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害虫进入的第二小孔112;害虫依次通过第二小孔112和第一小孔131从而进入到集虫管13内;摄像头121用于采集集虫管13内的图像信息。
集虫管13的下方连接有使集虫管13上下移动的执行元件14,所述执行元件14与电路板12连接,由电路板12控制其运转;上下移动的集虫管13与外壳11之间发生相对位移,进而集虫管13上的第一小孔131与外壳11上的第二小孔112发生错位;在使用时,当监测终端需要进行监测时,执行元件14使集虫管13移动至第一小孔131与第二小孔112对齐,此时害虫能够顺利穿过第二小孔112和第一小孔131进入到集虫管13内,实现监测的作用。
执行元件14安装在底座15上;所述底座15与外壳11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集虫管13上靠近底座15的一端设置有延长的连接杆132;所述连接杆132与执行元件1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执行元件14的输出端上下伸缩从而带动集虫管13上下移动;所述底座15上靠近集虫管13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151;所述连接杆132和执行元件14的输出端构成的整体在安装孔151内进行滑动,安装孔151的设置实现限位的作用,限制集虫管13在上下移动时发生偏移。
安装孔151的外侧设置有漏虫通道152;所述漏虫通道152沿着底座15侧壁向下延伸,漏虫通道152的末端设置有供害虫排出的第一漏虫孔153;所述外壳11上在所述第一漏虫孔153的位置上对应的设置有第二漏虫孔113;所述集虫管13的下方设置有与漏虫通道152错开的第三漏虫孔133,即当集虫管13的下方与底座15完全贴合时;第三漏虫孔133被底座15上漏虫通道152之外的实体所遮挡住,此时集虫管13的下方与底座15构成一个完整的底面,而所述漏虫通道152则被挡住;位于集虫管13内的害虫则无法从漏虫通道152内排出;当执行元件14使集虫管13向上移动时,集虫管13的下方远离底座15,两者之间产生缝隙,则此时,原先被挡住的漏虫通道152被打开,同时的,被挡住的第三漏虫孔133也被打开,此时害虫可以从第三漏虫孔133内排出,经集虫管13和底座15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漏虫通道152内,然后经漏虫通道152继续想向下移动至第一漏虫孔153处,经第一漏虫孔153最终从位于外壳11上的第二漏虫孔113处排出,实现清理的作用。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是对实施例一的进一步说明,相同的部件这里不再赘述,请参阅图1-6,底座15采用圆柱状,所述底座15的直径略小于所述外壳11的内径,其在设计时留有0.5mm的装配缝隙;所述执行元件14为伸缩电机或电动推杆,优选地,采用伸缩电机作为执行元件14;所述底座15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执行元件14的安装槽154;所述安装槽154的上方开设有放置执行元件14的输出端的运动槽155;所述安装孔151设置在所述运动槽155的上方;所述连接杆132穿过所述安装孔151与执行元件14的输出端连接,其连接方式可采用插接的方式。
安装孔151的两侧设置有漏虫通道152;即两侧的漏虫通道152与安装孔151在同一直线上,其形成的空间呈长方形;所述集虫管13的下方设置与上述长方形尺寸相配合的长条134,所述长条134与连接杆132连接;所述第三漏虫孔133是集虫管13下方未被所述长条134遮挡住的部分;即当执行元件14使集虫管13向下移动,集虫管13的下方与底座15紧密接触后,集虫管13下方的长条134与两侧的漏虫通道152和安装孔151形成的空间之间紧密接触,而第三漏虫孔133被底座15上漏虫通道152之外的实体所遮挡住,此时集虫管13的下方与底座15构成一个完整的底面;实现密封的作用。
位于底座15两侧呈锲形的槽和套设在底座15上的外壳11构成所述第一漏虫孔153;所述槽的大头端与所述漏虫通道152连通,所述槽的尖头端与所述第二漏虫孔113相对齐;在使用时,当执行元件14使集虫管13向上移动,第三漏虫孔133被打开,害虫从第三漏虫孔133排出,经过漏虫通道152进入到第一漏虫孔153,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第一漏虫孔153的最下方(即所述槽的尖头端),然后经第二漏虫孔113排出。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是对实施例二的进一步改进,相同的部件这里不再赘述,请参阅图1-6,集虫管13也为圆柱形,其直径略等于外壳11的内径,且留有0.5mm的装配缝隙;所述集虫管1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限位的滑槽135;所述底座15上方设置有与所述滑槽135配合使用的支撑架156,所述支撑架156共两个,分别与集虫管13的左右两侧的滑槽135对应设置;安装完后,支撑架156与相对应的滑槽135卡合实现进一步限定集虫管13的运动方向。
因为集虫管13也为圆柱形,其直径略等于外壳11的内径;当集虫管13远离底座15时,所述集虫管13的下方与底座15之间形成密闭空间,保证集虫管13内的害虫可以全部排出,不会卡在里面。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是对实施例三的进一步改进,相同的部件这里不再赘述,请参阅图1-6,电路板12外套设有起密封作用的密封舱16,所述密封舱16呈圆柱形,其直径略等于外壳11的内径,其在设计时留有0.5mm的装配缝隙;所述密封舱16与外壳11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密封舱16的下方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支撑架156连接的装配凸点161;所述支撑架156的上方设置有与装配凸点161配合使用的装配孔1571,安装时,支撑架156长度较长,在选用材料时也可优先选择塑料,因此具有一定的弹性,只需将装配凸点161卡进装配孔1571内,即可实现支撑架156与密封舱16之间的连接,完成固定;在设计时,需要给集虫管13预留一定的空间,因此支撑架156的长度应长于集虫管13的长度;优选地,所述支撑架156的长度比集虫管13的长度长刚好等于第一小孔131的直径。
