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54185U - 一种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54185U
CN215054185U CN202023331409.1U CN202023331409U CN215054185U CN 215054185 U CN215054185 U CN 215054185U CN 202023331409 U CN202023331409 U CN 202023331409U CN 215054185 U CN215054185 U CN 2150541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layer
sliding door
sandwich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3140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子德
罗朝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urple Apple Deco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urple Apple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urple Apple Deco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urple Apple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3140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541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541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541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包括:连接墙,设置在地面上;一端与连接墙接触的门头过梁,门头过梁位于连接墙的上方;上端与门头过梁连接的夹层墙;夹层墙的一端与连接墙接触;设置在夹层墙内的移门;设置在夹层墙另一端边缘的门套;其中,夹层墙包括内侧墙、外侧墙以及由连接墙、内侧墙、外侧墙围成的夹层,内侧墙包括内侧防潮底梁、砖砌体、抹灰层、防水层、粘接层以及墙砖,砖砌体上端与门头过梁连接,内侧防潮底梁设置在砌砖体的下端,抹灰层附着在砖砌体的两侧面上,防水层附着在砖砌体附着在砌砖体朝向湿区的抹灰层表面的下部,粘接层附着在防水层或抹灰层上,墙砖镶贴在粘接层上,墙砖朝向湿区。

Description

一种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装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装饰装修过程中,通常按用水情况将房间分成干区和湿区两大类:像客厅、餐厅、书房、卧室等用水较少、地面不用排水的房间称为干区,像卫生间、洗衣间、厨房等用水较多,内部较为潮湿,地面需要排水的房间称为湿区。为了满足功能布置或业主的特别需求,常将餐厅、书房、卧室等的房门设计成向一侧移动的移门。因为移门及其吊轮、吊轨安装在墙面,裸露在外,不够美观,所以需要将移门及吊轮、吊轨隐藏起来!将安装移门及其吊轮、吊轨的墙做成夹层,开门时将门扇推入夹层即可隐藏起来,这类能隐藏移门及其吊轨、吊轮的带有夹层的墙就称为夹层墙,隐藏卫生间、洗衣间、厨房等湿区的移门的夹层墙就称为湿区移门夹层墙。现有的湿区移门的夹层墙在整体不仅在结构上存在着牢固程度不高的问题。另外,还存在着移门收到湿气的影响从而发生锈蚀和变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牢固度不高、成本高,移门因湿气影响而发生锈蚀和变形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包括:连接墙,设置在地面上;一端与连接墙接触的门头过梁,门头过梁位于连接墙的上方;上端与门头过梁连接的夹层墙;夹层墙的一端与连接墙接触;设置在夹层墙内的移门;设置在夹层墙另一端边缘的门套;其中,夹层墙包括内侧墙、外侧墙以及由连接墙、内侧墙、外侧墙围成的夹层,内侧墙包括内侧防潮底梁、砖砌体、抹灰层、防水层、粘接层以及墙砖,砖砌体上端与门头过梁连接,内侧防潮底梁设置在砌砖体的下方,抹灰层附着在砖砌体的两侧面上,防水层附着在砖砌体附着在砌砖体朝向湿区的抹灰层表面的下部,粘接层附着在防水层或抹灰层上,墙砖镶贴在粘接层上,墙砖朝向湿区,外侧墙包括龙骨架、基层板、罩面板、饰面层,龙骨架上端与门头过梁连接,下端与地面连接,基层板固定在龙骨架的表面,罩面板固定在基层板的表面,饰面层附着在罩面板的表面,饰面层远离湿区。