摄像头121设置电路板12的最下方,且正对集虫管13,因此为了保证摄像头121的正常拍摄,所述集虫管13上方呈开口状,因为集虫管13是呈竖直设置的,进入到集虫管13内的害虫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自然的掉落到集虫管13下方,因此无需担心害虫会从集虫管13上方排出,且因为集虫管13上方和密封舱16之间的缝隙不会太大,也能有效防止害虫爬出。
密封舱16的下方的底面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优选为透明塑料;将摄像头121设置在密封舱16内,可以防止粮食里面的腐蚀气体对摄像头121造成损坏;而将密封舱16的下方的底面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可以保证摄像头121的拍摄功能正常。
为了进一步地密封电路板12,位于密封舱16内,且在电路板12的上方设置有密封塞17;所述密封塞17上开设有供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引脚穿过的预留孔;为了更进一步的密封,在所述密封塞17上方还灌设有密封胶。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是对实施例三的进一步改进,相同的部件这里不再赘述,请参阅图1-7,安装孔151外设置有呈圆环状的漏虫通道152;所述集虫管13上通过支架136在漏虫通道152所对应的位置设置圆形挡板137;所述圆形挡板137与漏虫通道152尺寸大小相同;所述圆形挡板137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连接杆132;所述集虫管13下方未被所述圆形挡板137所遮挡的部分构成第三漏虫孔133;为了进一步地方便害虫排出,将漏虫通道152上方设置成倾斜状,方便害虫滑出;支架136和圆形挡板137的设置可以最大程度上增加第三漏虫孔133的面积,达到快速清理的效果,而将漏虫通道152上方设置成倾斜状,则可以使害虫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向下滑落至第一漏虫孔153至,清理的更加干净。
实施例六
实施例六是对实施例三的进一步说明,相同的部件这里不再赘述,请参阅图1-6;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还包括线缆;所述线缆内包括用于受力的钢缆和用于信号传输的信号线;所述线缆从外壳11的上端进入,从外壳11的下端引出;所述支撑架156设置有供信号线穿过的线槽;所述线缆的具体连接方式为:线缆从外壳11上方的端塞111的连接孔1112进入外壳11内;其中线缆中的钢缆与定位销1111连接,优选地采用缠绕的方式,实现线缆与外壳11之间的连接;其中信号线进入到外壳11内穿过密封塞17与电路板12连接;所述信号线外端与外围处理端连接,实现实时监控。
实施例七
实施例七是对实施例六的进一步改进,相同的部件这里不再赘述,请参阅图1-6;所述电路板12内设置有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发出无线信号至外围处理端,进行实时监控;所述线缆内只设置有用于受力的钢缆,所述钢缆与位于外壳11上方的定位销1111连接。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是由实施例六中提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组成的监测系统;监测系统是由多个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通过线缆连接而成的;相邻的监测终端之间通过线缆连接而成,其中线缆中的钢缆两端与相邻的监测终端上的定位销1111连接;所述线缆内的信号线穿过线槽从上方的监测终端的下方的端塞111的连接孔1112引出,并跟随线缆进入到下方的监测终端内;以此类推;实现监测系统的达成,这样设置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和相应的使用环境,选择不同长度的监测系统,其长度取决于相邻监测终端之间的间隙大小和监测终端总数量的多少;在放置时只需使用粮食取样机的取样杆插入到粮食里面预设的深度(可以布置在粮仓的任意深度位置),再将监测系统放入粮食取样杆里,最后将粮食取样杆取出,整个监测系统就留在粮食里,可进行实时监测。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是由实施例七中提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组成的监测系统;监测系统是由多个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通过线缆连接而成的;相邻的监测终端通过线缆连接,其具体连接方式是:线缆内的钢缆的两端与相邻两个监测终端上的定位销1111连接;相邻的监测终端之间通过线缆连接,而信号传输直接靠设置在电路板12内设置有无线发送模块发出信号,由外部处理端直接进行信息接收,实现各监测终端之间,无信号线连接,可以完全避免监测系统在放置和取出的过程中由于拉扯造成信号线断裂,影响信号传输。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包括外壳(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内设置有电路板(12);所述电路板(12)连接有监测装置;所述外壳(11)内还设置有集虫管(13);所述集虫管(13)上设置有第一小孔(131),所述外壳(11)上与所述第一小孔(13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小孔(112);集虫管(13)下方连接有使集虫管(13)上下移动的执行元件(14);执行元件(14)安装在底座(15)上,所述底座(15)上方开设有漏虫通道(152);所述漏虫通道(152)沿着底座(15)侧壁向下延伸,漏虫通道(152)的末端设置有供害虫排出的第一漏虫孔(153);所述外壳(11)上在所述第一漏虫孔(153)的位置上对应的设置有第二漏虫孔(113);所述集虫管(13)的下方设置有与漏虫通道(152)错开的第三漏虫孔(1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两端开口,且两端设置有用于密封的端塞(111),端塞(111)通过定位销(1111)与外壳(11)连接;端塞(111)上设置有连接孔(1112);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摄像头(121)、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摄像头(121)的旁边还设置有补光灯;所述集虫管(13)设置在摄像头(121)所照射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元件(14)安装在底座(15)上;集虫管(13)上靠近底座(15)的一端设置有与执行元件(14)的输出端连接的连接杆(132);所述底座(15)上靠近集虫管(13)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151);所述连接杆(132)和执行元件(14)的输出端构成的整体在安装孔(151)内进行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51)的外侧设置有漏虫通道(152);所述漏虫通道(152)沿着底座(15)侧壁向下延伸,漏虫通道(152)的末端设置有供害虫排出的第一漏虫孔(153);所述外壳(11)上在所述第一漏虫孔(153)的位置上对应的设置有第二漏虫孔(113);所述集虫管(13)的下方设置有与漏虫通道(152)错开的第三漏虫孔(133);当集虫管(13)的下方与底座(15)完全贴合时;第三漏虫孔(133)被底座(15)上漏虫通道(152)之外的实体所遮挡住,此时集虫管(13)的下方与底座(15)构成一个完整的底面,而所述漏虫通道(152)则被挡住;执行元件(14)使集虫管(13)向上移动后,集虫管(13)的下方远离底座(15),两者之间产生缝隙,被挡住的漏虫通道(152)被打开,同时的,被挡住的第三漏虫孔(133)也被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5)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执行元件(14)的安装槽(154);所述安装槽(154)的上方开设有放置执行元件(14)的输出端的运动槽(155);所述安装孔(151)设置在所述运动槽(155)的上方;所述连接杆(132)穿过所述安装孔(151)与执行元件(14)的输出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51)的两侧设置有漏虫通道(152);所述漏虫通道(152)与安装孔(151)形成的空间呈长方形;所述集虫管(13)的下方设置与上述长方形尺寸相配合的长条(134),所述长条(134)与连接杆(132)连接;所述第三漏虫孔(133)是集虫管(13)下方未被所述长条(134)遮挡住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漏虫孔(153)是由位于底座(15)两侧呈锲形的槽和套设在底座(15)上的外壳(11)构成;所述槽的大头端与所述漏虫通道(152)连通,所述槽的尖头端与所述第二漏虫孔(113)相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51)外设置有呈圆环状的漏虫通道(152);所述集虫管(13)上通过支架(136)在漏虫通道(152)所对应的位置设置圆形挡板(137);所述圆形挡板(137)与漏虫通道(152)尺寸大小相同;所述圆形挡板(137)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连接杆(132);所述集虫管(13)下方未被所述圆形挡板(137)所遮挡的部分构成第三漏虫孔(133);所述漏虫通道(152)上方设置成倾斜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虫管(1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限位的滑槽(135);所述底座(15)上方设置有与所述滑槽(135)配合使用的支撑架(156),所述支撑架(156)共两个,分别与集虫管(13)的左右两侧的滑槽(135)对应设置;支撑架(156)与相对应的滑槽(135)卡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2)外套设有起密封作用的密封舱(16),所述密封舱(16)的下方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支撑架(156)连接的装配凸点(161);所述支撑架(156)的上方设置有与装配凸点(161)配合使用的装配孔(1571),装配凸点(161)卡进装配孔(1571)内,即可完成支撑架(156)与密封舱(16)之间的连接,所述支撑架(156)的长度长于集虫管(13)的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121)设置电路板(12)的最下方,且正对集虫管(13);所述密封舱(16)的下方的底面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位于密封舱(16)内,且在电路板(12)的上方设置有密封塞(17);所述密封塞(17)上开设有供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引脚穿过的预留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2)内设置有无线发送模块。