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连接墙的下方设置有防潮底梁,连接墙的厚度为220毫米~240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内侧防潮底梁高于湿区完成地面的最小高度为150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内侧墙还包括内侧完成地面,内侧完成地面位于粘接层以及墙砖下方,外侧墙还包括外侧完成地面,外侧完成地面位于基层板、罩面板、饰面层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当内侧墙上安装有洗浴装置时,防水层高于内侧完成地面的高度为1200毫米或1800毫米,当内侧墙上未安装有洗浴装置时,防水层高于内侧完成地面的高度为300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龙骨架为镀锌方管,镀锌方管长为40毫米,宽为40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夹层的厚度为80毫米~100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粘接层的厚度为3毫米~5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基层板为欧松板后者多层板,厚度为9~12毫米,基层板的上端通过燕尾平头自攻钉固定在龙骨架上,下端与地面之间留有8~15毫米的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饰面板包括腻子层和装饰层,腻子层批嵌在罩面板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本实用新型的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中,通过设置连接墙、门头过梁,然后通过连接墙、内侧墙、外侧墙围成夹层,将移门设置在夹层内。这样使得移门能够完好隐藏在夹层内,内侧墙包括内侧防潮底梁、砖砌体、抹灰层、防水层、粘接层以及墙砖。基于上述夹层墙结构,不仅能够将安装在卫生间、洗衣间、厨房灯湿区的移门隐藏起来,让房间显得更为美观,而且由于门头过梁位于连接墙的上方,门头过梁的抗弯强度较高,非常牢固,能够承受上方墙体的重量,不会给移门造成压力,避免出现因为移门受到压力而导致变形的情况出现。另外,由于移门设置在夹层中,且内侧墙包括防水层,能够很好的防护移门,避免移门接触到湿气,防止移门因湿气的影响而发生锈蚀或变形的现象发生。
另外,龙骨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门头过梁和地面上,通过龙骨架的设置,让整个夹层墙的结构都能更为牢固耐久。不仅如此,夹层墙的整个厚度较薄,能够节约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的正剖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的侧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用于隐藏湿区内的移门。在以下实施例中,湿区为卫生间、洗衣间、厨房等用水较多,内部较为潮湿,地面需要排水的房间。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用于隐藏湿区的移门,包括连接墙10、门头过梁20、夹层墙30、移门40以及门套50。
连接墙10为砖块砌筑,双面抹灰,墙体厚度为220mm~240mm。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墙10的厚度为220mm。另外,为提高连接墙10的耐水性能,用红砖或灰砂砖砌筑。且连接墙10的底部设置有防潮底梁。
门头过梁20为钢筋混凝土预制过梁,高度为120mm~150mm。在本实施例中,门头过梁20的高度为150mm。门头过梁20抗弯强度较高,非常牢固,能够承受其上方墙体的重量,因此不会压迫其下方的移门等结构,避免了移门因受到压力而发生变形的现象。