13.由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组成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系统是由多个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通过线缆连接而成的;所述线缆内包括用于受力的钢缆和用于信号传输的信号线;所述钢缆两端与相邻的监测终端上的定位销(1111)连接。
14.由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组成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系统是由多个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通过线缆连接而成的;所述线缆内包括用于受力的钢缆;所述钢缆两端与相邻的监测终端上的定位销(1111)连接。
CN202120648519.6U 2020-08-31 2021-03-30 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 Active CN2150661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48519.6U CN215066191U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
BR112022015874A BR112022015874A2 (pt) 2020-08-31 2021-04-27 Dispositivo de monitoramento visual de grãos fácil de limpar
US17/791,538 US20230029527A1 (en) 2020-08-31 2021-04-27 Easy-to-clean visual grain monitoring device
PCT/CN2021/090229 WO2022041814A1 (zh) 2020-08-31 2021-04-27 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48519.6U CN215066191U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66191U true CN215066191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52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48519.6U Active CN215066191U (zh) 2020-08-31 2021-03-30 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661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66191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
CN206141848U (zh) 一种农业用病虫害监测无人机
CN113092468A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
WO2022041605A1 (zh) 一种新型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
CN114184880A (zh) 一种输电线路故障远距离测试仪
WO2022041814A1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
CN110567764A (zh) 一种具备样品采集储存功能的户外空气质量监测装置
RU2805640C1 (ru) Легкоочищаемый терминал визуального мониторинга зерна
CN110547271B (zh) 害虫高空诱控捕杀装置
CN208030056U (zh) 一种频振式杀虫装置
CN2412383Y (zh) 粮仓虫害监测器探杆
CN215066427U (zh) 一种新型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及检测系统
CN211703373U (zh) 一体化诱虫测虫装置
CN211263356U (zh) 生物毒性试验装置
CN209194480U (zh) 一种鱼道水下视频监测装置
CN112526085A (zh) 一种新型可视式粮食监测终端
CN213784948U (zh) 一种粮食监测终端的堵头结构
CN219981289U (zh) 一种泵房监控系统控制柜
CN208503633U (zh) 一种废水pH自动截止装置
CN219698813U (zh) 一种红外处理仓启闭装置
CN214431245U (zh) 一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装置
CN209846042U (zh) 一种便携式粮虫监测装置
CN213907099U (zh) 一种智慧农业数据采集智能网关
CN216135064U (zh) 一种多功能粮情可视检测管
CN217791115U (zh) 一种电子性诱测报仪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