夹层墙30包括内侧墙31、外侧墙32以及夹层33。
内侧墙31包括内侧防潮底梁311、砖砌体312、内侧完成地面313、抹灰层314、防水层315、粘接层316以及墙砖317。
内侧防潮底梁311设置在地面的上表面,高于卫生间、洗衣间、厨房等湿区地面的装饰完成面150mm,并且用不低于C20混凝土浇筑,防渗水性能好,所以流到地面的水不会通过内侧防潮底梁311渗透进入内侧墙31内,进一步得避免了设置在夹层墙30的移门40因受潮而锈蚀和变形。
砖砌体312设置在内侧防潮底梁311上,由红砖或灰砂砖陡砌。砖砌体312的厚度约为60mm,墙体较薄,可以为夹层墙结构节省60mm的空间。
内侧完成地面313为湿区装饰完成之后的地面,位于原建筑楼地面上。且内侧完成地面313位于粘接层316以及墙砖317的下端。
抹灰层314为水泥砂浆层,附着在砖砌体312的两侧面,用于提高整个内侧墙31的平整度和整体强度。
防水层315附着在朝向湿区的抹灰层314的表面的底部。防水层315高于内侧完成地面313的高度视内侧墙31的表面是否安装洗浴装置而定。
当内侧墙上安装有洗浴装置时,若洗浴装置为花洒,防水层315高于内侧完成地面313的高度,即从内侧完成地面313的起高为1800mm,若洗浴装置为洗面盆的水龙头,防水层315高于内侧完成地面313的高度为1200mm;当内侧墙上未安装有洗浴装置时,防水层315高于内侧完成地面313的高度,即从内侧完成地面313的起高为300mm。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的洗浴装置为洗面盆的水龙头,防水层315高于内侧完成地面313的高度为1200mm。防水层315可放置洗漱时溅到墙面的是渗透到夹层墙30内的夹层中。
粘接层316为瓷砖专用粘接剂,粘接力强,初点性高,能够帮助墙砖317附着在防水层314上。粘接层315的厚度为3mm~5mm,能够缩小内侧墙31的厚度。
墙砖317朝向湿区。
外侧墙32包括龙骨架321、外侧完成地面322、基层板323、罩面板324以及饰面层325。
龙骨架321采用断面长宽均为40mm的镀锌方管焊接而成。龙骨架321垂直安装,下端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地面上,上端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门头过梁20上。因为镀锌方管强度远高于同规格木龙骨和轻钢龙骨,所以龙骨架321的结构更牢固、形状更稳定。另外,方管断面尺寸只有40mm,与75mm的隔墙龙骨相比,宽度少了35mm,所以本实施例中的龙骨架321还可节省35mm宽的空间。不仅如此,镀锌方管的防锈能力好,能够让夹层墙30更为耐久。
外侧完成地面322位于原建筑楼地面上,为外侧墙32外部的湿区外的装饰完成面。
基层板323为欧松板或者多层板,厚度为9mm~12mm。在本实施例中,基层板323为厚度为12mm的欧松板,通过燕尾平头自攻钉固定在龙骨架321的表面。基层板323的下端与外侧完成地面322之间留有8mm~15mm的间隙,能够防止基层板323因吸收地面湿气而变形。在本实施例中,基层板323的下端与外侧完成地面322之间的间隙为12mm~15mm。另外,基层板323的结构非常牢固,可任意安装装饰品。
罩面板324为石膏板,厚度为9.5mm或者12mm。在本实施例中,罩面板324采用厚度为12mm的石膏板,通过自攻钉固定在基层板323的表面。因为石膏板对腻子粉的附着力较好,所以后续施工的饰面层325的腻子层不会起壳、开裂,所以非常适合于内墙漆、墙纸、墙布、艺术漆等施工。另外,因为石膏板发泡技术生产,所以重量轻,不会过多增加地面的负荷。
饰面层325包含腻子层和装饰层,装饰层为和内墙漆、墙纸、墙布等。腻子层批嵌在罩面板324的表面,因为罩面板是石膏板,对腻子的附着力较强,所以饰面层325不会起壳、开裂。饰面层325朝向干区。
外侧墙32与内侧墙31相对平行设置。龙骨架321与抹灰层314的另一个侧面相对设置。外侧墙32的上部靠近门头过梁20处设置有检修口326。
检修口326净高、净宽各约200mm。在轨道松动、脱落时检修使用,方便移门40的安装及检修。检修口326设置在干区,空气较为干燥,所以夹层33内的移门40不会因受潮而锈蚀或变形。
夹层33由内侧墙31、外侧墙32以及连接墙10围成。夹层33的厚度为80mm~100mm。在本实施例中,外侧墙32在内侧墙311相距100mm处设置,即夹层33的厚度为100mm。
移门40设置在夹层33内部,包括吊轨、吊轮及门扇,吊轨用M8x60的美固钉固定在门头过梁20上,门扇通过吊轮吊挂在吊轨上。因为吊轮与吊轨相适配,且吊轮转动较为灵活,所以门扇可在吊轨上自由移动。因为移门40隐藏在夹层33中,没有裸露在外,所以墙面较为简洁,房间看起来更加美观。
门套50包含勾线51和门套线52,安装在夹层33的入口处的内侧墙31和外侧墙32的边缘上,装饰移动门洞口。因为勾线51包住了内侧墙31、外侧墙32的夹层33的入口位置,并将夹层33的入口处的宽度调节至60mm,所以安装门扇之后留下的缝隙非常小,正好能让移门40自由通过,正常情况下看不到夹层墙30的内部结构,较为美观。
<实施例二>
如图1、2所示,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用于隐藏湿区的移门,包括连接墙10、门头过梁20、夹层墙30、移门40以及门套50。
连接墙10为砖块砌筑,双面抹灰,墙体厚度为220mm~240mm。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墙10的厚度为240mm。另外,为提高连接墙10的耐水性能,用红砖或灰砂砖砌筑。且连接墙10的底部设置有防潮底梁。
门头过梁20为钢筋混凝土预制过梁,高度为120mm~150mm。在本实施例中,门头过梁20的高度为130mm。门头过梁20抗弯强度较高,非常牢固,能够承受其上方墙体的重量,因此不会压迫其下方的移门等结构,避免了移门因受到压力而发生变形的现象。
夹层墙30包括内侧墙31、外侧墙32以及夹层33。
内侧墙31包括内侧防潮底梁311、砖砌体312、内侧完成地面313、抹灰层314、防水层315、粘接层316以及墙砖317。
内侧防潮底梁311设置在地面的上表面,高于卫生间、洗衣间、厨房等湿区地面的装饰完成面150mm,并且用不低于C20混凝土浇筑,防渗水性能好,所以流到地面的水不会通过内侧防潮底梁311渗透进入内侧墙31内,进一步得避免了设置在夹层墙30内的移门40因受潮而锈蚀和变形。
砖砌体312设置在内侧防潮底梁311上,由红砖或灰砂砖陡砌。砖砌体312的厚度约为60mm,墙体较薄,可以为夹层墙结构节省60mm的空间。
内侧完成地面313位于原建筑楼地面上,位于内侧完成地面313为湿区装饰完成之后的地面。
抹灰层314为水泥砂浆层,附着在砖砌体312的两侧面,用于提高整个内侧墙31的平整度和整体强度。
防水层315附着在朝向湿区的抹灰层314的表面的底部。防水层315高于内侧完成地面313的高度视内侧墙31的表面是否安装洗浴装置而定。
当内侧墙31上安装有洗浴装置时,若洗浴装置为花洒,防水层315高于内侧完成地面313的高度,即从内侧完成地面313的起高为1800mm,若洗浴装置为洗面盆的水龙头,防水层315高于内侧完成地面313的高度为1200mm;当内侧墙31上未安装有洗浴装置时,防水层315高于内侧完成地面313的高度,即从内侧完成地面313的起高为300mm。在本实施例中,内侧墙31上没有安装有洗浴装置,防水层315高于内侧完成地面313的高度,即从内侧完成地面313的起高为300mm。
粘接层316为瓷砖专用粘接剂,粘接力强,初点性高,能够帮助墙砖317附着在防水层314上。粘接层315的厚度为3mm~5mm,能够缩小内侧墙31的厚度。
墙砖317朝向湿区。
外侧墙32包括龙骨架321、外侧完成地面322、基层板323、罩面板324以及饰面层325。
龙骨架321采用断面长宽均为40mm的镀锌方管焊接而成。龙骨架321垂直安装,下端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地面上,上端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门头过梁20上。因为镀锌方管强度远高于同规格木龙骨和轻钢龙骨,所以龙骨架321的结构更牢固、形状更稳定。另外,方管断面尺寸只有40mm,与75mm的隔墙龙骨相比,宽度少了35mm,所以本实施例中的龙骨架321还可节省35mm宽的空间。不仅如此,镀锌方管的防锈能力好,能够让夹层墙30更为耐久。
外侧完成地面322位于原建筑楼地面上,为外侧墙32外部的湿区外的装饰完成面。
基层板323为欧松板或者多层板,厚度为9mm~12mm。在本实施例中,基层板323为厚度为9mm的多层板,通过燕尾平头自攻钉固定在龙骨架321的表面。基层板323的下方与外侧完成地面322之间留有8mm~15mm的间隙,能够防止基层板323因吸收地面湿气而变形。在本实施例中,基层板323的下方与外侧完成地面322之间的间隙为10mm~15mm。另外,基层板323的结构非常牢固,可任意安装装饰品。
罩面板324为石膏板,厚度为9.5mm或者12mm。在本实施例中,罩面板324采用厚度为9.5mm的石膏板,通过自攻钉固定在基层板323的表面。因为石膏板对腻子粉的附着力较好,所以后续施工的饰面层325的腻子层不会起壳、开裂,所以非常适合于内墙漆、墙纸、墙布、艺术漆等施工。另外,因为石膏板发泡技术生产,所以重量轻,不会过多增加地面的负荷。
饰面层325包含腻子层和装饰层,装饰层为和内墙漆、墙纸、墙布等。腻子层批嵌在罩面板324的表面,因为罩面板是石膏板,对腻子的附着力较强,所以饰面层325不会起壳、开裂。饰面层325朝向干区。
外侧墙32与内侧墙31相对平行设置,其上部靠近门头过梁20处设置有检修口326。
检修口326净高、净宽各约200mm。在轨道松动、脱落时检修使用,方便移门40的安装及检修。检修口326设置在干区,空气较为干燥,所以夹层33内的移门40不会因受潮而锈蚀或变形。
夹层33由内侧墙31、外侧墙32以及连接墙10围成。夹层33的厚度为80mm~100mm。在本实施例中,外侧墙32在内侧墙311相距80mm处设置,即夹层33的厚度为80mm。
移门40设置在夹层33内部,包括吊轨、吊轮及门扇,吊轨用M8x60的美固钉固定在门头过梁20上,门扇通过吊轮吊挂在吊轨上。因为吊轮与吊轨相适配,且吊轮转动较为灵活,所以门扇可在吊轨上自由移动。因为移门40隐藏在夹层33中,没有裸露在外,所以墙面较为简洁,房间看起来更加美观。
门套50包含勾线51和门套线52,安装在夹层33的入口处的内侧墙31和外侧墙32的边缘上,装饰移动门洞口。因为勾线51包住了内侧墙31、外侧墙32的夹层33的入口位置,并将夹层33的入口处的宽度调节至60mm,所以安装门扇之后留下的缝隙非常小,正好能让移门40自由通过,正常情况下看不到夹层墙30的内部结构,较为美观。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干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中,通过设置连接墙、门头过梁,然后通过连接墙、内侧墙、外侧墙围成夹层,将移门设置在夹层内。这样使得移门能够完好隐藏在夹层内,内侧墙包括内侧防潮底梁、砖砌体、抹灰层、防水层、粘接层以及墙砖。基于上述夹层墙结构,不仅能够将安装在卫生间、洗衣间、厨房灯湿区的移门隐藏起来,让房间显得更为美观,而且由于门头过梁位于连接墙的上方,门头过梁的抗弯强度较高,非常牢固,能够承受上方墙体的重量,不会给移门造成压力,避免出现因为移门受到压力而导致变形的情况出现。另外,由于移门设置在夹层中,且内侧墙包括防水层,能够很好的防护移门,避免移门接触到湿气,防止移门因湿气的影响而发生锈蚀或变形的现象发生。
另外,龙骨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门头过梁和地面上,通过龙骨架的设置,让整个夹层墙的结构都能更为牢固耐久。不仅如此,夹层墙的整个厚度较薄,能够节约空间。
此外,连接墙只是砖块砌成,成本较低,从而使得整个夹层墙的成本造价也相对于现有夹层墙结构的成本降低。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极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墙,设置在地面上;
一端与所述连接墙接触的门头过梁,所述门头过梁位于所述连接墙的上方;
上端与所述门头过梁连接的夹层墙;所述夹层墙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墙接触;
设置在所述夹层墙内的移门;
设置在所述夹层墙另一端边缘的门套;
其中,所述夹层墙包括内侧墙、外侧墙以及由所述连接墙、所述内侧墙、所述外侧墙围成的夹层,
所述内侧墙包括内侧防潮底梁、砖砌体、抹灰层、防水层、粘接层以及墙砖,所述砖砌体上端与所述门头过梁连接,所述内侧防潮底梁设置在所述砖砌体的下方,所述抹灰层附着在所述砖砌体的两侧面上,所述防水层附着在所述砖砌体朝向湿区的所述抹灰层表面的下部,所述粘接层附着在所述防水层或所述抹灰层上,所述墙砖镶贴在所述粘接层上,所述墙砖朝向湿区,
所述外侧墙包括龙骨架、基层板、罩面板、饰面层,所述龙骨架上端与所述门头过梁连接,下端与所述地面连接,所述基层板固定在所述龙骨架的表面,所述罩面板固定在所述基层板的表面,所述饰面层附着在所述罩面板的表面,所述饰面层远离湿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墙的下方设置有防潮底梁,
所述连接墙的厚度为220毫米~24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防潮底梁高于湿区完成地面的最小高度为15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墙还包括内侧完成地面,所述内侧完成地面位于所述粘接层以及所述墙砖下方,
所述外侧墙还包括外侧完成地面,所述外侧完成地面位于所述基层板、所述罩面板、所述饰面层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内侧墙上安装有洗浴装置时,所述防水层高于所述内侧完成地面的高度为1200毫米或1800毫米,
当所述内侧墙上未安装有洗浴装置时,所述防水层高于所述内侧完成地面的高度为30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龙骨架为镀锌方管,所述镀锌方管长为40毫米,宽为4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层的厚度为80毫米~100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3毫米~5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层板为欧松板或者多层板,厚度为9~12毫米,
所述基层板的上端通过燕尾平头自攻钉固定在所述龙骨架上,下端与地面之间留有8~15毫米的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饰面层包括腻子层和装饰层,
所述腻子层批嵌在所述罩面板的表面。
CN202023331409.1U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 Active CN2150541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1409.1U CN215054185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1409.1U CN215054185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54185U true CN215054185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24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31409.1U Active CN215054185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541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21140Y (zh) 一种嵌扣式中空隔热外墙外保温陶瓷塑料复合板
CN202595943U (zh) 一种卫生间钢架轻质隔墙
CN207499513U (zh) 整体卫浴结构
CN215054185U (zh) 一种湿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
CN214739020U (zh) 一种干区移门的夹层墙结构
CN201722777U (zh) 超薄壁钢结构单体型材和组合型材及其超薄壁钢结构房
CN204491990U (zh) 一种釉面装饰保温一体化外墙板
CN213233976U (zh) 一种防水吊顶结构
CN213626373U (zh) 一种高强度的石膏墙面结构
CN213774291U (zh) 一种建筑设计用室内防水结构
CN204456543U (zh) 自带龙骨装配式幕墙集成板
CN101265743A (zh) 泡沫铝复合板
CN201121392Y (zh) 一种节能装饰一体化外墙保温板
CN205348844U (zh) 一种装配式整体卫生间
KR200387933Y1 (ko) 조립식 단열재 패널
CN2849004Y (zh) 一种复合保温墙板
CN212926860U (zh) 一种装配式的厨房装修系统
CN217782537U (zh) 一种预制叠合楼板错缝位置的处理构造
CN211899451U (zh) 一种石材墙面底部不锈钢踢脚连接结构
CN216713479U (zh) 一种室内设计用隔断墙
CN211622383U (zh) 一种厨卫精装修含保温层的贴砖墙面装饰结构
CN215858298U (zh) 一种铝合金安装结构
CN218990738U (zh) 墙面金属板安装结构
CN215716314U (zh) 一种集装饰保温一体的装配式外围护构件
CN211923019U (zh) 一种石膏板吊顶与墙体软包连接收口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